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宣教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是保护珍稀物种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针对一个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研究,并评估该项目的可行性。

2.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具有完善设施和资源的自然保护区,以促进珍稀物种的繁衍和保护,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资源。

3. 可行性研究方法为评估该项目的可行性,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进行项目地点的实地考察,了解生态环境和资源情况;- 调研类似项目的成功案例,并分析其经验和教训;- 进行市场需求调研,评估生态旅游市场的潜力;- 评估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并进行财务分析。

4. 可行性研究结果基于研究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项目地点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适宜的生态环境,建设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较高;- 类似项目的成功案例表明,自然保护区建设能够有效保护珍稀物种,并为当地经济带来可观利益;- 生态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可通过适当的策略和合理的管理得到回收。

5. 项目可行性建议基于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项目可行性建议:- 继续进行进一步的环境调查和评估,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吸引游客并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 建立与当地社区的合作机制,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加强财务管理和监控,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

6. 结论通过本可行性研究,我们认为该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项目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

我们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策划,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完整版)

自然保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2496-11自然保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自然保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青岛文昌鱼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一、地理概述拟选划的青岛文昌鱼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胶州湾口外,竹岔岛东北,大桥岛以东海域,距青岛市区以南五公里,南部紧邻大公岛岛屿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心区位于南沙一带(东经120°20′15″-120°24′49″;北纬35°57′57″-36°00′18″)。

该海域周边有进出胶州湾的主要航道和锚地,并临近我市城区和港口区,地理位置较为重要。

二、自然环境状况(一)海底地貌拟选海域位于鲁东隆起区东南的沿海地带,是灵山岛坳陷与胶莱坳陷的结合部,最小水深6.8m,平均水深15m,由南沙向ESE向延伸,呈新月形展布。

该处砂体是块古沉积体。

根据柱状取样,钻孔和浅地层剖面资料,除北部边缘沟底部有基岩出露,其余均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

基底为燕山期花岗岩。

央有后期侵入的基岩脉。

该区自中生代末期花岗岩侵入之后,处于稳定状态,长期受风化侵蚀。

从第四纪晚期更新世开始,有陆相冲洪积沉积,该时期沉积了大量由花岗岩等风化形成的以长石石英为主的砂、砾沉积,这是该区砂矿形成的主要时期。

自然保护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

自然保护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

2.3 经济和社会价值(4分)
a、 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 方面具重大意义(4分)
b、 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 方面具较大意义(2分)
c、 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 方面具一般意义(1分)
4.6 生态旅游规划 4.6.1 本区生态旅游的原则 4.6.2 规划的指导思想 4.6.3 旅游资源评价 4.6.3.1 旅游优势 4.6.3.2 山地景观 4.6.3.3 水域景观 4.6.3.4 生物景观
4.6.4 旅游发展前景预测 4.6.5 环境容量分析 4.6.6 客源和市场分析 4.6.7 环境质量控制 4.6.8 绿化美化规划 4.6.9 三废处理 4.6.10 旅游项目规划 4.6.11 旅游效益分析
d、 面积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或总面积 <5000公顷,且不能满足c有关条件的自然保护区(0 分)
2.2 科学价值(8分)
a、 在生态、遗传、经济等方面具有极高 研究价值(8分)
b、 在生态、遗传、经济等方面具有较高 研究价值(5分)
c、 在生态、遗传、经济等方面具有一般 研究价值(2分)
d、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简单,类型单一;物种
相对丰度较低,区内物种种数占其所在生物地理区或行政省
内物种总数的比例<10%,或高等植物种数<500种,或脊椎
动物种数<100种(0分)
1.4 稀有性(10分)
a、 属世界性珍稀或濒危、残遗类型(10分) b、 属国内珍稀或濒危、残遗类型(5分) c、 在国内分布较少或有特殊保护价值(2分) d、 在国内分布比较普遍(0分)
可保护属性(20分)
2.1 面积适宜性(8分)
a、 面积足以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其总 面积>20000公顷,且核心区面积>2000公顷(8分)

自然保护地规划体例的融合实践——以《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总体规划》为例

自然保护地规划体例的融合实践——以《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总体规划》为例
世界遗产管理规划与西方国家公园管理规划 体系一脉相承,是一个以目标为导向、以计划为 依托、以成果为检验标准指导世界遗产开展适应 性管理的规划内容。由于世界遗产管理规划没有 统一的官方标准,所以本文选取在价值特征上与 可可西里较为接近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总体管理 规划进行分析。该规划首先在价值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公园的总目标,将公园总目标分解成不同
图1部分中国自然保护地规划内容对比 图2英国峰区国家公园规划体系示意
理规划为例,首先由国家公园管理规划提出总目 标、专项目标及各层次专项行动计划,然后由各 个不同的专项规划和分区管理规划完善管理规划 确定的相关目标和规划内容。其次通过发展规划 体系处理开发建设、规划许可、人为活动管理和 监督等相关工作(图2)。管理规划提出了明确的 目标和考核指标,用于指导规划实施方开展具体 的管理活动。而发展规划体系中的开发控制内容 也有较为明确和详细的建设指引,便于国家公园 管理机构开展涉及开发建设的规划许可_7“j。
方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从国内外实践来 看,作为指导保护管理的根本规划,二者均属于 战略层面的规划,体现出较高的综合性,其内容 深度、形式和使用方式均与“详细规划”“专项 规划”等指导实施的规划存在较大差异¨‘4】。
1中国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特征 从中国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的框架可以看
出,无论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还是其他 类型的自然保护地的总体规划,都具有典的 物质空间规划属性,通常包括保护分区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设施建设规划和居民点调控等
3规划背景和需求 201 6年9月,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青海省可 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其中第八条指出
“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 规划”。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青海可可西里世 界自然遗产,实现保护与发展相协调,20l 8年3 月,《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总体规划》编 制工作正式启动。相对以往,本次规划主要面临 以下新的要求。

景区自然生态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景区自然生态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景区自然生态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第一章概述第一节项目名称与业主概况项目名称:某某景区自然生态保护建设项目项目类别:旅游基础设施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地点:江苏省某某市项目业主:某某市某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主管单位:某某市某某管委会第二节项目研究范围和主要依据一、项目研究范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项目摘要、项目建设的主要景点简介、建设背景以及建设的必要性;分析研究项目拟进入的目标市场;确定项目建设范围,分析研究外部建设条件,拟定项目建设工程内容及建设方案;研究确定拟建工程的建设规模和主要功能作用;分析研究环境状况,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制定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提出项目建设的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提出项目建设工程招投标方案;分析并评价项目财务投资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评价项目投资风险等。

二、项目编制主要依据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9号);2、《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发[1985]6号);3、《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4、《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某某市旅游发展第十二五专项规划》;6、国家、部门、省等颁布的有关法规、技术规范、定额及取费标准;7、某某市政府有关部门和项目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第三节编制的原则1、以坚持旅游资源的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为编制原则。

2、本项目的工程布臵与建设,应符合江苏省、某某市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等要求以及某某景区总体规划。

3、景区内的工程项目建设,不能以景区内自然景观及植被遭到破坏为代价,应在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基础上,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使旅游资源开发与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本工程建设项目,应能满足本工程范围内的各主要景点和景观都能方便游客的观光和游览,同时,也能保障游客旅游的人身安全,能满足游客进入中心景区游览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基本需要。

【美文先睇】生态系统视野中的自然遗产美学价值评估:可可西里保护区案例研究

【美文先睇】生态系统视野中的自然遗产美学价值评估:可可西里保护区案例研究

【美文先睇】生态系统视野中的自然遗产美学价值评估:可可西里保护区案例研究【摘要】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项目指出,生态系统服务具体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作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生态系统具有的在游憩、精神、宗教、美学以及其他非物质方面的效益。

其中,美学价值在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申遗材料已于2017年2月送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是中国于2017年唯一参选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本文以处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进程中的青海可可西里为例,对其自然遗产的美学价值进行评估。

根据《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方案》,青海省将全面加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实现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由国家级自然遗产迈向世界级自然遗产的保护管理的目标。

【关键词】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美学价值;美学价值评估;自然遗产【作者简介】张玉钧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旅游系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茵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旅游系副教授张玏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青海杂多藏民村落徐亚丹/摄通常认为,生态系统的美学价值,是自然生态系统以其自然景观和直接孕育的文化景观为人们的审美感知所带来的愉悦价值及其本身客观美学属性拥有的价值。

它作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的一部分价值,有别于生态系统其他服务功能价值,具有非物质性、对于个体的主观性和对于群体的客观性。

根据生态系统美学价值的特征,可以进一步认为美学价值的受益人为所有通过生态系统获得审美愉悦的人,既包括平常生活在该生态系统附近的当地人,也包括专程前往该生态系统、为获得美学价值而开展游憩活动的旅游者。

对生态系统美学价值的研究,既可以补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个体系的价值研究,也是创新性地从美学角度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非使用价值,将其进行货币化核算,使其能与有市场价值的物品进行比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美。

自然保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 (2)

自然保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 (2)

自然保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报告名称:自然保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报告目的:通过对目标区域进行调研,评估自然保护区建区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调研范围:选定目标区域进行野外调研,包括地理环境、生物多样性、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的调研。

调研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专家访谈等方式进行调研。

调研内容:1. 目标区域地理环境调研:对目标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进行调研,评估其适宜性建设自然保护区的条件。

2. 目标区域生物多样性调研:对目标区域的植物种类、动物种群、生物地理特点等进行调研,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价值和保护潜力。

3. 目标区域社会经济影响调研:对目标区域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情况、社会影响等进行调研,评估自然保护区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4. 自然保护区建设可行性评估:根据以上调研结果,评估自然保护区建区的可行性,包括政策法规支持、社会接受度、经济可行性等方面。

调研结论和建议:1. 目标区域地理环境适宜性评估:目标区域地理环境条件较好,适宜建设自然保护区。

2. 目标区域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目标区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建设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意义。

3. 目标区域社会经济影响评估:建设自然保护区对当地社会经济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可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减少不利影响。

4. 自然保护区建设可行性评估:根据综合分析,认为建设自然保护区是可行的,但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

建议:1. 制定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和管理方案,明确保护区范围和管控措施。

2. 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交流,提高他们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度。

3.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能力,推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

4. 加强科研和监测工作,收集、整理和利用相关数据,为保护区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根据调研结果和建议,建设自然保护区是可行的,并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和保护建议。

自然保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

自然保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

自然保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自然保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一、背景和目的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自然生态系统而建立的特定地区。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评估在特定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对环境、社会、经济和政策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了解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经验案例。

2. 现场实地调查:前往待建设自然保护区的区域,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特点。

3. 与相关方面进行访谈:与当地政府、科研机构、社区居民等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看法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1. 自然环境:根据实地调查,该区域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2. 社会影响:该区域存在一定数量的居民和农业活动,建立自然保护区可能对当地社区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适当的社会调查和风险评估。

3. 经济影响: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可能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评估其对当地农业、旅游等产业的潜在影响,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4. 政策环境: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的政策支持度较高,有助于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但同时也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 进一步开展社会调查和风险评估,了解当地社区对自然保护区建立的态度和意见,并制定合理的沟通和合作机制。

2. 制定详细的保护措施和管理计划,确保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能有效进行。

3. 组织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知度和支持度,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

4.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五、结论综合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建区的可行性,认为在该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可行的,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沟通,合理平衡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确保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有关自然保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4篇)

有关自然保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4篇)

有关自然保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4篇)【导语】有关自然爱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怎么写出亮点?整理了4篇优秀的《有关自然爱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通用版范文,有规范的开头结尾写法和标准的书写格式。

是您写出深受大家欢迎的调研报告抱负参考模板,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第1篇】有关自然爱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以青岛为例:一、地理概述拟选划的青岛文昌鱼珍稀水生动物自然爱护区位于胶州湾口外,竹岔岛东北,大桥岛以东海疆,距青岛市区以南五公里,南部紧邻大公岛岛屿生态系统省级自然爱护区,中心区位于南沙一带(东经120°20′15″-120°24′49″;北纬35°57′57″-36°00′18″)。

该海疆周边有进出胶州湾的主要航道和锚地,并接近我市城区和港口区,地理位置较为重要。

二、自然环境状况(一)海底地貌拟选海疆位于鲁东隆起区东南的沿海地带,是灵山岛坳陷与胶莱坳陷的结合部,最小水深6.8m,平均水深15m,由南沙向ese向延长,呈新月形展布。

该处砂体是块古沉积体。

依据柱状取样,钻孔和浅地层剖面资料,除北部边缘沟底部有基岩出露,其余均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掩盖。

基底为燕山期花岗岩。

央有后期侵入的基岩脉。

该区自中生代末期花岗岩侵入之后,处于稳定状态,长期受风化侵蚀。

从第四纪晚期更新世开头,有陆相冲洪积沉积,该时期沉积了大量由花岗岩等风化形成的以长石石英为主的砂、砾沉积,这是该区砂矿形成的主要时期。

冲洪积沉积之后,发育了湖泊和沼泽,该时期沉积物岩性简单,以粘土,粘土质细砂为主。

这两个成矿时期形成m2矿层(陆相砂)的主矿体。

进入全新世海水开头入侵初期是以粗砂为主的海陆过渡沉积,该时期是m1矿层(海相砂)的主要形成时期。

后期在潮流作用下,沉积物被重新改造,形成以南沙为中心的潮流沙脊。

砂体四周的海底地貌比较简单。

侵蚀地貌和积累地貌都很发育。

具有代表性的侵蚀地貌是三条侵蚀深槽。

(1)由胶州湾口向东偏南方向延长(中央水道湾外部分),长20km,宽2~3.5km,水深在20m以上,水深45m;(2)竹岔岛东西两侧侵蚀深槽,槽底有钙质或铁质胶结物团块粉沙质粘土和粘土质粉沙掩盖,水深均在20m以上。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述 11.2建设依据 21.3可行性研究结论 3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2.1项目建设背景 52.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6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113.1自然概况 113.2资源概况 153.3社会经济状况 203.4历史沿革 203.5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22 3.6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3第四章建设目标 244.1项目建设目标 244.2指导思想与原则 254.3主要建设任务 26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275.1保护与恢复工程 275.2科研与监测工程 295.3宣教工程 305.4配套工程 30第六章环保、安全与消防 336.1环境保护 336.2安全防护 346.3消防安全 35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367.1项目对环境影响 367.2环境保护措施 377.3环境影响评价 38第八章项目组织保障 408.1组织机构 408.2 项目管理 458.3 保障措施 46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 50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5210.1编制说明 5210.2投资估算 52第十一章效益分析 5811.1生态效益 5811.2社会效益 5911.3经济效益 61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1.1.2项目主管单位林业局1.1.3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建设单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法人代表:1.1.4项目性质新建1.1.5建设地点与范围项目区位于距XX县县城87km的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总面积40621hm2。

1.1.6建设主要内容与规模管理局修建砖混结构陈列馆和宣教中心1600m2;保护管理站2个900m2;保护点6个360m2。

维修硬化支道40km,新修摩托车道45km。

设置大型宣传牌2个。

巡护步道40公里;建设防火隔离带15km;封山育林3500hm2。

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用

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用

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用
项目名称:XX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划
一、项目概况
XX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XXXXX省,总面积4803.58平方公里,
是中国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的重要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
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其中拥有53种《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的国家
180种野生动物及200多种植物及植被。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约有ي
XXXXX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划是建立和完善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的
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快XXXXX自然
保护区管理规划的制定,切实强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保护重点动植物,实现社会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基本内容
本项目主要内容为:
(1)系统研究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及其与保护区管理规划的关系,搜
集当地生态环境及其与管理规划的关系相关资料。

(2)分析当地生态环境状况,系统分析XXXXX自然保护区空间结构、资源配置状况与生态服务功能、保护区服务水平与服务效果、自然保护区
管理效率等;
(3)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及资源分布特点。

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2022修正)

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2022修正)

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2022修正)【发文字号】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6号【发布部门】青海省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01.13【实施日期】2022.01.1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2016年9月23日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22年1月13日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第三章保护、管理和利用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及其缓冲区规划、保护、管理和利用活动。

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自然遗产地划定标准和程序,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可可西里地区及索加乡、曲麻莱县曲麻河乡行政区划内划定并公布的区域。

缓冲区是指按照法定程序划定并公布,在功能上对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有重要影响的外围相邻区域。

第三条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对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规划、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具体工作由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并接受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业务上的监督指导。

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的州、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工作的领导。

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的州、县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环保、林业、农牧、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利、旅游、气象等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相关职责。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和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的州、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管理机构可以依法筹集资金,用于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 基本情况 (1)1.1保护区基本概况 (1)1.1.1自然地理条件 (1)1.1.2 自然资源条件 (5)1.1.3社会经济条件 (7)1.2保护区管理机构基本情况 (10)1.2.1 管理机构 (10)1.2.2 人员配备 (11)1.2.3资产规模 (11)1.2.4财务收支情况经费保障情况 (12)2保护区现状评估 (12)2.1示范效应 (12)2.1.1 生态效益 (12)2.1.2社会效益 (14)2.1.3 经济效益 (15)2.2现有能力状况 (15)2.2.1基础功能设施日渐完善 (16)2.2.2 科研能力建设效果显著 (16)2.2.3 宣传教育能力建设不断加强 (17)2.2.4森林资源安全不断巩固 (17)2.3以前年度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及取得的效果 (17)2.4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18)3项目建设方案 (19)3.1建设依据 (19)3.2建设内容 (20)3.2.1管护设施 (20)3.2.2科研监测设施 (22)3.2.3宣传教育设施 (23)3.2.4 综合科学考察 (24)3.3项目组织实施条件 (24)4项目预算安排 (26)4.1项目预算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情况 (26)4.2投资测算 (27)4.2.1管护设施能力建设 (27)4.2.2科研监测设施能力建设 (28)4.2.3宣传教育设施建设 (28)4.2.4综合科学考察 (29)4.3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9)5预期效果 (30)5.1生态环境效益 (30)5.2经济效益 (30)5.3社会效益 (31)附表1河北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2—2014年度专项资金预算安排表附表2河北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测算表附表3河北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表附件1国办发[2007]2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某等1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复印件附件2 《国家林业局关于河北某等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批复》(林计发[2008]20号)附件3 《河北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资料附件4 《河北省林业局关于河北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人员及内设机构的批复》(冀林人字[2006]25号)附图1河北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图附图2河北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布局图附图3河北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附图4 河北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分布图附图5 河北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图附图6 河北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分布图1 基本情况河北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于2002年10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7年4月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论1.1项目提要项目名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地点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法人名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项目法人代表**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建设目标以保护和改善保护区生境、防止荒漠化为目的,高标准、高质量、有重点地逐步实现保护区基本建设标准化,保护管理科学化,研究实验现代化,经营利用合理化。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结合保护区实际,围绕建设目标,确定以下建设内容:1、新建保护区访问培训中心1处,包括办公楼1幢,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2、实施保护区围栏封育100公里;3、新建种苗繁育基地250亩;4、建立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1套;5、购置办公电脑及配套设施20台(套)。

项目建设期建设期限2019年一年项目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新建保护区访问培训中心投资550万元,占总投资的%;实施保护区围栏封育工程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新建种苗繁育基地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建立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购置办公电脑及配套设施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

项目建设资金全部申请中央预算内国债资金。

项目效益本项目效益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其中:生态效益表现为:有利于保护区的植被恢复,野生植物种群数量增加,有效防治荒漠化,减少沙尘暴发生次数,有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使整个荒漠化生态系统按照自然演变规律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对保护武威、金昌乃至河西走廊、华北地区、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效益表现为:有利于改善项目区所在地区群众的生存环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持,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通过进一步加强保护区建设,将进一步增强保护区的社会影响力,有助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自然保护,将有效推进生态建设步伐,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江源(可可西里)园区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治多管理处_企业报告(业主版)

长江源(可可西里)园区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治多管理处_企业报告(业主版)

2023-01-03 2023-01-03 2023-01-13 2023-01-03 2022-12-29 2023-01-03 2022-12-29 2022-06-01 2023-01-03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环境治理业(4)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三江源国家公园治多县区域自然 教育课堂等宣教设施建设项目开 标记录
青海昊翔建设工程 有限公司
1698.6
2022-05-23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4)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TOP1 治多县河湖管理范围划定项目
3/18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2 TOP3 TOP4 TOP5 TOP6 TOP7 TOP8 TOP9 TOP10
长江源治多区域 2022 年林业草 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国家公园 补助)沙化草地治理项目标段六 长江源治多区域 2022 年林业草 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国家公园 补助)沙化草地治理项目标段三 长江源治多区域 2022 年林业草 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国家公园 补助)沙化草地治理项目标段三 长江源治多区域 2022 年林业草 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国家公园 补助)沙化草地治理项目标段四 长江源治多区域 2022 年林业草 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国家公园 补助)沙化草地治理项目标段四 长江源治多区域,2022,年林业 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国家公 园补助),退化草地补播治理项 目 长江源治多区域 2022 年林业草 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国家公园 补助)退化草地补播治理项目标 段 青海省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 专项治多县 2021 年三江源生态 保护和修复封山育林项目中标(成 交)结果公告 长江源治多区域 2022 年林业草 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国家公园 补助)退化草地补播治理项目中 标结果公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宣教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二O一一年十月编制人员名单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提要 (1)1.2报告编制主要依据 (2)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1.4结论 (3)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5)2.1项目背景 (5)2.2项目建设必要性 (5)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 (9)3.1自然环境 (9)3.2自然资源 (11)3.3社会经济状况 (14)3.4项目建设地格尔木 (15)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16)4.1工艺设计总体要求 (16)4.2工艺设计主要内容 (16)4.3布展方案设计 (20)第五章环保、消防、节能与节水 (22)5.1环境保护 (22)5.2消防 (23)5.3节能 (23)5.4节水 (24)第六章项目建设期限与进度安排 (25)6.1项目建设期限 (25)6.2项目进度安排 (25)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6)7.1估算依据 (26)7.2投资估算 (26)7.3投资进度安排 (27)7.4资金筹措 (27)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28)8.1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28)8.2组织机构 (28)8.3人员编制 (29)第九章经济评价 (30)9.1财务评价 (30)9.2生态效益 (33)9.3社会效益 (33)9.4综合评价与结论 (34)附表: (35)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可可西里生态宣教基地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可可西里生态旅行社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肖晶慧1.1.3项目主管单位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1.4项目性质生态宣教项目,新建1.1.5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青海省政府1995年将本区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并于1996年公布,1997年6月成立了“青海省玉树州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处”,1997年12月国务院批准并公布本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9月保护机构更名为“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管理局内设森林公安分局、管理局办公室、保护管理科、科研宣教科和计划财务科,组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安分局;外设五道梁保护站、不冻泉保护站、沱沱河保护站、卓乃湖保护站和科研站,编制35人,行政上归玉树州人民政府领导,业务上由青海省林业局管理。

目前已建成森林公安分局和五道梁保护站、不冻泉保护站,并根据工作需要建起了楚玛尔河、沱沱河、卓乃湖保护站。

管理局目前共有工作人员58名,其中森林公安干警13名,林政人员22名。

临时工23名。

格尔木基地占地面积21亩。

1.1.6建设目标通过生态宣教基地的建立,最大限度地宣传可可西里,宣传环境保护的意识,宣传可可西里野生动物和高原荒漠生态系统,提高人民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保护湿地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遵守生态道德、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环境的意识,把可可西里建成中国政府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构建和谐社会的窗口。

1.1.7项目建设地点与范围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格尔木,北临建兴巷中心线,南至青海武警总队第四支队,东临青海昆源矿业有限公司,西接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1.1.8建设期限建设期限为18个月,即2011年12月~2013年5月。

1.1.9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3400平方米的生态宣教基地,主要分为昆仑文化厅200平方米、可可西里历史厅200平方米、多媒体宣教厅150平方米、脊椎动物标本厅350平方米、巨型模型厅1000平方米、植物和水生物标本厅100平方米、地质矿产资源厅100平方米、科普互动厅150平方米、全国志愿者接待中心1000平方米、其他辅助用房150平方米。

1.1.10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经估算,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投资为1534.96万元。

投资按项目分,建筑工程601.07万元;设备购置505.1万元;安装工程252.55万元;其他费用72.94万元,基本预备费71.58万元,建设期利息31.72万元。

1.2报告编制主要依据1.《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国家林业局,2001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3.国家标准规范:《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等4.《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1表1-1 财务评价指标汇总表1.4结论通过可可西里生态宣教基地的建立,能有效的展示可可西里的自然生态环境,更好的宣传环保理念,从而有效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极大促进保护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可持续发展,促进社区经济和环保事业的协调发展,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完成自然保护区肩负的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

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是完全可行的好项目。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2.1项目背景可可西里保护区是我国目前建立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湿地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世界第三极”和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是世界上原始状态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被称作“万山之宗、千湖之地、动物王国、人间净土”。

保护区在高寒荒漠生态系统和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和生态探险旅游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科研和生态价值。

保护区因卓有成效地藏羚羊保护工作和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迎迎的故乡而享誉国内外。

1997年保护区成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同年12月国务院批准并公布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建立以来得到了各级党政和业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朱镕基、李岚清专门为可可西里保护工作做过批示。

国家林业局非常重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已经批准第一阶段《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发展建设可行性报告》并完成了一期、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修建一幢使用面积为3100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和完成了不冻泉、清水河、五道梁、沱沱河、卓乃湖五个保护站和科研站建设。

经过长期的建设,保护区建立了基本的工作和生活设施,组建了基本的保护管理队伍,完善了各项保护管理制度。

目前,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工作迈入正轨,保护工作富有成效、宣传教育不断深入,国际、国内影响不断加强,保护成效日益明显,保护区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方面的一个窗口。

但由于受经济、体制、职工素质等诸方面原因的制约,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尚未完全步入现代化发展轨道,在保护设施、科技水平、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保护水平急需加强,特别是作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优势的生态宣教工作有待上档次,成规模。

2.2项目建设必要性1.可以有效地保护可可西里自然生态环境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现有高等植物约202种,分属30科102属。

200多种植物中,青藏高原特有种和青藏高原至中亚高山、西喜马拉雅和东帕米尔分布的种在区系成分中占主导地位。

并有一定数量的北极高山成分,而温带亚洲分布的种较少,温带和世界广布的种极其个别。

据初步统计,青藏高原特有种有84种,约占该区全部植物的40%,其中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特有种和变种约有8个以上。

青藏高原至中亚高山、西喜马拉雅、东帕米尔分布的种50个左右,占该区植物的35%。

北极-高山成分约有5种,温带亚洲成分也仅10种左右。

这些成分表明可可西里植物区系具有青藏高原快速隆起的典型特征,并与中亚高山有着密切的联保护区为我国少有的无人区,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和我国大型动物的重要分布地,同时也是珍稀、濒危、重要保护物种的集中分布区。

特别地,保护区是我国“高原精灵”藏羚羊的主要分布地和我国首个以保护为藏羚羊为目的自然保护区。

据考察,目前该保护区已知哺乳类动物有31种,鸟类有61种,爬行类1种,鱼类6种。

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珍稀兽类有1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即藏羚、藏野驴、野牦牛、雪豹、白唇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种,即藏原羚、盘羊、岩羊、棕熊、猞猁、兔狲、石貂、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鸟类有1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3种,即金雕、胡兀鹫、黑颈鹤,二级保护鸟类8种,即秃鹫、大鵟、红隼、猎隼、燕隼、游隼、鸢、藏雪鸡。

保护区高原荒漠生态系统保存完好,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0 m左右,环境条件非常恶劣,全部属于无人区,没有人类居住,也没有放牧活动,高寒荒漠生态系统类型保存得原始完整,各种植被类型均保持着原生状态,同时也成为耐寒的高原动物躲避天敌和人类伤害的天然乐园。

同时保护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11个关键区域之一,自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隆升强烈,构造运动十分活跃,自然环境演变急剧,生物迁徙、融合比较复杂,形成了独特的高原生物地理区系。

保护区既保留了许多古老的物种,同时又在该地区产生了许多新的种属,成为现代物种分化和分布的中心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物种基因库。

保护区是青藏高原最集中、最大的湿地区域之一。

是长江源区外流流湖区、东羌塘内流湖区和柴达木盆地内流河区的交汇地带,河水流域几乎遍及全区;湖泊星罗棋布,有大大小小的湖泊7000多个,其中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6个,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03个,湖水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高寒沼泽广有分布。

是“中华水塔”、“地球之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保护区内分布有现代冰川256条,冰储量816亿立方米;多年冻土分布站全区面积95%。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冰川和冻土是我国巨大的固体水库,在涵养水源、防止气候变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保护区总面积超过4万平方公里,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加上植被稀疏,淡水缺乏,生存条件极差,自古就是无人居住区。

而正是因为人为干扰相对较少,可可西里才成为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保留原始状态和生态环境最完好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级保护区之一。

神秘的可可西里也带给人们一种向往,但是可可西里腹地旅游的条件尚未成熟,一是对游客自身的身体条件要求太高,二是游客的到来必然会对这里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将会受到干扰。

为了把神秘的可可西里通过一种宣传的形式介绍给世人,让世人了解可可西里,同时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我们的可可西里,同时让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2.生态宣教基地的建立能影响当地居民,使他们的思维产生变革,树立当地人的文化自信,使当地居民认识到保护可可西里可以成为经济致福和文化繁荣的有效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