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_蔡建文

合集下载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究汇报人:日期:•引言•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完善•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保障措施•总结与展望目录引言背景介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学科,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医疗卫生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对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尤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本研究旨在探究如何培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高校提供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案,提高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设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总体目标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相关领域的知识,具备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和运营管理的能力。

具体规格培养目标与规格构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专业核心课程为支撑,以选修课程为补充的课程体系,涵盖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技能和相关领域的知识。

课程体系加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文化体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素质拓展体系培养方案框架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与方法实施路径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等多种途径,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方法措施采用问题导向学习、研究性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一个涵盖了测量、控制和仪器制造等领域的重要学科。

它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各种物理量传感器获取和处理信号,并通过控制系统对物理量进行调节和控制。

这个专业在工业、农业、医疗、环保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掌握测量与控制理论、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够从事测量与控制系统分析、设计、管理与维护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来说,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等基础知识;2、掌握各种物理量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技术;3、掌握测量与控制理论、仪器设计与制造、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4、具有测量与控制系统设计、集成、调试和维护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置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本专业设置了以下几类课程:1、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等课程。

2、专业课程:包括测量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仪器原理与设计、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传感器技术与应用、信号分析与处理、电子测量技术、计量技术与标准等课程。

3、实践课程:包括物理实验、电子技术实验、测量与控制实验、仪器设计与制作、自动化控制系统实践等课程。

四、实践教学本专业注重实践教学,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1、实验室教学:本专业设有多个实验室,包括传感器实验室、测量与控制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和实践机会。

2、课程设计: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一些小型课程设计,例如传感器设计、测量系统设计等,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

3、毕业设计:在毕业前,学生需要进行毕业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型实践项目。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者与导师共同确定课题,进行为期数月的实践活动。

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摘要: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在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形成了光、机、电、算一体化教学体系。

建立了以教育部光电技术及系统重点实验室、新型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

使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得以充分结合,从而构建了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重庆大学的特色专业。

在一代又一代重大人的精心打造下,该专业以崭新的教育理念,创建了光、机、电、算一体化教学体系;实践探索了以教育部光电技术及系统重点实验室、新型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为依托,以校外实践基地建立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的校内外实践教育体系。

使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得以充分结合,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极大地提高,从而培养了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受到社会和企业的广泛欢迎。

近年来,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一、树立创新人才培养新理念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各行业对仪器仪表学科人才需求数量越来越多,对人才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学校传统的按统一规格培养的工具型人才,已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全面发展、个性突出并有扎实基础,拥有良好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我校既有共性的培养计划,也有个性的培养方案。

通过双学位、第二专业、辅修、选修、专题设计等方式,把培养工程师与培养行政管理、商业精英等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既全面培养,又个性发展的育人格局。

通过对知识及专业教育、实践环节的精心设计,在传统的注重学生智力因素及智力发展、科技技能、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我们更加重视学生的情绪、情感、意志力、积极探索、耐受挫拆等情商因素培养,使智商情商得以协调发展。

使一大批学生不仅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突出,同时又拥有较好的科学思维、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已成为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究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究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究作者:陈玲玲来源:《今日湖北·中旬刊》2014年第07期一、引言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并走向新型工业化时代,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以及产品质量检测的严格监控等,都对测控技术与仪器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种高新技术也愈来愈多地渗入到测量领域和仪器仪表行业,相应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也必须随之调整,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势必也要进行改革。

传统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在过去的历史条件下确实对仪器仪表类人才培养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它已经不再适应该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技术体系已经与当前技术的发展不适应,专业面太窄,不适应当前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二是原课程体系中某些课程的内容起点低、知识陈旧,实践课程过分依赖理论课程等。

因此,必须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专业,以适应专业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

二、结合高新技术发展,提升专业学科内涵建设作为测控领域唯一的本科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和预处理,以及对相关要素进行控制的理论与技术。

21世纪的仪器仪表学科将是集机、光、电、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多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虽然是仪器仪表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专业,但其专业涉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测量测试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仪器仪表技术等。

因此我们在研究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突破传统的仪器仪表学科的限制,根据新世纪仪器仪表学科的发展确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作为第一层面,测量测试技术、仪器仪表技术为第二层面,构建涵盖六种技术领域的复合型测控领域技术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

三、优化整合课程体系根据测控与仪器领域多学科融合的特点,我们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一系列的优化整和。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一 -’ + — — — 一- ” +

+ * +
・ ・ +
- + ・ ・ +- +ຫໍສະໝຸດ 一 +- +十
一 + -—一 + — - +
一 +
”- - + 一 — - —一 +
* +
一+ 一+- —一 —一+
- + 一 ● — - 一-一 — 一 — 一- ・ — — - ・ +
社 . 9 8 19.
关键词 : 测控专业 ; 复合型人 才; 人才培 养模 式; 课程体 系; 实训基地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历史沿革 仪器仪表是工业 生产的“ 倍增器 ”科 学研究 的“ , 先


3 . 适应性强 , 转型快 , 市场经 济需要 的人才 。 符合 仪 器仪表专业学 生较宽 的知识面形成 了学生适应性强 的
持续发 展能力 。

增加选修课 比重 , 允许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 。四是进一 步加强实践环节 ③改革课程 内容。 引进 一流专业 的相
关课程和优 秀教材 , 大双语 课程 的教学 力度 , 加 教育质
量 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 影响不 断扩大 。④改革教 教学
学方式 把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放在首位, 让学
【 陈鼎兴. 学思维与方法【 . : 2 】 数 M] 南京 东南大学 出版社 . 0, 2 1 0 f 舒伟. 高等3 科数 学课程体 系与教 学方 法的改革U. 3 1 试谈 - 】 工 科数 学,02 1( ) 9 6. 20 ,81: — 1 5 f 周永务 . 4 ] 关于在 大学数 学教 学 中培养创新 型人 才的一 些思
点, 坚持 “ 固基础 、 出特 色 、 巩 突 强化实践 、 与时俱进” 的 办学思想办学理念 , “ 实行 四纵两横” 的总体 组织结构 , 四纵 指电子技 术 、 机械工 程技术 、 光学工 程技术 、 计算 机技术 , 两横指学科 和专业 基础知识 、 代测 控技术新 现 发展 。培养 出高质量 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 次就业率 一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具有气象特色,以信息技术领域仪器仪表类的专门人才为目标。

培养具有研究、设计、制造、应用、维护和管理现代仪器仪表和测控技术装备的能力,掌握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技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具有多元人文背景,有道德、善学习、勤思考、重实践、富有创新意识、环保节能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身心健康的综合型专业人才,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教育科研等部门输送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基本要求)仪器仪表学科是一个综合性、边缘性的交叉学科,它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以检测理论和误差分析理论为指导,合理应用机械、电子、光学、计算机、自动化、通信等各专业领域的知识,构建精确、稳定、可靠、经济,并具有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特征的测试、计量和控制系统,成为信息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组成一个完整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学生应德智体全面提高,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设计、集成、管理能力;具备一定的独立科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本专业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较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具备较强的社会竞争能力。

三、课程体系学时与学分四、学科基础课程电路、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五、专业主干课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仪器电路设计(测控电路)、精密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光学、自动控制原理、智能仪器设计、测试技术六、专业方向课程方向一:精密机械与仪器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精密机械制造工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方向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机械制图、光电测试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七、气象特色课程(除大气科学概论以外)气象仪器、气象雷达与卫星遥感技术、雷电防护、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八、修业年限: 四年九、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十、辅修专业说明(如不开设辅修可不填)十一、课程体系关联图(附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关联图。

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

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

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探索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越来越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种高科技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经济发展中,测控技术及其仪器的使用就是一个体现,而且测控技术及仪器的使用需要专业人士来操作,在相关专业的招考范围内,测控专业及仪器专业只招收本科生,为实现测控领域的高层次人员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将结合测控技术及其仪器相关的理论知识来探讨测控技术及仪器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关键词:测控技术测控仪器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一、测控技术及仪器实现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当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与国外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技在经济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体现在测量领域,测控技术不断更新,要求素质越来越高的人员进行操作。

我国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实现生产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测控技术及仪器进行本科人才的培养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测控技术及仪器进行人才培养是我国实现与国际经济发展全面接轨的重要途径。

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是现代经济的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全面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途径。

当前整个国际社会都在进行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也逐步往人才的竞争方面上发展,因此实现本科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途径。

而且整个世界的制造业都在不断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检测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都要求测控技术与仪器的从业人员具有高素质,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及素质能力。

2. 测控技术及仪器进行本科人才培养也是实现人才发展的重要体现。

二十一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不仅对自身所从事的行业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行业素质,对与从事的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也有大体的了解,对行业的发展有较大贡献的相关人员。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要培养出素质较高的人员。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一门涉及制造、维护、管理和运用各类工业、商业、军事等领域中的测量与控制技术的技术学科。

本专业旨在培养在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中具有测量、控制、检测、调试、管理、研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强化基础理论教育。

主要课程包括离散数学、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微处理器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等,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课程中设有实验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第二,开展专业课程教育。

主要课程包括测控技术导论、传感器技术、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控制技术、工业控制电路、精密仪器设计等,涵盖了本专业的核心内容。

学生通过掌握这些课程,能够了解到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主要理论和实践领域,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组织专业实习。

由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学院安排学生到企业或机构参加实习,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习计划的设置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与能力,制定不同的实习方案,并根据实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

第四,注重专业技能培养。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技能培养,主要包括实验技能、测量技能、设计能力、调试能力等。

学生通过各种技能培养,能够迅速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成为具备实际操作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第五,鼓励科学研究。

学生在学院内或实习单位内参与科研项目,可以帮助他们获取更为广泛的知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增加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学院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化教学管理。

学院应该加大对教师科研和教学的支持力度,制定全面、周密、科学、严格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具备现代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领域所需综合素质的高级技术人才。

通过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管理等领域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的设计、研制、运用与管理工作。

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1.测量技术基础2.信号与系统3.电子测量与仪器4.光学测量与仪器5.红外测量与仪器6.计算机控制技术7.传感器技术8.通信技术与接口技术9.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0.仪器仪表自动化测试技术11.电路设计与模拟电子技术12.机电一体化技术三、实践环节设置1.实验课程:实施与核心课程学习相配套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实习实训:通过校外实习实训,提供学生实际工作环境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3.毕业设计: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科技发展需求,要求学生进行实际的工程项目研究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四、实践教学模式1.课程实践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课程实践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能力。

2.项目实践与团队合作:引入项目实践,要求学生在团队中进行工程项目的研究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创新实践与科技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实践和科技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专业实践能力要求1.理论知识:掌握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

2.设计能力:具备相关技术体系的仪器设备设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操作:掌握常见测控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能够进行实际的测量和测试工作。

4.数据处理:具备处理测量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能够编制研究报告和技术方案。

5.综合应用:具备测控技术与仪器在其他领域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够参与工程项目并提供解决方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无损检测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无损检测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1011001 体育 1 Physical Education (1)
1 36 28
8 C 28
1011002 体育 2 Physical Education (2)
1 36 28
8C
28
1011003 体育 3 Physical Education (3)
1 36 28
8C
28
1011004 体育 4 Physical Education (4)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5 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无损检测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 具备无损检测理论和工艺、材料性能测试,以及无损检测设备测试和质量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能力,能在该领域从事工业无损检测工艺、材料性能测试分析、检测项目运行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 人才。 基本要求:本专业主要由电子学、工程材料及加工技术、传感器技术、测试与计量技术、计算机 技术的有关知识构成专业基础。要求学生系统、坚实地掌握无损检测方面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并 在无损检测工艺与检测、材料性能测试分析方面受到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素质、知识和能力: 1、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理论联系实际、实干创新的精神 和勤奋、团结协作的品质与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系统掌握相应材料的加工、力学性能和无损检测方法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3、掌握分析和解决无损检测方法和仪器领域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综合应用传感器、 电子、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知识的能力; 4、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工业企业管理知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本专业科技 应用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国内外产品无损检测领域新方法新技术,对目前国内外本专业常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有一 定的了解,熟悉市场经济、企业管理等基本知识; 6、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 说、读、写、译能力,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健康体质标准。 二、主干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三、专业主干课程 电路理论、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工程材料、材料加工工艺、材料力学性能、无损检测物理基础、 声学检测、射线检测、电磁检测、光学无损检测、航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新技术、无损检 测仪器等。 四、主要实践性环节 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工艺技术实训、无损检测专业课程设计、无损检测工程实践与设计、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共 33 周。 五、标准学制及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主要特色 本专业具有鲜明质量检验和评估特色,以无损检测方法和工艺为培养方向,以电子、材料、传感 和计算机为学科基础的人才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无损检测专业技能训练,培养检测理论基础扎实、 无损检测工程实践能力强和较强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七、毕业学分要求:170 学分 八、课程体系、学分分布表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模式测控技术与仪器(Measurement Control and Instrumentation)专业隶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培养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能够从事计算机测控系统、智能化仪器仪表、智能信息处理、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精密仪器等技术的研究、设计与开发工作,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研究开发型”和“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研究开发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高等数理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外语水平较高,听、说、读、写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知识更新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学科前沿知识和良好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毕业后既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较好的高等数理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具有较规范的工程素质,动手能力较强,掌握较熟练的专业技能。

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或攻读工学硕士学位。

二、基本要求(一) 素质结构方面思想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文化素质:应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能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专业素质: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本专业所必需的技术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科学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创新意识,对市场经济规律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七 、 ¨ ,

借 L g .

喜 蛊 黜
机械 制造技术 、 f = } = 换性技 术 、 误 羞理 沦 l 数 槲 处理 ] 一 程光学 、光 l 乜 测量技术 精密机械 与仪器设计
传感器原理 、信号 y - 系统 、 数 字 信 号 处理 、洲 控 电路 、 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 V I ∞L 程序设计 、电子线路 C A D 、 测 控 系统 原 理 与 设 计
摘要 : 本文 阐述 了测控技 术与仪器专业的发展历 史, 探 索了机械 学院下设测控 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 系的设 置要求 , 从更新理论教 学和 实践 内容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取得 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人 才培养 ; 课程体 系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 0
关, 、 它对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求理论功底 扎实 ,
而且工程实践能力j 虽 【 ” 。我校测控技术 与仪器 专业设 置在机械学 院, 依托机械学 院悠久 的办学历史和学术
积累 , 探索机械学 院下设 测控技 术与仪 器专业本科生 的人才培养模式 , 开展创 新型人 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实 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 测控专业课程设 置及培养方案 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技术覆盖 面广 、 课程 门 类多 、 行业技术发展迅速 的特点 , 开设 了机械类 、 电子
新能力
类、 光 电类 、 控制类 、 计 算机类 、 信息处 理类等 分支 的 主干课程 , 并 开设 了与各 主干课相适应的强调培养 学
生综合应用所学 知识 ,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的课 程设 计 , 将理 论知识 与实践锻 炼相结 合 , 高度 重视课
程 实验和生 产实 习 、 毕业设计 等实践 教学环节 , 形 成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一、专业背景介绍二、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系统测量和控制。

2.培养学生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并进行技术创新。

3.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变化的需求。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数学、物理、电子技术、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等。

(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传感器技术、测量原理与方法、仪器设备与控制系统等。

(3)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工程实训、实习实践等。

(4)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相关领域的选修课程,如智能仪器技术、光学测量技术等。

2.实践教学环节(1)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室实验,让学生熟悉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实际操作和仪器的性能特点。

(2)工程实训: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的工程项目,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习实践:安排学生到企业或科研机构进行实习实践,与实际项目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专业实践能力培养(1)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2)工程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工程项目,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实验:开设创新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培养模式1.课内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内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2.导师制度:为学生指定导师,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实践培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就业中的问题。

3.实习实践与企业合作: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并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五、评价与监控1.课程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实验报告、项目评估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能力。

2.实践能力评价:通过实习实践和工程项目的实际表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备电子技术、信息检测与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石油勘探技术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电子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号检测与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注重现代计算机测控技术和仪器应用的实际训练,着重掌握石油勘探和开发仪器的原理与技术。

在教学上采取软件与硬件结合、部件与系统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信息检测与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具备一定的工业测控技术、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仪器与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综合能力;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3.掌握本专业领域内必要的工程实践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和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仪器的前沿和发展趋势;4.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工作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测量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学位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感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地球物理测井仪器、地震勘探仪器。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电工电子实习初步、工程实训、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测控系统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五、专业特色本专业人才培养侧重于电子和计算机应用两个方面,在应用方面与石油勘探仪器(地震仪器、测井仪器)相结合,培养了解石油勘探开发过程、掌握石油仪器勘探仪器原理与特点、同时具备通用电子仪器开发技术的工程技术人才。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改革探讨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改革探讨
堂 !
No . 1 l 咖 E D U C A l I 1 0 N No v e mb e r
测控 技术与仪器 专业人才培 养 目标及教 学计划 改革探讨
李大鹏 隋修武
摘要 : 本文提 出测控技术 与仪 器专业人 才培养 目标 , 对专业课程教育 内容 以及 实践 环节进行 了深入分析与调研 , 提 出了基 于信 息 技术的信 息流 的课程体 系, 结合 时代特征与本校 实际提 出 了课程设置及 实践环节 的调整措施 。 关键词 : 课程体 系 培养 目标 测控技术 与仪 器
出来 , 培育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或大学生创业计划 。 课 程设计实物化 , 要求 “ 测控 电路设 计” , “ 测控系统设计 ” 等 实践环节做 出实 物 , 并调试成功方可获得学分。 以嵌入 式系统应用 为平 台开放实验室 , 建立 和完善实验室开 放 制度 , 采用 了“ 以老带新 , 学生 当家作 主” 的管理模 式。在开放 实验室完成 大学 生创新性 实验计划项 目, 并吸引优 秀同学参加教
4 教学计划改革
考研课 , 强调培养 学生理论功底 ; 强化和整合专业课 , 突出重 点 , 精讲要点 ; 大刀 阔斧地取消和调整一些与本专业 培养 目标相关性 不强的课程 ; 在压缩课时 的情况下 , 不压缩 内容 , 鼓励 教师把相关 内容 留为课外项 目或作业 , 让 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 自觉 主动 地学 习。加 强实践环节 , 引导学 生认 真完成实践环节 , 在完成项 目的过程 中, 锻炼 自己的才干 , 培养 创新精神 和工程素质 。
实践教学环节 的整合与拓展 : 将 毕业实 习落 到实处 , 广泛联系企业 , 与企业合作共 建实习 基地, 让 学生真正走进企业 进行实践 , 让老师走进企业 帮助企 业

地方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蔡建文;潘雪涛;张美凤;孟飞;邬华芝
【期刊名称】《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年(卷),期】2016(38)2
【摘要】我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围绕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挖掘自身传统与优势,实施政校企联动,创建了“一体两翼”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四轮驱动”人才培养策略(以教学体系为支撑力,以教学资源为推动力,以教学方法为提升力,以学风制度为保障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专业水平,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总页数】4页(P25-28)
【作者】蔡建文;潘雪涛;张美凤;孟飞;邬华芝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02;常州工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02;常州工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02;常州工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02;常州工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应用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J], 李作进;聂玲;翟渊;钟秉翔
2.应用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J], 王德华
3."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仪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常州工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例 [J], 李辉; 王加安; 张美凤; 葛为民; 蔡建文
4.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J], 丁英丽;律德财
5.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J], 李作进;柏俊杰;聂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5 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
统计分析软件设计。
图 4 课程教学新模式
依托本专业优质教学资源,课前激发学生兴趣, 养成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课中采用“三步走” 互动教学方法: 重点难点“带着学”,实际应用“看着 学”,拓 展 内 容“自 己 学 ”。 教 师 带 着 学 生 一 起“走 进”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课后自主训练,巩固 提高。这三阶段教学过程使得教和学的目的性、针 对性更强。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Specialty in Local Colleges
CAI Jian-wen,PAN Xue-tao,ZHANG Mei-feng,MENG Fei,WU Hua-zhi
第 38 卷 第 2 期 2016 年 4 月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JOURNAL OF EEE
Vol. 38 No. 2 Apr. 2016
地方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蔡建文,潘雪涛,张美凤,孟 飞,邬华芝
( 常州工学院 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摘要: 我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围绕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挖掘自身传统与优势,实施政校企联动,创建了“一体两翼
图 1 “一体两翼”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此基础上,本专业明确了人才的服务方向和 培养定位,理顺了知识和能力的架构,设计了“一个 目标、两个课堂、三个模块、四个层次、五个结合”的 人才培养方案,如表 1 所示。
表 1 测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
一个目标: 培养具有“复合型、应用型”特征的质量工程师、 测控系统设计师
才培养模式。教学实践中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根据 学科专业特点,实施“四轮驱动”策略( 以教学体系 为支撑力,以教学资源为推动力,以教学方法为提升 力,以学风制度为保障力)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了专业水平,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理论与实践 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2 养模式 本专业依托江苏省中小企业新能源产业公共技
”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四轮驱动”人才培养策略( 以教学体系为支撑力,以教学资源为推动力,以教学方法为提升力,以学风制
度为保障力)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专业水平,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8-0686( 2016) 02-0025-04
理论与实践结合、科技与人文结合、共性与个 性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
2. 2 “四轮驱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纵横协同的教学新体系 纵横协同的教学新体系结构如图 2 所示。 ( 1) 理论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以横向的信
息流为主线,依据信息流流动过程的不同阶段,组建 了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它包涵了面向光电产 业、彰显质量管理特色的各专业课程,满足学生个性
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
理论课程的 三个模块
实践教学的四个层次
通识课程模 块
专业基础核 心课程模块
专业特色课 程模块
五个结合
基础层 认知实 习、演 示实 验、验 证实验
应用层 综合实 验、课 程 设 计、实 训实习
提高层设 计 实 验、 毕业设 计、技 能 培 训、社 团 活 动、 暑期实践
创新层 创新实 验、创 新 训练项 目、学 科 竞赛
3 教学改革的成效
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自 2005 年起逐步在本 专业学生中显现,至今已有 2000 余人受益。部分成 果在全校工科专业推广,获益学生超过 8000 余人。 南京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等兄弟院
28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第 38 卷
校测控专业利用我们开发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效 果显著。
第2 期
蔡建文,潘雪涛,张美凤,孟 飞,邬华芝: 地方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7
性[3]。如图 3 所示。
( a) 主界面 ( b) 在线运行界面 ( c) 窗函数比较实施界面 图 3 远程虚拟测控实验室
3) 教学方法 ( 1) 课程教学新方法—依托优质教学资源,本 专业创建了富有特色的理论教学新模式,如图 4 所 示。
0 引言
我院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是由 11 个仪器类专 业归并而成的一个宽口径专业[1-3]。如何在专业规 范的大框架下,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和服务方向,结合 自身优势办出特色是该专业面临的问题。对于地方 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问题尤为突出[4]。
我院测控 技 术 与 仪 器 专 业 ( 以 下 简 称“本 专 业”) 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挖掘现有办学条件, 实施政校企联动,创建了“一体两翼”复合应用型人
教师将动画演示、仿真软件、虚拟实验三种现代 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渐进式讲 授和验证,学生从定性理解到定量掌握,实现了启发 式教学。
( 2) 实践能力培养新举措—我院的虚拟测控实 验室和 NI ELVIS 实践创新平台既具鲜明的教学功 能,又具科研工程价值,供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阶段 使用。以“工程 任 务 ”为 导 向,以 设 计 性、创 新 性 实 验和综合训练项目为载体,采用“移植与复现”、“虚 拟与实训互动”教学法,通过“虚拟仿真、综合训练、 实际应用、创新提高”四个渐进过程,培养学生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和举一反三的能力[7],如 图 5 所示。
以“温度 测 量 系 统 设 计”为 例 说 明,如 图 6 所 示。总知识链: 采用温度传感器与虚拟仪器组建测 温系统; 硬 件 知 识 链: 传 感 器、调 理 电 路、数 采 卡、 CPU; 软件知识链: 数采卡的驱动、温度测量、显示与
图 6 实践创新能力分解与训练线路图
4) 学风建设 围绕学风建设,本专业构建了“心中有目标,周 围有榜样,宿 舍 树 学 风,班 级 讲 荣 誉 ”的 学 风 体 系。 出台了 15 项激发学习内动力的制度,提出并倡导工 作中遵循的 8 项准则。开展了“我的时间我管理” 等主题活动,组织了“青春踏访 - 光电学院优秀毕 业生专访”等暑期实践活动,召开了“我的青 春 故 事”成长体 验 报 告 会,优 秀 毕 业 生 的 成 长 经 历 对 在 校学生产生了很好的正能量。一系列学风建设举措 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
收稿日期: 2015-07-09; 修回日期: 2015-10-05 基金项目: 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苏教高[2012]23 号) 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 苏教高[2015]11 号) ,江苏省“青蓝
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 苏教师[2012]39 号) 第一作者: 蔡建文( 1978-) ,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测控技术、激光微加工和机器视觉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 caijw@ czu. cn。
26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第 38 卷
术服务平台、常州光电技术研究院、常州新能源学院 等教学科研平台,通过与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常州 光伏协会和光电类企业开展政、校、企深度合作,确 立了“培养 面 向 国 民 经 济 各 行 业,尤 其 是 光 电 产 业 的,以检测技术为基础的测控系统设计与应用、生产 过程和产品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复合应用型高素质 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应用为先,强化工 程实践能力; 工管结合,彰显质量管理特色; 校企联 动,突出光电 产 业 背 景 ”为 指 导 思 想,创 新 了“一 体 两翼”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图 1 所示。
在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本专业学生专业课 程合格率稳步提升。本专业组织了国家质量 /环境 体系内审员资格、质量技术监督行业高级技能职业 资格等培训活动,95% 以上学生在毕业时具有相应 的职业技能资质证书。
近年来,本专业学生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 新训练项目 7 项、省级 25 项; 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 计大赛江苏赛区一等奖,“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 赛江苏赛区二等奖、三等奖,江苏省物理及实验作品 竞赛特等奖、一 等 奖,“领 航 杯 ”江 苏 省 大 学 生 数 字 媒体作品竞赛二等奖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 40 余项,发表相关论文 8 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2 项。 本专业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 项, 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 2 项、一等奖 4 项。本专业为 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学校特色专业。开 发的课件获江苏省高校优秀多媒体课件一等奖 1 项,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3 项, 优秀奖 2 项。“数字逻辑系统与设计”课程为江苏 省精品课程、另获学校精品课程 6 门、学校一、二类 优秀课 程 8 门。主 持 完 成 江 苏 省 教 育 科 学“十 一 五”规划课 题、江 苏 省 高 等 教 育 教 改 研 究 课 题 等 省 级教学研究项目 4 项,完成校级教学改革课题 25 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40 余篇。出版各类教材 11 部。其中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 2 部,全国高等院 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2 部,学校精品教材 1 部,所 编教材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 项、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 项、三等 奖 2 项。
(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Photoelectronic Engineering,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zhou,213002,China)
Abstract: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specialty in our Institute centeres location composite appli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dockinge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grubes their own tradition and advantages,implementes the cooperation among government,schools and enterprises,and creates compound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One Body Two Wings. In teaching practice,talents strategy of four-wheel drive is proposed,( supporting the teaching system,driving teaching resources,enhancing teaching method,guaranteeing study system) ,It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level. Key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talent training mo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