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泌尿系统

合集下载

泌尿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泌尿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每天生成的原尿量:180L/d
4.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滤过膜通透性和滤过面积 有效滤过压 肾血浆流量
(1)滤过膜通透性和滤过面积:滤过的结构基础
• 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 出现蛋白尿或血尿。
如:肾病综合征
滤过膜面积减少 •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如:肾小球肾炎
肾性水肿
(肾2小)球有毛细效血滤管血过压压: :
2.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 过压是 滤过的 动力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计算: (单位mmHg)
入球端
肾小球毛细 血管血压
45
血浆 胶压
25
肾小囊 内压
10
有效 滤过压
10
出球端
45
35 10
0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3.肾小球滤过率: *单位时间(每分钟)由两肾
生成的原尿量。125ml/min
血 管 球
血管极
出球 微A
肾小囊 壁层
近曲小管
尿极
肾小体扫描电镜图 (G 血管球 ↑尿极)
(2)肾小囊
壁层—单层扁平细胞 脏层—足细胞
脏层 壁层
肾小囊腔
(3) 滤过膜
有孔内皮 基膜 足细胞裂孔膜
选择性过滤→原尿
血液 滤过膜
原尿
2.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生理学---泌尿系统

生理学---泌尿系统
应急情况下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1)有效滤过压
2. 囊内压
正常情况下,肾小囊内压较稳定 病理情况下,GFR下降
• 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肿瘤 • 压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输尿管阻塞
(1)有效滤过压
3. 血浆胶体渗透压
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大幅度波动,以下情况引 起GFR升高
• 静脉快速注入生理盐水时 • 肝功能严重受损 •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2)肾血浆流量:主要影响滤过平衡的位置
肾血浆流量加大: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减慢,滤过 平衡点靠近出球小动脉端。
肾血浆流量减少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加快,滤 过平衡点靠近入球小动脉端。
病理:严重缺氧、中毒性休克
• 交感神经兴奋,肾血流量和肾血浆流量将显著减少,肾小球滤 过率显著减少。
胞相接触,可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量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 至颗粒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 球外系膜细胞 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之间的一群细胞,具有吞噬和收缩 功能。
(三)肾的神经支配 --- 交感神经
肾交感N主要从胸12至腰2脊髓节段发出,其N纤 维经腹腔神经丛支配肾A(尤其是入、出球)、肾 小管、球旁C。交感N末梢释放NE,调节肾血流量、 GFR、肾小管重吸收和肾素释放。
ml/min
肾血流量
肾小球滤过率
0
100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泌尿系统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研究将更加深入地揭示泌尿系统的生理机制, 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精准医疗的应用
基于个体差异的精准医疗将成为未来泌尿系统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向, 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再生医学与泌尿系统修复
再生医学的发展为泌尿系统损伤修复提供了新的可能,未来可能通过 细胞治疗、组织工程等手段实现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泌尿系统疾病的预防
随着健康观念的普及,泌尿系统疾病的预防将受到更多关注,通过改 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等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肾功能不全原因、分类和治疗方法
01 02 03
原因
肾功能不全的原因可能包括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 血压肾病等原发性肾脏疾病,以及尿路梗阻、肾血管疾病 等继发性因素。此外,药物使用不当、毒物暴露等也可能 导致肾功能不全。
分类
肾功能不全可分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急 性肾功能不全通常起病急骤,病程较短;而慢性肾功能不 全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可能导致终末期肾病(尿毒症) 。
膀胱
储存尿液,通过逼尿肌的收缩 排出尿液。
尿道
将膀胱内的尿液排出体外。
生理意义及重要性
排泄功能
泌尿系统通过生成和排出尿液, 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毒物排 出体外,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调节功能

生理学泌尿系统

生理学泌尿系统
的重吸收,减少尿量。
利尿激素
由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通过血 液运输至肾脏,促进肾小管和集
合管对水的排放,增加尿量。
尿液的稀释与浓缩
通过体液调节机制,控制尿液中 水和电解质的排泄,以维持水、 电解质平衡和血浆渗透压的稳定

自身调节
肾单位的调节
肾单位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对尿液的成分进行过滤、重吸收和 分泌,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治疗
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治疗,同时注意保持尿路通畅和 预防复发。
肾结石
病因
肾结石主要由钙盐沉积引起,与饮食、代谢等多种因素有关。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腰部或上腹部疼痛、血尿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尿路梗 阻和肾功能不全。
治疗
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取石等,同时注意 预防结石复发。
肾功能衰竭
04
CATALOGUE
泌尿系统的调节
神经调节
交感神经
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抑制排 尿,增加膀胱的储尿量。
副交感神经
通过释放乙酰胆碱,促进排尿,减 少膀胱的储尿量。
排尿反射
当膀胱内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刺激 膀胱壁的感受器,引发排尿反射, 通过神经调节促使尿液排出。
体液调节
抗利尿激素
由下丘脑分泌,通过血液运输至 肾脏,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
基因治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干预,如针对肾癌、膀胱癌 等疾病,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纠正病变基因,达到治疗目的。

生理学课件PPT泌尿系统(ppt)

生理学课件PPT泌尿系统(ppt)

当动脉压↑→动脉管壁平滑肌紧张性↑而收缩→ 血流阻力↑→肾血流量保持稳定;
当动脉压↑↑或↓↓→平滑肌舒缩
(﹥180mmHg)
能力达极限→
(﹤80mmHg)
自身调节能力丧失
管-球反馈 tubulogomerular feedback 小管液流量变化影响肾血流量和GFR的现象
动脉压↑→致密斑小管液流量↑→离子转运速率↑→ 致密斑反馈信息到肾小球↑→血管收缩→血流量↓
迷走神经纤维对尿生成的影响尚未肯定。 体位性肾血液量改变,可能是反射性交感神经 兴奋所致。 体液因素:肾上腺素(adnephrin)与去甲肾上 腺素(norepinephrine)、升压素、血管紧张素 (angiotensin)——肾血管收缩(静滴Adr.10 微克/分,肾血流量减少30%)。 PGI2、PGE2、NO和缓激肽——肾血管舒张。
物质 水 钠 尿素 葡萄糖 蔗糖 菊粉 肌球蛋白 卵白蛋白 血红蛋白 血浆白蛋白
分子量 18 23 60 180 342
5500 17000 43000 68000 69000
有效半径(nm) 0.10 0.14 0.16 0.36 0.44 1.48 1.95 2.85 3.25 3.55
滤过能力 1.0 1.0 1.0 1.0 1.0 0.98 0.75 0.22 0.03
其纤维经腹腔神经丛支配肾动脉、肾小管和释放 肾素的球旁细胞。

人体解刨生理学泌尿系统

人体解刨生理学泌尿系统

层。
黏膜层具有皱襞,可扩展膀胱容量。
03
膀胱结构特点与功能
• 肌层主要由平滑肌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膀胱结构特点与功能
储存尿液
在排尿间隔期,膀胱壁舒张,容 纳从输尿管流入的尿液。
排尿
当膀胱内尿液达到一定量时,膀 胱壁收缩,将尿液排出体外。
尿道结构特点与功能
结构特点
1
2
女性尿道较短而直,男性尿道较长且有弯曲。
人体解刨生理学泌尿系统
contents
目录
• 泌尿系统概述 • 肾脏结构与功能 • 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构与功能 • 尿液生成与排泄过程 • 常见泌尿系统疾病及临床表现 • 实验方法与技术应用
01 泌尿系统概述
泌尿系统组成与功能
组成
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功能
排泄代谢产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位于盆腔内,为贮存尿液的器 官,呈三棱锥体形
尿道
男性尿道细长,起于膀胱颈部,止 于尿道外口;女性尿道短而直,起
于膀胱颈部,开口于阴道前庭
02 肾脏结构与功能
肾脏位置、形态及大小
位置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居腹膜后方。左肾上端平 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2腰椎下缘。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
细胞来源与培养
从泌尿系统组织中分离细 胞,进行原代培养或建立 细胞系,以模拟体内环境。

生理学-泌尿系统

生理学-泌尿系统

肾小球滤过膜
入球小动脉管径>出球小动脉管径
肾小球
(毛细血管球)
肾 小 体
肾小球压高 形成原尿
脏层
肾小囊
壁层
包绕肾小球 与近曲小管相连
(2)肾小管
近曲小管 近端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髓袢升支粗段 远端小管
远曲小管
2. 集合管
肾小管重吸收,排泄和分泌
2、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第十章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组成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学习要求
1、了解肾脏的结构,特征 2、了解排泄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意义 3、掌握尿生成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4、熟悉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基本原理 5、掌握泌尿功能的调节 6、熟悉血浆清除率的概念 7、掌握排尿反射
人体的排泄途径
1、CO2,水分——呼吸系统 2、胆色素,无机盐类——粪便 3、水,NaCl ——皮肤 4、种类多、量大 ——肾脏
• 升支粗段 继发性主动转运: Na+-2Cl--K+同向转运体 被动重吸收:细胞旁通路
Na+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12% NaCl)
远曲小管起始段:主动重吸收 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主动重吸收 → 受醛固酮的调节
• 远曲小管起段
主动重吸收NaCl ,对H2O没有通透性 Na+ - Cl-同向转运体

生理学泌尿系统

生理学泌尿系统

二、尿的生成过程
尿的生成分三个 连续环节:
1.肾小球的滤 过作用
2.肾小管和集 合管的重吸收作 用
3.肾小管和集 合管的分泌与排 泄作用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滤过三要素: 屏障 动力 阻力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是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 血液中的水分和小分子溶质透过肾小球滤 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内,形成肾小球滤液的 过程。
内含分泌颗粒,可分泌肾 素,与调节血压有关。
肾素分泌:受交感神 经纤维支配,当交感神经 兴奋时,可刺激肾素分泌。
2、致密斑(化学感受器)
致密斑是远曲小管起始 部,贴近入球小动脉球 旁细胞处的上皮细胞。
生理功能:调节肾素的释
放。
致密斑可感受远曲小管液中 NaCl含量和小管液流量的变 化,并将信息传递至邻近的 球旁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
(2)肾小管
位于肾小体 和集 合小管 之间。 肾小管平均长约 30~50mm,均由 单层上皮构成
肾小管
肾小管长而弯曲,分为三段:
①近端小管,包括近曲 小管和髓袢降支粗段, 前者与肾小囊相连。 ②髓袢细段,分降支和 升支两部分。 ③远端小管,包括髓袢 升支粗段和远曲小管, 其远端与集合管相连。
①近曲小管
(2)有效滤过压的变动
有效滤过压决定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三者之中有一 个因素改变都会引起滤过压的变动。不过, 最经常变动的因素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的 血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压 ,滤过量增加。 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压 ,滤过量减少。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第九章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第九章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肾脏排泄的废物包括尿素、肌酐、尿酸等含氮代谢产物以及 多余的电解质和水分。这些废物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对于维 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04
泌尿系统的疾病与健康维 护
泌尿系统疾病的分类
感染性疾病
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由细菌、病毒等微生
物感染引起。
Biblioteka Baidu
结石疾病
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等,由于尿液中的盐类
肾小囊
肾小管
收集肾小球产生的原尿,并将其输送至肾 小管。
是重吸收和分泌的重要结构,能够重新吸 收大部分水分和营养物质,分泌一些调节 物质,并对尿液进行浓缩和稀释。
02
肾脏的结构
肾脏的形态与位置
肾脏的形态
肾脏呈蚕豆形,分为内、外两侧缘,前、后两面和上、下两 端。
肾脏的位置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右肾略低于左肾。
人体解剖生理学 课件-第九章泌尿 系统的结构与功 能
目录
• 泌尿系统的概述 • 肾脏的结构 • 肾脏的功能 • 泌尿系统的疾病与健康维护
01
泌尿系统的概述
泌尿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泌尿系统是人体内负责产生尿液 并排出体外的系统,由肾、输尿 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组成。
功能
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 、无机盐、代谢废物和毒素等, 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和正常的生 理功能。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生理学之泌尿系统知识点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生理学之泌尿系统知识点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生理学之泌尿系统知识点

中公教育医疗卫生考试研究院辅导专家根据各省份考试真题,总结出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生理学之泌尿系统知识点,以便帮助大家梳理考试相关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一、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二、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动脉血压变动于80mmHg~180mmHg 时,肾脏的自身调节,肾血流量保持不变,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也维持恒定,所以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不变。但当动脉血压低于80mmHg时,随着血压的降低,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也相应逐渐撼少,使有效峰过压降低.率过率下降,这将引起少尿。当血压低于40mmHg时,滤过压降低至零,肾小球无滤过作用,发生无尿。休克时患者出现少尿和无尿主要就是源于

这个因素。

(2)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取决于血浆蛋白浓度,血浆蛋白减少其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滤过压增加,滤过率升高。生理实验中给动物快速大量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引起的尿量增多,原因之就是因血浆稀释胶体渗透压降低所致。

(3)肾小囊内压。它的升高会引起有效滤过压降低。但在生理状态下,原尿不断生成。可以及时经肾小管流走,囊内压保持恒定。如果尿路发生阻塞(可见于结石或肿瘤),肾小囊内液体流出不畅,导致囊内压升高,有效墟过压下降,滤过率将减少。

2、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生理情况下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都是不变的,但在病理状态时二者的变化会引起尿液性质和尿量的异常。

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学

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学
尿液稀释
当机体水分过多时,ADH分泌减少,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液被稀释,尿量增加 。
排尿反射弧及神经调节
排尿反射弧
包括膀胱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膀胱逼尿肌和尿 道括约肌)。当膀胱内尿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受到牵张刺激,引起排 尿反射。
神经调节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促进排尿;交感神经 兴奋时,膀胱逼尿肌舒张,尿道括约肌收缩,抑制排尿。此外,高级中枢如大 脑皮层等也可通过意识控制排尿反射。
06
实验方法与技术应用
动物实验方法介绍
动物模型选择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如小鼠、大鼠、兔等。
动物饲养与实验操作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进行实验操作前对动物进行适应性饲养。
动物实验伦理
遵守动物实验伦理规范,确保实验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细胞培养技术在泌尿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细胞来源与培养条件
选择适当的细胞系或原代细胞,提供适宜的 培养基和条件。
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学
汇报人:XX 2024-01-22
目录
• 泌尿系统概述 • 肾脏结构与功能 • 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构与功能 • 尿液生成与排泄过程 • 泌尿系统相关疾病及临床表现 • 实验方法与技术应用
01
泌尿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1. 细胞生理学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担负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细胞的生理活动涉及到许多基

本的生物化学过程,如新陈代谢、细胞分化、细胞信号传导等。在细胞生理学研究中,我

们可以了解到细胞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机制和调节,从而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神经生理学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神经生理学研究了神

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导和调节机制。神经生理学还涉及到许多重

要生理功能,如感觉传导、运动控制、自主神经调节等。

3. 呼吸生理学

呼吸是生物体的重要生理功能,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从而维持细

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呼吸生理学研究了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肺通气和气体输送等生理机制。

4. 消化生理学

消化是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身体需要的物质的过程,它涉及到口腔、食道、胃、肠

等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消化生理学研究了消化器官的生理过程和调节机制,以及消化

吸收过程中的营养物质转化和代谢过程。

5. 泌尿生理学

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排泄系统,它包括肾脏、尿道、膀胱等器官。泌尿生理学研究了泌

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尿液的形成、排泄和调节机制。

6. 内分泌生理学

内分泌系统是生物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包括多个内分泌腺和内分泌激素。内分泌生理学

研究了内分泌腺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内分泌激素在生理调节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7. 循环生理学

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输送系统,它通过心脏、血管和血液完成了氧气、营养物质和代

生理学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二)

生理学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二)

生理学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二)引言概述:

本文将继续探讨生理学泌尿系统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泌尿系统的功能、尿液的产生与排泄、肾脏的结构与功能、肾小球滤过与重吸收、酸碱平衡调节以及尿液浓缩与稀释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内容:

一、泌尿系统的功能

1.排除代谢废物:泌尿系统通过产生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物、尿酸、尿素等废物从体内排出。

2.维持体液平衡:泌尿系统通过调节尿液的产生和排出,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及浓度稳定。

3.调节血压:泌尿系统通过调节肾脏的血流量和水钠的排泄,影响全身血压的调节。

4.调节酸碱平衡:泌尿系统通过调节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排泄,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5.参与红细胞生成:泌尿系统通过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参与红细胞的生成和调节。

二、尿液的产生与排泄

1.尿液的产生:尿液的产生主要经历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三个步骤。

2.尿液的排泄:尿液从肾脏排出的过程主要依靠输尿管的蠕动和膀胱的排尿反射来完成。

三、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1.肾脏结构:肾脏由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

2.肾脏功能: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尿液的产生、排泄和调节体液平衡等功能。

四、肾小球滤过与重吸收

1.肾小球滤过:肾小球滤过是指血液中的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被滤出,并形成初尿。

2.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负责重吸收初尿中的有用物质,将其重新吸收到血液中,同时排除体内的废物和过剩物质。

五、酸碱平衡调节与尿液浓缩与稀释

1.酸碱平衡调节:泌尿系统通过调节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排泄,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2.尿液浓缩与稀释:泌尿系统通过调节肾小管对水和溶质的重吸收和排泄,实现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生理学课件 泌尿系统

生理学课件 泌尿系统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一、肾的功能解剖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单位:是肾的基本功能单位,它与 肾单位:是肾的基本功能单位, 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功能。 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功能。人的两侧肾 约有200万个肾单位 万个肾单位。 约有200万个肾单位。
集合管: 尿液浓缩过程中起着重要 集合管: 在尿液浓缩过程中起着重要 作用。 作用。一条集合管接受多条远曲小管 运来的液体。 运来的液体。多条集合管又汇入乳头 最后形成的尿液经肾盏、肾盂、 管,最后形成的尿液经肾盏、肾盂、 输尿管而进入膀胱,由膀胱排出体外。 输尿管而进入膀胱,由膀胱排出体外。 不属于肾单位 (图)
正常时肾小球滤过面积=1.5m 正常时肾小球滤过面积=1.5m2 =1.5 ⑵滤过膜 面积
(急性肾炎→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滤过面积↓ 急性肾炎→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滤过面积 GFR↓→尿量 尿量↓ →GFR↓→尿量↓)
2.有效滤过压 2.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 Cap血压 Cap血压 血浆胶体 – – 囊内压 = 渗透压 有效 滤过压 → GFR → 尿量
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结构中的各种孔、 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结构中的各种孔、裂构成 静电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 静电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
一、滤过膜面积及其通透性
滤过膜面积=1.5㎡ 保持相对稳定。 1、滤过膜面积=1.5㎡,保持相对稳定。 2、滤过膜通透性取决于被滤过物质的分子大小和所带电荷

生理学泌尿系统完整版课件

生理学泌尿系统完整版课件

体液因素对尿液生成影响
血管升压素
血管升压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经下丘脑-垂体束运输至神经垂体储存。当机体血浆渗透压升高或循 环血量减少时,可刺激血管升压素的释放。血管升压素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增加水的重吸收, 从而减少尿量。
醛固酮
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醛固酮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 胞,增加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同时促进钾离子和氢离子的排泄,从而增加尿量。
缓冲系统的调节 血液和组织液中的缓冲系统(如碳酸氢盐缓冲系 统、磷酸盐缓冲系统等)能够中和体内产生的酸 和碱,维持酸碱平衡。
06
常见疾病及其临床表现
肾小球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01
起病急,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
慢性肾小球肾炎
02
病程长,症状包括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
减退。
激素的调节
抗利尿激素(ADH)和醛固酮等激 素参与水平衡的调节,通过影响肾 脏对水的重吸收作用,调节体液量。
电解质平衡调节机制
肾脏的调节
肾脏通过改变肾小球滤过率和肾 小管重吸收作用,调节电解质的 排出量,以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
衡。
激素的调节
醛固酮等激素参与电解质平衡的 调节,通过影响肾脏对钠、钾等 离子的重吸收作用,调节体液中

泌尿系统的解剖学与生理学

泌尿系统的解剖学与生理学

排尿作用
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膀胱和 尿道协同工作,将尿液排出体 外。
02
肾脏结构与功能
肾脏位置与形态
01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的肾窝 内,左肾略高于右肾。
02
肾脏形态呈蚕豆状,表面光滑, 分为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和 内、外两缘。
肾单位组成及作用
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 小球和肾小管组成。
男性尿道长而弯曲,有三个狭 窄、三个扩大和两个弯曲
功能
男性尿道还兼有排精功能
04
尿液生成与排泄过程
尿液生成机制
肾小球滤过
血液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时,在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 血浆中的水分和部分溶质滤过进入肾小囊,形成超滤液。
肾小管重吸收
超滤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大部分物质被重 吸收回血液,重吸收的方式包括主动转运、被动转运等。
尿道
连接膀胱和外界的管道 ,负责将膀胱内的尿液
排出体外。
生理作用
重吸收作用
肾小管对原尿中的有用物质进 行重吸收,如葡萄糖、氨基酸 等。
浓缩与稀释作用
肾脏可根据体内水、电解质平 衡的需要,对尿液进行浓缩或 稀释。
滤过作用
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血液,将 水分、电解质、小分子物质等 滤出形成原尿。
分泌作用
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分泌一些物 质进入尿液,如氢离子、铵离 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第十三章 排泄
第十三章 排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肾的结构
第三节 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第四节 尿的生成过程 第五节 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第六节 尿的浓缩和稀释 第七节 排尿
第一节 概 述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碳、 尿酸、尿素、水和无机盐等代谢终产物。人体内代 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4、原尿是超滤液
肾小体功能:形成滤液(原尿)
有孔内皮
滤过膜(滤过屏障) 基膜
足Leabharlann Baidu胞裂孔膜
滤过膜结构因素影响
分子量(小于69000)
电荷(正电荷)
(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
重吸收: 指小管上皮细胞将原尿中某些成分
重新摄回血液的过程。主要在近曲小管。
●重吸收的证据:
①比较下表原尿与终尿中成分的质和量可见: 蛋白质、葡萄糖原尿中有→终尿中无(=重吸收);
(2)有效滤过压的变动
有效滤过压决定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三者之中有一 个因素改变都会引起滤过压的变动。不过, 最经常变动的因素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的 血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压 ,滤过量增加。 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压 ,滤过量减少。
(3)肾血流量的变动
肾血流量受自身调节与神经体液调节机 制的双重作用。在不同生理情况下(如 静息、体位变化、肌肉运动和情绪激动 等),可使肾血流量在不同水平上保持 相对恒定,但肾血流量的变化也能使肾 小球滤过率发生明显改变。
集合 小管
细段
毛细 血管
肾髓质
(三)肾小球旁器
由球旁细胞、致密斑 和球外系膜细胞(间 质细胞)组成。 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 位,位于肾小体三角 区。
致密斑
球旁细胞
球外系 膜细胞
球旁复合体模式图
1、球旁细胞:
球旁细胞是入球小动脉壁 中膜平滑肌分化成的肌上 皮细胞。 生理功能: 分泌肾素:体积甚大, 内含分泌颗粒,可分泌肾 素,与调节血压有关。 肾素分泌:受交感神 经纤维支配,当交感神经 兴奋时,可刺激肾素分泌。
②肾小囊:
◆是近球小管的盲端膨大凹陷
壁层
形成。分内外两层 ,内层紧 贴毛细血管壁,外层与肾小管 壁相连,两层之间的腔隙称囊 腔,与肾小管管腔相通。
◆电镜下的结构 壁层:单层扁平上皮 脏层:包在血管球外面,又称足细胞
脏层
初级突起 足 次级突起 细 裂孔 20—40nm 胞 裂孔膜(裂孔上的一层薄膜) 毛细血管内皮有孔,孔径50— 100nm
(3)滤过面积(
1.5m2 )
人体两侧肾脏的肾单位总数达200万个,总 滤过面积约1.5m2,十分有利于滤过。
滤过膜——滤过屏障
滤液组成
水分子 阳离子 葡萄糖 小分子 阴离子 白蛋白 蛋白质
外层 中层
内层
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 静电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
2、有效滤过压——滤过的动力基础
(一)肾单位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每个肾脏约有80-120万个肾单位,每个肾 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集合管不包括在肾单位内,但由于其在尿 液浓缩与稀释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故 可把集合管视为肾小管的终末部分。
1、肾单位结构
肾 肾小球 小 体 肾小囊
近端小管
近曲小管 袢降粗段
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滤过 的动力,取决于滤过力量 与抗滤过力量的差值。
有效滤过压由三种力组成,根 据三种力作用方向的不同,可 列出下式: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 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 内压)
2、有效滤过压——滤过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入球端
有效滤过压
③远曲小管
较短。 迂曲盘绕在所属肾小体附近,与近曲小管 相邻。 管壁由立方形上皮细胞组成,管腔大而规 则。其末端与集合管相连。 是离子交换的重要部位。
肾皮质
(高倍)
刷毛缘
近曲小管有刷毛缘(是由微绒毛(电镜可见)组成)
近曲小管超微结构模式图
2、肾单位的种类
● 皮质肾单位 占90% (髓袢较短) ● 髓质肾单位 占10%
二、尿的生成过程
尿的生成分三个 连续环节: 1.肾小球的滤 过作用 2.肾小管和集 合管的重吸收作 用 3.肾小管和集 合管的分泌与排 泄作用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滤过三要素: 屏障 动力 阻力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是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 血液中的水分和小分子溶质透过肾小球滤 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内,形成肾小球滤液的 过程。
一、泌尿系统组成
泌尿系统组成 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是重要的排泄器官。
二、排泄的途径
人体的排泄器官及其排泄物
━━━━━━━━━━━━━━━━━━━━━━━ 排 泄 器 官 排 泄 物 ─────────────────────── 肾 脏 水、尿素、肌酐、盐类、 药物、毒物、色素等 肺 脏 co2、水、挥发性药物等 皮肤及汗腺 水、盐类、少量尿素等 消 化 道 钙、镁、铁、磷等无机盐, 胆色素,毒物等 唾 液 腺 重金属、狂犬病毒等 ━━━━━━━━━━━━━━━━━━━━━━━
②比较原尿与终 尿量: 原尿量 =125ml/min×60 ×24=180L/d 终尿量=1~2L/d (=重吸收)
血浆、原尿和终尿主要成分比较(g/L) 成 分 血浆 原尿 终尿 浓缩倍数 水 900 980 960 1.1 蛋白质 80 微量 0 葡萄糖 1 1 0 Na+ 3.3 3.3 3.5 1.1 Cl3.7 3.7 6.0 1.6 K+ 0.2 0.2 1.5 7.5 尿酸 0.02 0.02 0.5 25.0 尿素 0.3 0.3 20.0 67.0 肌酐 0.01 0.01 1.5 150.0 氨 0.001 0.001 0.4 400.0
滤过屏障(滤过膜)
位于血管球毛细血管腔 到肾小囊腔之间的结构。
组成(三层):
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基膜 足细胞裂孔膜
足细胞是肾小囊脏层
(2)肾小管
位于肾小体 和集 合小管 之间。 肾小管平均长约 30~50mm,均由 单层上皮构成
肾小管
肾小管长而弯曲,分为三段:
①近端小管,包括近曲 小管和髓袢降支粗段, 前者与肾小囊相连。 ②髓袢细段,分降支和 升支两部分。 ③远端小管,包括髓袢 升支粗段和远曲小管, 其远端与集合管相连。
三、肾脏功能
(一)泌尿: ①排泄; ②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二)内分泌: ①肾素; ②促红细胞生成素; ③前列腺素等。
第二节
肾的结构
一、肾的形态、位置和结构 二、肾的组织结构 三、肾的血循环及特点
一、肾的形态、位置和结构
1.肾的位置
肾位于腹后壁、 脊柱两侧,长轴向外 下倾斜,呈“八”字 型布置。左右肾高度 不同,其上、下端和 后方与椎骨、肋骨关 系重要,前方与部分 腹腔器官相毗邻。
◆在生理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的面积与通透 性都是比较稳定。 ◆当肾疾病引起滤过膜面积和通透性发生改变 时,肾小球滤过率也将发生显著变化。例如:
①肾小球炎症,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肾小 球滤过率增加,可出现蛋白尿,甚至血尿。
②急性肾小球肾炎,可使滤过膜面积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造成少尿甚至无尿及水肿。
肾 袢降细段 小 髓袢细端 袢升细段 管 袢升粗段
远端小管
远曲小管
肾小囊
肾单位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单位 肾 单 位 肾小管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分布在皮 质和髓质 肾小管 分布在 皮质
肾小球
(1)肾小体
球形,直径约150— 250微米,大小不等。 两个极,血管极和尿 极。 由中央部的肾小球和 包绕其外的肾小囊组 成。
内皮(有孔) 基膜(融合) 内皮细胞 裂孔膜(足细胞)
●血尿屏障
厚0.1 μm
分子量小于69000的 物质可以通过。
(2)滤过膜的通透性
①机械屏障:指由滤过膜三层结构上孔道所构 成的屏障。小分子的物质易通过(分子量小于
69000)。
②电荷屏障:滤过膜三层结构的表面都覆盖有 一层带负电荷的唾液蛋白,这就使带负电荷的 物质不易通过,而带正电荷的物质较易通过。
系膜细胞
三、肾的血液循环及特点
入球小动脉
1、肾的血液循环
肾动脉 叶间动脉 弓状动 脉 小叶间动脉 入球小动脉 弓状动脉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出球小动脉 球后毛细血管网 小叶间静脉 弓形静脉 叶间静脉 肾静脉 体循环
小叶间动脉
叶间动脉
肾动脉直接起自于腹主 动脉,所以血流量很大。
肾动脉
2、肾血液循环特点
(髓袢则较长)
两种肾单位比较
皮质肾单位 数 量 体 积 A口径 袢长度 A出后的 毛细血管 肾素含量 多(85-90%) 较小 A入∶ A出= 2∶1 短 分布于皮质部 的肾小管周围 多 近髓肾单位 少(10-15%) 较大 A入≤ A出 长 还形成U形 的直小血管 少
(二)集合管与乳头管
许多肾单位的远曲小管 在皮质内陆续汇集到集 合管。 集合管为一直管,从皮 质直行通过髓质。 管壁由立方或柱状上皮 构成。现认为集合管亦 有与远曲小管同样具有 重吸收和分泌的功能。 许多集合管汇入乳头管, 然后通到肾小盏。
滤过的实验证据:
肾小囊微穿刺 抽取液体分析发现 , 除蛋白质外,所含的 成分及其浓度与血浆 基本一致 , 而且渗透 压和pH值也与血浆近 似。
原尿 = 血浆的超 滤液。
1、滤过的结构基础——滤过膜
(1)滤过膜的结构组成 (2)滤过膜的通透性 (3)滤过面积
(1)滤过膜的 结构组成
足细胞
基膜
裂孔膜
肾小体的结构
入球小 动脉
出球小动脉
壁层
脏层
尿极
① 肾小球
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反复
分支形成的一团盘曲的毛细血 管网。 为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 间的毛细血管网,属于有孔毛 细血管。 由于入球动脉的压力较高, 血液中的水和小分子物质从毛 细血管壁滤出生成原尿,进入 肾小囊。 平均一昼夜可生成180升原尿。
2、致密斑(化学感受器)
致密斑是远曲小管起始 部,贴近入球小动脉球 旁细胞处的上皮细胞。 生理功能:调节肾素的释
放。 致密斑可感受远曲小管液中 NaCl含量和小管液流量的变 化,并将信息传递至邻近的 球旁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
3、球外系膜细胞
又称间质细胞、极 垫细胞、系膜细胞。 生理功能尚不完全 清楚。 球旁细胞 与吞噬和收缩功能 有关。
①肾动脉直接发自腹主动脉,入球小动脉比出球 小动脉粗 流量大, 流量≈心输出量1/4~1/5;(利于原 尿的形成) ②形成两次毛细血管网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血压高→利于滤过; 肾小管毛细血管网血压低→利于重吸收
③ 血流量相对稳定
第三节 尿液及其形成过程
一、尿液
正常尿液为淡黄色 比重在1.015 - 1.025之间 渗透压一般高于血浆 呈酸性,pH值在 5.0-7.0 之间 正常人的尿量 24小时, 为1000-2000ml,一 般为1500ml。 多尿:24小时 尿量超过 2500ml. 少尿:24小时 尿量在 100 - 500ml 之间。 无尿:24小时 尿量少于 100ml。
①近曲小管
此管上连肾小囊腔是肾小管中最粗的一段, 盘曲在所属肾小体周围。 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组成。 管腔小而不规则,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 重要部分。细胞的游离面有刷毛缘。 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刷毛缘是由微绒毛组成。 这些结构都扩大了细胞表面积,有利于重 吸收作用。
②髓袢降支和升支
髓袢为一U字形小管,由三段组成:第一段为降 支粗段;第二段为细段呈U形;第三段为升支粗 段。第一段及第二段的降支部分又统称为降支, 第二段的升支及第三段又统称为升支。 它们分别由扁平和立方上皮构成。不同部位的肾 单位髓袢的长度不同。 皮质肾单位的髓袢较短,薄壁段很短或缺少。近 髓肾单位的髓袢则较长,一直深入髓质可达锥体 乳头。 这类髓袢对尿的浓缩有特殊的功能。
肾脏的一般结构
肾实质分
皮质:皮质迷路:肾小体 髓放线:直的肾小管 肾柱:肾皮质伸入肾锥体之间
的部分 髓质:肾锥体(15~20个)
(2~3个)
髓放线
肾乳头 肾小盏(7~8个)
(2~3个)
肾大盏(2~3个)
(2~3个)
输尿管
肾盂
(1个)
肾小叶
皮质迷路 髓放线
皮质
髓质
二、肾的组织结构 包括: 肾单位 集合管 乳头管
肾的位置 与形态
2.肾的形态
◆ 肾是成对的实质性器 官,外形似蚕豆状,每侧肾 长约11.5cm,平均重量 120—150g。(左重于右, 男重于女)。 上、下两端; ◆ 肾 前、后两面; 内、外侧两缘。 ◆ 肾的外形上有肾门、 肾蒂和肾窦三个重要结构。
3.肾的构造
被膜(纤维膜) 肾实质
皮质:颜色较深 髓质:颜色较浅 肾盂:漏斗状 皮质
出球端 有效滤过压
=45–(25+10)
=10mmHg
=45–(35+10)
= 0mmHg ≤0无滤液生成
>0有滤液生成
3、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
主要有三方面: ◆滤过膜的通透性及滤过面积的改变; ◆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肾血浆流量的变化。
(1)滤过膜的变化
滤过系数的变化对肾小球滤过率具有重要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