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概论——第十二章 社会优抚
第十二章社会优抚本章概要社会优抚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殊部分,它是针对特殊人群提供的优抚保障。
本章首先阐述了社会优抚的概念、特点、地位及作用,然后重点对死亡抚恤、伤残抚恤、社会优待和退役安置等主要内容作了详细介绍。
第一节社会优抚概述一、社会优抚的概念及特点(一)社会优抚的概念社会优抚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对以军人及其家属为主体的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优抚中的优,是优待之意,包括精神、政治方面的优待和物质利益的优待。
抚是抚恤,即抚慰和恤赈。
抚慰主要是精神上的抚慰和政治上的荣誉,恤赈乃是给予钱款和物质的上的照顾。
社会优抚保障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不同,它并不是一种普遍的社会保障形式,而是一项针对特殊对象的社会保障制度。
它所采取的手段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因此,在一些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它被划进“特殊保障”的范围,具有特殊保障的性质。
而优抚工作则是实施这一特殊保障制度的政府管理工作。
按照中国《兵役法》和《军人优待抚恤条例》的规定,优抚对象具体包括以下对象: 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人。
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规定,正在服现役的军官、文职干部和士兵。
保留军籍的离休干部按现役军人对待;2、革命伤残人员。
是指军人在服役期间因战、因公、因病(因病评残仅限于义务兵)致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民兵民工因战、因公致残,符合评残条件,经规定的审批机关批准,并取得民政部制发的《革命伤残军人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抚恤证》、《人民警察伤残抚恤证》、《民兵民工伤残抚恤证》的人员;3、烈士遗属。
是指经规定机关确认,取得民政部制发的《烈士证明书》的遗属;4、因公死亡军人遗属。
是指经规定机关确认,取得《因公死亡证明书》的遗属;5、因病死亡军人遗属。
是指经规定机关确认,取得《因病死亡证明书》的遗属;6、复员军人。
是指1954年10月31日开始试行义务兵役制度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产游击队、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等,持有复员、退伍军人证件或经组织批准复员的人员;7、退伍军人。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复习材料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复习材料第一章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发展1、1942年英国发布的《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又被称为“贝弗里奇报告”。
2、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思想渊源包括:基督教教义、重商主义经济学。
3、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政策主要有:灾害救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农村贫困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特定人群救助、临时救助。
4、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从收容遣送变为救助管理,强化了自愿受助。
5、现行的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减免所得税,免征营业税,先征后返增值税。
第二章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中的基本关系1、在政府与社会关系问题上,有代表性的四大主义分别是: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2、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就要实行:社会职能社会化,社会事务社会办,社会福利社会化。
6、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主体多元化、福利设施向社会开放,服务对象公众化,社会福利社会办。
8、第三部门: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部门之外的“非营利部门”,它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
其突出特点是志愿性、公益性和民间性。
在国外,第三部门为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部门的总称,在国内主要指非营利的民间组织。
12、对家庭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主要是通过社区、社团、社工以及志愿者和社区成员去实施的。
15、市场经济学说中的公平包括:机会均等、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和结果公平。
18、社会救助主要是满足受助者的生存需要,社会福利则主要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社会救助的一般理论1、社会救助:国家与社会向贫困人口与不幸者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生活保障政策。
社会救助时一种政府或社会行为;救助对象是容易遭遇生活困境的社会弱势群体;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
4、社会救助体系包括:最低生活保障、乡村贫困救助、农村五保制度、灾害救助、特殊对象救助等。
12、依据救助手段,社会救助可分为:现金救助、实物救助、服务救助、以工代赈。
社会福利理论(全套课件458P) ppt课件
PPT课件
1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社会福利概述 第二节西方社会福利 思想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社会福利基本 理念与实践模式
PPT课件
2
学习目标
了解社会福利的概念、类型及与其他概念的关系;
掌握福利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对社会福利的理论贡 献; 初步了解当今社会福利的主要理论流派。
PPT课件 18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
职工集体福利 特殊社会福利
社区社会福利服务
PPT课件
19
二、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历史性:发展历史构成思想的基本内容
多元性: 人的基本需要的多元性 思想的多元性:政治、经济、社会、伦理、哲学 意识形态性: 流派性:
PPT课件
20
三、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目的
22
第二节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阶段
一、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
15世纪-17世纪中:封建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兴 起,宗教神学统治地位受到动摇,人文主义的核心地位开始确 立,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西方近代史开始。 17世纪中-19世纪中: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 20世纪前期:西方资本主义面临新选择时期。英国采取国家干 预政策,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PPT课件
6
经济历史文化发展不同,各国界定也不同
英国: Social services
社会福利被确认为一种公共福利计划,目的在于保 护个人及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 收入上所受的损失,并通过免费医疗等公益服务和 家庭生活补贴以提高其福利,社会福利可以包括社 会保险计划、保健、福利事业和各种维护收入的计 划。(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12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第三篇市场经济问题研究第十二章一般均衡与福利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一般均衡分析1.一般均衡的含义(1)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是指,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的方法。
(2)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就是要考察在所有市场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所有市场的均衡价格和产量是如何同时决定的。
实际上,一般均衡分析就是在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同市场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分析。
(3)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从理论角度说,一般均衡分析要优于局部均衡分析,但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经济问题都要动用一般均衡方法。
虽然局部均衡分析忽略了一些因素,但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因素只会带来数量上或程度上很小的不同,这样,运用局部均衡方法与一般均衡方法相比,在一定的精度要求下可以得出几乎相同的结论。
尽管一般均衡分析要比局部均衡分析全面,但局部均衡分析却是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础,因为只有在充分了解个别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是如何决定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2.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1)基本假设①只有两个消费者,A和B,他们只消费两种商品X和Y,消费者将所有的收入都花在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上;②只有两种生产要素,L(劳动)和K(资本),消费者拥有这两种要素,并通过出卖劳动和资本来获取收入;③X和Y,由两个生产部门生产,一个专门生产X,另一个专门生产Y,均使用两种要素进行生产,生产技术是既定的;④经济中劳动和资本的总量是固定的,但是每一产品部门可投入的要素是可变的,因此,一个部门投入要素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另一个部门投入要素的等量减少;⑤所有市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只分析长期均衡。
第十二章社会福利(专业版)
第五,社会福利的目标,不单是为了保障 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或解除社会成员的 后顾之忧,而且还在于促使社会成员的生 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如满足社会 成员在教育、文化方面的需求等。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福利可以指社会福利 状态,也可以指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状态是指人类社会(包括个人、 家庭和社区)的一种正常和幸福的状态; 社会福利制度则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 会福利状态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增 进收入安全的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
―福利”一词有以下一些含义:
最一般意义上的“福利”,常指人们社会生活的 一种良好的状态和总体上的利益,包含了富裕、 幸福、平等等人们追求的价值理想。 “福利”是一种物质的或者是货币的资源分配方 式,如福利性住房分配、福利性津贴制度等。 “福利”指对特殊社会成员提供帮助或者特殊服 务的方式,常常用作指一些专门针对贫困者、残 疾人、孤寡老人和孤儿等特殊群体的社会救济和 特殊服务。
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一词, 最早见于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 国首相邱吉尔所签订的《大西洋宪章》 和1945年所签订的《联合宪章》中。 对于“社会福利”一词的理解,往往包 含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但是,在不 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社会福利的界定 是不同的。即便是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视角不同,对于社会 福利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异。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笔记(第12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第十二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一般均衡理论1.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1)局部均衡局部均衡是指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一变量只取决于本身的各相关变量的作用,而不受其他变量和因素影响的均衡。
(2)一般均衡一般均衡分析同时决定所有市场的价格和数量,它考虑了相关市场之间的反馈效应,即一个市场发生的变动,会引起其他市场一系列的变动,而其他市场的变动,又会反过来导致最初发生变动的市场再次发生变动。
这种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就称为反馈效应。
从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前提出发,考察每种商品的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条件下的某商品均衡价格决定问题,这种分析方法称为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而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状态就称为一般均衡。
2.2×2×2一般均衡模型2×2×2一般均衡模型是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的简单形式。
(1)2×2×2一般均衡模型的基本假设①经济体系中存在2种给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即资本K 和劳动L 。
②用这2种生产要素生产2种商品:X 和Y 。
③经济体系中只存在2个人A 和B ,作为消费者,所有的收入都用于购买商品X 和Y 。
④消费者A 和B 的效用函数满足偏好的三个基本公理。
他们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
⑤生产者C 和D 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⑥存在着劳动要素的充分就业。
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消费者和生产者都面临着相同的产品价格。
(2)2×2×2一般均衡模型的结论在这一模型中,当4个市场以一组均衡价格(X P 和Y P ,ω和r )出清时,以及当所有的经济主体同时处于均衡状态时,就达到了一般均衡状态。
社会保障学各章节习题
第一章社会保障体系一、名词解释(5×5′)1、社会保障2、社会保险3、社会救助4、社会优抚5、社会福利单项选择1、“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于()A、1601年英国《济贫法》B、1834年英国《新济贫法》C、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D、1944年国际劳工大会发表的《费城宣言》2、福利国家的核心内容()A、强调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B、消除贫困C、保持社会稳定D、社会保障制度3、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是()A、自助者公助B、权利和义务对等C、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D、维护社会稳定4、衡量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的常用指标()A、社会保障项目覆盖社会成员的比例B、社会保障对社会成员保障水平的高低C、社会保障支出占该国GDP的比重D、社会保障支出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5、不属于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社会保障应遵循的原则的是()A、统一管理B、立法、行政、监督三分离C、征、管、用三分离D、政、企、事三分离四、多项选择1、社会保障体系包括()A、制度结构B、网络服务C、管理体制D、工作运行机制2、福利国家包含的两大支柱()A、充分就业B、全民保障C、社会保障制度D、普遍的福利措施3、社会保障的社会性是指()A、实施对象具有社会性B、社会保障责任和义务的社会化C、强调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社会责任D、社会化管理4、中国的社会救助包括()A、自然灾害救助B、农村五保户救助C、救灾、扶贫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的目标为()A、促进经济发展B、充分就业C、协调社会各阶层和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矛盾D、保持社会安定6、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应该()A、低于经济增长速度B、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C、高于物价增长速度D、低于工资增长速度7、属于社会经济运行动力系统的内在机制是()A、市场的供求机制、B、计划预测机制C、风险机制D、社会公平机制五、简答题1、简述社会保障的内涵。
2、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考研知识点整理系列(三)
第五章社会福利制度1.社会福利(名解)从广义上来说,社会福利是指同改善公民生活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与提高社会总体文明水平相关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相关服务。
而从狭义上讲,社会福利则是指国家(或政府)针对社会中有特殊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供的津贴、物质和社会服务。
2.社会福利制度(名解)社会制度是指那些标准化并被普遍接受的角色、规范以及为人的社会化行为提供基本参照的系统。
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社会中也具有自身的结构与内容并发挥着特定的功能。
社会福利制度的存在是满足社会中个人、群体和社区的福祉,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福利的内容与特征不仅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也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在社会福利制度中,主要构成要素有资源(物质与金钱)、组织(机构)、人力(社会工作者和其他专业服务人员)、服务对象与外在的制度和环境系统。
3.剩余性社会福利(名解)剩余性社会福利是指当家庭和市场等常规机制瘫痪时,国家介入,从而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
这种福利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排他性,同时多数福利项目也需要通过家计调查的监督与评估手段来完成。
政府扮演边缘性的角色。
4.制度性社会福利(名解)制度性社会福利是指为所有公民提供的福利津贴或服务,这种福利不需要通过家计调查来完成,它有利于公民之间实现社会平等,并消除社会差异。
政府扮演了全面的角色。
5.积极的(社会)福利和消极的(社会)福利(名解)根据福利的目标(或功能)、影响与后果,社会福利还可以分为积极的福利与消极的福利。
消极的社会福利关注更多的是社会层面而较少关注个人的福祉与发展。
此外,消极的福利还意味着福利的给予须附带侮辱化条件,通常接受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积极的福利是指在满足经济利益的基础上促进个人的人格发展,比如心理辅导服务就是一种典型的积极福利,其目标并不是直接的经济利益,而是增进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
从各国当代社会福利改革的经验来看,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将消极福利改变为积极福利,将福利与个人就业和价值等充分联系在一起,减少因接受福利带来的负面的心理影响,而努力促进福利接受者的社会融合。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12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第十二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适用?答:(1)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的差别①局部均衡是指不考虑所分析的商品市场或经济体系内某一局部以外因素的影响时,这一局部所达到的均衡状态。
它是经济体系中单独一个消费者、一个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一家厂商或一个行业的均衡状态。
局部均衡分析即只考虑这个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如何达到均衡状态。
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
根据一般均衡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状况,而且还受到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
因此,某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都同时达到均衡时,才能实现。
②局部均衡模型在一定的合理假设下,不但可以达到说明问题的目的,而且可使问题简单化、明了化。
特别是当把所研究的变量限于两个经济因素时,可以借助数、表、图进行综合分析,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般均衡模型相对局部均衡而言,更为复杂,但是能更全面的考察经济现象,对影响该经济现象的因素,以及那些因素如何影响经济现象能够有更深刻的领会。
一般均衡分析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之上,考虑不同市场的相互依存关系。
(2)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适用的情况局部均衡适用于经济体系局部以内的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适用于整个经济体系的供求均衡分析。
陈银娥《社会福利》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社会福利概述1.福利:是指一种好的生活状态或满意的生活质量,它是个体或群体追求的一个理想目标。
2.社会福利是有关项目、利益及服务的国家体系。
这种体系可以帮助人们满足其社会、经济、教育和健康的需要,这种满足了的需要对干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3.4.世界社会福利的简要发展历程:剩余型社会福利→制度型社会福利→福利国家.剩余型社会福利:是指社会福利制度只扮演常态社会结构——家庭和市场功能失败后的补救角色。
制度型社会福利:是指社会福利服务为现代工业社会承担常态第一线的功能,当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参与一般社会、经济、政治、教育制度的活动时,就很自然地享受该制度与体系的福利功能与服务。
福利国家:国家有意识地运用政治权力和组织管理的能力,在某些领域,主要是分配领域中,减缓市场机制作用的范围,矫正市场机制在对无劳动能力者分配方面无能为力的缺陷,从而为一部分特殊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生活帮助。
5.发展社会福利的核心问题:在整个社会福利的发展进程中,到底是相信市场、还是依靠政府.6.社会福利制度比较完备的国家,一般通过三个途径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社会福利:专业化的社会福利,职业化的职业福利和社区化的社会福利服务。
第二章社会福利理论7.需要理论的种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阿德佛的需要理论(E(exsistence)、 R (relatedness)、 G(grouth)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的论述。
8.西方的理论渊源:⑴宗教思想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一是奠定并强化了社会公平与社会互助等道德基础。
二是提供了制度安排最初的方法示范。
三是补充着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安排的不足。
⑵空想社会论,空想社会主义本质上也是一种乌托邦,乌托邦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解决现实社会矛盾和表达社会理想的方式。
托马斯·莫尔,是文艺复兴后期的人文主义者,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
其名著《乌托邦》。
莫尔所表达是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没有阶级剥削和等级差别、人人平等的福利社会。
社会保障概论——第十二章 社会优抚
第十二章社会优抚本章概要社会优抚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殊部分,它是针对特殊人群提供的优抚保障。
本章首先阐述了社会优抚的概念、特点、地位及作用,然后重点对死亡抚恤、伤残抚恤、社会优待和退役安置等主要内容作了详细介绍。
第一节社会优抚概述一、社会优抚的概念及特点(一)社会优抚的概念社会优抚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对以军人及其家属为主体的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优抚中的优,是优待之意,包括精神、政治方面的优待和物质利益的优待。
抚是抚恤,即抚慰和恤赈。
抚慰主要是精神上的抚慰和政治上的荣誉,恤赈乃是给予钱款和物质的上的照顾。
社会优抚保障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不同,它并不是一种普遍的社会保障形式,而是一项针对特殊对象的社会保障制度。
它所采取的手段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因此,在一些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它被划进“特殊保障”的范围,具有特殊保障的性质。
而优抚工作则是实施这一特殊保障制度的政府管理工作。
按照中国《兵役法》和《军人优待抚恤条例》的规定,优抚对象具体包括以下对象: 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人。
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规定,正在服现役的军官、文职干部和士兵。
保留军籍的离休干部按现役军人对待;2、革命伤残人员。
是指军人在服役期间因战、因公、因病(因病评残仅限于义务兵)致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民兵民工因战、因公致残,符合评残条件,经规定的审批机关批准,并取得民政部制发的《革命伤残军人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抚恤证》、《人民警察伤残抚恤证》、《民兵民工伤残抚恤证》的人员;3、烈士遗属。
是指经规定机关确认,取得民政部制发的《烈士证明书》的遗属;4、因公死亡军人遗属。
是指经规定机关确认,取得《因公死亡证明书》的遗属;5、因病死亡军人遗属。
是指经规定机关确认,取得《因病死亡证明书》的遗属;6、复员军人。
是指1954年10月31日开始试行义务兵役制度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产游击队、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等,持有复员、退伍军人证件或经组织批准复员的人员;7、退伍军人。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份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考核学生对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分析能力。
2.考核方式本学期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开卷。
3、适用范围、教材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开放教育本、专科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
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郑功成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5月第一版《社会保障学》教材。
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社会保障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题类型及结构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单项选择题(12%);多选题(12%);名词解释题(24%);简答题(20%);论述题(20%)、.判断并说明理由题(12%)。
6.考前准备考生应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熟悉教材内容;对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有一定的了解;准备好教材及相关教辅读物,特别是平时作业的内容应正确理解和掌握并做好资料准备。
7.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分析能力。
考试时考生应完成每一道题目的解答,不留空白,争取考出水平。
第二部份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第一章绪论一、重点名词:社会保障(见教材5 页)二、重点掌握:1、社会保障的涵义(见教材5-6 页)2、社会保障的目标与功能(见教材10-15 页)3、社会保障的特征、原则和意义(见教材17 页)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发展一、重点名词:慈善事业(见教材37 页)社会保障制度(见教材44 页)二、重点掌握:1、社会保障的发展经验、教训与改革(见教材53 页)三、一般掌握:1、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第三章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一、重点名词:社会保障体系(见教材78 页)社会救助(见教材82 页)社会保险(见教材83页)社会福利(见教材321,79 页)二、重点掌握:1、社会保障体系(见教材78 页)2、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异同(见作业提示)三、一般掌握:1、社会保障的主要模式第四章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一、重点名词:社会保障法(见教材106 页)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见教材133 页)二、重点掌握:1、社会保障立法的概念(见教材110 页)2、社会保障立法的内容(见教材121 页)三、一般掌握:1、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理论第五章社会保障基金一、重点名词:社会保障基金(见教材137 页)二、重点掌握:1、社会保障基金的基本知识(见教材138 页)2、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见教材144 页)3、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与监管(见教材159 页)三、一般掌握:1、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2、社会保障待遇及其给付第六章养老保险一、重点名词:养老保险(见教材199 页)现收现付式(见教材181 页)二、重点掌握:1、养老保险的定义(见教材199 页)2、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见教材193 页)三、一般掌握:1、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2、养老保险的模式第七章医疗保险一、重点名词:医疗保险(见教材230 页)医疗保障体系(见教材205 页)二、重点掌握:1、医疗保险的定义(见教材202 页)2、医疗保险的基本内容(见教材205 页)3、我国医疗保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见教材231 页)三、一般掌握:1、医疗保险的模式第八章失业保险一、重点名词:失业(见教材234页)失业保险(见教材241页)再就业工程(见教材261页)二、重点掌握:1、失业与失业理论(见教材232 页)2、我国失业保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见教材258 页)三、一般掌握:1、失业保险的基本内容第九章工伤保险一、重点名词:工伤保险(见教材286 页)工伤预防(见教材278 页)工伤康复(见教材280 页)二、重点掌握:1、工伤保险的定义(见教材286 页)2、工伤预防与工伤康复(见教材278-281 页)三、一般掌握:1、工伤保险的主要内容2、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第十章社会救助一、重点名词:社会救助(见教材289 页)社会救助体系(见教材293 页)绝对贫困(见教材296 页)相对贫困(见教材296 页)最低生活保障(见教材302 页)二、重点掌握:1、社会救助的定义和基本理论(见教材289,295页)2、最低生活保障(见教材302 页)三、一般掌握:1、灾害救助2、慈善事业第十一章社会福利一、重点名词:社会福利(见教材321 页)福利国家(见教材328页)老年人福利(见教材331 页)残疾人福利(见教材335页)二、重点掌握:1、社会福利的定义(见教材322页)2、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和妇女儿童福利的基本内容(见教材322 页)3、我国社会福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见教材343页)第十二章员工福利一、重点名词:员工福利(见教材352页)二、重点掌握:1、企业年金(见教材356 页)2、住房福利计划(见教材380页)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可参见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见第二部分二、单项选择题:见平时作业三、多项选择题:见平时作业四、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题见平时作业五、简答题:1、简述社会保障的目标和功能。
社会工作行政课件第12章-社会服务机构发展PPT课件
政府加大对社会服务机构的扶持 力度,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
励社会服务机构发展。
法规约束
政府加强对社会服务机构的监管, 制定严格的法规和标准,规范社会 服务机构的运营和管理。
政策与法规的互动
政府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将 直接影响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方向 和速度。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行业规模扩大
随着社会问题的增多和人们对社 会服务的需求增加,社会服务机
制定战略规划的步骤与方法
环境分析
对机构所处的外部环境(如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 和内部环境(如资源、能力、文化等)进行深入分析,了 解机构面临的机会与挑战。
目标设定
基于环境分析结果,设定机构的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 期目标,确保目标与机构的使命和愿景相一致。
策略制定
为实现目标,制定具体的战略和策略,包括市场定位、服 务创新、品牌建设、资源拓展等方面。
组织架构优化原则
根据机构发展战略和业务 需求,遵循精简高效、责 权对等、灵活适应等原则 进行优化。
组织架构调整实施
制定详细的调整方案,包 括部门调整、职位调整、 人员配置等,确保调整过 程平稳有序。
员工培训与激励机制设计
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通过调研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和期望,制定针对性 的培训计划。
资源共享平台
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机构 内外资源的互通有无和优化配 置。
资源使用监管
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和评 估,确保资源有效利用和保值
增值。
04 社会服务机构能力提升
组织架构优化与调整
01
02
03
组织架构现状分析
梳理现有组织架构,分析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部 门设置、职责划分、沟通 协作等方面。
12第十二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二、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和现状
1、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2、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错误 3、一般均衡的发展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在经济学说史上 最先充分认识到一般均衡问题的重要性。他 第一个提出了一般均衡的数学模型并试图解 决一般均衡存在性问题。
一般均衡理论的主要目标
dY MC X MRT = − = dX MCY
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
Y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Y0
O
Y1
X1
X0
X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当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点的斜率与交换契约线上点 的斜率相等, 的斜率相等,即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商品的边际 替代率时,就实现了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替代率时,就实现了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MRSXYA=MRSXYB
MRSXYB = PX / PY
交换的帕累托 最优条件 消费者效用最 大化条件
2. 生产者 MRTSLKX=w/r MRTSLKY=w/r
MRTSLKX=MRTSLKY
生产者利润最 大化条件
生产的帕累托 最优条件
3. 消费者与生产者综合
MRTXY = MCX / MCY MCX / MCY = PX / PY MRSXY = PX / PY
MRTXY=MRSXY
需要说明的是: 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所说MRTXY=MRSXY的是仅就生产可能 性边界上的O’点而言的。除了此点以外,产品 转换曲线上还可以找出许多其他的点,与其中任 意一点也有一个与之相应的MRT ,也有一个相 应的埃奇沃斯盒状图,在该盒状图中,同样可以 找出一个MRS = MRT的点,也符合一般均衡 条件。所以,符合帕累托效率的点有很多。
社会福利待遇规章制度
社会福利待遇规章制度一、社会福利待遇的理念和原则1.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利。
社会福利待遇的首要目标是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确保他们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提高。
这是社会福利待遇制度的立法和实施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2.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社会福利待遇应该具有弥补社会资源不均衡分配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通过社会福利待遇的实施,可以减少社会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
社会福利待遇的规章制度应该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
二、社会福利待遇的内容和范围1.医疗保障。
医疗保障是社会福利待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基本药物供应等,旨在为人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服务。
2.养老保障。
养老保障是社会福利待遇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养老服务补贴、老年福利院建设等,旨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3.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为失业人员提供经济帮助和就业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措施,旨在缓解失业人员的生活困难和促进其再就业。
4.住房保障。
住房保障是社会福利待遇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住房公积金制度、廉租房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等,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居住权利。
5.教育保障。
教育保障是为提高人民教育水平和促进人才培养提供的一种社会福利待遇,内容包括义务教育、助学金、教育补贴、学前教育等。
6.其他社会福利待遇。
除上述内容外,社会福利待遇还包括儿童福利保障、残疾人福利保障、妇女儿童保障等,旨在提升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
三、社会福利待遇的管理机构和制度1.国务院社会福利部门是社会福利待遇的管理机构,负责研究社会福利政策,领导和协调相关部门开展社会福利工作,监督和评估社会福利待遇的执行情况。
2.地方政府社会福利部门是社会福利待遇的具体实施机构,负责根据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要求,制定并实施本地区的社会福利规划和具体措施。
3.社会福利待遇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拨款、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资金的使用应当依法合规,确保社会福利待遇的公平和有效性。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12章一般均衡与福利)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第三篇市场经济问题研究第十二章一般均衡与福利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一般均衡分析1.一般均衡的含义(1)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是指,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的方法。
(2)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就是要考察在所有市场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所有市场的均衡价格和产量是如何同时决定的。
实际上,一般均衡分析就是在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同市场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分析。
(3)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从理论角度说,一般均衡分析要优于局部均衡分析,但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经济问题都要动用一般均衡方法。
虽然局部均衡分析忽略了一些因素,但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因素只会带来数量上或程度上很小的不同,这样,运用局部均衡方法与一般均衡方法相比,在一定的精度要求下可以得出几乎相同的结论。
尽管一般均衡分析要比局部均衡分析全面,但局部均衡分析却是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础,因为只有在充分了解个别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是如何决定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2.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1)基本假设①只有两个消费者,A和B,他们只消费两种商品X和Y,消费者将所有的收入都花在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上;②只有两种生产要素,L(劳动)和K(资本),消费者拥有这两种要素,并通过出卖劳动和资本来获取收入;③X和Y,由两个生产部门生产,一个专门生产X,另一个专门生产Y,均使用两种要素进行生产,生产技术是既定的;④经济中劳动和资本的总量是固定的,但是每一产品部门可投入的要素是可变的,因此,一个部门投入要素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另一个部门投入要素的等量减少;⑤所有市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只分析长期均衡。
社会福利规划
社会福利规划概述社会福利规划是指政府为了提高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社会福利规划的目标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促进社会发展和稳定。
主要内容1. 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社会福利体系是社会福利规划的核心内容。
建设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可以为人民提供包括医疗保障、社会保险、住房保障、教育等在内的一系列福利服务。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福利机构、制定福利政策,建设并完善社会福利体系。
2. 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福利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福利体系中,社会救助体系扮演着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社会救助机构、发放救助金、提供紧急救助等方式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3. 就业保障和职业培训就业保障和职业培训是社会福利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就业政策、提供职业培训、推动创业等方式来促进就业,为人民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4. 教育和文化福利教育和文化福利是社会福利规划中的重要部分。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同时,政府还可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文化活动、文化教育等福利,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5. 健康保障和医疗服务健康保障和医疗服务是社会福利规划的重要内容。
政府可以通过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救助等方式来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结论社会福利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政府应该积极制定和实施社会福利规划,确保各项福利政策得以落实,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福利服务。
公共政策概论第12章自测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第十二章自测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的学科是()选择一项:A. 历史学B. 社会学C. 政治学D. 经济学反馈正确答案是:经济学题目2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将()看作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内生变量,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根本性作用。
选择一项:A. 经济B. 法律C. 权力D. 制度反馈正确答案是:制度题目3在经济学范畴中,正负效应的总和是()选择一项:A. 社会福利B. 个人福利C. 福利D. 集体福利反馈正确答案是:个人福利题目4福利经济学之父是()选择一项:A. 杜鲁门B. 德罗尔C. 拉斯韦尔D. 庇古反馈正确答案是:庇古二、多项选择题题目5美国学者波齐曼提出目前存在的公共政策分析途径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A. 产生于工商管理,由私营组织管理和经济理论相结合,介入到传统公共行政学之中的“商业途径”,即B途径B. 来自传统公共行政的“政策途径”,即P途径C. 伦理学分析D. 量化分析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来自传统公共行政的“政策途径”,即P途径, 产生于工商管理,由私营组织管理和经济理论相结合,介入到传统公共行政学之中的“商业途径”,即B途径题目6经济学从稀缺性角度看待人类行为,主要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A. 既定的社会资源总量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得以充分利用B. 如何生产,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使用。
C. 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进行分配D. 生产什么,即总量为既定的生产资源用来生产哪些产品和生产多少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生产什么,即总量为既定的生产资源用来生产哪些产品和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使用。
, 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进行分配, 既定的社会资源总量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得以充分利用题目7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采用的检验社会经济福利的标准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国民收入的分配B. 社会政策的合理性C. 制度法律的完善性D. 国民收入的大小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国民收入的大小, 国民收入的分配题目8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它的含义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A. 合法性B. 个人性C. 规则性D. 集体性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集体性, 规则性题目9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A. 政府源自个人间的社会契约B. 政府职能C. 公共利益表达的康多塞悖论D. 政府失灵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政府源自个人间的社会契约, 政府职能, 政府失灵题目10政府失灵的原因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寻租B. 公共决策的失误C. 政府扩张或政府成长D. 官僚机构的低效率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公共决策的失误, 政府扩张或政府成长, 官僚机构的低效率, 寻租题目11威廉姆森概括的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特征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A. 新制度经济学充分假设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B. 新制度经济学用的是比较方法C.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行为假设被看做现实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将导致制度经济学的危机D. 新制度经济学坚持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技术本质,而且还在于管理方式结构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新制度经济学充分假设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 新制度经济学坚持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技术本质,而且还在于管理方式结构, 新制度经济学用的是比较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行为假设被看做现实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将导致制度经济学的危机题目12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A. 企业理论B. 政府职能C. 交易费用理论D. 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交易费用理论, 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 企业理论三、选择题题目13公共选择是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实际上就是政府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特殊人员福利 一、老年人社会福利 (一)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内涵 (二)各国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 二、妇女儿童社会福利 (一)妇女儿童社会福利的内涵 (二)各国妇女儿童社会福利制度 三、残疾人社会福利 (一)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内涵 (二)各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
第三节 员工福利 一、员工福利的概念和功能
(二)我国社区福利的完善 1. 2. 3. 4. 5. 6. 强化家庭在社区福利中的支持力量。 强化社区观念,提高居民社区服务的参与率。 建立健全社区福利发展基金。 实行社区福利产业化。 规范社区福利服务人员队伍的建设。 建立社区福利监察系统。
案例分析
以何种方式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
(三)社区福利服务的运作方式
合同外包
特许经营
凭单制
非正式照顾
三、我国社区福利的发展完善
(一)我国社区福利的发展阶段
探索
初步发展阶 段
阶段
启动 阶段
• 20世纪90年代过末期, 社区服务取得长足。 • 1993年,民政部联合 国务院13个部委对社 区服务进行政策指导 。
• 1987年7月,首次提出开 展社区服务的设想。
四、 员工住 房福利
第四节 公共福利 一、公共福利概述 (一)公共福利的基本内涵
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而兴办的公益性设施和提供 的相关服务。
(二)公共福利的基本特征
1. 2. 3. 4. 5. 6. 具有福利性 具有不完全的非排他性 具有溢出效应 具有公平性 具有公众参与性 具有供给的非均衡性
老年人福利设施(福利院、老年公寓)、老年 人生活服务、老年人健康及老年人津贴 残疾人工厂、就业保障、康复服务、特殊教育 及其他福利 妇幼福利设施、妇幼保健服务、独生子女津贴等 青少年活动中心、心理辅导及有关优惠服务 住房公积金、公共房屋(廉租房)、房屋补贴 义务教育、高校学生贷款计划等 主要指向家庭的福利津贴 由企业或单位举办的生活福利津贴、集体福利 设施以及其他相关福利 由社区举办的有关福利性服务或互动项目
第五节 社区福利
一、社区福利概述 (一)社区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社区是以地缘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 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 体。
地域 物质
构成要素
文化
人口
(二)社区福利的含义与特征 社区福利是指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发挥社 区自主性,充分利用社区内外的一切资源来解决 社区居民基本生活问题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所采取 措施的总和。 1. 普遍性 2. 地域性 3. 互助性
二、我国公共福利的主要内容
基本公共福利
享受层次公共福利 发展层次公共福利
基本公 共福利
公共卫 生福利
公共教 育福利
公共设 施福利
社区福利
1.传染病控制 2.食品安全 3.烟草控制 4.药品和疫苗管理
5.环境卫生 6.健康教育与促进 7.食品保障与营养 8.卫生服务
三、我国公共福利的发展与改革
1. 2. 3. (一)我国公共福利制度的发展概况 (二)我国公共福利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中国公共福利 我国的公共福利事业缺少统一的政策规划 我国的公共福利立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二)企业年金的功能 1. 企业年金克服了个人在短期理财过程中的某些缺 陷,更符合企业员工的长期利益。 2. 企业年金是企业经济效益与员工收入之间的纽带。 3. 完全积累制的特征使企业年金成为资本市重要的 资金来源。 4. 企业年金是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
第三节 员工福利
员工福利
三、 企业补充 医疗保险
为满足职工的生活和工作需要, 企业自主建立的、非法定的、在 工资收入之外向员工本人及家属 提供的一系列福利项目。
员工福利的功能
员工福利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福利可以满足企业员工的需求
员工福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
二、企业年金 (一)企业年金概念及特点 企业年金又称职业年金,它是企业为本企业员工 在退休后提供一定的收入保障而根据自身发展需 要和企业的经济实力建立的员工福利制度。 1. 2. 3. 4. 管理和运行方面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效率原则更为突出 采取完全积累制的筹资模式 企业年金属于私人产品
二、社区福利的内容、组织及动作方式 (一)社区福利的主要内容 1. 按社区福利提供的主体
社区提供的福利 社区内机构提供 的院舍服务 政府委托社区实 施的福利服务
2、按社区福利提供的对象
老年人
残疾人
贫困者
社区居民
二、社区福利的内容、组织及动作方式 1. 2. 3. (二)社区福利的组织 社区福利服务的运作资金 社区福利服务的执行人员 社区福利服务的管理机构
第十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概述 特殊人员福利 员工福利 公共福利 社区福利
本章学习要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特殊人员社会福利基 本内容,熟悉员工福利的概念与原则,知 道企业年金的功能与特点,了解公共福利 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福利概述
一、社会福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社会福利的概念、特征与主要内容
广义:指国家依法为全体公民普遍提供的一种旨在 保障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现金和 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狭义:指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以及精神病 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的社会服务。
共享性
( ) 二 社 会 福 利 特 点
服务性
均等性
标准的不确定性
(三)社会福利的基本内容
老年人福利 残疾人福利 社 会 福 利 制 度 框 架 妇女儿童福利 青少年福利 住房福利 教育福利 社会津贴 职业福利 社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