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二次函数(7)优质课教案完美版
26.1二次函数教案[修改版]
第一篇:26.1二次函数教案26.1 二次函数[本课知识要点]通过具体问题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创新思维](1)正方形边长为a(cm),它的面积s(cm)是多少?s = a(2)矩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如果将其长与宽都增加x厘米,则面积增加y平方厘米,试写出y与x的关系式.y = (4+x)(3+x)−4×3 = x+7x222请观察上面列出的两个式子,它们是不是函数?为什么?如果是函数,请你结合学习一次函数概念的经验,给它下个定义.二次函数的概念:形如ax+bx+c = 0(a≠0,a、b、c为常数)的函数叫二次函数.2[实践与探索]例题:补充例题:1.m取哪些值时,函数是以x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分析若函数.解若函数解得因此,当,且,且时,函数..是二次函数,须满足的条件是:是二次函数,则是二次函数.的函数只有在的条件下才是二次函数.回顾与反思形如探索若函数值?是以x为自变量的一次函数,则m取哪些2.写出下列各函数关系,并判断它们是什么类型的函数.(1)写出正方体的表面积S(cm)与正方体棱长a(cm)之间的函数关系;(2)写出圆的面积y(cm)与它的周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3)某种储蓄的年利率是1.98%,存入10000元本金,若不计利息,求本息和y(元)与所存年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和为26cm,求菱形的面积S(cm)与一对角线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解(1)由题意,得,其中S是a的二次函数;222(2)由题意,得(3)由题意,得其中y是x的一次函数;,其中y是x的二次函数;(x≥0且是正整数),(4)由题意,得数.,其中S是x的二次函3.正方形铁片边长为15cm,在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cm)的小正方形,用余下的部分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1)求盒子的表面积S(cm)与小正方形边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小正方形边长为3cm时,求盒子的表面积.2解(1)(2)当x = 3cm时,;(cm).2[当堂课内练习]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1)(2)(3)(4)为二次函数?2.当k为何值时,函数3.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周长为x(cm).(1)请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判断y是否为x的二次函数.[本课课外作业]A组1.已知函数2.已知二次函数是二次函数,求m的值.,当x=3时,y= -5,当x= -5时,求y的值.3.已知一个圆柱的高为27,底面半径为x,求圆柱的体积y与x的函数关系式.若圆柱的底面半径x 为3,求此时的y.4.用一根长为40 cm的铁丝围成一个半径为r的扇形,求扇形的面积y与它的半径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吗?请写出半径r的取值范围.B组5.对于任意实数m,下列函数一定是二次函数的是()A.B.C.(D.6.下列函数关系中,可以看作二次函数A.在一定的距离内汽车的行驶速度与行驶时间的关系)模型的是()B.我国人口年自然增长率为1%,这样我国人口总数随年份的变化关系C.竖直向上发射的信号弹,从发射到落回地面,信号弹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不计空气阻力)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典型例题1.下列各式中,y是x的二次函数的是( ) A.x+y−1 = 0 B.y = (x+1)(x−1)−xC.y = 1+22D.2(x−1)+3y−2 = 0 答案:D2 4说明:选项A、C都不难看出关系式中不含x的平方项,因此,都不满足二次函数的定义,选项B,y = (x+1)(x−1)−x可化简为y = −1,也不满足二次函数的定义,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为D.2.下列函数中,不是二次函数的是( )2A.y = 1−x B.y = 2(x−1)+4 C.y =2222(x−1)(x+4) D.y = (x−2)−x22答案:D说明:选项D,y = (x−2)−x可化为y = −4x+4,不是二次函数,而选项A、B、C中的函数都是二次函数,答案为D.3.函数y = (m−3)是二次函数,则m的值为:(答案:−3)说明:因为y = (m−3)且m≠3,即m = −3.4.已知函数y = ( 4a +3)是二次函数,所以m2−7 = 2,且m−3≠0,因此有m = ±3,+x−1是一个二次函数,求满足条件的a的值.解:∵y = ( 4a +3)+x−1是一个二次函数,∴,解得a = 1.习题精选21.在半径为4 cm的圆中,挖去一个半径为x(cm)的小圆,剩下的圆环面积为y(cm),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A.y = πx−4 B.y = π(2−x)C.y = −(x+4) D.y = −πx+16π答案:D说明:半径为4cm的圆,面积为16π(cm),挖去的小圆面积为πx(cm),所以剩下的圆环222面积为(16π-πx)(cm),即有y =-πx+16π,答案为D.2.若圆锥的体积为Vcm,高为6cm,底面半径为rcm.写出V与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判断它是否是二次函数?此题考查圆锥的体积公式及二次函数的概念.32222222解:由题意得:V=n+2πr×6,即V=2πr,此函数是二次函数.223.若函数y=2x+1是二次函数,求n的值.此题考查二次函数概念中关于自变量的二次式.解:由题意得:n+2=2 ∴n=04.若函数y=(a−1)x+x+1是二次函数,求a、b的取值范围.b+12 5此题综合考查二次函数的概念,分三种情况讨论:(1)(a−1)x是二次项(2)(a−1)x是一次项(3)(a−1)x是常数项.解:分三种情况:b+1b+1b+1(1)∴b = 1,a≠1(2)∴b = 0,a≠1(3)a−1 = 0 ∴a = 1∴a = 1;b = 0且a≠1且b = 1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50cm,一边长为x(cm),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y(cm)与一边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答案:y=−x+25x,0说明:由已知不难得出,该长方形的另一边长为50÷2−x,即25−x,长方形的两边长则分别为x、25−x,而这两边长都应该大于0,即x>0且25−x>0,同时,该长方形的面积为22x(25−x)=−x+25x,即有y=−x+25x,06.小明存入银行人民币200元,年利率为x,两年到期,本息和为y元(以单利计算).(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年利率为2.25%,求本息和.(3)若利息税率为20%,求到期时,小明实际所得利息.答案:(1)y=200+400 (2)209 (3)7.2元说明:(1)两年到期的利息应该是2×200x,即400x,所以本息和y=200+400x(2)当x=2.25%时,y=200+400×2.25%=209(3)实际所得利息为2×200×2.25%×(1−20%)=7.2.22 6第二篇:《26.1二次函数》教学反思《26.1二次函数》教学反思龙潭镇第一初级中学黄海东这节课是安排在学了一次函数、反比例、一元二次方程之后的二次函数的第一节课,学习目标是要学生懂得二次函数概念,能分辨二次函数与其他函数的不同,能理解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并能初步理解实际问题中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限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26.1.1二次函数》优质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26.1.1二次函数》。
我准备从如下几个方面展示: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程序设计,评价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认识了函数,学习反比例函数,以及一次函数,对函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次函数》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是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载体,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是对函数学习最好的注解。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二次函数定义的过程,掌握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学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关系式。
数学思考:通过用函数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应用意识。
问题解决: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从一般情境中归纳出特点,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定义及其一般式,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教学难点:概括二次函数的模型。
二:教法、学法分析类比学习:变量与变量的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共同点:变量与变量的关系,不同点:形式不同,()20=++≠y ax bx c a教法与学法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叙述。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的加深,所以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在问题一、二中放手让学生先去探究探究两个问题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得到具体的关系式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关系式都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可以和一元二次方程比较认识,并最终得出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及二次项系数的取值为什么不为零的道理。
(我改的)学生在我的鼓励引导下,克服思维定势,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3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 二次函数》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二次函数的起始章节,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概念、一次函数和二次方程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以及二次函数的顶点公式。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高中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函数概念、一次函数和二次方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二次函数相对于一次函数来说,其图像和性质更加复杂,需要学生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需要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2.难点:理解二次函数的顶点公式,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黑板。
3.准备教案和教学笔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二次函数的概念。
例如:“什么是二次函数?它与一次函数有什么区别?”2.呈现(10分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例如,展示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二次函数教案 (第一课时)
二次函数教案 (第一课时)二次函数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二次函数(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6.1.1节)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感受二次函数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归纳出二次函数的概念并能够根据函数特征识别二次函数。
2.教学思考学生能对具体情境中的数学息做出合理的解释,能用二次函数来描述和刻画现实事物间的函数关系。
3.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认识到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体验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4.情感态度通过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教学活动,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使他们爱学、乐学、学会,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合作精神以及公平竞争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二次函数,经历探索函数关系、归纳二次函数概念的过程。
2.教学困难根据函数解析式的结构特征,归纳出二次函数的概念。
第四,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流程活动1:温故知新,揭示课题活动内容和目的由回顾所学过的函数入手,引入函数大家庭中还会认识哪函数呢?然后从打篮球的例子引入二次函数。
学生能独立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变量之间的关系。
2.活动:合作探究,获取新知识,制作探究环节,与学生互动,自主探索新知识,从而通过观察和归纳。
得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获取新知。
本组题目是新知识的直接应用,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区分。
活动3:小试身手,循序渐进认二次函数,循序渐进这一环节主要帮助学生处理解决问题,加深对二次函数的理解。
总结内容、应用、数学思维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等。
活动四:回顾课堂,总结巩固方面,既总结知识,又提炼方法,让研究研究知识和运用知识都有很大的提升,方法就是学生讲收获。
活动5:课堂检测,测评反馈以测试的形式检测本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五,教学过程的设计问题与情景【活动1】1.知识回顾:以问答式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
2.揭示课题:以篮球为例。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二次函数全章教案
(1围。
(2教学重点:值范围。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问题引新1.矩形的另一边BC2.x3积y等于多少12、观察概括y=6x2以上3次函数,a4、课堂练习(1) (口答)(1)y=5x(3)y=2x3(2).P3五、小结六、作业:课本第七、板书第二课时:26.1 二次函数(2)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描点法画出y=ax2的图象,理解抛物线的有关概念。
2、使学生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2图象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良好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抛物线的有关概念,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教学难点: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以及探索二次函数性质。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新1,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一次函数的性质是什么?2.我们能否类比研究一次函数性质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呢?3.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二、学习新知1、例1、画二次函数y=2x2与y=2x2的图象。
(有学生自己完成)解:(1)列表:在x的取值范围内列出函数对应值表:(2)描点 (3)连线找一名学生板演画图提问:观察这个函数的图象,它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2、归纳:抛物线概念:像这样的曲线通常叫做抛物线。
抛物线与它的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顶点坐标(0,0)3、运用新知(1).观察并比较两个图象,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区别?(2).课件出示: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y=2x2与y=-2x2的图象,观察并比较(3).将所画的四个函数的图象作比较,你又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y=x2、y=2x2的图象,填空;当a>0时,抛物线y=ax2开口______,在对称轴的左边,曲线自左向右______;在对称轴的右边,曲线自左向右______,______是抛物线上位置最低的点。
当X<0时,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______,当X>O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______;当X=______时,函数值y=ax2 (a>0)取得最小值,最小值y=______三、总结:函数y=ax2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关于y轴对称,它的顶点坐标是(0,0)。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二次函数教案课题:26.1二次函数教学目标:1、 从实际情景中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 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形式。
3、 会建立简单的二次函数的模型,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 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教学难点:本节“合作学习”涉及的实际问题有的较为复杂,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概括能力。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1、现有一根12m 长的绳子,用它围成一个矩形,如何围法,才使举行的面积最大?小明同学认为当围成的矩形是正方形时 ,它的面积最大,他说的有道理吗?问题2、很多同学都喜欢打篮球,你知道吗:投篮时,篮球运动的路线是什么曲线?怎样计算篮球达到最高点时的高度?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俄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来解决,今天我们学习“二次函数”(板书课题)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请用适当的函数解析式表示下列问题中情景中的两个变量y 与x 之间的关系: (1)面积y (cm 2)与圆的半径 x ( Cm )(2)王先生存人银行2万元,先存一个一年定期,一年后银行将本息自动转存为又一个一年定期,设一年定期的年存款利率为文 x 两年后王先生共得本息y 元;(3)拟建中的一个温室的平面图如图,如果温室外围是一个矩形,周长为12Om , 室内通道的尺寸如图,设一条边长为 x (cm), 种植面积为 y (m2)(一) 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活动:1、 先个体探求,尝试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 上述三个问题先易后难,在个体探求的基础上,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1)y =πx 2 (2)y = 2000(1+x)2 = 20000x 2+40000x+20000 (3) y = (60-x-4)(x-2)=-x 2+58x-112(二)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具有哪些共同特征?x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各自看法。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 二次函数》说课稿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 二次函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 二次函数》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二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二次函数的知识对于理解高中阶段的函数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首先介绍了二次函数的定义,包括函数的表达式、自变量和函数值的限制条件等。
接着,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包括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等。
然后,引导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的性质,包括单调性、极值等。
最后,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基本知识,对于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的深入理解还需要加强。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2.难点: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练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二次函数的图像和实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二次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讲解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展示。
3.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二次函数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的重要概念和公式。
《二次函数》教案(优秀7篇)
《二次函数》教案(优秀7篇)《二次函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利用描点法正确作出函数y=ax2+b的图象。
2、让学生经历二次函数y=ax2+b性质探究的过程,理解二次函数y=ax2+b的性质及它与函数y=ax2的关系。
教学重点: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b的图象,理解二次函数y =ax2+b的性质,理解函数y=ax2+b与函数y=ax2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二次函数y=ax2+b的性质,理解抛物线y=ax2+b 与抛物线y=ax2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1.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具有哪些性质?2.猜想二次函数y=2x2+1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是否相同?二、学习新知1、问题1:画出函数y=2x2和函数y=2x2+1的图象,并加以比较问题2,你能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2与y=2x2+1的图象吗?同学试一试,教师点评。
问题3:当自变量x取同一数值时,这两个函数的函数值(既y)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映在图象上,相应的两个点之间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观察两个函数图象,说出函数y=2x2+1与y=2x2的图象开口方向、对称轴相同,顶点坐标,函数y=2x2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0,0),而函数y=2x2+1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0,1)。
师:你能由函数y=2x2的性质,得到函数y=2x2+1的一些性质吗?小组相互说说(一人记录,其余组员补充)2、小组汇报:分组讨论这个函数的性质并归纳: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函数取得最小值,最小值y=1。
3、做一做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2-2与函数y=2x2的图象,再作比较,说说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三、小结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2+k的图象与函数y=ax2的图象具有什么关系? 2.你能说出函数y=ax2+k具有哪些性质?四、作业: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 (1)y=-2x2与y=-2x2-2;的图像五:板书《二次函数》教案篇二1、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ax2+bx+c的图象。
数学《二次函数》优秀教案
数学《二次函数》优秀教案教案:二次函数教学目标:1. 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形状和性质。
3. 学会求解二次函数的零点、顶点和最值。
4. 能够应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和性质。
2. 二次函数的零点、顶点和最值的求解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确定二次函数的图像的形状和性质。
2. 如何求解二次函数的零点、顶点和最值。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科书、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直尺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1. 展示一张二次函数的图像。
2. 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特征,让学生猜测图像所表示的函数类型。
二、引入新知识(10分钟)1. 教师介绍二次函数的定义和特征,并解释二次函数与线性函数的区别。
2. 教师讲解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f(x) = ax^2 + bx + c,并解释每个参数的含义。
三、学习新知识(30分钟)1. 教师讲解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和性质,如开口方向、开口位置、对称轴、顶点等。
2. 教师通过实例演示,解释如何通过参数a、b和c来确定二次函数的图像形状和性质。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自主完成一组题目,求解二次函数的零点、顶点和最值。
2. 教师抽查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纠正。
五、运用知识(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呈现解决过程和结果。
六、归纳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与学生共同归纳要点。
2. 学生自主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笔记,做好知识回顾和巩固。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完成一定数量的二次函数求解题目。
2. 要求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图像特点和性质。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和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和性质,并掌握求解二次函数的零点、顶点和最值的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 二次函数》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函数知识的最后一部份,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部份。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其图象。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它不仅涉及到方程的解法,还与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密切相关。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需要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初一、初二级的函数知识,对函数的概念、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也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图象的知识,能够理解和绘制简单的函数图象。
但是,学生对于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其图象的理解还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
2.能够绘制二次函数的图象,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3.能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二次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2.二次函数图象的绘制与分析。
3.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象及其应用的教学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关于二次函数的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纸张、彩笔等绘画工具,方便学生绘制二次函数的图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抛物线形的篮球架、跳水板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例与数学知识的联系,从而引出二次函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其图象,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绘制一些二次函数的图象,并分析图象的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上海教育版数学九上26.1《二次函数的概念》WORD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次函数是一种常见的函数,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模型.许多实际问题往往可以归结为二次函数加以研究.本节课是学习二次函数的第一节课,通过实例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并学习求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它的定义域.在教学中要重视二次函数概念的形成和建构,在概念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从问题出发到列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过程,体验用函数思想去描述备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2.会求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它的定义域
3.在从问题出发到列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过程中,体验用函数思想去描述、研究变量之间变化规律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由实际问题确定函数解析式和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沪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6.1《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6.1《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沪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6.1节《二次函数的概念》是整个初中数学阶段的重要内容,它为学生以后学习高中数学乃至大学数学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形式以及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并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例如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初步运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方式,进一步抽象和概括数学问题。
但二次函数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感受二次函数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2.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进行分析。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2.难点: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能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实际意义。
2.自主探究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
3.讲解法:教师对二次函数的概念、性质进行系统的讲解。
4.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关于二次函数概念、图像特征的课件。
2.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二次函数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抛物线运动,引出二次函数的概念。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二次函数?2.呈现(10分钟)呈现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y=ax^2+bx+c(a≠0)。
讲解二次函数的各部分含义,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
最新-二次函数数学教案(优秀11篇)二次函数教案
二次函数数学教案(优秀11篇) 二次函数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页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小月月给大家整理的二次函数数学教案【优秀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1二次函数》教学设计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具体情景中二次函数的意义,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式,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情感态度】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会写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1.教材p2“动脑筋”中的两个问题:矩形植物园的面积s(m2)与相邻于围墙面的每一面墙的长度x(m)的关系式是s=-2x2+100x,(0x50);电脑价格y(元)与平均降价率x的关系式是y=6000x2-1+6000,(0x1).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一般形式是y=ax2+bx+c(a,b,c为常数,a≠0)这样的函数可以叫做什么函数?二次函数。
2.对于实际问题中的二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否会有一些限制呢?有。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二次函数的概念及一般形式在上述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b,c分别是函数解析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注意:①二次函数中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②在指出二次函数中各项系数时,要连同符号一起指出。
《1.1二次函数》教学设计篇二二次函数的教学设计马玉宝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第三册第108页教学目标:1. 1. 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ax2的图象,知道抛物线的有关概念;2. 2. 通过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3. 3. 通过二次函数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加深对于数形结合思想认识。
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 26.1 二次函数的概念 教案
如果别人思考数学的真理像我一样深入持久,他也会找到我的发现。
——高斯26.1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能判断用解析式表示出来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二次函数.2. 对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景中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列出二次函数解析式,并确定函数的定义域.3. 经历从实际问题引进二次函数概念的过程,体会用函数去描述、研究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的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初步学会用二次函数描述实际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难点:由实际问题确定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我们学过哪些函数?什么是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自变量是什么?函数是什么?为什么要有k≠0的条件? k的值对函数性质有什么影响?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在某变化过程中的相互依赖关系.我们来看下面几个例子中的两个变量存在怎样的关系.二、情境引入:问题1:正方形的边长是x厘米,那么它的面积y平方厘米与边长x厘米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如何表示?解:函数解析式是y=x2.问题2: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若它的边长增加x厘米,则面积随之增加y平方厘米,那么y 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什么?解:函数解析式是y=(x+4)2-42,即 y=x2+8x.问题3:某厂七月份的产值是100万元,设第三季度每个月产值的增长率相同,都为x,九月份的产值为y万元,那么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解:函数解析式是y=100(1+x)2,即y=100x2+200x+100.三、概念形成:观察:y=x2、y=x2+8x、y=100x2+200x+100的特征,想一想,y是x的什么函数?(二次函数)概念:一般地,形如y=ax2+bx+c(其中a、b、c为常数,且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定义域为一切实数.注意:(1)为什么二次函数定义中要求a≠0?若a=0,y=ax 2+bx+c=bx+c 为一次函数.(2)b 和c 是否可以为零?若b=0,则y=ax 2+c ;若c=0,则y=ax 2+bx ;若b=c=0,则y=ax 2.以上三种形式都是二次函数的特殊形式,而y=ax 2+bx+c 是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3)概念中的“形如”,指二次函数的自变量与函数不仅仅局限于只用x 、y 来表示.(4)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但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是使实际问题有意义的值.故,三个问题中的定义域应都为x>0.四、巩固练习: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哪些不是二次函数?若是二次函数,指出各项系数.① y=1-x 2; ② m=n 2-2n-1; ③ y=x(x-1); ④ y=3x(2-x)+3x 2; ⑤ y=x 4+2x 2+1; ⑥ x x x y 122+-=; ⑦ πx x y -=23; ⑧ 2x y =. 2、(1)已知函数()35112-+-=+x x m y m是二次函数,则m =__________. (2)已知函数2)3()9(22+---=x m x m y ,当m__________时,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当m __________时,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五、例题分析:例:用长为20米的篱笆,一面靠墙(墙长20米),围成一个矩形花圃,如图所示. 设AB 边的长为x 米,花圃的面积为y 平方米,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及函数的定义域.解:根据题意,AB=x 米,则BC=20-2x 米,函数解析式为y=x(20-2x)=-2x 2+20x.由x>0且20-2x>0,解得0<x<10.变式:若其他条件不变,还要求在与墙平行的BC 边上开一扇2米的门(门的材料另备),如图所示.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及函数的定义域.解:根据题意,AB=x 米,则BC=20+2-2x 米,函数解析式为y=x(22-2x)=-2x 2+22x.由x>0且22-2x>0,解得0<x<11.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何收获?七、作业布置:1. 已知二次函数y=2x 2-3x-2.(1)当x=-32时,y=__________;(2)当x=__________时,函数值为0. 2. 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3,当x=2时,函数值是3;当x=-2时,函数值是2. 求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3. 拟建中的一个温室的平面图如图,如果温室外围是一个矩形,周长为120m ,室内通道尺寸如图,设一条边长为x(m),种植面积为y(m 2). 求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及定义域.4. 一条隧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它的上部是一个半圆,下部是一个矩形,矩形的一边长为2.5米.如果隧道下部的宽度大于5米但不超过10米,求隧道横截面积S(平方米)关于上部半圆半径r(米)的函数解析式及定义域.八、板书设计:一次函数:形如y=kx+b (k ≠0)二次函数:形如y=ax 2+bx+c (a≠0)定义域:一切实数。
二次函数第7课时教案
26.1二次函数(7)教学目标:1 •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函数关系式、2 •使学生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确定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 •通过建立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并确定二次函数自变量的范围,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 .通过配方,写出下列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 2(1) y = 6x + 12x; (2)y =- 4x + 8x —10[y = 6(x + 1) —6,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1,顶点坐标是(一1, —6) ; y =—4(x —1)2—6,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x= 1,顶点坐标是(1 , —6))2. 以上两个函数,哪个函数有最大值,哪个函数有最小值?说出两个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多少?(函数y= 6x2+ 12x有最小值,最小值y=—6,函数y=—4x2+ 8x—10 有最大值,最大值y =—6)二、范例有了前面所学的知识,现在就可以应用二次函数的知识去解决第2页提出的两个实际问题;例1、要用总长为20m的铁栏杆,一面靠墙,围成一个矩形的花圃,怎样围法才能使围成的花圃的面积最大?解:设矩形的宽AB为xm,则矩形的长BC为(20 —2x)m,由于x >0,且20 —2x> 0,所以0< x v 10b围成的花圃面积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 = x(20 —2x)即y = —2x + 20x2配方得y =—2(x —5) + 50所以当x = 5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最大值y = 50。
因为x = 5时,满足0< x < 10,这时20 —2x = 10。
所以应围成宽5m,长10m的矩形,才能使围成的花圃的面积最大。
例2 .某商店将每件进价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0.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约10件。
二次函数 优秀教案
二次函数优秀教案
二次函数优秀教案
1. 教案概览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图像特征和解题方法。
2. 教学目标
- 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 掌握二次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特征;
- 学会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重点
- 二次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
-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教学内容
1. 二次函数的定义和一般形式;
2. 二次函数图像的几何意义;
3. 二次函数图像的特征和性质;
4. 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5.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实际问题或例子,激发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兴趣和思考。
2. 二次函数的定义和一般形式:讲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并推导其一般形式。
3. 二次函数图像的几何意义:通过绘制不同参数值的二次函数图像并观察其特征,讲解二次函数图像的几何意义。
4. 二次函数图像的特征和性质:讲解二次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特征,如顶点坐标、对称轴等。
5.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问题的解析,引导学生掌握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6.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6. 教学评价
- 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 学生能够绘制和解读二次函数图像;
- 学生能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7. 扩展阅读
- 《高中数学二:二次函数》
- 《数学教学研究》第12期
以上是关于二次函数优秀教案的简要概括,本教案设计注重帮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特征,并培养他们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数学《二次函数》优秀教案
数学《二次函数》优秀教案数学《二次函数》优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数学《二次函数》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二次函数》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h(h是实数)交点的横坐标。
(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学生共同观察和讨论,培养大家的合作交流意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h(h是实数)交点的横坐标。
教学难点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过程。
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探索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二张第一张:(记作§2.8.1A)第二张:(记作§2.8.1B)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k≠0)和一次函数y=kx+b(k≠0)后,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当一次函数中的函数值y=0时,一次函数y=kx+b就转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且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 行 为
设 计 意 图
使学生初步了解 探究任务, 激起学 生的探索欲望.
y ax bx c(a 0) 中有几个待定系数?需要几个
教师提出问题,布 置学生分组,限时 15 分钟的思考解 培养学生自主探 代入后得到一个三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
2
抛物线上的点的坐标才能求出来? 抛物线经过点(-1,10) , (1,4) , (2, 7) ,求出这个二次函数的解 析式。 得到:已知抛物线上的三点坐标,可以设函数解析式为
y a( x h) k 中有几个待定系数?需要知道图像上 流,讨论,尝试解 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y a( x hy a( x 1) 3. 二次函数
2
2 ,再代入点(1,-1) 出 解 决 用 待 定 系
数法求二次函数 方法,教师补充完 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程 序及 教 学内容 一、情境引入 已知一次函数图像上的两点的坐标,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它 的解析式,要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需要知道抛物线上几个点的坐 标?应该怎样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 引出课题: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二、探究新知 1.二次函数 教师提出问题,学 生思考,引出本节 课课题,学生初步 了解本节课所要 研究的内容.
年 级 教 学 媒 体 教 学 过 程 目 标 方 法 情 感 态 度 知 识 技 能
九年级
课 题
26.1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多媒体
课 型
新授
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根据条件恰当设二次函数解析式形式,体会二次函数解析式之间的转换.
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根据条件恰当设二次函数解析式形式.
板
课题 1.一般式 : 2.顶点式 : 3.交点式 :
书
设
计
26.1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题 3题 5题 7题
y ax2 bx c(a 0) y a( x h)2 k
y a( x x1 )(x x2 )
教
学
反
思
14
y ax bx c(a 0) ,
2
决。学生以小组为 究能力,体会运用 单位进行思考,交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 决。教师巡视,及 与过程,提高学习 时 了 解 学 生 的 探 的积极性. 究成果。之后,师 生让学生根据解 决问题体会,总结
得到 a, b, c 的值,从而求出函数解析式,这种解析式叫一般式. 2.二次函数 几个点的坐标才能求出来?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 2) ,点(1,-1)也在图像上,能求出它的 函数解析式吗? 得到:知道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以设函数解析式是
即可得到 a 的值,从而求出函数解析式,这种解析式叫顶点式. 交点坐标分别为(-1,0) , (-3, 0) ,点(4, 5)也在抛物线上,能求出 二次函数解析式吗?
y a( x x1 )(x x2 ) ,如果知道抛物线与 x 轴的两个 解 析 式 的 过 程 与
13
得到:如果知道抛物线与 x 轴的两个交点,可以设函数解析式是 代入点 (-1,0) , (-3, 0) 得到 y a( x 1)(x 3) y a( x x1 )(x x2 ) , 再代入点(4, 5)即可得到即可得到 a 的值从而求出函数解析式,这 种解析式叫交点式. 三、课堂训练 按下列条件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1.抛物线过点(-1,9) , (0,5) , (1,7) ; 2.当 x=4 时函数有最小值-3,且抛物线过点(1,1.5) ; 3.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x=4,与 x 轴的一个交点是(69,0) ,且函数的 最小值是-8, ; 4.抛物线过点(-1,1) , (2,1) ,且函数的最小值为 2; 5.抛物线与 x 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是 8 个单位, 且顶点是 M(1,5); 教 师 让 学 生 尝 试 6.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是(-1,0) , (1,0) ,与 y 轴交点是(-5,0) ; 应用,独立解决, 7.抛物线与 x 轴只有一个交点(2,0) ,且与 y 轴交于点(0,2) ; 点拨:根据问题特点恰当的设函数解析式,其中 1 题,6 题设一般 式,6 题也可以设成交点式;2,3,4,5 题解析式设成顶点式,或者使 用抛物线顶点坐标公式;7 题中的(2,0)其实就是抛物线的顶点, 所以也设成顶点式. 四、小结归纳 1.根据条件灵活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 ①已知三点坐标,用一般式; ②已知顶点坐标,用顶点式; ③已知抛物线与 x 轴的两个交点,用交点式。 2. 综合考虑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灵活确定函数解析式。 五、作业设计 教材习题 26.1 第 9 题;第 10 题 补充:用至少三种解法完成下题: 抛物线与 x 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是 8 个单位,且顶点是 M(1,5), 求函数解析式. 学生谈本节课收 获,并进行质疑, 教师释疑,并进行 系统总结. 使学生进一步理 解待定系数法. 然后小组交流,之 评. 培养学生应用意 习数学知识的价 值. 后 , 师 生 集 体 点 识和能力,体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