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柱构造

合集下载

深部地球的窗口——地幔柱

深部地球的窗口——地幔柱

深部地球的窗口——地幔柱在北美大陆腹地,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黄石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之一,公园中遍布间歇泉、温泉、蒸气池、热水潭、泥地和喷气孔,导致园内多数地方存在着奇观的同时,更散发着“恶臭”的硫化氢气体。

走在黄石公园“薄薄的”地壳上,似乎有着天然的危险,好像稍一用力就会踩破“蛋壳”,落入火山口的岩浆之下。

黄石公园就是地幔柱(mantleplume)在地表对应点最直观的表达。

2019年《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通过“地球透镜计划”(Earth Scope)发现黄石公园的火山活动可能受地幔柱驱动的。

这一计划本质类似于人类给地球做“CT”,通过建立数量较大的基站接收信息,还原地球深部的三维成像,基站越密集,分辨率越高,对地球深部的成像就越清晰直观。

1971年,威廉·杰森·摩根发表了地幔热柱理论。

理论显示,地幔柱是地球等行星地幔热对流的一种方式。

较热的岩石由地幔底部一路上升至地幔顶部,此时岩石顶部会部分熔融,岩浆进而喷出地表,这可能是地表“热点”或大陆溢流玄武岩的产生机制。

规模恢弘的大陆溢流玄武岩地幔柱本质上是地球的散热通道之一。

地球在形成之后,内部由于含有的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产生了大量的热,这些内部热能将内部原本固化的岩石融化,产生岩浆。

这些岩浆从内部上升到地表这个过程携带着大量的热能,喷发出地表过程以完成散热。

地球自形成到30亿年前,由于热能充足,岩浆可以直接从地球深部上涌到地球浅部,这种由深部到浅部形成的柱状的岩浆通道就是地幔柱,它的起始位置被认为在地核和地幔的边界(~2900km),这一过程代表垂向的岩浆作用或者说是散热机制。

地球内部的“散热”70年代早期,模拟地幔热柱的流体力学模型显示,地幔柱呈长细柱状,由两个部分组成:底端连至地幔底部,顶端则成球状并随上升而膨胀,整体就像细长柄蘑菇。

《地幔柱构造学说》课件

《地幔柱构造学说》课件

地Hale Waihona Puke 柱与地 震活动的关 系地幔柱与矿 产资源的关 系
地幔柱与地 球深部结构 的关系
地幔柱构造学说的发展前景
地幔柱构造学说的提出,为地球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地幔柱构造学说的发展,有助于揭示地球内部的动力学过程 地幔柱构造学说的应用,有助于预测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幔柱构造学说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地球科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地幔柱:地球内部热对流形成的柱 状结构
应用:地幔柱构造学说可以帮助地 质学家预测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储量, 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Part Five
地幔柱构造学说的 未来展望
地幔柱构造学说的研究方向
地幔柱的形 成机制
地幔柱与板 块运动的关 系
地幔柱与火 山活动的关 系
Part Three
地幔柱构造学说的 研究历程
早期的地幔柱研究
1960年代:首次提出地幔柱概念 1970年代:通过地震波研究地幔柱 1980年代:通过地磁研究地幔柱 1990年代:通过地球化学研究地幔柱
现代地幔柱研究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 地幔柱构造学
说首次提出
20世纪70年代, 地幔柱构造学 说得到广泛认

地幔柱的形态: 一些科学家认 为地幔柱是圆 柱形的,而另 一些科学家认 为地幔柱是扁
平形的
地幔柱的规模: 一些科学家认 为地幔柱的规 模较小,而另 一些科学家认 为地幔柱的规
模较大
Part Four
地幔柱构造学说的 应用
地幔柱构造学说在板块构造理论中的应用
地幔柱构造学说是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 地幔柱构造学说解释了板块运动和地壳形变的原因 地幔柱构造学说提供了板块运动和地壳形变的动力来源 地幔柱构造学说在预测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地幔柱构造学说45页

地幔柱构造学说45页

1 热地幔柱构造体系
热地幔柱构造体系,包括热点、大陆裂谷、大 洋扩张三个构造系统。三者既可呈现出早、中、 晚三阶段演化关系,又可相互独立自成体系。 如,热点、大陆裂谷各自独立发育于地球演化的 各阶段,大洋扩张构造系统可能主要发育于显生 宙。
⑴热点构造系统
是指热点构造作用过程及其产物所构成的有机 整体,发育于地球演化各地质时期。
俯冲板块从地 表连续至670 km间断面, 并因厚度增加 部分板块已插 入到670 km间 断面的下面
板块与上面不 连续,一个大 的块体正在下 沉至1000~ 1500km深度
板块从地表连 续插入下地幔, 达到1200 km 深度
现代无活动的俯 冲板块,在670 km处滞留的板 块是l00 Ma前板 块俯冲造成的
热地幔柱和冷地幔柱直接制约和决定了地球演 化各阶段引张和挤压两大构造动力体制,从而制 约和影响着地球浅部的各个圈层。
热地幔柱和冷地幔柱之间的相互制约与转化, 又决定了引张和挤压两大构造动力体制的相互制 约与转化,呈现出热点、大陆裂谷、大洋扩张等 引张构造与俯冲、碰撞、造山等挤压构造的演化 和复合叠加。
太平洋形成位置
一般认为,太
平洋是罗迪尼亚 超级大陆在600 ~ 700Ma前由西伯 利亚、北美和澳 大利亚之间通过 的RRR型板块三 联点扩张而成。 这个RRR型板块 三联点当时的古 纬度为20°~ 30°S,与目前南 太平洋热地幔柱 的纬度类似。
南太平洋热地幔柱,呈蘑菇状坐落在下地幔的 D”层上;在2000 km深度处呈圆柱状,最小横直 径约为1500 km;到670 km的深度变为SN向延 伸的椭圆形伞面状,并在上地幔中分成几个二 级地幔柱;这些二级地幔柱在刚性板块中分成 几个三级地幔柱,把玄武岩熔体搬运至地表。其 中一个三级地幔柱向北延伸,并与夏威夷热点 相连;向南延伸的分支通过路易斯维尔海岭与 南极洲埃里伯斯海山的热点相连。

第四章地幔柱构造学与地幔动力学

第四章地幔柱构造学与地幔动力学

速异常可能是这些板片的半同化的
残余物。
•超地幔柱的形态很复杂,丸山茂德
经过大胆的想象,将其简化。地幔柱 从D”层上升并变细,到达地幔的中
部后逐渐向670km深度扩展。在670km
深度处,地幔柱分成若干较小的二级 地幔柱。它们在板块底部后再次扩展, 并沿着板块的断裂或薄弱地区上升, 地幔柱再次变细为三级地幔柱。现在 地球上的大约50个热点,可用这些三 级地幔柱来解释。但是,目前对分支 地幔柱的形态还不很清楚,推测的部 分居多。
(2)线状供给
一种沿条带供给板片的方式,主要指冷板片沿俯冲板块边界连续不断的供给。线
状供给可诱发一条带状排列的冷地幔柱链。特提斯和环太平洋地区的板块消亡地 就是实例。当一冷地幔柱接近核-幔边界层时,边界层上的低密度物质被挤出其 位置,在此位置附近,热地幔柱被诱发生长并持续。冷地幔柱挤压核-幔边界层 的方式也有两种。
板块构造和地幔柱构造之间的关系 •板块构造和地幔柱构造的作用区域明显不同。板块作为一刚性固体块体起作用 的区域,沿消减板块边界,浅于670km;沿发散板块边界.浅于150km。地幔柱构 造则在岩石圈下面的软流圈和中圈内起控制作用,地幔柱构造作用还涉及地核。 地幔柱构造和板块构造是地球内部物质的两种不同对流形式的反映。
2、冷地幔柱
• 冷地幔柱是由滞留在上、下地幔界面附近的板片构成的下降地幔柱。是不保 持刚性板块形状而以巨石状下落的物质移动。
•丸山茂德(1994)认为,据Fakao (1994)的P波层析成像结果,在南太 平洋和非洲地区存在两大低波速异常 带,它们与地幔的两个超大上涌流对 应;在中亚和东亚地区下部的外核上 面,存在高波速异常,它是由大洋板 片聚集、滞留并最终塌落到外核上形 成的,与地幔的超下降)的P 波层析成像结果: ①东北日本型:俯冲板片从地表 连续至670km间断面,并且,由于 厚度增加部分板片已插入到670km 间断面的下面;②巽他型:板片 从地表连续插入下地幔,达到 1200km深度;③特提斯型:板片 与上面不连续,一个大的块体正 在下沉至1000-1500km深度,它大 致与从阿尔卑斯经中东至喜马拉 雅地区的板块边界平行;④南极 型:现代无活动的俯冲板块,在 670km处滞留的板片是lOOMa前板 块俯冲造成的。

构造变动中的地幔柱理论和石油天然气资源

构造变动中的地幔柱理论和石油天然气资源

构造变动中的地幔柱理论和石油天然气资源编译:王立群関岡正弘捕获地球系统为geo system时,处理它的理论最近的进步是显著的。

其进步的原动力在于一个古老概念的崩解和新的概念的诞生。

具体来讲,就是以前认为不动的大陆在简单地运动。

地球系统科学的革命最初在1960年采用了板块构造理论。

比较此前的地质学和化石学的点研究,已经变成了以面为对象的研究。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最近发展出了地幔柱构造理论。

地幔柱理论明确了以下事实:追朔到行星诞生时,大量的陨石和小行星相互撞击而形成地球,经过大融合分离出地核和地幔,其后由地幔对流而引起的热辐射进行冷却。

包括大陆在内的地球表面即地壳不过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产物。

地幔柱构造理论是一般性的,不仅应用到地球,也可以应用到所有的行星中。

地球的表面之所以受到板块构造的支配,是因为地球的自然环境允许这种构造理论的作用(海洋的存在)。

不仅是石油,在所有的资源开发工程学中,到目前为止都依赖地质学,这种状态今后也不会变化吧。

也不能指望在小的油田勘探开发中,宏观的地幔柱构造理论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但是,在地球范围内讨论石油资源时,还不允许忽视地幔柱构造理论。

不仅是石油,在地球范围内的所有资源问题,与任何事物相比,都不允许缺少对地球的理解。

地幔柱构造在板块构造中,首先它不能说明地幔为什么会对流,其次也不能说明在板块边界上,沉入地幔内部的海洋板块的最终命运。

揭开这个谜团的是地幔柱构造理论。

地幔柱构造理论利用地震波分析方法,以地震波断面分析技术做为基本的分析手段。

板块构造理论中的研究对象包括称为岩石圈的地壳和地幔上部的一部分。

厚度60到100公里。

地壳本身的厚度,在大陆部分为30公里,在海洋部分为6公里。

地球的半径是6400公里,地幔的厚度是2900公里。

所以作为板块构造理论的研究对象岩石圈就象是在地球系统总体中的苹果皮一样。

与此相对,在地幔柱构造理论中,能够以具有2900公里厚的地幔整体为对象。

地幔柱构造.ppt

地幔柱构造.ppt

地幔柱作用于活动板块留下热点轨迹示意图
Morgan(1971,1972)进一步提出太平洋中的热点是一系 列狭窄的热隆起,并将其称之为幔柱(Plume)。热点被认为 是由称之为“地幔柱”的地幔物质上涌形成的。Morgan认为 地幔柱可能起源于接近地核的地幔深处,由于热不稳定而上升, 直径约150km,移动速度相对较小,为火山作用提供热和火山 物质,是板块移动的驱动力。Morgan(1972)又指出,热点 是地幔隆升在地壳中的一种表现,是地幔柱上升的地点,认为 Wilson(1963)所指的固定热地幔源区,实际上是一个产于地 幔底部热边界附近的热幔柱,把炽热的圆筒状岩石类物质流, 称之为地幔柱(Mantle Plume,或译为地柱、热点、地幔羽、 热缕、热柱、热幔柱、幔羽、幔柱、地幔热柱、地幔热流柱、 地幔柱构造等)。
(2)热点与地幔柱的分类 Wilson(1973)曾将热点分为5类:
①位于南大西洋中脊和东太平洋隆起或其附近的热 点; ②洋中脊其它部位的热点; ③与裂谷带有关的年轻热点; ④可能固定于海底的年轻热点; ⑤已被掩盖的老热点。
这5个类型基本概括了产于大陆和大洋两个不同地 壳环境中的热点。
从起源的角度, Maruyama 等 ( 1994 ) [ 丸 山 德 茂 ] 和 Fukao 等 ( 1994 ) 以 核 - 幔 界 面 (2900km)、上地幔底 界 ( 670km ) 、 岩 石 圈 底 界 ( 100km ) 深 度为 界,将地幔热柱划分为 一、二、三次柱,这种 分类体现了地幔柱的多 级演化特征。
地幔柱构造
Mantle Plume Tectonics
地幔柱构造
Mantle Plume Tectonics
第一章 地幔柱构造的基本思想与理论 第二章 与地幔柱有关的几个问题 第三章 地幔柱构造的主要标志与特征 第四章 地幔柱构造的岩浆作用 第五章 地幔柱构造的成矿作用 第六章 我国与地幔柱/热点有关的

地幔柱3

地幔柱3

Hill(1992)将地幔柱之上的热作用和构造再造的全过程 称之为地幔柱构造作用。 White 和 McKenzie ( 1989 )认为几 乎所有的大陆拉张、打开事件都与地幔柱有关, Campbell 等 ( 1989 )提出太古代绿岩带及科马提岩的成因可以从地幔柱 构造中得到新的解释,Schilling(1973)认为地球上的许多地 球化学“异常”区与地幔柱有着密切的联系, Wilson ( 1973 ) 指出热点以火山作用、隆起和高热流为标志。 因此,本章重点分析地幔柱构造在岩石圈浅部地质作用的 重要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地热等标志和特征, 特别是组合标志与特征。此外,地幔热柱活动对大气圈、水 圈、生物圈都有重要影响,也可以造成大规模生物绝灭。
3、裂谷和裂谷式断陷盆地标志与特征
裂谷、裂谷式断陷盆地和地堑,也是热穹隆构造的进 一步发展与演化,属于地幔柱构造体系中地幔热柱-大陆裂 谷构造系统的浅部地壳标志与特征。 一般来说,“威尔逊旋回”在一个大陆内部开始,相 对固定的地幔热柱使上覆岩石圈温度升高,形成“热点”, 产生地壳穹隆。当地壳在热点之上进一步呈穹隆状上升, 发育放射状的三条或多条裂谷所组成的“三叉”裂谷系统。 理论上的“三叉”裂谷,三支裂谷形成互成120°对称排列。 裂谷支与相邻的裂谷最终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裂谷 系统(图2-2、2-3)。 Burke和Dewey(1973)系统研究了地幔热柱与裂谷 的成因联系,认为地幔热柱成因的“三叉”裂谷系统是在 洋底扩张的初期形成的。
Morgan( 1972 )认为热点是地幔表面隆升在地壳中的一 种表现。Wilson(1973)提出热点活动地区具有鲜明的高地 形隆起,而且可以保持很长时间,这是热点的一个重要特征。 Burke和Whiteman(1973)提出广泛的穹状上隆是与地幔热 柱活动有关的裂谷作用的先兆。Burke和Dewey(1973)认为 裂谷发育在位于热点之上的热穹隆上。 Thiessen ( 1979 )提 出非洲大陆上盆地和隆起是地幔物质上下对流造成的,地幔 物质向上移动,常以地表火成活动为标志。Kazmin(1980) 指出东非穹隆的发展与板块运动稳定时期地幔柱的活动有关。

综述地幔柱构造

综述地幔柱构造

综述地幔柱构造1地幔柱构造理论的形成与提出板块构造理论在解释地球上岩浆活动的分布规律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例如,洋中脊玄武岩是在板块离散边界软流圈被动上升过程中经减压熔融而成,而在会聚板块边界,大洋岩石圈的俯冲作用导致上地幔的交代和熔融,形成特征的火山弧岩浆作用。

板块边界概念可以解释地球上绝大部分的岩浆产出,但在解释板内岩浆的成因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尽管这些岩浆的体积只占地球岩浆总量的2%。

热点和热柱的观点正是在解释板内岩浆作用,特别是呈链状分布的火山作用时提出的。

Wilson(1963)对夏威夷-皇帝洋岛火山链经过研究后,他提出洋岛火山链是由大量岩浆组成的固定的热地幔区在活动的地球表层上形成的;后来经Morgan(1972)正式提出地幔柱这一概念,他指出Wilson所谓的固定的热地幔区是产生于核/幔边界的一个地幔柱,在地表表现为热点(hotspot).Morgan进一步推测地幔柱是由地幔对流体系中的上升流构成。

这些认识构成了地幔柱学说的雏形。

同板块构造理论诞生的曲折历史相比,地幔柱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地学界的广泛认同,发展至今已成为地球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模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动态地球以及浅表现象是深部过程的反映等概念的深入人心。

虽然地幔柱并不是直接观察到的,但有关其存在的间接证据很多。

其中包括:(1)局部高热流值和相关的火山活动(热点)出现在远离板块边界的地方;(2)热点不随板块漂移而迁移,几乎静止不动,暗示起源于活动岩石圈之下的深部地幔;(3)热点火山玄武岩的地球化学性质不同于位于离散板块边界、起源于浅部地幔的玄武岩(如MORB),说明其源区为比软流圈更深的地幔库;(4)位于热点之上的大洋岛屿通常具有规模较大的地形隆起,这需要有额外的幔源热能以使岩石圈膨胀;(5)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自最近的地震学研究。

例如地震层析揭示冰岛地幔存在一低速柱状物质,至少延伸至400 km以下,地幔热柱的直径为300km。

地幔柱5

地幔柱5

(一)地幔柱构造对地球演化各阶段成矿作用的控制
地幔柱构造对成矿的控制涉及到前寨武纪 -显生宙的地球演 化各个阶段。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Sawkins(1976)即已明确 指出前寒武纪和显生宙大陆内环境中形成的重要矿床均与地幔 热点活动有时空联系,并提出三个分布广泛的伴随有超大陆解 体和重要矿床产出的热点活动时期 ( 表 4—1) 。在 90年代初期, Barley等(1992)和Kerrich(1992)进一步讨论了前寒武纪金属成矿 巨旋回与超大陆旋回的内在成因联系,提出成矿作用集中发生 在超大陆的解体和聚合期。Maruyama(1994)则提出了地幔柱构 造导致了地球演化不同阶段超大陆的解体与聚合。到90年代末, 我国学者侯增谦、李红阳等 (1998) 先后提出了地幔柱构造成矿 系统,强调了地幔柱构造体系与地史上超大陆旋回与金属成矿 巨旋回的内在统一性,进一步探讨了地幔柱构造对地球演化不 同阶段不同成矿作用的控制特点。
(1)与大陆内部非造山地幔热柱-热点活动有关的岩浆岩与成矿
该阶段岩浆岩主要为碱性花岗岩、层状镁铁质杂岩、碳酸盐岩、 碱性岩、超基性岩、斜长岩、大陆溢流玄武岩、流纹岩和花岗岩 等。其中,碱性岩和碳酸盐岩等主要为地幔热柱-热点头部岩浆活 动产物,伴随有稀土、稀有等矿床;超基性岩或层状镁铁质-超镁 铁质杂岩主要为地幔热柱-热点尾部岩浆活动产物,相关的矿床主 要为铂、钯、镍、铜和钒钛磁铁矿矿床;大陆溢流玄武岩往往是 地幔热柱-热点岩浆活动直接喷出地表的产物,相关的矿床主要为 铜矿床;碱性花岗岩、花岗岩和流纹岩为地幔热柱-热点构造作用 引发花岗岩化形成花岗质岩浆上侵的产物,相关的矿床以锡矿为 代表,可包括与非造山花岗岩有关的所有矿床。在成矿物质来源 上,与地幔热柱-热点头部、尾部岩浆产物及直接喷出地表的碱性 玄武岩有关的矿床,往往具有典型的幔源特征,或以幔源为主, 混有少量壳源物质;与花岗岩有关的矿床多表现为典型的壳-幔混 合成矿特点。

地幔柱4

地幔柱4

地幔热柱 - 大陆裂谷岩浆作用,是地幔热柱 - 热点岩浆作 用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也是地幔柱构造岩浆作用过程中岩浆 活动广泛发育的演化阶段。它广泛发育于地球演化各地质历 史时期,与超大陆旋回的大陆解体岩浆作用相对应。地幔热 柱-大陆裂谷岩浆作用又包括地幔热柱 -大陆裂谷(三联点、夭 折裂谷、拗拉谷等各种大陆裂谷)构造系统岩浆作用和地幔热 柱-亲弧裂谷系统岩浆作用。 地幔热柱-大洋扩张岩浆作用又是地幔热柱 -大陆裂谷-大 洋裂谷岩浆作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发育于显生宙。冷幔柱 的岩浆作用可划分为冷幔柱-前寒武纪硅铝壳造山岩浆作用和 冷幔柱-显生宙硅铝壳或洋壳造山岩浆作用。
克尔格伦 (Kerguelen) 海台:与翁通爪洼海台相比,克尔格伦海 台的地壳厚度要小得多,约为 15~ 20km。大洋钻探资料表明其 喷发环境为陆相(Schlich等,1989)。缺少充分的年代学资料,但 如果台地的增生是伴随着南印度洋的打开的话,那么岩浆活动可 能持续了 40Ma(Saunders 等, 1994) 。 Mattielli , N .等人 (1996) 通过对橄榄岩 (Iα 型:方辉橄榄岩、贫单斜辉石的二辉橄榄岩; Iβ型:纯橄岩)、含二辉尖晶石超基性和基性包体(IIα型:富单斜 辉石的二辉橄榄岩、异剥橄榄岩、二辉岩、变辉长岩和斜长岩 ) 及钛铁矿变辉长岩 (IIc 型 ) 的研究,发现亏损型 MORB( 富含 II 型 包体)与克尔格伦幔柱 (富含I型包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 用。 I 型橄榄岩是克尔格伦幔柱部分熔融的残余; II 型包体则是 拉斑玄武岩浆的深部结晶堆积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还强调了 克尔格伦幔柱的演化历史中,幔柱与扩张脊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 性。II型包体的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证实了克尔格伦海台 的北部类似于冰岛型构造背景的想法 (地球物理资料表明北克尔 格伦的地壳结构类似于现代的冰岛,Recq等,1990;1995),而I 型包体(类似于瓦胡岛上发现的包体)的研究结果则表明克尔格伦 岛与夏威夷型板内火山构造环境相似。

地幔柱构造

地幔柱构造

地幔柱构造发布时间:2021-06-17T06:03:12.329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5期作者:王一烽[导读] 地幔柱是源于核幔边界或上下地幔边界的热异常物质,其隐含的巨大能量导致地幔的大规模熔融和大火成岩省的形成。

本文简要概括地幔柱的起源、演化、地幔柱和地幔柱活动模式。

王一烽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摘要:地幔柱是源于核幔边界或上下地幔边界的热异常物质,其隐含的巨大能量导致地幔的大规模熔融和大火成岩省的形成。

本文简要概括地幔柱的起源、演化、地幔柱和地幔柱活动模式。

关键词:地幔柱;起源;演化;大火成岩省0 引言20世纪是大地构造理论研究的黄金时期,经历了从经典的槽台学说到板块学说的转变。

板块构造理论,又称为全球大地构造理论,其突破了经典槽台学说的固定模式,认为包括地壳和软流圈上部的岩石圈板块,无论是大陆地壳还是大洋地壳,都曾经发生过并持续发生了大规模的水平运动。

但对于板块内部的一些岩浆活动等地质现象,板块构造理论模型却无法很好的解释,随后的热点假说以及地幔柱理论很好的补充了板块构造在这方面的缺失。

1 地幔柱概念的提出远离板块边缘的板块内部的地质作用使得板块理论遭受了挑战,尤其是对于大洋热点火山链和大陆溢流玄武岩的分布特点、分布规模、化学成分和形成温度等方面均无法得到考证(赵国春,吴福元,1994)。

Morgan(1971)首次提出地幔柱的含义,他指出:地幔柱是来源于地球深部的物质地幔内存在着一种上升的、圆柱状的、局部熔融的物质流,即“热柱”。

热柱到达于地表之处或地幔热流上升之处,称之为“热点”。

上升的炽热地幔柱可把上覆岩石圈抬升,使地壳呈现巨大穹隆构造,当地幔柱冲破岩石圈则形成热点。

2 地幔柱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初,Griffiths和Campbell成功地解决了热驱动和大粘滞度对比这两大模拟热柱的基本问题,据此建立了动态热柱结构模型。

根据其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认为热柱由两部分组成:大的蘑菇状柱头和细长的热柱尾(Griffiths, Campbell,1990)。

地幔柱假说

地幔柱假说

地幔柱假说
地幔柱假说(Mantle Plume Hypothesis)是地球科学中关于热点火山(Hotspot volcanism)的一个理论,该理论最早由J. Tuzo Wilson在1963年提出,并在1971年由W. Jason Morgan进一步发展。

这一假说试图解释某些火山活动与板块构造理论难以说明的现象,尤其是位于大洋洲中部和非大陆边缘地区的火山活动。

按照地幔柱假说:
1.地幔柱的起源:地幔柱是从地球的较深层—可能是
地幔和核心的边界—上升的热物质的柱状结构。


们是由于地幔中温度和密度的不均匀性导致的对流
现象。

2.地幔柱的特征:这些上升的地幔物质较周围地幔更
热、更轻,因此具有浮力,可以穿过更加冷且密的
上部地幔,最终达到地壳。

3.火山岛链的形成:地幔柱抵达地壳底部后,热和物
质的上升会造成地壳熔融,形成岩浆,进而可能导
致地表火山活动。

随着板块的移动,原来的火山逐
渐远离地幔柱热点,新的火山又会在板块上方地幔
柱的新位置形成。

这个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的火山岛
链,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夏威夷群岛。

4.热点的追踪:由于板块相对地幔的移动,这些火山
岛链记录了板块过去的移动路径,岛链上年龄越大
的火山越远离当前的热点位置。

地幔柱假说并非没有争议,它仍然是地质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有的科学家质疑地幔柱的存在,提出了其他解释热点火山的模型,例如大规模的裂谷系统或板块边缘效应等。

不过,地幔柱模型因其能够解释一系列地质现象而被广泛接受。

冷地幔柱名词解释

冷地幔柱名词解释

冷地幔柱名词解释
冷地幔柱是指地球大气层和冰川之间的地面柱形结构,它是一种从高空到底部的大气结构系统,以大气冰川界面为中心。

冷地幔柱构成了大气系统的结构基础,是大气系统中的主要结构部分。

冷地幔柱是地球上最大的结构,其深度可达数千米。

这一结构包括了大气层、外气层和大气冰川界面之间的气溶胶层,以及冰川之间的空穴层。

地表上仍存在大量的冷地幔柱,其中包括雪地高原、冰川泥沼以及极地区域,这些都属于冷地的主要部分。

冷地幔柱的作用是维护地球大气和气候的稳定,通过调节大气空气中的气溶胶和云积凝结层而起到关键作用。

此外,它还能够防止地球受到太阳的直接辐射,增强地表的冷却,从而降低地表气温。

此外,冷地幔柱还能够抵抗风,减少陆地上的大气层稀薄化,从而防止热量在大气中大量扩散。

因此,冷地幔柱对维护地球气候和大气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极地地区,冷地幔柱的作用更加重要。

这种结构的稳定,将维护我们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我们的生活品质,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祉。

地幔柱研究及进展

地幔柱研究及进展

Olson等(1988)用计算机进行二维对流模 拟实验也产生了类似形态。
Campbell和Griffiths(1990)建立了地幔热 柱动力模型,岩浆熔体形成于地幔热柱的高 温轴部的尾柱区,其压力条件比冠状柱头稍 高。地幔热柱尾柱高温物质部分熔融,可形 成不受地幔影响的苦橄质岩浆或苦橄玄岩浆 或科马提岩。冠状柱头物质上涌释压减薄或 下部尾柱岩浆的加热,发生熔融产生岩浆。 由于冠状柱头具有化学分带和物质混合特征, 产生的岩浆也表现出两源混合地球化学特征。 尾柱的大量熔融和熔浆的凝聚上升,为地幔 热柱的头部区提供地幔岩熔融所需要热源和 降低岩浆熔融温度的挥发组分。因此,尾柱 的熔融使冠状柱头具备形成熔浆的热异常和 含水条件。 日本学者丸山茂德等(1991)通过地震层析 成像技术推测地幔柱的形态。
地幔柱基本特征的研究与发展
1,形态特征
Whitehead -Luther(1975)用染色水从高粘度和高密度的葡萄糖浆 底部注入。结果产生大头细尾形态。他们认为从地球深部高温低粘度 D”层产生的热幔柱的形态应与此相似。他们实验还证明,热幔柱顶冠 大小与尾柱直径粗细的比例关系主要取决于热幔柱和周围物质的粘度 差,粘度差愈大,尾柱愈细。
地幔动力学模式 Mantle dynamics
2.地幔柱的化学成分特征 构成热点的大洋岛玄武岩的化学成分能较好地反映地幔柱的化学成 分特征(地幔探针)与大洋中脊玄武岩相比,大洋岛玄武岩富含大离 子不相容元素,并且有较高的 8 7 Sr/ 8 6 Sr 和较高 1 4 3 Nd/ 1 4 4 Nd 。据此 Compbell —Griffths(1992)认为热幔柱的化学成分特征反映元素源 于富集型地幔(相当于下地幔)。
Yuen和Schubert(1976)建立了可变粘度流体二维地幔柱的理想化 模式。 Li和Guan(1983)对恒定粘度的流体进行了轴对称热地幔柱研究, 建立了可变粘度流体的二维地幔柱。 Loper和Stacey(1983)提出了可变粘度流体中一个稳态轴对称地幔 柱的热结构和动力学结构,强调地幔热柱热流仅具有从地核向地表输 送热量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的特征: 热点的特征: Wilson(1973)曾就热点的特征概括为:上 ( )曾就热点的特征概括为: 基岩出露于海平面之上;上隆处有火山作用, 隆,基岩出露于海平面之上;上隆处有火山作用,产生碱性 玄武岩和流纹岩以及海底拉斑玄武岩, 玄武岩和流纹岩以及海底拉斑玄武岩,它们有独特的同位素 比值和地球化学特征;重力高;在海洋,有时在大陆上,一 比值和地球化学特征;重力高;在海洋,有时在大陆上, 维有时是二维无震脊,由热点处向外延伸;高热流。 维有时是二维无震脊,由热点处向外延伸;高热流。这5个 个 方面实际上指的是热点的地形、岩石和地球化学、地球物理、 方面实际上指的是热点的地形、岩石和地球化学、地球物理、 地震和地热流特征。 地震和地热流特征。 热点在大洋环境中形成的火山岛链(海山链),被称之 热点在大洋环境中形成的火山岛链(海山链),被称之 ), 热点行迹,它们比周围洋底高1-2km,形成一条长 为热点行迹,它们比周围洋底高 ,形成一条长1000— 2000km的异常地形高地。海山链中的海山,称之为洋岛, 的异常地形高地。 洋岛, 的异常地形高地 海山链中的海山,称之为洋岛 它主要由拉斑玄武岩组成,又称为洋岛玄武岩 洋岛玄武岩( 它主要由拉斑玄武岩组成,又称为洋岛玄武岩(OIB)。火 ) 山岛链中的最大或最新大规模喷发的火山洋岛, 山岛链中的最大或最新大规模喷发的火山洋岛,往往直接称 热点。 之为热点 大洋内线状排列的火山岛链, 之为热点。大洋内线状排列的火山岛链,是大洋岩石圈活动 板块在上地幔中的热点(固定热地幔源区) 板块在上地幔中的热点(固定热地幔源区)之上运动所留下 的痕迹。 的痕迹。
热点与地幔柱的分类
按产出环境划分 产于大陆地壳的 热点 按起源深度划分 深源: 深源:2900km 核-幔边界 幔边界 按演化阶段划分 初始阶段的地幔柱 上升阶段的地幔柱 作用于地壳的 地幔柱 衰退阶段的地幔柱
产于大洋地壳的 热点
浅源: 浅源:670km 不连续面
(3)热点与地幔柱的分布与数量 ) 在地球上,分布有多少个热点与地幔柱,不同的学者提 在地球上, 分布有多少个热点与地幔柱, 出了不同的看法。 出了不同的看法 。 Wilson( 1963) 提出了夏威夷岛链及其 ( ) 类似的 岛链 它 6 个 类似的岛 链 ; Morgan ( 1972 ) 最初 列出 了 21 个 , Wilson(1973)提出了 个;Burke和Dewey(1976)后来 ( )提出了66个 和 ( ) 增至117个 ; 但 Chase( 1979) 认为只有 个 ; Crough和 增至 个 ( ) 认为只有24个 和 Jurdy(1980)认为比较可靠的热点为 多个。等等。 多个。 ( )认为比较可靠的热点为40多个 等等。 Stothers(1993)认为如果地幔柱到达地表后引起大规 ( ) 模溢流玄武岩的巨厚块状堆积,那么,地球上有14个大陆 模溢流玄武岩的巨厚块状堆积,那么,地球上有 个大陆 溢流玄武岩省,形成于250—17Ma,代表着 个热点;而 个热点; 溢流玄武岩省,形成于 ,代表着14个热点 按其所代表的陆地面积(占地球表面积30%)推算,海洋 按其所代表的陆地面积(占地球表面积 )推算, 中(占地球表面积70%)可能有30多个热点,即全球有约 占地球表面积 )可能有 多个热点, 多个热点 45个地幔热柱。 个地幔热柱。 个地幔热柱
地球上主要的地幔热柱
地幔热柱名称 夏威夷( 夏威夷(Hawaii) ) 阿森松( 阿森松(Ascension) ) 阿法尔( 阿法尔(Afar) ) 黄石( 黄石(Yellow Stone) ) 冰岛( 冰岛(Iceland) ) 克尔格伦( 克尔格伦(Kerguelen) ) 亚速尔( 亚速尔(Azores) ) 喀麦隆山( 喀麦隆山(Mount Cameroom) ) 费尔南多( 费尔南多(Fernado) ) 圣海伦娜( 圣海伦娜(St. Helena) ) 詹玛因( 詹玛因(Jan Mayen) ) 路易斯维尔( 路易斯维尔(Louisville) ) 留尼汪( 留尼汪(Reunion) ) 峨眉( 峨眉(Emei) ) 产出位置及产物 太平洋, 太平洋,夏威夷群岛 大西洋—非洲 非洲、 大西洋 非洲、阿森松岛 非洲, 非洲,埃塞俄比亚 北美洲,哥伦比亚—斯内克河 北美洲,哥伦比亚 斯内克河 北美洲,冰岛—格陵兰脊 北美洲,冰岛 格陵兰脊 南极洲, 南极洲,高斯贝尔格 大西洋, 大西洋,北美东 非洲, 非洲,喀麦隆线 大西洋, 大西洋,费尔南多 大西洋, 大西洋,圣海伦娜 欧亚, 欧亚,西伯利亚 太平洋, 太平洋,翁通爪哇 印度洋,留尼汪—莫里斯 莫里斯—德干 印度洋,留尼汪 莫里斯 德干 峨眉山
第一章
地幔柱构造的基本思想与理论
一、地幔柱构造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热点假说提出与地幔柱思想的产生 、 在板块构造理论提出之前, 在板块构造理论提出之前,Wilson(1963,1965)首先 ( , ) 提出了热点假说,用于解释夏威夷岛链火山岩的成因。但他 提出了热点假说,用于解释夏威夷岛链火山岩的成因。 发表在《加拿大物理学杂志》上的论文在地质界的影响不大。 发表在《加拿大物理学杂志》上的论文在地质界的影响不大。 直到10年后 年后, 直到 年后 , Morgan(1971,1972)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 ( , ) 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支持并发展了热点学说 , 才使得更多的人了解此学说 。 Morgan(1971,1972)认为地幔内存在着一种上升的 、 圆 ( , ) 认为地幔内存在着一种上升的、 柱状的、局部熔融的物质流即“热柱” 柱状的、局部熔融的物质流即“热柱”(Hot Plume)。热 ) 柱到达于地表之处或地幔热流上升之处, 称之为“ 热点” 柱到达于地表之处或地幔热流上升之处 , 称之为 “ 热点 ” (Hot Spot)。上升的炽热地幔柱可把上覆岩石圈抬升,使 ) 上升的炽热地幔柱可把上覆岩石圈抬升, 地壳呈现巨大穹隆构造,当地幔柱冲破岩石圈则形成热点。 地壳呈现巨大穹隆构造,当地幔柱冲破岩石圈则形成热点。 因此,热点是地幔热柱在地表的反映,以火山作用、 因此,热点是地幔热柱在地表的反映,以火山作用、高热流 和隆起为标志( 和隆起为标志(Wilson,1973)。 , )
地幔柱作用于活动板块留下热点轨迹示意图
Morgan( 1971, 1972) 进一步提出太平洋中的热点是一系 ( , ) 列狭窄的热隆起,并将其称之为幔柱 幔柱( 列狭窄的热隆起 ,并将其称之为幔柱( Plume)。 热点被认为 ) 热点被认为 是由称之为“地幔柱” 的地幔物质上涌形成的。 是由称之为 “ 地幔柱 ” 的地幔物质上涌形成的 。 Morgan认为 认为 地幔柱可能起源于接近地核的地幔深处,由于热不稳定而上升, 地幔柱可能起源于接近地核的地幔深处,由于热不稳定而上升, 直径约150km,移动速度相对较小,为火山作用提供热和火山 直径约 ,移动速度相对较小, 物质, 是板块移动的驱动力。 物质 , 是板块移动的驱动力 。 Morgan( 1972)又指出 , 热点 ( ) 又指出, 是地幔隆升在地壳中的一种表现,是地幔柱上升的地点, 是地幔隆升在地壳中的一种表现,是地幔柱上升的地点,认为 Wilson(1963)所指的固定热地幔源区,实际上是一个产于地 ( )所指的固定热地幔源区, 幔底部热边界附近的热幔柱,把炽热的圆筒状岩石类物质流, 幔底部热边界附近的热幔柱,把炽热的圆筒状岩石类物质流, 称之为地幔柱 地幔柱( 称之为地幔柱(Mantle Plume,或译为地柱、热点、地幔羽、 ,或译为地柱、热点、地幔羽、 热缕、热柱、热幔柱、幔羽、幔柱、地幔热柱、地幔热流柱、 热缕、热柱、热幔柱、幔羽、幔柱、地幔热柱、地幔热流柱、 地幔柱构造等) 地幔柱构造等)。 显然,地幔柱思想的产生,最初起源于热点假说。 显然,地幔柱思想的产生,最初起源于热点假说。
(2)热点与地幔柱的分类 )
Wilson(1973)曾将热点分为 类: ( )曾将热点分为5类 ① 位于南大西洋中脊和东太平洋隆起或其附近的热 点; ②洋中脊其它部位的热点; 洋中脊其它部位的热点; ③与裂谷带有关的年轻热点; 与裂谷带有关的年轻热点; ④可能固定于海底的年轻热点; 可能固定于海底的年轻热点; ⑤已被掩盖的老热点。 已被掩盖的老热点。 这 5个类型基本概括了产于大陆和大洋两个不同地 个类型基本概括了产于大陆和大洋两个不同地 壳环境中的热点。 壳环境中的热点。
从 起 源 的 角 度 , Maruyama 等 ( 1994 ) [ 丸 山 德 茂 ] 和 Fukao 等 ( 1994 ) 以 核 - 幔 界 面 ( 2900km)、 上地幔底 ) 界 ( 670km ) 、 岩 石 圈 度为 底 界 ( 100km ) 深 度 为 界 , 将地幔热柱划分为 三次柱, 一 、 二 、 三次柱 , 这种 分类体现了地幔柱的多 级演化特征。 级演化特征。 从演化的角度,地幔 柱又可分为4类 柱又可分为 类:①初始 阶段的地幔柱; 阶段的地幔柱 ; ② 上升 阶段的地幔柱; 阶段的地幔柱 ; ③ 作用 于地壳的地幔柱; 于地壳的地幔柱 ; ④ 衰 退阶段的地幔柱。 退阶段的地幔柱。 地球的超级地幔柱示意图 (据Maruyama,1994) , )
2、地幔柱与热点的研究与进展 、 年前Wilson(1963)和Morgan(1971,1972)的热 与20—30年前 年前 ( ) ( , ) 点假说以及初期的地幔柱理论相比,现在的地幔柱理论又取得 点假说以及初期的地幔柱理论相比, 了许多新的进展和新的认识,主要有: 了许多新的进展和新的认识,主要有: (1)热点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 热点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热点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实质上是热点在浅部地壳的地质作 用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地形 地貌和岩浆活动等方面 地形、 等方面。 用的表现。主提出热点活动地区具有鲜明的高地形 ( ) 隆起,而且可以保持很长时间,这是热点的一个重要特征。 隆起,而且可以保持很长时间,这是热点的一个重要特征。 Burke和Dewey(1973)指出,大陆裂谷发育于热点之上的热 和 ( )指出, 穹隆上。当热点和上覆陆壳相对运动极不明显或者规模很小时, 穹隆上。当热点和上覆陆壳相对运动极不明显或者规模很小时, 地幔热点对上覆陆壳的作用将更加明显与强烈, 地幔热点对上覆陆壳的作用将更加明显与强烈,地幔柱中形成 的岩浆可以穿透陆壳,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包括玄武岩、 的岩浆可以穿透陆壳,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包括玄武岩、过碱性 镁铁质岩和碳酸岩、 镁铁质岩和碳酸岩、过碱过铝性的长英质岩石等在内的各种火 成岩。 成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