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地理 专题1.5 地球的圈层结构(讲) (I)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中图版精选全文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中图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课时分层作业(六)(建议用时:45分钟)[合格基础练]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划分地球内部圈层和寻找地下矿藏。

读图回答1~2题.1.若图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 )A.外核、内核、地核B.地壳、地幔、地核C.上地幔顶部、地壳、岩石圈D.上地幔、下地幔、地幔2.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面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地下有石油储存的是( )A.①B.②C.④D.③1.C 2。

A [第1题,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岩石圈,所以a 为上地幔顶部,b为地壳,c为岩石圈.第2题,由于石油为液态物质,所以横波不能通过,纵波传播速度变慢,由图可知,①符合题意.]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3~4题。

3.有关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4.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③位于软流层以上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C 4。

B [第3题,图示C表示水圈,而B表示生物圈,故A 项错误;图示D表示地壳,故B项错误;地震波经过FG之间的交界面,横波速度减小为0,但纵波速度不为0,故D项错误。

第4题,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故选B项。

]2015年12月21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玻利维亚通信卫星发射升空。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玻利维亚通信卫星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6.下列有关Ⅰ、Ⅱ层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飞机在Ⅰ 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B.飞机在Ⅱ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是万里无云C.在Ⅰ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上升的现象D.在Ⅱ层中沐浴阳光时不会损伤皮肤5.C 6.D [第5题,由图可知,Ⅰ层是对流层,Ⅱ层为平流层,Ⅲ层为高层大气层.通信卫星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从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和臭氧层的位置看,C图所示正确。

【课件】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课件】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2.探测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3.利用波速测地质年代
4.根据速度变化预测地震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大气圈
岩石圈
生物圈
水圈
大气圈
包围着地球,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主要成分为氮和氧
水圈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 地球生物的活动和影响范围涉及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相互关系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彼此
独立存在吗?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
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思考
请按照空间分布将各圈层的名称填入下表:
大气圈



水 圈
岩石圈
思考
请按照空间分布将各圈层的名称填入下表:
大气圈
A
图中A、B、C所代表的圈层分别是什么?
(重点)
2015年12月初,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登上美国“决
心”号钻探船,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壳幔边界”的一次大洋钻探。
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1.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 (
A、地壳一地幔一地核—莫霍界面一古登堡界面
B、地壳一古登堡界面一地幔一莫霍界面一地核
小条练
限时5分钟
【知识点】:
1.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提醒!活页纸写上:①班级 ②姓名
➢ 答题规范:两分1小点:例如6分3点
➢ 考试通知:10月份2次(10.14/10.20)
① 纬度位置: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反之相反)

高一地理专题1.5地球的圈层结构(讲)

高一地理专题1.5地球的圈层结构(讲)

专题1.5 地球的圈层结构【核心突破】核心要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归纳总结】1.不连续面:在地球内部,地震波的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是莫霍界面,在地面以下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一是古登堡界面,它在地下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2.地球内部结构: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可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3.图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地壳的厚度不同,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3千米,大洋地壳薄,平均厚度为6千米,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

②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方法技巧】1.图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组成特点2.地壳“厚薄”歌大陆厚,海洋薄——海陆差异;山地厚,平原薄——地貌差异。

海岭厚,海沟薄——海底差异;高处厚,低处薄——海拔差异。

3.数字法记忆地球的圈层结构二:两种地震波,即纵波和横波。

二:两个不连续面,即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三:三大内部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三:三大外部圈层,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知识背景】纵波与横波纵波(P波)又称疏密波,其特征是振幅小,周期短,传播速度较快,在地壳中平均速度为5~6km/s。

纵波是沿着地震射线采取一推一拉的方式传播的,当它传播到某处时,该处物质振动方向和地震射线的方向相同或者相反。

横波(S波)又称剪切波,其特征是质点振动方向和震波射线方向垂直,振幅较大、周期较长、传播速度较慢,在地壳中平均速度为3~4km/s。

由于纵波速度大于横波,因而发生地震时,总是纵波首先到达地震台,横波随后到达,而且随着震源距离和震中距离越大,横波到达的时间越晚,二者之间的时差也越大。

高一地理必修 地球的圈层结构上课课件

高一地理必修 地球的圈层结构上课课件

• 它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 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生物水等
• 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之中
Back
高一地理必修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名师课件
高一地理必修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名师课件
生物圈
• 它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 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 和岩石圈的上部
• 不同与其它圈层的是:非常活跃; 没有独立的空间结构
高一地理必修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名师课件
水圈 生物圈
高一地理必修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名师课件
课后作业:
P29课时演练 水平测试
高一地理必修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名师课件
(2)分类:
觉到什么震动, 后感觉到什么
震动?海洋上
纵波VS横波
的人呢?
primary
sec快ondary固、液、气 上下震动划分依弱据

固态
左右晃动 强
速度都随物 质性质的变
化而变化
纵波横波 波速都明
速度(千米/秒) 0 3 6 9 12 15
显增加
1000
深 度 2000
横波

米 3000
莫霍界面
高一地理必修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名师课件
Back
高一地理必修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名师课件
P29[活学巧用]2 随堂练习
1、水圈是_____的圈层
(B)
A.连续而规则 B.连续不规则
C.不连续但规则 D.不连续不规则
(A)
2、四大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A.大气圈 B.岩石圈 C.生物圈 D.水圈
3、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B)
C .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都明显减小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含解析)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程标准原文】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核心素养定位1.结合地震波曲线图,认识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应用。

(综合思维)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圈层特点。

(区域认知)3.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意义。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知识体系导引知识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方向平行的波。

形象记忆法:地球内部圈层类似于鸡蛋壳(地壳)、鸡蛋清(地幔)、鸡蛋黄(地核)思考1当某处发生地震时,附近有明显震感的城市中,街道上的行人与湖中船上的人的感觉是否一样,为什么?提示:不一样。

处于街道上的行人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晃动,因为陆地上纵波、横波都能通过,且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处于行船上的人只能感到上下颠簸,因为水中只有纵波通过。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口诀法记忆地壳的厚度大陆厚,大洋薄;高山厚,平原薄;海岭厚,海沟薄;高处厚,低处薄。

2.分界面——不连续面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

C为莫霍界面,D为古登堡界面。

图中H为地壳,G为地幔,E +F为地核。

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的外壳。

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者关系如下图所示:地壳与岩石圈的关系(1)区别:地壳是地表至莫霍面,平均厚度约17千米;岩石圈是地表至软流层,平均厚度约100~110千米。

(2)联系:岩石圈包括地壳,都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知识点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思考2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提示: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因此,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37张PPT)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37张PPT)

1 2010 3
A( )
A B C D
(2019·
2
C( )
A B C D
)2016 9 27 2
34
(2019·
3
A B C D
)2016 9 27 2
B( )
34
谢 谢 观 看
1.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2.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3.诽谤,同时造了无数的罪业,这是嫉妒;自己欢喜4.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5.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 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6.我们只要每天睁开眼睛,看到自己还活着,就该庆幸自己多么的幸运7.赞叹,同时积累了同样的功德利益,这是随喜。怎么做,完全在于自己。8.盲目的上进,就像在死胡同里打转。 你浪费的人生,原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彩。9.其他烦心的事,想开点,看开点,再苦再难的日子,熬着熬着也就挨过来了。10.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11.懦弱的人只会裹 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12.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13.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带着青春的印 记,我们这代人,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淌,渐渐老去。晚安!14.努力不是为了做给谁看,无论什么结果都能问心无愧;努力是因为你可以不接受命运的框定,靠自己来场漂亮的反击。15.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时钟” 显示,全世界每秒钟有1.8人死亡,一小时就是6,360人,一天就有152,640人死亡。16.当你觉得老天对你不公的时候,别急着红眼,别急着抱怨,因为这样只会削弱你的意志,消磨你的斗志,最后让你变得平庸,一事无成。 17.昨天,再值得留恋,也不会为你的留恋停留;明天,再艰辛,也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怜悯;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谰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只有先稳下来,静下心,学会宽容,仁爱,温和。 18.无论你正经历着什么,过得是否开心,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它的脚步。那些你不能释怀的人与事,总有一天会在你念念不忘之中遗忘。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睡一觉,愿美梦治愈你的 难过。晚安!19.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人生,错过太多,我们都在重复,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错过的悲哀,而应该为自己拥有的而喜悦。错过了漂亮,你还拥有健康;错过了健康,你还拥有智慧;错过了智慧,你还 拥有善良;错过了财富,你还拥有安逸;错过了安逸,你还拥有自由20.人生,总有乌云密布的低沉的时刻,但也会有蓦然抬头,拨云见日的一天。而最重要的是在低潮时要忍耐得住,不要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永远不要以为走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外核
内核
归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点
圈层 厚度(km) 不连续面
特征
地壳
17
上地 幔 地 幔 下地 幔
2800
外核 地 核
内核Βιβλιοθήκη 3470a.由固体岩石组成 b.厚薄不一,大陆厚,海 洋薄
莫霍界面
a.上地幔存在软流层,温度 很高,岩石部分熔融,能缓 慢流动,是岩浆发源地 b. 地壳与上地幔顶部合称岩 石圈
B
A
C
D
活动
1.找出照片中主要事物,如山、云、 山顶积雪、河流、草、树木等。
岩石圈的表层、水圈的全部、大气圈的底部
2.将找出的事物按照大气圈、水圈、 生物圈和岩石圈进行分类。
大气圈:云; 水圈:山顶积雪、湖泊等; 生物圈:草、树木; 岩石圈:山。
3.思考各事物之间的联系。
湖泊附近水源充足,树木茂密;山坡水分条件好, 气温较高,树木和草类较多;山顶气温低,有积雪 分布,体现了四个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 渗透,各圈层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 传递,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 环境。
古登堡界面
a.主要由铁、镍组成 b.外核为熔融状态的金属 物质,与地磁场形成有关 c.内核为固态金属球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The outer sphere structure of the earth.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 物质组成: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和悬浮物质 (尘埃和水汽)。
地震波 纵波(P)
横波(S)
纵波
(Primary-Wave)
速度 快 慢
能通过的物质 固体、液体、气体
只能通过固体

高考地理专题:地球的圈层结构(解析版)

高考地理专题:地球的圈层结构(解析版)

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单选题1.软流层位于()A. 莫霍界面以上B. 上地幔上部C. 下地幔上部D. 古登堡界面以下2.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圈层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小的B. B圈层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没有影响C. 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D. D圈层厚度均匀,是岩浆的发源地(2)在地震波传至①处时,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 纵波消失,横波变慢B. 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变慢C. 横波消失,纵波变慢D. 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加快3.岩石圈是指()A. 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B. 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C. 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D. 地壳和上地慢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4.如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右图完成下题.(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B. 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C. E、F合为岩石圈D. 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2)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A. 软流层B. 下地幔C. 图中D层D. 图中G层(3)关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正确叙述是()A. 沉积岩重熔再生形成变质岩B. 变质岩经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C. 岩浆岩冷却凝固形成变质岩D. 岩浆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岩浆5.读“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可知()A. 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④是岩石圈B. ③是被陆地分割成的不连续的圈层C. 自然地理环境即组成地球的各圏层D. 外部圈层与内部圈层之间没有联系6.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下题.(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 由西向东逐渐增厚B. 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 由东向西逐渐增厚D. 由南向北逐渐增厚(2)图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A. 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B.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C. 黄土高原、汾河谷地D. 四川盆地、大别山区7.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图),回答下题.(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 ①圈层B. ②圈层C. ③圈层D. ④圈层(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 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 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 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3)下列各地,地壳最厚处在()A. 华北平原B. 云贵高原C. 青藏高原D. 塔里木盆地(4)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A. 侵入岩B. 喷出岩C. 变质岩D. 沉积岩(5)由于火山喷发而形成于地表的岩石有()A. 玄武岩B. 石灰岩C. 花岗岩D. 大理岩8.左图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某种关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5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中图版必修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5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中图版必修1

A.地壳
B.软流层
C.上地幔顶部 D.下地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且发生于墨西哥附近海域。
2.规律应用
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部分平
均厚度为35千米,因此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
【答案】 A
-9-
考点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对应训练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完成第1~2题。
第5讲 地球的圈层结构
-2-
考点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3-
考点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1.划分依据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
传播速度
的变化。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如下表所示。
代码 类型 传播速度 能通过的介质
共性
S 波 横波 较慢
固体
-7-
考点
圈层名称
不连续 界面
地壳
莫霍 上地幔 面
地 幔 下地幔
地 外核 核 内核
古登 堡面
深度 km
平均 17
2 900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地震波的 速度变化
特征
①固体外壳;②厚度 最小,其中大陆地壳 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①固态,上地幔上部 纵波和横波速 存在一个软流层,物 度明显加快 质处于熔融状态;②
-5-
考点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3.生物圈
(1)构成:地球所有生物及其 生存环境

(2)范围:存在于 大气圈 下层、整个 水圈 和
地壳
上层。

必修一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必修一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地球的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环境, 包括森林、草原、沙漠等生态系统。
生物圈对地球的气候、土壤形成和水 循环等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地球的地质和地貌形成。
03
地球的内部圈层详解
地壳
定义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岩石 层,是地球表面的主要组成部分。
厚度
地壳的厚度在海洋部分较小, 平均约6-7公里,而在大陆部分 则较厚,平均约30-40公里。
平衡状态。
生物多样性
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
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类生存和发展、推动 科技进步等。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等。
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遗传资源丧失,生态环 境恶化等。
结构
地壳由许多板块组成,这些板 块在地球表面移动、碰撞、分 裂和聚合。
地震
地壳是地震活动的主要场所, 地震是由于地壳内部应力累积 到一定程度后突然释放而引起的。
地幔
01
02
03
04
定义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上地幔之 下,是地球的中间层。
厚度
地幔的厚度约为2,870公里, 占据了地球体积的82%。
结构
地幔主要由硅、镁和氧等元素 组成的岩石构成,这些岩石在 高温和高压下会发生流动。
对流
地幔内部存在着缓慢的对流运 动,这种对流运动导致了地壳
板块的运动。
外核与内核
外核
外核位于地幔之下,由液态的铁和镍组成, 厚度约为2,200公里。

【完整】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资料PPT

【完整】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资料PPT
P况、,S归分纳别波表速示发哪生类突地
2、陈述P、S波速变化D情.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顶部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2、内部圈层的特点
地壳 地幔
地幔外核呈现液态 内核一般认为呈固态
地核 地核
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关系图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
【地例震1波】传有播关速地度壳和和距岩离石地圈表的深说度法关正系确图的是
AP.、岩S分石别圈表是示由哪地类壳地和地幔组成的
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例1】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一地震波传播地速球度的和内距部离圈地层表深度关系图
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关系图
A.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组成的 位B.置地关壳系的厚度比岩石圈大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 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分 类 传播速度 传播的媒介 共同点
纵波 横波
较快 较慢
固、液、气 固体
传播速度 都随通过 物质的性 质而改变
2 内部圈层的划分
横波 纵 波
1、读两条波速变化曲线, P、S分别表示哪类地 震波
2、陈述P、S波速变化情 况,归纳波速发生突 然变化的大致深度
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关系图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2 内部圈层的划分
地壳 A
地幔
地核Leabharlann B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关系图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3、内部圈层的特点
地壳
地幔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
地壳厚度变化规律-
地核
海拔越高,地壳越厚
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关系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一地理专题1.5 地球的圈层结构(讲) (I)【核心突破】核心要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归纳总结】1.不连续面:在地球内部,地震波的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是莫霍界面,在地面以下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一是古登堡界面,它在地下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2.地球内部结构: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可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3.图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地壳的厚度不同,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3千米,大洋地壳薄,平均厚度为6千米,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

②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方法技巧】1.图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组成特点2.地壳“厚薄”歌大陆厚,海洋薄——海陆差异;山地厚,平原薄——地貌差异。

海岭厚,海沟薄——海底差异;高处厚,低处薄——海拔差异。

3.数字法记忆地球的圈层结构二:两种地震波,即纵波和横波。

二:两个不连续面,即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三:三大内部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三:三大外部圈层,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知识背景】纵波与横波纵波(P波)又称疏密波,其特征是振幅小,周期短,传播速度较快,在地壳中平均速度为5~6km/s。

纵波是沿着地震射线采取一推一拉的方式传播的,当它传播到某处时,该处物质振动方向和地震射线的方向相同或者相反。

横波(S波)又称剪切波,其特征是质点振动方向和震波射线方向垂直,振幅较大、周期较长、传播速度较慢,在地壳中平均速度为3~4km/s。

由于纵波速度大于横波,因而发生地震时,总是纵波首先到达地震台,横波随后到达,而且随着震源距离和震中距离越大,横波到达的时间越晚,二者之间的时差也越大。

因此,反过来,如果从地震谱上知道了纵波、横波到达地震台的时差,便可知道这次地震的震源距离,或震中距离。

【拓展探究】地震发生时人的感觉:震中地面上的人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

水中的潜水员只是上下颠簸。

因为纵波传播的速度快于横波,故地面上的人感到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

又因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故水中的潜水员只是上下颠簸。

【易错提醒】古登堡界面以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地核不是固体古登堡界面以下,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下降,表明这里物质性质发生了变化,弹性减小,但只能说明外核是液体而不是固体。

进一步研究发现,内核呈固体状态。

【拓展探究】详解地壳、地幔和地核1.地壳:在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由岩石组成。

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3km,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5~8km,整个地壳平均厚度为17km。

地壳最厚的地方在青藏高原。

地壳又分为双层结构:上层是硅铝层,下层是硅镁层,在大陆地壳中,两个层次都有;在大洋地壳中,硅铝层变薄甚至缺失,所以大洋地壳比较薄。

2.地幔:地幔的范围是从莫霍面到古登堡面,它位于地壳与地核之间,是三大圈层中的中间层,厚度为2800多千米。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把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地幔圈占了地球大部分的质量。

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

软流层物质仍是岩石,为硅酸盐类、氧化物等。

由于这层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温度高,岩石处于塑性状态,局部地区呈融熔流动状态,犹如倾倒的浆糊。

根据地震波变化情况推测,软流层物质的物理性状与上下层物质都不同,并构成一个圈层,在地质构造学中称软流圈。

软流圈层厚度范围并不是从莫霍面算起,约在地下60~250km,它属上地幔部分,但位置并不在地幔的顶部。

3.地核: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外核,所以外核部分呈液态,主要成分是铁镍等重金属元素,而液态铁的运动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

因为地震波速度在内核处加快,随着深度增加,压力和密度都增大,其熔点升高得比温度升得快,所以内核呈固态。

【典题探究】【例1】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A.①为地壳B.②为岩石圈 C.③为软流层D.④为下地幔(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解析】图中①为大气平流层,②为地壳,③为软流层,④为外核,⑤为内核。

平流层(①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外核(④层)的主要成分虽以铁、镍为主,但却是液态,③层横波能穿过。

【答案】(1)C (2)B【例2】北京时间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位于昆仑山北麓的新疆于田县(36.1°N,82.5°E)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 B.软流层 C.上地幔顶部 D.下地幔(2)此次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A.震级小 B.震源深 C.人口密度小 D.抗灾能力强(3)此次地震发生一个月以来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广州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C.北京昼长时间越来越短 D.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越来越大【答案】(1)A (2)C (3)B(3)此次地震发生一个月以来的时间内,地球公转由近日点往远日点移动,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往北移,广州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北京昼长时间越来越长,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越来越小。

故选B。

【变式精练】1.有关地震波的正确叙述是:A.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B.纵波传到古登堡界面时完全消失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都明显减小D.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答案】D2.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说法正确的是()A.湿润地区大于干旱地区 B.南方大于北方C.海洋大于陆地 D.山地、高原大于平原、谷地(2)图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A.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B.四川盆地、大别山区C.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D.青藏高原、四川盆地【答案】(1)D (2)B【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可以看出,图示地区由东向西地壳厚度逐渐增加;从地形上看山地、高原大于平原、谷地,所以D正确;从海陆上看陆地大于海洋;从南北方上看南北差异不明显。

(2)由两处的等值线的变化情况和等值线的取值状况来看,N地地壳比周围要厚,说明海拔要搞应属于山地;M处地壳比周围要薄,说明海拔低,可能为盆地,所以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读。

3.读地球内部的结构图,回答(1)~(3)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_,A和B+C是_______,D是________,C+D+E是_______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是________。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答案】(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 (2)莫霍界面(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核心要点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归纳总结】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大,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一般把2000~3000千米的高空作为大气圈的上界,人类发射的许多绕地球运行的航天器的轨道高度在此范围内。

大气的成分如下表所示:2.水圈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生物圈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地球的外部圈层通过生物圈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有机联系在一起,共同作用于地理环境。

其中生物的生存环境如图所示:【方法技巧】地球的圈层结构可以分为内部圏层和外部圈层,其关系图如下:【拓展探究】生物圈与其他圈层的主要不同点生物圈与其他圈层相比,其不同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其他圈层是由无机质组成的,而生物构成了生物圈的主体,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圈层;其次,其他圈层都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而生物圈则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形成一个特殊的圈层。

【典题探究】【例3】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2)B圈层是一个( )A.不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B.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D.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3)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解析】按距离地球表层由远到近,地球圈层可分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其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即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

结合图示A、B、C及与大气圈的位置可判断A为生物圈,B为水圈,C为岩石圈;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中,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由于生物圈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场所,故可称之为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答案】(1)D (2)B (3)D【变式精练】4.逆温是指某高度大气实际温度高于理论温度的现象,河流和湖泊中有时也会出现逆温现象。

读阿根廷某湖泊不同季节垂直水温变化图,回答(1)~(2)题。

(1)图中能反映逆温现象的曲线及其出现的月份是( )A.①;7月B.②;7月 C.①;1月 D.②;1月(2)下列关于此时该湖泊出现逆温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夏季,湖泊水温上升过快B.处于冬季,表层湖水受外界降温影响大C.湖底在此时因为有火山喷发,从底部释放大量热能D.该季节,湖水运动频率过高【答案】(1)A (2)B5.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简单系统B.水圈是由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等多种水体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一个有生命的圈层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解析】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并非是简单的字面理解为只有各种气体。

水圈中的水有多种形式,按其空间位置属性,可分为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大气水、生物水、地下水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