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生理学-泌尿系统(河套学院-王强)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运动系统-躯干骨及其连结-河套学院-王强
(4)足关节
胫骨 内踝
2.下肢骨的连结
距小腿关节(踝关节)
距骨
左足内侧
2.下肢骨的连结
(1)骨盆 (2)髋关节
(3)膝关节 (4)距小腿关节 (5)足弓
(5)足弓
2.下肢骨的连结
(二)下肢骨及其连结
1.下肢骨 2.下肢骨的连结
3.下肢骨的骨性标志
髂嵴
3.下肢骨的骨性标志
第4腰椎棘突 髂嵴最高点 髂嵴
3.上肢骨的骨性标志
2.上肢骨的连结
(1)肩关节 (2)肘关节
(3)手关节
2.上肢骨的连结
(1)肩关节 (2)肘关节
(3)手关节
2.上肢骨的连结
(1)肩关节
关节囊
肩峰
肱骨头
关节盂
关节腔 肩胛骨
肱骨
关节囊下壁
右侧肩关节冠状切面
2.上肢骨的连结
(1)肩关节 (2)肘关节
(3)手关节
2.上肢骨的连结
1.上肢骨 2.上肢骨的连结
3.上肢骨的骨性标志
3.上肢骨的骨性标志
锁骨
锁骨上窝
锁骨中线
3.上肢骨的骨性标志
上角 肩峰 肩胛冈 内侧缘 下角 肩峰
3.上肢骨的骨性标志
肱骨内上髁 鹰嘴
尺骨
3.上肢骨的骨性标志
尺神经
肱骨内上髁
四、四肢骨及其连结
(一)上肢骨及其连结 (二)下肢骨及其连结
(二)下肢骨及其连结
3.上肢骨的骨性标志
1.上肢骨
锁骨 肩胛骨 臂部- 肱骨 桡骨 前臂 尺骨 腕骨 手骨 掌骨 指骨
1.上肢骨
锁骨 肩胛骨 臂部- 肱骨 桡骨 前臂 尺骨 腕骨 手骨 掌骨 指骨
(1)锁骨
人体解刨生理学泌尿系统
形态
肾脏外形似蚕豆,由前后两面和内外两缘组成。内缘中部凹陷,为 肾门,是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输尿管出入的部位。
大小
肾脏大小因人而异,一般长10-12cm,宽5-6cm,厚3-4cm。
肾单位组成与功能
组成
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是一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 管相互缠绕而成。肾小管是与肾小球相连的一条细长管道,分为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三部分。
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
包括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率、 肾血流量、血浆胶体渗透压、抗利尿 激素等。
尿液浓缩和稀释机制
尿液浓缩机制
当机体缺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 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
尿液稀释机制
当机体水分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 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使尿液稀释。
蛋白质组学技术
应用蛋白质分离、鉴定和定量技术,研究泌尿系统疾病的蛋白质表 达谱和蛋白质相互作用。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泌尿系统疾病的基因组变异和转录组变 化,揭示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定具有重要意义。
机制
肾小球滤过作用主要依赖于肾小球滤过膜的结构特点和滤过压。肾小球滤过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三层结构组成,具有不同孔径大小的通道,允许不同分子量的物质通过。 同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压较高,有利于血液中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03 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构 与功能
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 出现发热、腰痛等全身症状。
肾脏外形似蚕豆,由前后两面和内外两缘组成。内缘中部凹陷,为 肾门,是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输尿管出入的部位。
大小
肾脏大小因人而异,一般长10-12cm,宽5-6cm,厚3-4cm。
肾单位组成与功能
组成
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是一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 管相互缠绕而成。肾小管是与肾小球相连的一条细长管道,分为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三部分。
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
包括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率、 肾血流量、血浆胶体渗透压、抗利尿 激素等。
尿液浓缩和稀释机制
尿液浓缩机制
当机体缺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 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
尿液稀释机制
当机体水分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 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使尿液稀释。
蛋白质组学技术
应用蛋白质分离、鉴定和定量技术,研究泌尿系统疾病的蛋白质表 达谱和蛋白质相互作用。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泌尿系统疾病的基因组变异和转录组变 化,揭示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定具有重要意义。
机制
肾小球滤过作用主要依赖于肾小球滤过膜的结构特点和滤过压。肾小球滤过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三层结构组成,具有不同孔径大小的通道,允许不同分子量的物质通过。 同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压较高,有利于血液中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03 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构 与功能
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 出现发热、腰痛等全身症状。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细胞(河套学院-王强)
扩 散
(一)单纯扩散 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跨过细胞 膜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移动的过程。
一、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单纯扩散
(二)易化扩散 (三)主动转运
(四)出胞与入胞
(二)易化扩散
易化扩散:是指不溶于脂质,或脂溶性小的物质, 借助于细胞膜蛋白质的作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 浓度一侧的移动过程。
1.入胞作用 :指细胞外的某些大分子物质或 团块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四)出胞与入胞
2.出胞作用 :指细胞内的某些大分子物质或 团块由细胞排出的过程。
(四)出胞与入胞
2.出胞作用 :指细胞内的某些大分子物质或 团块由细胞排出的过程。
第2章 细胞
第1节 细胞的一般结构
一、细胞膜 二、细胞质 三、细胞核
第2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二、细胞的受体功能 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第2章 细胞
第1节 细胞的一般结构
一、细胞膜 二、细胞质 三、细胞核
第2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二、细胞的受体功能 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二、细胞的受体功能
受体:是指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一类特殊分子, 它能选择性地与激素等化学物质结合而产生一 定的生理效应。
(二)易化扩散 (三)主动转运
(四)出胞与入胞
(三)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 种物质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 一侧的过程。
(三)主动转运
三磷酸腺苷
Na+-K+泵
Na+-K+泵生理意义: ①维持细胞内外离子的不均匀分布,储备物质跨膜转
运的势能,是产生细胞生物电的基础。(蓄势待发)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男性生殖系统(河套学院-王强)
男性尿道
三、附属腺
输尿管 膀胱
膀胱底
尿道内口 输精管
精囊腺 射精管 前列腺
尿生殖膈
输精管壶腹
尿道球腺
前列腺
精囊腺 精液由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和生殖管道产 生的分泌物和精子共同构成。
第1节 男性生殖系统
内生殖器(4腺3管)
一、生殖腺:睾丸 二、生殖管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 三、附属腺:前列腺、精囊腺、尿道球腺
精子
支持细胞
光镜结构:细胞轮廓不清,核呈不规则形,染 色浅,核仁明显。
支持细胞功能
支持营养作用
吞噬作用 分泌作用
构成血-生精屏障
(一)睾丸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睾丸间质 生精小管
睾丸小叶
白膜 附睾 睾丸输出小管 睾丸纵隔 直精小管 睾丸网
输精管
睾丸间质
睾丸间质:内含睾丸间质细胞
间质细胞
光镜:三五成群,体积大,不规则圆形,胞 质嗜酸。 功能:合成和分泌雄激素。
(一)睾丸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一)睾丸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一)睾丸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睾丸间质 生精小管
睾丸小叶
白膜 附睾 睾丸输出小管 睾丸纵隔 直精小管 睾丸网
输精管
生精小管
生精小管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生精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生精小管 支持细胞
精子
生精小管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生精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生精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生精小管 支持细胞
精子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近腔面,胞体较小,直径12 µm ,
核染色较深,历时短。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内分泌系统(河套学院-王强)
第一级毛细血管网
垂体门微静脉 第二级毛 细血管网
静脉窦 毛细血管网 垂体下动脉
分泌颗粒 窦状毛细血管
静脉窦
神经末梢
2.下丘脑对腺垂体的调节
垂体门脉系统使下丘脑与腺垂体在结构、功能上成为一 个整体,称为下丘脑-腺垂体系统。其介质为肽类激素,称 为下丘脑调节性多肽。
(1)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3)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
(4)生长素释放激素(GHRH) (5)生长抑素(GIH) (6)催乳素因子(PRF) 与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
(7)促黑激素释放因子(MRF) 与促黑激素释放抑制因子(MIF)
(二)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联系
室旁核 视上核 垂体上动脉 第一级毛细血管网 弓状核 第三脑室
三、神经垂体贮存释放的激素
(一)抗利尿激素(ADH)
(二)催产素(OXT)
视上核
室旁核
神经部
四、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
(一)下丘脑与腺垂体的联系
1.垂体门脉系统 2.下丘脑对腺垂体的调节
(二)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联系
1.垂体门脉系统
室旁核 视上核 垂体上动脉 弓状核 第三脑室 下丘脑腺垂体束 下丘脑神经垂体束 轴突
退者,血胆固醇升高,易引起动脉硬化。
(二)激素的作用
(三)激素的作用方式 (四)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第1节 概述
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组成:内分泌腺、内分泌组织及内分泌细胞。 其分泌物质为激素。 功能:与神经系统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 各种代谢、生殖功能等活动。
一、内分泌 系统的组成 及其功能
松果体 垂体
甲状腺
胸腺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第九章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结晶沉积形成。
肿瘤疾病
如肾癌、膀胱癌等,可 能与遗传、环境等多种
因素有关。
其他疾病
如肾小球肾炎、肾小管 疾病等,可能与免疫、 代谢等多种因素有关。
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与治疗
感染性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 痛等,治疗以抗性血尿、腰 痛、腹部肿块等,治疗以手术 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
泌尿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04
肾
负责过滤血液,清除多余的物 质和废物,产生尿液。
输尿管
将尿液从肾输送到膀胱的管道 。
膀胱
储存尿液的器官,并控制尿液 的排放。
尿道
将尿液从膀胱排出的管道。
泌尿系统的基本结构
肾单位
肾小球
是泌尿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包 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
是过滤血液的部位,能够将血液中的废物 和多余水分滤出形成原尿。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肾脏具有调节尿液浓度的作用,通过改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实现尿 液的浓缩和稀释。
在浓缩过程中,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液中的水分减少,尿量减 少,尿比重增加;在稀释过程中,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液中的 水分增加,尿量增加,尿比重降低。
肾脏的排泄功能
肾脏通过生成尿液的方式,将血液中的废物和有害物质排出 体外,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肾盂
肾脏的输出结构,尿液通 过肾盂进入输尿管,最终 排出体外。
03
肾脏的功能
尿液的生成
01
尿液的生成是肾脏的基本功能之 一,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将 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滤出, 形成原尿。
02
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选择性重吸收 作用,将其中大部分水分、电解 质和营养物质重新吸收回血液, 剩余的液体形成最终的尿液。
肿瘤疾病
如肾癌、膀胱癌等,可 能与遗传、环境等多种
因素有关。
其他疾病
如肾小球肾炎、肾小管 疾病等,可能与免疫、 代谢等多种因素有关。
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与治疗
感染性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 痛等,治疗以抗性血尿、腰 痛、腹部肿块等,治疗以手术 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
泌尿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04
肾
负责过滤血液,清除多余的物 质和废物,产生尿液。
输尿管
将尿液从肾输送到膀胱的管道 。
膀胱
储存尿液的器官,并控制尿液 的排放。
尿道
将尿液从膀胱排出的管道。
泌尿系统的基本结构
肾单位
肾小球
是泌尿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包 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
是过滤血液的部位,能够将血液中的废物 和多余水分滤出形成原尿。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肾脏具有调节尿液浓度的作用,通过改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实现尿 液的浓缩和稀释。
在浓缩过程中,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液中的水分减少,尿量减 少,尿比重增加;在稀释过程中,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液中的 水分增加,尿量增加,尿比重降低。
肾脏的排泄功能
肾脏通过生成尿液的方式,将血液中的废物和有害物质排出 体外,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肾盂
肾脏的输出结构,尿液通 过肾盂进入输尿管,最终 排出体外。
03
肾脏的功能
尿液的生成
01
尿液的生成是肾脏的基本功能之 一,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将 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滤出, 形成原尿。
02
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选择性重吸收 作用,将其中大部分水分、电解 质和营养物质重新吸收回血液, 剩余的液体形成最终的尿液。
1.人体形态学(护理学)-绪论(河套学院-王强)
一元化成功:在学习看成绩!在社会看名利!
真正的成功: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真正的成功:
不断超越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做健康的自己! 做快乐的自己!
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 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 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 权利。选择那些有意义、有时间的 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解剖学anatomy
组织学histology
胚胎学embryology
人体形态学human morphology
胚胎学embryology
胚胎学:研究人体胚胎发生、发育规律的科学。
胚胎学embryology
例如:心脏
第21天 第22天 第35天
教材内容体系
绪论
第一篇 人体构成 第1章 细 胞
第2章 基本组织
第二篇 大体解剖学 第3章 运动系统 第4章 消化系统 第6章 泌尿系统 第7章 生殖系统
第5章 呼吸系统 第8章 脉管系统
第9章 内分泌系统 第10章 神经系统
教材内容体系
第三篇 人体主要器官微细结构 第12章 消化系统 第13章 呼吸系统 第14章 泌尿系统 第15章 生殖系统 第16章 心血管系统 第17章 免疫系统 第18章 内分泌系统 第19章 皮肤 第四篇 人体胚胎学概要 第20章 胚胎的早期发育 第21章 胎膜与胎盘 第22章 双胎、多胎、联胎 第23章 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变化 第24章 常见先天性畸形及原因
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1942—)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纽约时报》称他为美 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发展心 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哈佛商学院教授称“ 加德纳是本时代最明亮的巨 星之一,他突出表现人类成 功的不同智慧”。
真正的成功: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真正的成功:
不断超越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做健康的自己! 做快乐的自己!
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 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 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 权利。选择那些有意义、有时间的 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解剖学anatomy
组织学histology
胚胎学embryology
人体形态学human morphology
胚胎学embryology
胚胎学:研究人体胚胎发生、发育规律的科学。
胚胎学embryology
例如:心脏
第21天 第22天 第35天
教材内容体系
绪论
第一篇 人体构成 第1章 细 胞
第2章 基本组织
第二篇 大体解剖学 第3章 运动系统 第4章 消化系统 第6章 泌尿系统 第7章 生殖系统
第5章 呼吸系统 第8章 脉管系统
第9章 内分泌系统 第10章 神经系统
教材内容体系
第三篇 人体主要器官微细结构 第12章 消化系统 第13章 呼吸系统 第14章 泌尿系统 第15章 生殖系统 第16章 心血管系统 第17章 免疫系统 第18章 内分泌系统 第19章 皮肤 第四篇 人体胚胎学概要 第20章 胚胎的早期发育 第21章 胎膜与胎盘 第22章 双胎、多胎、联胎 第23章 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变化 第24章 常见先天性畸形及原因
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1942—)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纽约时报》称他为美 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发展心 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哈佛商学院教授称“ 加德纳是本时代最明亮的巨 星之一,他突出表现人类成 功的不同智慧”。
《人体解剖学》精品课件—泌尿系统
《 人体解剖学》 精 品 课件—泌尿系统
主讲人:XXX
主要内容
1
肾
2
输尿管
3
膀胱
4
尿道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 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如 图所示。其主要功能是产 生和排出尿液,借以清除 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 产生的废物、多余的水分 和无机盐等,调节电解质 平衡和维持机体内、外环 境的相对稳定。
骶髂关节前方下行达坐骨棘水平。输尿管在盆腔内的行程男女有差异。 男性输尿管行经膀胱底处,走在输精管的后方并与之交叉;女性输尿 管行经子宫颈外侧约2 cm处,绕过子宫动脉后下方并与之交叉 。
3.输尿管壁内部
输尿管壁内部是输尿管斜行穿膀胱壁的部分,长约1.5 cm。当 膀胱充盈时,膀胱内压力升高引起壁内部管腔闭合,可阻止尿液由膀 胱向输尿管返流。
二、输尿管的狭窄
第二节 输尿管
输尿管全程有3处狭窄,其中上狭窄位于 肾盂、输尿管移行处;中狭窄位于小骨盆上 口、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下狭窄为输尿管 壁内部。以上狭窄处是输尿管结石易于嵌顿 的部位。
一、膀胱的形态
膀胱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可分 为尖、底、体和颈4部分,各部间无 明显界限,如图所示。膀胱尖细小, 朝向前上方;膀胱底近似三角形,朝 向后下方;膀胱尖与膀胱底间的部分 为膀胱体;膀胱的最下部称膀胱颈, 内有尿道内口与尿道相接。膀胱充盈 时呈卵圆形。
肾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隙内,略呈“八”字形排列,属于腹 膜外位器官。两肾的位置并不对称,右肾受肝的影响,比左肾约低 半个椎体。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右 肾上端平第12胸椎体上缘,下端平第3腰椎体上缘。
第一节 肾
三、肾的被膜
2.脂肪囊 脂肪囊为包在纤维囊外周的囊状脂肪组织层,并经肾门延伸至肾
主讲人:XXX
主要内容
1
肾
2
输尿管
3
膀胱
4
尿道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 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如 图所示。其主要功能是产 生和排出尿液,借以清除 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 产生的废物、多余的水分 和无机盐等,调节电解质 平衡和维持机体内、外环 境的相对稳定。
骶髂关节前方下行达坐骨棘水平。输尿管在盆腔内的行程男女有差异。 男性输尿管行经膀胱底处,走在输精管的后方并与之交叉;女性输尿 管行经子宫颈外侧约2 cm处,绕过子宫动脉后下方并与之交叉 。
3.输尿管壁内部
输尿管壁内部是输尿管斜行穿膀胱壁的部分,长约1.5 cm。当 膀胱充盈时,膀胱内压力升高引起壁内部管腔闭合,可阻止尿液由膀 胱向输尿管返流。
二、输尿管的狭窄
第二节 输尿管
输尿管全程有3处狭窄,其中上狭窄位于 肾盂、输尿管移行处;中狭窄位于小骨盆上 口、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下狭窄为输尿管 壁内部。以上狭窄处是输尿管结石易于嵌顿 的部位。
一、膀胱的形态
膀胱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可分 为尖、底、体和颈4部分,各部间无 明显界限,如图所示。膀胱尖细小, 朝向前上方;膀胱底近似三角形,朝 向后下方;膀胱尖与膀胱底间的部分 为膀胱体;膀胱的最下部称膀胱颈, 内有尿道内口与尿道相接。膀胱充盈 时呈卵圆形。
肾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隙内,略呈“八”字形排列,属于腹 膜外位器官。两肾的位置并不对称,右肾受肝的影响,比左肾约低 半个椎体。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右 肾上端平第12胸椎体上缘,下端平第3腰椎体上缘。
第一节 肾
三、肾的被膜
2.脂肪囊 脂肪囊为包在纤维囊外周的囊状脂肪组织层,并经肾门延伸至肾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运动系统-肌学-河套学院-王强
1.筋膜 2.滑膜囊
3.腱鞘
1.筋膜
皮肤
浅筋膜 股骨
股部横断面
1.筋膜
皮肤
浅筋膜 股骨 深筋膜
股部横断面
1.筋膜
皮肤
浅筋膜 股骨 骨筋膜鞘 筋膜鞘 筋膜格 深筋膜 固有筋膜
股部横断面
骨膜 肌间隔
1.筋膜
筋膜鞘
深筋膜
骨膜
肌间隔
(四)肌的辅助装置
1.筋膜 2.滑膜囊
3.腱鞘
(四)肌的辅助结构
股外侧肌 股直肌 股内侧肌
(三)四肢皮肤标志、肌性标志
股四头肌
(三)四肢皮肤标志、肌性标志
臀大肌
臀大肌
肌腱
(三)四肢皮肤标志、肌性标志
股后群肌
半膜肌 股二头肌(长头) 股二头肌(短头) 半腱肌
(三)四肢皮肤标志、肌性标志
小腿三头肌
五、四肢肌
(一)上肢肌 (二)下肢肌
(四)四肢肌肌间结构
(三)四肢皮肤标志、肌性标志
胸大肌
腹直肌
腱划
(七)躯干肌肌间结构
3.腹股沟管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直肌 腹股沟管
腹横肌
精索
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管深环
腹股沟管浅环 精索 腹壁前面观
右侧腹壁后面观图
第2节 骨骼肌
一、概述 二、头肌 三、颈肌 四、躯干肌 五、四肢肌
五、四肢肌
(一)上肢肌 (二)下肢肌 (三)四肢皮肤标志、肌性标志
腋窝
(四)四肢肌肌间结构
1.筋膜 2.滑膜囊
3.腱鞘
2.滑膜囊
滑膜囊
膝关节后面观
(四)肌的辅助结构
1.筋膜 2.滑膜囊
3.腱鞘
3.腱鞘
3.腱鞘
3.腱鞘
1.筋膜
皮肤
浅筋膜 股骨
股部横断面
1.筋膜
皮肤
浅筋膜 股骨 深筋膜
股部横断面
1.筋膜
皮肤
浅筋膜 股骨 骨筋膜鞘 筋膜鞘 筋膜格 深筋膜 固有筋膜
股部横断面
骨膜 肌间隔
1.筋膜
筋膜鞘
深筋膜
骨膜
肌间隔
(四)肌的辅助装置
1.筋膜 2.滑膜囊
3.腱鞘
(四)肌的辅助结构
股外侧肌 股直肌 股内侧肌
(三)四肢皮肤标志、肌性标志
股四头肌
(三)四肢皮肤标志、肌性标志
臀大肌
臀大肌
肌腱
(三)四肢皮肤标志、肌性标志
股后群肌
半膜肌 股二头肌(长头) 股二头肌(短头) 半腱肌
(三)四肢皮肤标志、肌性标志
小腿三头肌
五、四肢肌
(一)上肢肌 (二)下肢肌
(四)四肢肌肌间结构
(三)四肢皮肤标志、肌性标志
胸大肌
腹直肌
腱划
(七)躯干肌肌间结构
3.腹股沟管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直肌 腹股沟管
腹横肌
精索
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管深环
腹股沟管浅环 精索 腹壁前面观
右侧腹壁后面观图
第2节 骨骼肌
一、概述 二、头肌 三、颈肌 四、躯干肌 五、四肢肌
五、四肢肌
(一)上肢肌 (二)下肢肌 (三)四肢皮肤标志、肌性标志
腋窝
(四)四肢肌肌间结构
1.筋膜 2.滑膜囊
3.腱鞘
2.滑膜囊
滑膜囊
膝关节后面观
(四)肌的辅助结构
1.筋膜 2.滑膜囊
3.腱鞘
3.腱鞘
3.腱鞘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女性生殖系统(河套学院-王强)
阴道部子宫口子宫输卵源自冠状切面(一)子宫的形态和分部
子宫峡
三、子宫
(一)子宫的形态和分部
(二)子宫的位置和固定装置
(三)子宫壁的微细结构 (四)月经周期及其调节
(二)子宫的位置和固定装置
前倾
(二)子宫的位置和固定装置
前屈
(二)子宫的位置和固定装置
子宫阔韧带
子宫阔韧带
(二)子宫的位置和固定装置
(3)成熟卵泡
1.卵泡的发育
(1)原始卵泡
(2)生长卵泡
(3)成熟卵泡
原始卵泡
初级卵母细胞
体积小、数量多
胞体大、胞核浅染
卵泡细胞 单层扁平细胞
1.卵泡的发育
(1)原始卵泡
(2)生长卵泡
(3)成熟卵泡
生长卵泡
初级卵母细胞: 体积增大 卵泡细胞 立方、柱状或多层 亦称颗粒细胞 两者共同产生: 透明带
子宫外膜
三、子宫
(一)子宫的形态和分部
(二)子宫的位置和固定装置
(三)子宫壁的微细结构 (四)月经周期及其调节
(四)月经周期及其调节
月经周期:自青春期起,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 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功能层每28天左右发 生一次剥脱、出血、修复与增生,周而复始,称 之。
月经期:第1-4天 分 增生期:第5-14天 期 分泌期:第15-28天
(三)卵巢的功能
一、卵巢
(一)卵巢的位置和形态 (二)卵巢的微细结构
(三)卵巢的功能
(一)卵巢的位置和形态
卵巢固有韧带 卵巢悬韧带
卵巢
卵巢
一、卵巢
(一)卵巢的位置和形态 (二)卵巢的微细结构
(三)卵巢的功能
(二)卵巢的微细结构
髓质 原始卵泡 皮质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神经系统-脑干-河套学院-王强
(1)灰质 (2)白质 (3)脑干网状结构
3.脑干的功能
3.脑干的功能
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①延髓:存在着调节心血管运动和呼吸运动 的中枢。此外,吞咽、唾液的分泌、咳嗽、 呕吐等反射活动均需要有延髓的存在。因此, 延髓是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所在部位, 被称为生命中枢。
②中脑:对血压、心率等活动有影响,中脑 又是瞳孔对光反射中枢的所在部位。
3.脑干的功能
(1)传导功能 (2)对大脑皮质的作用 (3)对肌紧张的调节
(一)脑干
1.脑干的外形 2.脑干的内部结构
(1)灰质 (2)白质 (3)脑干网状结构
3.脑干的功能
(1)传导功能 (2)对大脑皮质的作用 (3)对肌紧张的调节
1.脑干的外形
中脑 脑桥
延髓
脑正中矢状面(去除小脑、部分端脑)
楔束结节
(一)脑干
1.脑干的外形 2.脑干的内部结构
(1)灰质 (2)白质 (3)脑干网状结构
3.脑干的功能
(1)传导功能 (2)对大脑皮质的作用 (3)对肌紧张的调节
(一)脑干
1.脑干的外形 2.脑干的内部结构
(1)灰质 (2)白质 (3)脑干网状结构
3.脑干的功能
(1)传导功能 (2)对大脑皮质的作用 (3)对肌紧张的调节
2.脑干的内部结构
网状结构
中缝核群
内侧核群
外侧核群
3.脑干的功能
网状结构对大脑皮质的作用
上行激动系统: 脑干网状结构与上 行纤维束参与构成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 投射系统 能使大脑保持清醒 状态。
前庭蜗神经 大脑皮层感觉区 特异性 投射系统
脑干网状结构
坐骨神经
(一)脑干
1.脑干的外形 2.脑干的内部结构
3.脑干的功能
3.脑干的功能
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①延髓:存在着调节心血管运动和呼吸运动 的中枢。此外,吞咽、唾液的分泌、咳嗽、 呕吐等反射活动均需要有延髓的存在。因此, 延髓是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所在部位, 被称为生命中枢。
②中脑:对血压、心率等活动有影响,中脑 又是瞳孔对光反射中枢的所在部位。
3.脑干的功能
(1)传导功能 (2)对大脑皮质的作用 (3)对肌紧张的调节
(一)脑干
1.脑干的外形 2.脑干的内部结构
(1)灰质 (2)白质 (3)脑干网状结构
3.脑干的功能
(1)传导功能 (2)对大脑皮质的作用 (3)对肌紧张的调节
1.脑干的外形
中脑 脑桥
延髓
脑正中矢状面(去除小脑、部分端脑)
楔束结节
(一)脑干
1.脑干的外形 2.脑干的内部结构
(1)灰质 (2)白质 (3)脑干网状结构
3.脑干的功能
(1)传导功能 (2)对大脑皮质的作用 (3)对肌紧张的调节
(一)脑干
1.脑干的外形 2.脑干的内部结构
(1)灰质 (2)白质 (3)脑干网状结构
3.脑干的功能
(1)传导功能 (2)对大脑皮质的作用 (3)对肌紧张的调节
2.脑干的内部结构
网状结构
中缝核群
内侧核群
外侧核群
3.脑干的功能
网状结构对大脑皮质的作用
上行激动系统: 脑干网状结构与上 行纤维束参与构成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 投射系统 能使大脑保持清醒 状态。
前庭蜗神经 大脑皮层感觉区 特异性 投射系统
脑干网状结构
坐骨神经
(一)脑干
1.脑干的外形 2.脑干的内部结构
人体解剖生理学-上皮组织(河套学院-王强)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结构: 由柱状细胞、梭形细
胞、基底细胞、杯状细胞 构成。
呼吸管道腔面 分布:
一、被覆上皮
(一)单层上皮
(二)复层上皮
(三)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一、被覆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上皮 变移上皮
1、复层扁平上皮
中间层:数层多边形细胞。 表层:几层扁平细胞。
基底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 结构:
(二)复层上皮
(三)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一、被覆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1、单层扁平上皮
表面观: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
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垂直切面观: 细胞核呈扁平形,
胞质很薄,含核部分略厚。
功能: 细胞游离面湿润光滑,便
于液体流动及内脏运动。
1、单层扁平上皮
特点:膀胱缩小时,上皮变厚,细胞
层数较多;膀胱扩张时,上皮 变薄,细胞层数减少。
分布:排尿管道
一、被覆上皮
(一)单层上皮
(二)复层上皮
(三)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三)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游离面
微绒毛 纤毛
微绒毛 纤毛
(三)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游离面
微绒毛 纤毛 紧密连接
侧 面
中间连接
桥粒 缝隙连接 基膜 质膜内褶
分布:皮肤、口腔、食管、肛门、
阴道。
1、复层扁平上皮
中间层:数层多边形细胞。 表层:几层扁平细胞。
基底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 结构:
分布:皮肤、口腔、食管、肛门、
阴道。
功能:机械性保护作用(耐磨擦、
阻止异物侵入)。
一、被覆上皮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培训课件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35
五、肾的血液循环
肾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 脉-----小叶间动脉-----入球微动 脉-----血管球-----出球微动脉----球后毛细血管(肾小管周围) -----小叶间静脉、弓形静脉、
叶间静脉、肾静脉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36
肾的血液循环 特点:
(1)发自腹主动脉,流量大,流速快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41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42
第四节 尿道urethra
男性尿道:排尿和排精的共同通道,较长 女性尿道:较男性短,仅有排尿功能。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43
细胞界线不清。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20
近曲小管高倍镜像
刷状缘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Fra bibliotek刷状缘
21
直部-- 与曲部相似,但细胞略小,上 述结构不如曲部发达
功能:重吸收的重要场所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22
(2)、 细段 thin segment
于髓放线和肾 锥体内,直径 10-15um,单 扁上皮,细胞 薄,细胞浅, 无刷状缘。
4
肾 Kidney
二、肾的形态
是成对的实质性脏器,形 似蚕豆。肾分上、下端, 内、外侧缘和前、后面。
肾门 Renal hilum:
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 肾盂出入的部位。
肾蒂 Renal pedicle:
出入肾门的血管、淋巴管、
神经、肾盂等结构被结缔
组织包裹。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5
三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30
(三)、球旁复合体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神经系统-内脏神经-河套学院-王强
副 ① 脑 干 内 Ⅲ 、 器 官 旁 节 、 节 前 纤 维 内脏器官平滑肌、 交感 Ⅶ 、 Ⅸ 、 Ⅹ 副 壁内节,距支 长 , 节 后 纤 心肌、腺体(肾上 交感神经核 配器官近 维短 腺髓质除外)、 ②骶 2- 骶 4 脊 瞳孔括约肌、 髓节段灰质内 睫状肌。 骶副交感核
(一)内脏运动神经的组成
肾脏
盆腔脏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内脏运动神经的组成
1.交感神经
(1)中枢部
(2)周围部
2.副交感神经
(1)中枢部 (2)周围部
3.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2.副交感神经
中枢部 周围部
动眼神经副核 上泌涎核
副交感 神经
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节 前 纤 维
III、VII、IX、X
骶丛
S2-S4脊髓节段的 骶副交感核
器官旁节 壁内节
副交感神经节
睫状神经节
副交感神经节
翼腭神经节
2.副交感神经
中枢部 周围部
动眼神经副核 上泌涎核
副交感 神经
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节 前 纤 维
III、VII、IX、X
骶丛
S2-S4脊髓节段的 骶副交感核
器官旁节 壁内节
效应器
节后纤维
2.副交感神经 分布范围
• 脑干部:
III VII
内脏运动神经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分为交感神经和 副交感神经。
(一)内脏运动神经的组成
1.交感神经
(1)中枢部
(2)周围部
2.副交感神经
(1)中枢部 (2)周围部
3.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一)内脏运动神经的组成
1.交感神经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免疫系统(河套学院-王强)
血液 结缔、淋巴组织 肺 肝 骨组织 神经组织 皮肤 单核C 巨噬C 尘C 肝巨噬C 破骨C 小胶质C 郎格汉斯C
巨噬细胞(左)向T细胞(右)提呈抗原电镜图
抗原呈递作用
第10章 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等。 淋巴组织:淋巴器官以外的淋巴组织。 淋巴器官:脾、淋巴结、胸腺、扁桃体。
人体解剖生理学
(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
河套学院医学系
王 强
第10章 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等。 淋巴组织:淋巴器官以外的淋巴组织。 淋巴器官:脾、淋巴结、胸腺、扁桃体。
第10章 免疫系统
1.清除侵入的抗原(如细菌、病毒、异体细 胞和大分子物质等)
外察诸异 内审诸己
1.T细胞(胸腺依赖淋巴细胞)
2.B细胞(骨髓依赖淋巴细胞)
3.杀伤细胞(K细胞):借抗体杀伤靶细胞。
4.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不需抗体的存在, 也不需抗原的刺激即杀伤某些肿瘤细胞。
两旁为癌细胞,中间为自然杀伤细胞
第1节 免疫细胞
一、淋巴细胞
二、巨噬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二、巨噬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第2节 淋巴组织
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光镜图 (箭头示淋巴小结)
回肠内淋巴小结(淋巴滤泡)
பைடு நூலகம்
第10章 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等。 淋巴组织:淋巴器官以外的淋巴组织。 淋巴器官:脾、淋巴结、胸腺、扁桃体。
第3节 淋巴器官
第3节 淋巴器官
一、淋巴结 二、脾
三、胸腺 四、扁桃体
二、巨噬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一、淋巴细胞
各种淋巴细胞的形态相似,不易区分,只有用免疫 细胞化学等方法才能予以鉴别。
巨噬细胞(左)向T细胞(右)提呈抗原电镜图
抗原呈递作用
第10章 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等。 淋巴组织:淋巴器官以外的淋巴组织。 淋巴器官:脾、淋巴结、胸腺、扁桃体。
人体解剖生理学
(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
河套学院医学系
王 强
第10章 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等。 淋巴组织:淋巴器官以外的淋巴组织。 淋巴器官:脾、淋巴结、胸腺、扁桃体。
第10章 免疫系统
1.清除侵入的抗原(如细菌、病毒、异体细 胞和大分子物质等)
外察诸异 内审诸己
1.T细胞(胸腺依赖淋巴细胞)
2.B细胞(骨髓依赖淋巴细胞)
3.杀伤细胞(K细胞):借抗体杀伤靶细胞。
4.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不需抗体的存在, 也不需抗原的刺激即杀伤某些肿瘤细胞。
两旁为癌细胞,中间为自然杀伤细胞
第1节 免疫细胞
一、淋巴细胞
二、巨噬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二、巨噬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第2节 淋巴组织
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光镜图 (箭头示淋巴小结)
回肠内淋巴小结(淋巴滤泡)
பைடு நூலகம்
第10章 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等。 淋巴组织:淋巴器官以外的淋巴组织。 淋巴器官:脾、淋巴结、胸腺、扁桃体。
第3节 淋巴器官
第3节 淋巴器官
一、淋巴结 二、脾
三、胸腺 四、扁桃体
二、巨噬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一、淋巴细胞
各种淋巴细胞的形态相似,不易区分,只有用免疫 细胞化学等方法才能予以鉴别。
泌尿系统的解剖学与生理学
尿道
连接膀胱和外界的管道 ,负责将膀胱内的尿液
排出体外。
生理作用
重吸收作用
肾小管对原尿中的有用物质进 行重吸收,如葡萄糖、氨基酸 等。
浓缩与稀释作用
肾脏可根据体内水、电解质平 衡的需要,对尿液进行浓缩或 稀释。
滤过作用
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血液,将 水分、电解质、小分子物质等 滤出形成原尿。
分泌作用
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分泌一些物 质进入尿液,如氢离子、铵离 子等。
排尿反射弧及神经调节
排尿反射弧
包括膀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效应器(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 约肌)等部分。当膀胱内尿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受到牵张刺激,引起 排尿反射。
神经调节
排尿反射受高级中枢的控制,如大脑皮层、脑干等。在适宜的环境下,高级中 枢可抑制低级中枢的排尿反射,使排尿得以控制。此外,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 经也对排尿过程进行调节。
泌尿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对于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如肾结 石、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等。
深入了解泌尿系统生理机制有助于研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 生活质量。
泌尿系统研究还可为其他医学领域提供借鉴和启示,如生物工程、再生医学等。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泌尿 系统研究将更加深入和精细,有望揭 示更多未知领域。
肾小管还具有分泌功能,能够将一些 物质如氢离子、钾离子等分泌进入尿 液,以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和电解质 平衡。
03
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构 与功能
输尿管结构特点与功能
结构特点 管壁薄而平滑 有三个狭窄部位
输尿管结构特点与功能
与腹膜后间隙相邻
将肾脏产生的尿液输送至 膀胱
微型课-肾小体(河套学院-王强)
台 盼 兰
Let’s go
探寻人体内“黄河”的源头!
肾 脏
输尿管
小浪底水库 九曲黄河 水库泄洪
膀 胱
青藏高原
尿 道
肾 叶
肾乳头
肾小盏
输尿管
如果没有显微镜, 尿 液 探寻只能到此为止!
蚊
子
放大100倍的打印纸
肾小体
集合管 肾小管 肾乳头
巴颜喀拉山北麓 卡日曲 尿
液
肾小体(renal corpuscle)
内皮 裂孔膜
裂孔膜
基膜
内皮 基膜
滤过屏障电镜图
水、小分子物质 代表血细胞 蛋白质
血液
原尿
滤过屏障透射电镜图
原尿 180L/天
急性肾炎为什么会出现血尿?
肉眼血尿
肾小体(renal corpuscle)
代表血细胞 蛋白质
血液
原尿
蛋白尿 血尿
滤过屏障透射电镜图
血 尿
肾小体(renal corpuscle)
完成概念图
肾小体 肾小囊 血管球
滤过屏障 内皮
基膜 裂孔膜
总结
血液由入球微动脉流入血管球,经滤过 屏障滤过形成原尿,滤过屏障的结构完整对 于原尿的正常生成非常重要。
肾小体(renal corpuscle)
肾小体模式图
肾小体(renal corpuscle)
出球微动脉
血管球
毛细血管
入球微动脉
肾小囊
肾小体模式图
血液液
入球微动脉
血管球 出球微动脉
肾小体模式图
足细胞
足细胞模式图 血管球模式图
肾小体(renal corpuscle)
Let’s go
探寻人体内“黄河”的源头!
肾 脏
输尿管
小浪底水库 九曲黄河 水库泄洪
膀 胱
青藏高原
尿 道
肾 叶
肾乳头
肾小盏
输尿管
如果没有显微镜, 尿 液 探寻只能到此为止!
蚊
子
放大100倍的打印纸
肾小体
集合管 肾小管 肾乳头
巴颜喀拉山北麓 卡日曲 尿
液
肾小体(renal corpuscle)
内皮 裂孔膜
裂孔膜
基膜
内皮 基膜
滤过屏障电镜图
水、小分子物质 代表血细胞 蛋白质
血液
原尿
滤过屏障透射电镜图
原尿 180L/天
急性肾炎为什么会出现血尿?
肉眼血尿
肾小体(renal corpuscle)
代表血细胞 蛋白质
血液
原尿
蛋白尿 血尿
滤过屏障透射电镜图
血 尿
肾小体(renal corpuscle)
完成概念图
肾小体 肾小囊 血管球
滤过屏障 内皮
基膜 裂孔膜
总结
血液由入球微动脉流入血管球,经滤过 屏障滤过形成原尿,滤过屏障的结构完整对 于原尿的正常生成非常重要。
肾小体(renal corpuscle)
肾小体模式图
肾小体(renal corpuscle)
出球微动脉
血管球
毛细血管
入球微动脉
肾小囊
肾小体模式图
血液液
入球微动脉
血管球 出球微动脉
肾小体模式图
足细胞
足细胞模式图 血管球模式图
肾小体(renal corpuscle)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周围神经系统(河套学院-王强)
人体解剖生理学
(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
河套学院医学系
王 强
第12章 神经系统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概述 神经组织 中枢神经系因斯坦
第4节 周围神经系统
一、脊神经
二、脑神经
三、内脏神经
第4节 周围神经系统
一、脊神经
二、脑神经
三、内脏神经
Ⅲ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Ⅴ三叉神经 Ⅵ展神经
Ⅱ视神经
视神经
Ⅱ视神经
视神经
Ⅱ视神经
视神经经过视神
经管入颅腔→ 交叉汇合成视交叉→ 视束→ 连于间脑外侧膝状体 视神经管 →视觉中枢 视神经管
Ⅱ视神经
连脑部位 纤维成分 间脑 躯体感觉
入颅部位 视神经管
分布 视网膜
损伤表现 视觉障碍
二、脑神经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Ⅶ面神经 Ⅷ前庭蜗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Ⅻ舌下神经
L4
L5
5.骶丛
分支 (1)阴部神经 (2)坐骨神经 阴部神经 阴部神经
5.骶丛 分支 腓总神经 (2)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
胫 神 经 腓 总 神 经 腓 深 神 经 腓 浅 神 经 腓浅神经 足底外侧神经 腓深神经 足底内侧神经 胫神经 腓深神经
足 底 外 侧 神 经
足 底 内 侧 神 经
第4节 周围神经系统
二、脑神经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Ⅶ面神经 Ⅷ前庭蜗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Ⅻ舌下神经
Ⅶ面Ⅷ庭Ⅸ舌咽, 迷副舌下十二全。
Ⅷ Ⅸ
Ⅶ
Ⅹ
Ⅺ
Ⅻ
二、脑神经
脑神经的分类
感觉性:Ⅰ、Ⅱ、Ⅷ 运动性:Ⅲ、Ⅳ、Ⅵ、Ⅺ、Ⅻ 混合性:Ⅴ、Ⅶ、Ⅸ、Ⅹ
(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
河套学院医学系
王 强
第12章 神经系统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概述 神经组织 中枢神经系因斯坦
第4节 周围神经系统
一、脊神经
二、脑神经
三、内脏神经
第4节 周围神经系统
一、脊神经
二、脑神经
三、内脏神经
Ⅲ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Ⅴ三叉神经 Ⅵ展神经
Ⅱ视神经
视神经
Ⅱ视神经
视神经
Ⅱ视神经
视神经经过视神
经管入颅腔→ 交叉汇合成视交叉→ 视束→ 连于间脑外侧膝状体 视神经管 →视觉中枢 视神经管
Ⅱ视神经
连脑部位 纤维成分 间脑 躯体感觉
入颅部位 视神经管
分布 视网膜
损伤表现 视觉障碍
二、脑神经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Ⅶ面神经 Ⅷ前庭蜗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Ⅻ舌下神经
L4
L5
5.骶丛
分支 (1)阴部神经 (2)坐骨神经 阴部神经 阴部神经
5.骶丛 分支 腓总神经 (2)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
胫 神 经 腓 总 神 经 腓 深 神 经 腓 浅 神 经 腓浅神经 足底外侧神经 腓深神经 足底内侧神经 胫神经 腓深神经
足 底 外 侧 神 经
足 底 内 侧 神 经
第4节 周围神经系统
二、脑神经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Ⅶ面神经 Ⅷ前庭蜗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Ⅻ舌下神经
Ⅶ面Ⅷ庭Ⅸ舌咽, 迷副舌下十二全。
Ⅷ Ⅸ
Ⅶ
Ⅹ
Ⅺ
Ⅻ
二、脑神经
脑神经的分类
感觉性:Ⅰ、Ⅱ、Ⅷ 运动性:Ⅲ、Ⅳ、Ⅵ、Ⅺ、Ⅻ 混合性:Ⅴ、Ⅶ、Ⅸ、Ⅹ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滤过膜 (1)滤过膜的通透性 (2)滤过膜的滤过面积 2.有效滤过压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2)血浆胶体渗透压 (3)肾小球囊内压
一、肾小球滤过作用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功能
一、肾小球滤过作用
(一)滤过膜通透性 (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三)肾小球滤过率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一、肾小球滤过作用
(一)滤过膜通透性 (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三)肾小球滤过率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一、肾小球滤过作用
(三)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 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正常 成人约125ml/min。 每昼夜生成原尿总量约180L。 每日排出的终尿量只有1.5 L。
一、肾小球滤过作用
(一)滤过膜通透性 (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三)肾小球滤过率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肾小体扫描电镜图 (G 血管球 )
肾小囊的形成
足细胞
细胞体
初级突起
次级突起
肾 单 位(nephron)
血管球 肾小体 肾小囊
形成 滤过屏障
肾单位
肾小管
近端小管 细段 远端小管
曲 部 直 部
直 部 曲 部
远曲小管 近曲小管 远端小管直部 近端小管直部
细段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微绒毛
远曲小管上皮细胞
第2节 肾
一、肾的位置和形态 二、肾的被膜 三、肾的剖面结构 四、肾的微细结构 五、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第2节 肾
一、肾的位置和形态 二、肾的被膜 三、肾的剖面结构 四、肾的微细结构 五、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一、肾的位置和形态
右肾上腺 右肾 下腔静脉
左肾上腺 左肾 肾静脉 输尿管 主动脉
膀胱
一、肾的位置和形态
远曲小管 基膜
近端小管直部上皮细胞
远端小管直部上皮细胞
集合管
细段 细段上皮细胞
集合管上皮细胞
四、肾的微细结构
(一)肾单位
(二)集合管 (三)球旁复合体
(二)集合管
集合管
乳头管
四、肾的微细结构
(一)肾单位
(二)集合管 (三)球旁复合体
(三)球旁复合体
致密斑 远曲小管 球旁细胞 出球微动脉 入球微动脉
(一)滤过膜通透性 (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三)肾小球滤过率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入球微动脉 出球微动脉 -(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血浆蛋白
毛细血管血压 有效滤过压
囊内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入球端有效滤过压=45-(20+10)=15mmHg 入球微动脉 出球微动脉 中段有效滤过压=45-(25+10)=10mmHg 出球端有效滤过压=45-(35+10)=0mmHg
水、盐类和少量尿素等。
第1节 概述
三、肾的功能
肾以泌尿的形式排泄终产物,但其功能不仅在 于排泄物质,更重要的是维持内环境稳态。 调节水、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产生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
第7章 泌尿系统
第 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第 5节 第 6节
概述 肾 尿的生成过程 泌尿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作用 排尿管道 尿液
10 11 12 12 10
11
左肾 肾区
第2节 肾
一、肾的位置和形态 二、肾的被膜 三、肾的剖面结构 四、肾的微细结构 五、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主动脉
二、肾的被膜
胰
肝 十二指肠 纤维囊
脂肪囊 肾筋膜
第2节 肾
一、肾的位置和形态 二、肾的被膜 三、肾的剖面结构 四、肾的微细结构 五、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入球端血浆 胶体渗透压 (20mmHg) 毛细血管血压 (45mmHg) 此处有效滤过压 (10mmHg) 囊内压 (10mmHg) 出球端血浆 胶体渗透压 (35mmHg) 此处血浆 胶体渗透压 (25mmHg)
一、肾小球滤过作用
(一)滤过膜通透性 (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三)肾小球滤过率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第 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第 5节 第 6节
概述 肾 尿的生成过程 泌尿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作用 排尿管道 尿液
第3节 尿的生成过程
血液
肾小球 滤过
原尿
重吸收
分泌
终尿
血流方向
第3节 尿的生成过程
一、肾小球滤过作用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功能
第3节 尿的生成过程
肾小囊壁层 肾小囊腔 交感神经
血管球
第2节 肾
一、肾的位置和形态 二、肾的被膜 三、肾的剖面结构 四、肾的微细结构 五、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五、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五、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血管球(第1次形成毛细血管)
远曲小管
入球微动脉
近曲小管
球后毛细血管 (第2次形成毛细血管) 集合管
髓袢
第7章 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
(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
河套学院医学系
王 强
第7章 泌尿系统
第7章 泌尿系统
第 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第 5节 第 6节
概述 肾 尿的生成过程 泌尿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作用 排尿管道 尿液
第7章 泌尿系统
第 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第 5节 第 6节
概述 肾 尿的生成过程 泌尿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作用 排尿管道 尿液
第1节 概述
一、泌尿系统组成
第1节 概述
第1节 概述
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概观
男性盆腔正中矢状面
第1节 概述
二、排泄的概念和途径
排泄途径 肾 肺 消化器官 皮肤 排泄物 水、尿素、尿酸、肌酐、盐类、药物、 毒物等 CO2、水、挥发性药物等 唾液腺排出少量铅和汞等,消化道排出 胆色素、无机盐等
三、肾的剖面结构
肾皮质 肾小盏 肾静脉
肾锥体
肾乳头 肾柱
肾动脉 肾大盏
肾盂 肾小盏
纤维囊
输尿管
第2节 肾
一、肾的位置和形态 二、肾的被膜 三、肾的剖面结构 四、肾的微细结构 五、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四、肾的微细结构
(一)肾单位
(二)集合管 (三)球旁复合体
四、肾的微细结构
(一)肾单位
(二)集合管 (三)球旁复合体
皮质 髓质
肾单位
肾脏的结构和 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 单 位(nephron)
血管球 肾小体 肾小囊
形成 滤过屏障
肾单位
肾小管
近端小管 细段 远端小管
曲 部 直 部
直 部 曲 部
肾 单 位(nephron)
血管球 肾小体 肾小囊
形成 滤过屏障
肾单位
肾小管
近端小管 细段 远端小管
曲 部
一、肾小球滤过作用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功能
一、肾小球滤过作用
(一)滤过膜通透性 (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三)肾小球滤过率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一、肾小球滤过作用
(一)滤过膜通透性 (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三)肾小球滤过率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一、肾小球滤过作用
(三)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 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正常 成人约125ml/min。 每昼夜生成原尿总量约180L。 每日排出的终尿量只有1.5 L。
一、肾小球滤过作用
(一)滤过膜通透性 (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三)肾小球滤过率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肾小体扫描电镜图 (G 血管球 )
肾小囊的形成
足细胞
细胞体
初级突起
次级突起
肾 单 位(nephron)
血管球 肾小体 肾小囊
形成 滤过屏障
肾单位
肾小管
近端小管 细段 远端小管
曲 部 直 部
直 部 曲 部
远曲小管 近曲小管 远端小管直部 近端小管直部
细段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微绒毛
远曲小管上皮细胞
第2节 肾
一、肾的位置和形态 二、肾的被膜 三、肾的剖面结构 四、肾的微细结构 五、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第2节 肾
一、肾的位置和形态 二、肾的被膜 三、肾的剖面结构 四、肾的微细结构 五、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一、肾的位置和形态
右肾上腺 右肾 下腔静脉
左肾上腺 左肾 肾静脉 输尿管 主动脉
膀胱
一、肾的位置和形态
远曲小管 基膜
近端小管直部上皮细胞
远端小管直部上皮细胞
集合管
细段 细段上皮细胞
集合管上皮细胞
四、肾的微细结构
(一)肾单位
(二)集合管 (三)球旁复合体
(二)集合管
集合管
乳头管
四、肾的微细结构
(一)肾单位
(二)集合管 (三)球旁复合体
(三)球旁复合体
致密斑 远曲小管 球旁细胞 出球微动脉 入球微动脉
(一)滤过膜通透性 (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三)肾小球滤过率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入球微动脉 出球微动脉 -(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血浆蛋白
毛细血管血压 有效滤过压
囊内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入球端有效滤过压=45-(20+10)=15mmHg 入球微动脉 出球微动脉 中段有效滤过压=45-(25+10)=10mmHg 出球端有效滤过压=45-(35+10)=0mmHg
水、盐类和少量尿素等。
第1节 概述
三、肾的功能
肾以泌尿的形式排泄终产物,但其功能不仅在 于排泄物质,更重要的是维持内环境稳态。 调节水、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产生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
第7章 泌尿系统
第 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第 5节 第 6节
概述 肾 尿的生成过程 泌尿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作用 排尿管道 尿液
10 11 12 12 10
11
左肾 肾区
第2节 肾
一、肾的位置和形态 二、肾的被膜 三、肾的剖面结构 四、肾的微细结构 五、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主动脉
二、肾的被膜
胰
肝 十二指肠 纤维囊
脂肪囊 肾筋膜
第2节 肾
一、肾的位置和形态 二、肾的被膜 三、肾的剖面结构 四、肾的微细结构 五、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入球端血浆 胶体渗透压 (20mmHg) 毛细血管血压 (45mmHg) 此处有效滤过压 (10mmHg) 囊内压 (10mmHg) 出球端血浆 胶体渗透压 (35mmHg) 此处血浆 胶体渗透压 (25mmHg)
一、肾小球滤过作用
(一)滤过膜通透性 (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三)肾小球滤过率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第 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第 5节 第 6节
概述 肾 尿的生成过程 泌尿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作用 排尿管道 尿液
第3节 尿的生成过程
血液
肾小球 滤过
原尿
重吸收
分泌
终尿
血流方向
第3节 尿的生成过程
一、肾小球滤过作用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功能
第3节 尿的生成过程
肾小囊壁层 肾小囊腔 交感神经
血管球
第2节 肾
一、肾的位置和形态 二、肾的被膜 三、肾的剖面结构 四、肾的微细结构 五、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五、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五、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血管球(第1次形成毛细血管)
远曲小管
入球微动脉
近曲小管
球后毛细血管 (第2次形成毛细血管) 集合管
髓袢
第7章 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
(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
河套学院医学系
王 强
第7章 泌尿系统
第7章 泌尿系统
第 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第 5节 第 6节
概述 肾 尿的生成过程 泌尿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作用 排尿管道 尿液
第7章 泌尿系统
第 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第 5节 第 6节
概述 肾 尿的生成过程 泌尿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作用 排尿管道 尿液
第1节 概述
一、泌尿系统组成
第1节 概述
第1节 概述
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概观
男性盆腔正中矢状面
第1节 概述
二、排泄的概念和途径
排泄途径 肾 肺 消化器官 皮肤 排泄物 水、尿素、尿酸、肌酐、盐类、药物、 毒物等 CO2、水、挥发性药物等 唾液腺排出少量铅和汞等,消化道排出 胆色素、无机盐等
三、肾的剖面结构
肾皮质 肾小盏 肾静脉
肾锥体
肾乳头 肾柱
肾动脉 肾大盏
肾盂 肾小盏
纤维囊
输尿管
第2节 肾
一、肾的位置和形态 二、肾的被膜 三、肾的剖面结构 四、肾的微细结构 五、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四、肾的微细结构
(一)肾单位
(二)集合管 (三)球旁复合体
四、肾的微细结构
(一)肾单位
(二)集合管 (三)球旁复合体
皮质 髓质
肾单位
肾脏的结构和 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 单 位(nephron)
血管球 肾小体 肾小囊
形成 滤过屏障
肾单位
肾小管
近端小管 细段 远端小管
曲 部 直 部
直 部 曲 部
肾 单 位(nephron)
血管球 肾小体 肾小囊
形成 滤过屏障
肾单位
肾小管
近端小管 细段 远端小管
曲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