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1)

合集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杨旭[摘要] 语文教学是作品、老师、学生三者的情感交流。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针对语文教材的实际,凭借有效的教学手段,把自己和作品的情感传达给学生,让他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完成作品、教师、学生三者的感情交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让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实现品德、智力、美育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来进行情感教育,语文教师也必须从各方面来提高自己的素质。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育情感教育情感沟通创设情境语言能力教师素质情感教育是一种以态度为中心的教育,它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激发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

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再次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地开展情感教育。

下面我就三个方面来谈谈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一)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基础课程,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表情达意的主要载体。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和学生的感情投入,较之其他学科更为重要。

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

这些颇具美感的文章,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感的结晶。

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真善美的激情。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把握文中的感情,领悟字里行间的感情脉动。

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有血有肉的形象了。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78-01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

”简言之,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

语文学科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也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

情感教育应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

”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初中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就必须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现在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贯穿情感教育作些探讨。

1.利用文本优势,调动情感体验编入教材的美文中,有着深厚的情感底蕴,潜在的情感力量,因此充分利用文本优势,有利于构建文学教学情感体系。

初中语文的情感教育的含义,就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就曾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撒在这块土地上。

”可见情感因素对学生成长具有重大影响,初中阶段学生的情感处于形成阶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品行,通过文章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爱国之情、友情亲情等,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学情感。

如朱自清的《背影》,表面上讲述的是父亲为作者买橘子时的背影,实际上表达的是父亲对自己的爱,为读者展现了浓厚的亲情。

在文学作品教学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蓄,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在情感因素的驱动下,加大情感熏陶,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内蕴的情,一方面是教师体验的情,一方面是学生潜伏的情。

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愉悦的氛围,使学生潜伏的情感升华,从而达到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的目的。

一、语文教材中情感的流淌语文教材中描绘了大自然美景和祖国壮丽河山的诗文很多,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历史不衰的优秀文学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作者用绮丽秀美的文字、诗一般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字里行间无不表现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例如散文《三峡》,在其笔下,自然美与艺术美相互融合,将人格美寓于自然美之中,天人合一。

大自然陶冶了人的情操,净化了人的灵魂,又启迪了人对生活的思索。

又如《春》、《更浩瀚的海洋》,教师通过引导,作者寄寓在形象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使学生逐渐领悟到自然美的真谛,激发起他们热爱大自然和祖国的感情。

教材中表现的情感,可以触动感染学生的心灵。

这其中包含着很多大众化的情感: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友情、爱情、亲情……例如ⅸ小巷深处》中写的母子情,作者抓住人物在特殊情况中的特殊表现,将母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完成认知目标的教学任务,还应该深入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培养学生的情感。

二、教师对情感的传达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把一堂课当成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能使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领悟真谛、陶冶情操。

众所周知,绘声绘色的相声往往会迎来阵阵的掌声,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故事更能受到中学生的青睐,其魅力就在于讲究情感艺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语文是思想情和艺术情相统一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要讲究情感教学的艺术性,充分利用和发挥课文本身洋溢着的感情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喜于听、乐于学。

1、导入新课——好的导入是精彩的课堂成功的关键。

如果教师每教一篇新课文,都能以情激情、以情引情、导入新课,一开始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_1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_1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教师情感的丰富性和外显性,教师的情感是一种“催化剂”。

教师应通过精心设计的导语,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境中去,对学生进行情感渲染,拨动其心灵之弦,从而激发学生情感,达到师生共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多注重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的渗透。

这样的教学,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情感的丰富、能力的发展等。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一、营造学习氛围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

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父爱的录像带。

或放一曲《父亲》歌曲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

从课文的写作背景及对“父亲”的几次背影描写中不难营造一种“凄楚感伤”的气氛,并使这种气氛弥漫到整个课堂之中,深入到心灵之中,让教师与学生、作者与“父亲”的情感“熔”于一体,产生共鸣,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以背影开篇,一下子就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

车站相别的场景两次写到背影,淋漓尽致地抒写了父子间的深情、催人泪下的离愁别绪。

文章结尾处,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思念之情洋溢其间,并与开头相呼应,真正做到以情开篇,以情收束。

学生的情感也自然而然进入课文情境之中,心灵受到震动,理解了“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义。

二、设置悬念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

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

如教学《社戏》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动, 获取知识 。 以说 , 所 课堂舞 台上 的主角不是教 师 , 而是学生 。 : 的言行 。教师应该 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 的“ 的眼睛 , 没 生 美” 留心学 有学生积极参 与的课堂教学 ,不可能是 高质 量和高效率 的教学 。: 生某一 方面的优点 、 亮点 , 引导他们参与合适 的学习 , 挥他 们的 发
1朗读感染 , . 以声激情
课, 师生在追求和满足 中形成 了一种积极 的学 习氛 围。 4媒体渲染 , .够让学生 的情感 动起来 , 往往
识、 寻求答案 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 大削弱 , 当然对语文学 习也就提不起兴趣 了。
三、 放飞学生的思维 , 学生在互动 中学 习 让

总之 , 要让 我们 的语 文课堂充 满活力 , 就一定 要把 它变成学
在语 文 教学 中 , 构建 语义 的理 解 、 体会 , 要引导 学生 仁者 见 : 生乐 于学习 的场所 , 学 习的权 利还给学 生 , 把 让他 们 的个性在课 仁, 智者见智 , 大胆地各抒 己见。教师应 因势利导 , 在学生对 问题 : 中飞扬。 堂
心理学家认为 :课 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 、 1 、 “ 动 2 动脑 , : 1 自 特长优势。教师 的冷淡 、 责怪 、 不适 当的批评往往会挫伤学生的 自
己去发 现问题 , 解决 问题 , 才能使 学生始终 处于一种 积极探 索知 : 心 , 生如果一旦 丧失 自 心 , 信 学 信 那么他们学 习的主动 性就会 大
二 、 动学生的多种 感官。 调 让学生全面展现 自我 - 热爱学生 , 等地 对待每 一个学生 , 平 让他 们都感受 到老 师 的 新课标强调 : 教学活动是师生 的双边活动。因此 , 师在课堂 : 心 , 教 关 良好 的师生关系促进 了学 生的学习 。教师在 日常教学活动 上要巧设 问题 , 引导学生 , 点拨学生 的思路 , 学生 要通 过 自己 的活 ・中 , 应该 仔细注 意学生 的一 言一行 , 尤其是要 注意观 察那些 学 困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产 生这 种 “ 面 孑 ”、 “ 心肠 ”语文 教学 的原 因 , 冷 L 冰
我 认 为可 以 归 结 为 以 下 几 点 :
首 先 ,是教 师观 念 出现 了偏 差 ,教材选 编 与教学 指导 中往 往 仍 带 “ ” 的 痕 迹 。 陈 旧 的 教 学 观 念 根 本 不 可 能 受 左 到学 生 的欢迎 ,兴趣 没 有 ,作 品根本 引不起 学生 的感 情共 鸣 。第二 ,烦琐 哲学 盛行 。烦 琐分析 破坏 了文章 的整体 性 的美 感 ,把文章 肢 解为~ 个个 毫无意 义的语 言材 料 ,这不 仅 让 学 生 学 起 来 索 然 无 味 ,最 终 将 会 扼 杀 学 生 的 创 造 性 。 第 三 ,忽 视 人 文 性 ,忽 视 语 文 课 的 审 美 价 值 ,过 分 强 调 工 具 性 ,导 致 语 文 课 成 一 门 纯 理 性 ,纯 技 术 的 学 科 。 语 文 学 科 的 本 质 属 性 是 工 具 性 ,这 一 点 是 没 有 问 题 的 。 但 这 种 工 具 是 带 有 思 想 、 情 感 色 彩 的 工 具 。 语 言 是 思 想 感 情 的 载 体 , 但 这 种 载 体 同 内 容 是 不 能 分 开 的 ,过 分 强 调 工 具 性 , 语言的魅 力就荡然无存z.O g n
浅论语文教学 中的情感教育
。翟 英 姿
( 邑县 教 师 进 修 学 校 ,河 南 周 口 4 7 0 5) 鹿 720
中 图 分 类 号 :G 3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7 — 9 2( 0 9) 8 1 5 0 6 33 3 09 20 0 — — 1 6 6
语 文是 一 门工 具 课 ,但 语 文 工具 不 是 简单 的 生 产 工 具 , 而 是 极 具 思 想 与 内 涵 的 特 殊 工 具 ,是 表 情 达 意 的 工 具 。 对 于 语 文 教 育 教 学 来 说 ,教 师 的 感 情 投 入 ,较 之 其 他 学 科更 为重要 。 因为课 文本 身都饱 含着 丰 富的感 情 。假若 语 文教 师冷若 冰 霜 ,又怎能 使学 生动情 ?不 能 以感情 浸润 学 生的 心 田 ,则无 论是 思想教 育还 是语 言知 识训 练 ,都 不 能 收 到 预 期 的 效 果 。 语 文 教 材 本 身 颇 具 情 感 性 ,如 自 然 之 美 、 社 会 之 美 、 艺 术 之 美 、道 德 之 美 、 人 生 之 美 。 这 些 深 具 美感 的文章 ,多 是古 今 中外 名篇 精粹 ,且都 是作 者 “ 情 动 于 衷 ,不 吐 不 快 ” 的 力 作 ,无 不 是 “ ” 的 喷 涌 结 晶 。 情 语 文教 师 的重 要 任 务 是 引导 学 生 在 美 的世 界 里 感 受 真 、 善 、 美 , 那 么 在 语 文 教 学 中 ,就 应 把 握 文 中奔 腾 的 感 情 激 流 ,领悟 字里 行 间跳动 着的感 情脉 搏 。这样 ,呈现 在学 生 面前 的就 不再 是抽 象枯燥 的文 字符 号 ,而是栩 栩如 生 、呼 之欲 出 的有血 有 肉的人物 形象 了。因此 说 , “ 感 教育 ” 情 是语文教学 的灵魂 。 然 而 , 在 应 试 教 育 的 重 压 下 ,语 文 教 师 ,尤 其 是 中 学 语 文 教 师 ,将 语 文 课 的 工 具 性 简 单 化 、 程 式 化 、刻 板 化 , 语 文 成 了没 有 灵 气 、 没 有 感 情 、 脱 离 生 活 的 “ 乃 伊 。 木 这 种 缺 乏 真 情 实 感 的 语 文 教 学 是 决 不 会 培 养 出 真 正 优 秀 的 ,心 智 健 全 的 学 生 的 , 必 然 会 使 学 生 产 生 厌 烦 情 绪 ,进 而 使 语 文 教 学 走 向 歧 途 。本 文 将 分 析 和 探 讨 这 一 严 峻 的 语 文 教 育 现 状 ,并 提 出相 应 的 教 学 措 施 , 以 使 语 文 教 学 在 情 感 功 能 的 充 分发 挥 下 ,朝 着 健 康 的方 向 发 展 。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全社会都对教师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教师将怎样适应这股改革的潮流,怎样以最和谐的方式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一直是教师们口中不休的争论话题。

新形势下的教育是要我们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的,它要求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活跃的思维,主动地创造等多项能力。

许多老师也在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可我认为,在当今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的情感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尽量在多个层面上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下积极主动的学习,达到完成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因此,情感教育应是教育的根本。

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环节:一、利用教材,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学习兴趣是掌握知识、获得实际技巧的动力,而它的源泉在于能为学生揭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学生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奥秘面前的惊奇感,并使学生把掌握的知识加以运用,从中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

譬如:笔者在教朱自清的散文《春》一文时,先并不急于要求学生读课文、分层次、概括层意等,而是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播放一段描绘春天来临、大地万物复苏的录像,让学生观察后,复述见到的情境。

学生对录像片中的优美图景、动植物的勃勃生机,充满了新奇感,观后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畅谈看到的录象。

同学之间相互补充,相互纠正发言中的不足和错误,但这时学生的发言多是客观的叙述,缺少生动具体的描绘,不能使人领略到录像中的美感,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么,怎样才能传达出录像中的美感呢?于是在此基础上,引出课文,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有关春天来临之后的景物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它们运用了什么手法。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点 ,即 “ 我 手写 我心” 。学 生的兴
趣来 了,感到有许多话 涌上 笔端 ,我 让他们写生活 中的镜头 ,同学们写 出
许多感人的佳作 ,有的同学写妈妈 冒 雪送 羽绒服 ,他感受到羽绒服 里有妈 妈的温度 ;全班同学热心捐 助生病 同

创设氛围 。以境 育情
学的感人场景;运动场上健儿奋力拼
搏的激情瞬 间;老师背着受伤的同学
上医院的动人情景……
在课堂教学中 , 教 师应 当想方设
法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需要 , 使学生 始 终处在积极 主动的学 习状 态之 中。
而要 达到这种状态 ,教师必须根 据课 文的中心思想 ,创设某种情境 ,引导 学生进入作 品的境界 ,做到 “ 以境育
三. 率性表达 。以情作文 情感教育也可 以体现在作文训练 课上 ,利用作文课 培养学生学 习语文 的兴趣 ,陶冶他们的性情 , 用丰 富的 情感 内容去引导他们 , 抓住有利 时机
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
错误时 , 要 多引导启发 ,尽量让其完 成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享受 到获得知识的喜悦 和成功 的快乐 ,增 强学 习的 自信心 ,也更加佩服 教师 , 表现 出更大的学习热情 。 总之 ,语 文教 学离 不 开情 感教 育 。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 了情感是语 文教学 的灵魂 ,是学生智力 的催化剂 和学 习的原动力 ,就一定会使学 生在 愉悦 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 ,提高精 神境界 。 0

对真理 。
苏霍姆林斯基说 : “ 让学生体 验 到一种 自己在 亲自参与掌握知识 的情 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 许多学生通过用心 品读 ,获得了强烈 的心灵震撼 。学生 品味到的是亲人之 间朴实无华 的爱 。 通过对优美作品语言的品读 ,学 生的情感调动了 , 作者 的思想感情就 会深深地印到学 生的脑海 中去 。当学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3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内涵丰富的学科,“情”是它的灵魂。

而语文教学则应是教师充分挖掘教材蕴涵的丰富人文内涵,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世界里进行心灵体验、精神对话,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境地,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积”。

可以说,语文教学中没有知识传播不行,但缺少情感的教学,将会是失败的教学,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抓住情感,寓情于教,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钻研教材,深入感悟,充分挖掘情感因素,使之内化,投情入教。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可见,“缀文”“观文”总关情,文章情铸成。

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精神饱满,激情洋溢,激发学生浓厚的热情,首要的是教师自己要情动于中,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上的最后一课显然是一节十分成功的语文课,连班上最不用功的小弗郎士也安静地坐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而且觉得挺容易。

其原因之一就是韩麦尔老师在课堂上倾吐的真情,感染了学生,打动了他们的心灵。

由此我们体会到教师的情感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备课时,教师不仅要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疑点、盲点,还要在全面、深刻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并把握教材中作者和某些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认识,去体验其中的情感,激起自己的情感波澜,使自己情动于心,最终通过教学设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情“含”之旨;教学时,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把握字里行间的情感脉搏,披情入文,进入角色,启动学生感情的闸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训练中渗透情感教育,激发他们去体验、思考,把学生领进作者创设的角色中,打动学生,深化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随着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重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更是必不可少,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信心。

下面就来浅谈一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底蕴、博大精深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风范著称于世。

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情感体验、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该教育首先应该在课程设计上加强情感元素的融入,比如通过语文文学作品来挖掘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感受,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

其次,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倾向和情感反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有利于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的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最后,在教育价值观方面,情感教育应该进一步强调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个性和情感需求,提高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尊心,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积极人生态度。

二、情感教育的目标和内涵情感教育是一项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工作,旨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情感和他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健康情感,塑造学生的高尚情操和良好习惯,提高学生情感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具体而言,情感教育的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态度,消除消极情绪和情感障碍。

2、引导学生识别和表达情感,开展情感体验、情感交流和情感互动。

3、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和情感知识,促进学生情感悟性的提升。

4、促进学生人性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

情感教育的内涵包括对情感的认知、情感体验、情感认同和情感表达。

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老师不仅可以向学生传递文化知识和学科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感知情感,从中领悟文化内涵和价值观,这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积极的情感令人事半功倍,丰富的情感使人们生活充实。

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应该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方面的教育。

语文课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情感力量,蕴含着祖国数千年的文化知识积淀,每一篇文章都是因情而生,因感而作,而使学生感受、体验、升华这些情感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必经之路。

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情感教育这一因素,运用各种有效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能够游历知识的乐园,采集丰硕的果实,进而美化情怀,完善人格,拓宽学生的精神空间。

所以说情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

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可以很好地拨动学生心灵的情感,奏出优美的情感乐章,从而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语文老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发学生“情感”的矿藏。

一、创设情感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教师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导向、是火种。

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心甘情愿地为学生付出一切,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教师只有以“爱生若子”的情怀去温暖每一位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去打动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去营造“友好、诚恳、信任”的蓬勃向上的教学氛围,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才能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在爱的环境中成才。

而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平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语言、表情和姿态,对学生进行激励,达到交流感情、激发兴趣的目的。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要求,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教师的爱心被学生所感受,学生心灵的琴弦才会被教师所拨动。

其次,课堂上教师恰当的语气,赞许的点头,期望的目光,会心的微笑,都可以使学生感到环境的轻松愉快。

第三,在课堂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摘要:情感是教学教程中头等重要的心理因素。

教师应利用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同时,语文教师也必须从各方面来提高自身的素质。

关键词:师生;情感教育;语文教学作者简介:易文静,1983年生,2004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教于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一中学。

情感是人脑对事物与人的需要、观点之间的反映。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的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针对语文教材实际,凭借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情感。

为什么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首先,人是认知与感情合一的高级动物,一刻也不能没有感情。

离开了感情需要,人就不能生存。

“哀莫大于心死”就是明证。

人是多种感情的融合体,缺少感情营养的滋养,人就不能健康地成长。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知识传递伴随着浓烈的情感,才能达于学生的心胸,也只有饱含“感情的知识”,学生才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教育,归还人类最美好的东西——感情,让教学充满爱,让教育对象在爱中学习,在爱中茁壮成长。

同时“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

所以感情这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

”在语文教学中,就要用情感来激发人,引发学生在强烈的感情氛围中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陶冶情操,使他们的心灵达到高尚的境界。

再有,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的心理成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认知因素(即智力因素),如感知、理解、想象、记忆等;另一类是情感因素(即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两类因素分别构成:感知——思维——知识智慧(认识过程)感受——情绪——意志性格(情感过程)情感是教学教程中头等重要的心理因素,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来说,应抓住情感,寓情于教,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一般目标是:通过对学生情感的唤醒、引导和体验,从而达到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品味﹑健全学生人格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教育简言之,即陶冶情感、完善个性、升华境界。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

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这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

它无疑和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和教学方法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

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充满温暖的心理和责任感的氛围。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有如下几点粗浅的认识:一、把握作品基调,带情讲课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有自身的特点。

教材所写的人、事、物、理,无不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

教师在教学前,应当先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确定用什么样的感情和学生一起走进课文。

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在《贺新郎》词里说得好:“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要准确地再现课文的情感基调,唤起学生的情感。

不仅要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文本相关的文化生态环境,更应引导和激发学生以独立的个体融入课文中,与课文中人物相会交流撞击,体验他们的境遇欢乐与痛苦,品味作品的意境获得审美体验。

正如王国维所说:“入乎其中,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入乎其中是文学阅读的基础,也是出乎其外即课文分析的基础。

这样有利于教学中随时把握和掌握自己的教学感情,有利于控制和调节学生的学习情感。

如上《甜甜的泥土》一课,就应当扣住人间至情,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发现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来体会这一人间至情,从而引起共鸣。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5 1 8 1 0 3 贵州省三都县大河镇怀所小学 陈大秀
摘 要 :新课标 已经明确的提 出,在 小学语文教 学中要培 养学生 的阅读 能力,并注重情感体验 。那 么在具体 的课 堂教学 中,如何通过情感教育来培养小学生 健全的人格和 良好的。 关麓诃 :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课堂教学
证 明。
对语 文的学 习也是 一种追求情感 的活动,而对 于同一个课文 来说,不同 的个体之 间肯定有 不同的感受,甚至感受的差异还非常之大。而这种感受,也 没有严格 的对错之分 ,因此 更需要相互 问的交流探 讨。在这 之中,教师的作用 就是为大家创造一个 良好 的交流环 境,并引导学生去积极交流 自己的观点。这 样小学生们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达到知识、情感 的双重提升 。另外 , 也尤其需要注 意的是 ,语文 课堂 教学的主人应 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更 像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通过把学 生分成不 同的小组去讨论,并且让小组成 员去进行对课文的情感交流,才是更好的教学方法 。 总之 ,在 新课标之下 的小学语文教 学,是一个开放 性的教学活动 语 文 本身就存在于生活之 中,通过教师 的引导,实现对 学生的情感 教育,让学生能 够走进课文 ,走进作者 ,同时也走进生活 、走进 自 然 、走进真善美 。与作 者对 话、与生活对话,用最稚嫩最纯真 的心里去感受人 间的真善美 ,在 学习到 知识 的同时,也塑造了小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才 是晟重要 的 目的。


常年从 事教育工作 的老 师们可能都会 有一种体验 ,那就 是学生经常会 因 为某个老师 的喜欢而对该 学科产 生兴趣 ,并尽 力去学好它。这让人想起 了伟大 教育家孔子 的话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兴趣 是学生学 习 的最大动力 ,而教师又对培养学生 的兴趣有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当教师去用 爱 心对待学生 的时候 ,小学生们会 由于老师 的爱心而努 力去学好这 么课程 。用人 格魅力来感染学生 ,让老师 自己的真情去打动学 生,并融入 到教学之中,这 都 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有 重要作用 。 情感教育有 时候并不完全是体现在教学生情感, 有时候更重要的则是 以身作则,通过 自己的示范 ,来达到情感教育 的目的。譬 如说,语文教师要给学生们传递孔子 的某些经典理念 ,就可 以通过 自己对这种 理念的示范来达到情感教 育的目的,并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三、培养 学生们 的合作意识 .让他们之 间互相寻找心夏契合点 传统的小学 语文教学方法 就是听、说 、读 、写而 己,在新课标 的语文教 学之中,这些被证明好的学习方法当然不能丢掉 ,于此 同时 ,也要求我们去寻 找更有 效的教学方 法。而在这个过程之中,教师们必须要意识到一点,那就是 整个语 文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而是一个开放的思想空间 。这就要求学生 们之 间,学生和老 师之间的大量沟通、交流。通过相互的交流并寻找心灵的契 合点,可以有效的形成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的 良好学习方式,并 已经被实践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小学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情感教育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品质的过程,也是教师在尊重学生情感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适当方法拨动,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就会情动辞发,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情感教学,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由于情感教育具有渗透性,能够通过语文教学将文中所承载的情感溶进学生的血液,成为学生的情感。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纯洁的感情、坚贞高尚的节操、爱憎分明的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它能不露痕迹地启发学生,挖掘学生的灵性,唤起学生爱憎亲仇的健康意识,从而使其向善的情感不断得到巩固。

不过这要求教师本身就要是健康情感的拥有者,因为低年级学牛的情智还不够成熟,还不能有意识地分辨教师的情感取向,假如教师的情感出现偏蓐,是非、爵恶、好坏态度不明确,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

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它们都浸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学生们要从审美对象中感受到美,获得美感,就必须要有情感。

而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内化情感,并在情感的渗透和驱使下去发现美,感受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不但能优化学生的情感,打开他们内在思维的情感闸门,而且还能让他们在真情的交融中领略各种审美情韵。

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可以调控学生的情感。

小学生的情感丰富,对一切客观事物都怀着极大的热情,而且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语文课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课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课中的情感教育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采取措施,充分诱导学生认真领会深入品味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调动学生的感情参与,促进学生情感的体会与升华,对于帮助学生准确、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本内容,激发学习兴趣,陶冶情操是很重要的。

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的情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一、语言感知、领会感情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的。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反复朗读,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在对语言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准确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文章主要表达人民对总理的爱戴及失去敬爱的总理的悲痛心情。

课文的开头写道:“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

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教师让学生反复多次朗读,在读准读熟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采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气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从而使学生从朗读中体会到天气的描写是为了渲染凄悲、肃穆的气氛,从而衬托出人们失去敬爱的总理的悲痛心情。

从对“挤满”、“长”、”多”、“不见头”、“不见尾”这些词语的理解和重读中体会出等候总理灵车的人多,进一步领会总理深受人民爱戴和怀念的感情之深。

《再见了,亲人》一文中的:“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

您已经几夜没有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教师指导学生采用激昂的语调、轻快的语速反复地朗读,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朝鲜大娘对志愿军的依恋、惜别之情。

进而感悟到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之间的深情厚谊。

对“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和“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这两个句子我让学生采用高亢激昂的语调,先轻快后舒缓的语速进行一次又一次地吟诵,使学生准确体会到志愿军战士将要离开朝鲜亲人,离开这片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时的难舍之情。

浅谈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课程教育 研究
C 0 啪e E d u c a l j 0 n R e s 衄 r c h
2 0 1 4 年2 月 上旬 正 这 才是从 根 本上 解 决 问题 . 能 够达 到 事 半 功倍 的 效果 而这 则 需要 教 师及 时地对 回答 进行 评 价和 总结 对 于正 确 并且 见解 独 到 的回 答 .教 师 当然应 该 给 予表 扬 和 不 同 学生 有 着不 同的 看 法 , 同 学们 畅 所欲 言 。 交换 着彼 此 的意 见 鼓 励 而 对 于明显 有 错误 的 回答 . 教 师 不应 该 只是 简单 的指 出他 和 想法 . 课 堂气 氛十 分 活跃 。 最后再 由我 来 总 结各位 同学 的发 言。 的错 误 , 而是 应 该从 根 源上 弄 清楚 他 思考 的方 式 , 进 而一 步 步 的 进行 纠偏 这 时 的纠偏 应 该是 启发 式 的 . 循 循善 诱 . 使他 自己完全 这样 不仅 提 高 了课 堂效 率 . 还 提 高 了学 生的 积极 性和 参 与性 二、 合 理把 握 问题难 易 程度 注重设 置 梯度 性和 层 次性 彻底 的弄 懂 自己的 错误 并 改正 在 这一 过程 中教 师应保 持足 够 的 以关 爱 学生 为 出发 点 考 虑到 六年 级 学生 的年 龄 和 能力 .教 师在 设 计 问题 时应合 耐 心 . 理 把 握 问题 的难 易程度 既 不要 让 问题 过 于 困难偏 僻 . 让 学 生感 四 结 束语 到 无从 下手 . 望 而 生畏 : 也不要 过 于 简单 . 似 乎不 用动 脑 筋就 可 以 在 六 年级 这 一 小升 初 的 关键 阶段 .教 师应 该 打起 十 二 分 的 轻 而 易举 地 解 决 问题 的设 置要 有 梯度 性和 层 次性 . 让 学 生通过 精 神 . 帮助 学生 平 稳度 过 这 一 关 . 而提 高课 堂 效率 无疑 是 最 重要 积极 与 学 生展 开 认 真 思 考 可 以独立 解决 得到 答 案 比如 以《 圆 明 园的毁 灭》 为例 . 的措 施 教 师要 注意在 提 问时营造 和谐 的 氛 围 . 可 以这 样设 计 问题 : 互动: 在 设 计 问题 时切 不 可随便 , 应 该认 真钻 研教 材 , 精 心设 计 富 1 . 为 什 么说 圆 明园是 “ 园林 艺术 的瑰 宝 、 建 筑 艺术 的精 华 ” ? 有启 发 性 的提 问 . 注意难 易程度 的把 握 , 体现 梯度 性和 层 次性 。 问 2 . 为 什 么 圆明 园的毁 灭给 世界 都 造成 了 巨大的损 失 呢7 题要 具 有 开放 性 . 适 宜全 班 一起 讨 论 和 解 决 . 有 利 于调 动 课 堂 的 3 . 作 者是 怎样 围绕 中心 思想叙 述 的呢 ? 整 体 气氛 。 在 提 问之后 应 该有 及 时 的评价 , 帮 助 学生 改正错 误 , 加 深印象. 下 次 不再犯 从 而达到 事 半功倍 的 效 果 4 . 组 织 同 学讨 论 : 侵略 者 为什 么能如 此 为非作 歹 ? 语 文 阅读要 求 很 高的层 次性 . 对 于提 问也是 一样 以 上 四个 这 里 是 笔者 对 于提 高小 学 高段 语 文 课 堂提 问效 率 的一 点 建 除 此之 外肯 定 还有 许 多更好 的 。 希 望 大 家一起探 讨 , 共 同为 教 问题 . 前 两个从 课 文 的 总 体 内容 来 进行 感知 和 发 问 , 要 求 学生 能 议 . 够 通读 全 文 . 理 解课 文 主 旨, 归 纳总 结之 后得 出答案 。 第三 个 则从 好 小 学 高段 语 文 而努 力 写作 方 法 角度 来设 计 . 要 求 学 生有 一 定程 度 的 语 文 能力 。 难 度 稍 参 考 文献 : 有提 高 而 第四 个则要 求 学 生进行 团体合 作 。 面 向全体 学 生 , 考 察 『 1 1 罗 月香.浅谈 语 文课 堂提 问的教 学 艺术 m. 中国科教 创 新 学 生对 主 旨理 解的 升华 和提 高. 有利 于提 高学 生参 与课 堂 的积 极 导 刊 . 2 0 1 0 ( 1 5 1 『 2 I 李英 蕾 .语 文课 堂提 问有 效 实施 的策 略 研 究 f D 1 . 延 边 大 性 这 四 个 问题 . 从 广度 、 深度 、 坡度 逐 渐纵 向延 升 , 为 不 同能 力的 2 6 】 J 0 学 生都提 供 了回答 的可 能和 机会 第一 、 二 个 问题适 合 能 力稍 弱 学. 的学生. 而第 三 、 四 个 问题 则 给 能 力较 强 的 学生 以发挥 的余 地 和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了情趣盎然 的少年 生活 , 曲人性 , 扭 扼杀 了天性 , 生情 感的空 学
景一物就如大 自然里 的一景一物 , 走进生活 的课堂 , 自然里 在 摸爬滚打, 获得真 实的人 生体验就 是“ 源头活水” 2 再现情境 。 。.
社会生活层面错综复杂 , 学生见识毕竟有 限, 多种生活情 境可 运用教学“ 媒体 ” 来再现 。通过媒体手段 , 让学生在间接体验中

磁戆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赵 平
遵义县石r镇天旺中学,贵州 遵义 53 0 板 6 10
论 一


要步入素质教育的轨 道, 关键在于将过去 的教 学以‘ 本” 课 为本转入到以 ‘ " ‘ 为本。心理尚不成熟的学生总 人-

而课 信 。 坛 是凭借某种情感来认识事物 , 堂是 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个 ‘ 息源”
欠 十 九 个钱 呢 ? ” 语 句 几 次 出现 , 非 拼 凑 文 字 , 是 变 态 社 等 绝 它
果我们机械地着力于字词 的串讲和 愚公精 神的说教 , 就索然无
味 了。
会 里的那“ 笑声” 那“ 、 念叨” 逼着作者用 同样 的文章反 复唤起读
者对世 态炎凉的感触 。在 教学魏巍的《 谁是最可 爱的人》 学 时, 生读完 了三个典 型事例 后, 我们借机 问学 生: 作者在第十 四段
关键词 语 文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 2 . G6 3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0 27 6 (00 0.0 00 10 .6 12 1 )1 7 .1 0
所 以, 教学中, 我们要 做到: . 1尽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四季轮 回 , 自然 美妙无 比, 大 每每让学 生“ 潇洒走一回” 。看风 听雨 , 踩 霜赏雪 , 触叶嗅花 , 无不给他 们一字独特的感受。课本中的一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1)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1)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作者:曹兴永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13期摘要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在学习中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适当的满足,便会产生愉快的情绪。

如果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使学生这种欲望得到满足,学生就会表现出愉快的情绪和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情感求知欲积极性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情感是人对于客观现实的态度的体验。

情感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它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动力。

它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调节支配作用。

一个人对事业充满着热情、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他就会发挥创造性,就能做出成绩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情感教育。

所谓情感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活动,促进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从而产生新的情感。

因此,情感教育是一个过程,同人的其它心理领域的发展一样,既有赖于专门的教育,又要经过一个产生、培养、形成的过程。

所有教师都是情感教育的实施者,语文教师则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缺乏必要的情感,上课时喜怒不形于色,讲课时缺少激情,只是把课文进行支离破碎的分解,挑断作者感情发展的流程,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是语文课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

对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造成了极大影响。

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有极重要的作用。

语文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天地。

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而语文教师只有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完善学生人格,充分展示出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

情感在从认识到形成能力、习惯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

它既像催化剂,又像中药的“药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网络时代中,我国教育事业在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前提下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其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十分重要。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做有效的教学方法便是从小学生的内心情感出发,对小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在教学时对小学生情感的积极引导、熏陶和感染,使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收获语文知识外,还鞥能够收获更多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

由此可见本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小学语文教学是情感教育的重要体现,情感教育则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的字词,同时也要在课堂中逐渐培养小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的最好方法便是在学习过程总融入情感因素,只有将情感因素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与学习中,才能够提高小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理解的同时,也能够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1.创造教学情境,以情感导入教学情境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在课堂中传授给小学生语文知识,同时也要创造教学情境,以情感导入教学情境,将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传递,使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情感教学,充分提高其自身的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由于年龄等问题,其情感表达和感受通常是较为肤浅的,因此小学生的情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语文教师情感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创造教学情境,通过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将其导入到语文课文的教学中。

例如在《金色的秋天》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将数张秋天景色的图片导入到多媒体中,在课堂中向同学展示,朗读课文时也略带秋天的凄凉情感,充分创造教学情境,使小学生如同身处秋天景色中,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

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感情,让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教会学生敢爱敢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没有情感的课,肯定是死气沉沉的。

情感,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它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某校曾组织观看一部讲述家庭亲情的影片,老师感动得泪流满面,学生则无动于衷,反以“一点都不刺激”为由大声抗议。

老师们在震怒之后陷入沉思:“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这么不容易被感动?为什么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如此缺乏发现生活美和自然美的水平?”后来老师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了一个姑娘,想娶她为妻。

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

”年轻人听了,连忙去向他的母亲要那颗心。

母亲二话没说就挖出自己的心交给儿子。

年轻人高兴地捧着母亲的心去了。

不过,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

这时,那颗还滴着鲜血的心连忙问:“孩子,摔疼了吗?”听到这里全班一片寂静。

同学们在这个周的周记中都写出了自己对母爱的感悟,其文章无不都表现了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动。

听完此故事,我个人认为:情感教育的缺位,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对感动的体悟,缺乏起码的情感。

忽视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

教学需要情感出,学生呼唤情感来。

为适合面临的国际性竞争与挑战,我们的教育必须尽快走出历史局限的误区,确立情感培养目标,实施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

情感在从理解到形成水平、习惯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

它既像催化剂,又像中药的“药引“。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别林斯基说:“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

”语文教学亦是如此。

可见,在一个的成长过程中,情感对人们的行为的养成是起着巨大的作用的。

一名学生如果自身修养差、不热爱祖国、不关心他人,即使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当他步入社会之后,其发展也是非常令人担忧,甚至是可怕至极的。

所以,语文教学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实行情感教育。

一、理解情感与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对于客观现实的态度的体验。

情感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它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动力。

它对人的理解和行动起着调节支配作用。

一个人对事业充满着热情、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他就会发挥创造性,就能做出成绩来。

所谓情感教育,是一个与理解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

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翻开语文教材,我们就能够感受到,那些文质兼优的名家名篇中充溢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同志亲友的深挚情意,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典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可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同时实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对学生实行情感教育。

能够这样说,情感信息的传递,在语文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即使在让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和使用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也应伴随着种种情感活动,感之愈深,知之愈多。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家长教育学》),只有在肥田沃土上,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二、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

从语文科的性质来看,它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它反映着政治倾向与感彩,当学生接触课文时,接受的不但仅是文章的形式,同时也接受它的内容——观点和情感”。

可见课文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

而选入语文课本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优的佳作,不但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且有较高的思想境界。

能够说:语文教材提供的是丰富饱满,异彩纷呈的情感海洋,为语文教师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要努力使用语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挚情感,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培养学生优良的性格。

另外,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学生也有丰富的情感,复杂的内心,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而忽视“情”的作用,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白居易曾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理”只有通过“情”的心灵内化,才能转化为符合规范的思想和行为,单纯的说教势必使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情感因素,寻找学生情感的突破口,以情感去感化学生,使课文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那么,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呢?首先,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是语文情感教育的前提。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语文教师热情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本身产生浓烈的兴趣,进而迸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其次,理智感、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操是语文情感教育的三大支柱。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为语文教师实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生动而形象的讲解,把文章中这些优美的感情移植到学生的心灵中去,使之产生共鸣,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使道德情操变得高尚,审美趣味得到提升。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实行情感教育。

1、以文本导情梁启超曾说:“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份量的磁,便吸引多大份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

所以情感这东西,能够说是人类一切的原动力。

”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

语文课本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戏剧文学,占相当比例,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都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

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所以,在导入课文时,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景中,有位老师在教学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时,曾用这样的导语: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曾写过赞美母亲的名诗佳篇,唐代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颂扬母亲的诗篇,情挚意浓,脍炙人口,历经传诵。

同样,人门也经常把祖国、黄河比作“母亲”。

母爱历来被公认为是世上最无私,最神圣的爱。

下面我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马上请几位同学分别用一分钟时间叙述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母爱。

寥寥数语,启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无疑如投石击水,从感情上激发了学生感悟课文情感的兴趣和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注重挖掘出课本中极富感情的内容,经探析、理解、品味、鉴赏的思维过程,感染学生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

教师的这种引导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深刻挖掘,不必面面俱到,但求深而有得。

同时要让学生收集一些作家的个人经历,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艰辛与勤奋,刻苦与睿智,从而激励自己前进,还应对作品的背景作适当的介绍,并结合现实实行点拨,尽量让文章中的人活起来,直接和学生对话,和学生的心灵对话。

好的作品是作者用心血和人生经历浇灌出来的。

有了这样的理解,学生对学习语文的信念就不但仅是掌握了一门工具,而是已超过了语文本身学科而成为一门极富感染力的综合教育。

2、以诵读悟情郭沫若在《文艺论集》中描述道:“立在海边,听着一种轰轰烈烈的怒涛卷起吼来的时候,我们不禁要血跳腕鸣,我们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种勇于进取的气象。

”听节奏有力的涛声,能引发人的情思,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自然能引起审美情感。

诗歌、散文的精彩片断和神韵会通过朗读这个媒体,变成一种时空艺术,使学生忘却自我,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

当然,有表情地朗读,要求语文教师有较高的艺术功底,有真情的投入,只有如此,才能激起学生的感情涟满,形成\"物我同一情融融\"的意境,产生求知的渴望。

国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在《散文的朗诵》一文中说:诗不但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吟,这样才能陶冶性情。

吟也就是朗诵。

吟咏背诵,不但能博闻强记,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受到文章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毛泽东喜爱韩愈诗文,一部《韩昌黎集》绝大部分能背诵,晚年坚持背诵李白、李贺、李商隐及辛弃疾的诗词,正是在这吟咏之间,才涵养了他“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浩然之气。

现行语文课本中很多古今中外名篇,其深蕴的意味不借助于诵读则体会不出的,还有一些课文所渗透的谦和、友爱、爱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等强烈而真挚的感情无一不是通过铿锵有力的语言、节奏和谐的韵律表达出来的。

对此教师可通过范读或指导学生诵读,读出节奏,读出意境,读出感情,读出美感,读出“弦外之音”等,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声有情的语言,这样更能使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熏陶,很快的进入审美的情感之中。

3、以艺术染情语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将艺术中那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拿过来,以用于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协助学生想像课文描写的画面;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担当角色、扮演角色,利用角色的新奇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

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后,可让写小剧本:假如菲利普一家人旅游回来后,在家门口发现一个貌似于勒的人,此时,又会发生什么?通过这种让学生自写自导自演,能够让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这样,该课的情感目标就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得以实现,内心的爱憎情感表达也就油不过生了。

4、以体语示情语文教师的手势、表情及走动等能传递管理信息,是课堂上师生相互感知到的各种意识信号。

语文教师的手势具有状物、言志、传情的特殊本领,当它被“引进”语文课堂领域后,就成为辅助课堂管理的非语言的外部表现形式,能够对学生作意识上的导向,能够把课文的表现意图和学生的接受意向牵引到一起,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按照自己所启示的思路去领悟,去融会贯通,并有所发现。

脸面是心灵之镜。

语文教师的面部表情也有一定的潜在调控作用,表现理解的微笑和思考式的点头,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表示满意的微笑和赞许式的点头,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热诚和喜爱,能够收到移情传神之功效。

眼睛是心灵之窗,课堂上,教师要用期待的目光,尽可能地去平视和环顾绝大部分,不应老是两手着案,猫着腰,视线紧盯着课本或前几排学生,其余则视而不见;也不应站在讲台的一侧而使视野顾此失彼。

教师不论实施哪一教学环节,都要不时地环视前后左右,特别是后排的左右两角,要给予满腔热忱的注重。

教师的视野所及,以目传神,促动学生专心听讲,偶尔有个别学生面朝窗口,思想“开小差”,教师可使用目光注视的办法,通过目光把教师想要表达的愿望、态度、思想感情和言语迅速地传送给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