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七课 同坐小竹排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7课《同坐小竹排-伴奏》教案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7课《同坐小竹排-伴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同坐小竹排-伴奏》是人音版湘艺一年级下册第7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富有诗意的歌词描绘了孩子们坐在小竹排上,顺流而下,欣赏着河岸两边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歌曲节奏简单,旋律优美,富有儿童特色,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南方的水乡风情,体验与同伴共同演唱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喜欢通过唱、跳、玩等方式来感受和体验音乐。
但在音乐学习中,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符号、节奏等基本知识掌握尚不扎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适时给予个别辅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南方水乡的美好景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学会演唱歌曲《同坐小竹排-伴奏》,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演唱的意识,体验集体演唱的乐趣。
4.加强音乐基本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节奏的把握,特别是附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准确演唱。
2.歌曲高潮部分旋律的演唱,注意音准和音色的控制。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演唱的能力,协调音量和音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富有诗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水乡,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示范法:教师用生动的歌唱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感受和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演唱,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个别辅导法: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耐心指导,帮助其克服困难,提高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富有水乡特色的课件,展示美丽的景色和歌曲的歌词。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同坐小竹排-伴奏》,为学生提供听觉感受。
3.小竹排道具:制作小竹排模型,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直观地感受歌曲情境。
4.教学乐器:吉他等,用于伴奏和引导学生演唱。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七课 同坐小竹排|湘艺版
《同坐小竹排》是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首童谣。
采用五声羽调式,四三与四二的变换拍子写成的一段体歌曲,前四小节为四三拍子,后四小节为四二拍子,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歌曲在节拍上更加自由和富于活力。
结尾前运用大量的衬词表现孩子们在水上漂浮时无拘无束的快乐心情,较完美地体现了儿童得意、自豪的神情。
1、在快乐的情境游戏中体验壮族人民的幸福生活,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2、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壮族童谣,并且能用各种不同的声势动作,边唱边表现歌曲《同坐小竹排》;3 、初步体验歌曲四三拍子、四二拍子变换的特点。
能准确地演唱歌曲。
1 、四三拍和四二拍的节奏变化。
2 、最后一句衬词的学唱。
课件、钢琴。
师:同学们,你们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认识“竹排”:小竹排就是将许多竹子并排扎结在一起,放在水中作为交通工具。
3/4 嗨哟哟︱嗨哟哟︱嗨哟哟︱嗨哟哟︱2/4 嗨啰里啰︱嗨啰里啰︱赛—︱赛—︱(1)老师听歌曲《同坐小竹排》伴奏,边轻声地喊出号子。
(2)学生为号子编创声势动作。
(3)认识“髋”在身体上的部位。
(4)学习变化拍子。
(5)分组练习,一组读号子,一组做动作。
边做声势动作,边轻声地喊出号子。
师:有这样一群小朋友,他们从小就开始学划竹排,而且还会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起边唱着歌,边划呢!听,他们来了!师:你们听完歌曲后有什么感觉?壮族童谣《同坐小竹排》表现了壮族小朋友在水上漂浮时无拘无束的快乐心情。
师:壮族的小朋友看我们这么喜欢小竹排,也邀请我们加入他们的行列!第一遍:做声势动作;第二遍:边做声势动作,边轻声地喊出号子。
(1)结合声势动作,按节奏朗读歌词。
(2)教唱旋律;听琴学唱。
提示:唱低音的时候,气息一定到轻缓,不能低头演唱。
(3)最后一个音把拍子唱满。
(4)听辨处理两种不同的尾声:一种渐弱处理,表示小竹排渐渐地走远了;二做强收,表示小竹排到岸了。
(1)聆听歌曲,欣赏壮族美景。
(2)师带领学生边读歌词,边做声势动作。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第7课《同坐小竹排》教案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第7课《同坐小竹排》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歌曲《同坐小竹排》的歌词和曲调;2.了解小竹排的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3.培养学生对童谣和民歌的兴趣和爱好;4.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歌曲《同坐小竹排》三、教学重点1.歌曲的歌词和曲调;2.小竹排的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
四、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五、教学方法1.呈现法:播放歌曲,让学生聆听;2.比较法:与其他童谣和民歌相比较;3.演唱法:让学生跟着老师唱歌;4.观察法:观察小竹排相关图片或视频。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热身通过唱游等方式进行热身,让学生放松身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步:呈现法播放歌曲《同坐小竹排》,让学生聆听。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力和情感融入到歌曲之中,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步:比较法将歌曲《同坐小竹排》与其他童谣和民歌相比较,让学生理解歌曲的特点和价值。
第四步:演唱法1.让学生跟着老师唱歌,熟悉歌曲的曲调和歌词;2.分组合唱,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和美妙的声音效果。
第五步: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小竹排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了解小竹排的形态和文化背景。
第六步:总结归纳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歌曲、小竹排的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并对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表现力等;2.让学生表演歌曲,评价其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3.听取学生的学习体会和反馈意见。
八、补充说明1.本课程的教学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2.此次教学涉及到课程知识点繁多,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平衡课程难度和学生兴趣;3.课后可组织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加强课程效果。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七课 同坐小竹排》湘艺版(1)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湘艺版(1)一. 教材分析《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是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通过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
歌曲以我国传统的竹排为题材,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富有节奏感。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喜欢通过游戏、唱跳等方式来感受和体验音乐。
但同时,他们对于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此外,学生之间的音乐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展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同坐小竹排》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
4.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音符知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同坐小竹排》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
2.音乐节奏和音符知识的传授。
3.学生集体合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游戏法:通过唱跳、模仿等游戏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和体验音乐。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活动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3.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集体合作中学习、交流和进步。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同坐小竹排》的音频、视频资料。
2.准备教学课件、图片、道具等教学资源。
3.准备音乐器具,如钢琴、吉他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视频资料播放歌曲《同坐小竹排》,引导学生跟随歌曲节奏一起拍手,感受音乐的快乐。
同时,展示图片和道具,让学生对歌曲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首先,教授歌词,让学生跟唱。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一年级下册《(演唱)同坐小竹排》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3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一年级下册《(演唱)同坐小竹排》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同坐小竹排》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在快乐的情境游戏中学会歌曲《同坐小竹排》,体验壮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2、认知目标: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
3、能力目标:能准确地为歌曲打节拍,主动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能够用愉快的心情演唱,感受并表现3/4拍和2/4拍的节奏变化。
教学难点:
能准确地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拍手)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欢迎大家乘坐音乐快车,我是导游胡老师,今天我会带大家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在出发前,先来听听我们的集合令。
节拍练习:2/
4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听, 你们来。
2/4 x x| x x| x x | x x |
这一条?谁来试试?大家一起来。
两条连起来就是我们的集合令。
二、走进壮乡。
同学们做的真不错!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你都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好,今天,我们就走进壮乡。
(配伴奏乐,播放壮乡风情)
师: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壮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是什么?。
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教学设计
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同坐小竹排》是一首一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湘艺版。
这首歌曲富有童趣,节奏简单,旋律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词描绘了一群小朋友坐在小竹排上,欣赏着美丽的自然景色,感受着生活的喜悦。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增强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充满好奇和热情,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由于年龄较小,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和音乐技能的运用还不够成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同坐小竹排》的词曲,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准意识。
3.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同坐小竹排》的词曲记忆和演唱。
2.难点:音乐节奏和音准的把握,以及合唱部分的协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3.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4.示范教学法:教师以身示范,指导学生正确演唱和表现歌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同坐小竹排》的课件,包括歌词、图片、音乐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指导学生音准。
3.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音乐片段。
4.小竹排道具:用于情境教学和互动游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活泼可爱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同坐小竹排》。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同坐小竹排》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大自然景象,如小竹排、山水、鸟儿等。
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同坐小竹排说课稿
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同坐小竹排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
歌曲以坐竹排为题材,描绘了孩子们一起游玩、欢笑的场景,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明快,富有节奏感。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但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准和节奏感,但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尚在培养之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同坐小竹排》的歌词内容,掌握基本的旋律和节奏。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提高他们的音准和节奏感。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词的记忆和演唱,旋律的掌握。
2.教学难点:音准的准确性,节奏感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坐竹排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入音乐课堂。
2.新课教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和旋律,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3.练习:分组进行演唱练习,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游戏环节:设计相关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名称《同坐小竹排》、歌词、旋律简谱等,采用简洁明了的图形、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发音、音准等方面;终结性评价以歌曲演唱为主要评价内容,对学生的歌唱技巧、表现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7课《同坐小竹排-伴奏》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7课《同坐小竹排-伴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同坐小竹排-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7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简单生动的词语描绘了孩子们坐在小竹排上,顺流而下,欣赏着美丽的河景,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简单,富有童趣,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是一年级的音乐爱好者,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还在初级阶段。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们对于音乐的兴趣主要来自于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以及教师的生动教学方式。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模仿和游戏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同坐小竹排-伴奏》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歌曲带来的愉悦心情。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同坐小竹排-伴奏》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培养学生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2.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3.体验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同坐小竹排-伴奏》的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教学音频:准备歌曲《同坐小竹排-伴奏》的伴奏音频。
3.教学视频:准备大自然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大自然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歌曲《同坐小竹排-伴奏》的背景。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同坐小竹排-伴奏》的课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乐器伴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7课《同坐小竹排-范唱》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7课《同坐小竹排-范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同坐小竹排》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民歌,选自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7课。
歌曲以坐竹排为主题,描绘了孩子们一起坐竹排游玩的欢乐场景。
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民间音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对音乐有着天然的热爱。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歌唱技巧还需逐步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同坐小竹排》,感受民歌的韵味。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歌曲《同坐小竹排》的歌词和旋律。
2.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3.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歌曲演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坐竹排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欢乐氛围。
2.游戏教学法:采用趣味性强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组合作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歌曲演唱。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歌曲《同坐小竹排》的音频、视频资料。
2.准备教学课件,展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3.准备坐竹排的道具,如小竹排模型、竹筒等。
4.准备教学乐器,如电子琴、吉他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同坐小竹排》,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乐氛围。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歌唱姿势,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演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操练,包括分组演唱、接龙演唱等形式。
通过多次练习,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提高演唱效果。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七课 同坐小竹排》湘艺版(5)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湘艺版(5)一. 教材分析《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是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同坐小竹排》,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体会音乐与大自然的和谐。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易懂,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力,对音乐课程充满兴趣。
但他们音乐基础薄弱,音准、节奏等方面有待提高。
在课堂上,学生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鼓励,以充分展现自己的音乐潜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同坐小竹排》,并能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
2.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体会音乐与大自然的和谐。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增进同学间的团结协作。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同坐小竹排》的音准、节奏把握。
2.学会用适当的情感演唱歌曲。
3.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生动的歌声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学习歌曲。
2.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江南水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4.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同坐小竹排》的音频、视频资料。
2.准备图片、PPT等教学素材。
3.准备乐器,如吉他、电子琴等。
4.准备课堂活动所需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同坐小竹排》,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
随后,展示图片和PPT,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江南水乡的认识和印象。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同坐小竹排》,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在演唱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
随后,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第7课《同坐小竹排》教案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第7课《同坐小竹排》教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民歌《同坐小竹排》的歌曲节奏和简单的主旋律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合作能力3.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合唱技巧和歌曲表达技巧适用对象湘教版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学材料1.民歌《同坐小竹排》的音频文件2.课件、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过程1. 热身老师将音频文件播放一遍,让学生跟着节奏做些简单的动作,例如:拍手、跺脚等。
在此过程中,可以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高声喊出自己的名字等。
2. 听歌学习让学生边听边跟唱,先听歌几遍,让学生熟悉歌曲节奏和基本的旋律。
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也可以自由地活动身体,跟着歌曲的节奏扭动。
3. 整体唱歌在学生熟悉了歌曲之后,老师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跟着唱歌。
这一次,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调调和感性理解歌曲的内涵。
4. 合唱在学生都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的主旋律后,老师将学生分为小组。
每个小组独立练习,练好了就可以在合唱上展示。
在小组内部,可以让学生互相掌握对方的声部,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5. 自由发挥在学生已经熟练地唱出歌曲的主旋律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带有旋律的歌曲中自由发挥,例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最喜欢的食物等。
6. 结束在学生已经充分体验了歌曲之后,教师可以张开双臂,与学生一同唱出歌曲的结尾,让整个课程圆满结束。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合作能力,实现了音乐教育的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非常认真地参与了,有些学生甚至能够追求更好的表现来带动小组的气氛。
此外,在学生自由发挥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下学习音乐,感受到歌曲的美妙,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感知力。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第7课《同坐小竹排》教案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第7课《同坐小竹排》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模仿老师的节拍动作和口语节奏,感受音乐的动感和节奏感,并能正确演唱歌曲。
2.能够掌握歌曲的基本编配形式,了解简单的音乐表达方式。
3.通过唱歌和演奏小乐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与他人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唱歌动作和口语节奏。
难点:辨认曲子的节拍和唱出正确节奏。
三、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2.教具:合适的录音设备、击鼓器等乐器。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学习《同坐小竹排》这首歌曲。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通过唱歌和演奏小乐器来体验音乐的美,还可自发地活跃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集体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整个课程由三个部分组成:韵律教学、歌曲听、歌曲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唤醒学生的音乐感受,为后续活动作铺垫1.师生一起打拍子,感受音乐的节奏2.通过动作模仿老师的音乐节奏和动感。
二、韵律教学1.根据情感和节奏,老师和学生模仿和配合打拍和摆动身体。
2.观看录音或演奏的敲击乐器并跟着打拍。
三、歌曲听1.老师播放一遍《同坐小竹排》音乐的录音。
2.询问学生对曲子的节拍感的认识;若学生没有认识,老师可反复播放多遍并让学生跟着摆动身体。
3.根据曲子的声音,聆听乐器编排。
四、歌曲唱1.听录音唱歌曲。
2.根据老师的指导,跟唱歌曲。
3.唱完后,学生一起合作演奏小乐器,体验简单的合奏过程。
五、结课和反思1.老师回顾教学内容和形式,并提醒学生需要再次练习;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对此的感受或意见。
2.老师评价教学质量和有效性,记录教学情况,并为下节课做好备课工作。
六、板书设计同坐小竹排(歌词或图画)。
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七课 同坐小竹排 教案
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教案一. 教材分析《同坐小竹排》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湖南民歌,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掌握。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了解湖南民歌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材中还配有生动的画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维持课堂兴趣。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别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湖南民歌的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学会演唱《同坐小竹排》,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音高、节奏和唱名。
2.重点:学会演唱《同坐小竹排》,了解湖南民歌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4.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画面、动画等多媒体课件。
2.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话筒等设备。
3.乐谱:准备《同坐小竹排》的乐谱。
4.坐排道具:准备小竹排模型或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湖南风光,引导学生感受湖南的美丽。
随后播放《同坐小竹排》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同坐小竹排》乐谱,引导学生认识谱号、音符。
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唱练,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唱得不好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期间可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相互纠正、鼓励。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唱,其他学生观看、学习。
随后,全班学生一起演唱,巩固所学。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第7课《同坐小竹排》教案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第7课《同坐小竹排》教案教学目标1.记忆歌曲歌词及旋律。
2.学会运用骑马、摇桨等动作,与歌曲合拍。
3.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同乘一条小船”的情感。
教学内容歌曲:《同坐小竹排》歌词:同坐小竹排,心里美满地笑共握双桨儿,风景任你观伸手去采花,知了唱得好一条河如画,美丽不可替旋律:请参考教材CD或线上资源。
歌曲配合动作1.骑马动作:跨上小竹排,双手握住桨柄,跟随音乐节奏摇晃身体。
2.摇桨动作:手握桨柄,跟随音乐节奏将双手交替般地划桨。
教学过程第一步:听歌识曲1.播放歌曲,让学生先听一遍。
2.逐行念诵歌词,让学生跟随读一遍。
3.播放歌曲,让学生跟唱一遍。
4.分别学唱两段歌词,加强记忆。
第二步:配合动作1.宣布骑马动作开始,让学生上小竹排,进行骑马动作练习。
老师可以带领一些学生先做示范。
2.推行摇桨动作开始,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指示进行动作练习。
3.然后加上歌唱,让学生既跟着节拍做动作,又唱着歌,感受歌曲的整体魅力。
第三步:情感诠释1.请学生听歌曲,感受歌曲情感。
2.与学生交流,聊聊自己是否体验过同乘小船的情景,心情如何。
课后作业请学生和家人一起创造一种小游戏,以“同坐小竹排”为主题,运用课上所学歌曲或动作等元素,发挥想象创意,让更多的人感受歌曲的魅力。
总结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同坐小竹排》,学生不仅记忆了歌曲,还学会了配合动作,更理解了“同舟共济”的精神。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学习的快乐,我们还制定了课后游戏。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在快乐和乐趣中学习。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 第七课 同坐小竹排》湘艺版(3)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湘艺版(3)一. 教材分析《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是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通过一首富有童趣的民歌,让学生感受和学习我国南方水乡的特色音乐。
歌曲以竹排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孩子们欢快地坐在竹排上嬉戏玩耍的画面。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富有浓厚的民间风情,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善于模仿和表现,但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相对较弱。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南方水乡的特色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学会演唱歌曲《同坐小竹排》,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方言词汇和特殊音调的掌握。
2.歌曲节奏的准确演唱和音乐形象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富有童趣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模仿教学法:引导学生模仿演唱,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3.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意识。
4.欣赏教学法:让学生聆听、感受音乐,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同坐小竹排》的乐谱和录音。
2.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
3.准备相关音乐道具,如小竹排模型、打击乐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富有童趣的民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课歌曲《同坐小竹排》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同坐小竹排》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方言词汇和特殊音调。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
学生分组进行演唱,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一年级下册《(演唱)同坐小竹排》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5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一年级下册《(演唱)同坐小竹排》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同坐小竹排》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同坐小竹排》让学生有趣体会壮族歌谣,并有感情演唱。
2、学生体验节拍的强弱规律,同时增强他们的身体协调性,提高学生对变换拍子的反应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快乐的情节中学会歌曲《同坐小竹排》,并能够有感情的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划竹排”,并在有趣的游戏中,让学生自然的感受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区别,了解他们的强弱规律,并能感受出歌曲中的拍子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教学组织师生问好②1=C 2/4
师:同学们好!生:您好您好,老师您好。
二、新课导入,创设情景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学生:56个
师:真不错,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一个美丽的少数民族——壮族。
2、介绍壮族
欣赏广西美景图片,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江上竹筏小舟,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引出好奇心。
了解壮族人民能歌善舞,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用多媒体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很好地调动参与意识。
3、初听歌曲。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同坐小竹排》教案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同坐小竹排》教案一. 教材分析《同坐小竹排》是一首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的曲目,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群小朋友坐在小竹排上,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场景。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间文化,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准和节奏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表达能力。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歌词的理解和演唱技巧还不够成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同坐小竹排》的词曲,学会正确演唱。
2.培养学生对我国民间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培养学生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歌曲中的一些音程较宽,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音准。
2.节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较多,学生需要熟练掌握。
3.歌词理解:学生需要理解歌词的意义,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技能。
4.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同坐小竹排》的音频、视频资料。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小竹排模型、图片等。
4.教学资料:歌词解析、民间文化介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同坐小竹排》,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不同学生的演唱特点,教师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新湘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七课 同坐小竹排
新湘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带有三、四度音程关系的歌曲《同坐小竹排》。
能准确地为变拍子的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伴奏。
过程与方法:学会准确的掌握《同做小竹排》这首变拍子歌曲的节奏。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理解本课主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重点:唱准四度音程,及含四度音程的歌曲。
教学难点: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同做小竹排》。
准确地为变拍子的歌曲打节奏。
一、听音乐进教室:老师放《同坐小竹排》音乐二、学习四三拍及四二拍舞步,感受《同坐小竹排》这首歌的特点。
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每个人都喜欢唱歌和跳舞,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来教大家做一个舞步练习,热热身,看看你们谁学得快,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到它。
你们要仔细看,看谁一下就学会。
老师示范,先做一下四三拍的华尔兹舞步,再做四二拍的点步,然后做四三、四二的变化。
(师):我们跟音乐试一下好吗?老师放音乐。
学生活动:学生跟音乐律动。
2、(师):同学们做得不错,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下节奏卡片游戏,看谁读的规范,划拍准确:(1)X X X X X (2)X X X XX3、(师):这个练习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比较容易,下面我们来进行一项有点难度的练习,老师向检验一下谁的小耳朵最灵。
我们先来模唱一下五声调式音阶:3 51 3 2621664、学习新歌:(1)导入:咱们做了不少练习了,这些练习我们做得都不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这首歌的名字叫《同坐小竹排》,先听老师唱一下好吗?(师):有表情的范唱歌曲。
你们谁能给老师评价一下。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然后为老师评价(2)感受壮族音乐的美:(师):刚才老师唱的这首歌是一首壮族儿童歌曲。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他们分布在云南、广西一带,他们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放幻灯片)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壮族歌曲。
老师先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你们,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学习歌曲的节奏好吗?结合咱们前面的节奏游戏。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湘艺版(1)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湘艺版(1)一. 教材分析《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是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通过一首富有童趣的民歌,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好风光,体验竹排上的快乐时光。
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明快,便于学生学唱和表演。
教材还配有生动的画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对音乐课程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音高概念较为模糊,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在上一学期的音乐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阶、节奏知识,能够简单识谱,为本学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歌《同坐小竹排》的背景,感受江南水乡的美好风光。
2.学会歌曲《同坐小竹排》,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演能力。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节奏、音高辨识能力,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同坐小竹排》的节奏和音高把握。
2.理解歌曲中的寓意,感受江南水乡的美好风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画面、形象的语言,营造江南水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2.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唱、模仿。
3.互动教学法: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4.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
3.准备音乐器材,如钢琴、吉他等。
4.准备课堂活动用品,如小竹排模型、彩纸、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欣赏。
然后简要介绍民歌《同坐小竹排》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同坐小竹排》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同时,教师进行简单讲解,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把握节奏和音高。
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跟唱: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体会歌曲的韵律。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湘艺版(2)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湘艺版(2)一. 教材分析《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是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一首富有童趣的民歌,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我国民间音乐的热爱。
歌曲以坐竹排为题材,描绘了孩子们坐在竹排上,顺流而下,欣赏两岸美景的愉快场景。
歌曲旋律简洁,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音乐课程充满热情。
但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对民间音乐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同坐小竹排》,感受民歌的韵味。
2.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
4.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歌曲的含义,感受民歌的魅力。
3.学会与他人合作,参与集体演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欣赏教学法: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图片、动画等元素的课件。
2.教学音频:准备歌曲《同坐小竹排》的音频资料。
3.教学道具:准备小竹排模型、图片等道具。
4.教学场地:安排宽敞的教室,以便学生自由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同坐小竹排》,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随后,展示小竹排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小竹排的认识。
2.呈现(5分钟)教师介绍歌曲《同坐小竹排》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场景。
展示歌词,引导学生跟读,熟悉歌词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新湘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新湘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新湘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七课同坐小竹排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用甜美的声音演唱带有三、四度音程关系的歌曲《同坐小竹排》。
能准确地为变拍子的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伴奏。
过程与方法:
学会准确的掌握《同做小竹排》这首变拍子歌曲的节奏。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理解本课主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重点:
唱准四度音程,及含四度音程的歌曲。
教学难点:
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同做小竹排》。
准确账地为变拍子的歌曲打节奏。
眨一、听音乐进教室:
老废师放《同坐小竹排》音乐剔二、学习四三拍及四二拍阉舞步,感受《同坐小竹排》政这首歌的特点。
1、:
木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每个僳人都喜欢唱歌和跳舞,今天鳃上课之前老师先来教大家做刽一个舞步练习,热热身,看泛看
1 / 4
你们谁学得快,而且在以柏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到它。
席你们要仔细看,看谁一下就糟学会。
老师示范,先做祭一下四三拍的华尔兹舞步,喳再做四二拍的点步,然后做潞四三、四二的变化。
:
我们枕跟音乐试一下好吗?老师放役音乐。
学生活动:
学生跟音辰乐律动。
2、:
同学们唁做得不错,接下来我们来做召一下节奏卡片游戏,看谁读窗的规范,划拍准确:
XX 竹 XX X 酗 XX 锗 XXX 3、:这个挛练习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比员较容易,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淫项有点难度的练习,老师向淑检验一下谁的小耳朵最灵。
什我们先来模唱一下五声调式柒音阶:
35 13 2 衣62 辗16 6 房4 兆、学习新歌:
导入:
咱军们做了不少练习了,这些练琉习我们做得都不错,今天我篷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这旨首歌的名字叫《同坐小竹排讨》,先听老师唱一下好吗?受:
有表情的范唱歌曲。
---------------------------------------------------------------最新资料推荐------------------------------------------------------ 你们曼谁能给老师评价一下。
学生差活动:
学生认真听,然后为拥老师评价感受壮族音乐的美折::
刚才老师唱的这首薪歌是一首壮族儿童歌曲。
壮猾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海多的一个民族,他们分布在珠云南、广西一带,他们也是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下面原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壮族歌仗曲。
老师先把学习的权利交战给你们,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谣自己学习歌曲的节奏好吗?炙结合咱们前面的节奏游戏。
歌小组学习念歌曲节奏:
辩下面我要检查一下你们的学肾习成果。
咱们集体读一下节犀奏老师伴奏,学生唱谱。
绅:
大家的节奏念得还不错徘,你们能跟琴直接唱前一部尹分吗?四句节奏一样,茹注意音准,尤其是 6 2 漫,这个四度音程要唱准。
第骏二部分,老师带唱。
学生学精唱歌词:
大家可以直接哨唱词吗?试一试吧,如果哪频儿有问题老师在更正,好吗亿?学生活动:
3 / 4
学生跟琴蚜唱词,提醒学生最后两小节阴要唱满四拍。
完整地在演唱懂一遍变化形式演唱:
a.学监生和老师做歌曲接龙,两段镇互换
b.两个或几个学亿生领唱,其他人唱衬词部分胁,学生评价。
c.加上打击撩乐器,分组进行表演,两组印打击乐,一组唱歌,一组打夯拍子,一组表演。
:
为诵了把歌曲唱得更好听我们给善音乐加点打击乐器怎样?老蹋师选两样乐器,让学生演奏干。
学生自愿分成小组展示。
扶跟着伴奏用甜美的声音笺演唱歌曲。
注意声音不要大蓬。
四、教学效果与评价设计致 1、建立平等的评价制讯度,师生互平,生生互评。
靴 2、学生自我评价五、小结妄: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崭会哪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