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体系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体系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是中国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部审计差不多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三个层次组成。
(一)内部审计差不多准则。
内部审计差不多准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差不多规范,是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差不多依据。
(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依据内部审计差不多准则制定的,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具体规范。
(三)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依据内部审计差不多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的,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提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依据与目标(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二)制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目标:l.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职业化。
2.促使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按照统一的内部审计准则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提高内部审计效率,防范审计风险,促进组织的自我完善与进展。
3.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发挥内部审计在强化内部操纵、改善风险治理、完善组织治理结构、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作用。
4.建立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相衔接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约束力(一)内部审计差不多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执业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照执行。
(二)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实施内部审计的具体指导,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参照执行。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适用范畴(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适用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全过程。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具体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具体准则【原创版】目录一、内部审计准则概述1.1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1.2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1.3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分类2.1 内部控制审计2.2 绩效审计2.3 信息系统审计2.4 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2.5 经济责任审计三、内部审计准则的实施与意义3.1 规范审计行为3.2 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3.3 保证组织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正文一、内部审计准则概述内部审计准则是中国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三个层次组成。
1.1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是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基本依据。
1.2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为内部审计人员在具体审计工作中提供操作性指导。
其中包括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等具体审计业务。
1.3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对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的进一步细化和拓展,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更具体的操作指南和参考范例。
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分类2.1 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组织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旨在为组织提供合理保证,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2.2 绩效审计绩效审计主要评价组织的运营效果和效率,包括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资源利用效率、运营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以帮助组织提高绩效。
2.3 信息系统审计信息系统审计是对组织的信息系统进行审查和评价,以评估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信息系统能够为组织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支持。
2.4 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是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责,旨在发现和揭露组织内部的舞弊行为,保护组织的合法权益。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介绍
第22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控制审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行为,保证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组织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控制审计活动。
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与内部审计业务,也应当遵守本准则。
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四条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并使之有效运行。
内部审计的责任是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出具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促进组织改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
第五条内部控制审计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组织单个或者整体控制目标造成的影响程度,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关注串通舞弊、滥用职权、环境变化和成本效益等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第六条内部控制审计应当在对内部控制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的内部控制。
第七条内部控制审计应当真实、客观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情况。
第八条内部控制审计按其范围划分,分为全面内部控制审计和专项内部控制审计。
全面内部控制审计,是针对组织所有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所进行的全面审计。
专项内部控制审计,是针对组织内部控制的某个要素、某项业务活动或者业务活动某些环节的内部控制所进行的审计。
第三章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第九条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参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相关规定,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通过审查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对组织层面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十条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环境要素审计时,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各项应用指引中有关内部环境要素的规定为依据,关注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组织文化、社会责任等,结合本组织的内部控制,对内部环境进行审查和评价。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1988年11月30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同时废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对前款所列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第三条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
第四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第五条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六条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第二章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第七条国务院设立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
审计长是审计署的行政首长。
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审计机关,分别在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
第九条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
第十条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其审计管辖范围内派出审计特派员。
审计特员根据审计机关的授权,依法进行审计工作。
第十一条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
第十二条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 二、开展效果性审计需重点关注的方面
▪ (一)制订预期目标的合理性 ▪ 1制订预期目标与组织价值和战略的关系;
▪ 组织制订的预期目标一定要围绕组织价值与战略的实现, 与这一目的不相关或相违背的预期目标,会浪费组织资源 或给组织带来运营风险。若发现该类目标,内部审计人员 应主要评价执行该目标给组织产生的浪费和风险,同时及 时告之管理层,终止该预期目标的进一步实现,并对制订 预期目标的控制流程提出改进意见。
▪ 八、经济性审计报告:
▪ 经济性审计报告的正文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1、 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
▪ 2、 开展经济性审计的立项依据;
▪ 3、开展经济性审计的目的;
▪ 4、经营活动经济性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意见或结论;
▪ 5、经济性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在资源的取得、 使用和管理中的损失、浪费等事实,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 及产生的影响;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ppt 55页)
▪ 2、以政府3E审计准则作为内部审计3E准则主要借鉴的原因。
▪ (1)西方政府审计在该领域已成熟,而IIA及其他内部审计 职业组织尚未对3E审计制定专项准则,因此参照西方政府审 计准则可以更有系统性和权威性;
▪ (2)中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是目前推动中国内部审计发展 的重要力量,长期开展与政府审计同出一脉的经济效益审计, 而政府经济效益审计中主要包含了3E审计内容,因而参照政 府审计来制订内部审计的3E准则,在程序与用语等方面更为 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符合我国内部审计职业界的实际情况。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2104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2104一、引言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内部的一项重要控制活动,旨在评估和改进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2104(以下简称准则2104)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发布的一项具体准则,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指导。
二、准则2104的核心要点1. 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师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受任何干扰或压力影响,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内部审计师应遵守IIA的《国际内部审计准则》中关于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要求,并在实践中积极践行。
2. 适用性和可靠性:内部审计师应根据组织的特定情况和需求,确定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和目标。
审计工作应基于充分的证据,确保审计结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内部审计师应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技术,确保审计工作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3. 充分尽职:内部审计师应全面了解被审计对象,对可能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全面评估。
审计工作应覆盖组织的关键业务领域和关键控制点,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充分性。
内部审计师应根据审计工作的结果,提供准确、及时的建议和改进建议。
4. 审计证据:内部审计师应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和意见。
审计证据应来源于可靠、独立的信息来源,包括文件、记录和口头证言等。
内部审计师应对审计证据进行充分的核实和评估,确保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5. 审计报告:内部审计师应按照组织的要求,编制并提交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清晰明了,内容完整,结论准确。
报告中应包括对审计工作的范围、目标和方法的说明,以及对审计发现和建议的陈述。
内部审计师应在报告中客观、中肯地表达意见,避免歧义和错误信息的出现。
6. 跟踪和监督:内部审计师应跟踪和监督被审计对象对审计发现和建议的整改情况。
内部审计师应与相关部门和人员保持沟通,了解整改进展和效果,并在必要时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和建议。
跟踪和监督工作应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将来参考和审计追溯。
三、准则2104的应用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准则2104的具体应用,以下是一个实际案例:某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审计,发现存在财务报表编制不规范、资金管理不严密等问题。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经济责任审计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经济责任审计内部审计是指由组织内部的专业审计机构或部门对该组织的财务、经济责任执行情况和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独立、客观、全面审查和评价的工作。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经济责任审计是对组织在经济责任执行方面的情况进行审计,以评估和改进组织经济责任的执行情况。
下面是关于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经济责任审计的详细说明。
一、审计目标和原则1.审计目标: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是对组织在经济责任执行方面的情况进行审计,明确责任主体、责任范围和责任内容,评估责任主体的经济责任执行情况。
2.审计原则:审计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以真实、准确、完整的资料为依据,遵循客观、公正、独立、保密的原则,确保审计结果的可靠性。
二、审计范围和内容1.审计范围: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包括组织的所有经济责任活动,包括财务管理、资金使用、资产管理、成本控制等。
2.审计内容: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责任主体的经济责任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的合规性、资金使用效益、资产管理的安全性、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等。
三、审计程序和方法1.审计程序:经济责任审计按照确定的工作程序进行,包括审计计划的制定、资料的收集、风险评估、审计测试、证据的收集和分析、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等。
2.审计方法:经济责任审计采用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核实抽样、现场检查、比较分析等,以获取证据并评估经济责任执行情况和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四、审计报告和使用1.审计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要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供给审计委员会或组织的管理层,报告内容应包括审计目标、范围、程序、发现的问题、改进建议等。
2.使用审计报告:组织的管理层应根据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经济责任执行情况,并定期进行自查,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五、审计监督和评估1.审计监督:组织内部的审计委员会或审计主管部门应对内部审计的实施进行监督,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推动组织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具体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具体准则
具体准则是指国家审计署根据具体行业和领域的特点,制定的与内部审计有关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具体准则分为行政机关内部审计准则、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准则、企业内部审计准则等,以覆盖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组织内部审计工作。
总体而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具体准则重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应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性。
2.内部审计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内部审计应对被审计部门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审计,确保审计结果的综合性。
3.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应关注组织的风险管理,对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
4.内部审计的法律合规性:内部审计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规定,确保审计工作的合法合规。
5.内部审计的责任和职权:内部审计应明确各级审计机构的职责和职权,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6.内部审计的信息保护和机密性:内部审计应保护审计工作的信息安全和机密性,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此外,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具体准则还对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审计计划和程序、审计报告和跟踪检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定。
总结起来,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具体准则是一套致力于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全面性、风险管理、法律合规性、责任职权、信息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一、独立性内部审计应独立于被审计的业务和管理职能,独立于组织的其他部门和员工。
内部审计人员应自由选择审计对象,自主决策审计计划和方法,对审计结果负责,并有权向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报告。
二、客观性内部审计应客观公正地评估和报告审计对象的状况。
内部审计人员应遵循事实导向的原则,以客观的标准评估业务风险、内部控制和流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三、保密性内部审计应保护审计结果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内部审计人员应妥善处理审计过程和结果中的敏感信息,并仅在需要知情的人员间共享。
四、专业知识和技能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适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完成审计任务。
内部审计机构应为其成员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确保他们与业务环境和内部控制的最新变化保持同步。
五、计划和执行内部审计应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目标、范围和时间表。
内部审计人员应设计和执行适当的审计程序和测试,以获得足够的审计证据来支持审计结论。
六、风险评估内部审计应对组织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审计计划的重点。
内部审计人员应能够确定与风险相关的关键业务和流程,并对其进行重点审计。
七、内部控制评估内部审计应对组织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
内部审计人员应确定并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来加强内部控制系统。
八、报告和沟通内部审计应及时编写和提交审计报告,包括审计结果、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的改进措施。
内部审计人员应确保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清晰度,并向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提供相关信息。
九、绩效评估内部审计机构应定期评估和监督其绩效,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当性。
评估包括审计活动的质量和效率,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的绩效。
总结起来,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涵盖了独立性、客观性、保密性、专业知识和技能、计划和执行、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估、报告和沟通、以及绩效评估等方面。
这些准则对内部审计的实施提供了指导,有助于确保审计工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守这些准则,并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组织提供有价值的审核结果和改进建议。
第22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第22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1.前言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的一项重要管理工具,其准则的制定对于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保障企业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上对内部审计的准则制定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以期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净化商业环境。
2.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经过独立、客观、全面审查,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的一种管理活动。
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旨在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提升内部审计效益。
3.内部审计准则的重要性(1)规范内部审计行为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能够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执行标准,对内部审核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合法、规范进行。
(2)提高审计质量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可以帮助内部审核员更好地审查和评价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提高审计质量,保障企业利益。
(3)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4.内部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内部审计准则主要包括内部审计活动的计划与组织、实施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与报送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审计活动的计划与组织内部审计准则对于内部审计活动的计划与组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内部审核员应当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并按照审计计划开展审计工作;要求内部审核员应当独立开展审计工作,不受外部干扰。
(2)实施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准则对于实施内部审计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内部审核员应当按照内部审计计划,对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审计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提出改进建议。
(3)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与报送内部审计准则对于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与报送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内部审核员应当制定合理的内部审计报告,并按照规定报送相关部门,确保内部审计报告真实、准确、全面。
5.内部审计准则的实施内部审计准则的实施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体内部审核员的积极参与。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是对组织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独立和客观评估过程。
内部审计准则是为了确保内部审计活动的质量、独立性和有效性,提供指导和框架。
以下是内部审计的具体准则:准则一:目标与授权内部审计应以组织的目标和授权为基础。
内部审计活动的目标应该与组织的战略、运营和合规目标相一致,并根据内部审计委员会或管理层的授权开展。
准则二:独立性与客观性内部审计应该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
内部审计活动不受组织其他部门或个人的影响和干扰,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中立和客观,不偏袒特定利益相关者,提供公正的、基于事实的评估和建议。
准则三:专业知识与技能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完成内部审计工作。
他们应该持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了解最新的内部审计理论和实践,以更好地支持组织达到其目标。
准则四:综合方法和计划内部审计应该采用综合方法和计划,以确保内部审计活动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内部审计计划应根据组织的风险管理和控制需求进行制定,并与管理层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
准则五:机密性和保密性内部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守机密性和保密性的要求,不得将内部审计工作涉及的机密信息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个人或组织。
他们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内部审计信息的安全和机密性。
准则六:问题解决和持续改进内部审计应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内部审计人员应与管理层合作,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并持续改进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准则七:沟通与报告内部审计人员应与组织的利益相关者进行适当的沟通和交流。
内部审计报告应准确、清晰地传达内部审计发现和建议,以支持管理层和内部审计委员会做出决策。
准则八:监督与评估内部审计应自我监督和评估。
内部审计人员应持续监测和评估内部审计活动的有效性和质量,以确保其符合准则的要求,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改进。
准则九:合规与道德内部审计人员应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他们应始终坚持诚信、正直和专业行为准则,维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声誉。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具体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内部审计工作而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规定。
下面是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一些具体准则:
1. 内部审计总体原则:内部审计应独立、客观、公正、全面、系统和可靠,确保审计结果准确、及时和权威。
2. 内部审计职责:内部审计应对组织的运作和风险管理提供评估、咨询和审计服务,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3. 内部审计计划和程序:内部审计应根据风险评估和控制需求确定审计计划,制定合适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4. 内部审计报告:审计结果应以书面报告形式呈现,包括审计目的、范围、发现的问题、建议的改进措施和执行情况。
5. 内部审计跟踪监督:内部审计应建立有效的跟踪和监督机制,确保提出的改进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跟踪到位。
6. 内部审计保密和信息安全:内部审计人员应履行保密义务,确保审计过程和结果的保密性和信息安全性。
这些是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一些具体准则,用于指导和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请注意,这只是一些例子,并不包括所有的内部审计准则。
具体的准则可以参考中国内部审计机构和组织发布的官方文件和指南。
第22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经济责任审计
第22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经济责任审计第22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针对企业内部审计的一项指导性规范,其中之一是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旨在评估企业成员在经济方面的履责情况,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经济责任审计的要点和步骤。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和范围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审计企业成员在经济方面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遵守企业内部规定的经济责任规范。
审计的范围主要包括企业成员的财务状况、资金使用、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以及经济责任合同的执行情况等。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报表的审计,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审计人员需核实财务数据的准确性,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资金追溯审计,通过追踪企业资金的流动,确认资金是否按照规定流向合法的渠道,并避免资金的滥用或流失。
2.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方法包括:-数据抽样方法,通过抽取一部分数据进行审计,以映射整体的情况。
-财务数据比对方法,将企业的财务数据与相关法律和政策进行比对,以确认企业是否合规。
-现场检查和调查方法,对企业相关部门进行实地检查和调查,获取真实的数据和情况。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步骤和要求1.经济责任审计的步骤包括:-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资源,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
-收集资料,包括企业的财务报表、资金流动记录、合同文件等相关资料,并整理为审计所需的形式。
-进行审计工作,采取合适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估和审计。
-审计报告的编制,总结审计结果,发现问题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2.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包括:-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定,能够独立、客观地进行审计。
-审计工作应遵守内部审计准则和行业规范,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审计结果应及时、准确地向企业管理层报告,提出问题和建议,并跟踪改进的执行情况。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第29号)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审计计划2011-05—06 12:58:0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编制审计计划,保证及时、有效地执行审计业务,提高审计效率,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审计计划,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为完成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对一段时期的审计工作任务或具体审计项目作出的事先规划.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四条审计计划一般包括年度审计计划、项目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三个层次:(一)年度审计计划是对年度的审计任务所作的事先规划,是组织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二) 项目审计计划是对具体审计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所作的综合安排;(三) 审计方案是对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及其时间等所作出的详细安排。
内部审计机构可以根据组织的性质、规模、审计业务的复杂程度等因素决定审计计划层次的繁简。
第五条年度审计计划应在下年度开始前编制完成,并报组织适当管理层批准,以指导内部审计机构下年度的工作;项目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应在审计实施前编制完成,并经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第六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批准后的审计计划组织实施内部审计活动.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若有必要,应按规定的程序对计划进行修改和补充。
第七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三章年度审计计划第八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负责年度审计计划的制定工作。
第九条年度审计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一)内部审计年度工作目标;(二)需要执行的具体审计项目及其先后顺序;(三)各审计项目所分配的审计资源;(四)后续审计的必要安排.第十条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时,应当考虑组织风险、管理需要和审计资源,以确定具体审计项目。
第十一条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前,应了解以下情况,以评价各审计项目的风险程度:(一)组织的发展目标及年度工作重点;(二) 严重影响相关经营活动的法规、政策、计划和合同;(三)相关内部控制的质量;(四)相关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及其近期变化;(五) 相关人员的能力、品质及其岗位的近期变动;(六)其他与项目有关的重要情况。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 5 号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 5 号-—内部控制审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审查与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组织运营的效率及效果,而采取的各种政策和程序.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四条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是合理地保证组织实现以下目标:(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组织内部规章制度;(二)信息的真实、可靠;(三)资产的安全、完整;(四) 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五)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第五条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要素。
第六条控制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经济性质和经营类型;(二)管理层的经营理念;(三) 管理层倡导的组织文化;(四)法人治理结构;(五) 各项职责的分工及相应人员的胜任能力;(六) 人力资源政策及其执行。
第七条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 识别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类风险;(二)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第八条控制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所有经营活动应有适当的授权;(二)不相容职务应当分离;(三) 有效控制凭证和记录的真实性;(四)资产和记录的接近限制;(五)独立的业务审核。
第九条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所有信息;(二)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序运行;(三) 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第十条监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内部审计机构实施的独立监督;(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
第十一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并使之有效运行是组织高级管理层的责任。
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组织所有人员的参与。
第十二条内部控制是对组织目标实现的相对保证。
由于人为错误、串通舞弊、超越制度、环境变化及成本效益原则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控制可能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内部审计》
【年(卷),期】2003(000)008
【总页数】2页(P5-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9.45
【相关文献】
1.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内部控制中的风险管理 [J],
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关于印发《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十个具体准则的通知 [J],
3.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 [J], 无
4.关于完善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思考\r——从内部审计定义、具体准则角度 [J],
马艺菡
5.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关于印发《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十个具体准则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证据的获取及处理,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审计证据,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活动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所获取的,用以证实审计事项,做出审计结论和建议的依据。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四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依据审计目标获取不同类型的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包括下列几种:(一)书面证据;(二)实物证据;(三)视听电子证据;(四)口头证据;(五)环境证据。
第五条内部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应当具备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一)充分性是指证据数量足以证实审计事项,作出审计结论和建议;(二)相关性是指证据和审计目标相关联,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支持审计结论和建议;(三)可靠性是指证据能够反映审计事项的客观事实。
第六条审计项目的各级复核人应在各自责任范围内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予以复核。
第七条内部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证据时,应当考虑下列基本因素:(一)适当的抽样方法。
(二)合理的审计风险水平。
证据的充分性与审计风险水平密切相关。
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越低,所需证据的数量就越多。
(三)成本与效益的合理程度。
获取审计证据应考虑取证成本与证据效益的对比。
但对于重要审计事项,不应将审计成本的高低作为减少必要审计程序的理由。
(四)具体审计事项的重要程度。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从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判断具体审计事项的重要性,以做出获取审计证据的决策。
第三章审计证据的获取与处理第八条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采用下列方法获取审计证据:(一)审核;(二)观察;(三)监盘;(四)询问;(五)函证;(六)计算;(七)分析性复核。
第十条内部审计人员可聘请其他专业机构或人士对审计项目的某些特殊问题进行鉴定,以鉴定结论作为审计证据。
内部审计人员应对引用该证据的可靠性负责。
第十一条对于被审计单位存有异议的审计证据,内部审计人员应作进一步核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2号──遵循性审计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实施遵循性审计的行为,明确相关责任,保证遵循性审计工作质量,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遵循性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审查组织在经营过程中遵守相关法规、政策、计划、预算、程序、合同等遵循性标准的情况并作出相应评价的审计活动。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二章一般原则
第四条组织管理层负责确定、制定并执行遵循性标准。
为保障遵循性标准的执行,组织管理层应建立适当、合法、有效的内部控制。
第五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负责审查、评价组织执行有关遵循性标准的情况。
第六条遵循性审计是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实施内部审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第七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做好遵循性审计中的保密
工作。
第三章遵循性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第八条遵循性审计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国家相关法规的遵循情况;
(二)行业、部门政策的遵循情况;
(三)组织经营计划和财务计划的遵循情况;
(四)组织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的遵循情况;
(五)组织所定各种程序标准的遵循情况;
(六)组织签定的各类合同的遵循情况;
(七)其它标准的遵循情况。
第九条在确定审计目标时,内部审计人员应考虑向以下方面询问相关遵循性标准:(一)组织经营、财务等相关方面负责人;
(二)组织的法律顾问;
(三)投资人、合同方;
(四)政府及其他主管机构;
(五)外部审计人员;
(六)其他。
第十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遵循性审计时,应当充分关注组织的以下情况:
(一)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或处罚;
(二)重要的法律诉讼;
(三)异常的交易或事项;
(四)计划、预算执行结果严重偏离标准;
(五)信息严重失真或资料不完整;
(六)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或相关内部控制无效;
(七)其他可能导致违反遵循性标准的情况。
第十一条在实施遵循性审计的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应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并记录于工作底稿中。
第十二条在评价遵循性标准的执行情况时,若相关标准之间存在不一致,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处理:
(一)国家制定的法规之间存在不一致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处理;
(二)行业、部门的政策之间存在不一致时,应当由其共同的上一级机构进行裁决和解释;
(三)组织内部的计划、预算、程序之间存在不一致时,应当按照标准制定者的管理层次由高至低进行取舍;
(四)涉及合同问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当有证据表明组织可能存在严重违反遵循性标准的事项,或严重违反遵循性标准的事项发生时,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及时将有关事实告知适当管理层。
第十四条遵循性审计情况和结果必须反映在审计报告中。
对严重违反遵循性标准的审查结果,应出具专项审计报告。
第四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并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准则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
本内容仅给予阅读编辑指点:
1、本文件由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编辑而成,同时支持WPS。
2、文件可重新编辑整理。
3、建议结合本公司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编辑。
4、因编辑原因,部分文件文字有些微错误的,请自行修正,并不影响本文阅读。
Note: it is not the text. The following parts can be deleted for actual use. This content only gives reading and editing instructions:
1. This document is edited by Microsoft office office software and supports WPS.
2. The files can be edited and reorganized.
3. It is suggested to revise and edi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 and individuals.
4. Due to editing reasons, some minor errors in the text of some documents should be corrected by yourself, which does not affect the reading of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