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预习策略初探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及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及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及策略预习是指在正式学习内容之前,通过阅读教材、复习知识,预先熟悉课文和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预习的重要性和具体策略两个方面来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及策略。

一、预习的重要性1. 提高学习兴趣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知识内容,增加学习的兴趣。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到一些生动有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和思考。

2. 增强阅读能力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阅读课本内容,并理解其中的含义和蕴意。

通过不断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预习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知识内容,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预习的具体策略1. 指导学生制定预习计划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制定预习计划。

在制定预习计划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预习时间和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预习计划有选择地进行预习,提前了解知识内容。

2. 提倡多种预习方式老师可以提倡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预习。

通过阅读课文、查阅课外资料、观看相关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预习,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3.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预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思考并寻找答案,或者对一些观点进行自由的思考和表达。

通过积极思考,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

4.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

学生可以在预习过程中相互交流、讨论,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通过相互交流,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

5. 鼓励学生总结预习成果在预习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总结预习成果。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思考与探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思考与探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思考与探究我们来看一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重要性。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语文学习内容逐渐加深、加宽,需要学生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而语文课本中的诗词、文章等内容,通常需要结合历史、地理、自然等多方面知识来理解。

如果没有提前进行预习,就很难在课堂上顺利地理解老师的讲解和进行思考。

而且,课文中的名人名言、典故故事等,需要通过预习来了解其背景和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都开始逐渐发展,针对不同的文学作品进行预习,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思考,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我们要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预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语文预习习惯首先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激励,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方法的指导。

通过课堂上的案例分析、课外阅读等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预习,了解课文的主题、背景、结构等。

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小组讨论、课前导学等活动,培养学生提前思考和预习的习惯。

家长也应该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语文预习习惯,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帮助孩子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校还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奖励机制来激励学生进行语文预习。

可以设置每周最佳预习者、最有收获的预习者等奖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预习活动。

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例如丰富的图书馆资源、有趣的学习活动等,帮助学生提前预习,提升学生的预习兴趣和预习效果。

培养学生的语文预习习惯还需要学生自身的自觉和努力。

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自觉地对课文进行预习,努力理解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主动向老师请教。

学生还可以通过记忆、笔记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注重积累词汇和修辞手法等语文知识。

通过自主学习、课外阅读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

我们还要思考如何评估小学生的语文预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语文预习习惯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实际预习行为,还要注重学生预习的效果和成果。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研究一、绪论语文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新知识之前,对相关内容进行阅读、思考和预习的行为。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课堂内容,增加对知识的了解和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中,学生的习惯性问题、学习兴趣和方法、家长对学生的指导与支持,教师的鼓励组织与评价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小学生在语文课前预习中的有效性。

本文将从此角度出发,研究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

二、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意义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对学生来说,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1、增强学习兴趣。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课堂内容,对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可以增加对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提前对知识进行了解和了解,可以更深入的理解课堂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1、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学生应该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了解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并且重视课前预习。

2、明确预习的目标。

学生在进行预习的时候,应该明确预习的目标,了解自己预习要达到的目的,避免盲目预习。

3、制定合理的预习计划。

学生可以根据课程表和教师的安排,合理安排预习时间,制定科学的预习计划。

4、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例如阅读课本、查找资料、思考问题等等。

5、合理利用家长和教师的指导。

家长和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预习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指导学生关注预习的重点和难点,提供必要的帮助。

6、形成良好的预习环境。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预习环境,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鼓励学生进行预习,形成良好的预习氛围。

四、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实际操作1、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意识。

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培养学生主动进行课前预习的意识,鼓励学生了解预习对学习的重要性,强调预习是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方法的几点尝试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方法的几点尝试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方法的几点尝试作者:侯梅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5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60-01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此时,学生理解能力提高,课文内涵也逐渐加深,词汇也更丰富,对段和篇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这应是预习语文的最佳时期,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预习语文的能力,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首先,要先教会他们怎样去预习,让学生学会预习。

所以,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教师不应是急于讲新课,而是教学生怎么去预习课文。

一节课,教师先把预习的步骤交给学生,让他们记在语文书的第一页。

附预习方法:1、读第一遍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包括不知道的读音字词和不理解的字词,以及课后生字)。

运用查字典等方法解决字词问题,解决不了的做标记。

课后生字,要求注音、组词。

2、给段落标上序号,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3、结合课前(略读课文导语中问题)或课后(精读课文课后习题)问题,读课文,尝试解决较简单的问题。

解决不了的做标记。

4、对于本课还有哪些疑问,或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上课提出。

讲解完预习的步骤,接下来就是实践,通常教师都会以第一课为例,一步步教学生怎么去预习,并和他们一起预习。

另外,让学生学会预习,还要给学生找一个好助手,那就是"字典"。

预习,其实多半是学生在自学,所以总会遇到些问题,特别是生字词的问题。

所以,每学期开学《现代汉语词典》是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准备的。

(我认为高年级的学生那些小字典已经远远不够用了,该换大的了。

)当然,字典,几乎也是教师每节语文课要用到的!其次,要让预习成为一种习惯。

不是说,"21天养成好习惯"吗,单靠一节课,一天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在每学期开学的一个多月里,只要有时间,教师都尽可能领着学生在学校来做预习。

小学语文预习的有效性策略初探

小学语文预习的有效性策略初探

读 两 遍 课 文 . 出 带 有 生 字 的 词 语 , 写 几 个 在 词 册 上 有 的词 点 句 , 是 自 己最 喜 欢 的 内容 . 求 学 生 在 旁 边 写 上 自己对 这 划 抄 或 要 语 解 释 . 用 几 分 钟 的 时 问 囫 囵吞 枣 地 读 完课 文 即可 。其 效 果 句话 或 这 段 话 的 理解 或想 法 。可 以直 接 写 在 旁边 的空 白处 , 再 也 呢 , 课 时 字 音 读 不 准 ; 师 随 意 提 出一 个 词 语 , 班 鸦 雀 无 可 以 另 附一 张 窄 窄 的 纸贴 在边 上 。比 如 : 生在 预 习《 子 》 上 老 全 学 燕 一 声 : 子 也读 得 不 通 顺 … … 预 习完 全 成 了一 个 “ 壳 ” 句 躯 !学 生对 文 时 , 第 一 自然 段 的 “ 身 乌 黑 光 亮 的 羽 毛 , 对 俊 俏 轻 快 对 一 一
主动 求 知 过 程 。通 过 预 习 . 生 的 自学 能 力 得 到 了锻 炼 , 分 子用 “ ” 出 , 反 复 朗读 ; 到 不 懂 的地 方 打 上 “ ? , 课 学 充 一 画 并 遇 ~ ”上 的预 习还 可 大 大 提 高 课 堂 效 率 。所 以 学 生 的 预 习 活 动 是 训 练 时 重 点 关 注 … … ( ) 。 要 求 学 生 在 课 后 的 生 字 栏 内 注 上 拼 3注
预 习策 略 , 先 授 人 以 渔 , 给 一 些预 习 的方 法 , 过 以查 促 学 , 奖促 学 , 升预 习的 效 果 , 通 过 创 设 平 台 , 首 教 通 以 提 并 构 建有 效 课 堂 。
关 键 词 : 学语 文 ; 习 ; 效性 ; 略 小 预 有 策
作 者 简 介 : 叶 萍 ( 9 9 ) 女 , 江诸 暨人 , 暨市 浣 江 小 学教 师 , 学 高级 教 师 , 科 : 学语 文 黄 16 一 , 浙 诸 小 学 小 预 习 是 求 知 过 程 的一 个 良好 的 开 端 .是 自觉 运 用 所 学 知 错 的 字 用 “ ” 记 ; 要 着 重 理 解 的 词 语 可 用 “ ” 明 . 认 O 标 需 =标 并 识 和 能 力 . 一 个 新 的认 识 对 象 预 先 进 行 了解 , 疑 和 思 考 的 真 思 考 , 助 词 典 并 结 合 上 下 文 理 解 词 意 ; 到 描 写 优 美 的句 对 求 借 遇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预习策略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预习策略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预习策略小学语文教学预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为了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一些小学语文高段教学预习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课堂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一、合理安排预习时间首先,学生应合理安排预习时间。

预习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一般建议在课前一至两天进行预习。

过早预习容易导致知识遗忘,过晚预习则会影响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合理安排预习时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提前掌握相关知识。

二、了解课文内容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应详细了解课文内容。

首先,学生可以快速浏览一遍课文,了解大概的主题和大意。

然后,仔细阅读课文,逐句逐段地理解内容。

可以标记不懂的地方,积极查阅词典或请教老师解答,确保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

三、重点把握语文知识点语文知识点是小学语文学习的核心,学生在预习时应重点把握。

在阅读课文过程中,学生要仔细思考并记录下重要的语文知识点,如常见词汇、短语、句型等。

可以用彩色笔在课文中划出这些知识点,方便日后复习和记忆。

四、做好预习笔记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做好预习笔记。

预习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扩充知识面,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把重点知识点、重要例句和自己的疑惑写在笔记中。

预习笔记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参考和补充,相互交流和学习。

五、扩展阅读相关内容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一些扩展阅读,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

可以读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故事、资料等,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

这样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六、解决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学生要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和同学、家长或老师进行交流。

对于较难的问题,可以主动请教老师,争取在课堂上进行答疑和解析。

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时解决问题,提高预习的效果。

七、复习与反思预习完课文后,学生应进行复习和反思。

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背诵重点知识点、做练习题等方式进行复习。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探讨随着小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和竞争的激烈化,课前预习已成为教育教学中一种重要而有效的策略。

尤其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预习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师引导下掌握方法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预习需要有一个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他们需要掌握科学有序地进行预习的具体方法。

因此,教师在课前应通过讲解、讨论、示范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有效的预习习惯。

二、提供课前预习材料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课程学习的重点时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拓宽知识面。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课前预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例如,提供课文摘要、课外阅读材料、相关文献等,能够让学生通过读书来提高语感和文字水平,增加课堂效率。

三、家长参与预习家长是小学生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好的预习助手。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或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将预习任务传达给家长,并引导家长参与学生的课前预习。

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预习内容,帮助孩子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压力传递机制,合作共同推进学生的预习工作,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四、开展预习小组合作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在预习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

教师可以座位排列进行调整,建立预习小组,通过互相交流、讨论和分享等方式,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与鼓励,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课堂教学贯彻预习的目的和关键在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知识的功夫。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将小学生的预习情况纳入教学过程,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回馈。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提交作业、发言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和指导。

总之,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应该从完善预习方法、提供预习材料、家长参与预习、开展预习小组合作、课堂教学贯彻等多个角度入手,让小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预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果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方法初探

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方法初探

187神州教育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方法初探康晓霞吉林省四平市中央东路小学校摘要:预习是学好语文第一步,是求知的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并为上课扫除知识障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如何安排预习,怎么检查预习,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

”认真抓好学生语文课的课前预习,让学生“先行一步”做到有准备地听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有效的预习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一、影响学生课前预习的因素(一)教师重视不够有些教师对预习不重视,觉得预习是一种形式,对学生的预习也只是说说而已,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在课上把该讲的讲得详细些,让学生记住就行了,而且在布置预习时,目标不明确,要求笼统不具体,对预习方法的指导不到位,对预习作业的质量不重视,缺乏检查和指导。

(二)学生失去兴趣由于教师原因,小学生对预习没有兴趣,认为预习就是把课文中不认的字或不理解的词找出来,把课文读一遍,看看课后的问题会不会做,能否在课文中找到,这就是完成预习了,因而他们不会深入地读课文、思考,再加上教师检查没有力度,使预习只是一种形式,失去了真正的作用。

二、如何指导小学生做好语文预习(一)教会预习方法预习的方法有很多,我根据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几种预习方法:1、查。

就是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

查资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

2、读。

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及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及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及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语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首先,预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如果学生提前阅读教材,了解自己要学习的知识点,那么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讲解,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而不是头脑空空地坐在座位上听课。

其次,预习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预习,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分析和归纳教材中的知识点,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进而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

那么,如何进行预习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预习策略:
1.预习前,先找到一本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知识点、难点、不懂的地方等。

2.对于课文内容,先快速浏览一遍,了解大意和主旨。

接着,再仔细阅读,提取重点句子或词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3.如果遇到生僻字或短语,可以用词典进行查找。

同时,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深入了解相关知识点和背景。

4.针对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进行交流和探讨。

这样不仅能够解决疑惑,还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方略

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方略

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方略语文课前预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学生参与度、预习内容、预习方法和家长支持等方面给出一些有效指导方略。

一、提高学生参与度要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学生应该清楚地知道,通过预习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在课上向学生解释预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预习意识。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预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常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布置,然后完成预习。

而在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中,教师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比如设计一些有趣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能够更加主动地去参与预习。

要及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反馈。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小测验或者问答环节,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向学生及时地反馈他们的预习成果,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合理安排预习内容学生在预习时,预习的内容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堂课的内容,又不过于繁琐。

针对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合理安排预习内容。

预习内容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教师可以事先告知学生,下一堂课将要讲解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在预习时可以围绕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预习,熟悉文本,了解文章的大意及核心内容。

预习内容要具有启发性。

可以设计一些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预习问题,或者在预习中加入些许引导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对课文的 passively 理解,更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究。

预习内容要注重扩展性。

在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扩展学习,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三、采用有效的预习方法在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中,有一些有效的预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预习。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研究小学生语文学习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语文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策略之一。

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课前预习,以及预习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影响,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将从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展开研究,探讨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效果,提出有效的预习策略,并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其实际效果。

一、语文课前预习的意义和现状语文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某一知识点之前,提前通过阅读教材、做练习等方式对该知识点进行学习和掌握。

预习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目前很多小学生存在语文课前预习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学生对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预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存在一些学生因为课外活动繁重、家长辅导不足等原因,无法充分进行语文课前预习,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不佳。

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成为当前语文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 制定合理的预习计划学生在预习语文课程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课程安排制定合理的预习计划。

可以根据教材的章节和知识点,将预习内容分段,每日预习一定量的内容,并安排适当的复习时间。

预习计划要避免一次性预习大量知识点,而应该分散安排,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2. 注重预习内容的选择在进行语文课前预习时,学生应该注重选择预习内容。

可以根据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和难点进行选择,对其中重要的语文篇章、古诗文等进行重点预习。

也可以结合老师的提醒和课堂习题来确定预习的内容,以确保预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建立良好的预习习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预习习惯,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作业、加强对预习的宣传和指导,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和自觉性;家庭可以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监督和引导学生的预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自觉性。

课前预习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浅谈

课前预习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浅谈

课前预习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浅谈预习,对于每一节课都是必要和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已经学到的知识,可以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此可见,课前预习非常重要。

学生的预习水平的高低,和教师的指导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高年级学生如何自己预习课文呢?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一年多的探索,谈谈我对课前预习的几点看法:1教方法,有章可循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预习课文也有一定的模式。

我以活动课的形式给学生们上了一堂《课前预习淘宝贝》,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们学会了预习的步骤:首先,搜集本课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的简介,了解写作背景,了解与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关联的资料。

利用电脑查找,利用课外辅助资料查找,利用音像资料查找,也可以向父母、老师调查。

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写作的意图,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

例如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通过图文对照,借助多种渠道查找、阅读、勾画与文本有关的背景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通过此环节,学生了解到:林海音,原籍台湾省苗栗县。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她出生于日本大阪,出生不久随父母回国,在北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

《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他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翁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此环节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其次,分步朗读。

朗读要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或语段,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

第一步初读,读准生字、生词,标出自然段;第二步有感情的读,加深课文理解,理清课文脉络;第三步精读,思考,解决课文后的问题。

第三,解决文章中的生字、新词、重点语句和对文章层次段落作批注。

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方略

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方略

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方略农村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程,是孩子们学习语言文字、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老师和家长都需要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在课前预习方面,需要有有效的指导方略,帮助孩子更好地准备课堂学习。

下面我将从阅读、写作和语法三个方面,给出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指导方略。

一、阅读方面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课前预习中,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指导孩子进行阅读:1.选取适合年龄和水平的文学作品,让孩子有自主选择和主动阅读的权利,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2.鼓励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感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进行深入思考,这样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3.指导孩子进行阅读笔记,可以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读后感或者摘抄重点句子,帮助孩子巩固所学知识。

4.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阅读经验,聊聊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帮助孩子从他人的经验中获益。

二、写作方面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

在课前预习中,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指导孩子进行写作:1.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话题或者素材,让孩子进行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给孩子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等,让孩子在写作中有条不紊,表达更加流畅。

3.重视写作的修饰和润色,可以指导孩子进行词语的精练和句子的修改,让孩子体会到写作的“琢磨”和“润色”的过程,提高写作的质量。

4.鼓励孩子进行互相交流和批评,让孩子学会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语法方面语法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

在课前预习中,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指导孩子进行语法学习:1. 教孩子掌握语法知识的方法和技巧,比如通过举例、分类、归纳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语法知识。

2. 引导孩子进行语法练习,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语法练习题,让孩子独立完成并对答案进行验算,帮助孩子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策略探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策略探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策略探究
一、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预习方案:
1.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根据他们的认知特征来制定预习的方案和内容;
2.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预习自觉性,在设定预习方案时可以设计一些自主探究性预习活动;
3.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置课前预习内容,让学生在探究乐趣中掌握知识;
4.提倡形式多样的课前预习方法,可分为听、看、说、做等不同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前预习;
5.注重学生的易混淆知识点的认知训练,在课前预习时指出易混淆的知识点,以利于学生在正式学习时更加熟悉每一个知识点。

二、完善中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备课工作
1.了解课本知识,掌握全篇文章内容及要点,把握文章的背景、主题、材料及文
章体裁;
2.分析教材结构,深入研究内容不同单元的重点学习要求;
3.备理解、概括以及归纳联系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完成后,对文章内容已经应有的把握;
4.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设计出有效的练习题,以便检验学生预习成果;
5.重视语言思维能力培养,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学会思维,去找出文本中潜在的联系,以增强语言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研究》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研究》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研究》
心得体会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适合他们的课前预习计划。

这包括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设置合适的预习任务和目标等。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例如提出问题、总结重点、归纳思路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其主动参与课前预习活动。

例如,通过讲解有趣的故事、引入生动的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投入到阅读和写作中来。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预习心得和体会,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教师还应该及时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前预习活动中来。

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发展,也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个课题,不断探索和实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研究【摘要】语文课前预习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分析,总结了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包括学生主动性开展课前预习、教师指导、家庭参与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并对有效性策略的实施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二、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2.1 学生主动性开展课前预习学生主动性开展课前预习是提高预习效果的基础。

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认识到课前预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制定合适的预习计划和预习内容。

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难度较大的题型,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课外书籍或者咨询老师进行学习。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应注重思考、归纳、总结,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2.2 教师指导教师在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师可以制定详细的预习指导方案,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预习。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阅读题目、引导学生思考与课文相关的问题等方式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分享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和困惑,教师应及时予以解答和指导。

2.3 家庭参与家庭参与是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环节。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鼓励孩子按时按量完成预习。

在孩子进行预习过程中,家长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家长还应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与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反馈机制。

通过家校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三、有效性策略的实施评价和展望3.1 实施评价实施效果策略需要教育实践的检验和总结。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评价,检查学生的预习内容和方式是否合理。

通过课堂教学的展开,教师可以检验学生对于预习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学生也可以参与评价,提出对于预习方式和策略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主预习策略探索

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主预习策略探索


错过 与
能 力 尤 其重 要
本 文 通 过 对 如 何实 现 小 生 明 确 的 预 习 方 向
主 预 习 展 开探 讨
, ,
规 范学 生
主 预 习 教 师及 同 学 们之 间 的 互 动


因 此 教 师必

学 中 年 级语 文


以 期 的 大 体 步 骤 我 们 在 这 里 之 所 以 说 大 体


主 预 习 理 念之 后

语文


主预 习 的 探索 可 以 用完 美 来收
学 生 在 语文 方 面 的
主 预 习 习 惯 更 是 受我 们 所要 关 注 的 就 是 如 何 更 为 有 效地 指幕



学 生经 过 了 课前对 于 课 文 的 预 习 之

W 础


到 广 大 教 师 关注

须 在课 堂上增添

些 新 颖 的 知 识点 以



提 高 教 学 效 率 是 因 为 课 堂 是 学 生们 的 课 堂

如 果 教 师 此 激 发 学 生 的 兴 趣 提 高 注意 力
, ,
7J

转变 预 习 对 策 为


主 预 习 开 好将 预 习 方 向 与 思路
, ,

各 教 学 环 节 环 仅凭 教 师

句 课下


己预习


对 于 课 作 者 情 感


均对 教 学 活 动 的 开 展 起 着 重 要 堂 活 动 的 顺 利 展 开 不 但 起 不 到 积 极 作三 把 握 全 新 课 堂 为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研究的背景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虽然是在课前,但却是整个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过程。

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课文的效率。

而且,学生一旦有了预习的习惯则事半功倍。

同时,指导预习又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要么是没有进行课前预习,要么是有预习但效果不够好,学生仅仅是把字词一写,课文一读就算预习了,对课前预习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没有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

使得不少孩子在课堂上,尤其是中下等的学生,只有听的份,学习起来也非常吃力。

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主动读文,进行预习,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基于上述认识和思考,我们课题组决定对《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专项研究,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对于预习,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上课之前,学生要切实预习”。

“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

可以说,预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已获得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下,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但是看看我们现在的预习现状却不容乐观,绝大多数同学课前偶尔预习一下,且花很少时间预习(约10钟),预习时,大多数同学只是把段落标好,画好词语,最后通读五遍,能在不懂得词语旁边写上注释已经是很认真的了,找出重点和难点更是少之又少。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于学生的预习作业的检查尚处于做与未做阶段,至于怎么做,是否有成效缺少评价标准,以至于学生也只是注重预习作业的结果而忽略其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预习策略初探
叶圣陶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

”叶老强调,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

同时,从心理学角度看,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为上课打好思维的定向基础,心理准备越充分,学习时在心理上就越处于主动地位,能更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获得心理满足,使课堂上的学习过程简缩而有效。

因此,如果每位语文老师在课前都能精心布置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那么要在就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贯彻新课标的精神。

为此,笔者认为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可实施以下预习策略:
一、教给方法,加强预习指导: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其中课前进行认真预习便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之一”,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必定终生受益。

在预习中无论学生有了收获还是有了疑问,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

在强调预习重要的同时,必须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

1、确定常规预习模块。

常规预习应立足于以下三点:
(1)、生字词语做到会认、会写,能理解、能运用;
(2)、大致了解作品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自己发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提出自己的问题。

对一篇文章能掌握到以上的内容,反复读几遍,一般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文本有自己深刻的见解和感受,有了充分的预习进入课堂自然会有所收获。

3动笔批注法。

学生预习课文要做到:1、标出自然段。

2、通读全文,找出全部生字,划出不理解的语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阅有关资料,解决字词问题,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

3、画好词佳句,做批注,指导孩子圈画并积累背诵。

4、思考。

思考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及时记录下来。

4、问题设置法。

即根据所学内容的不同类型,由教师制定预习问题,让学生根据设置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

设置的问题不要太困难的,但是又很能突出课堂上解决交流的方向,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小题布置给学生。

在课堂上先让他们来讲解,同时给予肯定,增加他们的成就感。

如《搭石》一课,可以重点让学生在预习中解决“什么是搭石?”“搭石是怎么搭的?”“为什么要搭石?”“搭石带给乡亲们的方便”等问题,这样,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课外链接法。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教师不能让孩子闭目塞听,以本为本,应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多渠道搜集与文本的相关信息,为了解文本,解决文本中的疑惑服务,实现文本、生活、能力的和谐统一。

比如,《月球之谜》的
预习任务,可以让学生搜索“阿波罗号”登月的视频以及文字资料,有关描写月亮的古诗词,月球与地球的密切关系等。

这样的预习,学生通过交流信息、感知资料,较快地缩小了自身生活实际与课文内容的差距,又能较快较好地人情人境,收到短时高效的效果。

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学生也兴趣盎然。

6、图文式展示法。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

所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个性的发展。

在预习时,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预习成果编成图文并茂的小报,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作业上尽情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可以将自己的自学一得或多得在此版块中尽情展示,可以是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可以是词语的理解掌握,更可以是自己通过自学的发现和感悟。

图文结合的预习作业,迎合了学生兴趣,大大调动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融学生、作者、编辑多种角色于一体,忙得不亦说乎。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利用预习成果,变革教学模式。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应该设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教师教变为学生自主的学。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学得有激情,有收获。

如:我在讲授《将相和》、《晏子使楚》、《穷人》等课文的学习时,试着没有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花在朗读指导,字句分析上。

而是让学生课
前充分预习课文,准备一些这节课上要使用的道具,分把课文编成课本剧,看看那一组表演的最好。

学生的积极性特高,为能演好这一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读熟课文根本就不要老师操心了,而且好多的学生还查阅了许多的书籍。

又比如根据《中彩那天》的设置预习题“你认为父亲的做法是对还是错,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辩论,学生要想在唇枪舌剑中获胜,就必须熟读课文,梳理文脉,并深入思考。

这样的课堂,学生想的多,说的多,交流的多,体验的多,个性发挥的充分。

当然,这样的课堂需要教师的宽容和赏识,更需要教师丰富的知识,灵活的思维和较高的应变能力和评判能力。

三、重视差异,分层设计预习目标。

差异性是一个客观事实,在预习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首先在合作学习分组时按学习优差进行搭配,在预习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要求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和督促基础差的同学,按时完成预习任务;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优先让学习差的学生回答预习中的问题,从中发现他们的知识缺陷,并给予弥补,使学生共同进步和提高。

同时要变“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预习目标。

比如,以《巨人的花园》一文为例:对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目标是:
1、能自己弄清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也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基本弄懂。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你认为安静是个什么样的女孩?
对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除了以上问题,增设目标:
1、能初步理解关键性语句,针对课文提出疑问。

2、背诵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和自己喜欢的段落,搜集热爱生命的名言,故事。

这样的预习要求,好的学生能“吃得饱”,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办得到”。

随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努力帮助能力差的学生完成第一层的预习,逐步增加第二层的预习,尽快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

四、督查激励,改革评价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要想让学生在预习时成为孜孜不倦的探究者,我觉得必须善于捕捉孩子预习体验的点滴,一定要及时表扬鼓励,这样会让他们感受到预习的快乐。

教给了学生良好的预习方法,如果不去实施,那也是徒劳。

所以督查激励这一步尤为重要。

评价激励机制的改革,能有效激发并保持学生对预习作业的兴趣。

在实施评价激励时,应坚持赞赏性、鼓励性原则,减弱甚至忽略它的甄别选拔功能。

比如刚开始利用早读课的时间,老师亲自督查。

对于完成的好的同学大加赞扬,对于一些完成不到位的学生耐心再指导,而对于未完成的学生则会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或批评。

(对偷懒者则教育加批评并责令其补完)。

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已学会预习,预习习惯基本养成。

此时,可在课前要求组长检查,上课时通过提问,学生讨论答疑,老师再针对学生在预习中思而不解或解之有误的问题
给予点拨,为学生扫除障碍、指引途径。

并发挥四人小组的力量,课堂上让他们合作检查预习情况,互查互助,培养预习习惯。

课堂上可采用小组竞赛、组员竞赛、随意抽查等多种方式来检测,课下我们也可通过批改预习作业来评价预习效果。

同时,教师要重视自己的评价导向。

一个点头肯定,一点微笑鼓励,一句口头表扬,或者在预习书面作业上给出一个激励性的符号,都能给前进中的学生以信心和动力。

尤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这会更利于树立学生的信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有学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是在预习时认真动了脑筋,做了记号,教师要及时表扬引导,激发学生预习的愿望,今后会更积极主动有效地去完成预习作业。

正因为学生课前充分地预习,因此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