中医医疗技术相关

合集下载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1.中草药治疗技术:中草药是中医药学的核心部分,具有广泛的疗效和应用范围。

中草药治疗技术包括药物的选择、制剂方法和药效评估等方面的技术,主要应用于中草药的研究和中草药方剂的调配。

2.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包括经络穴位的选择和刺激方法,针具的使用和消毒等技术。

3.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通过手法的刺激和按摩,调节经络和脏腑功能,改善气血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推拿按摩疗法包括手法的选择和技巧,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判断等技术。

4.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中医养生保健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调养身体,提高免疫力和抵御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包括饮食调理、起居调摄、运动锻炼等方面的技术,主要应用于健康人群的日常保健工作。

5.中药外治技术:中药外治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将中药制剂应用于身体表面,治疗皮肤病和外伤等疾病。

中药外治技术包括外用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药物与皮肤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技术。

6.各类诊断技术:中医药学在诊断方面有独特的技术和方法,其中包括望、闻、问、切等技术。

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容、舌苔、目色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闻诊是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呼吸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问诊是通过与病人沟通,了解病情的变化和病因;切诊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身体,判断脉搏的状态和脏腑的功能。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是中医药学的一部分,它对中医医疗技术的总结和归纳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中医医疗技术目录的学习和了解,可以帮助中医药学的学习者更好地掌握中医医疗技术,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中医医疗技术目录的制定也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推动中医药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和推广。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三篇)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三篇)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三篇)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三篇)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1.1 《黄帝内经》概述1.2 中医养生保健理论1.3 中医辨证施治理论1.4 中医经络理论1.5 中医脏腑理论1.6 中医五行学说第二章:中医病症分类与诊断2.1 中医常见病症分类2.2 中医病因与病机研究2.3 中医四诊合参方法2.4 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第三章:中医常用治疗技术3.1 中药药物治疗技术3.2 针灸疗法与理疗技术3.3 中医推拿按摩疗法3.4 中医气功调理技术3.5 中医饮食疗法第四章:中医特色技术应用4.1 中医针灸麻醉技术4.2 中医草药外敷技术4.3 中医凤眼穴疗法4.4 中医刮痧疗法4.5 中医火罐疗法第五章:中医康复技术5.1 中医康复理论与原则5.2 中医康复针灸技术5.3 中医康复按摩技术5.4 中医康复运动疗法第六章:中医重要经典著作介绍6.1 《伤寒杂病论》6.2 《金匮要略》6.3 《内经素问》6.4 《外台秘要》6.5 《针灸甲乙经》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一:中医常见病症分类表附件二:中医经典著作电子版附件三:中医康复案例分析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也称为中医学,是中国独有的医学体系。

2.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是古代医学著作的集合,共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3. 辨证施治:中医的核心方法之一,通过对病人的脉象、舌诊、症状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病因、病机,进而确定治疗方案。

4. 经络: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部存在一个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这些经络可以运行气血,调节脏腑功能。

5. 五行学说:中医的基本理论之一,用五行(金、木、水、火、土)来描述宇宙间物质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防控制度》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防控制度》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防控制度》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防控制度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防控制度,以确保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传播。

目标- 提高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减少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职责与义务医疗机构- 建立和完善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防控制度;-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从业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定期检测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加强消毒灭菌操作规范的执行,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卫生;- 监测和报告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从业人员- 严格按照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遵守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定期参加感染控制培训,提升防控意识和技能;-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遵守手卫生和穿戴防护装备的要求;- 及时报告疑似感染病例,协助医疗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预防控制措施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传播,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对医疗设备和器械进行彻底消毒灭菌;2. 加强医疗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3. 采取有效的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使用防护服、手套、口罩等;4. 加强患者管理,严格执行隔离措施;5. 定期检测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更换;6. 加强信息共享,及时报告疑似感染病例。

总结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制定相关防控制度对于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应共同努力,严格执行防控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传播。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感染防控与管理规定》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感染防控与管理规定》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感染防控与管理规定》
目的
本规定旨在规范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感染的预防、
控制与管理,以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中医医疗机构,包括中医门诊、中医饮片加
工厂等。

感染防控措施
1. 感染预防宣教:中医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感染预防
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和患者对感染防控的认识。

2. 环境卫生管理:中医医疗机构应保持清洁、整洁的环境,定
期进行清洁消毒,防止感染的传播。

3. 医疗器械管理:中医医疗机构应对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无菌状态。

4. 患者管理:中医医疗机构应对患者进行分类管理,采取必要
的隔离措施,防止感染的交叉传播。

感染管理
1. 感染监测与报告:中医医疗机构应建立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监测和报告感染病例,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2. 感染应急处置:中医医疗机构应建立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做
好感染的快速反应和处理,防止感染的扩散。

3. 感染管理评估:中医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感染管理评估,对
感染防控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感染管理水平。

法律责任
中医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开
展感染防控工作。

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依法给予处罚。

以上是《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感染防控与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请各中医医疗机构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实施和执行,确保中医医疗工
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中医医疗技术一览表

中医医疗技术一览表
敷熨熏浴类技术
穴位敷贴技术、中药热熨敷技术、中药冷敷技术、中药湿敷技术、中药熏蒸技术、中药泡洗技术、中药淋洗技术
骨伤类技术
理筋技术、脱位整复技术、骨折整复技术、夹板固定技术、石膏固定技术、骨外固定支架技术、牵引技术、练功康复技术
肛肠类技术
挂线技术、枯痔技术、痔结扎技术、中药灌肠技术、注射固脱技术
其他类技术
中医医疗技术一览表
技术类别
技术名称
针刺类技术
毫针技术、头针技术、耳针技术、腹针技术、眼针技术、手针技术、腕踝针技术、三棱针技术、皮内针技术、火针技术、皮肤针(梅花针)技术、芒针技术、鍉针技术、穴位注射技术、埋线技术、平衡针技术、醒脑开窍技术、靳三针技术、浮针技术、贺氏三通技术、电针技术、针刺麻醉技术、鼻针技术、口唇针技术、子午流注技术、灵龟八法技术、飞腾八法技术
砭石治疗技术、蜂针治疗技术、中药点蚀技术、经穴电疗技术、经穴超声治疗技术、经穴磁疗技术、经穴光疗技术、揉抓排乳技术、火针洞式引流技术、脐疗技术、药线(捻)引流技术、啄法技术
灸类技术
麦粒灸技术、隔物灸技术、悬灸技术、三伏天灸技术、天灸技术、温针灸技术、热敏灸技术、雷火灸技术
刮痧类技术
刮痧技术、撮痧技术、放痧技术
拔罐类技术
拔罐(留罐、闪罐、走罐)技术、药罐技术、针罐技术、刺络拔罐技术、刮痧拔罐技术、关节运动推拿技术、关节调整推拿技术、经穴推拿技术、导引技术、小儿推拿技术、器物辅助推拿技术、耳鼻喉擒拿技术、膏摩技术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2024年普及版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2024年普及版

1.脉诊:中医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来判断患者
的体质和疾病病情。

2.舌诊:中医的另一种重要诊断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舌质等
指标来判断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病情。

3.四诊合参:中医的基本诊断方法,包括望诊(观察面色、眼睛等)、闻诊(听取患者的声音和呼吸情况)、问诊(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以
及切诊(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等来判断病情)。

4.针灸: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人体
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中药治疗:中医的另一种重要治疗方法,通过使用植物、动物和矿
物等天然药材来治疗疾病。

6.推拿按摩:中医的理疗方法之一,通过按摩和推拿患者的身体来调
整人体的气血循环和经络系统,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7.拔罐疗法: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在患者的皮肤表面使用罐子
产生负压,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以促进气血循环和治疗疾病。

8.刮痧疗法:中医的特殊治疗方法之一,通过使用专用的刮痧工具刮
患者的皮肤,来刺激人体的经络和神经,以治疗疾病。

9.艾灸疗法:中医的特殊疗法之一,通过将燃烧艾草或艾条放置在患
者的特定穴位上,将草药的热量传导到人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0.膏药疗法: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将药物制成膏剂,贴
在患者的特定穴位上,通过药物的渗透和吸收来治疗疾病。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
一、针灸疗法
1. 三针疗法
2. 蔡李佛针灸法
3. 阴阳针灸法
4. 温针疗法
5. 毒针疗法
二、中草药疗法
1. 单味草药汤剂
2. 复方草药汤剂
3. 中药面膜疗法
4. 中药沐浴疗法
5. 饮片药物疗法
三、推拿按摩疗法
1. 推拿手法:按、揉、捏、推、拿
2. 推拿技法:推拿、点拿、捏拿、化痰、推撇
3. 特殊推拿疗法:脑卒中康复推拿、小儿推拿疗法、妇科推拿疗法
四、气功疗法
1. 呼吸法:腹式呼吸、胸腔呼吸、逆呼吸
2. 静功法:坐功、站功、行功
3. 动功法: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
五、拔罐疗法
1. 干法拔罐
2. 水法拔罐
3. 触法拔罐
4. 火法拔罐
5. 闪拍法拔罐
六、艾灸疗法
1. 艾炷灸法
2. 艾旋灸法
3. 艾露灸法
4. 艾包灸法
七、中医药膳疗法
1. 清热解毒药膳
2. 补血养颜药膳
3. 健脾益肺药膳
4. 养胃安神药膳
5. 滋阴补肾药膳
八、中医康复疗法
1. 中风康复疗法
2. 骨折康复疗法
3. 脊柱疾病康复疗法
4. 颈椎病康复疗法
5.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疗法
结语
中医医疗技术丰富多样,不仅包括针灸、中草药、推拿按摩等传统治疗方法,还包括气功、拔罐、艾灸等特色疗法。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中列举的疗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尚有许多其他疗法也值得深入学习和探索。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旨在通过科学、安全、有效的方法帮助人们保持健康、恢复健康。

我们应积极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目录(普及版)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目录(普及版)

技术名称一、针刺类技术1、毫针技术2、头针技术3、耳针技术4、腹针技术5、眼针技术6、手针技术7、腕踝针技术8、三棱针技术9、皮内针技术10、火针技术11、皮肤针技术12、芒针技术13、鍉针技术14、穴位注射技术15、埋线技术16、平衡针技术17、醒脑开窍技术18、靳三针技术19、电针技术20、贺氏三通技术21、浮针技术二、推拿类技术1、皮部经筋推拿技术2、脏腑推拿技术3、关节运动推拿技术4、关节调整推拿技术5、经穴推拿技术6、导引技术7、小儿推拿技术8、器械辅助推拿技术9、膏摩技术三、刮痧类技术1、刮痧技术2、放痧技术3、撮痧技术4、砭石治疗技术四、拔罐类技术1、拔罐(留罐、闪罐、走罐)技术2、药罐技术3、刺络拔罐技术4、针罐技术五、灸类技术1、麦粒灸技术2、隔物灸技术3、悬灸技术4、三伏天灸技术5、温针灸技术6、热敏灸技术7、雷火灸技术六、敷熨熏浴类技术1、穴位敷贴技术2、中药热熨敷技术3、中药冷敷技术4、中药湿热敷技术5、中药熏蒸技术6、中药泡洗技术7、中药淋洗技术七、中医微创技术1、针刀技术2、带刃针技术3、水针刀技术4、钩针技术5、刃针技术6、长圆针技术7、拨针(松解针)技术8、铍针技术八、骨伤类技术1、理筋技术2、脱位整复技术3、骨折整复技术4、夹板固定技术5、石膏固定技术6、骨外固定支架技术7、牵引技术8、练功康复技术九、肛肠类技术1、挂线技术2、枯痔(硬化)技术3、痔结扎技术4、中药灌肠技术5、注射固脱技术十、气功类技术1、五禽戏2、六字诀3、易筋经4、八段锦5、五行掌6、保健功7、站桩功8、回春功9、放松功10、内养功11、强壮功12、真气运行法13、新气功疗法14、养气健目功15、龟息养生功十一、其他类技术1、脐疗法2、针刀刺营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技术3、火针洞式引流技术4、烙治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5、揉抓排乳技术。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标题: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引言概述: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色服务项目和医疗技术项目。

本文将分别介绍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和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医的特点和优势。

一、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1 中草药熏蒸中草药熏蒸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之一,通过将草药熏蒸的方式,可以达到调理身体、舒缓疲劳的效果。

1.2 穴位按摩穴位按摩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之一,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理脏腑功能。

1.3 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之一,通过燃烧艾草对特定穴位进行灸疗,可以温通经络、祛湿散寒。

二、中医医疗技术项目2.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之一,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可以调理气血、治疗疾病。

2.2 中药煎煮中药煎煮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之一,通过煎煮中药材,可以提取有效成分、治疗疾病。

2.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之一,通过按摩推拿,可以调理经络、舒缓疼痛。

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与医疗技术项目的结合3.1 针灸配合艾灸针灸配合艾灸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与医疗技术项目结合的一种方式,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3.2 中药煎煮配合穴位按摩中药煎煮配合穴位按摩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与医疗技术项目结合的一种方式,可以综合调理身体。

3.3 推拿按摩配合中草药熏蒸推拿按摩配合中草药熏蒸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与医疗技术项目结合的一种方式,可以全面调理身体。

四、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与医疗技术项目的优势4.1 个性化治疗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与医疗技术项目结合,可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4.2 综合调理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与医疗技术项目结合,可以综合调理身体各方面功能,达到全面治疗的效果。

4.3 传统与现代结合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与医疗技术项目结合,既传承了传统中医理论,又结合了现代医学技术,具有独特优势。

五、结语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与医疗技术项目的结合,既体现了中医的传统特色,又融合了现代医学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更个性化的治疗服务。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引言概述: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和中医医疗技术项目是中医药领域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强调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推广,通过提供中医药相关的服务,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中医医疗技术项目则是中医药领域的核心,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运用中医医疗技术进行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一、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1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中医理论和方法,为人们提供针对性的养生保健方案,包括中草药调养、饮食调理、穴位按摩等。

这些服务旨在促进人体的健康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

1.2 中医美容养颜服务中医美容养颜服务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的热门项目之一。

中医美容养颜注重内外兼修,通过中医理论和技术,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提升皮肤的光泽和弹性。

常见的中医美容养颜服务包括针灸美容、中草药面膜、中草药汤浴等。

1.3 中医康复护理服务中医康复护理服务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的一项重要服务。

通过中医理论和技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包括中草药熏蒸、针灸推拿、理疗等。

这些服务旨在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二、中医医疗技术项目2.1 中草药治疗中草药治疗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草药治疗依据中医理论,选用适宜的中草药,通过煎煮、熏蒸等方式,制成药物,用于治疗疾病。

中草药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医疗实践。

2.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中的重要疗法之一。

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插入针具,刺激相关的经络系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针灸疗法在疼痛管理、内科疾病、妇科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

2.3 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疗法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按摩和推拿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推拿按摩疗法在骨伤科、儿科、神经科等方面有广泛应用,能够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1、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的原则? [单选题] *A先消毒后清洁原则B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正确答案)C先消毒、先清洁均可原则D不消毒、不清洁原则2、床单、枕巾、椅垫(罩)等直接接触患者的用品更换原则? [单选题] *A被芯、枕芯、褥子、床垫等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定期清洗与消毒,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清洗与消毒(正确答案)B不是特别脏可以继续使用C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可晚点更换D上一位患者使用过且干净的物品可以给下一位患者使用3、中医针刺类技术无菌操作要求正确的是? *A六步洗手法洗手,再用75%乙醇或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正确答案)B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有感染性的物质时,应戴手套。

(正确答案)C消毒棉球应一穴一换,不得使用同一个消毒棉球擦拭两个以上部位。

(正确答案)D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治疗后,嘱患者24小时内局部皮肤避免沾水。

(正确答案)4、敷熨熏浴类器具的使用及处理原则正确的是? *A穴位敷贴使用的胶布、纱布应一人一用一丢弃,一次性使用。

(正确答案)B患者每次使用过的熏蒸床以500mg/L含氯消毒溶液擦拭,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熏蒸锅定时用0.5%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熏蒸室每晚紫外线照射1小时,紫外线灯应按国家相关规范安装和使用,定期进行辐照强度监测。

(正确答案)C药浴容器内应套一次性清洁塑料套,药浴液及内置一次性塑料一人一用一更换。

(正确答案)D消毒后的药浴容器应清洗后干燥保存。

(正确答案)5、灌肠器具的使用及处理正确的是? *A一人一用一废弃,按医疗废物处理,直接放入黄色垃圾袋,严禁重复使用。

(正确答案)B肛门、直肠、结肠局部有感染病灶者,必须使用一次性灌肠器具,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严禁重复使用。

(正确答案)C可重复使用的器具,遵照“清洗—高水平消毒—清洁保存”程序处理,严格一人一用一消毒。

(正确答案)D器具的包装,破损、有效限期内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管 理 要 求
环境的要求: (一)微创治疗室:
1、微创治疗应参照门诊手术管理,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 在门诊手术室进行并符合门诊手术室的管理要求。 2、没有门诊手术室医疗机构应设置独立的微创治疗室, 不应与换药室等其他治疗室共用,面积应与诊疗活动 相适宜,应划分无菌准备区、治疗区,区域之间要有 实际隔断,非医务人员不得进入或穿行无菌准备区。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 解读
目 录



指南涉及的内容: 中医针刺类技术 中医微创类技术 中医刮痧类技术 中医拔罐类技术 中医敷熨熏浴类技术 中医灌肠类技术 中医灸类技术和推拿类技术
主要内容

一、适用技术范围 二、管理要求 三、空气通风与消毒 四、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 五、织物的清洗与消毒 六、手卫生设施 七、无菌操作要求 八、器具的使用及处理原则 九、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
3、不宜常规采用化学喷雾进行空气消毒。
四、 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
1、依据《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WS/T 512-2016的要求,遵循先清洁、再消毒 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方法,抹布等清洁工 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与消毒,干燥保存。或采 用清洁、消毒“一步法”完成的产品,如消毒湿 巾。 要求达到干净、干燥、无尘、无污垢、无碎屑、 无异味。
七、无菌操作要求
5、操作中遵守针刺诊疗操作规范,尽量减少
损伤及出血。
6、操作结束后预防感染。针刺完毕,应用无 菌棉球起针,按压止血。针刺治疗后,嘱 患者24小时内局部皮肤避免沾水。
七、无菌操作要求
(二)微创类技术:
1、检查诊疗器械、微创针具、埋线器具包装等物品 的包装,确保完整无破损,在有效限期内。无菌 包装不应过早打开以防污染,开包超过4小时不 应继续使用。 2、实施手卫生,实施洗手及手消毒。 3、医务人员应当戴帽子、外科口罩、无菌手套,穿 无菌手术衣。施治部位应铺大小适 宜的无菌单。
干手纸
七、无菌操作要求
(一)针刺:
1、针刺操作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检查针具的 包装,确保完整无破损,有效限期内使用。包装 不应过早打开以防污染,无菌针具包装打开超过 4小时不应继续使用。 2、操作前应先遵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再用75%乙醇 或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为不同患者操作时应 洗手或手消毒。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 有感染性的物质时,应戴手套;接触患者黏膜、 破损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
七、无菌操作要求
(五)中医敷熨熏浴类技术感控要求:
1、医务人员应当按标准预防原则,穿工作服、 必要时戴帽子、口罩、手套等。
2、实施手卫生,遵循六步洗手法洗手。 3、进行穴位敷贴时,贴敷部位皮肤应完整, 洁净,如有污渍等皮肤不清洁状况,可用 75%乙醇棉球擦拭干净后再敷药。
七、无菌操作要求
(六)中医灌肠技术感控要求:
二、管 理 要 求
4、微创手术参观人员应戴帽子、口罩,人数不应超过5人。
5、治疗部位存在皮肤感染、破损及出血倾向等,不宜进
行刮痧治疗。
6、部分敷熨熏浴技术可治疗皮肤病外,敷熨熏浴诊疗规 范中明确禁忌的皮肤创伤、溃疡、感染及出血倾向
等,不宜进行相关诊疗。
二、 管 理 要 求
7、应教育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建议其中医 类治疗前洗头、沐浴,灌肠治疗前、治 疗结束排便后沐浴或进行肛周局部清洁。 患呼吸道感染时建议其佩戴口罩。 8、医疗机构必须督查中医类技术相关性感 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持续改进,有 效降低感染。
八、器具使用及处理原则
(一)针刺:
1、针具进入皮下无菌组织,属于侵入性操 作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2、一次性针具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 产品,必须一人一用一废弃,遵照《医 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按损伤性医疗 废物处理,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专 用利器盒中,集中处置,严禁重复使用。
1、医务人员应穿工作服、必要时戴帽子、口罩,操作前后 做好手卫生。 2、采用化脓麦粒灸,应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颜面、五 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化脓 麦粒灸。 3、因施灸不慎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嘱患者衣着 宽松避免摩擦,防止破损,任其吸收,一般2~5天即可 愈合。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 再适当外涂烫伤油或覆盖无菌纱布等,保持疮面清洁。 4、推拿使用的治疗巾应一人一用一更换,头面部、下肢及 足部应区分使用。每次推拿治疗前后,医生须按手卫生 相关要求做好手卫生。
七、无菌操作要求
6、遵循微创诊疗操作规范,尽量减少创伤及 出血。 7、微创治疗结束后清理创口的血渍,按压数 分钟止血,应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并且叮 嘱患者避免沾水等预防感染措施。
七、无菌操作要求
(三)拔罐类技术:
1、操作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穿工作服,必要时佩 戴帽子、口罩及手套等。
2、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13,操作前后均 应洗手或手消毒,针刺操作者持针前应再用75%乙醇 擦拭双手。操作人员手部皮肤破损、接触或可能接触 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它感染性物质时应戴手套。 3、检查清洁、无菌物品,确保包装完整,无污迹,且在有 效限期内使用。包装不应过早打开以防污染,无菌物品 包装打开超过4小时不应继续使用。检查罐口是否平整、 光滑。走罐所使用的润滑剂应保持清洁。
四、 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
2、诊桌、诊椅、诊床、地面等无明显污染时 采用清水清洁为主,每天2次。发生血液、 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先采 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采用有效氯 400mg/L~7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作用30min。
五、织物的清洗与消毒
1、床单(罩)、被套、枕套等直接接触患
1、不保留灌肠治疗应在灌肠治疗室进行。保留灌肠可根 椐需要在病房病床进行。 2、操作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应按标准预 防原则进行标准预防。戴帽子、口罩、一次性医用手 套、穿隔离服进行操作,如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应着 防水隔离服,必要时戴防护面罩、穿着水靴。 3、检查器具的包装,确保完整无破损,有效限期内使用。 包装不应过早打开以防污染,无菌器具包装打开后应 即时使用。
七、无菌操作要求
(四)刮痧技术感控要求:
1、医务人员应当按标准预防原则,穿工作服、必要时戴 帽子、口罩、手套等。 2、医务人员应实施手卫生,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13的要求。操作前、后应分别按照六步洗手 法洗手或手消毒。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有 感染性的物质时,应戴手套;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 肤时,应戴无菌手套。 3、患者的施治部位皮肤应完整没有破溃,刮痧部位可使 用热毛巾或一次性纸巾或生理盐水棉球或75%乙醇棉 球,进行清洁或消毒。 4、刮痧后应用清洁的纸巾、毛巾或棉球将刮拭部位的刮 痧介质擦拭干净。
七、无菌操作要求
3、皮肤消毒可选用下列方法之一: ①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擦拭2遍。 ②碘酊原液擦拭2遍,作用1min~3min稍干后75%乙醇脱碘。 ③用75%乙醇溶液擦拭2遍,作用3min~5min。 ④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70%溶液擦拭2遍。 ⑤其他合法、有效的皮肤消毒产品,遵循说明书使用。 4、皮肤消毒范围:以针刺部位为中心,以涂擦为主,由内向外缓 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应≥5cm×5cm, 消毒棉球应一穴一换,不得使用同一个消毒棉球擦拭两个以上 部位。
七、无菌操作要求
4、针罐或刺络拔罐时,皮肤消毒可选用下列方法之一: ①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擦拭2遍。 ②碘酊原液擦拭2遍,作用1min~3min稍干后用75% 乙醇脱碘。 ③用75%乙醇溶液擦拭2遍,作用3min。 ④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70%溶液擦拭2遍。 ⑤其他合法、有效的皮肤消毒产品,遵循说明书使 用。
一、 适 用 技 术 范 围
1、中医针刺类技术: 毫针技术、耳针技术、三棱针技术、 皮内针技术、水针技术、皮肤针技术、 浮针剂术 2、中医微创类技术: 针刀技术、拨针技术、穴位埋线技术
一、适 用 技 术 范 围
3、中医拨罐类技术: 留罐技术、闪罐技术、走罐技术、 针罐技术、刺络拨罐技术 4、中医敷熨熏浴类技术: 穴位敷贴技术、中药热熨敷技术、 中药熏蒸技术、中药湿热敷技术、 中药泡洗技术
一、 适 用 技 术 范 围
5、中医灸类技术: 隔物灸技术、悬灸技术、雷火灸技术
6、中医刮痧类技术: 刮痧技术
7、中医灌肠类技术: 中医灌肠技术
8、中医推拿类技术
二、
管 理 要 求
1、医疗机构必须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 求,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及相关规章制度, 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中医类技术相关性感 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与 人员的职责。
二、 管 理 要 求
2、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必须对医务人员开
展预防与控制中医类技术相关性感染的知识及技能
培训,并承担相关业务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3、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中医类技术诊疗操作规程、
中医类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预防要点,落实中医类技
术相关性感染的防控措施。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 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 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与诊疗工作。
七、无菌操作要求
5、针罐或刺络拔罐时皮肤消毒范围:以针刺部位 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 次,消毒皮肤面积应≥5cm×5cm,消毒棉球 应一穴一换,不得使用同一个消毒棉球擦拭两 个以上部位。 6、操作中遵守拔罐类技术诊疗操作规程,尽量减 少皮肤损伤及出血。 7、起罐后保持治疗部位清洁、干燥,如有皮肤破 损应用无菌敷料覆盖。
三、空气通风与消毒
1、诊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应根据季节、室内 外风力和气温,适时进行自然通风和(或)机械通风保 证诊疗场所的空气流通和换气次数。
2、每日诊疗活动结束后,或接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后应进 行空气消毒,遵循《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要求, 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并符合相应的要求: ①空气消毒器。 ②紫外线灯照射。 ③其他合法达标的空气消毒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