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的灵魂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灵塑造 、 情感培养这一点上 , 我们语 文教师做得远远 不够 。语文
教学过程的积极化和最优化 ,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特别 引人 注意的问题。 现在的语文课教学过程 中, 特别是在学习有情有义 的作品 中, 语文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学习 的情绪性 、 自觉性 、 思考
归结为 以下几点 : 第一 , 是教师观念出现了偏差 , 教材选 编与教学指导 中往往
仍带“ 的痕迹 。 左” 陈旧的教学观念根本不可能受 到学生的欢迎 。
兴趣没有 , 作品根本 引不起学 生的感情共鸣 。第二 , 烦琐哲学盛 行。 烦琐分析破坏了文章 的整体性 的美感 , 把文章肢解为一个个
文 内部逻辑结构号 晴感结构 的并存和相互渗透 ,语文教学本身
就担负着情感培育的任务 。 中学生 的情感生活是 十分丰富的, 而 且正处在急剧变化发展 的阶段。利用语文教材在 中学语文教学
本文将分析和探讨这一严峻的语文教育现状 ,并提 出相应的教
学措施 , 以使语文教学在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下 , 朝着健康的方
然而 , 当今应试教育余威未减 的重压下 , 文教师 , 在 语 尤其
是 中学 语文 教 师 , 语文 课 的 工 具 性 简单 化 、 式 化 、 板 化 , 将 程 刻 语
文成了没有灵气、 没有感情 、 脱离生活的“ 木乃伊” 。这种缺乏真 情实感 的语文教学是绝不会培养 出真正优秀的、心智健全的学 生的 , 必然会使 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 进而使语文教学走 向歧 途。
、
语 文情 感教 学的含 义、 现状 及其原 因
情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是来 自生命的内在的激
动 , 可 抑制 更 不 能征 服 的 。 克 思 谠 晴感 是 人 的 自身 本 质力 是无 马
重视情感教育塑造语文教学之魂
重视情感教育塑造语文教学之魂新课改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这一阐述,把情感教育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面,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相互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听、说、读、写,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
失去情感的语文教学就像失去灵魂,在教学过程中迷失方向。
为此我们更应该重视情感教育,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创设情境,以境育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具体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各种感官,唤起情感,并让学生体验情感。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课文的内容,根据不同特点,创设不同情境,做到“以境育情”。
例如在教学古诗时,我们可以把复杂多变的感情与悦耳动听的韵律联系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转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韵律”,有利于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我就选用了与古诗诗意相似的古筝乐曲《送别》,用它那舒缓、清悠的旋律,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使他们感受到朋友之间的离别之情。
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我利用影像资料将学生带入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军号声、机枪声、喊杀声……敌人垂死挣扎,穷凶极恶,机枪口喷出火舌,战士们一个个倒在血泊中。
接着抓住课文重点词句引导分析情境,紧扣“纹丝不动”“像千斤巨石一样”并想象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的情景。
火光中,邱少云忍受剧痛的情景被投射于画面,学生们为英雄的壮举而感动。
紧接着我又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交流,使学生们进一步体会到邱少云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不惜牺牲自我的高大形象。
2解读文本,体验情感文本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深深地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词、每一句之中。
情感——语文教学的灵魂
情感
语文教 学 的灵魂
颂 。对 于 “ 像你一样 的伟 大坚强 ,像你 一样 的伟大坚 强” 信 心 ,尽情发挥作 者当时 的情感 ,与作者心灵 沟通。只有 这样 ,才能使学 生深入理解课 文内容 ,赋予作 品更加丰 富
的内涵。 三、深情讲解
■ 长岭县 太 平川镇 第一 中学 杨 国平
同的教学 内容 ,川 同的情境 ,设计 出与作者 感情一程 中 ,教师要力求挖 掘教材
中健 康 、愉悦 的情 感 ,去感染学 生 ,使其产 生强 烈而积极 的 内心体验 。可 以将音乐 、美术 、语言这 三种艺术手法 完 美结合 ,以震撼 心灵 的音 乐 ,激发学生对 情感 的感悟 ,以 感人 的画面牵动学生对情 感的体验 ,用感 情丰富 的语 言去
审美满足r l } I '接受知识 ,受到教 育。
一
、
真情导入
悄 感性 导 入, 要 求教 师把 自己体验过 的感情传 达给学
生 火键是 钻研敫材 ,把握 其中的情感脉搏 ,根据不
语 文课 文都是文质兼 美的精 品,或 以高 尚的情感净 化 人 的灵魂 ,或 以完美 的人 格陶冶人 的情 操 ,或 以其哲 理引
中 ,让学生 的思想感情随文章 的意境 、作者 的感 情 ,或追
激情饱 满的朗 渎,是有 效传 达作 品情感 的途径之一 。 不 管 朗读什 么 作品 .都 要把 自己的思 维 和心 理活 动引 向 情 感 。 如 在 朗 凄 《黄 河颂 》时 ,对 于 “ 啊! 黄 河 ” 中的 “ 啊” ,声音 嘤稍 延长 , “ 黄河 ”要 读得高 昂,表 明在歌
语文教学不 只是感知过程 ,同时也是情感过 程 ,失去 中 ,教 师必 须挖掘课 文中的情 感因素 ,把蕴 涵在字里行 间
语文课堂的灵魂――情感教育-2019年精选文档
语文课堂的灵魂――情感教育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内蕴的情,一方面是教师体验的情,一方面是学生潜伏的情。
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愉悦的氛围,使学生潜伏的情感升华,从而达到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的目的。
一、语文教材中情感的流淌语文教材中描绘了大自然美景和祖国壮丽河山的诗文很多,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优秀文学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作者用绮丽秀美的文字、诗一般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字里行间无不表现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例如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散文《花未眠》,在其笔下,自然美与艺术美相互融合,将人格美寓于自然美之中,天人合一。
大自然陶冶了人的情操,净化了人的灵魂,又启迪了人对生活的思索。
又如《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教师通过引导,作者寄寓在形象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使学生逐渐领悟到自然美的真谛,激发起他们热爱大自然和祖国的感情。
教材中表现的情感,可以触动感染学生的心灵。
这其中包含着很多大众化的情感: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友情、爱情、亲情……例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的母子情,作者抓住人物在特殊情况中的特殊表现,将母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完成认知目标的教学任务,还应该深入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培养学生的情感。
二、教师对情感的传达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把一堂课当成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能使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领悟真谛、陶冶情操。
众所周知,绘声绘色的相声往往会迎来阵阵的掌声,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故事更能受到中学生的青睐,其魅力就在于讲究情感艺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语文是思想情和艺术情相统一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要讲究情感教学的艺术性,充分利用和发挥课文本身洋溢着的感情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喜于听、乐于学。
1、导入新课――好的导入是精彩的课堂成功的关键。
情感——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
情感——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掌握教材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而是带着主观感受和情绪体验,主动地认识和理解教材,所以,语文教学应该是认知和情感相互统一的过程。
在素质教育大力提倡以人为本,在社会各界呼唤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很有必要强调“情感”因素,以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情感小学语文教学灵魂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掌握教材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而是带着主观感受和情绪体验,主动地认识和理解教材,所以,语文教学应该是认知和情感相互统一的过程。
而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偏重认知过程,而很少从情感因素上把握教学过程。
教师分析代替学生理解,标准答案扼杀学生的独立见解,繁琐的理性束缚学生想象的翅膀,把情感因素置于语文教学之外,为教语文而学语文,完全把语文教学囿于繁琐的理性学习的小圈子里。
在素质教育大力提倡以人为本,在社会各界呼唤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很有必要强调“情感”因素,以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一、调节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教师要挚爱学生,而且要把这种爱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无歧视、无偏爱,只有这样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全神贯注》有一精彩的片断。
于老师:这篇课文学完了,也会读了,老师现在想送给大家一句名言,好不好?学生:好!于老师:(语气严肃)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全神贯注。
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己读完课文后的感想也归纳成一句名言,而且后面要加上自己的名字。
学生1:全神贯注是成功的基础——未来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XXX。
学生2:以后我也要做一个像于老师这样的好老师——未来的教育家XXX。
(于老师连忙上前握手,欣慰地说:“老师很高兴找到你这样一个接班人。
”)学生3: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未来的科学家XXX。
学生4:4个小学生,胜过1个于永正。
与心灵接触的情感教育_语文教学的灵魂_于漪语文教育观研究之二
教师就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 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 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高尚的情操熏陶 感染他们,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撒下美好的种子。
于漪老师对语文一片深情, 她曾发自肺腑地说: “教中学语文,成了我终身从事的高尚职业,我为此感 到无上光荣与自豪。” 她对语文事业的不断探索与创 新,正源于她对语文深深的爱。
54
杂社会关系中的人,生活中各种不如意的地方,必然会 影响教师的教学心境,阻碍教师教学情感的形成。所以 教师教学时, 一定要抛开一切影响教学心理的不愉快 因素,纯净心理,进入角色。教师还要克服情感冷漠心 理,由于教材的固定性,教者经常在作品所描写的情感 世界里遨游,时间一长,感情就淡化、冷漠了。教师要善 于克服这种心理定势,时刻以全新的认识、亢奋的情绪 去感染学生。
2.对 学 生 满 腔 的 爱 马克思说:“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你 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交换信任……如果,你 想感化别人, 那你必须是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 前进的人。”于漪老师正是“用爱交换爱”,“用信任交换 信任”,对学生倾注了满腔热情满腔爱并鼓励和推动学 生不断前进的。 她常说:“热爱是教师的天职, 是做好教育工作的 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师生就缺乏共同语言,感情就不 能 融 洽 ,教 育 就 难 有 成 效 。”并 说 ,爱 学 生 ,就 要 给 学 生 爱心、耐心、信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化学生。有人就 把 于 漪 老 师 的 语 文 教 育 称 为 “爱 的 教 育 ”。爱 是 教 育 成 功的基石,爱拉近了师生的感情距离,爱使学生增强了 求知欲望和信心, 爱的情感带来的鼓舞促进了教学高 效率的实现。教师只有倾注满腔爱,全身心投入,才会 创出具有自身风格的高水平的教学业绩。 “爱是一种情感,它必须在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交往 中,通过人与人的相互接触,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教育对 象 的 可 爱 之 处 ,才 能 引 发 真 情 实 感 。”①知 之 深 , 爱 之 切 , 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如何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 这就 需要教师正确看待学生, 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 处。于漪老师非常好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她说,学生正 处于身心发展之中,具有正处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个性, 很容易不讨人喜欢,教师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去了解学 生,细致入微地去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她还说,每个
情感教育-语文教学的灵魂
情感教育——语文教学的灵魂江西省彭泽县棉船中学胡巍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把握文中泻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教师就应将把精力集中在“情感”上。
对于情感,我们不能简单地看着一种一般的心理品质。
作为主体对于自己所认识和所做的事以及所持态度的体验,它几乎和一切心理品质相伴随,感知与观察、理解与思维都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情感活动。
情感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其它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中学生正处于一种情感迷茫状态,这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客观现实。
一般来说,这种情感迷茫状态从初中开始出现,到高中阶段便十分明显。
伴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封闭型的心理状态把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被人理解的欲望同时带来了,而社会、家长、自身的压力及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名目众多的各种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都使这种情感迷茫(或称饥饿)状态无法回避。
如果不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对中学生的情感教育,就不能保证他们的情感得到良好的发展。
从课程的本质特征来说,语文课与别的自然学科的课不同,它与情感教育的联系很紧密。
它兼有认知训练和非认知训练两方面的内容,因而它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如同情心,利他精神,祖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想象能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们所说的情感教育绝不等同于传统的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政治思想的教育目的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而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意在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和个性的完善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
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
情感是语文教学灵魂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有着深广的影响。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
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
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逐渐形成完善的人格。
其实,所有的语文教师都清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联结教材和学生的桥梁,而这个联结就是情感的传达、交流和碰撞。
如果没有了情感,教师就失去了桥梁的作用。
想一想,自己上得轻松愉快,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的课,大都是摆脱教参,打破常规,师生思想、情感相互碰撞,产生火花,即兴发挥的课。
注重情感的交流是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点。
但静观语文教学,其似乎丢失了情感,以致出现了学生不愿学、老师不爱教的尴尬局面。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打破常规,发挥自身优势,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语文教学应少讲语文知识及解题技巧,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朗读背诵,在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体会文章的思想美、艺术美、情感美、语言美。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如何去做呢?一、培养学生“爱”的情怀,为语文情感教育找好重心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表明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它对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有重要的作用。
爱的内容很广泛,有对祖国的爱、对家乡的爱、对父母长辈的爱等。
如爱国主义教育,“爱国”对小学生而言似乎摸不着边际,既伟大又抽象。
教学中应注意从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出发,联系实际,达到情中悟“理”的效果。
情感教育——语文教学的灵魂
情感教育——语文教学的灵魂正情感教育应是教育的根本。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而在实际教学中,以上往往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所忽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
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一、创设教学情境,努力营造情感氛围著名启蒙思想家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
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的学习,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有他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
因此,在学生将要接触作品时,教师就紧扣教材的情感特性,巧设导语,带入情境。
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才能叩击心灵。
那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以及结合与课文所作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会创设一种学习情境,会激发学生思维,会让学生产生期待。
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
二、创设教学情境,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语文教材凝结了前人的智慧和心血,然而一部好的教材,不仅向学生提供知识信息,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
如艺术之美、人生之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道德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品,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
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把握文中宣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了。
情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情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众所周知,语文教材在历经多年的删简和整编之后,目前所选的文章不仅文质兼美,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它们无一不是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无一不是作者智慧与情感的结晶。
针对语文教学的实质而言:它莫过于通过语言文字这种情感媒介传递知识,传播思想,交流情感,增强师生互动的一门工具,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之外的情感性。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往往在教学中十分注重自己的情感投入。
例如,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就十分注重“语感”的培养,他的教学理念是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入手,培养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能力,让学生获得心灵上的启迪与情感的共鸣。
这种方法曾获得当时不少的专家、学者和教师的赞赏与效仿。
在语文课堂中,不少教师往往除了在语言艺术、行为规范、爱的眼神,特别关注等方面投入了强烈的情感因素外,他们还往往凭借着自己高超的教学技巧,绘声绘色的导语设计,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声情并茂的场景创设,信手拈来的旁征博引,丰富多彩的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无一不激发与催化着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他们都无一不在用自己情感与智慧的火焰,点燃着学生学习语文的浓烈兴趣,用情感教学开启着教育成功的大门的钥匙,为形成和谐、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构建优质高效,活力无限的语文课堂教学新体系,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总之,本人认为:语文教学始终是充满着情感的,人人都明白:没有情感的语文课堂,势必是一潭死水;没有鲜活的波澜,是一幅没有血肉的骨架,缺乏生机与活力。
不难想象没有情感的语文课堂,其课堂气氛会是多么的紧张与冷漠,教学情调又是多么的苍白与乏力。
大量事实表明:情感投入在语文课堂中的地位是无可取代,举足轻重的!带着情感教语文,在教学中投入自己的情感,不失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良丹妙药。
下面浅谈谈谈个人的教学尝试与点滴体会。
一、教师始终是情感教育活动的先驱主导与开发传递者。
大家都知道,文章是情感的载体,是心灵的感悟与精神的产品,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情感性。
情感教育——语文教学的灵魂
情感教育——语文教学的灵魂关键词]情感兴趣一、热爱学生,倾注真情,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优良潜能”,要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认为,人都有一种充分显示个人存在价值的欲望,学生更是如此,学生一旦得到鼓励,感到自己学得不错,就会兴致勃勃地加倍努力学习,所以教师要始终注意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尊重学生个人的经验和感情,理解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还要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性质的错误区别对待。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一个教师只有受到学生的喜爱,他的教学效果才能够事半功倍,所以教师与学生相处,应多给学生亲切感、信赖感,体察和理解他们的各种情绪,努力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诱导和帮助。
二、教师情绪乐观向上,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一个出色的教师,除了有渊博的知识外,还要有乐观的性格、健康的心理,用积极的心态服务于教学。
教师是教学活动进行、开展的主导者,是影响学生情绪的最直接最活跃的因素。
保持教师自身的心理卫生,发挥教师的情绪感染力量,影响和调动学生的情感,这既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内在要求,也体现了情感的效用性的信号功能。
—个乐观向上、心理健康有感染力的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饱满的热情和恰当的表达方式影响和打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个性的影响和情感倾向,并且可以创造一种优美的学习环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可以说以上所述同样属于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
此外,教师还要增强自己的审美意识,除了自己的仪表、举止之外,尤其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音量适度、抑扬顿挫、富有情趣、饱含哲理的语言等,从而使他们处于情绪亢奋、精力专注和思维活跃的积极状态之中,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的情绪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虽然人的情感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情境中的各种因素都会对情感的产生和变化起诱发和刺激作用。
情感——语文教学的灵魂
情感——语文教学的灵魂发表时间:2013-05-30T10:09:41.28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7月总第141期供稿作者:杨明花[导读] 其次是入境,师生共同理解情感美。
要达到这一目的,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感情倾向,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杨明花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二十里铺中心小学730050摘要:情感伴随着语文教学的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
注重情感因素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情感伴随感染入境情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儿童学习语文必须伴随情感,所以有人说“教学若要成功,需以情感为纽带”。
梁启超曾说:“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吸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
”因此,注重情感因素,视情感为语文教学的灵魂,是语文教学的必须。
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乐之”的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就会为情绪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让语文学习创造最佳的效益。
一、语文教学中情感的重要作用1.情感是语文课程中固有的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注重情感因素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儿童”,儿童人虽小情却多,是有情之人、多情之童。
根据儿童身体、心理发展的规律,他们在小学阶段最易理解和接受的是形象。
儿童的情感会形成一种驱动的“力”,受到关爱和鼓励的情感就会形成一种巨大的正向的驱动力,所以,语文教学应该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充分利用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浅谈情感——语文教育的灵魂
浅谈情感——语文教育的灵魂摘要: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是——以情感人。
语文教学的灵魂就是以情感人,具有情感性是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最大的差异性,也是语文这门学科为什么具有那么大魅力的原因所在。
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以情感人”的说话艺术,我们通常所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是语文学科的情感性。
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就语文这门学科具有的独特的情感性展开了阐述。
关键词:语文学科情感性研究情感是语文这门学科的根本,是它的根基。
有个古人曾经说过,最打动人心的就是感情。
他还说要想打动一个人,就必须首先让他感受到你的情,不管是什么情,比如师生情、父母情、朋友情、爱情等等。
而语文这门学科就是非常讲究情感的,情感性是语文学科的特性,文章里面的感情有时候是很感人的,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笔者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非常喜欢语文,包括文学类的一切东西,五年级发生的一切到现在都历历在目。
记得五年级我转到另一个学校学习,刚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并没有影响我对语文这门学科的热爱程度,第一次考试我就考了全年级第一名,老师都很重视我。
记得我们学校有一次公开课,我们语文老师让我去上。
那时候是2002年,我才10岁,当时的我想到要在全乡几十个语文老师还有自己班上那么多同学面前讲课,心里不免有点紧张,也有点儿害怕。
我的语文老师对我说了一句话:一个会说话的人可以融化别人心中千年的冰。
当时的我心里所有的害怕都抵不过老师的一句话,我想这就是语文的魅力,是它的情感性感染了我,在它的情感性面前,所有的害怕、担心都是不堪一击的,都是纸老虎。
我那节课上得很是成功,许多其他学校的语文老师都对我评价很高,甚至邀请我去他们学校上课,为了鼓励他们学校的学生,给他们以好的榜样。
我想,我之所以可以放下自己心里的所有担忧,很大的原因是我的语文老师讲话的艺术性以及情感性。
我想对恩师说一声:“老师,在我心里,你就是那个会说话的人,你的一句话可以融化我心里所有的顾虑和担心,让我可以更快地成长成才。
借助情感教育,促进语文教学
借助情感教育,促进语文教学一、引言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而情感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健康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借助情感教育,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二、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1. 丰富的情感世界是语文学习的灵魂语文学习不仅是对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是对情感、思想、价值观的培养。
学生的情感世界是多元、丰富的,这些情感对语文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情感教育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语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语文情感表达能力3. 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而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挖掘。
通过情感教育的引导,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内涵,从而提高阅读理解的水平,使阅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1. 情感教育与文学欣赏相结合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而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读、赏析、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表达能力。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引导,让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使作文更加生动、真实。
也可以通过写作作业和分享活动,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分享,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课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而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中的情感内涵。
在课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引导,让学生多角度地体验课文中的情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也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引导,培养学生对课文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情感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教育语文教学的灵魂
摘要: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把握文中奔腾汹涌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
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了。
关键词:语文;情感教育;灵魂
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
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
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把握文中奔腾汹涌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
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了。
因此“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一、创设情境,呼唤情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
语文教材中,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增强艺术效果。
而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探索,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得到开发和发展。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生命的意义》一课时,先介绍俄国思想家、哲学家别尔嘉
耶夫的一段话:“只有死亡的事实才能深刻地提出生命的意义问题。
这个世界上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只是因为有死亡。
假如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
”此时,学生沉寂。
接着,教师讲述了一段故事:1999年10月3日,愉快的假日里,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在高高的缆车上放飞着他们的欢笑,欣赏着被枫叶染红的峡谷美景。
就在这时,缆车忽然间离开了缆绳,急速地坠落。
十几条鲜活的生命一瞬间就要消失了。
就在缆车坠地的那一瞬间,父母用双手奋力托起了年仅2岁的孩子。
父母双双遇难了,而他们却用双手托起了孩子的重生,这个孩子叫潘子浩。
此时,多媒体播放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屏幕显示歌词和flash动画。
听歌曲时,许多学生都在啜泣。
然后,在音乐声中,教师开始提问:“这是个近乎残酷的换位体验,假如你是潘子浩,在父母为你托起了这第二次生命后,你对生命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请你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开头’,说说人生目标与生活方式。
”这位教师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在充分展示文学艺术的魅力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在情感上创造一种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其中,从而深刻揭示了情
境中的寓意。
二、利用教材,体验情感
所谓以情施教,就教学内容而言,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富有情感地讲解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作情感处理,充分展示教学内容中
的情感因素。
教师的责任是把教学中那些内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
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要把握课文内在的情感线索。
《驿路梨花》是一篇节构精巧、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情感丰富的上乘之作。
它所写的小茅屋的故事,时间上跨越了十多年,文章并没有平铺直叙来历,而是采取了“投宿”的一晚一景,以“我们”的所见所闻为主线,逐步展开故事情节。
文章有顺叙、有倒叙,层层设疑,悬念层叠,跌宕起伏,情景交融,优美动人。
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循着作者的思路,去寻找小茅屋的主人,那么随着情节的展开,在对关键词句的体会中,学生的内心激情就会不断高涨,从而产生共鸣。
使欣赏者在对课文内容产生具体感受的前提下,深深地被感动、被吸引,在欣赏主体与欣赏对象之间,从感情、意志到思想达到默契。
领悟作者的心理体验,真正被主人公美好的心灵所感染,产生向他们学习的愿望并付诸行动。
三、咬文嚼字,强化情感
咬文嚼字是阅读理解的硬功夫。
所谓咬文嚼字就是对那些言简意赅的关键词句作细细的品味,悟出其蕴涵的深意。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抓关键词句来分析,但只有把词句的分析与贯穿全文中的心理体验、深刻的寓意结合起来,挖掘词句中蕴涵的情感因素,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的要旨。
例如《藤野先生》一文中第31节有这样几句话:“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教学中应
抓住“特别听得刺耳”,要学生细细地“嚼”:“刺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刺耳”?又为什么“特别听得刺耳”?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经过思索,联系上下文,联系课文中心,深入推敲,学生懂了:“刺耳”是声音杂乱,听着不舒服。
“特别听得刺耳”是听了特别不舒服、难受。
同胞因愚昧被杀,因愚昧而做“看客”,祖国因落后遭污蔑,日本“爱国青年”妄自尊大,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挫伤,“刺耳”实指刺心、心灵痛苦,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抓住“刺耳”咬文嚼字,蕴涵其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闪出的耀眼火花,将使学生受到感染,引起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
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
他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要是我们,做教师的人,在心里也像儿童对待我们那样,把无限的信任同样地给予他们就好了!那将是一种富有人情的相互尊重的美妙与和谐。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抓住教材,挖掘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语文的意境美,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