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马克思复习提纲[五篇模版]

马克思复习提纲[五篇模版]

马克思复习提纲[五篇模版]第一篇:马克思复习提纲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

重点: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唯物辩证法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难点:1、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2、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学时安排:6学时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3、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4、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参考书目: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论提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第一卷(节选)2、恩格斯:《反杜林论》(节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节选)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谈谈辩证法问题》4、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5、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具体内容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世界观与哲学(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恩格斯第次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二)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如何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答: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

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彻底、完整、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狭义: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3、广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他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中国化了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资本原始积累、经济危机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阶级斗争条件:三大工人运动;科学技术条件: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和品质是什么?答:1.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特征:1.彻底科学性(根本)2.坚定的革命性 3.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 品质: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A.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B.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C.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思考题:1.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1)内容: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问题(2)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复习提纲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广义上?狭义上?)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列宁等对它的继承和发展,还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等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3唯心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而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4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是什么?马克思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一章: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及其表现?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的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和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3、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其内容包括:(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自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自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创造这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其后由各民族各时代的马克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阶级属性无产阶级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狭义上说,广义上说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最高不得世界观和方法论。

鲜明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有崇高的社会理想物质丰富精神提高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3.马克思主义直接批判继承了哪些理论学说?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密斯大卫李嘉图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里叶罗伯特欧文-------------------------------4.什么是哲学?哲学,长期劳动实践中,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精神何为第一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可知论不可知论6.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客观存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客观存在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坚持客观存在性,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体现辨证法和唯物论的统一7.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是什么?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1.世界物质性原理2.运动的普遍性绝对性原理3.规律的客观性原理4.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8.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什么?运动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定的动态过程.静止是运动的相对状态.是相对的,不是永恒的.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一、绪论知识点: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什么?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对继承者对他的发展。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直接理论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根源: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理论贡献: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和特征是?组成部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第一章知识点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意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

大学考试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详细)

大学考试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详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绪论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2\3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批判继承了哪些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创立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P8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根本性质和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文明大道发展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各标题及其基本内容)P14-19(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

马克思基本原理复习纲要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基本问题包括:(1)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是第一性、何是第二性的问题;(2)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4、(论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从实践的含义和特点进行分析2013版P35)(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2)实践的基本特点第一,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第二,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5、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类的产生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6、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7、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划分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9、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10、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2)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精选5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精选5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精选5篇)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考试重点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即教材第一、二、三章考试题型:单选题 15%;多选题20 % 判断题 10% 简答题20%材料分析20% 论述题15%主要内容:绪论: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第一章哲学及其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物质定义及其现代意义;意识的形成及其本质;运动与静止;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实践的含义、类型、特点;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交往实践;联系与发展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分析法;质量互变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规律及其特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及其应用;第二章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层面与唯心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不同回答;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真理的含义、特点、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真理与谬误真理的检验标准;真理与价值统一、价值评价。

第三章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点;社会发展对动力因素: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科技革命等;群众史观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第四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五章垄断形成的原因、垄断的实质及其危害;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主要形式;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与实质;第六章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第七章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分别是什么?3.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共5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共5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共5则)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一、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ν狭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ν广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们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比如列宁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各国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者创新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其他的理解角度:ν(1)创造者、继承者:马克思、恩格斯,其他马克思主义者ν(2)阶级属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ν(3)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自然社会思维的普遍规律;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发展的规律ν(4)内容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3)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们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2.规律的本质?答;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2)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3)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4)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提纲(很全)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3.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4.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5.联系的概念。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6.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

(特别注意生产力概念)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7.为什么说联系具有普遍性。

①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相互联系②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中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

理由有三:①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②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否了的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和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③给人们提供了认识时间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9.马克思主义首要和基本观点,实践的概念及类型。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类型有三:①物质生产劳动时间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10.真理的概念,真理与谬误的区别。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11.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绪言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第一,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导致生产关系矛盾激化)第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创立提供了日趋完善的科学基础。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二、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优秀思想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和改造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科学成分的基础上,总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而创新、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在哲学研究对象上的体现,是把整个世界的普通本质和一般规律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在哲学内容上的体现,是实现了“两个高度统一”,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前一个统一的结果是产生了辩证唯物主义,后一个统一的结果是产生了历史唯物主义。

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区别了开来,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所有的哲学区分了开来。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哲学的基础、出发点、核心、归宿和社会作用上,是实践性及建立在实践性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的无产阶级哲学。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哲学上的二元论和多元论根本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它们认为,世界有着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原。

(完整word版)《马原》复习提纲(终)

(完整word版)《马原》复习提纲(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绪论1、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基本原理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马克思基本原理是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2)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社会根源: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端困苦。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思想根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

5、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马克思毕生两个伟大科学发现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7、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集中体现: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③(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④(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与意识无事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为人的一时反应,他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意识与客观存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

物质和意识边章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主观反映,意识对物质只有能动作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指导实践,改变世界。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固有稳定的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联系与发展的辩证法,联系具有客观多样普遍性,发展是前进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死亡,事物的发展过程,送形式上看,是事物在实践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光言行的交替。

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关系上的更新。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世事无缘由的状态,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质变量变二、在实践中认识的物质世界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要素:实践的主体——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实践的客体——进入实践领域、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实践的手段——实践主体和客体现实地连结起来的各种工具系统及其操作、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运行机制:实践就是一个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手段而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的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形式:生产的实践、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践。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分化:1、实践首先造成了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分化劳动形成了人与自然界不同的本质实践又把人和社会同自然界联系起来2、实践进一步造成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3、实践还造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三、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社会的物质前提和基础:(1)、地理环境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2)、人口因素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度和增长速度等(3)、生产方式——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构成社会特殊运动形式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要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要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要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哲学基础
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实践是哲学的基础,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唯一有效形式。

3.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以及它们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两个阶级,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

5.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历史使命,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部分:政治经济学基础
1. 社会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2.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进程和趋势,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3. 商品经济及其发展规律,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生成规律。

4.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构成,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转变和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第三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主要发展阶段。

2.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分化趋势。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的与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

4. 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对、的贯彻执行。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第四部分:其他
本部分包括其他内容,例如中国近代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

结尾
以上是本文的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思想之一,它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进程和历史趋势。

这里提到的一些理论和概念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对于深入理解这一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纲
1.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形成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的传播与发展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论
- 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
-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进程和社会变革的认识
3.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
- 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与超越
4.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
-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理论分析 -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的认识 -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探讨
5.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
- 马克思主义政权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 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法律和意识形态的分析 -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政治实践的关系
6.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
- 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观和实践观
-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艺术和宗教的评价
7.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影响与发展
- 马克思主义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和影响
-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与发展
-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意义和现实价值
注意:以上提纲未包含具体标题,且尽力避免使用相同的文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附社会时政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附社会时政考点)

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2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及其表现: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课本思考题第2题)P143.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各标题及其基本内容)P15—19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种不同观点P29—30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31—34(书本思考题第1题)(1)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2)物质是在时空中运动的。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4)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P42—43)1.世界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书本思考题第4题)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443.联系普遍性的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44~45;(树立世界眼光、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依据)4.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矛盾及其两种基本属性P47;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和”是有差别的对立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同”是指不包含差别的二者的绝对统一。

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与动力.(49页、57页,如何理解“和而不同”“同则不继”)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P49-50(书本思考题第5题)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基本原理复习提纲

马克思基本原理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含义:A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D概括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集中概括。

它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1)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革命性:表现为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

(3)科学性:表现为它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本来的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地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与它的深刻性,对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

3.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概念、关系。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基本观点。

怎样区分二者。

3、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关系。

社会的物质性的表现。

4、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实践的基本特征。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5、联系和发展的概念、特点、关系。

6、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内容。

质变和量变的概念。

度的概念、适度原则。

7、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概念、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8、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变化。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9、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0、规律及其客观性。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11、意识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第二章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特点。

2、不同哲学派别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3、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概念。

4、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与谬误。

真理的检验标准。

5、价值及其特性。

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价值评价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价值评价的作用是什么?6、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第三章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英雄史观的理论主张。

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的关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涵义及其辩证关系。

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概念涵义及其辩证关系。

6、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7、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科学技术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答:(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选择题)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选择题)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人民性E.发展性(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体现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4.物质的唯一特性(选择题)客观实在性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选择题)对立统一规律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选择题)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物质之间密不可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寻找的)7.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选择题)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答: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9.量变质变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规律即辩证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联系和发展P.30-33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2)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征为: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3)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 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
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运动、时间和空间P.23-24
(1)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 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2)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 逝一去不复返。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 长、宽、高三个方面的规定性。
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0.否定之否定规律P.41-42
(1)肯定和否定 事物内部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
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复习提纲 本复习提纲以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概论》(2018年修订版)为复习内容,
页码数即为本教材页码。
导论
1.马克思主义P.2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P.2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3 4.马克思主义的创立P.4-7 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P.10-12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认识的本质、特征和过程P.65-70
(1)认识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认识具有反映性和能动创造性两个特征: 第一,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指人的认识必然以客观
8.两点论和重点论P.39
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到 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是指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 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主要矛盾、矛盾的主 要方面,而且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从 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 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 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
定力量。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P.38-40
(1)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2)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
8.两点论和重点论P.39
9.量变质变规律P.40-41 10.否定之否定规律P.41-42
1.哲学基本问题P.20
(1)基本问题是什么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 (2)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
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 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的哲学基础。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P.25-28
(1)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
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 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 级基础。 (2)直接理论来源
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
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创立标志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和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 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 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
4.马克思主义创立P.4-7
(1)阶级基础 19世纪30到40年代之间欧洲爆发的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
第二章
1.实践的本质、特征和结构P.56-58 2.实践的类型及对认识的决定作用P.60-63 3.认识的本质、特征和过程P.65-70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P.67-69 5.真理及其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P.75-77 6.真理的检验标准P.83-85 7.价值及其基本特性P.86-88 8.一切从实际出发P.97-100
矛盾,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劳动资料的需要,生产和再生产 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第二,社会政治实践,是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表现为人 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政治活动。
第三,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具有各种 不同的形式,比如科学、艺术、教育等。 (2)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P.10-12
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P.20 2.物质P.21-22 3.运动、时间和空间P.23-24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P.25-26 5.联系和发展P.30-33 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P.37-38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P.38-40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第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第二,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第三,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5.真理及其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P.75-77
上各有其特点。 事物由多种矛盾构成。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
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 不仅如此,在每一对矛盾中,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是矛盾的主要 方面,处于被支配一方的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所规定的。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同一性的作用: 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
自得到发展; 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第二,斗争性的作用: 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
其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物质P.21-22
(1)物质概念 列宁:“物质是标准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
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反映。”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P.67-69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
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等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 表象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
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 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实践的基本结构: 第一、实践主体。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第二、实践客体。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第三、实践中介。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
段的程序和方法。
2.实践的类型及对认识的决定作用P.60-63
(1)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第一,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解决人与自然的
1.马克思主义P.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