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100所名校】2019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100所名校】2019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诗中反映了( )A . 手工产品质量低下B . 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 . 农户经营方式多样D . 农民家庭生活闲适2.《周礼》中记载,“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楚辞》中也提到“五谷六仞”。

后世经学家将文中的“五谷”分别注释为“麻、黍、稷、麦、豆”和“稻、稷、麦、豆、麻”。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 小农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B . 古代社会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C . 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D . 古代农业发展存在地区性差异3.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祸,竞相逃往上海,上海的外国人和中国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

这场“战争”指的是( )A . 太平天国运动B . 义和团运动C . 北伐战争D . 淞沪会战 4.南宋学者袁毂感叹:“昔之农者,今转而为工;昔之商者,今流而为隶。

贫者富而贵者贱,皆交相为盛衰矣。

”这说明当时( ) A . 抑商政策的取消推动了经济发展 B . 农业与工商业处于平等的地位 C . 社会流动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D .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农业的衰败 5.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

2019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高考一模试卷 解析版

2019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高考一模试卷  解析版

2019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高考一模试卷一、选择题1.(4分)如表为晚清两个不同年份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

对此表信息解释较为合理的是()A.列强在华投资办厂增多B.“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C.政府调整工商业政策D.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2.(4分)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A.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B.中共治国方略总是比较合理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D.对改革开放的坚持3.(4分)如表是明代前期徽商土地买卖时的契约数和使用的通货情况。

此表反映了明代前期()A.商品经济有所发展B.社会经济出现大幅衰退C.商品交易秩序较为混乱D.土地集中程度愈来愈高4.(4分)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元杂剧“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

这说明元代杂剧()A.缺少精练的艺术特色B.为民间艺术家所创作C.实现了诗书的平民化D.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5.(4分)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

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

这说明()A.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B.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C.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D.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6.(4分)下列选项中对表的正确解读是()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情况A.市场商品总值增长主要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B.洋货所占比重上升是因为上海等东南沿海通商门岸的开放C.市场商品总值增长最快时期主要由于清政府放宽没厂限制D.洋货所占比重下降是因为抵制洋货、使用国货运动的开展7.(4分)龙太江在《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中说:“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1)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1)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有学者指出:“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

”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A. 早期政治制度开始萌发B. 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C. 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D. 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2. 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和控制。

”据此,与“封建”含义相近的是A. 宗法制B. 中央集权制C. 分封制D. 君主专制3. 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

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

这说明秦汉新爵制()A. 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B. 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C. 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D. 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4. 商朝的“外服”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的,而西周的诸侯是周天子将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形成的。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皇权专制得到加强B. 中央集权体制形成C. 血缘政治开始形成D. 统一国家初露端倪5. “上古三代时期,商朝人将统御天下的权力看作是天帝的眷顾,并且这种眷顾是持久存在的。

而当周人取代了商人成为华夏共主之后,周人首次提出了天命的迁徙,统治者有可能因为失德而被天命所抛弃,取而代之者则会成为新的宠儿。

”材料表明,上古三代时期A. 政治制度带有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点B. 权力的传承必须凭借个人德行C. 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血缘关系成为王朝更迭的依据6. 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等。

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A. 周王室安全B. 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C. 王位世袭制D. 嫡长子继承权7. 在甲骨文里,“帝”字所象的是架起木柴燃烧的样子,表祭祀最高天神的褅祭,属于专用动词;后演变为单指被祭祀的最高天神——天帝,成为名词,再从指最高天神发展成人间的最高统治者。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夏商周时曾采用过不同的历法,分别称为夏历、殷(商)历和周历。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多奉行周历,其他诸侯国则是三历并行。

这说明A. 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B. 同姓子弟是分封制的主体C. 大一统国家体制尚未形成D. 周文化得到了天下的认同【答案】C【解析】【详解】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多奉行周历,其他诸侯国则是三历并行,说明当时历法没有统一,大一统国家体制尚未形成,故C项符合题意。

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

B项分封制的主体与材料的主旨历法没有统一不相符合,故B项错误。

历法没有统一说明周历没有得到部分诸侯国的认同,故D项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选C。

2.秦朝时期,秦始皇明令将“贾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

这反映了秦代A. 劳动力极其缺乏B. 社会等级森严C. 徭役比较繁重D. 厉行抑商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明令将‘贾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逃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表明秦代实行了严格的抑商政策,故D正确;材料表明秦朝对商人实行严苛的政策,并没有体现秦代劳动力缺乏,故A错误;材料表明秦朝对商人实行严苛的政策,无法体现秦代社会等级森严,故B错误;材料表明秦朝对商人实行严苛的政策,将商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逃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无法体现徭役比较繁重,排除C。

3.唐朝时,将来自域外的深肤色奴隶,统称为昆仑奴(黑奴)。

昆仑奴少数来自东非,多数来自东南亚太平洋地区和南亚印度洋地区。

昆仑奴在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大都市很常见,他们身体强壮,老实听话,深受贵族富商欢迎。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大多通过陆上丝路进入中国B. 唐朝时中国已经参与海上贩奴活动C. 昆仑奴主要集中在城市手工作坊劳动D. 昆仑奴现象是唐朝高度开放的体现【答案】D【解析】【详解】唐朝时,多数来自东非的昆仑奴在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大都市很常见,这是唐朝政府推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的结果,故D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昆仑奴通过陆上丝路进入中国,排除A;材料反映唐朝时期昆仑奴在中国出现,不能说明中国已经参与海上贩奴活动,排除B;“昆仑奴……他们身体强壮,老实听话,深受贵族富商欢迎”说明,昆仑奴深受贵族富商欢迎,昆仑奴主要在商业领域劳动,并非在城市手工作坊劳动,排除C。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24.夏商周时曾采用过不同的历法,分别称为夏历、殷(商)历和周历。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多奉行周历,其他诸侯国则是三历并行。

这说明A.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B.同姓子弟是分封制的主体C.大一统国家体制尚未形成D.周文化得到了天下的认同25. 秦朝时期,秦始皇明令将“贾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

这反映了秦代A. 劳动力极其缺乏B. 社会等级森严C. 徭役比较繁重D. 厉行抑商政策26.唐朝时,将来自域外的深肤色奴隶,统称为昆仑奴(黑奴)。

昆仑奴少数来自东非,多数来自东南亚太平洋地区和南亚印度洋地区。

昆仑奴在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大都市很常见,他们身体强壮,老实听话,深受贵族富商欢迎。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大多通过陆上丝路进入中国B. 唐朝时中国已经参与海上贩奴活动C. 昆仑奴主要集中在城市手工作坊劳动D. 昆仑奴现象是唐朝高度开放的体现27.现代化是晚期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28.《蒋介石日记》中有这样一则日记:“于寇患及匪祸二者,对前一项,加强防御;对后一项,应准备速剿也。

”据此推断,这则日记最有可能记录于()A.国民大革命期间B.土地革命战争期间C.抗日战争期间D.解放战争期间29.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 C.求同存异 D.一国两制30. 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对多党制议会政治从推崇走向失望,在护法运动失败之后,重新思考中国的政此孙中山A. 支持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B. 振兴实业,壮大民族资本C. 以俄为师,筹划改组国民党D. 创建广东革命根据地,武装北伐31. 面对国际上的复杂情况,邓小平同志及时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

(解析版)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调研历史试题一、单选题(选择题每题2分,24题,共计48分)1.乾隆三十八年,将秘密立储制度化。

为防止意外,“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

并称:“建储册立。

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

该制度A.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B. 避免了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有利于政局稳定C. 摆脱了宗法观念的束缚,有助予选贤任能D. 减少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加强了皇权【答案】D【解析】据材料“秘密立储制度化……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立,故A项错误;秘密立储制并不能避免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故B项错误;秘密立储制也没有完全摆脱宗法观念,故C项错误;秘密立储制立储而不公开,这减少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加强了皇权,故D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秘密立储制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容易错选B项,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是封建时代不可避免的现象,故秘密立储制并不能避免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楚武王灭权(国)后,派人担任权县县尹,县尹向楚王直接负责,不世袭。

至于郡县关系,当时有“千里百县,县有四郡”之说。

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 官僚制度已经建立B. 周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强化C. 郡下设县已成定制D. 分封制下的统治秩序遭破坏【答案】D【解析】分封制度下诸侯长官是世袭的,材料中“县尹向楚王直接负责,不世袭”说明官僚政治逐步确立,分封制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官僚制度已经建立是秦朝政治制度确立,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难以控制地方政权,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郡受到县管理,故C项错误。

3.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形成了捐助制度。

该制度规定,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特别是资助戏剧演出、修建战舰。

2018-2019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合。

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2.史载,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

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

材料表明A. 分封制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与和谐发展B. 宗法制与礼乐制度有机结合C. 宗法制有助于将宗族心理演化为阶级意识D. 分封制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3.公元前782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表明A. 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B. 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C. 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D.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4.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国家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

君主统而不治;大夫们很重要,不是因为其职位,而是因为他们是君主的亲戚,或是显赫家庭的家长。

”这主要反映了( ) A.宗法观念的延续 B.分封体制的完善 C.君主权力的式微 D.官僚政治的建立5.钱穆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

……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

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6.海禁,系封建王朝禁止本国私人商船出海贸易并严格限制外国商船进口贸易的政策。

“禁海”、“迁海”、“南洋贸易限令”、“一口通商”等政策对清代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包括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②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③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④破坏了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右图为李鸿章在1865年9月20日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

2019届高三历史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9卷)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周考(9.18)(原卷版)

2019届高三历史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9卷)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周考(9.18)(原卷版)

一.选择题1.近代名人郑观应《闻大东沟战事感作》诗中有“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揖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的诗句。

据史实判断与该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抗日战争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前提是()A.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B.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C.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D.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努力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A.二月革命的发生B.“四月提纲”的提出C.七月事件的发生D.十月革命的胜利4.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是“承古萌新”,下列哪项不能说是其“新”的本质()A.科学技术,集大成,总结性B.文学艺术,戏剧小说成主流,平民性C.思想哲学,反封建启蒙,民主性D.西学东渐,西方文化传入,新颖性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是()A.如何恢复国民经济B.如何巩固新生政权C.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D.如何建设社会主义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第一国际的成立B.巴黎公社的成立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7.以下序列中,反映近代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程的一组是。

()A.《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北京条约》8.(2019届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三考前高考模拟(七)历史卷26)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9.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性质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B.目标都是针对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C.结果都废除了农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D.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10.某历史学家曾说,以“民族国家”为新效忠对象而取代旧式“宗族”“种族”和“国君”的对象,反映民国以来社会历史的变化。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原卷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原卷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1.有学者指出,分封制不仅使周天子,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子之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的封地里绝对的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的权威。

这说明分封制A. 天子通过诸侯有效地管理地方B. “天下一家”的认同日趋淡化C. 周王室开疆拓土扩大统治范围D. 地方权力过大会销蚀王室权威2.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古代、近代国家,都有“分权”的思想: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

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A. 都是以分权进而限权为目的B. 都是为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C. 都不同程度地为后世所借鉴D. 都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3.《晋书》“秦变周官,汉遵赢旧,或随时适用,或因务迁革,霸王之典,义在于斯,既获厥安,所谓得其时制者也。

”材料意在强调A. 秦朝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成就霸业B. 汉代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未取得重大突破C.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奠基时期D. 政治制度建设应该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4.当1911年清廷宣布“铁路国有”的上谕传到成都时,四川省的立宪派绅商立即写文章、发通电、开会演说,指责铁路国有政策未经咨政院议决,违背法律程序,痛陈取消商办铁路是“务国有之虚名,坐引狼人室之实祸。

”这反映了立宪派A. 配合了湖北新军的革命B. 竭力维护资产阶级经济利益C. 具有反帝反封的进步性D. 与革命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5.北宋建立后,中枢体制上改变了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而是以中书、枢密分掌民政与军政的二府制下按照“依事系任”的原则进行事权分割。

此变化说明A. 中枢机构的职能更加明确B. 中央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C. 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D. 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6.明代,许多商贾注意赶制时令性商品,如北京中秋节时,“纸肆市月光纸,绩满月像”。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开学开学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共2分。

满分6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

到了元代,丝、棉、麻鼎足而三,棉纺织品产量增多。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政府的大力推广B. 棉花成为经济作物C. 棉纺织技术的改进D. 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宋元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元朝黄道婆棉纺织技术的推广,使棉纺织产品增多,才出现材料中的现象,C正确。

政府政策是各个王朝的共性,不能作为宋元时期个性发展的原因,A排除。

棉花一开始就是经济作物,B排除。

商品经济发展对丝、麻、棉都适用,D项与此无关,排除。

2.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代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

”这里的“委员制”是指A. 郡县制B. 科举制C. 三省六部制D. 内阁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可知当时的宰相不是由一人担任,而是多人担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这样既防止了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防止政策失误,故C项正确。

郡县制属于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委员制”不符,排除A。

科举制属于选官制度,材料“委员制”不符,排除B。

明朝设立内阁制,属于非法定的咨政机构,与材料不符,排除D。

3.三位同学在一起讨论有关科技革命的话题,以下是他们谈话内容的片断:甲:科技革命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只需要3--5年。

乙: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相互促进。

丙: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占80%。

他们时论这一话题的中心是A.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C.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D.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有下列特点:首先,这次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调研历史试题一、单选题(选择题每题2分,24题,共计48分)1.乾隆三十八年,将秘密立储制度化。

为防止意外,“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

并称:“建储册立。

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

该制度A.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B. 避免了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有利于政局稳定C. 摆脱了宗法观念的束缚,有助予选贤任能D. 减少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加强了皇权2.楚武王灭权(国)后,派人担任权县县尹,县尹向楚王直接负责,不世袭。

至于郡县关系,当时有“千里百县,县有四郡”之说。

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 官僚制度已经建立B. 周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强化C. 郡下设县已成定制D. 分封制下的统治秩序遭破坏3.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形成了捐助制度。

该制度规定,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特别是资助戏剧演出、修建战舰。

此外,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

这表明古代雅典A. 形成了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B. 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C. 重视缓和公民财富不平等的矛盾D. 社会阶级对立得到消除4.1839,林则徐在《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的通令中指出:“况茶叶、大黄(一种中药材),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乃听尔年年贩运出洋,绝不靳惜(吝惜),恩莫大焉!”这反映出林则徐A. 主张平等商贸往来B. 抵制西方惊夺原料C. 讲究禁烟策略手段D. 文化封闭性的观念5.1983年湖北张家山汉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包括《二年律令》,内称:“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

”这一规定A. 旨在增强中央权威维护统一B. 目的是厉行法治突显皇权至上C. 促进了国家政务的有序运行D. 有利于强化各级官员责任意识6.从1540年到1644年这一百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加良斯·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A. 白银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货币B. 新航路开辟导致国际贸易大发展C.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高度繁荣D. 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需求7.明朝北方边境的粮草供给交给普通商人做,政府省去路程上的消耗。

粮草生意风险大,利益小,于是明政府就给往北方边境输送粮草的商人发放“盐引”,让商人们合法地从事食盐生意。

这样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商人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了双赢。

这反映出A. 明朝经济政策在实践中遇到挑战B. 官督商办是资本主义的早期形式C. 明朝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 经济重心南移导致明朝北方边防空虚8.关于“五谷”,古代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最初流行的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而后来最流行的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菽。

较早流行的“五谷”中无“稻”,主要原因在于A. 水稻的发现时间较晚B. 最初的经济重心在北方C. 麻是古代主要的经济作物D. 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9.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

”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

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

”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代的农业生产中A. 人地矛盾的显现B. 精耕细作的传承C. 稻麦种植的减少D. 技术交流的增加10.在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上,士大夫群体始终反对神宗将个人意愿(不立长子)凌驾于礼法之上,为此与神宗争吵长达15年。

期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但最后还是以立长子为太子而告终,史称“国本之争”。

这表明A. 专制皇权日益膨胀B. 群臣思想保守顽固C. 传统文化力量强大D. 改革面临政治风险11.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

福建地域上主要有闽中郡,当时福州属闽中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②郡守是闽中郡最高的行政长官③闽中郡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④福州是闽中郡郡守的封地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D. ①④12.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

”据此可推知材料:A. 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B. 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 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D. 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13.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

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A. 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B. 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C. 分封制的瓦解,实施郡国并行D. 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14.《新唐书》论及昭宗(公元888-9004年)说:“自古亡国,未必皆愚庸暴虐之君也。

其祸乱之来有渐积,及其大势已去,适丁斯时,故虽有智勇,有不能为者矣,可谓真不幸也,昭宗是已。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昭宗愚庸暴虐导致唐政权的灭亡B. 唐朝气数已尽,昭宗也无力回天C. 昭宗顺天应民,主张无为而治D. 昭宗不幸在于有智勇而用人失策15.下表展示的是1952—1978年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注:国民收入指数和消费指数均按可比价格计算,此表格出自《中国统计年鉴1993》)A. 国民收入主要用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B. 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C.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在不断拉大D. 计划经济体制保证了国民收入持续增长16.《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

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A. 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 门阀士族的政治作用显著提高C. 豪强势力推动了国家政权发展D. 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17.孙健在《中国经济通史》中提到:“西汉时期,冶铁业非常发达。

据考古发掘,在北京清河镇、山东藤县、河南鲁山、南阳、巩县、方城和江苏的利国驿等地,都发现过汉代冶铁遗址。

其中以南阳、巩县两处冶铁遗址规模最大。

”这本质上反映了A. 河南冶铁业发达B. 中原地区农业发达C. 政府重视手工业D.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18.1906年,英国自由党在大选中获胜,英国议会主动提议逐年削减并最终停止对中国出口鸦片。

在此基础上,两国政府经过磋商谈判,最终于1907年签订了《禁烟条例》。

公开由政府支持的鸦片贸易终于成为历史。

这主要体现了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B. 中国禁烟运动收到实效C. 鸦片贸易罪恶被深刻认识D. 鸦片贸易不再有利可图19.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决定采用阳历为国历,1927年,国民政府通令:“嗣后无论公私事项,一律遵用国历”,然而之后社会使用旧历(农历)仍占主流。

1936年,国民政府通告旧有的农家节气,应时节令等,均移于国历,其不可移者,则仍其旧,藉为推行国历之助”。

这表明A. 保守主义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B. 政府向落后社会生活方式让步C. 城乡之间习俗变迁的速度差异大D. 政府意识到习俗变迁应因势利导20.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

”这表明A. 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B. 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C. 封建土地制度受到冲击D.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1.“战争的胜利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上文旨在A. 鼓舞中国人民的志气B. 驳斥国内各种错误言论C. 指导战争的正确路线D.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2.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

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

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

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

这表明,洋务企业A. 管理体系逐步完善B. 过度依赖西方技术C. 逐渐成为外资企业D. 所雇洋匠皆为外行23.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西汉设立中朝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北宋设立枢密院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4.有学者说,英国自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国家“主治者的意志与国民的意志历来所有的差异一概被消灭”。

这反映出英国()A. 国王仍执掌国家最高权力B. 国民可以直接管理国家事务C. 代议制民主政治得到发展D. 以政治妥协调和阶级利益二、材料阅读题(共3小题,计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反腐倡廉、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

材料一: 诸葛亮和白居易自愿向世人公开自己的财产状况,但在封建社会为何无从推广,阻力究竟来自哪里?……孝文帝“反腐”主要依靠由中央直接派出“使者”进行纠察,唐、宋都相继沿袭,但“财产与收入不符”如何惩处,则带有很大的个人好恶和随意成分——夏炎《古代官员的财产公开方式》材料二: 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

……197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

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

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

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刘植荣《外国公务员如何公示财产》材料三: 1948年8月,国民党高层会议在庐山召开,蒋经国提出“公示高官国外财产”的建议,蒋介石不敢同意。

——苏州生《评蒋介石父子“官员财产公示”之争》请回答:(1)你认为中国封建社会财产公示制度无从推广的主要阻力有哪些?据材料一指出封建统治者反腐采用的是什么制度?(2)指出英国能率先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政治前提。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财产公示制度能成功推行的原因。

(3)结合时代背景,指出蒋经国提出官员财产公示的目的。

蒋介石不敢同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认同体现一个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知和情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周时期为什么将天子所在的京师地区称为“中国”。

从史料的角度说说“何尊”的价值。

材料二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