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Chapter 5

合集下载

环境经济学05环境资源优化配置

环境经济学05环境资源优化配置
MRS(w,c)1=MRS(w,c)2
25
高效率的消费过程
因为商品替代率是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要在商品消费过程中实现竞争性均衡,每个消 费者必须在利用商品时,使各无差异曲线的斜 率都相等,并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因此, 可以得出推论,竞争性均衡处在消费契约曲线 上,并且竞争性均衡在消费上是有效率的。
沃斯矩形中,这个矩形的边长是由一定的资 源供给量L和M确定的
15
16
高效率的生产过程
显然,在矩形内有无数条代表W和C的等产量线。向右上角移动时,C 的产量增加而W的产量减少,向左下角移动时,W的产量增加而C的产 量减少。
矩形内任意一点P可表示为资源的一种配置状况和产出情况。但是P点 不一定就是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只有当P点恰好是W等产量线和C等产 量线的切点时,才能得到一定资源配置状态下最高的产出量,也就是 一定资源配置状态下效率最高的生产方式。由于矩形内有无数条W和C 的等产量线,这些等产量线总是两两相切,因而必然产生无数个切点, 连接位于矩形之内的所有切点,就可以得到一条从Ow至Oc的曲线, 此即生产契约曲线或称高效率生产线。
23
高效率的消费过程
矩形内任意一点N都可以唯一地确定一种商品 分配方式(W1n-C1n和W2n-C2n),随之也确 定了个人1和个人2的效用水平。但是N点不一 定就是高效率的商品分配。与生产契约曲线的 分析同理,也可以连接矩形内所有个人1和个 人2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确定从O至d的消费契 约曲线。
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表示:在生产要素的合 理投入区内,为实现同一产量,一种要素在生 产中可以替代另一种要素。
7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与等产量线相联系的一个概念是边 际技术替代率。由于长期中两种生 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则厂商要可以 通过两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来维 持一个既定的产量水平。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
位。环境经济的发展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 前提;同时没有一定数量,质量和结构的 人口存在,环境经济系统同样不能发展。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
2.环境要素 (1)物理系统 (2)生物系统 (3)社会经济系统 3.科技与信息要素
技术通过人化和物化的形式在环境系统 和经济系统的结合中对其中的物质、能量和 信息的交换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信息的充 分和流动,可以使得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之 间相互关联达到协同运动。
指所有权主体拥有的对物的受益权。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
二、资源产权的性质 (一)资源产权的价值性 (二)资源产权的可分割性 (三)资源产权的历史延续性 (四)资源产权的国际分配性 (五)资源产权的经济性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
第三节 资源产权基本模式
一、设置资源产权制度的原则 1、必须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 2、必须考虑到国家宏观方面的情况 3、私有产权与公有产权需要清晰界定 4、选择产权制度必须结合资源本身的特点 5、单纯的公、私有产权都应当避免 6、产权制度需要不断完善
• 长期以来,自然环境作为典型的公共品 可以无偿使用,在经济活动中没有考虑对地 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长期影响。然而地球资源 是有限的,环境使用的无偿性必导致资源数 量的下降,这将反过来制约人们的生产和生 活,产生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
第二节 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 一、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组成 • 1.人口要素 • 在环境经济系统中,人口要素居于主体地
力量 (2)经济、技术力量通过自然规律发挥作用 (3)经济技术投入参与了自然物质循环 2.工业物流向自然物流的回归 3.生产和生活消费物流向自然物流的回归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

资源环境经济学

资源环境经济学

资源环境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纲⼀、教学⽬标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法研究⾃然资源与环境资源配置问题的科学,属于西⽅经济学的分⽀学科,具有前沿性、综合性和应⽤性等特征。

通过《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教学与课堂讨论,使同学们了解到国内外的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形势,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发展动态,提⾼运⽤所学理论分析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能⼒,树⽴统筹⼈与⾃然协调发展的科学观念。

⼆、教学内容第⼀讲导论第⼀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诞⽣及成就贡献第三节资源与环境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第四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未来的发展⽅向第⼆讲可持续性问题第⼀节可持续性问题的由来第⼆节可持续性的概念第三讲资源配置理论第⼀节效率与最优化第⼆节在市场经济中实现有效配置第三节市场失灵、公共政策与环境第四讲⾃然资源管理第⼀节不可再⽣资源经济学第⼆节可再⽣资源经济学——森林资源第三节可再⽣资源经济学——渔业资源第五讲环境污染控制第⼀节污染控制⽬标第⼆节污染控制⼯具/⼿段第六讲环境资源评价第⼀节成本收益分析第⼆节市场价值法第三节替代市场价值法第四节假想市场价值法三、主要参考教材1.沈满洪,2007.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Perman, Roger, Yue Ma, James McGilvray, Michael Common, 2003.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3rd edition.罗杰. 珀曼等,2002. 《⾃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版,1999)》,中国经济出版社3.Jon M. Conrad, 2010. Resource Economics, 2nd edition.四、作业与考试作业:40%课堂讲座(presentation):20%课程论⽂:40%通过阅读⼀定数量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献,并在此基础上就某个问题写作⼀篇不少于3000字的规范论⽂。

资源的环境经济学5-精选文档

资源的环境经济学5-精选文档

第二节 物质平衡与一般均衡模型
瓦尔拉-卡塞尔模型
瓦尔拉-卡塞尔模型的修正与模型的结论分析
瓦尔拉-卡塞尔模型中的变量
式中:R——资源和服务量; V——资源价格; X——产品或商品量; P——产品价格; Y——最终需求。
在n个部门中分配m种资源
式中:A——资源消耗矩阵 αij——j部门单位产品消耗资源i的量
4、现代经济系统中虽然越来越多地使用了污染控制 技术,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治理环境污染物的 存在形式,并没有消除也不可能消除污染物的物质 实体。 5、为了保证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减少经济系统对 自然环境的污染,最根本的办法是提高物质和能量 的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从而减少自然资源的开采 量和使用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6、上述思想也同样适用于一个开放的、有物质积累 的现代经济系统,只是分析和计算更为复杂。
第五章 物质平衡理论
第五章 物质平衡理论
第一节 物质平衡的概念模型 第二节 物质平衡与一般均衡模型
第三节 环境管理模型
第四节 物质平衡理论的应用—循环经济
第一节 物质平衡的概念模型

从质量守恒定律的角度看待经济的生产和消费过程
在经济系统中,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是在进行一系列的 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遵从质量守恒定律。严格说来, 标准的经济学分配理论是关于服务的,而不是关于物质 实体的。物质实体只是携带某种服务的载体。 无论商品是被“生产”还是被“消费”,实际上只是提 供了某些效用、功能和服务。其物质实体仍然存在,最 终或者被重新利用,或者被排入自然环境中。
其中(5—21a)式表示污染物排放不能影响环境容量和环境资源的可利用性。 (5—21b)式表示资源开采不能影响环境容量和净化污染物能力。

第五、六章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环境产权理论

第五、六章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环境产权理论

3.1公平的含义
不同的社会福利函数基于不同的公平观念。 人们和社会对公平有不同的理解,社会福利 函数也有不同的形式;
三种不同的理解: •规则公平 •起点公平 •结果公平
3.2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的联系:
a一定程度的公平是实现效率的必要条件; b收入分配会影响社会福利。在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的 情况下,调节收入分配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形态特征
效用边界线均与横纵轴
相交;
a1 a2
a3
效用边界线互相相交; a4
某段效用边界线会落在 其它效用边界线之内;
性 质:
效用边界线上,可以排除以下几点: 生产契约曲线之外的要素投入组合; 消费契约曲线之外的所有商品分配方式; 没有落在效用边界线上的所有效用可能性线 效用边界线代表着一种帕累托效率。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第五章 环境资源优化配置
第一节 经济效率的实现 (重点、难点) 高效率的生产、消费过程及效用边界线
第二节 帕累托最优的政策意义 一.帕累托最优的充分、必要条件及最大社会福利 二.帕累托最优的政策意义
第三节 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目标的选择 一.传统福利经济学衡量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的缺陷 二.后福利经济学的福利标准与环境资源配置效率 三.可持续发展思路下的效率和帕累托最优
四、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等产量线不相交;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为获得相同的产量,投入的不同要素可以有不同 的数量组合,这意味着投入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 着技术替代关系;等产量的斜率小于零,表明为 保持相等的产量,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就要 减少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等产量线上的每一点斜率,就是两种要素的边际 技术替代率(<0)。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资源的最优配置B. 环境保护C. 经济发展D. 可持续发展答案:D解析: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旨在研究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

2. 以下不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 太阳能B. 风能C. 石油D. 水能答案:C解析: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年代和特定条件。

3. 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主要是因为()A. 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不一致B. 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不一致C. 以上两者都是D. 以上两者都不是答案:C解析:外部性使得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出现差异,从而导致资源配置偏离最优。

4. 公共物品的特征是()A.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B. 排他性和非竞争性C. 非排他性和竞争性D. 排他性和竞争性答案:A解析: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即无法排除他人使用;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即增加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效果。

5. 资源稀缺性的本质是()A. 资源数量有限B. 人类欲望无限C. 资源数量有限与人类欲望无限的矛盾D. 资源分布不均答案:C解析:资源稀缺性源于资源数量的有限性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6.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明()A.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呈正相关B.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呈负相关C.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先正相关后负相关D.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没有关系答案:C解析: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间先上升(正相关)后下降(负相关)的关系。

7. 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环境价值评估()A. 成本效益分析B. 市场均衡分析C. 投入产出分析D. 一般均衡分析答案:A解析:成本效益分析是评估环境项目或政策的成本和效益,常用于环境价值评估。

8. 绿色GDP 是在GDP 的基础上扣除了()A. 资源损耗成本B. 环境退化成本C. 资源损耗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D. 社会成本答案:C解析:绿色GDP 考虑了经济活动中的资源损耗和环境退化成本,对传统GDP 进行了修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5章 不可再生资源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5章 不可再生资源
企业决策所使用的贴现率高于社会决策的贴现率(rp > rs)。企业考虑未来风险性
企业决策一般会忽略原位资源存量的环境价值,因 此其最优目标函数中不包含资源存量的环境价值, 即A (s(t))
企业最优开发决策的基本条件
回忆一下社会最优的条件! 企业最优开采水平必须使资源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开
采成本加边际使用者成本(资源使用费、稀缺租)
因此有必要通过提高煤炭价格遏制煤炭过度需求和粗放利用同时增加省以上政府利润分配比例减少基层政府和矿主的利润空间减少他们的利益驱使动力由省以上政府利用收取的煤炭收益建立必要的煤炭生产安全投资补偿机制与监督机制保障安全生产八税收与资源开采矿山使用费计税基础是自然资源产品的市场价值即以产品总价值为依据不考虑成本maxvt01pxcxbertdth1pxcxbqx1pqxcxb1pqcxb八税收与资源开采矿山使用费净价格减去稀
➢ 什么联系?!
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决策
个人和企业与社会的最优的开采决策 最优开采决策存在差异 社会最优利用考虑资源利用或存在的环境价值(伦理
学/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考虑资源跨世代配置的福利效果 社会最优利用也可以成为一个优化问题
四、社会最优开采决策
最优开采离不开成本效益分析:
自然资源产品生产函数
解释:如果理论不成立,可能是理论本身有问题,也 可能是替代变量不合适。一般而言,某理论仅与 某特定模型相称,所以只要没有逻辑错误,该理论 就可以被认为正确.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将适用 于某特定模型的理论应用到许多实际情况中.
勘探活动决策模型
勘探——新存量的发现——资源的未来预期价格下 跌——刺激现在的开采量——目前价格的下跌。
P/C MC+ME MC P
0 社会最优 企业最优

(环境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试重点

(环境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1、资源的概念: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所发现的有用且稀缺的物质、能量及其功能过程的总和,它们往往以原始(自然)状态进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费过程以提高人类当前或未来的福利。

资源经济学角度考虑:1)具有用途并产生价值的物质2)资源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变化,人们能够拓宽资源的范围)(随着人们需求、物质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能将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资源)3)稀缺性。

在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强调资源的数量和人们的需求相比的数量是有限制的,有别于资源与环境科学中的资源范畴。

4)天然性:(强调资源以自然或以原始物质形式进入人类的经济过程)2、资源的分类非再生资源:1)又称为不可更新资源或耗竭性资源2)资源的存储量一定,主要是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可再生资源:1)又称可更新资源或非耗竭性资源2)该类资源的存储量是在自然过程中或在人类参与下可以更新或持续补充² 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之间的联系:1.在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2.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可以避免可再生资源成为不可再生资源或者非再生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3、共享资源指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或虽具有法律上的所有者,但不能行使其权利的例如:公海、草原、河流4、资源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地域性(区域具有资源优势,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3多用性(可以在多种用途之间分配,如水资源)4数量有限性与潜力的无限性(数量在技术一定条件下是有限的)第二章1、资源稀缺的概念:由资源的自然有限性所引起的在经济上表现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取得和使用资源的一种状态。

主要标志:资源在市场上价格的存在。

2、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资源短缺是怎么回事,举例,判断稀缺:经济社会中资源的一般内在性质,是指一般的、所有的资源而言。

短缺:是资源的一种个别性状,是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的一种市场上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反映着某种资源在市场上供应的程度和供求状况。

环境经济学课件

环境经济学课件
22
• 固体废弃物污染引起的经济损失
• 占用农田对农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 引起地下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 引起大气污染
• 噪声引起的经济损失
23
• 生态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计算方法和参数 选择
• 森林资源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
• 涵蓄水源功能的损失 • 固土功能降低的损失 • 森林生产能力减少
• 草原资源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
43
• 静态投入产出分析的数学模型
• 将实物表与价值表中所反映的国民经济中各类 产品、各物质生产部门生产与分配使用的平衡 关系,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与各种消耗间的平衡 关系的数学表达形式
• 表6-4——数学符号表示方法
44
• 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 直接消耗系数,也称为投入系数,记为 aij(i,j=1,2,…,n),它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 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 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将各产品(或 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表现就 是直接消耗系数表或直接消耗系数矩阵,通常 用字母A表示。
• 恢复费用法或重置成本法
• 恢复受损环境而支付的费用
13
• 影子工程法
• 为代替受破坏环境而修建的替代工程所花费的费用
• 人力资本发
• 非正常死亡、疾病、病休等造成的损失 • 医疗费开支增加 • 精神或心理上的代价
14
• 替代市场法
• 使用替代物的市场价格来衡量没有市场价格的 环境物品的价值
• 后果阻止法、资产价值法、旅行价值法、工资 差额法
3
• 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四个假设
• 满足程度与经济福利水平可以用支付意愿衡量 • 个人货币值的累加值来计量社会福利 • 符合帕累托效率 • 社会净效益最大时,社会资源使用效率最高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名词解释1、公共物品:与私⼈物品相反,在现实经济中还⼤量存在不具备明确的产权特征,形体上难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时不具备专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如,国防、道路、⼴播等),这种物品被称之为公共物品。

2、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愿意为某⼀商品⽀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3、外部性:当⼀种消费或⽣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产活动产⽣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直接效应时,存在外部性。

4、边际使⽤成本:是指在边际上失去的机会成本的现值。

边际使⽤成本是反映放弃将来边际净效益的机会成本。

5、边际机会成本:指经营者获取增量效益⽽发⽣的在产品中的增量收⼊。

6、揭⽰偏好法:是通过考察⼈们与市场相关的⾏为,特别是在与环境联系紧密的市场中所⽀付的价格或他们获得的利益,间接推断出⼈们对环境的偏好,以此来估算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价值。

7、庇古税::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先提出对污染征收税或费的想法。

他建议,应当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征税,⽤税收来弥补私⼈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使⼆者相等。

这就是前⾯提到的“庇古税”。

现在,⼈们把针对污染物排放所征收的各种税费统称为庇古税。

8、贴现率:指的是将未来资产折算成现值的利率,⼀般是⽤当时零风险的利率来当作贴现率,但并不是绝对。

9、科斯定理:由罗纳德·科斯提出的⼀种观点(并⾮真是⼀条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效率可以通过当事⼈的谈判⽽得到纠正。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那么,⽆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佩雷托最优。

10、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改善、帕雷托最佳配置,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群⼈和可分配的资源,从⼀种分配状态到另⼀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的处境变好。

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某些⼈的境况,⽽不使任何其他⼈受损。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第一章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进展100连年以来,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之一。

可是直到环境问题开始要挟人类自身的生存以后,经济学家才真正全面、认真、深切地试探这一问题。

第一节复活节岛的兴衰复活节岛是太平洋上一个偏僻荒凉的小岛,面积不足400km2,人口最多时也只是7000人,它距最近的大陆——南美洲西海岸有3000km之多,距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岛屿——皮特凯恩岛也有近2000km之遥。

可是它的一部文明兴衰史,却是昭示人类以后的一面镜子。

在1722年的复活节,荷兰海军上将罗格温(Roggeveen)乘阿雷纳号船到了一个无名岛屿,成为访问该岛的第一个欧洲人。

复活节岛也因此而得名。

使欧洲人感到震惊的是岛上600余尊高大的石雕像和一个极为掉队野蛮的原始社会,二者形成鲜明对照。

那时岛上大约有3000人,都生活在破烂的芦苇棚或山洞中。

为了生存,岛民之间整日械斗不断,因为食物极度匮乏,人们乃至同类相食。

后来不断有来自欧洲的探险者登上复活节岛,包括闻名的库克船长(1774年)。

1770年,西班牙人占据了复活节岛,可是由于距离遥远,人口稀少,资源匮乏,西班牙对那个地址从未实行真正的殖民统治。

所有的来访者无不为岛上存在的文明遗迹与掉队野蛮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庞大反差而感到困惑。

考古学家证明,复活节岛曾经有过辉煌的文明。

并以为复活节岛的居民属于波利尼西亚人,公元5世纪抵达复活节岛,那时已是全世界大迁移的晚期。

最先的波利尼西亚人来自东南亚,公元前1000年抵达汤加岛和萨摩亚岛,公元后约300年东迁到马克萨斯岛,然后分两路进一步迁移。

东南路迁到复活节岛,北路迁到夏威夷。

专栏1-1 得活节岛之谜关于复活节岛600多尊高度超过6m的神秘雕像,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猜测。

20世纪初,当考古学家开始研究复活节岛的文化和历史时,他们一致认为,这些雕像不可能是18世纪贫穷落后的复活节岛显然有过一个文明和发达的历史。

但是谁是这个文明的创造者,却成了一个谜。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件(PPT 65张)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件(PPT 65张)

选择确定变量数值的一些实际变量; 决策者主体并不对受影响者进行补偿或收费, 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费用被强加给没有参加 这一决策的人。
外部性与帕累托效率



外部性是经济活动中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这种广义的外 部性概念说明了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一种 不满足帕累托效率情况下的一种低效率状态。 当受影响的一方希望行动的一方改变经济活动数量或水平 时就存在着相关外部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可以通过市场 来调节。只有当以这样一种方式改变经济活动水平或数量, 即使得受影响的一方得到好处,同时又不让行动一方受损 失时才可以说存在帕累托相关外部性,也即存在没有实现 的潜在帕累托效率改进。 外部不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都是一种低效率资源配置状态, 而且游离于市场之外。
外部性类型-2


依据物品性质 公共外部性(不可减少) 供给的普遍性、消费的非排他性 私人外部性(可减少) 竞争的外部性 可转移的外部性 受害者有机会向第三方“转移”外部性,以避免 外部性对自己损害的现象。
外部性类型-3

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 货币外部性:在纯粹竞争的条件下,当一个人 的活动水平影响另一个人的财务状况时,不一 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 货币外部性产生于经济 活动中一些投入和产出的价格变化,但不会改 变生产函数,假外部性 技术外部性:作为一个自变量改变生产者的生 产函数或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作为一个因变量, 改变了生产者的产出水平或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环境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市场失效

外部性计量:外部费用和外部效益
外部费用和环境费用
社会费用与私人费用之差 社会费用是该经济活动带来的社会真正承担的全部 费用。 当外部费用表现形式主要是环境污染、环境破坏或 其它环境问题恶化现象时,这种外部费用就是环境 费用。 边际私人费用和边际社会费用

05 环境经济学 第五章 环境资源优化配置

05 环境经济学 第五章 环境资源优化配置
第五章 经济效率理论
第五章 经济效率理论
第一节 经济效率的实现 第二节 帕累托效率的政策意义 第三节 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目标的选择
第一节 经济效率的实现

假设:在一个简单的经济系统中,有经济主体(厂商或 消费者)1和2,并存在两种资源:土地(L)和机器 (M),生产且消费两种商品:小麦(W)和衣服 (C)。则:
森的观点
将“效用”理论扩展为“功能”理论。 人类的健康、幸福乃至丰衣足食均可 作为是“功能”的组成部分。
由于后福利经济学强调“评估方法”的作用,强调 个人对其生存状态的再评价,对于这些评价结果如 何进行合理排序就是一个新问题。针对这一情况,
森提出了部分序数理论,指出如果存在大量评价序
数,那么可确定的福利评价必然由这些序数的变动 界限所决定。
的无差异曲线
W1n O(1)
U2c
U2b
N U2a
W2n Cd 消费过程结论

(1)在消费过程中,商品可以有多种分配方式。如果 重新分配商品,能够获得更多的满足,那么,这种分 配就是无效的。 (2)消费契约曲线上任意一点都代表着一种商品分配 状态下效率最高的分配方式。
式,分别基于不同的公平观念。
平均主义、改良的平均主义、 市场竞争的观点、
3. 产生帕累托效率的竞争性均衡不一定必然 是公平的。


需要政府通过再分配体制,尽可能实现公平的目 标。 对于环境问题来说,通过正确利用经济手段,有 可能实现帕累托效率。但是,如果初始资源配置 就不公平,政府的干预就是必要的了。

五、最大社会福利

概念:效用边界上有无数个帕累托效率点,任意点都
存在唯一的资源配置、商品分配和价格比率。

社会福利函数: SWF f (U1 ,U 2 ,,U n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课件15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课件15
好与国家富裕程度正相关,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对清洁环境的需求更高

Inglehart(1997)所提出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利用价值观来解释居民对环境的关注,其认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具有
更强烈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相比物质收入,更关注生活质量等非物质因素,因此对环境等公共问题的关注力更高

虽然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具有更强烈的“物质主义”价值观,更关注客观的物质收入,但是往往也面临着严重的客观
大气退化系统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
生态退化的特征主要有:

生物物种组成的变化;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生物生产能力的下降;土壤和小环境的变化;生物间生态关系的变化
除了生态退化,人类生产生活中各类废弃物的大量排放,也是引致大气污染、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噪
声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键驱动力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5.1.3 生态环境的经济损失
环境污染会直接阻碍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也带来了昂贵的公共健康损失

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通过直接经食物链的富集循环和非富集循环,最终会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命健康

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程度,取决于污染物进入人体的剂量、作用时长、个体对有害物质的敏感性及个人健康状况等因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对欠缺的包括环境补偿和环境规制在内的环境管制政策以及经济发展优先的发展
观使得环境风险导致的社会冲突无法得到妥善处理而进一步升级演化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第五章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第三节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经济学第五章

环境经济学第五章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五页,编辑于星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5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fining The Concept
1. Introduction

Main contents: Investigate one particular fairness concern---the treatment of future generations. Begin by considering a specific, ethically challenging situation-----the allocation of a depletable resource over time. Defining what we mean by a fair intertemporal allocation. Take this theoretical definition and consider how it can be made operationally measurable.

Figure 5.1
2. A Two-Period Modeallocation that maximizes present value? The dynamically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this resource has to satisfy the condition that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marginal net benefit from the last unit in period 1 equals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marginal net benefit in period 2.
5. Applying The Sustainability Criterion

How do we apply Hartwick Rule to environment? In general, the Hartwick Rule suggests that the current generation has been given an endowment. Sustainable use of this endowment implies that we should keep the principal (the value of the endowment ) intact and live off only the flow of services provided.
5. Applying The Sustainability Criterion

Weak sustainability means that resource use by previous generations should not exceed a level that would prevent subsequent generations from achieving a level of well-being at least as great. One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definition is that the value of the capital stock (natural plus physical capital ) should not decline.
3. Defining Intertemporal Fairness

The sustainability criterion suggests that, at a minimum, future generations should be left no worse off than current generations.
2. A Two-Period Model

Assume: We have a fixed supply of a depletable resource to allocate between two periods. Demand is constant in the two periods, the marginal willingness-to-pay is given by the formula P=8-0.4q, and marginal cost is constant at $2 per unit.
3. Defining Intertemporal Fairness
Do our institution provide adequate protection for future generations? Are all efficient allocations sustainable?
5. Applying The Sustainability Criterion

Two important insights flow from Hartwick’s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sustainability criterion. First, with this version it is possible to judge the sustainability of an allocation by examining whether or not the value of the total capital stock is nondeclining. Second, this analysis suggests the specific degree of sharing that would be necessary to produce a sustainable outcome, namely all scarcity rent must be invested.
2. A Two-Period Model

According to dynamic efficiency, the objective is to balance present and future uses of this resource by maximizing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net benefits derived from the use of those resources. This implies a particular allocation of the resource across time.
2. A Two-Period Model


Both the size of the marginal user cost and the allocation of the resource between the two period is affecter by the discount rate. The general conclusion is that higher discount rates tend to skew resource extraction toward the present because they give the future less weight in balancing the relative value of present and future resource use.
4. Are Efficient Allocation Fair?

Although dynamic efficient allocations do not automatically satisfy sustainability criteria, they can be perfectly consistent with sustainability, even in an economy relying heavily on depletable resources because it will always be possible to set aside sufficient net benefits accrued in the first period for those in the second period, so that those in the second period will be at least as well off as they would have been with any other extraction profile..

4. Are Efficient Allocation Fair?

In the numerical example we have constructed, it certainly does not appear that particular efficient allocation satisfies the sustainable criterion because more resources are allocated to the first period than to the second.
2. A Two-Period Model
If the total supply were 30 or greater, what’s the efficient allocation between two periods? If the available supply is less than 30, suppose it is equal to 20, how do we determine the efficient allocation?
5. Applying The Sustainability Criterion

Is it possible to develop a version of the sustainability criterion that is more operational? Fortunately it is, thanks to what has become known as the “Hartwick Rule.” John Hartwick (1977) demonstrated that a constant level of consumption could be maintained perpetually if all the scarcity rent were invested in capit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