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1.1《劝学》(苏教版必修1)
2011年高中语文 2.1.1《劝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1
青,取之于蓝,而青 取之于蓝, 于蓝; 于蓝;冰,水为之, 水为之,
读文思考: 读文思考:
1、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 、 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的一句话是什么? 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的一句话是什么? 2、作者在本段中选用了哪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五个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五个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
知明而 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表并列关系, 连词,表并列关系,不译
吾尝终日而 吾尝终日而思矣
连词, 连词 , 表修饰与被修饰 关系,可译作“ 关系,可译作“地” 前 : 连词 , 表承接关系 , 连词, 表承接关系, 不译 连词,表转折关系, 后:连词,表转折关系, 相当于“但是、 相当于“但是、却”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 劝学名句: 劝学名句: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
• 黑发不知勤学早,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 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 年华一去不复返, 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在难成 • 知识永远战胜愚昧 •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 • • 作文: 作文: • 随着电脑走进我们的生活,一种新的“读书无用”的观点 随着电脑走进我们的生活,一种新的“读书无用” 开始在一些人中流行,他们认为打开电脑,什么都可以查到, 开始在一些人中流行,他们认为打开电脑,什么都可以查到,不 再需要辛辛苦苦的去学,去记,去写。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写 再需要辛辛苦苦的去学,去记,去写。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一篇文章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文体不限, 字左右 字左右。 一篇文章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文体不限,700字左右。
高中语文劝学同步练习 苏教版 必修1
10 劝学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木直中.说(zhòng)蓼.蓝(liǎo)锲而不舍.(shè )B、輮.以为轮(róu)槁暴.(bào)用心躁.也(zào)C、跂.而望矣(qì )跬.步(guǐ )金石可镂.(lòu)D、生.非异也(xìng)二螯.(áo)骐.骥一跃(qí)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3、下列句子“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4、下列句子中“而”字所表示的关系的判断,不正确的一句是()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表示转折关系)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表示递进关系)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表示并列关系)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表示顺承关系)5、下列句子中“绝”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B、佛印绝类弥勒(非常)C、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非常)D、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6、下列句子中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金属制的刀剑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查)B、吾尝跂.而望矣(提起脚后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指声音宏大)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河水)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合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过错)二、语段阅读阅读下列语段,完成7-11题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训练:第二单元第7课《劝学》 Word版含答案.doc
苏教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7课《劝学》同步训练(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22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解析:选C。
A项,“知”通“智”;B项,“生”通“性”;D项,“有”通“又”;“暴”通“曝”。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复挺.者(支持)其曲中.规(合乎)砺.(磨刀石)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 驽马..十驾(劣马)生.非异也(资质,天赋)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风雨兴.焉(起)解析:选C。
A项,挺:直;B项,疾:这里引申为“洪亮”;D项,备:具备。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解析:选B。
B项,“水”是名词作动词,A、C、D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选B。
A项,古义是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是知识、学识的渊博;B项,古今意义均为“半步”;C项,古义是藏身的意思;今义是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D项,古义是爪子和牙齿;今义是坏人的党羽、帮凶(贬义)。
5.下列选项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解析:选C。
A项为宾语前置;B项为状语后置;C项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句;D项为固定句式。
6.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吾尝跂而.望矣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君子生非异也.解析:选D。
高一语文同步:2.1《劝学》课件(苏教必修1)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荀子》二十卷。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 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劝:劝告,劝说,劝阻
——今义
解题:劝学 “劝”为何意?
劝,勉励。这个字统领全篇,告诉 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 文章。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一段
君子曰:学不可以 已。
——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段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 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 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知明而行无过矣。
第9章 扩声系统重调要音 字词
词类活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
前,作状语,当“每日”讲。 2、其曲中规
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动词的使动 使…弯曲
古今第9异章 义扩声(系统古调音/今)
1、劝学:
勉励/规劝、劝戒
2、輮以为轮: 把…做成/认为
3、金就砺则利: 金属做成的刀剑/金子
月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
之然也。
判断句
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
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
成这样。
通“又”。
通
使动用法。
“曝”。
通“煣”。
张
月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 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 可以合乎圆规。
形容词活用
为名词:弯度。 张 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劝学 同步练习1
劝学同步练习1一、基础训练1.选出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音、义判断正确的一项()A.故不积.跬步(jí,积累)B.驽.马十驾,功在不舍(nǔ,低劣)C.锲而不舍.(shě,遗弃)D.金石可镂.(lòu,雕刻)解析:A.jī;B.nú;C.放弃。
答案:D2.选出对下面句中加点字“十”“一”判断正确的一项()①骐骥一.跃②用心一.也③不能十.步④驽马十.驾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解析:①一次,②专一,③④数量词。
答案:D3.选出加点的“而”所表示的关系不同的一项()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解析:前三句表转折,译为“却”;D.表承接答案:D4.“疾”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小病,②苦痛,③痛恨,④快、迅速,⑤强、猛烈,⑥通“嫉”,妒忌,⑦弊病,缺点。
试确定下面句中的“疾”字该选用哪一个义项,在后面括号里标明号码。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海瑞)素疾大户兼并()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会长老,问人民所疾苦()解析:要准确理解实词在句中的意思。
答案:⑤④①③⑦②5.“绝”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杜绝、断绝,②隔绝,③极、尽、穷尽,④停止、消失,⑤无路可通,⑥很、非常,⑦渡过。
试按“疾”字要求做练习。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佛印绝似弥勒()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解析:要准确理解实词在句中的意思。
答案:⑦④⑥②二、阅读训练(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典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1练习:2.1.1 劝学(节选) Word版含解析.docx
获得教养的途径求学之道劝学(节选)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B.金就砺.则利砺:磨砺。
C.而绝.江河绝:横渡。
D.金石可镂.镂:雕刻。
解析:B项,砺:磨刀石。
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风雨兴焉圣心备焉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善假于物也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筋骨之强D.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解析:D项,都是连词,表修饰。
A项,兼词,于是,于此/语气词;B项,介词,表比较/介词,引出对象;C项,代词,代“冰”/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答案:D3.找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解析:A项,“有”同“又”,“暴”同“曝”;B项,“生”同“性”;C项,“知”同“智”。
答案:D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解析:B项,名词用作动词,其余都是名词作状语。
A项,日:每天。
C项,上:向上。
D项,箕畚:用箕畚。
答案:B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D.车柔以为..轮解析:C项,指烂木头或比喻不可造就的人。
古今义相同。
A项,古义为“广博地学习”,今义为“学问广博精深”。
B项,古代专指长江、黄河,今泛指一切江、河。
D项,古义为“把……制成”,今义为“认为”。
答案:C6.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A.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马之千里者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解析:C项和例句都是定语后置。
高中语文《劝学》自学检测 苏教版必修1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版块一求学之道8.劝学(节选)Ⅰ.学习目标: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Ⅱ.学法建议: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后所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
学习本文之前,我们要了解高考对古代诗文阅读的要求:“1.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A”。
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我们学习本文,应该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学会分析浅易的议论文章,并且能熟练的背诵这篇文章。
Ⅲ.课前预习:(一)字音字形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輮.()(2)骐骥..()(3)镂.()(4)锲.而不舍()(5)跬.步()(6)螯.()(二)文学常识填空2.荀子,名,末期赵国人。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作有《》二十卷,该书标志着古代说理文也进一步成就。
(三)文言知识归纳3.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及本字。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通。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3)君子生非异也通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古义今义(2)声非加疾.也。
古义今义(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古义今义(4)用心..一也。
古义今义(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二专题1.1 同步练习 《劝学(节选)》
《劝学(节选)》(一)基础知识积累1. 给下列字注音。
木直中.( )绳其曲.()中.()规輮.()以为轮虽有.()槁.( )暴.( )就砺.()参.( )省.( )知.()明须臾.( )跂.()而望矣假舟楫.()者生.( )非异也跬.( )步骐骥.( ) 驽.( )马十驾锲.( )而舍之金石可镂.( )螯.( ) 蛇鳝()爪.()牙2.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1)鞣以为轮“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君子生非异也“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鞣以为..轮古:___________________今:认为(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___________________今:学问渊博(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古:___________________今:现多比喻为坏人效力的人,他们的党羽,帮凶。
(4)非蛇鳝之穴不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古:___________________今:心灵的某种依靠(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一也。
..,用心黄泉古:___________________今: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
用心古:___________________今: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4.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和意思。
(1)木直中绳,鞣.以为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曲.中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心一.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训练:02+劝学(节选)+Word版含解析.doc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尝跂.而望矣跂:抬起脚尖B.假.舆马者假:借助C.非能水.也水:游泳D.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资质,天赋【解析】A项,“跂”应为踮起脚跟。
【答案】 A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取之于.蓝②寒于.水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解析】①介词,从;②介词,比;③连词,表递进;④连词,表转折。
【答案】 D3.找出与“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中的“上”和“下”用法相同的一项()A.非能水.也 B.·以为轮C.日.参省乎己 D.非利.足也【解析】C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状语。
A项,名词作动词;B、D两项,使动用法。
【答案】 C4.默写下列名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_。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阅读课文第3段,完成5~7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半步B.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驾:马行走一天的路程C.蟹六跪而二螯.螯:蟹脚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躁:浮躁,不专一【解析】螯:蟹钳。
【答案】 C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与“锲而舍之”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吾尝终日而.思矣C.蟹六跪而.二螯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解析】A项和例句中的“而”都表转折关系。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2011同步2.1劝学学案
《劝学》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3、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学习时间:三课时五、学习过程(一)导学理解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和“锲而不舍”(二)作家简介、解题1、作家简介荀子(约前313~前238),名,战国期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和均是他的学生。
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
《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的意思。
《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三)课文诵读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组织学生齐读。
(四)检查学生课前预习1、字形字音木直中()绳参()省()锲( )而不舍輮()以为轮金就砺()则利知()明而行无过矣虽有槁暴( ) 须臾()驽()马善假()于物跬()步金石可镂()跂()而望骐骥()爪()牙2、解释下列实词⑴劝学劝:⑵学不可以已已:⑶輮使之然也然: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参:省:⑸木直中绳中:⑹吾尝终日而思矣尝:⑺金就砺则利就:⑻吾尝跂而望矣跂: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彰:⑽假舟楫者假:⑾而绝江河绝:⑿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兴:⒀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功:⒁筋骨之强强:⒂用心躁也躁:3、重点虚词(一)“而”选出与解释项相对应的课文语句⑴连词,表转折,可翻译成“却”“但是”⑵连词,表递进,可翻译成“而且”“并且”。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达标测试2.1劝学节选515
苏教版 45分钟课堂达标测试(劝学(节选))筑基达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吾尝跂.而望矣()(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其曲中.规()(5)虽有槁暴.()(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7)君子生.非异也()提示:字音靠识记,通假字主要有字音相似、字形相近两种情况。
答案:(1)kuǐ(2)qì(3)lòu(4)zhòng (5)yòu 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 通“性”2.解释下面的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提示:古今异义主要靠识记。
答案:(1)古义:长江黄河;今义:泛指大河。
(2)古义:爪子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提示:A项中“NF038”通“煣”;B项中“知”通“智”;D项中“生”通“性”。
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后跟。
B.声非加疾.也疾:快,这里引申为“洪亮”。
C.假.舆马者假:凭借,利用。
D.而绝.江河绝:断绝。
提示:D项“绝”:渡,横渡。
答案:D5.解释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
(1)吾尝终日而思矣()(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蟹六跪而二螯()提示:本题帮助我们整理“而”字的用法。
参考答案:(1)连词,表修饰(2)连词,表转折(3)连词,表递进(4)连词,表并列6.解释下列各句中“焉”字的用法。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提示:本题帮助我们整理“焉”字的用法。
苏教版-语文-高一 苏教必修一《劝学》同步测试
劝学1、选出下列加点词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輮.以为轮(使……弯曲)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参省..乎己(参与检验)B.声非加疾.也(强,宏大)而闻者彰.(清楚,明显)非利.足也(脚走的快)C.而绝江河..(泛指河流)君子生.非异也(资质,禀赋)神明自得.(愉悦)D.无以..至千里(无法)用心躁.也(浮躁,不专心)驽马十驾.(驾驭)2、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臂非加长也,而见着远3、下列句中“而”字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B.吾尝终日而思矣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D. 吾尝跂而望矣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金就.砺则利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C.老臣窃以为..之往来..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行李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答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如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分析第一节,将其分层并写出层意。
6、翻译下列句子。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第二节文字的特点,你认为这段文字的议论中心是()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劝学》同步练习
劝学基础链接1.下面选项中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是(A.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选出下面选项中加点的两个“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C.①蟹六跪而.二螯②吾尝终日而.思矣D.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两个虚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青,取之.于蓝锲而舍之.D.风雨兴焉.圣心备焉.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A.木直中.绳(zhōng符合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guǐ半C.金就砺.则利(lì磨刀石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qì用刀雕刻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其曲中.规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6.下列各句中,没有形容词作名词现象的一项是(A.其曲中规B.筋骨之强C.登高而招D.积善成德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车柔以为..轮C.君子..曰:学不可以已D.吾尝终日..而思矣8.下列加点字古今异义词的词义变化类型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B.蚓无爪牙..之利C.蟹八跪.而二螯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9.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马之千里者B.青,取之于蓝C.时人莫之许也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尝试运用(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0—13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苏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劝学(节选)
同步练习:劝学(节选)同步练习:劝学(节选)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3.“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假设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g.代词,同“尔”,你,你的(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_______(2)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________(3)顺风而呼,声非如疾也________ (4)蟹八跪而二螯________(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________ (6)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4.下列句中的“上”与例句中的“上”用法相同的是[ ]例句:上食埃土A.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B.物价上涨C.上下天光,一碧万顷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5.从下面的比喻句中找出正面设喻的一项[ ](1)青出于蓝 (2)冰寒于水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5)车柔以为轮 (6)金就砺则利(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1)(3)(5)(7)B.(1)(2)(5)(6)C.(2)(4)(7)(8)D.(3)(5)(6)(8)6.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A.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雁荡具体而微者。
D.今战士还者不足两万耳。
7.下列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是[ ]①车柔使之然也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科己③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⑤瑜等率轻锐继其后⑥吾妻之美我者⑦其至又加少也A.①②B.⑤⑦C.④⑥D.②③(二)阅读1.阅读下面节选自《荀子·劝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
高中语文《劝学》同步检测题苏教必修1
高中语文《劝学》同步检测题苏教必修1高中语文《劝学》同步检测题苏教必修1达标检测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道德高尚的人〕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验〕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2.下面句子中“已〞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学不可以已A.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B. 已.行,非弗思也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D. 可以已.大风3.下列句子中“疾〞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有疾在腠理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B.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C.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D.疾.风知劲草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吾尝终日..而思矣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吾尝跂而望.矣②故愿望.见太后③今就砺则利.④兵革非不坚利.也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二、翻译与默写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7.默写〔1〕,輮以为轮,,虽有槁暴,,。
〔2〕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4〕,臂非加长也,;顺风而呼,,而闻者彰。
,非利足也,;假舟楫者,,.三、课外语段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这中,耻尤为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知识点梳理
一、基础知识
1.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輮(róu)以为轮金就砺(lì)则利智(zhì)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bào)须臾(yú)驽(nú)马
C.善假(jià)于物跬(kuǐ)步金石可镂(1òu)
D.跂(qì)而望骐骥(jì)爪(zhǎo)牙
2.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A.假如
B.假装
C.借助,利用
D.假的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A.在那里
B.什么
C.助词
D.代词“之”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A欺凌,损害B.晒C.又猛又急的D.暴躁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A.量词;功劳,功勋
B.驾驶;工作,事情
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D.量词;功能
(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A.断,断绝
B.超越,超过
C.拒绝
D.横渡,横穿
4.“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
b.连词,表递进关系。
c.连词,表转折关系。
d.连词,表因果关系。
e.连词,表顺承关系。
f.连词,表修饰关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⑥蟹六跪而二螯()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课文阅读训练
“积土成山,……用心躁也。
”
6.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子亦有不利焉
C.朝济而夕没版焉
D.将焉取之
7.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不同的意思
A.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指:
今义指:
B.用心一也
古义指:
今义指:
8.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①青,取之于蓝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⑤冰,水为之⑥君将哀而生之乎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③⑦⑧
D.④⑤⑧
9.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何陋之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0.准确翻译下边文句。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 11.本段共六句,共分几层?请在文中标出来,并指出每层的大意。
12.本段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三、阅读下列文字,按文后要求答题。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枝而穷。
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故君子结于一也。
13.注音
①衢()②()
14.解释加点的词
①无冥冥之志者:
②无赫赫之功:
③事两君者不容:
④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⑤心如结兮:
15.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译:
②尸鸠在桑,其子七兮。
译:
16.这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17.这一段的论点是:
参考答案
一、1.D2.C3.(1)C(2)A(3)B(4)C(5)D 4.①c②b③f④d⑤f⑥a5.B
二、6.B7.A蟹钳;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B因为用心;集中注意力或居心8.B9.A10.略 11.分三层。
一层(l-2句),学习要积累;二层(3-4句),学习要有恒;三层(5-6句)、学习要专心 12.比喻论证
三、13.①qú②téng 14.①昏暗不明的样子,这里有精诚专一的意思②显著盛大的样子③侍奉
④善;仪态⑤凝结在一起15.①所以没有精诚专一的精神,就不会智慧豁然贯通。
②布谷鸟喂小鸟,平均对待,始终如一 16.学习(或办事)应专心致志 17.故君子结于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