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

合集下载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分析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分析

e v a l u a t i o n , t h e n a n a l y z e d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s p e c i i f c i t y ,p o s i t i v e p r e d i c t v a l u e s a n d n e g a t i v e p r e d i c t v a l
值, 适用于冠心病 的筛查 , 具有重要的临床 意义 。
【 关键 词 】 体层 摄影 术 , 螺旋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敏感性与特异性
An a l y s i s o f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i ma g i n g q u a l i t y o n 6 4 - s l i c e s p i r a l CT Z HA 0 e ,T A NG Xi a o — x i a n YU A N. 1 i e .De —
级、 2级分支 , 绝大部分的 3 级 分支 和部分 4级分支可得到 良好显示 。 6 4 S C T C A诊断不 同程度冠状动脉狭 窄的敏
感性及 阳性预测值均> 8 0 %, 特异性及 阴性预测值均> 9 0 %, 其 中轻 度狭 窄组最低 , 敏感性 、 特异性 、 阳性预测值及
阴性 预测值分别为 8 1 . 2 %, 9 6 . 5 %, 9 0 . 8 %, 9 2 . 4 %。结论 6 4 S C T C A对于冠状动脉狭 窄的评估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
o f CTA i ma g e wa s l e v e l 1 o r 2, we r a nd o ml y s e l e c t e d 3 0 p a t i e nt s wi t h a t o t a l o f 45 0 c o r o n a y r s e g me n t s f o r q ua n t i t a t i v e

64层螺旋CT心脏冠脉检查

64层螺旋CT心脏冠脉检查

第十九页,共四十四页。
COMPANY LOGO
themegallery
第二十页,共四十四页。
COMPANY LOGO
themegallery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四页。
COMPANY LOGO
themegallery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四页。
COMPANY LOGO
themegallery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四页。
themegallery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四页。
COMPANY LOGO
themegallery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四页。
COMPANY LOGO
themegallery
第三十页,共四十四页。
COMPANY LOGO
themegallery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四页。
COMPANY LOGO
themegallery
第七页,共四十四页。
COMPANY LOGO
剂量关心
cnpc themegallery

依据病人扫描范围密度自动化调整辐射剂量,切实

关心病人
第八页,共四十四页。
COMPANY LOGO
主要临床应用
cnptchemegallery
颌面、齿科、内耳、颈椎、 颅底、颈部血管、脑灌注
胸部复杂及细微骨折重建、 胸部大血管、肺动脉、
心脏冠状动脉、纵隔病变、
双肺高分辨
第九页,共四十四页。
COMPANY LOGO
主要临床应用
cnpcthemegallery
肝胆胰脾多期强化、
双肾输尿管、 盆腔脏器、腰椎骨盆骨折重建、
腹部及髂部血管
四肢单关节容积扫描
第十页,共四十四页。

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摘要】目的:分析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47例自2021年5月~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实施64排CTA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诊断,对比CTA及CAG狭窄冠状动脉检出情况并分析CTA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效能。

结果:CTA与CAG不同狭窄程度冠状动脉分支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TA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敏感度达90.91%、诊断特异度达92.86%、诊断准确度达91.49%、阳性预测值达96.77%、阴性预测值达81.25%。

结论: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诊断效能较高,有助于提高冠心病检出率。

【关键词】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诊断效能冠心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实施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该诊断方式存在有创、检查费用高及与潜在风险大等特点,导致临床应用受限[1]。

现阶段,CT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和进步,CT冠状动脉造影(CTA)具有较高的图像分辨率及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具有无创及价格高等特点,能够为临床进行冠心病诊断提供重要指导[2]。

本次研究选取47例自2021年5月~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分析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4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与女性数量分别为26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为22~78岁,年龄平均值为(48.25±5.12)岁。

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胸痛、胸部压迫、呼吸短促等;②患者对各项检查和调查均知情;③患者意识清晰且精神正常。

排除标准:①伴二尖瓣反流或者二尖瓣狭窄疾病者;②合并室壁瘤者;③合并心包病或者心肌病者;④合并重度肝肾功能障碍者;⑤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⑥对含碘对比剂有过敏反应者;⑦合并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者。

64排ct简介

64排ct简介

64排CT1 简介64排螺旋CT扫描最薄层可达0.64MM,为目前世界上能达到的最薄层厚,从而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

2 原理64排螺旋CT突破传统CT的设计,采用滑环技术,将电源电缆和一些信号线与固定机架内不同金属环相连运动的X射线管和探测器滑动电刷与金属环导联。

球管和探测器不受电缆长度限制,沿人体长轴连续匀速旋转,扫描床同步匀速递进(传统CT扫描床在扫描时静止不动),扫描轨迹呈螺旋状前进,可快速、不间断地完成容积扫描。

采集64层亚毫米层厚的图像,可进行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任意平面的图像重建,完成三维立体重建、多层面重建、器官表面重建等,多个方向进行调整,获得任意切面图像,让我们能更好的了解病变的细节和空间解剖关系。

尤其适用于头颅、颌面部、脊柱、骨关节等部位三维结构的显示,可逐层显示软组织和骨性结构,获得更加精细的三维立体图像。

3 特点与以往的多层螺旋CT相比,LightSpeed VCT(64层螺旋CT)在技术上的有以下特点:一是以高空间分辨力(亚毫米)为基础的纵轴覆盖范围大幅度增加,可以同时采集64层亚毫米层厚的图像,旋转一周的覆盖范围最长将近40 mm;VCT薄层扫描实现了真正的容积数据采集,图像分辨力各向同性,可进行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任意平面的图像重建,对采集的图像,我们可以进行多平面成像(MPR),也就是说我们只需一次扫描.多个方向进行调整,获得任意切面图像,让我们能更好的了解病变的细节和空间解剖关系。

二是时间分辨力的空前提高,每周旋转可缩短至0.33 S。

采集同样体积的数据,扫描时间大为缩短,一次屏气20s,可以完成体部扫描;扫描的单位时间覆盖率明显提高,病人接受的射线剂量明显减少;扫描时间的缩短使得对比剂的用量明显减少在增强扫描中.保持一定压力的对比剂要一直注射到扫描完毕,才能保证增强效果。

例如。

CT主动脉成像,即使用4层CT,也需要扫描60 s左右.2 ml/s的注射速率。

64排CT骨三维重建对骨折诊断意义

64排CT骨三维重建对骨折诊断意义

64排 CT骨三维重建对骨折诊断意义多层螺旋CT代表着当今设备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尤其是64排螺旋CT带来了全新的诊断模式,尤其是64排CT骨三维重建对骨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一、CT三维重建技术1、容积再现技术(VRT):将多个平面图像合成三维图像的方法,将所有体素的CT值设为不同的透明度,由完全不透明到完全透明,同时利用虚拟照明效应,用不同的灰阶或伪彩显示三维立体图像。

2、多平面重组(MPR):是指把横断扫描得以像素为单位的二维图像,重组成以体素为单位的三维数据,再以冠状面、横断面、矢状面或斜面去截取三维数据,得到重组二位图像。

3、最小密度投影(Min -IP):利用容积数据中在视线方向上CT最高或最低的全部像素进行成像。

可以较真实地反映组织的密度差异,清楚地显示造影剂强化的血管形态、走向、异常改变及血管壁钙化和分布的情况。

二、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折中的优势骨折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依靠传统的X线平片诊断。

骨关节的X线摄影简单方便,大部分骨折通过X线检查得以解决。

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医生对骨折诊断的准确性、精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为骨折的部位、分型、累及的范围、移位情况及周围组织损伤情况等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估计十分重要。

对于复杂部位的骨折和隐匿性骨折,X线平片与常规CT检查很难全面、客观地显示骨折的情况。

常规X线平片的摄片需病人一定体位的配合,拍摄多个体位时还需搬动病人,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检查时间,还可能加重病人的损伤。

而且,X线平片图像是前后重叠的二维图像,无论病人如何变换体位、改变X线投照方向,发生于复杂解剖部位的骨折及细小骨折均不易在X线平片上发现。

普通非螺旋CT扫描避免了影像的重叠,但要求切割层面选择要准确及薄层扫描,否则也容易漏诊,特别是对平行于X线束及骨折合并半脱位等复杂情况。

与上述检查手段相比,螺旋CT可以进行容积扫描和数据采集,病人无需变换体位,只需平卧,就能在短时间内一次完成容积扫描,检查过程快速简便安全。

飞利浦64排CT资料

飞利浦64排CT资料

飞利浦Brilliance 64 通道螺旋CT介绍Brilliance CT——心脏CT的金标准全新的第二代Brilliance CT的高端产品——64层CT是业内最先进的多层CT。

不仅完善心脏诊断,更进一步从诊断向辅助治疗发展,独有的TrueView冠脉介入导航系统,通过CT采集的数据成像精确定位,模拟最佳血管机投照角度辅助心血管介入治疗,方便并简化临床医师治疗的程序。

同时在EP Planning电生理导航技术中,独有的融合导航技术提高手术定位的精度,减少并发症。

成熟的Jog模式全脏器灌注成像范围拓展至15厘米,减少病灶遗漏,提高医师诊断的信心。

64通道40mm宽的亚毫米采集,极大地改善了心脏成像应用,更方便的进行冠脉疾病的评估。

此外,在肺部成像、急诊快速检查和婴幼儿低剂量扫描也达到最佳的应用。

飞利浦Brilliance 64 通道螺旋CT特点●扫描速度快,1秒钟扫描完成一个器官,5秒钟扫描完心脏,10秒钟就可以扫描完全身,极大的提高了检查成功率。

●扫描精度高,0.625mm超薄切层,0.3mmZ轴高分辨率扫描,图像更加清晰,“捕捉”早期恶性肿瘤、微小血管病变,精准定位、定性。

●辐射量更小,检查更加安全。

●真正三维立体成像,逐层显示软组织和骨性结构,适用于头颅、颌面部、脊柱、骨关节等部位三维结构的显示。

●高级仿真内窥镜技术,是早期筛查结肠、胃部、气管等空腔脏器肿瘤的最佳无创检查方法。

●CT灌注成像技术真实反应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对于脑中风、体部肿瘤等,能从整体上评估器官微血管灌注的变化,从而对实质脏器及其疾病进行全面分析诊断。

主要性能参数1机架系统1.1 机架孔径700mm1.2 倾斜角度±30°0.5度变化2检查床2.1 最大可运动范围1900mm2.2 可扫描范围1750mm2.3 速度0.5到143mm/sec2.4 定位精度±0.25mm2.5 垂直运动范围578mm到1028mm从地面算起2.6 最大载重量204Kg保证精度2.7 滑动床面碳纤维无金属床面包括脚闸和手握长杆控制3X线部分3.1 高频逆变式高压发生器低压滑环3.1.1 功率60KW3.1.2 管电流20至500mA120KV时3.1.3 三种可选择电压80120140KV3.2 飞利浦专利的金属陶瓷X线球管3.2.1 等效热容量26MHU3.2.2 阳极热容量8MHU3.2.3 散热率1608KHU/min3.2.4 球管焦点3.2.4.1 小焦点0.5×1.0 mm23.2.4.2 大焦点 1.0×1.0 mm23.2.4.3 动态双焦点技术DFS4探测器4.1 专利BIP技术稀土陶瓷探测器系统4.2 每排等效探测器数量672个4.3 探测器4.3.1 探测器排数64排4.3.2 扫描层数360°64层4.3.3 64层扫描时探测器覆盖范围40mm4.3.4 数据采集率4640幅/单元/360°5扫描参数5.1 最短扫描时间360°0.42s5.2 重建速度64层模式512220幅/秒5.3 扫描最短显示时间1s5.4 最薄扫描层厚0.625mm5.5 一次连续螺旋扫描能力100秒最快扫描条件下5.6 有3D自动毫安调节技术5.7 重建矩阵512×5125.8 有心脏变速扫描技术6.1 空间分辨率使用临床条件栅格状水模测量6.1.1 超高空间分辨率24.0Lp/cm@cut-off6.1.2 高空间分辨率16.0Lp/cm@cut-off6.1.3 标准空间分辨率13.0Lp/cm@cut-off6.2 噪声0.27%使用飞利浦系统水模相当于21.6厘米水6.3 密度分辨率4mm@0.3%27mGy使用20cm CATPHAN 水模6.4 CT值范围-1000到+3027 Hu7主控计算机系统7.1 主机32位7.2 内存 2.0G7.3 硬盘容量512GB7.4 512×512矩阵非压缩影像存储量257121幅7.5 DICOM3.0接口传输/接收/打印/存档/查询/工作表等7.6 监视器2台19”高分辨率液晶彩显7.7 操作室专用椅2把7.8 接口7.8.1 DICOM3.0激光相机接口7.8.2 高压注射器接口8临床引用软件8.1 主机功能8.1.1 MPR SSD8.1.2 3D8.1.3 MIP CTE CTA8.1.4 VR8.1.5 造影剂自动跟踪扫描软件8.1.6 去金属伪影技术软件8.1.7 肺通气功能自动分析软件8.1.8 智能呼吸导航系统8.1.9 直接浏览器8.1.10 直接三维重建功能8.2 临床应用软件8.2.1 CT灌注8.2.1.1 脑灌注8.2.1.2 肿瘤灌注8.2.1.3 体部灌注8.2.2 低剂量肺扫描技术8.2.3 肺结节分析软件8.2.4 心脏功能软件包8.2.4.1 冠脉束自动提取软件8.2.4.2 心肌灌注功能8.2.4.4 心脏冠脉诊断报告自动生成系统8.2.4.5 钙化分析8.2.4.6 时间分辨率53ms4扇区成像8.2.4.7 冠状动脉成像包括8.2.4.7.1 三维成像8.2.4.7.2 内窥镜8.2.4.7.3 搭桥及支架显示、分析和置放计划8.2.4.7.4 斑块定性8.2.4.7.5 动脉狭窄分析8.2.4.7.6 整体心功能分析一键式自动左心室和右心室分割自动报告射血分数梗塞容积心肌活力心脏血液输出等等功能性心脏信息。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你了解吗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你了解吗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你了解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的患病,患病数量持续增长,患病群体日趋年轻化,进而引起关注。

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越发成熟,临床使用较普遍,其作为操作简便、有效、安全的检查手段,在冠脉重要血管重度狭窄病变患者、桥血管及开口畸形患者中应用均可最大程度确保诊断的效果的准确。

通常可将其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检查、冠脉支架术后随访的辅助方法,遵循各流程要求完成扫描及图像处理,以保证图像的质量。

1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方法64层螺旋CT时间分辨率较高、空间分辨率较高,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造影MSCTA作为多排探测器技术、多种重建算法、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心电门控心动周期采集容积相关数据后在R-R间期重建心脏图像,且及时传输心脏图像数据至工作站实行系统处理。

通过心脏软件容积及冠脉树重建的方式、血管分析方法,完成综合分析工作有利于全面评判病变影像学的主要特征。

选用64排螺旋CT仪器,在检查前需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主要告知患者MSCTA检查过程及操作方法,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检查前测定患者的心率其中心率较快者可使用25mg 倍他乐克处理。

采取患者平卧位并做好心电门控装置连接工作,实行钙化积分平扫操作,增强扫描时使用350ml对比剂及同层动态法,对动脉循环时间测定主要需要在钙化积分序列图像确定左主干开口层,通过双通高压注射器以每秒5ml速率注射20mg的对比剂和生理盐水,这时可对患者的升主动脉密度曲线、降主动脉密度曲线测量,从而获取使用对比剂~升主动脉增强峰值所用的时间。

最后,完成冠状动脉扫描操作,对气管隆突下1.5cm~心尖下方3cm位置循环时间扫描,分别注射60ml对比剂、40ml生理盐水。

2冠状动脉CTA成像分析情况参照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相关冠状动脉阶段划分法完成MSCTA分析,冠状动脉共有15节段需对冠状动脉不同阶段百分比计算,目的为客观评判管腔狭窄度。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
➢ 5〕 Circulation 心血管优化分析软件
冠脉检查的图像后处理
➢ 3 种典型 MIP 投影
LAO〔左前斜〕 RAO〔右前斜〕 LAO Cranial〔左前斜头侧投照〕
➢ 类似于常规血管造影的几个标准位 ➢ 快速及标准化的后处理方法
冠脉检查的图像后处理
标准投照平面
RAO右前斜
LAO左前斜
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优点
➢ 其最大特点就是无创,风险小,病人容易接 受;可以重复多方位观察腔内外情况;
➢ 可以显示DSA无法显示的斑块,并对斑块性 质作出评判;发现解剖变异,防止血管造影 时的误操作;观察心肌有无梗死及室壁瘤形 成;
➢ 检查费用相对较低;
➢ 适用于健康体检筛选,防止不必要的有创检 查;还可为临床提供一些隐性患者。
冠脉检查的影像诊断
冠脉检查的影像诊断
支架置入术后PAT
冠脉检查的影像诊断
冠脉检查的影像诊断
冠脉检查的影像诊断
与冠脉造影比较,对于冠脉狭窄的判断:冠状动脉无病变的符合 率〔阴性提示率〕到达95%以上,也就是说,如果冠脉CT未见冠 脉有病变,可以不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冠脉有病变的符合率为 90%以上,也就是说,如果冠脉CT发现冠脉狭窄大于50%需要进 行冠脉造影检查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冠脉检查数据处理
冠脉检查数据处理
冠脉检查数据处理
心电编辑后
心电编辑是否取得成功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在心电编辑中剔除异常R 波后剩余心动周期缺乏以完成重建,心电编辑后的 图像质量无明显改善。此外,有研究认为,心率的快 慢对于编辑的成功与否尤为重要。检查前控制心 率不但能提高检查成功率,也可以使意外心律失常 的心电编辑成功率提高[4-6]。

飞利浦64排CT资料

飞利浦64排CT资料

飞利浦64排CT资料飞利浦Brilliance 64 通道螺旋CT介绍Brilliance CT——心脏CT的金标准全新的第二代Brilliance CT的高端产品——64层CT是业内最先进的多层CT。

不仅完善心脏诊断,更进一步从诊断向辅助治疗发展,独有的TrueView 冠脉介入导航系统,通过CT采集的数据成像精确定位,模拟最佳血管机投照角度辅助心血管介入治疗,方便并简化临床医师治疗的程序。

同时在EP Planning电生理导航技术中,独有的融合导航技术提高手术定位的精度,减少并发症。

成熟的Jog模式全脏器灌注成像范围拓展至15厘米,减少病灶遗漏,提高医师诊断的信心。

64通道40mm宽的亚毫米采集,极大地改善了心脏成像应用,更方便的进行冠脉疾病的评估。

此外,在肺部成像、急诊快速检查和婴幼儿低剂量扫描也达到最佳的应用。

飞利浦Brilliance 64 通道螺旋CT特点●扫描速度快,1秒钟扫描完成一个器官,5秒钟扫描完心脏,10秒钟就可以扫描完全身,极大的提高了检查成功率。

●扫描精度高,0.625mm超薄切层,0.3mmZ轴高分辨率扫描,图像更加清晰,“捕捉”早期恶性肿瘤、微小血管病变,精准定位、定性。

●辐射量更小,检查更加安全。

●真正三维立体成像,逐层显示软组织和骨性结构,适用于头颅、颌面部、脊柱、骨关节等部位三维结构的显示。

●高级仿真内窥镜技术,是早期筛查结肠、胃部、气管等空腔脏器肿瘤的最佳无创检查方法。

●CT灌注成像技术真实反应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对于脑中风、体部肿瘤等,能从整体上评估器官微血管灌注的变化,从而对实质脏器及其疾病进行全面分析诊断。

主要性能参数1机架系统1.1 机架孔径700mm1.2 倾斜角度±30°0.5度变化2检查床2.1 最大可运动范围1900mm2.2 可扫描范围1750mm2.3 速度0.5到143mm/sec2.4 定位精度±0.25mm2.5 垂直运动范围578mm到1028mm从地面算起2.6 最大载重量204Kg保证精度2.7 滑动床面碳纤维无金属床面包括脚闸和手握长杆控制3X线部分3.1 高频逆变式高压发生器低压滑环3.1.1 功率60KW3.1.2 管电流20至500mA120KV时3.1.3 三种可选择电压80120140KV3.2 飞利浦专利的金属陶瓷X线球管3.2.1 等效热容量26MHU3.2.2 阳极热容量8MHU3.2.3 散热率1608KHU/min3.2.4 球管焦点3.2.4.1 小焦点0.5×1.0 mm23.2.4.2 大焦点 1.0×1.0 mm23.2.4.3 动态双焦点技术DFS4探测器4.1 专利BIP技术稀土陶瓷探测器系统4.2 每排等效探测器数量672个4.3 探测器4.3.1 探测器排数64排4.3.2 扫描层数360°64层4.3.3 64层扫描时探测器覆盖范围40mm4.3.4 数据采集率4640幅/单元/360°5扫描参数5.1 最短扫描时间360°0.42s5.2 重建速度64层模式512220幅/秒5.3 扫描最短显示时间1s5.4 最薄扫描层厚0.625mm5.5 一次连续螺旋扫描能力100秒最快扫描条件下5.6 有3D自动毫安调节技术5.7 重建矩阵512×5125.8 有心脏变速扫描技术6.1 空间分辨率使用临床条件栅格状水模测量6.1.1 超高空间分辨率24.0Lp/cm@cut-off6.1.2 高空间分辨率16.0Lp/cm@cut-off6.1.3 标准空间分辨率13.0Lp/cm@cut-off6.2 噪声0.27%使用飞利浦系统水模相当于21.6厘米水6.3 密度分辨率*******%27mGy使用20cm CATPHAN 水模6.4 CT值范围-1000到+3027 Hu7主控计算机系统7.1 主机32位7.2 内存 2.0G7.3 硬盘容量512GB7.4 512×512矩阵非压缩影像存储量257121幅7.5 DICOM3.0接口传输/接收/打印/存档/查询/工作表等7.6 监视器2台19”高分辨率液晶彩显7.7 操作室专用椅2把7.8 接口7.8.1 DICOM3.0激光相机接口7.8.2 高压注射器接口8临床引用软件8.1 主机功能8.1.1 MPR SSD8.1.2 3D8.1.3 MIP CTE CTA8.1.4 VR8.1.5 造影剂自动跟踪扫描软件8.1.6 去金属伪影技术软件8.1.7 肺通气功能自动分析软件8.1.8 智能呼吸导航系统8.1.9 直接浏览器8.1.10 直接三维重建功能8.2 临床应用软件8.2.1 CT灌注8.2.1.1 脑灌注8.2.1.2 肿瘤灌注8.2.1.3 体部灌注8.2.2 低剂量肺扫描技术8.2.3 肺结节分析软件8.2.4 心脏功能软件包8.2.4.1 冠脉束自动提取软件8.2.4.2 心肌灌注功能8.2.4.4 心脏冠脉诊断报告自动生成系统8.2.4.5 钙化分析8.2.4.6 时间分辨率53ms4扇区成像8.2.4.7 冠状动脉成像包括8.2.4.7.1 三维成像8.2.4.7.2 内窥镜8.2.4.7.3 搭桥及支架显示、分析和置放计划8.2.4.7.4 斑块定性8.2.4.7.5 动脉狭窄分析8.2.4.7.6 整体心功能分析一键式自动左心室和右心室分割自动报告射血分数梗塞容积心肌活力心脏血液输出等等功能性心脏信息。

多层(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多层(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多层(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在临床上面临着新的挑战。

目前,CT成像技术已经成为肺恶性肿瘤的重要辅助诊断工具。

然而,传统的CT成像技术只能提供肿瘤的形态和位置,很难发现肿瘤的血管灌注情况,缺乏对肺癌的微血管灌注情况及其恶性程度的全面评价。

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A)则可以通过检测肺癌的血管灌注情况,早期发现微小肿瘤、评估肿瘤的侵袭深度和生长速度等,是肺癌诊治中的有效手段。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层(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恶性肿瘤诊断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肿瘤的血管灌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其与肺癌的生长、预后等相关性。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符合下列条件的肺部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的恶性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年龄在30岁-75岁之间。

2. 实验设计该研究采用前瞻性的队列研究设计。

所有参与的患者均进行标准化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定量分析肿瘤的血管灌注情况,检测肺癌的生长速度、侵袭深度及其预后情况,并与传统CT表现进行比较。

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将图像数据数字化到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CT灌注指标并计算其在患者中的比例。

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和分析性统计,并对不同CT灌注指标与肺癌的生长速度、侵袭深度及其预后情况进行相关分析。

四、预期结果及意义通过该研究,预计可以发现多层(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恶性肿瘤诊断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肿瘤的血管灌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

同时,将研究结果与传统CT表现进行比较,探讨多层(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优劣势,可为肺癌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64层螺旋CT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

64层螺旋CT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

正常气管、支气管VECT(从上往下观察)
虚拟肠镜
新技术应用——大范围多期扫描
• 扫描速度快,单次扫描可包括整个颈胸全腹 • 呼吸伪影明显少,避免了的病灶遗漏
• 能连续三期或四期扫描;在多期内分别观察病灶的动、静
脉血供及血管形态,更准确的估价周围血管受侵及包绕的
程度
• 容积扫描,可利用原始资料进行后处理
支架植入术后复查
边缘锐化处理,清晰显 示支架内部的管腔通畅 情况
狭窄程度分析
附壁血栓并串珠样钙化斑块 右冠中段软斑块并中度狭窄
冠脉4枚支架置入术后
CTA示支架管腔通畅
搭桥术后冠脉CTA 桥血管显示通畅
脑静脉成像
脑A-VM
门静脉CTV成像—— 门静脉主干狭窄
下腔静脉血栓
CTU——右输尿管下段癌致右输 尿管扩张、右肾积水、萎缩
真正意义上的各向同性 像素三个方向的边长X=Y=Z时,即像素成为正方体 时的扫描称为各向同性扫描
各向同性:各向清晰度相同
非各向同性:各向清晰度不同
像素高度: 0.6mm
像素高度:3.2mm
不同像素高度
三维断面清晰度一致
• 各向同性扫描的实现,使CT扫描进入容积扫描( VCT)的新时代
• 彻底改变了CT只能显示横断解剖的历史,也颠覆
肾动脉CTA
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
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 双肾动脉
冠状动脉CTA
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软、硬斑块,诊断冠心病, 评估狭窄程度
冠脉支架植入、冠脉搭桥术后评价及随访
检测冠脉起源及走行变异
显示及诊断心肌、瓣膜病变,与心超优势互补
先心病诊断
多种后处理方式完美显示冠状动脉
左心房粘液瘤

64层螺旋CT和普通X线在小儿斜颈影像学检查方面的应用比较

64层螺旋CT和普通X线在小儿斜颈影像学检查方面的应用比较

64层螺旋CT和普通X线在小儿斜颈影像学检查方面的应用比较【摘要】小儿斜颈是一种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影像学检查对于确诊和评估病情十分重要。

本文比较了64层螺旋CT和普通X线在小儿斜颈影像学检查中的应用。

通过对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64层螺旋CT在显示软组织结构和骨骼变化方面较普通X线更为优越。

普通X线在快速、便捷和低辐射剂量的优势也不可忽视。

在不同的适用场景下,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

综合分析结论表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小儿斜颈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可以期待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小儿斜颈诊断中的更广泛应用。

【关键词】小儿斜颈、64层螺旋CT、普通X 线、影像学检查、比较分析、优缺点、适用场景、结论总结、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斜颈,又称为颈椎侧弯,是一种常见的小儿脊柱畸形疾病。

它通常是由于颈椎侧弯或者扭曲引起的,导致颈椎的异常形态和功能障碍。

小儿斜颈病症状包括颈部的畸形、肩膀高低不一、颈部疼痛或僵硬等,给患儿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便。

传统的小儿斜颈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是采用普通X线片,通过二维影像来检测颈椎的形态和结构。

普通X线片存在辐射剂量大、不能全面显示颈椎结构等缺点,限制了对小儿斜颈的准确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64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小儿斜颈的影像学检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64层螺旋CT具有辐射剂量小、分辨率高、立体显示等优点,可以更准确地显示颈椎的结构和异常变化,有助于医生们进行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64层螺旋CT和普通X线在小儿斜颈影像学检查方面的应用效果,探讨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小儿斜颈时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影像学参考,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通过对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比较分析,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合理的诊疗建议,为患儿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64层螺旋CT设备在临床影像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64层螺旋CT设备在临床影像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64 层螺旋 CT 设备在临床影像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在肺部结节病影像学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本文一共纳入48例研究对象,均是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肺部结节病患者,48例患者均进行普通CT检查与64层螺旋CT检查。

将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参照依据,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

影像学表现:48例患者均存在淋巴结肿大,8例患者存在胸膜改变,40例患者存在肺内改变。

结果:64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高于普通CT,误诊率与漏诊率低于普通CT(P<0.05)。

结论:64层螺旋CT用于肺部结节病的诊断效果良好,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关键词】肺部结节病;64层螺旋CT;影像学;诊断价值肺部结节病在呼吸内科比较常见,是一种肉芽肿型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病变,在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疾病发病后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直接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1]。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保证患者的安全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CT是肺部结节病患者近些年来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具有较高的检出率[2]。

鉴于此,本文将48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肺部结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析64层螺旋CT检查后的效果,具体报告内容请看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一共纳入4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诊治的肺部结节病患者,实验开展时间为2019.06月~2021.06月,48例患者中男性占比54.17%(26/48),女性占比为45.83%(22/48);患者年龄区间范围在36岁至68岁,平均(45.63±5.12)岁;病灶位置:左肺患者有18例(占比为37.50%),右肺患者有30例(占比为62.50%)。

纳入标准:48例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部结节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胸闷、咳嗽以及气短等症状;患者年龄>18岁;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的相关内容知情,同意参加研究,且本次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64排螺旋CT心脏病检查金标准

64排螺旋CT心脏病检查金标准

64排螺旋CT心脏病检查金标准很多心脏病患者由于病情没有及时被发现而导致严重后果,更有甚者错误用药,导致病情急剧恶化,还有一些人因为经济条件差,害怕负担不起费用,迫于这些难题,医学界一直在苦苦探寻一条简单、安全、准确、无创、费用低廉的心脏疾病确诊方法。

据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介绍:64排螺旋CT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研制成功的,它的诞生很好的解决了以上所有的医学难题,更被医学界称之为新时期诊断冠心病的“核武器”。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于2007年放射科始建之际,便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最成熟的飞利浦64排螺旋CT。

飞利浦64排螺旋CT的7大亮点1、安全、无创、扫描速度最快。

一次曝光采集64幅图像,全身扫描仅需10余秒,心脏扫描仅5秒。

2、图像分辨率最高、飞利浦超高分辨率成像专利技术,提供超其他多层CT 四倍以上的高清晰图像。

3、辐射剂量最少,扫描覆盖范围大,扫描速度快的特点,大大减少了受检患者射线辐射量。

4、准确性高,适应症广。

包括冠心病、先心病、支架术后复查、瓣膜病、心肌病、心脏肿瘤等。

5、方便。

不住院、不要家属陪护、无手术签字、病人易于接受,没有心理压力。

6、费用低。

7、便于随访复查,以了解治疗是否有效。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放射科建于2007年,同年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最成熟的飞利普64排螺旋CT。

几年来,通过不断努力与进步,放射科已拥有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与高素质的职业化团队。

通过反复研究与实践,已掌握了高端的心脏CT检查技术,在同行业中具备了自身的核心竟争力,树立了较高的学术地位。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将对您的检查做到精益求精,对您的服务达到五星级服务水平,您的信赖就是对远大最大的鼓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Casscells W, Naghavi M, W illerson JT. Vulnerable atheroscleroticplaque: amultifocal disease[J].Circulation, 2003, 107(16): 2072-2075.
10.Fayad ZA, FusterV. Clinical imaging of the high-risk or vulnerableatherosclerotic plaque[J].Circ Res, 2001. 89(4): 305-316.
3.Ge J,Chirillo F,Schwedtmann J,et al.Screening of reptured plaque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lar ultrasound.Heart,1999,81:621-627.
尽管冠状动脉钙化(CAC)病灶与病理解剖所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并非一一对应,然而研究表明,两者可节段对应,而且钙的沉积量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随着钙化积分值的增大,冠状动脉狭窄率就越高[16]。Mautner等[17]通过尸检研究发现,电子束CT检测发现的CAC和组织学上的粥样硬化斑块钙化,均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强烈相关,认为CACS能够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Devries等[18]的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Kondos等[19]研究并随访了5 635例无症状冠心病患者CACS及常规冠心病危险因素预测冠心病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CACS的预测价值(RR=10.5)高于糖尿病(RR=1.98)或吸烟(RR = 1.4)等其他危险因素Carr等[20]通过对36例患者分别进行EBCT和螺旋CT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发现两者的相关性为.97~0.98。这意味着心电触发螺旋CT在一般意义上对于检测钙化分数已完全可以替代EBCT。综上所述, 64SCT检测CACS是预测冠心病和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因子,它的预测效能强于所有传统危险因素的总和。因此,利用64层CT在无创诊断冠心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第一杀手”,冠状动脉造影(CAG)仍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5],它在检查的同时可行介入性治疗,但导管法是有创性检查,检查费用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64层CT冠脉造影(CTA)是一种无创评估冠脉病变的新方法,扫描速度快、信息量大、具有惊人的图像锐利度和清晰度,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重复性好,价廉无创。利用其高空间分辨率、亚秒级扫描速度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图像重建算法实现心脏形态的4D重建成像,医生在短短几分钟内即可获得心脏成像[6]。可实现“冰冻心脏”成像效果。显著地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及诊疗能力,尤其是对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再需要常规的住院检查和各种创伤性的手术后定期随访,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患者就医的费用。64层CT在心脏疾病的诊断方面优势明显,提供的冠状动脉成像方式已基本可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有创检查,从根本上改变了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思维,掀起了影像检测的新革命[7]。64层螺旋CT可以通过测定斑块CT值将粥样硬化斑块分为软斑块、中间斑块和钙化斑块,对斑块分型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这是因为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与冠心病的危险性有重大的关系:钙化斑块较稳定,很少发生斑块破裂脱落,而软斑块和纤维斑块不稳定,易破裂[8]。导致临床上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源性猝死。这种易碎斑块具有斑块内部细胞外胆固醇含量高,脂质核心大,覆盖斑块的纤维帽薄,炎性细胞浸润使纤维帽损伤的特征并可呈多灶性,其中一个可以发展至完全堵塞血管,成为诱发心肌梗死的肇事病变[9, 10]。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态和成分的不同决定了斑块的稳定性,因此需要有较高分辨力的影像学技术确定冠状动脉斑块的细微结构,以便在发生灾难性破裂前发现脆弱的不稳定斑块。多排螺旋CT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较高的时间分辨率、相对低的图像噪声,结合心电门控及功能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能对冠状动脉斑块形态和成分作出评价,提示斑块的稳定性[11],从而对冠心病的危险性作出评价。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multislicespiralCT angiography,MSCTA),使冠状动脉狭窄的测量能基本上达到传统的血管造影及血管内超声这2种方法所能达到的水平,尤为重要的是可根据斑块CT值的不同,对粥样斑块进行定性[12]。可对已有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分类,对那些易于破裂的软斑块患者进行适当的预防和治疗。这项无创性检查,费用相对较低,因此具有极大的优势。尽管经血管内超声(int ravascular ult rasound ,IVUS)是检测斑块特征的金标准,但其有创性和高额的费用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难以对斑块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IVUS评价斑块的组织特征仍旧具有局限性[13]。Kopp等研究证实CT值和IVUS评价斑块成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IVUS证实软斑块对应的CT值为(6±28) HU ,而纤维斑块对应的CT值(83±17) HU[14]。因此,64层螺旋CT有望成为除IVUS外评价斑块成分的理想手段。,64SCT因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近段的粥样硬化斑块,可以从各个方向观察斑块的形态、密度及相应部位的管腔,从而对斑块的性质及相应部位的管腔狭窄程度进行判断。并且根据斑块的密度可大致判断斑块的类型(如软斑块、中间斑块和钙化斑块),能可靠地鉴别富含脂质的斑块与富含纤维的斑块,对斑块稳定性的评价有一定帮助[15],因此,64SCT有可能检出有破裂倾向的软斑块。Schroeder等进行了MSCT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的研究,表明软斑块、中间斑块和钙化斑块的CT值分别为(14±26)Hu、(91±21)Hu、(419±194)Hu。Becker等研究发现软斑块易于破裂阻塞冠状动脉,而广泛钙化的冠状动脉则会出现冠状动脉重塑和侧支循环的形成,不至于造成严重的狭窄。因此,早期无创地发现软斑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积极地预防和治疗,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时,尽管冠状动脉的病变狭窄程度处于临界水平,如果冠状动脉斑块属于不稳定斑块,仍然存在严重的临床症状,当进一步发展为心肌梗死时,更容易成为Q波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基本病变,冠状动脉钙化正是其标志和早期征象之一。检出冠状动脉钙化即意味着粥样硬化的存在,对冠心病的测定有重大意义。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狭窄程度动脉狭窄支数相关。
4.徐成斌.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他汀类药物早期应用的益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9-131.
5.王锡明, 武乐斌 ,李振家,等. 64 层螺旋CT 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11):1201.
6.于明涛,唐东生. 64层CT技术及发展趋势[J]. 医疗卫生装备,2005,26(4):42.
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所在院系医学院
专业心血管内科
学生姓名
入学时间
导师姓名
课题名称
填表时间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研究生必须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提前攻博、临床转博研究生须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结束前,在原有课题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重新进行开题,完成开题报告;在职人员申请学位必须在论文答辩前一年完成开题报告。
7.常宏. 多排CT的最新进展[J]. 医疗设备信息,2005,20(7):69.
8.StaryHC,ChandlerAS,Dinsmore RE, et a.l A definition of advancedtypes ofatherosclerotic lesions and a 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ather-osclerosis: a report from the Committee on Vascular Lesions of theCouncil on Arteriosclerosis[ J]. Circulation, 1995, 92 (5): 1355 -1374.
主要参考文献:
1.Lee RT,Libby.The unstable atheroma.Artherosclar Theromb Vasc Biol,1997,17:1859-1687.
2.akamura M,Nishikawa H,Mukai S,et al.Impact of coronary artery disˉease:an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study.J Am Coll Cardiol,2001,37:63-69.
一、
立论依据(以下各项均可加页)
(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的参考文献)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和心源性猝死。其发生机制主要为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和(或)血管痉挛,引起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或狭窄程度的急剧加重。心脏性事件发生率高,病情危重,临床心肌酶谱变化大,斑块破裂多为不稳定斑块引起,不稳定斑块与稳定斑块在大小、形态、结构与成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不稳定斑块多为中小斑块与偏心斑块,少数为引起严重狭窄的斑块。以往认为,冠状动脉狭窄越重,斑块越容易破裂。严重狭窄的斑块伴发血栓形成被认为是ACS的主要发病机制。由于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窥镜等检查技术的应用,逐步明确了导致ACS的原有斑块的性质与特点。对于后来发生急性心脏事件的患者,最初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48%~72%的病例罪犯血管其狭窄程度在50%以下,16%~31%的病例其狭窄程度在50%~70%,3%~22%病例其狭窄程度在70%以上,即发生急性心脏事件的多数患者的责任血管病变最初为轻中度病变,仅有1/4的AMI患者由严重狭窄的冠脉突然闭塞所致。另有资料表明[1],当斑块破裂伴急性血栓形成而闭塞,由此引发的ACS占70%~75%,25%~30%的AMI是严重狭窄斑块发生糜烂、侵蚀与溃疡而引起。对斑块形态观察表明[2],ACS偏心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可见ACS多发生于中小斑块和偏心斑块,斑块的稳定与否主要取决于斑块的性质,而不是斑块的大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脂质核心和纤维帽组成,每一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脂质核心的大小与成分各不相同。脂质核心由富含脂质的泡沫细胞与坏死细胞碎片及脂质组成,外有含平滑肌细胞、胶原和巨噬细胞的纤维帽包绕,使富含致血栓成分的脂核与血液分隔,保持了斑块的稳定性。冠脉斑块的观察与病理研究证实,稳定斑块纤维帽厚,脂质坏死中心小或无,含有胶原的细胞外基质与平滑肌细胞多,胶原含量大于70%,炎性细胞少,强度大,不易破裂。相反,不稳定斑块纤维帽薄,脂质核心大,占斑块体积40%以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外基质与平滑肌细胞很少,斑块软,易于破裂。Ge等[3]发现,具有薄的纤维帽(<0.70mm)及大的脂质池(>1mm2)的斑块更易于破裂。斑块内脂质核心的大小与纤维帽的厚度决定了斑块的性质,成为斑块稳定与否的重要病理基础。资料表明[4],发生ACS的斑块90%以上为不稳定斑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