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世界上古史、中古史课件(共10个) (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日耳曼人迁徙的历史后果
1、诸日耳曼人国家的结局
◎ 拜占廷帝国查士丁尼时代的征服 与汪达尔人(534年)、东哥特人(554年)、 伦巴德人国家的灭亡。 ◎ 阿拉伯人的征服与西哥特人国家的灭亡。
◎ 盎格鲁人、撒克逊人、 朱特人的入侵 与不列颠地区文明的兴起。 ◎ 法兰克人的统治 与西欧的封建化进程。
处颇显坦诚,不似现代人的羞羞答答。
◎ 东方财富的向往。 ◎ 过境贸易与商路的控制。 ◎ 1089-1095年西欧连续七年的自然灾害。
3、外在条件
◎ 阿拉伯人的衰落。 ◎ 突厥人的分裂。 ◎ 1071年后东地中海的政治形势与拜占廷帝国的求援。
4、直接起因
◎ 1095年克勒芒宗教会议 停止私战。 拯救圣城。
3、罗马高卢的传统延续与封建经济关系的形成
◎ 贵族地产的延续以及罗马贵族与法兰克贵族的融合。 ◎ 源于罗马帝国后期的个体小生产的延续 以及罗马隶农、罗马释奴与法兰克农民的融合。 ◎ 高卢地区的基督教公社最早于177年出现在里昂, 至4世纪初达到20余处,处于非法状态。 米兰敕令之后,基督教取得合法地位,进而成为高卢地区罗马文明的象征。 基督教信仰的延续以及496年克洛维率3000亲兵摒弃多神崇拜的的原始宗教, 接受文明的意识形态,皈依基督教的的官方信仰。
3、议会君主制
◎ 王权的膨胀与贵族、骑士、市民的反抗: 国王与贵族及骑士之间的权力分配。 英国多数城市位于王室领地和处于国王控制之下而区别于西欧大陆, 由此形成城市与国王的矛盾。 ◎ 1199年国王约翰即位, 随意征收捐税, 侵吞贵族领地, 干涉领主法庭, 侵犯城市自治, 破坏原有的封建契约, 导致矛盾激化。 ◎ 1215年内战爆发, 迫使国王签署 贵族起草的《自由大宪章》; 其主要内容是 限制王权, 保障贵族、骑士和市民的权益。
教会承诺: 参加者可免除债务, 可无需领主的同意转让土地, 家属和财产受教会保护。
二、基本进程
◎ 起点:1096年。 ◎ 第一次: 十字军国家的建立与西欧制度的翻版。 耶路撒冷王国(巴勒斯坦)、 安条克公国(叙利亚)、 的黎波里伯国(黎巴嫩)、 爱德萨伯国(叙利亚)。 等级制度与实物地租。
◎ 第二次: 塞尔柱人的反攻与第二次十字军的败绩。 ◎ 第三次: 埃及阿尤布王朝的崛起。 萨拉丁的战绩。 耶路撒冷王国的灭亡。 第三次十字军的无果而终。
第七章

中古时代的基督教世界
日耳曼人的迁徙 法兰克王国 劳役制庄园与行会城市 十字军东征 西欧诸国 东欧诸国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一节

日耳曼人的迁徙


相关问题 一、日耳曼人的古代历史 二、日耳曼人迁徙的基本进程 三、日耳曼人迁徙的历史后果
相关问题
2、日耳曼人与罗马人的初步交往
◎ 战争 前102年马赛利亚战役, 日尔曼人入侵高卢与马略之罗马军队的反击。 公元9年条托堡战役, 日尔曼人在莱茵河流域重创罗马军队。 2世纪中叶, 日尔曼人马可曼部落和克瓦德部落与罗马军队交战十余年, 直至迫使罗马帝国允许其进入罗马边境居住。 ◎ 贸易 罗马帝国与北欧波罗的海之间的商业通道即琥珀之路, 沟通罗马人与日尔曼人的商品交流。 ◎ 移民
4、采邑改革
◎ 背景 无条件的土地封赐。 内部的松散性。 兵源的枯竭。
◎ 内容 采邑一词本意为“承担义务的封地”。 封主与封臣。
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封主之封赐土地与提供保护。 封臣之负担兵役 与土地的终身占有而非世代相袭。 农民与土地的连带封赐。
◎ 影响 农民地位(对于土地和领主的依附)。 兵源与军制(农民步兵→封建骑兵)。 中央与地方(内部联系的加强与王权的巩固)。 等级结构(递进式分封)。 权力的分割。
西日尔曼人: 法兰克人、阿勒曼尼人、 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
北日尔曼人: 丹麦人、瑞典人、挪威人。 其中丹麦人袭击英格兰和法国, 曾经入侵不列颠东北部地区, 在法国建立诺曼底公国, 在意大利建立西西里王国, 同时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充当海盗(即维京人); 挪威人袭击苏格兰和爱尔兰,主要发展北欧文化; 瑞典人袭击俄罗斯地区(即瓦兰几亚人)。
◎ 丹麦人的入侵。 海盗式掠夺→领土的占领。 ◎ 阿尔弗雷德的抵抗。 879年的威德摩尔和约: 罗马古道为界,东北属丹麦人, 西南属阿尔弗雷德的统治。
◎ 初步的封建化进程 罗马人的军事占领与克尔特人的野蛮状态。 日耳曼人的征服与克尔特人的依附地位。 封建经济关系的起源。 日耳曼人的公社与份地。 人口稀少与粗放耕作。 日耳曼人的分化。 丹麦人的入侵与丹麦金的征收。
4、相关税收
人头税、结婚税和遗产税。 农奴的地位及其相对性。
5、个体生产与自给自足
二、行会城市
1、城市的概念 区别于乡村的非农业性区域,表现为人口和财富的相对集中。
2、行会城市的兴起
◎ ◎ ◎ ◎ 旧城市的复兴。 新城市的出现。 自发的聚集。 领主的建立。
3、行会城市的物质基础与经济性质
◎ 商品经济。 ◎ 简单商品经济 与行会城市的封建社会性质。 劳役制庄园与行会城市 皆属封建的范畴, 皆以小生产作为经济基础, 皆具有依附的色彩。 城市的所谓自由 只是相对于劳役制的乡村而言, 两者之间 不存在根本的社会对立。
2、深层影响
◎ 野蛮与文明之间的对话与撞击。 战争与交往。 ◎ 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亦或时代的变革。 古典时代的结束与中世纪的开始。
第二节
法兰克王国


一、墨洛温王朝 二、加洛林王朝
一、墨洛温王朝
1、法兰克人国家的建立
◎ 日尔曼人的一支, 包括利普阿尔法兰克人与萨利克法兰克人。 莱茵河流域→4世纪以后进入高卢。
◎ 地位
保护作用: 保护脆弱的商品经济, 实现城市人口的政治联合, 进而争取自由和自治。
桎梏作用: 扩大再生产的限制, 行会内部对立加深的情况下 社会上层的统治工具。
第四节

十字军东征


相关问题 一、历史渊源与社会背景 二、基本进程 三、历史影响
相关问题
◎ 关于宗教 内涵的界定。 原始宗教→民族国家宗教→世界宗教。 宗教的社会功能。 正教与邪教。 圣战的普遍性。 ◎ 关于战争的历史模式 血缘的政治与地域的战争。 传统模式的领土战争与现代模式的市场战争。 ◎ 圣战形式的领土战争。 封建性。 宗教性。 西欧扩张的重要环节。
◎ 欧洲古代历史 与中世纪历史的分水岭。
◎ 民族的内涵: 文明范畴与地域群体。 ◎ 欧洲古代之野蛮群体的分布状况: 克尔特人。 斯拉夫人。 日耳曼人。
一、日耳曼人的古代历史
1、恺撒的《高卢战记》与塔西陀的《日耳曼尼亚志》所反映的日耳曼社会 ◎ 畜牧业(不热心农业,牛奶和肉类构成主要的食物来源) →农业(定期轮换耕地和耕种作物)。 ◎ 游牧(逐年迁徙的记载) →定居(相对稳定的居住情况和耕作情况)。 ◎ 公有(“任何人不能单独保有土地”) →经济的分化(耕地分配的不平等)。 ◎ 平等(民众大会、长老议事会、 军事首领之选举产生及有限权力) →地位的差异(氏族贵族的特权化 和军事首领权力的扩大化)。
3、汪达尔人的迁徙
◎ 信奉阿里乌斯派基督教。 中欧→潘诺尼亚→高卢→西班牙→北非 431年建国于希波。 439年迁都迦太基。 455年攻陷罗马。
4、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的迁徙
◎ 日德兰半岛→不列颠。
5、法兰克人的迁徙
◎ 中欧→高卢。
6、东哥特人的迁徙
◎ 潘诺尼亚→意大利。
7、终点568年
◎ 伦巴德人的迁徙 潘诺尼亚→意大利北部。
3、日耳曼人迁徙的社会背景
◎ 人口的增长与生存空间的需要。 ◎ 罗马的衰落。 ◎ 匈奴人西迁的压力。
二、日耳曼人迁徙的基本进程
1、起点
◎ 374年, 匈奴人渡过顿河, 进入哥特人地区, 降服东哥特人, 击败西哥特人。
2、西哥特人的迁徙
◎ 西哥特人信奉阿里乌斯派基督教,区别于罗马帝国的官方基督教。 迁徙开始于376年,黑海草原→色雷斯→罗马(410年) →高卢(419年建国于土鲁斯)→西班牙(507年迁都托莱多)。
二、加洛林王朝
1、丕平于751年即位。 754年得到罗马教皇的加冕。
2、丕平之子查理
扩张: 774年伦巴底。 801年西班牙边区。 772-804年莱茵河右岸及多瑙河流域。 加冕:800年。
3、查理帝国的分裂
814年查理曼死后, 其子路易即位, 形成内战局面。
843年的凡尔登条约, 法兰克王国三分天下, 即莱茵河以东地区 (德意志)、 缪斯河以西地区 (法兰西) 与意大利中北部 (意大利) 及莱茵河至缪斯河之间 (洛林)地区。 870年的墨尔森条约。
一、历史渊源与社会背景
1、宗教方面
◎ 朝拜圣地的宗教传统。 著名教堂→罗马→耶路撒冷。 单独→结伙。 ◎ 消除私战与实现上帝和平。 周三日落到周一日出。 春耕和夏末秋初的收割季节。 ◎ 1054年教会的分裂 与重新统一的要求。
2、世俗方面
◎ 生存空间的需要。 乌尔班二世称:“因为你们居住的土地被大海和高山峻岭所围困,不够 满足你们众多的居民;而且物产并不丰富,物产填不满庄稼人的肚子„„走 上通向圣墓的征途,把圣地从邪恶的种族手里夺回来,归你们自己占有。正 如《圣经》说的,那块‘丰饶之国’是上帝赐给以色列的子孙的。耶路撒冷 是世界的中心;它的物产丰富无比,就像另一座天堂”(世界文明史)。此
第五节

西欧诸国


一、英国 二、法国 三、德国 四、意大利 五、西班牙 六、西欧文明小结
一、英国
1、早期历史
◎ 克尔特人 盖尔人/不列颠人。 ◎ 罗马人的入侵与占领 前55-54年恺撒的入侵。 43年克劳迪的占领。 ◎ 日耳曼人的迁徙、 土著克尔特人的征服 与七国时代。
◎ 相关问题——日耳曼人的分支: 东日尔曼人: 哥特人、汪达尔人、伦巴德人。
◎ 481年,萨利克人 墨洛温家族首领克洛维即位。 部族兼并。 首都巴黎。 ◎ 486年苏瓦松战役与疆域基础的奠定。
2、《萨利克法典》与法兰克人的分化
◎ ◎ ◎ ◎ 编订于克洛维时期,反映5-6世纪的法兰克人社会。 马尔克即农村公社。 公有与私有的并存——过渡与分化。 克洛维时期, 国王和法兰克贵族将高卢的罗马皇室地产及无主土地据为己有, 进而形成新兴地主阶层。
◎ 起源
自身的软弱与联合的需要。 公权私化的特定政治环境。
◎ 构成 行会(行业性组合)。 作坊(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 匠师、帮工、学徒。
◎ 性质
经济组织: 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和流通原则的规范。 政治群体: 政治生活和市政管理的外在形式。 社会单位: 互助合作和血亲复仇的基本群体。 个体生产与公权私化的逻辑延伸。
第三节
劳役制庄园与行会城市

一、劳役制庄园 二、行会城市
一、劳役制庄园
1、庄园 广义的内涵:乡村的地产。 狭义的界定:劳役制的农业组织。
2、劳役制庄园的时空范围
9-13世纪法国的奥斯特拉西亚、 纽斯底里亚和勃艮第 以及英格兰。
3、劳役制地租
领主自营地与农奴份地。 条田形状与错综相间。 源于农村公社的耕作制度。
2Fra Baidu bibliotek王权的强化
◎ 1066年诺曼征服与不列颠的统一。 ◎ 威廉一世 土地的分封:王室领地(1/7)与贵族地产(零散性)。 特定的效忠关系。 征服的历史环境、征服者的广泛政治联合与统一的王权。
◎ 亨利一世(1100-1135年) 机构的完善: 枢密院/度支部/王室法庭 及巡回法官。 ◎ 亨利二世(1154-1189年) 盾牌钱制、 常备军与自由人之民军制; 王室法庭权限的扩大。
◎ 第四次: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拉丁帝国的建立。 ◎ 第五、六、七次:进攻埃及。 第八次:进攻突尼斯。 终点:1291年阿克的陷落。
三、历史影响
1、侵略战争的性质。 2、消极影响
◎ 人力与财力的浩劫。
3、积极影响
◎ 技术与文化的交流。 东方金属加工技术、 纺织技术、 制糖技术传入西欧。 ◎ 贸易的扩大。 东方商品的流入 与西欧诸国的贸易逆差。 ◎ 流通领域的活跃。 货币关系的扩大。 窖藏贵金属的重见天日。 ◎ 城市的繁荣。 ◎ 庄园的衰落。 地租的折算与劳役制的解体。 ◎ 教会势力的消长。
4、行会城市的法律地位
◎ 区别于乡村奴役状态的自由身份。
5、行会城市的政治状况 ◎ 东方之城市统治乡村 与西欧之乡村统治城市。 ◎ 独立于领主的自治权利: 机构选举权。 市政管理权。 货币发行权。 赋税征收权。 司法审判权。 ◎ 自治城市与城市国家。 环境的区别与程度的差异。 暴力与赎买。
6、行会:小生产的形式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