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事诉讼知识点汇总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民事诉讼知识点汇总》的内容,具体内容:民事诉讼法是法律中的一项重要部分,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规定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章中,具有宪章性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民事诉讼知识点,供大家分享。民事诉讼知识点:审判组织和诉讼...

民事诉讼法是法律中的一项重要部分,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规定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章中,具有宪章性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民事诉讼知识点,供大家分享。

民事诉讼知识点:审判组织和诉讼参加人

1.审判组织

在我国人民法院的审判组织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独任制与合议制度。

合议庭为合议制度的组织形式。合议庭的组成因审级和案件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第二,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第三,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第四,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2)委托代理人。委托诉讼代理人是指受诉讼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当事人的名义代为诉讼行为的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委托诉讼代理人包括:律师;当事人单位推荐的人;经人民法院

允许的其他公民。

《民事诉讼法》对代理人数作了限定,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委托诉讼代理权因下列原因之一而消灭:诉讼结束;代理人死亡或者丧失诉讼行为能力;代理人辞去委托或被代理人取消委托。

委托诉讼代理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如何,要依他所具有的代理权限和委托人是否参与诉讼这两大因素而定。如果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既把进行诉讼的权利又把属于特别授权的那些权利大部或全部授予他,而委托人本人又不参与诉讼,委托诉讼代理人就处于与当事人相当的诉讼地位。如果当事人、法定代理人仅仅把代理诉讼所必须的权利授予他而保留那些需要特别授权的权利,则委托诉讼代理人与当事人的诉讼地位相去甚远。他仅仅是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的诉讼参加人而巳。

民事诉讼知识点:第一审普通程序

普通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通常

适用的程序,也是民事案件当事人进行第一审民事诉讼通常所遵循的程序。普通程序是最完整的民事程序审判程序与基础程序,普通程序在适用中具有独立性和广泛性。

1.起诉及其条件

起诉是指当事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予以司法保护的行为。

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起诉的条件如下。

(1)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的方式,以书面起诉为原则,以口头起诉为例外。

2.受理和立案

受理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决定立案审理的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其一,人民法院对该具体案件的审判权和审理职责由此产生;其二,人民法院对该案件的排他管辖权由此形成;其三,双方当事人相应的诉讼地位由此产生。人民法院对起诉进行审查以后,针对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

(1)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2)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在立案后,发现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对驳回起诉的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3、庭前准备

庭前准备是指人民法院受理争议案件后,在开庭审理之前,为保证开庭审理的顺利进行而从事的准备工作。

4、开庭审理

开庭审理是对争议案件进行事实调查并由当事人进行辩论的阶段,开庭审理阶段不仅是当事人行使其诉讼权利的集中体现,而且也是人民法院对争议案件行使审判权的集中体现。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开庭审理包括以下环节。

(1)准备开庭。

(2)法庭调查阶段。

(3)法庭辩论阶段。

(4)评议与裁判阶段。

5、审理期限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请院长批准,批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在上述期限内还未审结,需要延长的,由受诉法院报请上级法院批准,延长的期限由上级法院决定。

6、诉讼中止

诉讼中止是指在诉讼进行过程中,因发生某种法庭中止诉讼的原因,诉讼无法继续进行或不宜进行,因而法院裁定暂时停止诉讼程序的制度。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中止诉讼。

(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2)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理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5)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6)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由当事人申请或者法院依职权恢复诉讼程序。

诉讼程序恢复后,不必撤销原裁定,从法院通知或准许当事人双方继续进行诉讼时起,中止诉讼的裁定失去效力;诉讼中止前进行-的一切诉讼行为,在诉讼程序恢复后继续有效。

7.诉讼终结

诉讼终结是指在诉讼进行过程中,因发生某种法定的诉讼终结的原因,使诉讼程序继续进行已没有必要或不可能继续进行,从而由人民法院裁定终结诉讼程序的制度。可以适用于诉讼终结的情形有以下情况。

(1)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2)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

(3)离婚案件中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4)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诉讼终结并没有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益问题,因此人民法院以裁定的形式决定诉讼终结。

8、判决、裁定与决定

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根据案件的事实和国家的法律,针对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所作的处理,通常称为民事裁判。民事裁判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括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和决定等,还包括人民法院认可的调解协议,它们各有自己独立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法律效力也有所区别。狭义仅指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和裁定。

(1)判决。民事判决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民事案件的审理,査明事实,并根据事实,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问题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