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1、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2、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解决方法:1、设计问题串分析讨论后,让学生归纳总结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

2、教师呈现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结合阐述其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解决方法:用设问法讲解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在层层剥去“笋衣”中显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方法:讲述法、启发式。

五、教具准备:ppt。

六、学生活动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需了解的知识点。

2、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七、教学程序[问题探讨]1、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用哪种材料做细胞膜,更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2、你还能想出更好的材料做细胞膜吗?学生讨论回答[讲授新课]科学家怀着对物质跨膜运输现象产生的疑问,开始对生物膜结构的漫长探索,让我们重温一下这段历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设问1:一种物质或物体的结构,实际上是指其组成成分之间的组合形式。

比如细胞的结构是指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和细胞核之间的组合形式,氨基酸的结构是指组成它的各种原子之间的组合形式。

要弄清一种物质或物体的结构,首先要弄清其组成成分。

那么,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介绍欧文顿的实验和推论)对膜的研究为什么是从生理功能入手呢?(主要是限于当时的条件)设问2:欧文顿的推论是否正确呢?细胞膜中除含有脂质外,还有没有其他成分呢?(介绍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分析假说是如何提出的,假说与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关系)设问3: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形成的呢?(介绍两位荷兰科学家的实验,分析脂双层这一结论的由来)设问4:蛋白质位于脂双层的什么位置呢?(简介20世纪40年代的推测和罗伯特森1959年提出的“三明治”结构模型)指出“三明治”结构模型的不足,说明细胞膜不应是静态的刚性的结构,而应当是动态的弹性的结构。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教案2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教案2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2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简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②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

③简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学习做出假设。

②发挥空间想象力,通过制作模型,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生物膜结构的研究是立足于生物膜所具有的功能特点上开展的,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②正确认识科学价值观,理解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有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

③正确认识实验技术手段的进步在促进科学的发展中的作用。

2(1)教学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分析,建立生物膜模型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教学程序4教学过程问题1:根据实验,你能提出什么假问题:观察图,蛋白质在膜上如何排布?问题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有什么?问题2: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什么?问题3:蛋白质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教师依据概念图,对本节课内容简要概括总结。

作业布置:完成课本69页课后练习。

5教后反思本节教学设计本着学生是学习与发展中的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科学史教育,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科学研究史实,生动形象,精心设计问题,环环相扣,激发学生兴趣,步步引导学生探究,启迪科学研究思维,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前行,感同身受,从中学习模型建构方法:实验、推理想象—提出假说—进一步验证完善—不断发展;正确认识实验技术手段的进步在促进科学的发展中的作用;总结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经过回顾科学家的探索之路后,本节的重点流动镶嵌模型就自然生成,因此教师只要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归纳,教师进行补充完善即可,教学过程该放手时就大胆放手,这样既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又能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设计中,应考虑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如磷脂分子结构与特性是学生未学过的知识,应适当补充,在此基础上设置问题,并注意问题设置应有梯度,一步到位会让学生感觉太难而放弃思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反馈评价
1
2
模型主要内容。 6.探究六:根据流动镶嵌模型怎样
判断细胞膜的内外。
【用一用·我设计 2】
思:为何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
展示提升 质疑评价
总结归纳
(15 分钟)
展示 1: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时间
科学家
展示证明细 胞膜成分的 实验设计及 结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1925 年 1959 年 1970 年
D、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
当 发展题:3、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4、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

A、保护作用 B、一定的流动性 C、主动运输
D、选择透过性
提高题:5、(选做)科学家分析细胞膜化学成分时需制备纯净细胞膜。真核细胞分离出纯净细胞膜较困难,受细胞内其他膜的
⑴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膜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血影 ” 的化学成分中的脂质主要是____________,它构成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
⑷提取膜中磷脂并单层辅在空气——水界面上,面积相当于原细胞表面积两倍。由此认为细胞膜由___________组成。
程。
亮—暗的三层结构,他做出了怎
样的假设?
4.探究四: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
同荧光染料标记后,让两种细胞
融合,杂交细胞的一半发红色荧

高中生物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2)-精选资料

高中生物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2)-精选资料

高中生物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2)-精选资料教材分析1.内容和地位“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人教版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四章第二节内容。

本章共三节,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膜的结构有关,于是进入第二节内容。

而第二节内容又是解释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

这三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

由此可见,本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第四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架起第二节和第三节的一座桥梁,并体现了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主要介绍了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目的是让学生在认识生物膜结构的同时,了解人类探究生物膜结构的过程和方法,认识到可以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提出假说,假说仍然需要观察和实验来验证。

随着技术手段的改进不断发现新的证据,原有的观点或理论还会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并归纳总结出生物膜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

2.教学重点(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3.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学情分析1.高一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的结构,并且在第一节了解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点,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结构决定功能,带着疑问学生便可以跟随着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一起构建起生物膜的物理模型。

2.由于本校学生基础较薄弱,观察和分析能力也欠佳,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上,高中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分工合作能力,但仍然需要各组员之间的密切配合与交流讨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和讲解才能让学生达成本节的目标。

三、课程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2)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特点;。

高中生物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高中生物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2、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想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想适应的观点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备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由制作细胞膜的材料引入,设疑“用哪种材料做细胞膜,更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
学生活动:通过三种材料与细胞膜功能的类比、分析,进一步加深对细胞膜功能的理解。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二、糖蛋白(糖被)
组成: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作用: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保护润滑等。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备注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课题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课时
1
课型
新课
教学
目标
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2、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3、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想适应的观点。
知识
目标
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能力
目标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结构。
学生由上例很容易得出结论:探求细胞膜的结构,要由细胞膜的功能入手。
教师:展示资料1发现:脂溶性分子易透过细胞膜;而非脂溶性分子则难以通过。
学生:分析假设“细胞膜由脂质组成。”
教师:这个结论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对细胞膜成分的提取鉴定得出的?还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

高中生物《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高中生物《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高中生物《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发挥空间想象力,大胆作出假设,构建生物膜的空间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正确认识科学价值观,并通过实验技术对想象的模型作出验证。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难点掌握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正确认识实验技术在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同学们,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可以看出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用幻灯片展示某些膜结构功能的三维动画),生物学观点认为,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那么大家大胆猜想一下,什么样的结构才使得生物膜能完成以上的功能呢?(学生讨论)(二)新课教学1.生物膜成分的探索历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既漫长又有趣,科学家们当年正是怀着对物质跨膜运输现象产生的疑问,开始对生物膜的结构产生好奇并不断探索。

让我们一起重温下这段历史,会让大家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有所启发。

同学们,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透过细胞膜,因此,他大胆提出假说: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大家看,欧文顿是从现象出发,根据他的实验结果,通过严谨的推理得出来的,而当时的技术并不能直接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鉴定,这说明技术对科学研究是有重要作用的,当然这毕竟是假说,后来膜被分离出来以后,化学分析得出膜的主要成分,从而得出欧文顿的假说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假说是在实验与观察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同时又需要更进一步的实验来证明。

同学们,欧文顿的假说提出过程对大家有什么启发呢?2.磷脂双分子层的探索清楚了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后,接下来我们探索一下这些物质是怎么组成膜的。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何一西北工业大学附中710072)【教材版本】本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4章--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第二节的内容。

【设计理念】本节课采用“提供资料→提出问题(要求)→做出假设(构建模型)→提供实验验证”的教学模式,通过“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构建及有关实验设计,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感受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和探索过程的艰辛。

【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分析本节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1、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利用科学史教育素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们的实验和结论,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明白科学发现是长期的过程;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并非一成不变,需要不断修正、发展和完善;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好地促进科学的发展。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在众多对细胞膜结构的假说中,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人们普遍认同的,能较好地解释人们对细胞膜功能的认识,学生必须展开想象力,通过制作模型等,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理解和掌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本节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并安排了两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在认识细胞膜结构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认识到可以通过现象的推理分析提出假说,假说仍然需要观察和实验来验证。

随着实验技术的改进,不断发现新的实验证据,原有的观点还会不断受到质疑、修正和完善,并归纳总结出生物膜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加深学生对科学的历史和本质的认识,特别是这些内容中所体现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实验技术的进步推动科学的进步等观点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本节内容以细胞膜分子结构的探究历程为主线,学生动脑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并构建模型为重点,让学生从中体验科学的实验思想和实验方法。

高中高一生物教案范文: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高中高一生物教案范文: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高中高一生物教案范文: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3. 能够解释生物膜的运动和功能。

教学重难点:1.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教学准备:PPT、教学实验器材、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引入话题,引起学生兴趣,提出问题:“你知道生物膜是什么吗?它的结构是怎样的?”2.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给出简要介绍:“生物膜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它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比如分隔细胞内外环境、调节物质的进出、传递信号等。

”Step 2:学习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1. 讲解生物膜的结构:双分子层、疏水性磷脂分子、亲水性磷脂分子、蛋白质通道等。

2. 通过PPT展示生物膜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生物膜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

3. 讲解生物膜的功能:分隔、选择性通透、传递信号等。

4. 通过举例子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生物膜的具体功能和重要性。

Step 3:学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 讲解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流动镶嵌模型是生物膜动态结构的理论模型,认为磷脂分子在生物膜中形成流动的双层液相,蛋白质分子则嵌入到磷脂双层中。

2. 通过PPT展示流动镶嵌模型的示意图,并解释模型的原理和基本概念。

3. 利用教学实验器材和教学素材,进行实验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4. 引导学生总结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特点和意义。

Step 4:巩固与拓展1. 提问学生:“你能解释生物膜为什么能够实现选择性通透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反馈和引导:“生物膜的选择性通透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膜蛋白共同作用实现的。

磷脂双层具有疏水性,可以阻止溶质的自由通过,而膜蛋白则可以选择性地调节物质的进出。

”3. 鼓励学生拓展思考,并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Step 5:小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生物膜的重要性和流动镶嵌模型的意义。

高中生物《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新人教版

(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二节的内容,与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所反映的生物膜对物质的进出控制具有选择性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并对第三节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作了知识准备。

所以,这节的内容安排很巧妙,对整个章节的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成不变的,需要不断修正、发展和完善;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好地促进科学的发展。

②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在众多对细胞膜结构的假说中,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人们普遍接受认同的,能较好地解释人们对细胞膜功能的认识。

学生必须展开想象力,在头脑中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结构,理解和掌握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这对于更好地理解下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很重要的联系。

学情分析首先,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胞,知道了组成细胞的分子,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尤其是细胞膜作为最基本生命系统的边界等相关知识,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其次,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同时在讨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功能与结构相统一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困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磷脂和蛋白质是如何排列构成生物膜的。

2.能举例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3.能解释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与选择透过性功能统一的观点。

4.能了解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学习做出假设。

2.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合理推理和分析。

情感目标:1.理解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有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养成正确认识科学价值观。

2.树立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与选择透过性功能统一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以“回顾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现在有三种材料,塑料袋、棉布和弹力布,你会选用哪种材料做细胞膜么?”导出主题——细胞膜(生物膜)(板书: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思考、讨论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2019-2020年高中生物《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及课标、考纲要求1. 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3.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三、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从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可以看出生物膜的功能是什么?其功能特性是什么?为什么生物膜表现出这样的特性?引导学生回忆在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节中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与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有关,然后启发学生思考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与细胞膜的结构是否有关?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本节的学习——探究细胞膜的结构。

让学生先回忆探究的一般方法,然后让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来探究本节的内容。

【知识新授】1.项目活动一:探究生物膜的成分——磷脂及其排列方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呈现科学史料】1895年,E.Overton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

发现:凡是可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穿过细胞膜。

【提出问题】根据E.Overton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阅读,理解。

思考,回答:生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相似相溶原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2.项目活动二:探究生物膜的成分——蛋白质3.项目活动三:探究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组合方式归纳总结:利用概念图、表格等方法总结归纳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在生物膜结构探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能力提升】1.下列哪项叙述不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A.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B.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C.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具有流动性D.有些蛋白质分子可在膜的内外之间移动答案:A2.人体某些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穿出小血管壁,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这个过程的完成依靠细胞膜的()。

A.选择透过性 B.保护作用 C.流动性 D.自由扩散答案:C3.一位细胞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面积增大而厚度变小,其决定因素是细胞膜的()。

高中生物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1.分组讨论,师生交流,
扫描知识的“盲点”,仔细记好学习笔记。
2.通过解题,拓展学习视野,对课堂学习内容
进行必要的补充。如人体某些白细胞吞噬破伤风杆菌、神经递质的释放等与生物膜流动性有关的生命活动。
口述,PPT演示
第四
层级
学习
过程
反思
感悟
1.随同学生一起思考这一堂课中学了什么内容,学到了什么内容。
2.指导学生补充完成[思维导图构建],将知识进行初步的有机综合。
1.系统地整合课堂所学知识,把握重点和难点。
2.填写[思维导图构建],使知识条理化、清晰化。
师生互动
课堂
小结
1.提纲式讲述主干知识,围绕“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和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2.讲述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该部分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中的地位。
3.完PPT演示板书,布置课外作业(如固学案)。
PPT演示
知识二:如何理解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展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介绍其中的蛋白质、磷脂等组成;同时演示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
2.PPT演示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动态变化过程,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3.PPT演示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示意图,认识2个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提醒学生在学习后面内容的过程,注意生物膜具有一定达的流动性原理的应用。
1.梳理本课堂学到的基础知识,找出不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2.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密切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3.完善笔记,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口述(教师、学生互动)、PPT演示板书
课外拓展
继续
探究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下一课时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在结构上,生物膜除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外,还具有哪些性质?(镶嵌性、不对称性及蛋白质极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

2. 简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3. 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简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4.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学习做出假设。

教学重点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分析,建立生物膜模型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教学过程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对生物膜成分的探索——脂质和蛋白质(1)欧文顿实验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提出假设: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对欧文顿假设的验证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典型例题1】在人类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同点是( )A. 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B. 两种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均匀排列在脂质分子的两侧C. 两种模型都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D. 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答案】A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3)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其分布特点是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

2.糖蛋白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图1体现了通过体液运输实现细胞间的间接交流,图2体现了细胞与细胞间的直接交流。

图3体现了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

(2)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糖被)。

【典型例题2】如图表示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①在生物膜中是不均匀分布的B. ②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 CO2、H2O通过细胞的方式相同D. ②是运动的,但①是静止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答案】D三、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⑴原因: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2教案新人教版必
修1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②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特点
③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1.2 过程与方法
①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
②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
②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和大胆想象能力
③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2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①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
2.2 教学难点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3 教学策路
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来优化课堂学习与教学,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本节课采用“引导—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再分析”的教学模式,
融合运用引导启发、观察分析、对比归纳、联系实例等方法,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尤其在体验生物膜的探索历程上给学生以动态的感觉。

本节安排1课时。

4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