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ZO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研究
ITO薄膜研究现状及应用2

ITO薄膜研究现状及应用2ITO薄膜研究现状及应用2ITO薄膜是由铟和锡的氧化物组成的透明导电薄膜。
它具有优异的透光性和导电性能,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材料。
目前,ITO薄膜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并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ITO薄膜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首先,ITO薄膜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
PVD方法包括蒸发、溅射和激光烧蚀等,适用于小面积的薄膜制备。
CVD方法则可以制备大面积、均匀性好的薄膜。
此外,还有溶液法和离子束辅助沉积等方法,可以制备高质量的ITO薄膜。
然后,ITO薄膜在光电子器件领域有广泛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导电电极,提供稳定的电流输出和高透光性。
此外,ITO薄膜还可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器件中,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另外,ITO薄膜还可以用作光学薄膜,用于太阳能电池中的抗反射层和导电镜片等。
此外,ITO薄膜在传感器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气体传感器,通过测量气体的电导率变化来检测特定气体的存在。
此外,ITO薄膜还可以用于压力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等。
此外,ITO薄膜还可以用于触摸屏和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提供灵敏的触控和柔性的制备。
此外,ITO薄膜还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ITO薄膜可以用于电刺激和电生理记录等应用。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防静电涂层和EMI屏蔽等领域,提供静电和电磁屏蔽的功能。
虽然ITO薄膜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ITO薄膜的高成本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其次,ITO薄膜还存在着导电性不稳定和薄膜厚度不均匀等问题。
此外,ITO薄膜的氧化镉含量较高,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正在积极开展工作。
例如,他们正在寻求替代ITO薄膜的导电材料,如铝锌锡氧化物(AZO)和氧化铟锡锗(IGZO)等。
ITO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ITO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ITO(Indium Tin Oxide)透明导电薄膜是一种具有高透明性和导电性能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器、太阳能电池、触摸屏等领域。
本文将从方法和研究进展两个方面介绍ITO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首先,ITO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蒸发法、溅射法、溶胶凝胶法、电化学法等。
物理蒸发法是将ITO材料以高温蒸发形成薄膜,常用的物理蒸发方式有电子束蒸发、溅射蒸发等。
优点是制备的薄膜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和传输率,但其成本较高,且设备复杂。
溅射法是最常用的ITO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方法,利用高能量的离子轰击靶材,将靶材粒子气化并沉积在基底上形成薄膜。
溅射法制备的ITO薄膜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和机械稳定性,适用于大面积薄膜的制备。
溶胶凝胶法是将金属盐溶液加入胶体溶剂中,通过溶胶的胶凝和固化过程形成ITO薄膜。
溶胶凝胶法具有简单、可控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大面积薄膜的制备。
然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ITO薄膜在导电性能和透明性方面相对较差。
电化学法是将ITO前驱体溶液通过电解沉积的方式制备薄膜。
电化学法制备的ITO薄膜具有均匀性好、成本低等优点,但其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仍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有许多研究注重改善ITO薄膜的导电性能和光学透明性。
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掺杂、纳米颗粒掺杂、多层薄膜等手段提高ITO薄膜的导电性能。
例如,掺杂氮使得ITO薄膜的电导率提高了许多倍。
另外,通过掺杂稀土元素或金属纳米颗粒,可以进一步改善薄膜的导电性能。
另一方面,人们还在研究如何提高ITO薄膜的透明性。
一种方法是通过控制薄膜的厚度和晶粒的尺寸来改善光学透明性。
研究表明,薄膜的晶粒尺寸减小可以有效减少散射光,从而提高薄膜的透明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研究关注ITO薄膜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控制薄膜表面的形貌和厚度来提高其抗刮擦性能和耐久性。
另外,利用纳米材料改善薄膜的耐氧化性也是一个研究热点。
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技术研究

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技术研究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透明导电薄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在显示器、太阳能电池、智能玻璃、触摸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透明导电薄膜的开发和研究成为了热点话题。
其中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是一种性能优良、稳定性高的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氧化锌(ZnO)是一种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它可以用于液晶显示器、智能玻璃、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具有很高的透明率(超过90%),较低的电阻率(10-4-10-2Ω/cm2),优良的光学、电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极易制备成大面积平整薄膜。
制备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磁控溅射法、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离子束溅射法等。
其中,磁控溅射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控制沉积条件来调控氧化锌的形貌、结构和性能。
同时,该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制备成本较低等优点,因此在学术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磁控溅射法制备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基本过程是,在高真空环境下,利用惯性离子把氧化锌靶材表面的原子和离子溅射到基板表面,形成薄膜。
该方法可以用简单的设备和低温沉积条件制备高品质的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
同时,该方法还具有较高的生长速率、较低的沉积温度、较好的可重复性和控制性等优点。
在制备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时,常采用掺杂的方式来改善其导电性能。
通常采用的掺杂剂有铝、锡等元素。
磁控溅射法制备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关键技术是对沉积条件的控制。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氧化锌靶材,提高靶材的纯度和致密度,以保证沉积出的氧化锌薄膜具有较高的质量。
其次,要控制沉积温度和气压,保证薄膜的形貌和结构。
同时,沉积时间和离子能量也是影响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质量的重要因素。
最后,要在沉积过程中对氧化锌薄膜进行掺杂,提高其导电性能。
掺杂的方式可以分为氧化物掺杂、杂质掺杂和气体掺杂等。
ITO透明导电薄膜的组分、微结构及其光电特性研究

s +o eroih6 s cas d) 3 o erod rs a tn n c c ti n 。1 ir e a ZI+ nna neee n h 4 n na n t m ne , t s n n c c ti cas d e t
i r s , d an t oye vcny 0t t t 仃of snr s adhn n e e i i tgh xgn aac cn ni h c a s n ci e e n e i i ee n t l ca s m e
cm o tna ht lt r ei ft i sa na e yXr o Psi n O e C cP Pre i o dP o er o t s0 h l r i ef m ea l db 一y z y a
Dfatn(R )Tas ii l tnMi s P T M , 一 yPo e co i co X D, nmso e r r i r s nE c o o r o E c c y( )Xr ht l tn a o er
Se r cP X S Ut ie功s l Pcoht e radf r 0 t r e Pco oy(P) l o t ieSe r o m t n o - i P b ts , r l一 b v a tP o e uP n o i tm n Mc s c raa s s w t t e 1st ke t b bi c sl n r et io r t nli h sh t f s1 e h i ye r t s u . rt u u e yso ahi m i P e x t ya l
i i t ht hnanada 30 , n c e a w e n ee t 0 , 仃o ae g r u ryi r s i d a st l C vr eg l t n e e t a n i c a sw h a a i r s ganan t eX Saa s s sht hnana da30 , i n e i ne i i . P n l i h t w e ne e t 0, wt c an lg m ys o a w l C h
透明导电ITO薄膜的制备及光电特性的研究

Re e r h o p ia nd Elc rc lPr pe te f Tr ns r ntCo u tv TO l s s a c n O tc la e t ia o r iso a pa e nd c ie I Fim
t e o t a a d e e tia r p r iso h i s h d b e n e tg t d d rn h r c s .Th t d a T( i sc y t l h p i l n l c rc lp o e t ft e f e a e n iv s ia e u ig t e p o e s c e l e wi r wn I )f m r s a— h l
透明导 电 I TO 薄膜 的制 备 及 光 电特性 的研 究
曹 延 军
( 安职业技术学院, 西 延 安 760 延 陕 1 0 0)
摘
要 : 用 溶 胶 一 胶 方 法 以 I ( 。 。・4 5 和 S C ・5 为 前 驱 物 , 提 拉 法 在 石 英 玻 采 凝 n NO ) .HO n1 HO 用
lz rng he tt e t e nd t r s a l a i oc s ied du i a r a m nta he c y t li ton pr e s,I ( im sde r a e ih t n r as ft m pe a u e a he r — z T )fl c e s d w t hei c e e o e r t r nd t e s si iy o he fl s c m e do n wih t t t on itvt ft im a w t ha , hec duc iiy i r a e ih t ihd a n i e . tvt nc e s d w t he w t r wi g tm s Ke r s: TO i s, S — lm e ho y wo d I fl m olge t d,O p ia nd ee tia o r is tc la l c rc lpr pe te
ITO膜透明导电玻璃的特性_制备和应用

Ξ№.1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Feb.2003・106・ JOU RNAL O F SHAAN X IUN I V ER S IT Y O F SC IEN CE &T ECHNOLO GY V o l.21 文章编号:1000-5811(2003)01-0106-04ITO 膜透明导电玻璃的特性、制备和应用马颖,张方辉,牟强(陕西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陕西咸阳 712081)摘 要:主要介绍了ITO 膜透明导电玻璃的主要特性、结构、导电机理、半导化机理、制备方法,综述了其在液晶显示器行业以及其它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ITO 膜透明导电玻璃;溶胶—凝胶法;磁控溅时;液晶显示器中图分类号:O 484.4+2 文献标识码:A0 前言ITO (Indium 2T in 2O x ide ,铟锡氧化物的简称)膜透明导电玻璃,以下简称ITO 膜玻璃,属信息产业领域广泛使用的电气、电子玻璃家族中的一员,在信息产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透明导电玻璃作为平面显示器行业的上游产品,其应用面极广,不但是L CD (液晶显示器)中的关键组件,还可在其它高阶平面显示器中作为透明玻璃电极,并与民用消费产品(诸如建材、汽车、电视等)息息相关,其工艺更可进一步延伸为市场所需的任何导电玻璃的生产。
1 ITO 膜的性能铟锡氧化物薄膜是综合性能最优异的透明导电薄膜〔1〕,具有一系列独特性能:较低的电阻率(约为10-48・c m );可见光透过率可达85%以上;紫外线吸收率大于85%;红外线反射率大于80%;微波衰减率大于85%;加工性能良好,便于刻蚀;膜层硬度高,既耐磨又耐化学腐蚀等。
将ITO 膜玻璃用作平板显示器件的透明电极时,其最重要的特性指标为方阻和可见光透射率,通常希望ITO 膜玻璃具有较小的方阻(10~1008 □)和较高的透光率(83%以上)〔1〕。
图1 In 2O 3体心立方结构1.1 ITO 膜的结构In 2O 3薄膜属于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薄膜〔2〕,为体心立方铁锰矿结构(a =1.0118nm )的晶体,其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
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AZO透明导电薄膜光学性质研究

厚度 d 则容易计算出光学透过率 , , 但是在反演计 算 过程 中薄膜 样 品的参数 n k和 d是需要 求解 的未 , 知量 . 因此 , 于拟 合思 想 采 用 适 当 的优 化 算 法 , 基 在 物理范围内自动调节未知参数值 , 当理论计算值 和 实验测 量 值 。 间 的绝对 偏 差 为最 小 时 , 可 之 则
co ey rl td t h ti k e s f t e f ms a d t e r f ci e i d x p s e s s h oma ip ri n c a a tr t s ls l e ae o t e h c n s o h l n h er t n e o s se te n r l s e so h ce si . i a v d r i c
控 溅 射 技 术 制 备 , 验 设 备 为 沈 阳科 友 生 产 的 实
K J6 D57型高 真空复 合镀膜 系 统 , 溅射 靶 材为 铝 掺杂 2w% 的高密 度 氧化锌铝 ( n 1 陶瓷靶 ( n 和 t Z A: ) 0 ZO A 。 纯 度 为 9 .9 % ) 溅 射 所 用 气 体 为 纯 度 1 的 0 99 , 9 .9 的高纯 氩 气. 膜沉 积 实 验 前 , 玻璃 衬底 99 % 薄 将
F t r oe,t ptc lc n tn s we e d tr i e r m he m e s r d ta mitnc p cr sn he e e o meh urhem r he o i a o sa t r ee m n d fo t a u e r ns t a e s e ta u i g t nv lpe tod, a d te r s lsa e c n o ntwih t s e e ie o t e s e tu ft n eh d. n h e ut o s na t ho e d t r n d f m h p cr m t g m t o r m r i i Ke ywo ds r l m n au ium— d zn xde;ta p r n o d tv l d pe i c o i rns a e tc n ucie f ms;o tc lc n tn s i pi a o sa t
IZO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研究

IZO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研究透明导电氧化物是一种具有优良导电性和透明性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平板显示器、触摸屏等领域。
其中,IZO(氧化锡掺杂铟)透明导电薄膜因其较高的导电性能和良好的可见光透过率而备受研究者关注。
首先,IZO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物理蒸发法、磁控溅射法、溶液法等。
物理蒸发法是将IZO材料置于真空腔室中,通过热蒸发或电子束蒸发等方法使IZO材料蒸发并沉积在基底上,形成薄膜。
磁控溅射法是将IZO靶材与惰性气体(如氩气)放置在真空腔室中,通过加热或加电使靶材发射离子,然后沉积在基底上。
溶液法则是将IZO前驱体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喷涂、浸渍或旋涂等涂覆方法,将溶液均匀地涂覆在基底上,然后通过烘干和烧结处理形成薄膜。
其次,IZO薄膜的性能优化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在透明性方面,研究者通过控制制备方法、薄膜厚度和掺杂浓度等参数来调节IZO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一般可达80%以上。
在导电性方面,研究者通过优化制备条件、控制薄膜结构和掺杂浓度等手段来增强IZO薄膜的导电性能,一般可达到10^3Ω/□以下。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通过改变IZO薄膜的微观结构,如晶粒尺寸、晶界密度和结晶方向等来改善其导电性能和可见光透过率的稳定性。
最后,IZO透明导电薄膜的应用范围广泛。
太阳能电池是IZO薄膜的主要应用之一,它作为太阳能电池电极材料,能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电荷传输效率和抗氧化性能。
此外,IZO薄膜还可应用于各种平板显示器、触摸屏和光电子器件中,提供导电通道,实现电极间的电流传输和数据交互。
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IZO透明导电薄膜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综上所述,IZO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研究包括制备方法、性能优化和应用等方面。
通过不断优化制备条件和薄膜性能,IZO薄膜在太阳能电池、显示器和光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泛。
透明导电材料

透明导电材料透明导电材料是一种具有透明性和导电性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器件、平板显示、触摸屏、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透明导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介绍透明导电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首先,透明导电材料的种类主要包括氧化铟锡(ITO)薄膜、氧化铟锌(IZO)薄膜、碳纳米管薄膜、金属网格薄膜等。
其中,ITO薄膜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透明导电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透明性和电学导电性能。
但是,由于铟等稀有金属资源的有限性和昂贵性,以及ITO薄膜在柔性器件中易发生脆性断裂等缺点,人们开始寻找替代材料,如IZO薄膜、碳纳米管薄膜和金属网格薄膜等,这些材料在透明性和导电性能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
其次,透明导电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透明性和电学导电性能。
在可见光范围内,透明导电材料的透光率通常在80%以上,甚至接近玻璃的透光率。
同时,透明导电材料的电阻率也在10^-4Ω·cm量级,能够满足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的要求。
这种优异的光学透明性和电学导电性能使得透明导电材料成为制备透明电子器件的理想选择。
透明导电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平板显示领域,透明导电材料被用于制备触摸屏、液晶显示器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器件,提高了显示效果和触控灵敏度。
在光伏领域,透明导电材料被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透明电极层,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在光电子器件领域,透明导电材料被用于制备光电探测器、光学滤波器等器件,实现了光学透明和电学导电的双重功能。
总之,透明导电材料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应用价值,其种类繁多,特性优异,应用广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透明导电材料必将在光电子器件、平板显示、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相关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希望本文对透明导电材料有所了解的读者能够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AZO透明导电薄膜的特性_制备与应用

A Z O 透明导电薄膜的特性、制备与应用Ξ范志新(河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天津,300130)2000年7月27日收到摘 要 综述了A Z O 透明导电薄膜的结构特点,冶金学、电学和光学的特性,薄膜研究、应用和开发现状,认为A Z O 薄膜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A Z O 薄膜 特性 制备 应用中图分类号:O 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488X (2000)04202552051 引 言透明导电薄膜在光电池和液晶显示等多方面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氧化锡(TO )和氧化铟锡(ITO )薄膜的研究取得成功并获得工业化应用之后,尽管提高薄膜透光率和降低电阻率仍然是研究者们继续不断向“极限”挑战的目标,国内外的刊物上仍不断有论文发表,但这已不是主攻方向。
接下来,研究者又把研究的主要目标转向其它材料,掺铝氧化锌(A Z O )薄膜就是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薄膜材料之一[1~21]。
氧化锌(Z O )是一种典型的纤锌矿结构材料,作为良好的半导体、压电功能材料,多年前就已经达到实用化的程度。
氧化锌薄膜也可以作为良好的透明导电材料,由于ITO 薄膜含有稀散贵金属铟,成本较高,而氧化锌原料丰富,价格低,性能优异,引起人们研究与开发的兴趣,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就不断有论文发表,近年来更成为研究的热门课题。
而掺铝氧化锌又属透明导电薄膜中目前效果最好的氧化锌系薄膜[19]。
多种制备技术都可以用于沉积A Z O 薄膜,如磁控溅射、激光沉积、溶胶2凝胶工艺在A Z O 薄膜制备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大量国内外文献作了多方面的报道[1~21]。
2 A Z O 薄膜的特性优质的氧化锌薄膜具有C 轴择优取向生长的众多晶粒,每个晶粒都是生长良好的六角形纤锌矿结构。
按照一般的晶体学模型[22,23],氧化锌晶体是由氧的六角密堆积和锌的六角密堆积反向嵌套而成的。
晶格常数a =0.325nm ,c =0.521nm ,配位数为4∶4,每一个锌原子都位于四个相邻的氧原子所形成的四面体间隙中,但只占据其中半数的氧四面体间隙,氧第20卷第4期2000年12月 光 电 子 技 术O PTO EL ECTRON I C T ECHNOLO GY V o l .20N o.4D ec .2000Ξ范志新 男,1960年11月生,吉林市人,河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系主任,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液晶器件物理与光电子材料。
铟基透明导电膜

铟基透明导电膜1. 引言随着物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铟基透明导电膜成为化学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材料。
铟基透明导电膜以其优异的透明度和导电性能,成为透明导电材料领域中备受推崇的新星。
本文将从铟基透明导电膜的材料结构、性能特点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2. 铟基透明导电膜的材料结构铟基透明导电膜的材料结构可以归纳为三种:ITO(Indium Tin Oxide)、IZO(Indium Zinc Oxide)以及ITO/IZO复合膜。
2.1 ITOITO是最早被用于透明导电膜制备的材料之一,优异的透明度与导电性能成为其主要特点。
在ITO的晶体结构中,铟占据晶格的一个位置,而锡占据另一个位置。
氧离子排列在铟与锡的周围形成氧化物晶格结构。
同时,由于铟和锡离子半径差异较大,ITO膜具有良好的电极化特性,易于形成导电率较高的膜。
2.2 IZOIZO是一种铟与锌混合的氧化物透明导电膜。
相比于ITO,IZO在成本和可用性方面都具有优势。
在IZO晶体结构中,铟与锌离子均出现在晶格中。
IZO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透明性,在电子显示、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2.3 ITO/IZO复合膜ITO/IZO复合膜结合了ITO和IZO两种材料的优点,同时避免了它们各自的缺点。
复合膜的晶体结构中,ITO和IZO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复合结构。
这种复合结构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电学性能,是透明导电材料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材料。
3. 铟基透明导电膜的性能表现铟基透明导电膜的主要性能表现为透明度和导电性能。
透明度通常以可见光透过率作为衡量指标。
铟基透明导电膜的典型透光范围在400-800nm,是一种良好的自然光过滤器。
导电性能通常以膜片电阻率作为衡量指标。
比如,ITO膜的电阻率通常在10-3-10-4Ω.cm范围内,而IZO和ITO/IZO复合膜的电阻率则略高。
此外,铟基透明导电膜还要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4. 铟基透明导电膜的应用铟基透明导电膜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izo折射率

IZO折射率什么是折射率?折射率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偏折的程度。
它是一个无量纲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n表示。
折射率的大小取决于光线通过的介质的性质,例如密度和光的传播速度。
IZO的介绍IZO是一种透明导电氧化物,由铟、锗和锌的氧化物组成。
它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液晶显示器、LED照明等领域。
IZO的折射率是指IZO材料中光的传播速度与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之比。
折射率是光学材料的重要参数,对于光的传播和折射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IZO折射率的测量方法测量IZO折射率的常用方法是通过自动透射光谱仪进行。
该仪器使用可见光或紫外光照射IZO样品,然后测量透射光的强度。
根据光的传播速度和入射角度的关系,可以计算出IZO的折射率。
此外,还可以使用椭偏仪、菲涅尔反射法等方法来测量IZO的折射率。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研究IZO折射率的特性时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IZO折射率的影响因素IZO的折射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IZO材料的成分、结晶性、温度等。
其中,IZO材料的成分是影响折射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通过调整IZO材料中铟、锗和锌的含量,可以改变IZO的折射率。
此外,IZO材料的结晶性也会影响其折射率。
具有较高结晶度的IZO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折射率。
温度也会对IZO折射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会导致IZO的折射率降低。
IZO折射率的应用IZO的优异光学性能使其在各种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IZO折射率在一些领域中的应用示例: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IZO作为透明导电材料,可以作为太阳能电池中的电极材料,提供导电性能并保持光的透过性。
IZO的折射率可以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效率和光电转换效率。
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是目前最常见的平板显示技术之一。
IZO作为透明导电薄膜的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的电极。
IZO的折射率对于液晶显示器的光透过性和色彩表现有着重要影响。
ITO

透明导电氧化物ITO薄膜的制备研究摘要:以掺二氧化锡的氧化铟为靶材,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在玻璃衬底制备了ITO薄膜。
分别用紫外-可见光-红外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四试探针测试仪对所制备的ITO薄膜的透过率、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电阻率(方块电阻)进行了表征分析;利用霍尔测试仪对ITO的电学特性进行表征分析。
研究了不同溅射气压、不同溅射功率和不同衬底温度对薄膜质量的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在溅射气压为0.3pa在溅射功率为80W和衬底温度为300℃时所制备的薄膜的透过率最高电阻率最低,薄膜的质量最好。
关键词:ITO薄膜;磁控溅射法;透过率;电导率。
0引言ITO薄膜是一种高度简并的n型掺杂半导体,ITO薄膜材料具有载流子浓度高、电子迁移率高和禁带宽度比较宽的优点,而且ITO薄膜材料在可见光范围内透过率高、电阻率低、附着性良好、硬度及化学稳定性质等优点,使其同时具有好的导电性和高的透光率[1,2],由于这些优越的性能,现在ITO薄膜材料被广泛运用于太阳能电池中做窗口电极层,并取得了高的效率。
近年来特别随着平板显示器的开发和实用化进展,ITO 膜也广泛用于平板显示装置,因此对ITO膜的研制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从应用角度出发,通常要求ITO薄膜的成份是In2O3和SnO2,薄膜中铟锡低价化合物愈少愈好[3,5]。
制备ITO薄膜的方法有很多中,主要有磁控溅射[6]、脉冲激光沉积[7]、超声雾化热分解方法[8]和溶胶-凝胶法[9]。
其中磁控溅射制备薄膜因可以准确地控制工艺参数使得成膜速率可以很高、也可在大面积衬底上均匀成膜且重复性好,可获得光电性能优异的ITO薄膜等优点[10]。
本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ITO薄膜,并重点研究了不同溅射气压(0.3pa、0.5pa、0.8pa、1.5pa、2pa)、不同溅射功率(40W、60W、80W、100W)不同衬底温度(100℃200℃300℃)对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并对ITO薄膜的光电性能进行表征分析。
ITO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ITO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ITO(Indium Tin Oxide)透明导电薄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显示器件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材料。
其具有高透明度、低电阻率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因此在光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ITO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目前,ITO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气相沉积法、溅射法和化学沉积法等。
物理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ITO薄膜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金属铟和锡置于高温环境中,使其蒸发并与氧气反应生成ITO薄膜。
该方法制备的ITO薄膜具有高导电性和良好的光学透明性,但需要高温环境,且设备复杂,工艺较为复杂。
溅射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ITO薄膜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反应室中施加高电压,使金属铟和锡通过溅射的方式沉积在基底上,并与氧气反应生成ITO薄膜。
该方法制备的ITO薄膜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较好的光学透明性,且工艺相对简单,适用于大面积的制备。
化学沉积法是一种低温制备ITO薄膜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金属铟和锡的化合物溶液沉积在基底上,并经过热处理使其转化为ITO薄膜。
该方法制备的ITO薄膜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较好的光学透明性,且适用于各种基底材料,具有较大的潜力。
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一些新的制备ITO薄膜的方法正在研究中,如溶胶-凝胶法、电化学法和磁控溅射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和适用于大面积制备等优点,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ITO透明导电薄膜进行了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其电学性能、光学性能和稳定性等方面。
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调节制备条件、添加掺杂剂和优化薄膜结构等方法,提高了ITO薄膜的导电性能和光学透明性。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也致力于开发替代ITO薄膜的材料,如氧化锌、氮化铟锌和导电高分子等,以解决ITO薄膜在柔性器件中的应用问题。
总之,ITO透明导电薄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摘要:综述了当前透明导电薄膜的最新研究和应用状况,重点讨论了ITO膜的光电性能和当前的研究焦点。
指出了目前需要进一步从材料选择、工艺参数制定、多层膜光学设计等方面来提高透明导电膜的综合性能,使其可见光平均透光率达到92%以上,从而满足高尖端技术的需要。
关键词:透明导电,薄膜,平均透光率,ITO,电导率透明导电薄膜的种类有很多,但氧化物膜占主导地位(例如ITO和AZO膜)。
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简称为ITO)薄膜、氧化锌铝(Al-dopedZnO,简称AZO)膜都是重掺杂、高简并n型半导体。
就电学和光学性能而言,它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透明导电薄膜。
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TCO:TransparentandConductiveOxide的缩写)的研究比较早,Bakdeker于1907年第一个报道了CdO透明导电薄膜。
从此人们就对透明导电薄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从物理学角度看,透明导电薄膜把物质的透明性和导电性这一矛盾两面统一起来了。
1950年前后出现了硬度高、化学稳定的SnO2基和综合光电性能优良的In2O3基薄膜,并制备出最早有应用价值的透明导电膜NESA(商品名)-SnO2薄膜。
ZnO基薄膜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得火热。
TCO薄膜为晶粒尺寸数百纳米的多晶;晶粒取向单一,目前研究较多的是ITO、FTO(Sn2O:F)。
1985年,TakeaOjioSizoMiyata首次用汽相聚合方法合成了导电的PPY-PVA复合膜,从而开创了导电高分子的光电领域,更重要的是他们使透明导电膜由传统的无机材料向加工性能较好的有机材料方面发展。
透明导电膜以其接近金属的导电率、可见光范围内的高透射比、红外高反射比以及其半导体特性,广泛地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显示器、气敏元件、抗静电涂层以及半导体/绝缘体/半导体(SIS)异质结、现代战机和巡航导弹的窗口等。
由于ITO薄膜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因而近年来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在薄膜晶体管(TFT)制造、平板液晶显示(LCD)、太阳电池透明电极以及红外辐射反射镜涂层、火车飞机用玻璃除霜、建筑物幕墙玻璃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形成一定市场规模。
AZO薄膜的光学性质研究

AZO薄膜的光学性质研究AZO(锌铝氧化物)薄膜是一种重要的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具有优良的光学和电学性能。
它以可见光范围内的高透射率和低电阻率而闻名,并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
因此,AZO薄膜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电器件和液晶显示器的制造中。
在研究AZO薄膜的光学性质时,通常关注的主要参数有透射率、反射率、吸收率和折射率等。
首先,透射率是指光线从薄膜表面穿过并传播的比例。
AZO薄膜通常具有很高的透射率,特别是在可见光范围内。
透射率的大小与AZO薄膜的制备方法、厚度、晶格结构以及杂质浓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和控制薄膜的微观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AZO薄膜的透射率。
反射率是指光线从表面反射的比例。
AZO薄膜具有较低的反射率,这是因为它的电阻率较低,电子在薄膜中的迁移速度较高。
这使得AZO薄膜可以有效地提高光线的透过,并减少光线的反射损失。
研究发现,适当调控AZO薄膜的成分和微观结构,可以 further改善其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从而降低反射率。
吸收率是指材料吸收入射光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AZO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吸收率较低,但在紫外光范围内会有所增加。
这主要是由于AZO 薄膜中的缺陷态能级和杂质能级引起的。
研究发现,通过添加掺杂剂、优化制备条件和改善晶格结构,可以显著降低AZO薄膜的吸收率。
折射率是指光线在材料中传播速度的变化。
AZO薄膜的折射率通常较高,这主要是因为AZO薄膜中的电子极化作用和电子-光子相互作用引起的。
通过改变AZO薄膜的制备条件和掺杂剂浓度,可以调控其折射率,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综上所述,AZO薄膜的光学性质研究涉及透射率、反射率、吸收率和折射率等参数。
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和控制薄膜的微观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AZO薄膜的光学性能。
这对于优化AZO薄膜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ITO透明导电薄膜的湿法刻蚀及光电特性研究》范文

《ITO透明导电薄膜的湿法刻蚀及光电特性研究》篇一摘要:本文针对ITO(氧化铟锡)透明导电薄膜的湿法刻蚀技术及其光电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实验分析,探讨了湿法刻蚀过程中不同工艺参数对ITO薄膜刻蚀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光电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本文旨在为ITO薄膜的制备工艺及光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一、引言ITO透明导电薄膜因其良好的导电性、光学透明性及化学稳定性,在触摸屏、液晶显示、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ITO薄膜的制备过程中,如何精确控制其尺寸、形状以及电学性能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难题。
其中,湿法刻蚀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制备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对ITO 透明导电薄膜的湿法刻蚀及光电特性进行详细研究。
二、ITO透明导电薄膜的湿法刻蚀1. 刻蚀原理ITO薄膜的湿法刻蚀主要是利用化学溶液与ITO薄膜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对薄膜的选择性去除。
刻蚀液中通常含有对ITO具有选择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如酸性溶液中的硝酸或醋酸等。
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内,这些化学物质与ITO发生反应,使得薄膜被逐渐腐蚀,从而达到刻蚀的目的。
2. 刻蚀工艺参数湿法刻蚀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刻蚀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刻蚀液浓度、温度、时间等因素对ITO薄膜刻蚀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提高刻蚀液浓度、温度以及延长刻蚀时间,可以有效地提高ITO薄膜的刻蚀速率和精度。
然而,过高的工艺参数可能导致薄膜过度腐蚀,影响其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
三、ITO透明导电薄膜的光电特性研究1. 光学性能ITO薄膜具有较高的光学透明性,其对可见光的透过率达到80%《ITO透明导电薄膜的湿法刻蚀及光电特性研究》篇二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透明导电材料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ITO(氧化铟锡)薄膜以其出色的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ITO薄膜的制备工艺和性能优化一直是科研人员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ITO透明导电薄膜的湿法刻蚀技术及其光电特性的研究进展。
izo成分

IZO成分什么是IZO成分?IZO成分是一种用于制造透明导电薄膜的材料。
IZO代表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它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由铟、锌和氧元素组成。
IZO成分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太阳能电池、触摸屏、液晶显示器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领域。
IZO成分的特性1. 优异的导电性IZO成分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可将电流快速传导到整个透明导电薄膜上。
这使得IZO成分非常适合用于制造电子设备和显示器等需要高导电性的产品。
2. 高透明性IZO成分具有高透明性,使得其制成的薄膜能够保持高度透明。
这意味着使用IZO成分制造的触摸屏、液晶显示器和OLED等产品可以提供清晰的图像和良好的可视性。
3. 良好的稳定性IZO成分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保持其性能和特性。
这使得IZO成分非常适合用于长期使用的电子设备和显示器等产品。
4. 可调控的电学性能IZO成分的电学性能可以通过微调其成分比例和制备工艺来进行调节。
这使得IZO成分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调整其导电性和透明性,以满足不同应用的要求。
IZO成分的应用IZO成分在各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IZO成分在几个主要领域的应用示例:1. 电子设备IZO成分可用于制造电子设备的透明导电薄膜,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
这些透明导电薄膜可以用于制作触摸屏、指纹识别器和显示屏等部件,提供高导电性和良好的可视性。
2. 液晶显示器IZO成分在液晶显示器中被广泛使用。
它可以作为透明导电薄膜覆盖在液晶面板上,用于传导电流和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
这使得液晶显示器能够显示清晰的图像,并具有响应迅速的特性。
3.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IZO成分在OLED中也有重要应用。
OLED是一种基于有机材料的发光二极管,它可以产生高质量的图像和视频。
IZO成分可以用作OLED的透明导电薄膜,用于传导电流和提供良好的可视性。
透明导电薄膜实验报告

透明导电薄膜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制备透明导电薄膜,通过控制合成条件,以达到提高导电性能和透明度的目的。
首先,我们将详细介绍实验的原理、材料和方法,随后进行结果和讨论,并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方向进行探讨。
一、实验原理透明导电薄膜是一种同时具有透明性和导电性能的薄膜材料,通常由导电氧化物薄膜组成。
透明导电薄膜在光电器件、平板显示、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导电氧化物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和透明度,是制备透明导电薄膜的理想材料之一。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SnCl2、NaOH、PDMS等。
2. 实验步骤:(1)制备SnCl2溶液;(2)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导电氧化物溶胶;(3)利用旋涂法在基底上制备透明导电薄膜;(4)热处理和表面修饰。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透明导电薄膜,对样品的透明度和导电性能进行了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所制备的透明导电薄膜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导电性能,符合预期的要求。
同时,我们还对薄膜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讨论部分,我们分析了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在制备过程中,控制合成条件对薄膜的性能有重要影响,需要进一步优化实验参数以提高薄膜的性能。
此外,我们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通过不断的实验和改进,进一步提高透明导电薄膜的性能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验成功制备了透明导电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通过不断的实验和研究,我们相信透明导电薄膜在光电器件和其他领域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感谢各位的关注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明导电IZO薄膜
功函数高,用于OLED
4.7 eV
5.0 eV
IZO能够减小阳极空穴势垒,提高空穴注入效率
透明导电IZO薄膜
Han-Ki Kim,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 203 (2008) 652–656
IZO为阳极的OLED开启电压低,发光亮度高
报告内容
波 长 (nm)
IZO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的透射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温度 (℃) 透射率 (%)
RT 80.7
100 82.1
200 83.2
300 84.9
400 87.0
IZO (10 wt.%)薄膜的禁带宽度
16
(ah)2 (1010 cm -2 eV2)
14 12 10 8 6 4 2 0 1.0 1.5
IZO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 的研究
报告内容
1 3 2
研 究 意 义 实 验 方 法 实 验 成 果 课 题 总 结
3 4
透明导电IZO薄膜
目前,透明导电二元氧化物 IZO薄膜 作为ITO的替代物,正得到越来越广泛 的关注。
透明导电IZO薄膜 与ITO相比:
组分可调:多重物理化学特性。
低温制备:塑性好,高迁移率。 功函数高:可用于OLED。
1 3 2
研 究 意 义 实 验 方 法 实 验 成 果 课 题 总 结
3 4
国际上关于IZO薄膜的研究
磁控溅射
脉冲激光沉积(PLD)
化学气相沉积(CVD)
溶胶—凝胶沉积
喷雾热分解
全新的制备方法:脉冲等离子体沉积法(PPD)
创新点
高能电子束
瞬间烧蚀
粒子能量大 化学计量比一致
脉冲等离子体镀膜设备原理图
O2
2.2 Pa 室温~350 ℃ -19 kV 3.0 mA 2.0 Hz 60 min.
IZO薄膜(In2O3:ZnO=1:3)的光电性能
60
电阻率 (10-3Ω cm)
40 30 20 1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透射率 (%)
50
温 度 (℃)
波 长 (nm)
电阻率: 1.63×10-3 Ω·cm
20
10
沉积时间 (min.)
IZO薄膜的电阻率、载流子浓度和载流子迁移率1)
电阻率 (10-4· cm)
载流子浓度 载流子迁移率 电阻率
IZO (10 wt.%)薄膜电学性能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7.5
载流子浓度
40
电阻率
电阻率 (10-4· cm)
2.2 Pa
2.0
2.5
3.0
3.5
4.0
4.5
h (eV)
(αh)2 -h 曲线图以及IZO薄膜的禁带宽度拟合直线
IZO薄膜的禁带宽度:3.6 eV
与国际研究水平对比
电阻率 可见光 (Ω· cm) 透射率
5.09×10-4 5.96×10-4 7.97×10-4 6.56×10-4 83% 80% 77% 80%
2.8 83.9
3.0 85.6
IZO (10 wt.%)薄膜光学性能随厚度的变化关系
100 80
透射率 (%)
60 40 20 0 300
251 nm 324 nm 460 nm 582 nm 703 nm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波 长 (nm)
IZO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的透射率随厚度的变化关系
载流子浓度 (1020 cm-3)
7.0 6.5 6.0
载流子迁移率
3.6 35
3.4
3.2 5.5 5.0 0 100 200 300 400 3.0
30
25
温 度 (℃)
IZO薄膜的电阻率、载流子浓度和载流子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载流子迁移率 (cm2V-1s-1)
IZO (10 wt.%)薄膜光学性能随氧压的变化关系
IZO薄膜
10 wt. % ZnO
载流子 浓度 (cm-3)
4.80×1020 2.02×1020 1.50×1020 2.79×1020
迁移率 温度 (cm2/V· s) (℃)
25.0 51.9 52.1 32.1 RT RT RT RT
制备 方法
DCMS DCMS RFMS PPD
年份
2003 2005 2008 2010
工作气体
工作压强 基板温度 工作电压
O2
2.2 ~ 3.2 Pa 室温 -19 kV
工作电流 脉冲频率 沉积时间
3.0 mA ~ 2.0 Hz 20~60 min.
IZO(10 wt.%)薄膜结晶性随温度变化关系
222 400
强度 (arb. units.)
400℃ 300℃ 200℃ 100℃ RT
可见光区平均透射率:>80%
与国际研究水平对比
IZO薄膜
In2Zn3O6 In2Zn3O6 In2Zn3O6
电阻率 (Ω· cm)
1.00×10-3 6.67×10-4 1.63×10-3
可见光 透射率
80-85% 90% 86%
载流子 浓度 (cm-3)
4.00×1020 3.40×1020 1.47×1020
载流子迁移率 (cm2V-1s-1)
载流子浓度 (1020 cm-3)
电阻率 (10-4· cm)
载流子浓度 载流子迁移率 电阻率
4
IZO (10 wt.%)薄膜电学性能随厚度的变化关系
14 50
12
载流子浓度 (1020 cm-3)
3.0
40
10
2.5
30
8 2.0 6 20 30 40 50 60
JCPDS#060416 In O
2
622
3
JCPDS#800075 ZnO
20
30
40
50
60
70
2θ (degree)
成分比为国际上主流的三种IZO :富In,In-Zn相当,富Zn
PPD制备IZO薄膜(In2O3:ZnO=1:3)
PPD制备IZO薄膜的工艺条件
工作气体
工作压强 基板温度 工作电压 工作电流 脉冲频率 沉积时间
迁移率 温度 (cm2/V· s) (℃)
20.0 27.0 26.1 500 500 350
制备 方法
PLD PLD PPD
年份
1999 2000 2010
电学性能不理想,转为研究富In含量的IZO薄膜(10 wt.% ZnO)
PPD制备IZO薄膜(10 wt.%)
PPD制备IZO薄膜的工艺条件
100 80
透射率 (%)
60 40 20 0 300
3.0 Pa 2.8 Pa 2.6 Pa 2.4 Pa 2.2 Pa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波 长 (nm)
IZO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的透射率随氧压的变化关系
氧压 (Pa) 透射率 (%)
2.2 80.7
2.4 80.9
2.6 83.7
厚度 (nm) 透射率 (%)
251 91.2
324 88.8
460 88.6
582 85.4
703 80.7
IZO (10 wt.%)薄膜光学性能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100 80
透射率 (%)
60 40 20 0 300
400℃ 300℃ 200℃ 100℃ RT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20
30
40
50
60
70
2θ (degree)
不同衬底温度下沉积的IZO薄膜的XRD谱图
IZO (10 wt.%)薄膜电学性能随氧压的变化关系
80 50
60 40 20 0 2.2
3 2 1 0
40
30
20
10
2.4
2.6
2.8
3.0
3.2
氧 压 (Pa)
IZO薄膜的电阻率、载流子浓度和载流子迁移率随氧压的变化关系
2、IZO薄膜在有机光电器件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谢谢!
10 wt. % ZnO 10 wt. % ZnO 10 wt. % ZnO
与国际水平基本持平
报告内容
1 3 2
研 究 意 义 实 验 方 法 实 验 成 果 课 题总 结
3 4
课题总结
1
靶材
烧结工艺 成分变化
2
薄膜
制备工艺 晶格结构
结晶性能
光电性能
1、电阻率 6.56×10−4 Ω·cm,可见光透射率>80%性能优良的薄膜
按成分配比 In2O3:ZnO 将粉末混均匀
干压成形
大气氛围 温度:1000 ℃ 时间:10 h
IZO靶材的结构
222 211 400 440
强度 (arb. units.)
10 wt.% ZnO
In2O3:ZnO(1:3) (47 wt.% ZnO) In2O3:ZnO(1:5) (60 wt.% ZnO)
PPD的特点
制备方法 成分与靶材一致性 化学度纯 沉积速率可变性 靶材可变性
PPD PLD CVD Sputtering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差 差 好 差 差 很差 差 好 好 好
报告内容
1 3 2
研 究 意 义 实 验 方 法 实 验 成 果 课 题 总 结
3 4
IZO靶材的制备
普通研钵 粉末压片机 管式电阻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