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含反思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含反思
【活动来源】
鼓,是中国常见的打击乐器,构造简单,品种繁多,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叮叮咚咚的拨浪鼓,晃啷晃啷的铃鼓,圆圆肚子的小红鼓,此类乐器更因其外形可爱、声音悦耳、节律感强等特点而深受幼儿的喜爱。

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作品原型是歌曲《我的小鼓响咚咚》。

由于歌曲曲调优美,歌词诙谐有趣,又具有关心他人的含义,游戏时不妨碍他的教育意义,许多版本的幼儿园教材中都使用过。

今天,我们展示给大家的是小班语言文学活动---仿编童谣。

活动重点立足于“幼儿在学习、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仿编”。

使幼儿在体验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同时,通过与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发展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含反思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含反思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含反思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进展对童谣的理解、表现力量,通过观赏、理解童谣内容,萌发对小鼓的宠爱之情,理解童谣内容,能清楚、有表情的朗诵童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小鼓响咚咚》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来源】鼓,是常见的打击乐器,构造简洁,品种繁多,深受的宠爱。

叮叮咚咚的拨浪鼓,晃啷晃啷的铃鼓,圆圆肚子的小红鼓,此类乐器更因其形状可爱、声音动听、节律感强等特点而深受幼儿的宠爱。

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作品原型是歌曲《我的小鼓响咚咚》。

由于歌曲曲调美丽,歌词诙谐好玩,又具有关怀他人的含义,嬉戏时不阻碍他的教育意义,很多版本的幼儿园教材中都使用过。

今日,我们展现给大家的是小班语言文学活动---仿编童谣。

活动重点立足于幼儿在学习、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洁的仿编。

使幼儿在体验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同时,通过与同伴、老师之间的互动,进展想象力、观看力和语言表达力量。

【活动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观赏、理解童谣内容,萌发对小鼓的宠爱之情。

2、学问与力量目标:进展对童谣的理解、表现力量。

3、技能目标:理解童谣内容,能清楚、有表情的朗诵童谣。

4、制造力培育目标:培育初步的学问阅历迁移和仿编力量。

5、参加阅读与争论,体验故事的奇怪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仆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爱好。

【活动预备】1、学问预备:幼儿自由玩小鼓并听小鼓的咚咚声。

2、物质预备:小鼓,多媒体设备,课件:开汽车、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图片及声音。

3、物质预备:收集各种各样的鼓,装饰布置环境。

【活动过程】一、导入在《我的小鼓响咚咚》的音乐背景下带幼儿拍手唱歌坐好。

提问:小伴侣们,刚才你听到歌词里面有什么?二、绽开(一)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朗诵童谣。

1、老师有感情的朗诵一遍童谣。

2、老师边做动作边朗诵一遍童谣。

3、幼儿跟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

小班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

小班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

小班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教案主题:小鼓响咚咚教学目标:通过小鼓教学,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对象:3-6岁的幼儿小班教学时间:60分钟教学准备:1. 小鼓若干,确保每个幼儿有一个。

2.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CD,准备与小鼓相配合的音乐。

3. 图片或卡片,上面画有小鼓的图案。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活动(10分钟)1. 打开音乐播放器,播放一段动感的音乐,让幼儿们跟着音乐跳舞。

2.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手中的小鼓,让他们试着敲打小鼓,听听声音。

Step 2:教授咚咚和响的词汇(10分钟)1. 准备一个大小鼓模型或者图片,向幼儿展示,并用音乐播放器播放模拟敲击鼓的声音。

2. 引导幼儿模仿咚咚和响的声音,并帮助他们连起来说。

3. 分发小鼓图案的图片或卡片,引导幼儿用手指指向小鼓并念出咚咚和响的词汇。

Step 3:玩咚咚响小游戏(15分钟)1. 让幼儿围成一个圈坐下,每人手中拿着一个小鼓。

2. 教师拿着一个小鼓在圈内走一圈,发出咚咚和响的声音,停下来时,把鼓交给右边的孩子,直到所有小朋友都拿到鼓。

3. 引导幼儿轮流拿鼓发出咚咚和响的声音,其他幼儿则聚精会神地听。

Step 4:通过小鼓表演咚咚响曲目(20分钟)1. 准备一段激动人心的音乐,让幼儿拿着小鼓随着音乐敲击。

2. 引导幼儿尝试各种不同的敲击方式,创造出不同的咚咚和响的音效。

3.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歌曲,引导幼儿用小鼓伴奏唱歌。

Step 5:结束活动(5分钟)1. 逐个询问幼儿对这堂课的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温馨提示幼儿将小鼓收回。

教学反思:通过小鼓响咚咚的教学活动,幼儿可以在玩乐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他们也会在与小伙伴的互动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学会分享。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尽情享受音乐和语言带来的乐趣。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及反思《我的小鼓响咚咚》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及反思《我的小鼓响咚咚》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及反思《我的小鼓响咚咚》一、教学内容《我的小鼓响咚咚》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内容围绕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展开,通过学习儿歌,让幼儿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详细内容包括儿歌的朗读、理解、表演以及相关的语言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并喜爱这首儿歌,能独立朗读并背诵儿歌。

2. 培养幼儿对语言韵律的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歌的朗读与背诵,对语言韵律的感知。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鼓、图片、PPT。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敲小鼓,引导幼儿关注小鼓的声音,引出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2. 儿歌学习(10分钟)a. 教师朗读儿歌,让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b. 教师逐句解释儿歌内容,帮助幼儿理解。

c.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儿歌,指导幼儿注意语言韵律。

3. 例题讲解(5分钟)a.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词语描述图片内容。

b.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表演,用动作表现儿歌内容。

4. 随堂练习(5分钟)a. 教师分组进行语言游戏,让幼儿用儿歌中的词语进行接龙。

b. 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笔和彩纸制作小鼓,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b. 邀请幼儿上台表演儿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2. 语言韵律:强弱、快慢3. 儿歌中的词语:响咚咚、小花猫、绿草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儿歌中的词语编一个小故事。

2. 答案示例:小花猫拿着小鼓,走到绿草地上,小鼓响咚咚,吸引了好多朋友一起来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小鼓进行亲子游戏,家长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词语进行描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024年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

2024年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

2024年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声音》,详细内容为“小鼓响咚咚”。

通过学习,让幼儿感受小鼓敲击的声音,理解儿歌的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小鼓是一种打击乐器,了解小鼓的声音特点,感受敲击小鼓的乐趣。

2. 技能目标:学会演唱儿歌《小鼓响咚咚》,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歌曲的节奏。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用动作表现出歌曲的韵律。

2.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儿歌《小鼓响咚咚》,感受小鼓敲击的声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鼓、铃铛、木鱼等打击乐器,教学课件。

2. 学具:每人一个小鼓,画有鼓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教室,展示各种打击乐器,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教师敲击小鼓,让幼儿感受小鼓的声音。

2. 教学新课(10分钟)(1)教师播放课件,让幼儿观看并学说“小鼓响咚咚”。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小鼓响咚咚》,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敲击小鼓。

(3)教师用动作表现出歌曲的节奏,让幼儿模仿并学会用动作表达。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画有鼓的图片,引导幼儿用“小鼓响咚咚”来描述图片。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用打击乐器演奏《小鼓响咚咚》,其他幼儿跟随节奏做动作。

教师邀请各小组进行展示,评价各组的表演,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鼓响咚咚》2. 板书内容:(1)小鼓,响咚咚(2)儿歌《小鼓响咚咚》歌词(3)节奏与动作示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一起演唱《小鼓响咚咚》,并表演动作。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儿歌《小鼓响咚咚》的演唱和动作表演。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教学目标•能够认识和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如鼓、钹、手鼓等•能够大声、小声、快慢地说出“鼓响咚咚”的音乐词汇•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合作、分工、协作的重要性教材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一些乐器,如鼓、钹、手鼓等。

•班级中需要充足的空间供孩子们跑动和玩耍。

教学流程步骤一:游戏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拉小提琴、吹口哨等方式引入游戏:“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

我们要一起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比如鼓、钹和手鼓等等,让我们看看谁最擅长模仿这些声音。

”步骤二:模仿乐器声音教师可以拿出各种乐器并发出它们的声音。

孩子们可以跟着教师的指示,模仿出这些声音。

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想象那些声音是什么感觉。

步骤三:游戏时间•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拿一样的乐器,比如鼓或钹。

•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在小组内演奏出自己喜欢的旋律和节奏,快慢自己决定。

•教师可以渐渐引导孩子们的演奏,让他们开始模仿“鼓响咚咚”的节奏。

•孩子们可以尝试协作演奏乐曲,让其他小组猜出他们演奏的曲目和乐器种类。

步骤四:游戏结束在游戏结束时,教师可以自由地表达对孩子们的演奏表示称赞,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特长。

教学效果这一活动可以有效帮助孩子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音乐素养和协作意识,让孩子们快乐地进行学习。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通过模仿乐器声音和演奏,学习到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同时也能在游戏中培养出协作和分工的能力,促进孩子们的综合发展。

常见问题及答案Q:这个游戏适合多大年龄段的孩子?A:这个游戏适合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年龄视具体情况而定。

Q:如果没有太多的乐器怎么办?A:教师可以自己发出各种声音,例如用手拍打桌面、用水杯敲击等等。

Q:如何引导孩子们进行演奏,不至于太杂乱无章?A:通过不断的模仿和扮演,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逐渐熟悉节奏和律动。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乐器演奏时鼓励孩子们加强协作,互相配合,在音乐中培养出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班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含反思

小班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含反思

小班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含反思教案目标1. 语言目标主要目标:学习模拟音效,“咚咚咚”,“叮咚”,“咔嚓”等次要目标:学习使用动词“打”、“敲”、“击”等词语2. 动作目标主要目标:手眼协调能力、动作精确度次要目标:耐心和注意力3. 参考标准学生能够模仿敲击小鼓的音效,学习动词“打”、“敲”、“击”等词语并在正确的动作完成。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小鼓•棍子•铃铛•音效剪辑(“咚咚咚”,“叮咚”,“咔嚓”等)2. 教学环境适合儿童学习和活动的空间,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

3. 教学流程•前期准备:教师按照标准准备好教学材料和环境,让学生充分了解小鼓和棍子的使用方法。

•引导活动:教师可以带着学生模仿一遍音效,例如“咚咚咚”,让他们注意并记住这个声音的特点。

•主体活动:教师开始讲解动词“敲”、“击”、“打”等的含义,如要击打小鼓,学生必须认识并使用这些词语来描述动作。

•完成活动:学生模仿敲鼓的音效,学习动词“打”、“敲”、“击”等词语,直到能正确的完成教师示范的动作。

•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分享成功体验并让学生了解如何持续学习。

反思该教案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音效的学习来学习动词和动作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做出示范以帮助他们理解。

同时,学生也可以因为彼此互助而提高能力。

教案的核心目标已经被迅速地实现,但是教师可以考虑设定更多的季节性教学元素或者可变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到更有趣和快乐。

孩子是喜欢多变多彩的事物,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时刻记在心中的。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及反思《我的小鼓响咚咚》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及反思《我的小鼓响咚咚》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及反思《我的小鼓响咚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语言教育教材第三单元《音乐与童谣》中的第5节《我的小鼓响咚咚》。

内容主要包括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的朗读、理解和表演,以及通过小鼓游戏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理解儿歌的意境和情感。

2. 通过小鼓游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提高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歌节奏的把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儿歌,理解儿歌内容,通过小鼓游戏锻炼幼儿的节奏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鼓、鼓槌、教学PPT。

2. 学具:每人一份小鼓,彩纸制作的小动物头饰。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戴上一个可爱的小鼓手帽子,敲击小鼓,引导幼儿模仿小鼓的声音:“响咚咚,响咚咚,我的小鼓响咚咚。

”邀请幼儿轮流敲击小鼓,体验小鼓的声音和节奏。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PPT,展示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的歌词,逐句讲解歌词内容。

引导幼儿跟读儿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感。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小鼓游戏,每组幼儿按照指定的节奏敲击小鼓,同时大声朗读儿歌。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 表演环节(10分钟)每组挑选一名代表戴小动物头饰,用小鼓表演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全班幼儿一起为表演者加油鼓掌。

六、板书设计1. 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的歌词。

2. 小鼓的节奏谱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表演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并教他们敲击小鼓的节奏。

2. 答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的歌词和节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小鼓游戏,幼儿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幼儿在节奏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完成小鼓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5篇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5篇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精选5篇(一)课程名称:小鼓响咚咚年级:幼儿园小班教案编写人:(填写编写人姓名)第一部分:教学目标目标一: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目标二:提升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目标三: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课程简介:《小鼓响咚咚》是一堂旨在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的课程。

通过幼儿参与歌唱、故事讲解及乐器演示等活动,让幼儿在愉快中学习。

1. 歌曲:《小鼓响咚咚》2. 故事:《小鼓的故事》第三部分:教学步骤步骤一:热身活动(5分钟)为了调动幼儿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的态度,进行一些热身活动,例如让幼儿跟着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声音模仿游戏。

步骤二:歌曲学唱(10分钟)播放《小鼓响咚咚》歌曲,给幼儿听。

然后由教师引导幼儿跟唱。

首先逐句教唱,再一起唱完整歌曲。

步骤三:故事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小鼓的故事》。

故事讲解要生动有趣,以图画或实物辅助来增加幼儿的理解。

讲解后,教师可以用简单的问题来检验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步骤四:乐器演示(15分钟)教师现场演示不同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方式,例如小鼓、钢琴、锣等。

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乐器的声音,并由教师与幼儿一起合奏《小鼓响咚咚》。

步骤五:创作活动(15分钟)根据故事和歌曲的内容,引导幼儿进行创作活动。

可以是自由绘画、小组合作游戏,或者是小鼓打击节奏等等。

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部分:课程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可以通过歌曲学唱了解节奏和音高的变化,通过故事讲解了解乐器的演奏方式,通过乐器演示的合奏活动提升了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创作活动,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希望这样的课程活动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素养。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精选5篇(二)教学目标:1. 能够掌握听、说、唱、做的基本技能,能够模仿老师的动作和发音。

小班语言《我的小鼓响咚咚》教案及反思

小班语言《我的小鼓响咚咚》教案及反思

小班语言《我的小鼓响咚咚》教案及反思教案:小班语言《我的小鼓响咚咚》一、教学内容1. 教材: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2. 章节:第二册《我的小鼓响咚咚》3. 内容:学习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了解鼓的特点和声音,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让幼儿感知鼓的特点和声音,学会用动作表现鼓的声音。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让幼儿学会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并能用动作表现鼓的声音。

2. 难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鼓、铃铛、音乐播放设备2. 学具:幼儿自带小鼓、画笔、画纸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小鼓,引导幼儿观察小鼓的特点和声音。

2. 学习儿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讲解儿歌的含义和节奏。

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4.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儿歌的节奏进行合作演奏。

5. 创意绘画: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和画纸创作与鼓相关的画面,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 展示环节: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动作和绘画作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六、板书设计1. 《我的小鼓响咚咚》2. 内容:鼓的特点、儿歌节奏、动作表现、小组合作、创意绘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表演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并讲解儿歌的含义。

2. 答案:幼儿能够熟练地表演儿歌,并向家人介绍儿歌的内容和节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引入其他打击乐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和体验不同乐器的特点和声音。

同时,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打击乐器的集体表演,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理解和掌握鼓的声音并通过动作表现出来是一个挑战。

2024年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

2024年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

2024年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声音》,详细内容为“小鼓响咚咚”。

通过学习,让幼儿感知语言节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模仿小鼓的声音,用语言表达出“小鼓响咚咚”。

2. 培养幼儿对语言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小鼓响咚咚”。

难点:培养幼儿对语言节奏的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鼓、鼓槌、图片、音乐CD。

2. 学具:每人一份小鼓、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手拿小鼓,边敲边说:“小朋友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引导幼儿回答:“小鼓响咚咚。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鼓响咚咚,我们一起来说说它。

”带领幼儿用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个小鼓,让幼儿模仿小鼓的声音,用语言表达“小鼓响咚咚”。

4. 小组合作(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每组用小鼓创作一个故事,要求用到“小鼓响咚咚”。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幼儿给予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小鼓响咚咚》2. 内容:小鼓响咚咚语言节奏感知表达能力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小鼓创作一个故事,用到“小鼓响咚咚”。

2. 答案:故事内容不限,只要用到“小鼓响咚咚”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小组合作环节,部分幼儿表现不够主动。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对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幼儿尝试用其他物品创作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趣味性4. 小组合作环节的组织与引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小鼓响咚咚”。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教案标题:小鼓响咚咚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鼓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

2. 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鼓乐器2. 角色扮演道具3. CD或音乐播放器三、教学过程及内容:1. 导入:教师提前准备好鼓乐器,引导幼儿发现鼓乐器并激发他们与之互动的兴趣。

教师可以自己演奏一段鼓乐,让幼儿听一听这个声音,并问他们这是什么声音。

引导幼儿用手指指向鼓乐器,并说出鼓的名称。

2. 正文:(1) 教师将鼓乐器带到幼儿面前,让幼儿仔细观察,然后让他们摸一摸,“鼓乐器是什么形状的?”,“鼓上面有什么?”等等问题,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 教师播放《小鼓响咚咚》的音乐,引导幼儿仔细听歌曲中的鼓声,并邀请幼儿一起模仿鼓声,用手指敲击桌面或其他物体,发出类似的声音。

(3) 教师分发鼓乐器给幼儿,让幼儿亲自体验敲击鼓的乐趣。

教师引导幼儿用鼓乐器敲打出不同的声音,如大声、小声、快速、慢慢等。

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也可以按照指示来演奏。

(4) 教师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幼儿用鼓乐器模仿动物的叫声。

引导幼儿想一想,鼓声可以模仿哪些动物的叫声?(5) 教师引导幼儿合作,组织小鼓队。

教师分发鼓乐器给幼儿,组织他们一起演奏一段鼓乐。

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也可以按照指示来演奏。

3. 结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问幼儿:“你们喜欢这堂课吗?为什么?”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幼儿分享一下学到的东西,比如:“你们学会了什么?”、“你们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等等。

四、教学延伸:1. 继续探索其他乐器,比如小钢琴、小吉他等,让幼儿体验不同乐器带来的乐趣。

2. 继续开展音乐活动,让幼儿参与编曲、合唱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亲自体验鼓乐器的演奏,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鼓乐器的特点及其表达方式。

小鼓响咚咚教学反思范文3篇

小鼓响咚咚教学反思范文3篇

小鼓响咚咚教学反思范文3篇小鼓响咚咚教学反思范文3篇篇一:小鼓响咚咚教学反思歌曲《小鼓响咚咚》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童谣风格的儿童歌曲,五声C宫调式,3/4拍。

歌曲的节奏舒展,全曲以xxxx|xxx-|节奏型贯穿始终,曲调流畅,音乐形象生动,富于儿童气息。

歌词以第一人称和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小主人公关心、爱护娃娃的好品质。

一年级学生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可以让他们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寻找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教学开始我设计音乐游戏《鼓上的小米粒》导入,这是个有关感知音的强弱的音乐游戏。

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将听觉与视觉印象相联系。

我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一个小米粒,认真听老师敲鼓:老师敲几声就跟着跳几下,老师敲得轻,自己就跳得轻,老师敲得重,自己就跳得高,以此来加强感受音的强弱变化。

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模仿,不仅感受到鼓声的力度、节奏等,更降低了学习难度,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在活动中轻松的掌握了力度、速度等音乐知识。

教学歌曲时,我不仅教学生会唱歌曲,还充分启发学生想象,小鼓响咚咚热烈欢快,声音要唱得响亮一些,小宝宝睡觉时声音要唱的轻一些,我还注重自身的体态语,通过我的动作神态和表情,以无声的语言向学生表露和传递内心的情感。

我用表演唱的形式让孩子对歌曲产生了兴趣。

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注意力去听、去看,去感受歌曲中愉快高兴的情绪。

总之,这节音乐课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篇二:小鼓响咚咚教学反思这是一节一年级音乐课,音乐的'三拍子强弱是一个重点,学生必须明确掌握。

因此我循序渐进,从单小节的三拍子强弱(xxx)过渡到两小节的三拍子强弱(xxxxxx颍,让学生真正掌握起来。

其次,这是一节新授课,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学生还没有完全做到,一年级的学生识字有些困难,在演唱过程中,有的学生的发声感觉不好,听上去好象是跑调,今后还要在学生咬字、吐字上加强训练。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小鼓的基本知识和鼓打击技巧;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3. 提升幼儿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小鼓响咚咚》的歌词;2. 了解小鼓的材质和演奏方式;3. 形象化地表现小鼓的声音。

【教学准备】1. PPT或白板、黑板;2. 小鼓若干。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小鼓的咚咚声和节奏的演奏,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歌曲学习(15分钟)教师通过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的歌词,引导幼儿跟着节奏说唱。

歌词如下:小鼓响咚咚,小手给力敲;左边一下,右边再敲;咚咚咚,小鼓响;蹭蹭顺着小旋风。

3. 小鼓的介绍(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小鼓的材质和外观,并简单介绍小鼓的演奏方式。

4. 形象表演(2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在小组内进行小鼓的形象表演,通过模仿小鼓的声音和动作,使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小鼓,体会小鼓的音乐魅力。

5. 合奏演奏(15分钟)教师分发小鼓,让幼儿亲自实践演奏,尝试不同的节奏和鼓点。

指导幼儿合理分配击打的力度和频率,使合奏更加和谐。

6. 总结(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提问一些与小鼓相关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1. 引导幼儿绘制小鼓的形象,并用一两句话描述小鼓的特点;2. 鼓打击游戏: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鼓点击打的游戏,通过不同的节奏和鼓点要求,提升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的学习参与状况和表演效果,以及与幼儿的互动交流,进行综合性评价。

【教学反思】本堂课注重通过歌曲、形象表演、实践演奏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进入音乐世界,深入了解小鼓的特点和音乐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演热情,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小班语言精品教案及反思《我的小鼓响咚咚》

小班语言精品教案及反思《我的小鼓响咚咚》

小班语言精品教案及反思《我小鼓响咚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语言启蒙》第三单元“有趣拟声词”,具体内容为《我小鼓响咚咚》。

通过该章节学习,孩子们可以掌握一些基本拟声词,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交流中,同时也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情感和想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认识和掌握基本拟声词,如“咚咚”、“沙沙”等。

2. 培养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拟声词描述生活中事物和现象。

3. 培养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拟声词编创有趣故事。

4. 培养孩子们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乐于分享。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熟练掌握并运用拟声词进行语言表达。

2.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拟声词运用到故事编创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鼓、沙锤、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起小鼓,轻轻敲击,引导孩子们模仿鼓声“咚咚”。

2. 例题讲解:通过展示图片,让孩子们认识和模仿生活中常见拟声词,如“沙沙”(沙子摩擦声)、“哗”(水流声)等。

3. 随堂练习: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拟声词,用动作和语言进行表演,其他小组猜一猜是什声音。

4. 小组活动:每组用画笔和画纸创作一幅以拟声词为主题画作,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小鼓响咚咚》2. 板书内容:拟声词:咚咚、沙沙、哗、喵喵等画面:小鼓、沙子、水流、小猫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拟声词描述一幅画。

2. 答案示例:画面中有两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可以描述为“叽叽喳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参与度较高,对拟声词掌握和运用较好,但在故事编创方面还需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让孩子们尝试用拟声词进行诗歌创作,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增加一些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拟声词。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课程名称:小鼓响咚咚年龄段:幼儿园小班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 通过歌曲和游戏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节奏感。

教学准备:1. 一面小鼓;2. 小镰刀图画;3. 小班的音乐合奏用器材。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 引入小班合奏器械,让幼儿感受鼓的声音和节奏感;2. 简单介绍小鼓,让幼儿知道小鼓的形状和功能。

可通过示范将小鼓演奏出声音。

第二步:学唱歌曲《小鼓响咚咚》1. 向幼儿介绍歌曲的名称,通过唱“小鼓响咚咚,小班合奏乐团,大家齐声唱,呀呀呀呀呀”使幼儿快速了解歌曲;2. 分段学唱歌曲:先教幼儿唱第一段“小鼓响咚咚”,然后教唱第二段“小班合奏乐团”,最后教唱第三段“大家齐声唱,呀呀呀呀呀”。

每学一段,反复跟唱,帮助幼儿记忆歌曲;3. 整体串联歌曲,让幼儿唱整首歌。

第三步:游戏互动1.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份小镰刀图画,让幼儿用想象来画出其他令人响亮的乐器;2. 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幼儿用自己画的乐器和小鼓一起合奏,体验合奏的乐趣;3. 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幼儿,表扬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步:小结1.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回答学到了什么;2. 教师再次带领幼儿唱一遍歌曲《小鼓响咚咚》,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歌曲中来。

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在合奏游戏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 通过观察幼儿的水平,评估他们对歌曲的学习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 让幼儿自由发挥,自己编创一段歌词来继续扩展歌曲的内容;2. 通过了解其他乐器,让幼儿体验不同乐器合奏的感觉,拓展他们对音乐的认知和兴趣。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 (2)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 (2)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教案:小鼓响咚咚学习目标:1. 能够认识并模仿小鼓的声音。

2. 能够通过鼓声的敲击模拟和表达不同的情感。

3. 能够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小鼓若干。

2. 幼儿园音乐播放器。

3. 能够模拟小鼓声的音源。

教学过程:1. 游戏热身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鼓声模拟的游戏,模仿小鼓声音。

让幼儿自由发挥模仿并推测小鼓声音的方式,例如敲打胸口、口哨声等方式。

2. 听音辨识教师播放真实的小鼓声音或者音源中小鼓的声音,让幼儿仔细聆听,并尽可能多地分辨和听出其中的特点。

3. 表演模仿教师示范小鼓的敲击方式,并通过言语和示范解释敲击的动作。

建议教师在敲击时强调敲击力度和节奏感,并鼓励幼儿模仿。

4. 创造表达教师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幼儿自由地敲击小鼓,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当幼儿开心时敲击快而激烈,当幼儿沮丧时敲击轻柔而缓慢。

5. 鼓声合作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架小鼓。

通过敲击小鼓的方式进行合作,鼓励幼儿尝试同时敲击或者交替敲击小鼓。

6. 音乐游戏教师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敲击小鼓。

并鼓励幼儿根据音乐的速度和节奏自由发挥敲击技巧。

7. 小结学习成果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学习内容,询问幼儿学到了什么,以及感受如何。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可以让幼儿分别用小鼓和其他乐器一起演奏,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

2. 可以引导幼儿用声音来表达不同的情感,例如通过敲击小鼓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等。

3. 可以在音乐游戏中添加身体动作,使幼儿更加积极投入。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准确地模仿小鼓的声音。

2. 观察幼儿在敲击小鼓时的动作是否准确,节奏是否稳定。

3. 观察幼儿是否能够通过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

4. 对幼儿的参与程度和表现给予评价和反馈。

小鼓响咚咚教案小班

小鼓响咚咚教案小班

小鼓响咚咚教案小班教案标题:小鼓响咚咚教案(小班)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小鼓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小鼓的基本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1. 小鼓。

2. 音乐播放器。

3. 音乐节奏教具(如鼓槌、节奏器等)。

4. 音乐素材(如节奏鼓点的音乐)。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小鼓,了解其外形和材质。

2. 播放一段小鼓演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小鼓的声音和节奏。

探究(15分钟):1. 向学生展示小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如敲打、拍打等。

2. 让学生模仿老师演示的演奏技巧,自己尝试敲打小鼓。

3.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敲打方式产生的不同音响效果。

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只小鼓和鼓槌。

2. 播放节奏鼓点的音乐,让学生按照音乐的节奏敲打小鼓。

3. 引导学生在敲打过程中注意节奏的准确性和与音乐的配合。

4.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尝试创造自己的鼓点节奏。

总结(10分钟):1. 向学生总结小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和注意事项。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演奏心得和体会。

3. 播放学生演奏的音乐,让全班同学欣赏。

拓展活动:1. 邀请音乐专家或乐器演奏者到班级进行小鼓演示和指导。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学院或乐器制作工坊,深入了解小鼓的制作和演奏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鼓演奏比赛,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演奏技巧和节奏感。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自我评价,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乐器,如小提琴、钢琴等,拓宽音乐素养。

2. 组织学生参与学校音乐会或校内表演,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3.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培训班或乐团,进一步提高音乐水平。

教案撰写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教师在小班教学中的指导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含反思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发展对童谣的理解、表现能力,通过欣赏、理解童谣内容,萌发对小鼓的喜爱之情,理解童谣内容,能清晰、有表情的朗诵童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小鼓响咚咚》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来源】
鼓,是中国常见的打击乐器,构造简单,品种繁多,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叮叮咚咚的拨浪鼓,晃啷晃啷的铃鼓,圆圆肚子的小红鼓,此类乐器更因其外形可爱、声音悦耳、节律感强等特点而深受幼儿的喜爱。

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作品原型是歌曲《我的小鼓响咚咚》。

由于歌曲曲调优美,歌词诙谐有趣,又具有关心他人的含义,游戏时不妨碍他的教育意义,许多版本的幼儿园教材中都使用过。

今天,我们展示给大家的是小班语言文学活动---仿编童谣。

活动重点立足于幼儿在学习、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仿编。

使幼儿在体验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同时,通过与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发展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欣赏、理解童谣内容,萌发对小鼓的喜爱之情。

2、知识与能力目标:发展对童谣的理解、表现能力。

3、技能目标:理解童谣内容,能清晰、有表情的朗诵童谣。

4、创造力培养目标:培养初步的知识经验迁移和仿编能力。

5、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自由玩小鼓并听小鼓的咚咚声。

2、物质准备:小鼓,多媒体设备,课件:开汽车、拍手、游泳、洗澡、跳
高、唱歌图片及声音。

3、物质准备:收集各种各样的鼓,装饰布置环境。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在《我的小鼓响咚咚》的音乐背景下带幼儿拍手唱歌坐好。

提问:小朋友们,刚才你听到歌词里面有什么?
二、展开
(一)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朗诵童谣。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一遍童谣。

2、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一遍童谣。

3、幼儿跟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

4、请个别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

(4人一组,分2-3组)
(二)引导幼儿仿编童谣的后两句。

1、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

(根据6种图片如:开汽车、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说出6种相应的象声词)
提问:小鼓还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它做什么事情可以发出这样的声音呢?(当幼儿说出小鼓做的一种事情,教师出示相应课件图片及声音,请6个幼儿分别说出与6种声音相应的象声词及做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仿编童谣。

(三)根据以上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自由仿编童谣。

三、结束
教师小结活动过程,带幼儿把自己编的童谣带回去给别的小朋友听。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分三个环节。

在学习童谣环节中,教师创设幼儿喜爱的和小鼓做游戏的情境,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学习童谣。

幼儿能够较深入地理解内容,体验童谣的语言结构和韵律特点。

在引导仿编过程中,教师通过出示图片引导迁移生活经验,幼儿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快乐地完成了仿编学习。

活动环节清晰,层层递进,较好地实现了活动目标。

小百科:小鼓是壮、侗、彝、土家等族棰击膜鸣乐器。

流行于广西、贵州、云南、湖北、湖南等省区。

小鼓多用于民间,过年时有用。

基本信息乐器名称:小鼓(Snare Drum)结构组成:类似大鼓,但体积小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