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制度
营运车辆管理制度
营运车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营运车辆的管理,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和运营安全,保障交通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营运车辆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出租车、货车、客运车辆等。
第三条营运车辆管理制度是公司的一项基础管理制度,必须严格执行。
第四条公司负责车辆管理制度的实施和监督。
第二章车辆的配备第五条公司营运车辆的配备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车辆应进行合法注册,保险等手续。
第六条公司营运车辆的品牌、型号和颜色应当统一,标有公司的标识和标牌。
第七条公司车辆应当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并进行记录。
第八条公司车辆应按照相关要求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安全装备等。
第三章车辆的使用第九条营运车辆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禁超载、疲劳驾驶、酒驾等违法行为。
第十条营运车辆的使用应遵守公司的相关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
第十一条营运车辆的使用应注意保养维护,保持车辆的良好状态。
第十二条营运车辆的使用应保持整洁,做好车辆的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
第四章车辆的安全第十三条营运车辆的安全是公司的首要任务,严格要求车辆驾驶员按规定使用安全带,严禁违规操作。
第十四条营运车辆的安全管理应保证车辆的技术状态、悬挂状态和整备状态。
第十五条营运车辆的安全管控应配备相应的车辆追踪装置、GPS系统等。
第十六条营运车辆的安全应加强驾驶员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驾驶员的管理水平和技能。
第五章车辆的维修第十七条营运车辆的维修应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维修过程记录应详细并及时更新。
第十八条营运车辆的维修应选择质量可靠的维修厂,使用原厂配件。
第十九条营运车辆的维修应定期进行检查,并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测。
第二十条营运车辆的维修工作应做好技术档案和维修档案的管理,确保维修质量。
第六章车辆的经营第二十一条营运车辆的经营应合法合规,遵守相关规定,签订合同。
第二十二条营运车辆的经营应合理规划车辆的使用路线,提高运营效率。
第二十三条营运车辆的经营应保证安全、高效和高质量的服务,确保客户的安全和满意。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2016年1号令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2016年1号令)本规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障运输安全,发挥车辆效能,促进节能减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道路运输车辆包括道路旅客运输车辆(以下简称客车)、道路普通货物运输车辆(以下简称货车)、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以下简称危货运输车)。
本规定所称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是指对道路运输车辆在保证符合规定的技术条件和按要求进行维护、修理、综合性能检测方面所做的技术性管理。
第三条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应当坚持分类管理、预防为主、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原则。
第四条道路运输经营者是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对道路运输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周期维护、视情修理、定期检测和适时更新,保证投入道路运输经营的车辆符合技术要求。
第五条鼓励道路运输经营者使用安全、节能、环保型车辆,促进标准化车型推广运用,加强科技应用,不断提高车辆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第六条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监督。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具体实施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监督工作。
第二章车辆基本技术条件第七条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车辆应当符合下列技术要求:(一)车辆的外廓尺寸、轴荷和最大允许总质量应当符合《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1589)的要求;(二)车辆的技术性能应当符合《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 18565)的要求;(三)车型的燃料消耗量限值应当符合《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JT 711)、《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JT 719)的要求。
营运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营运车辆技术管理,保持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障运输生产安全及高效节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规定(注:发布此部令时公交运输、出租车运输、租赁车经营管理的法规性文件),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运输经营者对营运车辆的技术管理以及运输管理机构对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监管。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运输经营者,是指取得《运输经营许可证》的道路客货运输、城市公交运输、出租车运输经营者及汽车租赁、汽车驾驶培训的经营业户。
本规定所称营运车辆,是指配发《运输证》,从事经营性客货运输以及用于汽车租赁经营、驾驶员培训经营的车辆.第四条运输经营者是所属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本规定落实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同时接受运输管理机构对其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监管,以及对其营运车辆市场准入的审查和车辆技术性能定期审验.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领导下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其他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对辖区各类运输经营者的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实施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车辆技术管理第六条运输经营者应当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车辆技术管理的法律、法规;执行交通运输部制定的营运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第七条运输经营者应当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车辆技术及车辆技术管理标准(规范);执行交通行业标准规范的营运车辆技术要求.第八条运输经营者应当建立由车辆技术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的车辆技术管理机构.所属车辆较少的,应当有专职技术管理人员负责车辆技术管理工作。
第九条车辆技术管理机构主要职责:(一)做好营运车辆购置前有关车辆综合性能要求、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及客车类型等级的评估;(二)负责营运车辆技术档案的建立和记录填写,保证营运车辆技术档案的完整和准确;(三)根据国家标准及车辆的结构性能、使用条件等因素,科学、合理制定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定额标准,包括各主要营运车型的定期维护周期、作业项目及燃料消耗量定额,轮胎行驶里程定额等。
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制度、台账
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制度、台账(参考文本)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制度一、车辆选购管理制度1、选购车辆时应根据当地运输市场状况和使用条件进行选型论证,重点考察车辆的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及维修方便性,选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车辆发展规划、满足实际需求的车辆.2、选购的车辆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及《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的要求。
3、选购中高级客车时,选择交通部、我省及其他省(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社会发布推荐的中高级客车车型;选购货运车辆时,优先选择交通部对社会发布的推荐车型。
二、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出厂新车投入使用前,建立车辆技术档案.2、车辆技术档案主要内容包括:车辆基本情况、主要部件更换情况、修理和二级维护记录(含出厂合格证)、技术等级评定记录、营运客车等级核定记录、车辆变更记录、行驶里程记录、交通事故记录等。
部分推荐表格式样见附件。
3、妥善保管车辆技术档案。
相关内容的记载及时、完整、准确。
4、规模较小企业的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可由其委托机动车维修企业负责。
5、车辆办理过户变更手续时,完整移交车辆技术档案.三、车辆维护制度.1、车辆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
2、日常维护是以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为作业中心内容的车辆维护作业。
3、一级维护是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主,并检查有关制动、操纵等安全部件的车辆维护作业。
4、二级维护是除进行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查调整转向节、转向摇臂、制动蹄片、悬架等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容易磨损或变形的安全部件为主,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检查调整发动机工作状况和排气污染控制装置等的车辆维护作业。
5、按规定进行车辆维护。
二级维护按期执行。
维护作业项目符合《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18344)等有关技术标准或原厂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无漏项或减项作业,符合技术要求。
车辆营运管理制度(3篇)
车辆营运管理制度(3篇)车辆营运管理制度(通用3篇)车辆营运管理制度篇1为加强我中心机动车管理,适应高等级公路发展需要,切实做到全中心机动车安全运行、科学管理、合理使用、节约成本,发挥机动车使用最大效益,杜绝机动车安全责任事故,保障全中心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中心实际情况和管理实践,特制定以下制度:一、车辆驾驶员管理1、机动车驾驶员必须经过车辆管理机关考试合格,领取驾驶证,经中心领导批准后方可驾驶本单位车辆。
严格执行公司定车定人规定,非定车驾驶员未经领导批准,严禁驾驶本单位车辆。
特种车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机动车驾驶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车辆年审,参加中心及分管科室、站的安全学习,提高安全意识,时刻把安全行车放在首位,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和本中心的安全管理规定制度,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
对故不参加安全学习者,除提出批评教育外,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3、机动车驾驶员要严格执行交通法规,服从交通警察及本单位负责人的管理,自觉遵守驾驶员“十不准”。
4、严格落实机动车辆安全责任制,按照谁用车谁负责的原则,对外出车辆进行管理;车辆在外出期间,用车部门和个人要对所使用的车辆负全部责任。
5、机动车驾驶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体现高等级公路管理部门文明形象,模范遵守国家及高等级公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严格按机动车安全操作规程驾驶车辆,严禁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无视安全开“霸王”车;严禁疲劳、酒后等违章驾驶;违章罚款或处罚由驾驶员自负。
6、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要按照交通法规规定,保护现场,积极抢救伤员,并及时报警,报告中心领导,听候处理。
坚决杜绝逃逸现象发生。
二、车辆管理制度1、我中心机动车实行集中调配,分级管理。
各站主要领导对站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负责。
中心各科室主要领导对本科室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负责。
中心综合科明确一位机管人员负责中心机动车的日常管理并指导、督促全中心机动车的管理。
2、各科室业务用车应填写派车计划,填写用车事宜、时间、地点等,由综合科统筹安排,没有特殊情况,不按计划要车的,不予安排,确属需要,经中心领导批准后综合科方可安排。
运输车辆管理制度规定范本
运输车辆管理制度规定范本运输车辆管理制度规定范本【精选7篇】如何准备运输车辆管理制度规定?快来看看吧。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你所接触过的制度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运输车辆管理制度规定范本,欢迎大家分享。
运输车辆管理制度规定范本(篇1)第二条、文化厅系统车辆安全管理实行“谁拥有、谁负责”和分级管理的办法,各单位自行管理好本单位的车辆。
第三条、各单位要制定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车辆管理,做好经常性的车辆检修、保养和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
第四条、实行节假日车辆封存制度。
节假日期间,各单位除因工作需要保留公务用车外,其他车辆全部封存。
第五条、驻乌鲁木齐市区的区级文化单位节假日期间严禁车辆外出,特殊情况确需外出乌鲁木齐市区的,须经文化厅主要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城。
未经允许擅自出城的,要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造成安全事故或者经济损失的,将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第六条、实施严格的车辆派遣制度。
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车辆派遣制度,做到凡出车必须履行派遣手续,严禁公车私用。
因公车私用引发的`一切后果,由单位领导、车辆管理人员和驾驶人员承担责任。
第七条、驾驶员安全行车规范(一)驾驶人员要经常观察和检查各种仪表和报警装置,通过嗅觉感察异味,及查明油路、电路、传动装置、离合装置有无故障,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排除或处理。
(二)驾驶人员要经常对车辆进行检查,特别是长途行车,要注意检查灯光、转向、制动及轮胎磨损程度。
(三)严禁酒后驾车,包括含酒精的饮料。
(四)长途行车要防止疲劳驾驶,出现打瞌睡现象要及时停车休息,待精神恢复后再行车。
(五)严禁强行超车、超速行驶,保持安全车距。
防止追尾事故和爆胎事故的发生。
(六)严格遵守高速公路行车规定,严禁超载、超重、超宽、超高行驶。
(七)冬季冰雪路面行车,保持安全车速和车距。
注意防冻及润滑油的加注或质量状况。
公司营运车辆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公司营运车辆管理制度范本为充分发挥公司车辆营运增收,努力提高其运行效率,切实加强对车辆的调度管理,规范用车程序,合理使用车辆,节约费用开支,防止和清除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根据公司现行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由公司指定的部门负责管理的所有营运车辆(不含公务用的小车)。
二、公司所有营运车辆的证照稽核、维修、检修、年审、车辆保险及养路费支出等事项统一由车辆管理部门或指定的专人负责办理;并由车辆管理部门认真建立相关车辆包括车辆型号、车辆原值、基本装备、技术性能、逐年行驶里程、车辆分配等情况档案,以备跟踪管理。
三、车辆管理1、车辆管理部门对所属各车辆设置“行车记录表”,车辆使用前,由驾驶员就上一次记录表上的读数与车辆里程表进行核对、检查,出车结束后,驾驶员应认真记载行驶里程、时间、地点、用途等。
并由车辆管理部门不定期地进行抽查。
如发现记载不实、不全或未作记载,第一次提出批评;第二次处于罚款____元;对屡教不改者,将其劝退辞职;2、驾驶员必须坚持以安全第一、杜绝隐患发生为原则。
严禁驾驶员随意将车辆和钥匙交给他人以试驾或顶岗,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概由本人负责;3、车辆行驶回公司时,一律停按指定的地点顺序停车,严禁乱停乱放;4、营运车辆的出行必须由车辆管理部门统一调度管理,不得讲价还价;5、所有营运车辆,未经公司领导批准同意,不得携带私货(包括自用物资),一经发现将以一罚十进行处罚;6、对未按程序执行,或未经批准擅自出车者,车辆管理部门将追查行为人责任,并将其发生的所有费用划归个人承担;7、车辆管理部门将不定期进行上路巡查;四、驾驶员管理1、驾驶员必须核对驾照等级和个人身份证,对驾驶不同类型的车辆依据驾照等级和驾驶经验由管理部门考核后定岗。
驾驶员应在每次出行时对自己所开车辆的各种证件的有效性应进行检查,确保证件的齐全、有效;2、驾驶员在行车前还必须对车辆做好基本检查(如水箱、油量、机油、刹车油、电瓶液、外观等),如发现故障或不安全隐患、配件失窃或损坏等现象,应立即报告车辆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否则将对对由此引发的后果负责;3、驾驶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它有关交通安全管理的规章规则,安全驾车,并应遵守本公司其他相关的规章制度。
营运车辆管理制度
营运车辆管理制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营运车辆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营运车辆的安全、规范和高效运营,各地纷纷制定了相应的营运车辆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营运车辆管理制度的内容和重要性,并探讨其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营运车辆管理制度的内容营运车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车辆准入标准:制定营运车辆的准入标准,包括车辆年限、排放标准、安全配置等,以确保车辆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2. 车辆登记与备案:对营运车辆进行登记和备案,确保车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车辆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3. 车辆运营许可证管理:营运车辆需要取得运营许可证才能合法运营,相关管理制度规定了许可证的申请条件、审批流程以及有效期等。
4. 车辆运营监督:建立营运车辆运营监督机制,对车辆的运营行为、运营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确保车辆运营符合规定。
5. 车辆维护与保养:规定营运车辆的维修保养要求,包括定期检查、保养记录等,保证车辆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下运营。
6. 车辆事故处理:制定车辆事故处理的程序和要求,明确责任划分和应急措施,保障车辆事故后的安全和权益。
二、营运车辆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营运车辆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公众出行安全、维护市场秩序和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1. 保障公众出行安全:规范的营运车辆管理制度可以确保车辆的技术状况和安全配置符合标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公众的出行安全。
2. 维护市场秩序:营运车辆管理制度可以防止无证运营、超范围运营等违规现象,维护交通运输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3. 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通过对营运车辆的管理和监督,可以促使运营企业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提供更加优质的交通运输服务。
三、营运车辆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执法力度不足:在营运车辆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执法力度不足可能导致一些违规行为的发生。
运输车辆管理制度范文(五篇)
运输车辆管理制度范文为了充分合理配置公司运输资源,发挥整体运输效能,降低运输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1、运输车辆(以下简称:车辆)管理1.1车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以达到资源共享,减少费用,提高整体运能。
1.2车辆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由物流部负责统一预算审核上报。
1.3车辆实行定车定人管理,利于对车辆技术状况的掌握,保证行车安全。
1.4车辆必须按规定的地点统一停放,排列整齐有序,车内车外保持整洁干净,随车工具和消防器材齐全完好。
1.5车辆必须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验合格,达到安全技术状况良好,设备齐全。
1.6车辆行驶必须相关证照(件)齐全有效,以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查验。
1.7驻外办事处车辆按公司《驻外办事处车辆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
1.8车辆统一建立规范的车辆技术档案。
2、车辆使用2.1车辆使用每天由车辆调度员根据运输工作量需求进行调派。
2.2送货采取定时和随时送货相结合的方法,统一按线路(片区)一车多点调配车辆,提高车辆使用率,降低运输成本。
2.3非经营用车,根据具体运力情况,合理调派车辆。
2.4车辆行驶必须凭车辆调度员签发的“运输行车单”行驶,驾驶员中途不能任意改变行车路线,如改变行车路线和地点需部门领导批准(长途),收车后按要求据实填写好行车记录。
2.5员工私人用车,必须经部门领导批准,同时一切费用自理。
2.6车辆是公司固定资产,是完成目标任务不可缺的经营工具,使用管理人必须规范操作,妥善管理,确保车辆状况完好。
2.7车辆途中发生的费用根据各业务部门人员用车量,物流部准确统计,报公司财务部,由财务部考核到各用车部门或人员。
3、车辆保养及维修3.1驾驶员对分管车辆要经常进行例行检查。
即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进行检查,以便及时排除故障。
(检查项目。
水、油、电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制动系统是否完好正常;轮胎装置是否完好正常;电气、灯光系统是否正常使用;发动机、底盘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声;当前停车位置是否有渗漏痕迹等)3.2车辆实行计划保养和平时保养相结合。
某营运管理中心机动车辆管理制度
某营运管理中心机动车辆管理制度为加强中心机动车辆管理,提高车辆使用效率,保障车辆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中心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车辆管理原则1. 统一管理:车辆实行统一管理,确保车辆资源合理配置、高效使用。
2. 安全第一:确保车辆行驶安全,预防交通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3. 节约使用:合理使用车辆,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4. 规范操作: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规范驾驶行为,确保行车安全。
二、车辆管理职责1. 车辆管理部门负责车辆的统一管理、调度、维护和保养。
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车辆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3. 驾驶员负责车辆的日常使用、维护和保养,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行车安全。
三、车辆使用规定1. 车辆使用应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安排,优先保障重点工作和紧急任务的用车需求。
2. 公务用车应按照规定程序报批,非公务用车应尽量减少,确需使用的,应说明原因和用途。
3. 驾驶员应按照指定路线和时间行驶,不得擅自改变行程。
4. 车辆使用期间,驾驶员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行车安全。
5. 车辆使用完毕后,驾驶员应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地点,并及时归还钥匙。
四、车辆维护和保养1. 车辆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车辆性能良好。
2. 驾驶员应自觉遵守车辆维护和保养规定,发现故障及时报告并处理。
3. 车辆维修应选择正规维修企业,确保维修质量。
4. 车辆维修费用按有关规定报销。
五、车辆保险和年检1. 车辆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为车辆办理保险和年检手续。
2. 驾驶员应自觉遵守保险和年检规定,确保车辆合法上路行驶。
六、车辆事故处理1. 发生车辆事故,驾驶员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2. 按照事故处理规定,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和处理。
3. 事故责任按照事故调查结果确定,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七、车辆纪律1. 驾驶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禁酒后驾车、疲劳驾驶。
2. 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不得有违章行为。
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第13号【发布部门】交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0.03.07【实施日期】1990.10.0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1990年3月7日交通部令第13号发布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汽车运输业运输车辆(汽车和挂车)的技术管理,保持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证安全生产,充分发挥运输车辆的效能和降低运行消耗,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汽车运输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车辆技术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对运输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
第四条车辆技术管理应依靠科技进步,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建立车辆质量监控体系,推广检测诊断和计算机应用等先进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车辆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第五条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把管好、用好、维修好车辆,提高装备素质,确保运输车辆在使用中的良性循环,作为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运输单位各自的主管部门应把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列为运输单位经理(厂长)任期责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六条交通部归口管理全国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或其授权的所属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归口管理本地区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各汽车运输单位负责本单位车辆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七条交通部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车辆技术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二)依法制定全国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和制度;(三)负责全国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协调服务;(四)组织交流和推广车辆技术管理的先进经验和现代化管理方法。
第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和制度,并组织实施;(二)依法制定本地区有关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定额和措施;(三)对本地区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进行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协调服务;(四)组织安全、法制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车辆技术管理人员、技工、驾驶员的素质;(五)推广现代化管理方法和先进经验,开展爱车、节油、节胎等竞赛活动和各种咨询服务。
营运车辆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营运车辆安全技术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营运车辆运行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营运车辆,包括客车、货车、危险品运输车等。
三、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把安全放在首位,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 全面管理、责任到人:实行全面管理,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驾驶员的责任。
3. 定期检查、及时维护:对营运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护。
4. 科技兴车、提高水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营运车辆安全技术管理水平。
四、管理机构与职责1. 公司成立营运车辆安全技术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营运车辆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2.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营运车辆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3. 各部门、各车队要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本车队的营运车辆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五、营运车辆安全技术管理要求1. 车辆购置:购置的营运车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安全性能。
2. 车辆登记:营运车辆必须按规定办理车辆登记手续,取得行驶证、营运证等。
3. 车辆检查:驾驶员在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要按规定检查车辆,确保车辆安全技术性能良好。
4. 定期维护:按照车辆使用说明书和相关规定,对营运车辆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5. 车辆维修:车辆维修应由具备资质的维修单位进行,维修后需经检验合格。
6. 车辆报废:营运车辆达到国家规定报废标准的,应予以报废。
7. 车辆保险:营运车辆必须投保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并根据实际情况投保商业保险。
六、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开展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
2. 对新入职驾驶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的安全驾驶知识。
3. 对驾驶员进行安全行车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七、监督检查1.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营运车辆安全技术管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营运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营运车辆技术管理,确保车辆安全、高效、经济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营运车辆及其技术档案的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规范管理、确保安全;3. 精细化管理、提高效率。
第二章车辆技术档案管理第四条车辆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 车辆基本情况:车辆型号、购买日期、使用年限、行驶里程、发动机号、车架号、车牌号等;2. 车辆检验报告:年审、环保、安全技术检验报告等;3. 车辆维修保养记录:日常保养、维修、更换零部件记录等;4. 车辆事故处理记录:交通事故、故障处理等;5. 车辆变更记录:车辆所有人、使用性质、行驶路线等变更情况;6. 车辆报废记录:车辆报废原因、报废日期等。
第五条车辆技术档案的管理要求:1. 车辆技术档案应实行一车一档,由车辆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归档;2. 车辆技术档案应保持完整、准确、及时,不得遗失、损坏;3. 车辆技术档案的查阅、复制、修改等,需经车辆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4. 车辆技术档案的保管期限为车辆报废后5年。
第三章车辆技术档案的使用第六条车辆技术档案的使用范围:1. 车辆年审、环保、安全技术检验;2. 车辆维修保养、更换零部件;3. 车辆事故处理;4. 车辆变更、报废;5. 其他与车辆技术管理相关的业务。
第七条车辆技术档案的使用要求:1. 使用车辆技术档案时,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制度规定;2. 使用车辆技术档案时,应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3. 使用车辆技术档案时,应妥善保管,防止档案遗失、损坏。
第四章车辆技术档案的监督与检查第八条车辆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车辆技术档案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及时。
第九条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应依法予以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十条本制度由企业车辆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正规公司营运车辆管理制度
正规公司营运车辆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车辆管理,确保车辆安全、高效、经济运行。
2. 本公司所有车辆必须遵守国家交通法规,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车辆管理规定。
3. 车辆管理部门负责制度的制定、修订和监督执行。
二、车辆使用管理1. 车辆使用应遵循“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使用者需对车辆的安全和完好负责。
2. 驾驶员需持有有效的驾驶证件,并定期参加交通安全教育和培训。
3. 车辆出行前,驾驶员需对车辆进行常规检查,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 严禁私自将车辆用于非工作相关的私人事务,违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三、车辆维护保养1. 车辆管理部门应制定详细的车辆维护保养计划,并监督实施。
2. 车辆应按照厂家推荐的时间或里程进行定期保养。
3. 对于车辆出现的故障,应及时修理,不得带病运行。
4. 保养和维修记录应详细登记,以便于跟踪和管理。
四、费用管理1. 车辆的燃油、维修、保养等费用应实行预算管理,严格按照财务规定报销。
2. 对于超出预算的费用,应经过审批后方可报销。
3. 鼓励节能减排,合理规划行车路线,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五、安全管理1. 驾驶员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行车安全。
2. 公司应为车辆和驾驶员购买相应的保险,以减轻因交通事故带来的损失。
3. 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员应立即报告车辆管理部门和保险公司,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六、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公司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或其他纪律处分。
2. 对于造成公司财产损失的,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车辆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更新,将及时通知全体员工。
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营运车辆的技术管理,确保车辆安全、高效、经济地运行,保障乘客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营运车辆及其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第二章车辆档案管理第四条建立营运车辆技术档案,包括以下内容:1. 车辆基本情况:车辆型号、生产厂家、购置日期、行驶里程、购置价格等;2. 车辆使用情况:行驶路线、使用时间、维护保养记录等;3. 车辆维修记录:维修日期、维修项目、维修费用、维修单位等;4. 车辆保险记录:保险种类、保险期限、保险金额等;5. 车辆报废情况:报废原因、报废日期、报废单位等。
第五条车辆档案应实行电子化管理,便于查询和统计。
第三章车辆检查与维护第六条车辆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1. 日常检查:驾驶员每天出车前、收车后应进行车辆外观、灯光、喇叭、雨刮器、轮胎等项目的检查,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2. 定期检查: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发动机、底盘、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关键部件;3. 专项检查:根据季节、气候、路况等因素,对车辆进行专项检查,确保车辆在恶劣条件下安全运行。
第七条车辆维护保养应按照车辆使用说明书和维修保养手册进行,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第四章车辆维修管理第八条车辆维修实行定点维修制度,选择信誉良好、技术力量雄厚的维修单位进行维修。
第九条维修费用应按照维修项目、维修材料和工时费用进行核算,确保维修费用合理。
第十条维修完成后,维修单位应提供维修报告,驾驶员和维修人员应共同验收。
第五章车辆报废管理第十一条车辆达到国家规定的报废标准,或经鉴定无法修复的,应及时报废。
第十二条报废车辆应按照国家规定办理报废手续,并妥善处理报废车辆。
第六章责任与奖惩第十三条公司对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实行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
汽车公司营运车辆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原则为加强本公司营运车辆的管理,确保车辆安全、高效、经济地运行,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原则。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营运车辆的管理工作。
三、管理内容1. 车辆资质管理3.1 经营资质:车辆必须持有有效的《道路运输证》、《机动车行驶证》、《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许可证》,在规定位置放置客运标志牌。
3.2 技术等级资质:从事旅游包车运输的车辆,必须具有中级以上客车,其技术等级应当达到行业标准《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 198-2004)规定的一级技术等级。
3.3 车辆技术档案:按照国家规定建立营运车辆技术档案,实行一车一档,实现车辆从购置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管理。
主要包括车辆基本情况、主要部件更换情况、修理和二级维护记录、技术等级评定记录、类型及等级评定记录、车辆变更记录、行驶里程记录、交通事故记录等。
2. 车辆使用管理4.1 公司内交通车辆归口管理由人力资源及行政部负责,公司内一切机动车辆须经汽车车队验证、编号、登记后方可使用。
4.2 对公司内机动车辆使用部门每月检查一次,公司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技术检验、车辆检验,有交通管理部门发牌照的由交警部门检验,无牌照的由公司运输、安全和设备部门组织检验,并经常进行抽检,抽检不合格的车辆禁止行驶。
4.3 车辆安全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机动车辆的操纵机构、制动机构、喇叭、灯光、雨刷和后视镜等必须齐备、灵敏、可靠和有效。
3. 车辆行驶管理5.1 一切车辆靠右行驶,互相礼让,不争道、不抢行,通过交叉路口、弯道、公司大门口应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
5.2 让车与会车:货车让客车,大车让小车,拖拉机让汽车,非机动车让机动车,空车让装载车。
5.3 公司区内机动车的行驶速度:大小客车、大小货车、摩托车和拖拉机为10km/h,各种车辆出公司大门、倒车及出入厂区、厂房时不超过5km/h,车间内行驶速度为3km/h,有其他规定的,按规定行驶。
公司运营车辆管理制度
公司运营车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车辆管理行为,提高车辆利用率,保障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有效控制运营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运营车辆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所有车辆的购置、使用、维护和报废等。
第三条公司运营车辆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人车同行、合理使用、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公司运营车辆的管理属于公司管理范畴,各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维护公司车辆的正常运营。
第二章车辆购置与报废第五条公司运营车辆的购置应按照公司的规定程序进行,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资金预算审批。
第六条公司运营车辆的报废须经公司管理部门审批,报废车辆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第七条公司运营车辆的购置和报废实行定期更新制度,确保公司车队设备更新换代。
第三章使用管理第八条公司运营车辆的使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驾驶员须持有效驾驶证。
第九条公司运营车辆的使用应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不得超员、超速、超时行驶。
第十条公司运营车辆的使用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四章维护保养第十一条公司运营车辆的维护保养由公司指定的维修单位进行,按照规定周期进行。
第十二条公司运营车辆的保养应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保证车辆在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十三条公司运营车辆的维修工作应按照规范的维修程序进行,确保维修质量。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四条公司运营车辆的安全管理属于公司管理范畴,每一辆车都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第十五条公司运营车辆在行驶中如遇事故,应立即停车并向公司管理部门报告。
第六章违规处罚第十六条公司运营车辆的驾驶员如有违章行为,将被给予相应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将受到解聘处理。
第十七条公司运营车辆的管理部门有权对违章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维护公司的管理秩序。
第七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变动将另行公告。
第十九条对于本制度未尽事宜,由公司管理部门进行解释。
第二十条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以上为公司运营车辆管理制度,希望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公司车队的正常运营,确保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
营运车辆管理制度
营运车辆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营运车辆是企业重要的资产之一,对于保障公司的运营效率和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和优化车辆管理,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和保证车辆安全性,制定本营运车辆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营运车辆,包括但不限于客车、货车、专用车辆等。
三、车辆使用规定1. 所有车辆在出车前应经过保养和检查,确保车辆机械性能和安全性符合要求。
2. 车辆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驾驶资格和证件,并按照交通规则进行驾驶。
严禁酒驾、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
3. 客车司机应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遵守相关礼仪和服务规范。
4. 车辆停放时应选择合适的停车场,严禁在道路上违规停车,造成交通拥堵或妨碍他人正常行驶。
5. 车辆使用人员应妥善保管车辆钥匙,严禁将钥匙交由未经授权的人员使用。
四、车辆保养和维修1. 车辆保养工作由专业的保养人员负责,保养周期和方式按照车辆制造商的要求进行执行。
2. 发现车辆故障或损坏时,应及时报修,并按照维修流程进行处理。
3. 维修过程中,应选择正规的维修点,不得随意更换零部件或委托未授权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五、车辆油耗管理1. 车辆使用人员应合理安排行车路线,避免不必要的绕行和空驶,提高燃油利用率。
2. 对于长期停放的车辆,应及时关闭引擎,避免不必要的油耗。
3. 车辆油耗记录应按照规定进行上报和整理,为节能减排提供数据支持。
六、车辆管理责任1. 公司需设立专门的车辆管理部门,负责车辆的购置、保管、维护和报废等管理工作。
2. 车辆使用人员应自觉遵守本制度,并对自己所使用的车辆负有保管责任,确保车辆安全和完好。
七、制度执行和监督1. 公司将定期对车辆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并及时向相关人员进行通知和培训。
2. 所有车辆使用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了解和掌握本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3. 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严重情况将追究法律责任。
八、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如有需要,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变更,并及时向相关人员进行通知和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运车辆技术管理规定(《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修订草稿-提供给修订工作组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营运车辆技术管理,保持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障运输生产安全及高效节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规定(注:发布此部令时公交运输、出租车运输、租赁车经营管理的法规性文件),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运输经营者对营运车辆的技术管理以及运输管理机构对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监管。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运输经营者,是指取得《运输经营许可证》的道路客货运输、城市公交运输、出租车运输经营者及汽车租赁、汽车驾驶培训的经营业户。
本规定所称营运车辆,是指配发《运输证》,从事经营性客货运输以及用于汽车租赁经营、驾驶员培训经营的车辆。
第四条运输经营者是所属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本规定落实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同时接受运输管理机构对其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监管,以及对其营运车辆市场准入的审查和车辆技术性能定期审验。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领导下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其他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对辖区各类运输经营者的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实施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车辆技术管理第六条运输经营者应当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车辆技术管理的法律、法规;执行交通运输部制定的营运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第七条运输经营者应当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车辆技术及车辆技术管理标准(规范);执行交通行业标准规范的营运车辆技术要求。
第八条运输经营者应当建立由车辆技术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的车辆技术管理机构。
所属车辆较少的,应当有专职技术管理人员负责车辆技术管理工作。
第九条车辆技术管理机构主要职责:(一)做好营运车辆购置前有关车辆综合性能要求、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及客车类型等级的评估;(二)负责营运车辆技术档案的建立和记录填写,保证营运车辆技术档案的完整和准确;(三)根据国家标准及车辆的结构性能、使用条件等因素,科学、合理制定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定额标准,包括各主要营运车型的定期维护周期、作业项目及燃料消耗量定额,轮胎行驶里程定额等。
(四)制定营运车辆定期维护计划及计划落实,向运输管理机构报送相关备案资料和车辆二级维护计划报表。
(五)开展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考核监管工作和安全行车、节能降耗、车辆维护等业务培训、技术竞赛活动;(六)落实营运车辆行车记录仪、车载gps设备的应用与监管工作;第十条营运车辆技术管理主要制度:(一)车辆购置、更新、报废管理制度;(二)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三)车辆燃料消耗量定期记录与考核奖惩管理制度;(四)车辆视情修理与定期维护管理制度;(五)车辆行驶记录仪与车载gps监控系统监管制度。
第十一条运输经营者应当正确处理运输生产和车辆技术管理的关系,在保障营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的基础上,实现安全和节能降耗的运输生产。
在接受应急任务和重大运输业务前,应当对营运车辆进行整车装备和安全性能的全面检查,确保车辆良好技术状况。
对长期异地从事运输的所属车辆,应当纳入营运车辆定期维护计划并加强管理。
第三章车辆性能要求第十二条运输经营者应当结合运输市场供求状况和运行条件,对车辆进行选型论证,选购符合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适应经营许可范围的车辆。
第十三条以汽油或者柴油为单一燃料,总质量超过3500千克的新购置营运车辆,应符合交通行业标准《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jt 711)和《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jt 719)的要求。
(一)营运车辆应当选购交通运输部发布在《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中的节能车型。
(二)城市公共汽车、出租汽车的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另行规定。
(三)在用营运车辆实际燃料消耗量超过交通行业标准对在用营运车辆规定的燃油消耗限值时,应当退出营运市场,退出营运市场办法另行规定。
第十四条营运车辆应当符合《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的要求,并按照《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198)进行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车辆技术等级达不到二级车况的车辆,禁止从事经营性运输。
(一)客货运输车辆应进行市场准入前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检测,不符合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的,不予评定车辆技术等级,不允许从事经营性运输。
(二)车辆经定期审验时的综合性能检测,原评定的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已不符合评定要求的,车辆技术等级应当据实调整。
第十五条旅客运输车辆应当按照交通行业标准《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 325),进行营运客车类型等级评定(复核)。
(一)道路班线旅客运输和旅游(包车)客运车辆,应当是交通运输部发布的《高级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表》或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发布的《中级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表》中的等级车型。
(二)乡村公路营运客车应当是符合《营运车辆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 325)规定的普通级等级别条件的车辆。
(三)公共汽车、出租车及租赁性质的客运车辆,按照交通行业标准《营运车辆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 325)有关车型规定评定客车类型等级。
(四)车辆经定期审验时的客车类型等级复核,原客车类型等级已不符合原评定要求的,其类型等级应当据实调整。
第十六条大吨位柴油厢式货车、货运列车以及采用集装箱、甩挂运输方式的货车,应当选择交通运输部发布的《道路货运汽车及汽车列车推荐车型表》中的车型。
《道路货运汽车及汽车列车推荐车型表》中的车型,实行公路通行费优惠政策。
公路通行费优惠政策由交通运输部商国家发改委确定发布,全国统一执行。
第十七条车辆取得《运输证》后,禁止擅自改变车辆类型或用途、更换车辆主要总成部件、增大车辆外廓尺寸(包括货厢栏板内尺寸)或者增加承载限值以及擅自加装燃油箱。
(一)改变车辆类型或用途,是指将客车改为货车、货车改为客车、普通货车改为专用货丰、专用货车改为普通货车、卧铺客车改为座位客车、座位客车改为卧铺客车。
(二)更换车辆主要总成部件,是指更换与原车型不—致的发动机、变速箱、前桥、后桥或者车架;更换车辆车身或者罐车罐体;改变车辆悬架形式(空气悬架、复合悬架、钢板弹簧式悬架等悬架形式之间的改变)。
(三)增大车辆外廓尺寸(包括货厢栏板内尺寸)或者改变车辆承载限值,是指增大车辆外廓尺寸(车高、车宽或车长),拆除货厢拦板或者加装活动式栏板,改变车辆注册登记的相关尺寸;增加或者减少轮胎数量;增加或者减少车轴数量;增加钢板弹簧式悬架钢板弹簧片数;增加客车座位或者卧铺铺位。
(四)营运车辆燃油改燃气时,须报经当地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监管部门审批,由取得经营资格的单位进行改装。
第十八条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设备的其它有关技术管理规定,由交通运输部颁布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具体规定。
第四章营运车辆档案第十九条运输经营者对配发《运输证》的车辆,应当建立《营运车辆技术档案》(见附件一),在运输管理机构审查确定后,原始档案内容不得随意更改。
第二十条《营运车辆技术档案》主要内容为:车辆基本情况登记、车辆参数与配置登记、主要部件更换情况、修理和二级维护记录、车辆变更记录、车辆行驶里程与燃油消耗记录、交通事故记录等。
第二十一条《营运车辆技术档案》应当及时对变动中的有关情况及规定记录进行规范、准确的记录,并按照运输管理机构要求,定期向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篇二: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制度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制度为加强对营运车辆的技术管理,保证车辆的正常营运。
特制定本制度:一、营运驾驶员要认真执行公安交通、出租汽车管理机关对出租汽车的统一规定。
二、要认真坚持车辆的检查制度。
对车辆保养部分勤检查,对车辆证件部分勤核实,对车辆年审部分勤落实。
三、做好日常的维护与保养,发现车辆损伤,有故障的要及时修复,按期或根据车辆使用状况及时进行修理。
四、严格遵守车辆驾驶操作规程。
如车辆因违反操作规程导致车辆损伤;超正常磨损致使车辆停运、修理,提前报废,驾驶员要赔偿经济损失。
五、严禁未经公司同意私拆,私换车辆各大总成及车内设施。
造成经济损失,驾驶员要赔偿。
六、公司技术安全部门要严格车辆交接程序,搞好车辆的技术资料,档案的管理。
七、公司技术安全部要加强对车辆的检查与监督,发现问题要督促驾驶员及时修理及处理,并做好记录及跟踪检查。
九、对违反以上规定,视情节轻重要对驾驶员以赔偿经济损失,罚款,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合同及劝退的处理。
篇三:车辆技术管理制度车辆技术管理制度为了保证营运车辆技术质量,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公司安全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车辆档案管理1、行驶证、营运证、附加费证、购车发票、附加费收据复印件及车辆照片等有要归档保存,建立车辆基本情况档案;2、车辆驾驶员要在每月25日前将车辆的月行程里程、保养维修、肇事情况上报公司安技部登记,由安技部负责人核实后填写车辆技术档案;3、车辆重要部件或证件如有改动,应及时将改动情况归档备案备案。
二、车辆检查1、司机平时出车前后要做好检查,严禁带病营运,一经发现,视情节轻重予以教育处罚;2、公司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车辆进行检查,车辆技术状况必须达到以下标准:(1)车辆号牌齐全、清晰,安装位置正确,无遮挡物;(2)灯光、喇叭、雨刮器、观后镜等装置齐全有效;(3)发动机汽缸工作正常,无异响、漏油、漏水等现象;(4)转向装置操作灵活,无过紧或过松现象,高速行驶时车辆不会出现跑偏或摆头现象:(5)制动系统良好,符合国家制动规范要求,前后四轮的定位准确b(6)车辆各种线路完好,连接安全牢固;(7)轮胎保持良好,轮胎胎冠上的花纹深度不得少于3.2mm:(8)其他部件符合安全行车标准。
3、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检查发现车辆状况不佳的或违反公司安全管理规定的,有权作出责令车辆停驶、检修等处理的决定。
三、车辆保养和审验1、关于车辆三级维护、季检、年审。
(1)车辆按规定时间间隔或里程进行二级维护,必须到具有二级维护资质的维修厂进行;(2)车辆进行二级维护后,司机要将二级维护单交到公司备案;(3)严禁车辆二级维护弄虚作假现象;(4)车辆每年进行综合检测一次,进行技术等级评定。
2、按规定参加交替、运管部门组织的检测、年检、年审。
3、车辆每行驶5万公里必须进行中修;4、车辆每行驶10万公里必须进行大修;四、车辆报废规定1、报废条件:凡车辆技术经济情况达到下列条件之一者,应予以报废。
(1)车辆超期使用,主要总成部件磨损腐蚀或严重损坏,性能工况严重下降,无修复价值;(2)因交通事故造成主要总成或大部分零件严重损坏,已无修复价值;(3)累计行驶里程达到50万公里以上或经过三次大修以上,且零部件损坏严重的老旧车;(4)车辆经过长期使用,耗油量超过国家定型车出厂标准规定值15%的。
(5)经修理和调整后仍达不到国家对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要求的;2、报废程序(1)司机申请报废,经公司核准报市车管所批准,从批准之日起列入报废车,停止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