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大练习】必修三 1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会考练习
4.1.2×104(1.1×104、1.15×104)(2分);5.7×103(5.6~6.0×103)(2分)
二、论述、计算题(共30分)
5.(7分)
解:(1)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μmg=ma,解得a=1.0m/s2………………………………………………(4分)
(1)为了消除小车运动过程中所受木板摩擦的影响,在调整实验装置时,应将木板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适当垫高一些。
(2)图9给出了某次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A、B、C、D、E点时,小车做匀速运动。测得AB=BC=CD=DE=1.00cm。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小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A.2.0×10-3Wb B.1.0×10-3Wb C.9.0×10-2Wb D.4.0×10-5Wb
12.把长0.10m的直导线全部放入匀强磁场中,保持导线和磁场方向垂直。当导线中通过的电流为3.0A时,该直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1.5×10-3N。则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4.5×10-3T B.2.5×103T C.2.0×102T D.5.0×10-3T
(1)第一象限电场强度E的大小;
(2)小球在第一象限运动的时间以及出射点K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
8.(8分)如图13所示,质量M=10kg、上表面光滑的足够长的木板在F=5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5m/s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现有足够多相同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它们的质量为m=1.0kg,将一个小铁块无初速地放在做匀速运动木板的最右端,当木板运动了L=1.0m时,又无初速度地在木板的最右端放上第2个小铁块,如此重复,只要木板运动了L就在木板的最右端无初速度放上一个小铁块。取g=10m/s2,求:
会考试题汇编必修三1-3章答案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1)胚芽鞘尖端(2)促进生长;(3)少;琼脂块(4)多;吲哚乙酸2.(1) 0.05mg/L和0.lmg/L的赤霉素0.05mg/L和0.lmg/L的吲哚乙酸、0.05mg/L和0.lmg/ L的吲哚丁酸、0.05mg/L和0.lmg/L的细胞分裂素0.05mg/L的吲哚丁酸(2)浓度不同,对植物的作用也不一样,浓度过高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双重性应不断探索其发挥作用的最佳浓度3、(1)生长和向左弯曲,生长素能由胚芽鞘的上部运输到下部,促进生长(2)不能,生长素不能由胚芽鞘的下部运输到上部(3)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主动转运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1)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2)持续兴奋2.(1)人类转录翻译(2)核糖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3、(1)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神经递质(3) a、b 4.(1)静息(未受刺激);兴奋(受刺激)(2)突触小泡(3)局部电流;神经递质5.(1)低高(2)兴奋轴突6.(1)D;神经递质(2)局部电流;A→B→C (3)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7、(1)3 单向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3)突触小泡高尔基体糖蛋白(4)肌细胞不收缩或持续舒张8、(1)内分泌激素血液(2)+. +. -. - (3)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4)甲状腺激素9.(1)甲状腺激素(2)促甲状腺激素(3)代谢缓慢,体重下降,心跳减慢,全身浮肿,神经反应迟钝体内物质氧化分解过快,食量大而消瘦,心跳呼吸加快,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第三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选择题订正:选择43题B选项中的“缺陷”二字删去二、非选择题1.提示:由图解观察,T-E-N-F-B途径体温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完成的。
而骨骼肌的收缩本质上还是通过加快新陈代谢来完成的。
当体温下降时,人体的肾上腺激素水平升高,刺激机体代谢加快而产生更多的热量。
会考冲刺复习填空题汇总(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
会考复习必修一填空复习专题一1.海外炎黄子孙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西周制,按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其核心特点是制。
2.秦朝统一的时间是。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此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
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制和分封制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的形式,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3.汉武帝时期,在全国各州设,负责监察地方高官。
4.隋唐中央实行制,其中省负责,省负责,省负责。
其目的在于加强,分散。
5.明太祖废除丞相后,祖设立,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中矛盾的基本解决。
6.清朝雍正年间,为处理军务,设立,这是的最重要中枢机构。
但军机大臣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体现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达到。
7.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在中央政权中,不断削弱,不断加强。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控制,服从,最后听命于君主。
8.君主专制制度实行的前期,有利于;明清后,阻碍了,造成。
专题二1.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1840——1842年国侵华,清签订不平等条约。
条约中最能反映侵略目的的条款是,。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条约中项内容最能体现时代特征,对中国的影响。
八国联军侵华,清签订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
2.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略者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放下了滔天罪行。
发动这次战争的国家是4. 是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日军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人遇害。
1935年中共召开,确定了方针。
1936年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1937年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要抵抗暴力。
1937年9月,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5.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的战役是,首次大捷是。
6.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三大会战是,,。
敌后战场的战役。
2023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历年会考学业水平考试选择题汇总
浙江省近三年高中政治会考学考文化部分选择题真题汇总.5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有人说,文化是知识;有人说,文化是艺术。
《文化生活》所说旳文化则是A.人类实践所发明旳一切成果B.经济和政治以外旳所有现象C.人类所有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和2. 营销大师飞利浦·科特勒说:“第一代旳营销关注产品,第二代旳营销关注消费者,第三代旳营销要关注人文精神。
”这阐明A.文化对经济具有决定性作用B.文化与经济旳交融越来越明显C.文化产业是综合国力旳基础D.文化消费成为经济发展旳目旳3.好家风是传家宝。
在家庭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受到长辈旳思想品德熏陶,长辈一种无意识旳举动、一句不经意旳话,均有也许影响孩子。
这是由于文化对人旳影响往往是A.潜移默化旳B.深远持久旳C.被动接受旳D.没有目旳旳4.从“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到“振兴中华”,一种个时代口号鼓励着广大青年用热血和青春谱写壮丽篇章。
可见,优秀文化能A.增强人旳精神力量 B.变化人旳交往方式C.转变人旳思维方式 D.提高人旳文化素质5. 电视、网络把“春节晚会”送到予家万户,给人们献上了一道丰盛旳精神大餐。
这阐明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现代传媒已经取代了老式媒介C.老式节日蕴含着民族情感D.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6.莫言旳小说写旳是中国故事,却能引起外国读者旳共鸣。
这体现了A.不一样民族文化各具特色B.文化具有共性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世界文化丰富多彩7.用“交游四海结高朋,挣来财富建中华”旳新春联,替代“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旳旧春联。
春联内容旳演进,反应人们看待老式文化旳对旳态度是A.继承老式,推陈出新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推崇认同,固守老式 D.以我为主,为我所用8. 《中共中央有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旳决定》指出,推进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置法治知识课程。
必修三会考复习题
必修三会考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人体内环境指A.体液B.血液C.细胞外液D.细胞内液2.下列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森林的全部蛇B.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全部大熊猫C.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D.一片玉米地里全部长出玉米粒的玉米3.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4.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是双向的B.体温调节与神经系统无关C.反射活动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D.反馈调节对维持机体稳态具有重要作用5.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A.淋巴细胞B.吞噬细胞C.红细胞D.血小板6.现有A.B.C.D四个种群,其年龄组成分别如图所示,其中最有可能灭绝的种群是7.下列各组生物中,种间关系属于竞争的是A.蛔虫和人B.狼和羊C. 玉米和杂草D.大豆和根瘤菌8.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烧毁,多年后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A.物种进化B. 垂直结构C.群落演替 D 外来物种入侵9.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使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过程是A.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D.分解作用10.某湖泊生态系统由于环境污染的排放遭到破坏,停止排放污染后,逐步恢复原状,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A.抵抗力稳定性B. 恢复力稳定性C.物质循环功能D.抗干扰功能11.下列措施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不相符合的是A.围湖造田B.节能减排C.合理利用资源 D退耕还林12.以下不属于我国人口增长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是A.人均耕地减少B.人均自然资源少C.加剧环境污染D.退耕还林还草13. 植物茎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引起了A.呼吸作用加强 B.蒸腾速度加快 C.生长素不均匀分布 D.光合作用增强14.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的方向(横向箭头表示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15. 某人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不会说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伤的区域是A.大脑皮层的言语区 B.大脑皮层的运动区 C.小脑 D.下丘脑16. 下列对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依靠神经调节B.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C.只依靠体液调节D.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循环系统来完成17. 在细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淋巴细胞是A.T细胞 B.B细胞 C.吞噬细胞 D.造血干细胞18. 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
历年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三、四单元)
历年学业水平测试汇总(必修三第一、二单元)一、单项选择题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显示的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地区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D.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附近2.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地区南方小、北方大,主要原因是A.南方平原少,北方平原多B.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C.北方水资源缺乏,灌溉不合理D.南方多受台风影响,降水丰沛3.若对“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扩展情况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GIS)B.全球定位系统(GPS)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D.传统地图和互联网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完成4~5题。
4.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因素是A.丰富的煤炭资源B.便利的海运条件C.接近铁矿产地D.廉价的劳动力5.20世纪60-70年代,德国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A.机械工业B.电力工业C.化学工业D.煤炭工业湿地以其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6~7题。
6.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东北三江平原的沼泽地,其主要原因是A.我国粮食相对过剩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C.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D.石油资源丰富,应作为工业用地保留7.下列对洞庭湖湿地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供农副产品 B.调蓄洪水C.灌溉、发电D.旅游观光右图为“我国东南沿海局部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所示地区,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A.天然橡胶 B.苹果 C.茶叶 D.甜菜9.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人少地多 D.热量丰富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工业基地。
读图完成10~11题。
10.与“珠三角”相比,“长三角”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A.资源与能源更加充足 B.劳动力更加廉价、丰富C.土地租金更低 D.知识技术基础更加雄厚11.有关图中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1997年“珠三角”的进出口总额约是“长三角”的两倍B.1992年到2001年,“长三角”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增加了一倍多C.2000年以来,“长三角”的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都比“珠三角”多D.1992年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两个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都不断增加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l2~13题。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会考)复习纲要生物必修三模拟试卷一(word包含答案)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会考)复习纲要生物必修三模块综合测试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内所有的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C.人体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D.人体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人在剧烈活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pH会( )A.大于7.35~7.45B.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5~6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来维持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4.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功能是多方面的,从整体来看可以认为( )A.调节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神经元B.完成调节过程的结构基础都是反射弧C.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D.调节效应可随意支配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刺激B.反射弧C.反射D.冲动传导6.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依靠反射弧来完成,体液调节就是通过激素来调节的B.神经调节反应速度快,而体液调节反应较缓慢C.神经调节作用准确、局限,而体液调节作用较广泛D.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而体液调节作用时间较长7.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8.恒温动物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原因是( )。
A.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一样B.机体重人重C.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D.物质代谢速率快9.使人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和垂体后叶D.肾上腺和下丘脑10.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必修三)第一卷选择题(60 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区域既可以按自然要素划分,也可以按人文要素划分。
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间差异明显。
回答1~2题。
1. 在地形上,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的省区是()A. 蜀B. 青C. 藏D. 新2.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A.暖温带和热带的界线B.7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C.800毫米年降水量线D.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海南岛是我国的宝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外来人口比例最大的省份之一。
可是历史上曾因孤悬海外,被历代统治者视为蛮荒瘴疠之地,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
3.历史的事实说明了()A.如果地理环境过去对人类活动不利,将来就一定有利B.如果地理环境过去对人类活动有利,将来就一定不利C.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D.—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固定不变的4.琼北火山口地区分布着许多火山遗迹和大面积的岩浆岩,地表缺水,农业生产比较困难,若要开发该地区,较好的利用方式是()A.大力发展耕作业 B. 开采火山石出售C.开发为住宅区D.利用特殊景观发展旅游业2007年9月1 9日2时30分,超强台风“韦帕”在浙江苍南县登陆,台风给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区带来强降雨,并引发了洪水。
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
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
5.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系统6.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①GIS技术②GPS技术③RS技术④“数字地球”技术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高一地理必修三第一章会考真题汇编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考试内容考试要求①区域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a②描述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特征 c③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类别和形态 a④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 a⑤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a①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 a②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区域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b③工业化阶段的区域主要特点 b④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的区域主要特点 b[会考真题]无[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界线的是A.热带草原气候区 B.我国东部季风区C.浙江省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农业的空间形态一般表现为A.点状B.网格状C.面状D.岛状3.下列我国产业中属于第二产业的是①电信业②水产养殖业③肉类加工业④数控机床制造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读A国三次产业构成图(图3.1.1),完成4~6题。
4.A国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约为A.20%10%70%B.10%20%70%C.20%10%90%D.10%20%90%5.下列国家中,属于A类国家的是A.美国、德国B.巴西、阿根廷C.印度、中国D.日本、印度6.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内产业的转化趋势是A.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B.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C.第一产业超过第二产业D.第一产业超过第三产业7.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不包括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民收入 C.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D.历史文化指标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受多种因素影响,工业地位显著下降,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钢铁产量明显减少。
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休斯敦等新兴工业中心迅速繁荣。
完成8~10题。
8.20世纪中叶,新兴企业不愿落户匹兹堡的主要原因有①环境污染严重;②劳动力素质太低;③地价上涨;④公共设施不齐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美国西部和南部新兴工业迅速繁荣的原因是①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②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③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发达;④有丰富的煤铁资源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0.为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是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工业方向发展B.从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C.由资源密集型向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发展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答案:1.C 2.C 3.D 4.B 5.A 6.B 7.D 8.C 9.D 10.A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考试内容考试要求①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及图示 a②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 c③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 b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划分 a⑤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 b⑥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重要意义 b⑦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和取得的成效 b①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b②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方案及图示 c③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b④我国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b⑤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b[会考真题]一、选择题20世纪80年代,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会考练习】2019-2020高二历史会考必修3专题一二练习及答案
2019-2020高二历史会考必修3专题一测试1.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 )。
A.《韩非子》B.《道德经》C.《论语》D.《墨子》2.“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这是清朝大学士纪晓岚写的一副对联,高度练达,既提出做人的要求,又道出人生的境界。
那时读书主要是学习( )。
A.老庄之学B.孔孟之道C.墨家学说D.耕作技术3.“知足常乐”源于古代“无为而治”思想,提出这一思想的学派是( )。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4.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
下列台词中最合适的是(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5.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
A.爱人如己,崇尚和平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清心寡欲,顺应自然 D.善用权力,建立权威6.儒学在中国古代被确立为正统思想,这开始于( )。
A.周朝 B.秦朝C.汉朝 D.宋朝7.孔子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根基。
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
A.“仁”、“礼” B.“因材施教”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8.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以“仁者爱人”来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学派是( )。
A.法家B.儒家C.墨家D.道家9.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其中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10.确切地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首次( )。
A.文化革命运动 B.社会革命运动 C.思想解放运动 D.学术交流活动11.“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说这段话的最有可能是( )。
A.朱熹B.孟子C.董仲舒D.荀子12.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
会考必修三检测练习
高中会考模拟题必修三试卷Ⅰ一、(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涟漪.绮.丽欹.侧旖.旎B.檄.文巡徼.缴.纳皦.皦C.草坂.田畈.贩.子皈.依D.毗.邻纰.漏秕.谷先妣.【1.A(A依次为yīqǐqīyǐB.xíjiào jiǎo jiǎo C.bǎn fàn fàn guīD.pípībǐb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徜徉愧祚澄澈死心塌地B.缱绻羁糜干瘪墨守成规C.湮没纾祸趿拉销声匿迹D.赊账蹩进悖谬蔽帚自珍【C(A.祚—怍B.糜—縻D.蔽—敝)】3.下列句子的横线上该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高超,行家估计中国队胜率较大。
(2)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3)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相应的实力,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4)这家商厦的值班人员未经领导同意,脱岗,以致没有及时发现火情延误了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
A.越发不免以至私自B.更加不免以致私自C.更加未免以致擅自D.越发未免以至擅自【B 在比喻同一事物的发展变化时,“更加”“越发”通用,但用于两种事物的比较时,只能用“更加”。
未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满意,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
不免:免不了,客观上不容易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
这里表述的是对科尔曼的客观评价,因为“年轻气盛”,免不了有这种缺点,应用“不免”。
以至:①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
②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这里前后体现的是因果关系,应用“以致”。
私自:背着组织或有关的人,自己做不合乎规章制度的事。
高一历史会考综合练习必修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70小题,每小题1分
高一历史会考综合练习必修三一、选择题(本大题有70小题,每小题1分。
共7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2.春秋战国作为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流派纷呈的时期。
下列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的思想,至今对构建和谐社会仍产生着积极影响的是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兼相爱,交相利”④人贵贱有“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3.“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4.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5. 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他不必..准备的材料是A.《诗经》B.《春秋》C.《韩非子》D.《礼记》6.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宇宙便是吾心”C.“工商皆民生之本”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7.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
”这说明A.主张学以致用 B.反对封建专制C.主张男女平等 D.对宋明理学深恶痛绝8.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是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
历年会考关于必修三第一,二章的考题整理
高二生物会考练习卷(必修三第一二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切除幼年狗的甲状腺,狗将发生的明显症状是A.生长发育加快B.生长发育停止C.行动敏捷D.食欲大增2.高等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是A.原生质B,反射C.反射弧D.内分泌腺3.下列对高等动物的雄性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能维持雄性个体的第二性征B.它主要来源于睾丸C.它能促使雄性个体的生长停止D.它能促进精于的生成4.正常情况下,分泌雄性激素的主要器官是A.卵巢B.睾丸C.甲状腺D.脑垂体5.能引诱同种异性个体前来交尾的昆虫激素叫做A.保幼激素B.蜕皮激素C.性外激素D.脑激素6.由昆虫的体表腺体分泌到体外的激素是A.蜕皮激素B.脑激素C.性外激素D.保幼激素7.能够维持雄孔雀第二性征的激素是A.雄性激素B.雌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D.小生长激素8.下列行为中,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是A.与艾滋病患者共用一个针管静脉注射B.输入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污染的血液C.与艾滋病患者握手D.与艾滋病患者性接触9. 连续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战士,内环境依然能保持稳态,其调节机制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10.人体的内环境是指A.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和消化液C.细胞内液和血液D.血浆、淋巴、组织液等11.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A.糖类B.脂质C.蛋白质D.核酸12.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化学信息的是A.孔雀开屏B.蜘蛛网的振动频率C.雌蚕蛾释放的性外激素D.蜜蜂跳舞13. 动物和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非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C.反射D.本能14. 人体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其中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 T细胞C.靶细胞D.浆细胞15. 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只在幼芽中合成B.生长素既可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也可反过来运输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D.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16.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17. 人体中分泌雄性激素的腺体主要是A.睾丸B.卵巢C.垂体D.下丘脑18. 目前,我国使用H1N1流感疫苗预防甲型H1N1流感。
理科会考必修三专题1
理科会考必修三专题1理科会考必修三专题1一、选择题1.(2011年6月广东会考55题)“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说这段话的应该是A.朱熹B.孟子C.董仲舒D.荀子2.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演员们手持竹筒高声吟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并多次出现巨大的“和”字,它所蕴涵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3.(2010年夏季山东会考15题)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治理社会方案的主张是A.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4.(2009年安徽会考18题)古代中国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写道:“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中国最早主张“性本善”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朱熹5.(2008年1月宁夏会考15题)西汉时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主要是由于A.儒家思想是孔子和孟子创立的B.荀子提出“性恶论”C.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D.科举制的需要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7.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在郊游时,有朋友问他,“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回答说,“你来看此花树时,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
”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
这位思想家是A.程颐B.朱熹C.王守仁D.黄宗羲8.(2011年海南会考1题)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自觉地、直接地思考政治秩序问题的先驱。
他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吸引了大量门徒。
他的学生将其言论和教诲编辑成书,对中国政治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书是A.《诗经》B.《尚书》C.《春秋》D.《论语》9.春秋战国时期的某学派代表人物认为:万物是没有界限和差别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该学派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110.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必修第三册模块检测(一)-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项复习(河北省)(原卷版)
必修第三册模块检测(一)-2021-2022年度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 1、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小球P 靠近放在绝缘支架上的不带电导体A 时,导体A 的( )A.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B.左端带正电,右端带负电C.左右两端都带正电D.左右两端都带负电2、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点电荷就是体积足够小的电荷B .点电荷是电荷量和体积都很小的带电体C .根据F =k Q 1Q 2r 2可知,当r →0时,F →∞D .静电力常量的数值是由实验得到的3、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4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12r ,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 .9F B.94F C.43F D .12F4、关于电场强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E =Fq 可知,某电场的场强E 与q 成反比,与F 成正比B .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与放入该点的试探电荷的正负无关C .正、负试探电荷在电场中同一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相反,所以某一点场强方向与放入试探电荷的正负有关D .电场中某一点不放试探电荷时,该点场强等于零5、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A 、B 两点,将一电荷量为q 的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第一次沿直线AB 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功为W 1;第二次沿路径ACB 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功为W 2;第三次沿曲线AB 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功为W 3,则( )A .W 1>W 2B .W 3<W 2C .W 1=W 3D .W 1<W 36、在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75 V ,B 、C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BC =-200 V ,则A 、B 、C 三点的电势高低关系为 ( )A .φA >φB >φCB .φA <φC <φBC .φC >φA >φBD .φC >φB >φA7、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场中,均有相互对称分布的a 、b 两点,其中a 、b 两点电势和场强都相同的是( )8、对公式E =U ab /d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公式适用于计算任何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B .a 点和b 点间距离越大,则这两点的电势差越大 C .公式中d 是指a 点和b 点之间的距离D .公式中的d 是匀强电场中a 、b 两个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9、如图所示为一长方体铜块,使电流沿图中I 1、I 2两个方向通过该铜块,铜块的电阻之比为( )A.1B.a 2c 2C.a 2b2 D.b 2c2 10、如图所示为一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电压U 和电流I .图线上点A 的坐标为(U 1,I 1),过点A 的切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为I 2,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 1时,电阻等于( )A.I 1U 1 B.U 1I 1 C.U 1I 2D.U 1I 1-I 21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 1、R 2、R 3的阻值相等,电池的电阻不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 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2、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3、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A.干湿地区 B.自然区 C.高原区 D.热带雨林区4、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内部所有特征完全一致B.区域划分的指标一般都是综合性的,按单一指标划分的区域很少C.区域划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了解区域内部特征D.区域是按一定指标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划分出的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5、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A.地形、气候 B.气候、土壤 C.植被、土壤 D.地形、水文6、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A.干湿地区 B.我国华北地区 C.高原区 D.热带雨林区7、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不同的区域范围和等级可以不同8、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耕作制度的形成条件是:A.气温高,生长期长B.平原广大,适合耕作C.土壤肥沃D.冬季风不能到达9、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B.区域划分的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某一方面,也有综合性的C.按照指标的不同,区域可分为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D.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完全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10、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B.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C.区域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1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青岛市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12、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①热量带②干湿区③我国三大自然区④文化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3、青藏高寒区的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14、关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冬季风影响不明显B.受夏季风影响明显C.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北、青藏高原以东D.海拔较高,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15、造成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A.季风强弱不同造成的 B.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C.气温随纬度位置的变化造成的 D.海拔高低悬殊造成的16、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季风强弱不同造成的 B.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C.气温随经度位置的变化造成的 D.海拔高低悬殊造成的17、下列地理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的组合,不正确的是:A.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气候干旱,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明显B.东部季风区土壤较肥沃——气候暖湿、多森林植被C.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冰川广布——海拔高度影响D.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纬度位置影响18、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部景观差异由东往西表现为: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C.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荒漠——草原荒漠——草原——森林草原——森林19、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②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③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④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20、“寒冻风化作用强烈”是以下哪个自然区的特征:A.东部季风区B.青藏高寒区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D.东部季风区的北方地区21、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南北变化的特点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 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纬度地带性22、风成地貌(风力侵蚀、搬运、堆积)景观广泛呈现的地区是:A.四川盆地 B.新疆南疆 C.福建沿海 D.东北平原23、云南民俗中有“女儿国”和“君子国”,这“两绝”的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A.生活水平低 B.文化素质差 C.交通闭塞 D.开发历史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24-25题。
24、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25、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26、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寒冷干燥 D.青藏高寒区—-冰川纵横27、能直观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环境要素是:A.气候和地形 B.植被和土壤 C.水文和植被 D.气候和土壤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
据此完成28-30题。
28、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原区:A.区域面积依次减小,人口比重依次增加B.地势逐级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少C.人类活动渐次减弱,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D.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29、新疆瓜果特别甜,原因是:A.云量多,光照弱,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30、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31、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人类对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深刻影响产物是:A.东北山区的针叶林 B.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C.青藏高寒区广布的冻土 D.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32、下列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地域分界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部季风区→以水分为基础→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热量为基础→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青藏高寒区→水热组合状况→垂直分异明显D.东部季风区→以热量为基础→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三大自然区由于自然要素的差异导致人类活动和自然景观的差异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3~35题:33、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东至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由东至西: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小C.由东至西:农业、牧业 D.由东至西:地形由山地到盆地34、东部季风区的区域内部特征主要表现在A.受夏季风影响 B.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C.位于湿润地区 D.南北热量条件相差不大35、我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西北干旱区、北方、南方的农业特点依次是A.绿洲农业、坝子农业、河谷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B.河谷农业、坝子农业、绿洲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C.河谷农业、河谷农业、坝子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D.坝子农业、河谷农业,绿洲农业、旱地、水田耕作若将我国按照地貌、气候的差异分为三大自然区,其分布如以下简图所示,回答36~38题。
36、乙自然区应为A.东部季风区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 D.南方地区37、下列判断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内部从西向东的差异主要是热量引起的B.丙区内部从南向北的差异主要是水分引起的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甲区比丙区北部距海远,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38、有关丙自然区的特点,不.正确的叙述是A.地形较平坦,海拔均在200米以下B. 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上 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D.河流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根据下图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及你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了解,回答39~40题。
39、请判断顺着箭头所指的方向,下列过渡合理的是A.平原------高原------高大山脉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C.干旱------半干旱------湿润D.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一熟40、导致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景观东西方向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水分条件由东往西逐渐变干 B.水分条件东由向西逐渐变湿C.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D.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增41、资源型城市兴起于:A.采集和狩猎阶段 B.农业社会阶段 C.工业社会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42、四大文明古国产生于:①采集和狩猎阶段②农业社会阶段③北半球④南半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3、后工业化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①新兴技术使人类生产、生活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上升②对生活资料与劳动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③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④新技术产业聚集在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形成新技术产业聚集效应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4、在后工业化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布局在:A.环境质量优越地区B.矿产资源丰富地区C.人口资源充足地区D.劳动力低廉地区45、工业社会阶段,一些工业基地的地域分布摆脱了矿产资源的地域依赖,主要原因是:A、地理位置优越,海运发达B、出现超高压输电技术C、新兴的消耗资源、能源少的工业兴起D、石油的开采和利用46、下列关于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第一产业将逐渐减少 B.在第二产业将逐渐增加C.在第三产业中将先增后减 D.在每个产业都是逐渐增加的47、有关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后有三次产业转移B.第一次产业转移开始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目前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D.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是由第二次产业转移引起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
回答48~49题。
48、这种产业迁移()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进程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49、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①香港地价较高②内地服务业发达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读2005年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回答50~5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