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0【四-1、2】-17世纪-弥尔顿

合集下载

17th Century-Milton

17th Century-Milto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ilton was married three times. His first marriage started unhappily; this experiences promted Milton to write his famous essays on divorce. He had married in 1642 Mary Powell, who was seventeen at that time. She grew soon bored with the poet and went back home where she stayed for three years. Their first child, Anne, was born in 1646. Mary died in 1652 and four years later Milton married Katherine Woodcock, who died in 1658. For her memory Milton devoted his sonnet “To His Late Wife”.In the 1660s Milton moved with his third wife, Elizabeth Minshull, again a much younger woman, to what is now Burnhill Row. The marriage was happy, in spite of the great difference of their ages. He spent in Bunhill Row the remaining years of his life, apart from a brief visit to Chalfont St Giles in 1665, to avoid the plague. His late poems were dictated(口授) to his daughter, nephews, friends, disciples, and paid ton died on November 8, 1674 in Chalfont, St. Giles, Buckinghamshire. He was buried beside his father in St Giles', Cripplegate.

约翰-弥尔顿John-Milton的简介ppt

约翰-弥尔顿John-Milton的简介ppt

1644年《论出版自由》的封面
失乐园 复乐园 力士参孙
Religion
Main points for studying Milton ~~~~~~~~~~~~~~~~~~~~~~~~
1. Milton is one of the very few truly great English writers who is also a prominent figure in politics, and who is both a great poet and an important prose writer. The two most essential things to be remembered about him are his Puritanism 清教信仰 and his republicanism 共和主 义理想.
148
Milton is a Puritan • A member of a group of English Protestants who in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 advocated strict religious discipline along with simplification of the ceremonies and creeds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清教徒:兴起于16和17世纪的 英国新教徒一派的成员,主张严格的 宗教原则和英国教堂的仪式及教义的 从简
• 死亡是打开永久宫殿的金钥匙 。
THE END
• 上天堂尽职,不如下地狱独裁。
Milton’s Quotes
The childhood shows the man, as morning shows the day.

JohnMilton,约翰弥尔顿PPT课件

JohnMilton,约翰弥尔顿PPT课件

❖ 创作、学习和旅行岁月 ❖ 1632年至1638年五年间,弥尔顿辞去了政府部门
的工作,住到他父亲郊外的别墅中,整日整夜的 阅读,他几乎看全了当时所有英语、希腊语、拉 丁语和意大利语作品。在这段时期弥尔顿写作了 《酒神之假面舞会》等一些作品。1638年,弥尔 顿去欧洲旅行,他在意大利停留了大部分时间。 访问过当时已被囚禁的伽利略,并同意大利人文 主义者有所交往。由于英国动荡的宗教局面弥尔 顿提前回国,他所写的一些小册子被歪曲,他本 人也被烙上了激进分子的烙印。
❖ 《复乐园》(Paradise Regained,1671年)
❖ 《力士参孙》(Samson Agonistes,1671 年)
1644年《论出版自由》的封面 失乐园
复乐园
力士参孙
❖ 内容简介
❖ 《失乐园》(Paradise Lost)
以史诗一般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 诗中叛逆之神撒旦,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 地狱,却毫不屈服,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 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 禁吃的分辨善恶的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 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 园。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 界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极重要的作品。
John Milton
小组成员:
John Milton(1608-1674)
约翰·弥尔顿(英语:John Milton,1608年12月9日- 1674年11月8日),英国诗人, 思想家。英吉利共和国时期曾 出任公务员。因其史诗《失乐 园》和反对书报审查制的《论 出版自由》而闻图亚特王朝 相伴而行,他的诗歌创作和政治观点 伴随英国革命而发展,当1674年已经 失明的弥尔顿去世时,弥尔顿依然没 有放弃自己的政治选择,并且他的观 点在此后广泛影响了整个欧洲的政治 和宗教信仰。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文学一、概述(一)古典主义文学17世纪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创作和理论上都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楷模,因此得名古典主义。

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笛卡尔唯理主义哲学是它的哲学基础。

古典主义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其中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最为发达,法国古典文学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理论。

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思想特征(1)强烈的政治倾向,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歌剧,歌颂英明的国王。

(2)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以理性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家庭义务和荣辱观念的矛盾,爱情或情欲只能放在第二位。

(3)尖锐抨击贵族的骄奢淫逸、堕落腐化,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揭露社会的恶习和弊端。

喜剧主张在笑中移风易俗。

(4)古典主义悲剧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古典主义喜剧,寓言和散文具有较广的文学视野和较多的民主精神。

○艺术特征(1)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古典主义文学不仅从古希腊罗马文学继承诗歌、散文,而且继承戏剧并进行创新,使其具备现代剧的基础:有一定的幕数,适宜于在一定的时间内演出。

戏剧冲突十分尖锐,心理刻画非常细腻。

(2)有一套严格的艺术标准和规范遵守三一律:时间,情节,地点必须保持整一文学体裁有高低之分,推崇悲剧,贬低喜剧,寓言、民间文学。

【补充】三一律: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

它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三一律”在政治上符合君主专制政体的要求,艺术上体现了时间空间方面高度简练,紧凑,集中等优点。

约翰弥尔顿

约翰弥尔顿

• Did I request thee, Maker, from my clay /To mould me Man? did I solicit thee /From darkness to promote me, or here place In this delicious garden? • 造物主啊,难道我曾要求你/用泥土把我造 成人吗?难道我/曾恳求你把我从黑暗中提 升出来吗? • 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an sever in heaven. • 宁为地狱王,不做天堂臣。 • the mind is its own place, and in itself, can make heaven of hell, and a hell of heaven. • 境由心生,心之所向,意识可以把地狱造就 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折腾成地狱。
• 《失乐园》是一部气势恢弘的史 失乐园》 诗式作品。全诗由12部诗篇组成 诗式作品。全诗由12部诗篇组成 12 讲述了基督教《圣经》 ,讲述了基督教《圣经》中撒旦 化身为蛇,引诱亚当夏娃( 化身为蛇,引诱亚当夏娃(人类 的始祖)违背上帝意旨, 的始祖)违背上帝意旨,最后失 去上帝的恩宠, 去上帝的恩宠,被逐出天堂乐园 的故事。 的故事。反应了人类由于理性不 意志薄弱,经不起考验, 强,意志薄弱,经不起考验,暗 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捕入狱,但 1660年王政复辟,弥尔顿被捕入狱, 年王政复辟 很快被释放, 很快被释放,从此开始了他第三时期的 创作, 创作,先后完成了最著名的以圣经故事 为题材的三部长篇诗作《失乐园》 为题材的三部长篇诗作《失乐园》( Paradise Lost, 1667)、《复乐园》( 1667)、 复乐园》 )、《 Paradise Regained, 1671)和《力士参 1671) 1671)。 )。他 孙》(Samson Agonistes, 1671)。他 的最后一部作品《力士参孙》 的最后一部作品《力士参孙》,描写了 主人公在失明后思想、精神上的升华, 主人公在失明后思想、精神上的升华, 则在一定程度上映照了弥尔顿自己的一 生。弥尔顿的作品反映了王政复辟后弥 尔顿内心的痛苦以及对资产阶级革命始 终不渝的态度,文体雄伟庄严。 终不渝的态度,文体雄伟庄严。

关于约翰.弥尔顿(John_Milton)作品及生平的英文PPT演示课件

关于约翰.弥尔顿(John_Milton)作品及生平的英文PPT演示课件
•11
pamphlets
------His first entry into political conflict ------Pamphlets on marriage -----Areopagitica ------Milton’s work as the spokesman of the Revolution ------ His ge and Horton day’s
at age 16 Cambridge. finest student In 1632 ,Milton received his B.A. In 1629 ,Latin, Greek, French, Italian, and Hebrew(希伯来语), Cambridge to become a clergyman(牧师), but he was dissuaded from this occupation due to “tyranny”(专制统治) in the church.
1640-1660: pamphlets
1660-1674: Paradise Lost (1665), Paradise Regained (1671), Samson Agonistes (1671).
•9
Early poems
On the Morning of Christ’s Nativity《基督诞生晨
maintain
the necessity of thorough religious reform
•13
• Pamphlets on marriage
Doctrine and Discipline of Divorce 《离婚的戒律和学说》 1643
Backgroud getting trouble in his marriage

约翰.弥尔顿(John_Milton)

约翰.弥尔顿(John_Milton)

The poem starts with the speaker, Milton, reflecting upon his blindness and how God expects him to make full use of his ability as a writer, if he cannot even see the paper on which he writes. The talent of the poet is useless now that he is losing his sight , even though he wishes to serve God with his writing now more than ever. After stating this problem, he wonders if God wants him to do smaller tasks since he can no longer see light or use his talent. Milton own patience answers his question as foolish: that God does not need man to do work for Him and those obedient to Him bear his mild yoke. Patience continues to tell Milton that God is being continuously served by thousands of people and the natural world. Most importantly Milton understands that waiting can be its own kind of service. When expressing this, Milton expresses it in a tone of depression and frustration.

弥尔顿简介:

弥尔顿简介:

弥尔顿简介: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英国诗人、政论家,民主斗士,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六大诗人之一。

弥尔顿是清教徒文学的代表,他的一生都在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而奋斗,代表作《失乐园》与荷马的《荷马史诗》、阿利盖利·但丁的《神曲》并称为西方三大诗歌。

1608年12月的一天,莎士比亚还在创作他伟大的戏剧作品,英国另外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伦敦呱呱坠地了。

他就是约翰·弥尔顿。

弥尔顿的父亲是一位法律文书,家境较为殷实。

他父亲虽然是清教徒,但并不像当时其他的清教徒那样呆板,他喜欢音乐,也引导弥尔顿喜爱上音乐。

他还爱书如命,而年轻的弥尔顿打小就同父亲一样爱好书籍。

弥尔顿的父亲还专门为他聘请了私人教师,弥尔顿刚满十岁时,就能写出一些不错的诗歌。

那时弥尔顿就经常学至深夜,这对他以后的身体影响极坏。

12岁时,父亲便把弥尔顿送到当时伦敦一所名叫圣保罗的著名男子学校念书,15岁时进入剑桥大学深造。

年轻的弥尔顿面相英俊,但为人骄傲,思想独立,据称当时已被认为是剑桥大学最出色的学者。

弥尔顿原本打算入英国教会做牧师。

但当时国教徒和清教徒之间的冲突激化,而弥尔顿是一个清教徒。

正是在这个时候,一些清教徒开始到普利茅次去传教,若干年后,清教徒中的一部分人在新英格兰的塞勒姆和波士顿开始殖民定居。

完成大学学业以后,弥尔顿放弃了入英国教会做牧师的想法,曾有一段时间,他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反复思考之下,他坚信自己天生就应该做诗人。

他在父亲离伦敦约20英里的霍尔顿乡村庄园生活了将近5年,为了日后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开始努力地写诗和读书。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他写下了大量的短诗,其中《快乐的人》抒发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沉思的人》对深思冥想进行了描写,《列西达斯》歌颂一位被淹死的朋友,《科马斯》则展现了一次化妆舞会。

但不久,他对这种安静的田园生活开始感到厌倦。

他渴望外面更精彩的世界。

于是,他带着父亲给他的钱,踏上了去法国、瑞士、意大利的旅行之路。

英国十七世纪文学,Milton

英国十七世纪文学,Milton

Milton’s Life
• A learned one with personal beauty and strict life • Cambridge, Master’s degree,1632 • 6 years study at home,1632-1638 • travel in Europe,1638-1639 • His career as a writer and a fighter after 1639 • Totally blind in 1652
Literature in the C17th, II John Milton
十七世纪文学之弥尔顿
Main contents
• • • • • status Life experience Literary career Writing features Paradise Lost
I. Milton’s status
Three literary Periods
• The period of preparation: the Ode on the Morning of Christ’s Nativity,基督诞生之晨 , a masque Comus科玛斯, The elegy Lycidas利西达 斯 • The political period: Defence of the English people为英国人民声辩, pamphlets and sonnets • The last glory: Paradise Lost失乐园, Paradise Regained复乐园 and Samson Agonistes.力士参 孙。

Writing Features of Milton
• Milton is a great master of blank verse. He is the first to use blank verse in nondramatic poetry. • Milton is a great revolutionary poet of the 17th century.

弥尔顿的神学哲学思想与史诗创作

弥尔顿的神学哲学思想与史诗创作

弥尔顿的神学哲学思想与史诗创作弥尔顿(John Milton)是17世纪英国文学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失乐园》(Paradise Lost)是一部至今广泛流传的史诗。

弥尔顿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深层次的神学哲学思想家。

本文将通过探讨弥尔顿的神学哲学思想与史诗创作,深入了解这位大师思想的内涵。

一、弥尔顿的神学哲学思想1.1 对上帝的认识在弥尔顿的思想体系中,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他认为上帝的本质包括意志和智力两个方面,意志是上帝的本体,智力则表示了上帝的完美性和无限的幸福。

弥尔顿通过他的著作强调,上帝是充满仁慈的存在,他的本性体现了真正的智慧和公义。

1.2 对人性的看法弥尔顿认为,人天生是有罪的存在,但同时拥有自由意志。

人在自由意志的掌控下,可以选择向上帝看齐或者背叛上帝。

他的《失乐园》中所述,亚当与夏娃被放置在了极致的和谐环境下,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欲望的强烈影响。

1.3 人与上帝的关系弥尔顿主张,人的意志可以成为与上帝对话的媒介。

他的思想强调,人必须获得上帝的呼唤,依靠他的恩典才能达到拯救的目的。

通过倡导信仰之路,弥尔顿试图激起人们的个人责任感,暗示每个人都可以与上帝进行对话,并努力追求卓越的个人品质。

二、《失乐园》的创作与思想内涵2.1《失乐园》的概述《失乐园》是弥尔顿的代表作品之一。

本书通过描述亚当、夏娃和撒旦等角色的故事,讲述上帝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揭示了人性和自由意志产生的复杂性。

弥尔顿通过这部作品,阐述了人类如何因为自我意识而败落,同时也展示了个人努力得以抵抗诱惑的自由意志。

2.2 弥尔顿的无神论思考在《失乐园》中,弥尔顿所描绘的上帝,尤其是他的纯洁和智慧,与撒旦构成了鲜明对比。

撒旦被描绘为叛变者,试图通过抵制上帝的法则来达到个人目的。

但弥尔顿并没有将上帝简单地描绘为道德绝对主义者。

相反,他试图解释自由意志如何应用于道德探讨中,最终导致人与上帝的分离。

2.3 弥尔顿的人性观《失乐园》中对亚当与夏娃的形象,展示了弥尔顿对人性的深刻认识。

米尔顿生平简介

米尔顿生平简介

一、米尔顿生平简介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英国诗人、政论家。

1608年12月9日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清教徒家庭。

父亲爱好文学,受其影响,弥尔顿从小喜爱读书,尤其喜爱文学。

1625年16岁时入剑桥大学,并开始写诗,1632年取得硕士学位。

因目睹当时国教日趋反动,他放弃了当教会牧师的念头,闭门攻读文学6年,一心想写出能传世的伟大诗篇。

1638年弥尔顿为增长见闻到当时欧洲文化中心意大利旅行,拜会了当地的文人志士,其中有被天主教会囚禁的伽利略。

弥尔顿深为伽利略在逆境中坚持真理的精神所感动。

翌年听说英国革命即将爆发,便中止旅行,仓促回国,投身革命运动。

1641年,弥尔顿站在革命的清教徒一边,开始参加宗教论战,反对封建王朝的支柱国教。

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发表了5本有关宗教自由的小册子,1644年又为争取言论自由而写了《论出版自由》。

1649年,革命阵营中的独立派将国王推上断头台,成立共和国。

弥尔顿为提高革命人民的信心和巩固革命政权,发表《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等文,并参加了革命政府工作,担任拉丁文秘书职务。

1652年因劳累过度,双目失明。

1660年,王朝复辟,弥尔顿被捕入狱,不久又被释放。

从此他专心写诗,为实现伟大的文学抱负而艰苦努力,在亲友的协助下,共写出3首长诗:《失乐园》(1667),《失乐园》(1671)和《力士参孙》(1671)。

1674年11月8日卒于伦敦。

二、主要作品《论出版自由》《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失乐园》《失乐园》《力士参孙》《荷马史诗》《神曲》三、《失乐园》作品简介《失乐园》(1667)长约一万行,分十二卷,故事取自《旧约》。

夏娃和亚当因受撒旦引诱,偷吃知识树上的禁果,违背了上帝旨令,被逐出乐园。

撒旦原是大天使,但他骄矜自满,纠合一部分天使,和上帝作战(卷5、6),于是被打到地狱里遭受苦难(卷1、2)。

他这时已无力反攻天堂,才想出间接报复的办法,企图毁灭上帝创造的人类。

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4-1

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4-1
• 拉封丹(1621~1695)是法国 寓言诗人,出生于法国香槟省 夏托蒂埃里的小官吏家庭。从 小热爱自然,对诗歌有浓厚兴 趣。
• 主要诗作有《寓言诗》 (1668~1694)、《故事诗》 (1664~1685)和韵文小说 《普叙赫和库比德的爱情》 (1669)等。 1684年当选为 法兰西学院院士。
(二)古典主义文学创作
• 1、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 • (1)生平及创作简介:高乃依 (1606—1684)法国古典主义悲剧 创始人,出身律师家庭,长期从事 律师事务。1629年开始创作。 代表悲剧《熙德》(1636),其他 重要悲剧《贺拉斯》、《西拿》、 《波利厄克特》。 • 作品充满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热情。 悲剧调子是理性战胜情感。人物多 采用罗马史上的英和印度寓言及中世纪和17世纪民 间故事,但不简单模仿古代寓言,而是革新内容与形式。 • 对简短、浅显的古代寓言加以改造,增加情节和人物(往 往是动物),使之成为完整的故事。 • 这些寓言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 农民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描绘了各种思想和情欲, 是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生动镜子。 • 《寓言诗》以性格化的形象、戏剧性的情节、活泼幽默的 民间语言、凝炼深刻的哲理,拓展了寓言的思想含量与艺 术魅力,在西方寓言文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 17世纪,法国是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 路易十四有“太阳王”的称号,他统治的时代是君主专制 鼎盛的时期,他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巩固王权: • 第一,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 第二,建立绝对王权。 • 第三,划分社会等级:僧侣、贵族、平民。 • 第四,控制文学艺术,设立法兰西学士院。
二、英国清教徒文学
• 16世纪文艺复兴之后,英国文学走过了莎士比亚的高 峰,进入一个平缓期。

弥尔顿的生平和著作

弥尔顿的生平和著作

弥尔顿弥尔顿,英文名为John Milton,生于1608,卒于1674[1]。

他是一位伟大的英国诗人、政治评论家和民主斗士。

弥尔顿是清教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奋斗了一辈子。

《失乐园》与《荷马史诗》和《神曲》一起被称为西方三大诗歌。

目录1. 人物经历1.1 幼年岁月1.2 大学生涯1.3 工作经历1.4 婚姻生活2. 作品创作详情3. 作品简介3.1 《失乐园》3.2 《复乐园》3.3 《力士参孙》4. 弥尔顿的作品特征5. 参考文献1. 人物经历1.1 幼年岁月弥尔顿出生在伦敦一个富裕的清教徒家庭。

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小学时在圣保罗学校学习。

当时著名的大学生托马斯·李是他的导师。

受导师和父亲的影响,密尔顿对诗歌和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为他的未来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 大学生涯1625年,他进入剑桥大学基督教学院,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学识赢得了师生的尊敬。

毕业后,他一次又一次拒绝留在学校教书。

他进入社会,开始了他的战斗生活。

1.3 工作经历1638年,他前往意大利,拜访了被天主教会囚禁的伽利略,并与意大利学者交流。

1639年,英国大革命形势紧张,他回国参加反对国王和国教的斗争。

1641-1645年间,出版了许多政治小册子。

1649年共和国成立后,新政府任命他为拉丁语秘书。

他写了许多文章来保卫共和国。

他因工作过度而失明,但他仍坚持战斗。

1660年至1674年是弥尔顿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也是他创作中最杰出的时期。

王朝复辟后,他作为“弑君”的辩护人被捕入狱,他的家也被抄[2]。

1.4 婚姻生活弥尔顿的第一任妻子是玛丽·鲍威尔。

他的妻子在再婚一个月后回到母亲家,三年后又见到了米尔顿。

最后,玛丽·鲍威尔在生下第四个孩子时去世了。

弥尔顿的第二任妻子是凯瑟琳·伍德考克。

两人年龄差距很大,米尔顿比妻子大12岁。

因为弥尔顿在结婚前是瞎子,所以他没有看到他的妻子,但即使如此,他们仍然相爱。

弥尔顿

弥尔顿

弥尔顿的创作分期
• 前期(1625-1639),主要是短篇诗作。 成名作《圣诞清晨歌》,风格清丽,表 现无邪、洁白的心胸,以铿锵的音调、 整齐的诗行,彰显诗人的心灵之美。。
• 中期(1639-1660),革命活动时期。 主要精力集中在革命工作上,二十年 里几乎与诗歌绝缘,为政治斗争的需 要,创作了一些议论文。著名的有 《论出版自由》、《为英国人民声 辩》、《再为英国人民声辩》、《 偶 像的崇拜者》、 《偶像的破坏者》 等 。 他的这些散文是论战的产物, 富于战斗性,是17世纪欧洲散文的冠 冕。
LOGO 弥尔顿早期诗歌中最感人的诗篇是《利达斯》,这是哀念 逝去的朋友的挽歌。与雪莱的《阿多尼斯》和丁尼生的 《怀念》并称为英国文学中的三大哀歌。弥尔顿的假面剧 《科马西》是为个人欢娱所作,它显示出弥尔顿和莎士比 亚时代戏剧的紧密关系。如果弥尔顿早出生一个世纪,他 无疑是一位戏剧家。他晚年创作的《力士参孙》就充分显 示了他卓越的戏剧才能。
Page 15
人物评价
• 英国文学中的古典主义因素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已 经存在,从弥尔顿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古代文学 的影响。但古典主义作为一个流派则是随复辟王 朝从法国回来之后才形成的。他的创始者是约翰· 德莱顿(1631-1700)。他是复辟王朝的桂冠诗人, 信仰天主教,他站在保守立场写了一些政治讽刺 诗、宗教论争诗和剧本。他的文学评论如《论剧 诗》(1668)和许多作品的序言,强调理性和规律 ,指出悲剧中三一律的重要性,主张形式完美。 他推崇古希腊、罗马作家,但也肯定乔叟、斯宾 塞、莎士比亚的成就。他观察敏锐,对作家的评 论时有灼见,超出前人和同时代的评论家。他的 大量古典主义创作,系统的古典主义理论,他的 讽刺诗的技巧,他的翻译,他的准确平易的散文 ,都对18世纪英国古典主义文学有很大影响。

弥尔顿

弥尔顿

• 创作、学习和旅行岁月 • 1632年至1638年五年间,弥尔顿辞去了政府部门
的工作,住到他父亲郊外的别墅中,整日整夜的 阅读,他几乎看全了当时所有英语、希腊语、拉 丁语和意大利语作品。在这段时期弥尔顿写作了 《酒神之假面舞会》等一些作品。1638年,弥尔 顿去欧洲旅行,他在意大利停留了大部分时间。 访问过当时已被囚禁的伽利略,并同意大利人文 主义者有所交往。由于英国动荡的宗教局面弥尔 顿提前回国,他所写的一些小册子被歪曲,他本 人也被烙上了激进分子的烙印。
• 第四章中撒旦到达地球,看到了人的形 象。在弥尔顿笔下,通过撒旦的视角看 到的人的形象是华贵、威严、美丽的。 撒旦看了美好的人类形象,也曾动过恻 隐之心,但马上又坚定了复仇的信念。 已经知道撒旦计划的上帝派来天使,把 撒旦赶跑了。
第二部分(第五章—第八章)
• 第五章至第八章实际上是一种回溯,用 天使向亚当、夏娃讲故事的形式来写的。
《失乐园》(Paradise Lost)
• 《失乐园》是弥尔顿根据 《创世纪》中寥寥数言的故 事,创作出来的具有十二个 篇章的宏大的无韵诗。在这 部复杂的作品中,人类失去 乐园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清 教主义,对撒旦的描写则倾 注着他的革命思想,正是那 些歌颂叛逆者的响亮诗行构 成了诗中最动人的篇章。
• 1663年,弥尔顿最后一次结婚,妻子是伊丽莎白·明 萨尔,这段婚姻比较幸福。
• 弥尔顿死于1674年11月8日,死后他与乔叟、莎士比 亚齐名。
图为弥尔顿失明后在口述作品时的情景
• 影响及评价
• 弥尔顿首先是一位文学家,在诗歌创作上有杰出 贡献。同时,作为一位思想家,他的《论出版自 由》成为言论出版史上自由主义的里程碑,和后 来密尔的《论自由》一道,被视为报刊出版自由 理论的经典文献。但需要说明的是,《论出版自 由》1644年获许出版,流传不广,影响不大,直 到1778年才第一次再版。不过,由于美国独立战 争和法国大革命,弥尔顿的思想逐渐被世人认识 并受到推崇。《论出版自由》被译为多种文字, 流传开来。由此确立的言论自由基石:“观点的 自由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影响一直持续 至今。

约翰·弥尔顿的婚姻观

约翰·弥尔顿的婚姻观

Milton's love view摘要:约翰·弥尔顿是十七世纪英国最著名的诗人、政论家,代表作品有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

弥尔顿先后结过三次婚,由于自身的婚姻经历,他特别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

本文将结合弥尔顿的生平及其所作《梦亡妻》,分析弥尔顿的爱情观。

关键词:弥尔顿的生平梦亡妻爱情观1.弥尔顿的生平1.1弥尔顿的成长经历及其生活时代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年12月9日~1674年11月8日)英国诗人、政论家,民主斗士,英国文学史上伟大的六大诗人之一。

于1608年出生于伦敦一个十分富有的清教徒家庭的弥尔顿,受其父亲影响,从小酷爱读书,性格狂妄,思想独立。

大学毕业后在父亲的霍尔顿乡村庄园里生活了将近五年后,带着父亲给他的资助踏上了去法国,瑞士和意大利的旅行之路。

在意大利期间,听说英国可能要爆发战争,马上停止了旅行和写诗的计划,回到了英国,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思想战线方面的鸣锣开道者。

在克伦威尔上台后,新政共和国领导者任命他为外交事务拉丁文秘书,由于用眼过度,于1652 年双目失明。

1660 年王朝复辟后,被投进监狱,但又得到了国王的宽恕并重新开始诗歌创作,写出了《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等千古流传的诗歌。

1674 年与世长辞。

弥尔顿生活的时代是英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是殖民主义发展的一个世纪。

在这个世纪,资本主义在英国得到首次实践。

以清教徒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在反对绝对君主统治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取得了胜利,开创了现代英国的雏形。

由于清教徒限制一切纵欲、享乐甚至消费行为,他们对文学总体上来说采取的是一种压制的态度。

然而,约翰·弥尔顿却以他优美的诗歌荣耀了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人们,在他的作品中,清教徒不屈不挠的精神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1.2弥尔顿的婚姻经历弥尔顿的家庭生活很不平坦,弥尔顿一生结过三次婚,。

他在择偶的标准上,三次的经历又极其相似,那就是他的三任妻子都比他年纪小很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王权服务的 资产阶级文学
思考题
1、名词解释:古典主义 2、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3、弥尔顿代表作品及撒旦形象。 4、了解巴洛克风格。

是西方文艺复兴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 2、
古典主义文学 清徒文学
以法国为主的古典主义是一种文学思潮。 3、
英国反映清教思想的文学。
并成十七世纪三大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概况
作家 评价、地位
诗人,古典主义文学的开创者
代表作
1
马莱伯
2
3 4 5 6
莫里哀
戏剧家,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人 《伪君子》《悭 物 吝人》 古典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
·
路易十四
• 第4 章〃 · • 第一节 • 17世纪文学概述
巴 洛 克 风 格
本节要点
• 本节是17世纪文学产 生的文化环境,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开辟了资产阶级 世界革命的时代,法国君 主专制为古典主义的产生 提供了条件。 • 17世纪的艺术流派有 古典主义艺术和巴洛克艺 术。
一、17世纪欧洲文学
古典主义悲剧奠基人 法国古典主义著名的悲剧诗人 古典主义美学的代表、理论家 《熙德》 《安德洛玛克》 《诗的艺术》
高乃依 让· 拉辛 布瓦洛 拉· 封丹
法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寓言诗》 著名的寓言诗人。
·
一第二节 弥尔顿及其《失乐园
一、生平与创作
• 弥尔顿(John Milton ,1608—1674) 史诗的创作
(一)、历史背景

17世纪是欧洲近代史的开端。 1640年——164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标志了欧洲的历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英、法两国的资本
主义大步向前发展。
法国是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的 君主专制国家

1789 年在 法国 爆发 的资 产阶 级革 命。
17世纪,法国是欧
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 的君主专制国家。法 国的王权保证了民族 国家的统一,
重商主义促进了工
商业的发展,资产阶 级对王权采取妥协让 步的态度。
欧洲其他国家
意大利 · 经济急剧衰落。天主教势力猖獗。
德国 遭受三十年战争的浩劫, 四分五裂,工商业凋零 西班牙 丧失了海上霸权,工商业一蹶不振
俄国 长期受异族侵凌,经济落后,农奴制
二、文学概况


1、巴洛克文学
二、代表作
1、 《失乐园》 2、 《复乐园》 3、 《力士参孙》
· 亚当、夏娃
· 原罪、 禁果、 禁欲· · · · ·
• ·
魔鬼撒旦
17世纪文学现象
文学现象 性质
1 2 3
巴洛克文学 英国清教 思想文学 古典主 义文学 贵族文学
代表作家
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弥尔顿
高乃伊 拉辛 拉· 封 丹 *莫里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