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吸入风险模型评估职业危害的研究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问题及对策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问题及对策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些差距,仍然存在风险因素考虑不全面,评价的方法不够细致,没有与风险管理理论有效结合起来,不重视未超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等问题。

因此,要在我国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相关标准和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方法的优点,探索系统的评估分级办法,不但要考虑职业病危害的固有风险和暴露程度,同时还需细化职业病危害暴露的影响因素,更加全面地对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问题;对策1目前我国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现状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分级对我国职业卫生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分级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适用性非常重要。

我国的风险评估起步较晚,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包括:经验法、类比法、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等,主要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的大小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另外,还有对工作场所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数据进行的定量分析,通过与职业卫生标准相比较,确定其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这些均属于传统的单项评价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相继出现了包括美国环境保护署、罗马尼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等实施的各种风险评估模式,借鉴国外方法的同时,我国也研究、运用了众多方法,例如,风险评估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LEC(likelihood,exposure,andconsequence)半定量评价法、MES(控制措施状态、人体暴露时间、事件可能后果)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但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更为全面、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成了当下的研究重点。

2目前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2.1不注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固有风险国外的风险评估方法更强调化学物质的致癌性、急性毒性等对劳动者的危害,如美国吸入风险评价对致癌的化学物质有其单独评价方法,新加坡化学品职业暴露风险评估法将化学品的急性毒性进行单独分级,较其他化学物质的危害等级提高了一级。

环境风险评估模型研究与应用案例分析

环境风险评估模型研究与应用案例分析

环境风险评估模型研究与应用案例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环境风险评估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方法,已经成为环境管理和决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环境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案例分析来展示其实际应用。

首先,环境风险评估模型是一种定量评估方法,用于评估特定活动或项目对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

该模型结合科学、技术和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从各种可能的环境风险因素中筛选出重要的因素,并进行定量分析,以评估环境风险的潜在影响。

该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环境风险,并进行科学决策。

在环境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方面,学者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模型,每一种模型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例如,风险矩阵模型根据概率和影响的不同组合,将环境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从而帮助决策者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敏感性分析模型则通过对模型参数进行变动,来评估环境风险评估结果的鲁棒性。

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则关注生态系统对环境风险的响应,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这些模型的不断研究和改进,使得环境风险评估模型更加完善和准确。

在环境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方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其实际应用价值。

以某石化企业的扩建项目为例,我们可以利用环境风险评估模型来评估该项目对周边环境的风险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确定项目可能引起的环境风险因素,如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噪音污染等。

然后,我们可以运用风险矩阵模型,对这些因素进行定量评估,以确定风险的等级和优先级。

在敏感性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不同的模型参数进行变动,以评估评估结果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和风险控制措施,以减少环境风险的潜在影响。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环境风险评估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环境风险,还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环境管理和风险控制方案。

实用的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方法(S-H评估法)

实用的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方法(S-H评估法)

实用的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方法(S-H评估法)作者:宋远君黄菲菲李晓雨来源:《管理观察》2016年第30期摘要:为解决企业在职业健康管理过程中,就职业危害岗位风险的界定、管控程度、合规性、经济成本、合理性之间的矛盾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职业危害岗位风险评估方法。

该方法在基于职业危害岗位基础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监测以提供权威数据,同时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专家判断法”,对企业的职业危害岗位风险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建立一套系统的职业危害岗位风险评估体系,为企业在职业危害岗位管控重点及管控措施、经费流向方面给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以提高职业卫生管理绩效。

关键词:职业卫生模糊综合评价法专家判断法评价机制中图分类号:X921 文献标志码:AA Practical Risk Assessment Method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S- H)Song Yuanjun, Huang Feifei, Li Xiaoyu(The 2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Nanjing 210007 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balance the definition of occupational health risk management, the degree of control, compliance, the economic costs, and rationality in the process of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 This paper creatively put forward a practical risk assessment method of occupational health, which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and collation of the occupational hazard information, and the qualified third party agencies provide authoritative data, at the same time,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the individual judgment method also been used. That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occupational hazards and job risks of the enterprise, so as to establish a system of occupational hazard risk assessment system or enterprises in the occupational hazards of control positions and control measures, the flow of funds to giv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health management performance.Keywords:Occupational Hhealth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ndividual Judgment Evaluation Mechanism目前,我国的职业卫生管理类规章制度基本健全,企业对职业危害因素的管理所涉及的政策依据主要有:《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安监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5-2010)》《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5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GBZ 2.2-2007)》《职业卫生监管人员现场检查指南(AQ/T 4236-2014)》等。

GBZT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GBZT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ICS 13.100C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Guidelines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chemicals in the workplace2017 - 09 - 30 发布2018 - 04- 15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I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风险评估框架 (2)5 工作程序 (3)6 评估方法 (4)7 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7)附录A(资料性附录)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8)附录B(资料性附录)化学品基本信息调查表 (9)附录C(资料性附录)岗位接触化学有害因素基本信息调查表 (10)附录D(资料性附录)危害控制措施调查表 (11)附录E(资料性附录)定性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示例 (13)附录F(资料性附录)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示例 (20)附录G(资料性附录)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示例 (29)附录H(资料性附录)常见化学有害因素的参考接触浓度 (35)附录I(资料性附录)常见致癌化学有害因素的吸入单位风险 (39)附录J(资料性附录)风险控制对策 (41)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胡伟江、张美辨、王鑫、苏世标、张恒东、陈永青、陈振龙、田亚锋、闫雪华、董一文、汉锋。

两种风险评估模型在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重点

两种风险评估模型在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重点

assessthe
occupational
easv
health dsk
in
wooden
fumiture of
manufac【ory,
ICMM
due
the
relativelv
operation, and
evaluation
parameters,
assessment
occuDational一disease—induct;ve
DOI:10.376()/cma.j.issn.1001—9391.2016.10.008 基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13KYA042) 作者单位:315010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微量有毒 化学物健康风险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王爱红、冷朋波、边国 林、李晓海、毛国传);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美辨) 通信作者:张美辨,E.mail:156890673@qq.com
756
生堡董塾里生里些疸奎查!Q!!堡!!旦箜丝鲞笙!Q塑生!i!』!型坚竖Q!!业望!!Q坐!Q!!:∑!!:塑!№:!!
・调查研究・
两种风险评估模型在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健康风险 评估中的应用
王爱红冷朋渡边国林李晓海毛国传
【摘要】
张美辨
目的探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吸入风险模型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职业健
【关键词】风险评估;职业健康;木质家具制造;EPA吸入风险模型;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The application of two occupation he alth—sk a鹤essment models in ind砸try 形鲫g 4 i^o增4,kng D蠡£珊e Co磁m!觎d wooden furlliture manufactllring

城市环境污染的三种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及比较

城市环境污染的三种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及比较

暴露量 ( Chronic Dailay Intake,CDI) ( mg / kg / day) 的计算
公式如下:
CDI
=
C
×
IR × EF × BW × AT
ED
( 1)
式中,C 为污染物的浓度,mg / kg; IR 为摄 入 污 染 物 的 浓
度,kg; EF 为暴露频率,1 / days; ED 为暴露持续时间,years; BW 为体重,kg; AT 为平均寿命,years;
价。一级评价仅针对污染源点上方的暴露点,也即假定污
染物暴露的受体位置在污染点原位。评价所需的土壤、地
下水、大气、污染物特性等参数大量采用经验保守值。二
级评价针对 污 染 影 响 区 内 的 真 实 暴 露 点,相 比 于 一 级 评
价,二级评价在分析与污染源点异位的暴露点时,需要考
虑污染物沿横向距离的浓度变化,即污染物沿水平方向移
分为阈值和非阈值效应,非阈值效应用指示剂量表示,阈 值效应用可 接 受 日 土 壤 摄 入 量 表 示,总 称 为 健 康 标 准 值
( HCV) . 依据日平均暴露量( CDI) 与 HCV 的比值来评价
化学物质的危害程度。ADE / HCV 的计算公式如下:
CDI / HCV = C × IRoral × EForal × EDoral BW × AT × HCVoral
收稿日期: 2010-06-20 作者简介: 郝萌萌,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重金属污染。 通讯作者: 王济,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重金属污染。 *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No. 2007BAD89B03) 和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黔教科 2008013 号) 联合资助。

国内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国内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国内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评价研究进展寿卫国(杭州市萧山区卫生监督所,311201)中图分类号:R1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61(2009)06-588-03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和管理理论于1983年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首先提出,将其划分为危害识别、剂量—反应评价、暴露评价和危险性描述4个阶段。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针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问题,相应建立了有关工作场所的危险性评价和管理方面的应用指南,形成了工作场所危险性评价与管理的系统模式[1]。

在同一时期,我国也相继建立了有害作业分级标准,主要从毒理学的角度应用于职业性的致癌物和生殖毒物的危害程度研究。

《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后逐步开始重视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评价。

2007年,新颁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指导则将风险评估法列为评价的主要方法[2],要求评价机构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采用风险评估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

本文拟对国内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1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的方法及应用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是以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为目的,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判断建设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实际工作中可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大类,定性方法主要有经验法、类比法、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等,定量方法是运用数学模型对一些定量指标进行计算,得出评价结论,包括概率风险评价法(故障树法、模糊风险矩阵法等)、破坏范围评价法(气体泄漏模型、毒物泄漏扩散模型)、风险指数评价法(蒙得法、道化学指数法等)等等。

1.1方法1.1.1传统的单项评价法常用定性法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进行描述性的分析,有时也可对危害程度进行半定量的分析。

单项评价法主要以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调查资料和统计工具为基础,得出风险评价结论。

国家对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并明确要求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类。

职业危害风险评估研究与应用现状

职业危害风险评估研究与应用现状

应注薏留捌断矩阵进行1改性检验以保证得蛩胎理结论,检验公式为CI=巩埘叫夕伽JcJ rlio
析法确定权重系数后,可根据职业风险管理评价因素及权重系数对企业职业风险管理进行评分,再利
用Q值力呶法评估企业职业风险管理质量。层次分筛割毛—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方法,特别适用
于目标结构复杂目缺乏数据的情况。虽然层次分.铲陇考虑到并集成了综合评估j丑程中的各种定性与定
随着风险评估方法的日益丰富和完善,职业危害风险评估也随之不断发展。目前的职业风险评估
计分析获得的指标进行数学模型拟合计算,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风险矩阵分析法、‘帽
雷厄姆—金尼’铆叫吉法、ME&评估法等。
2.1定性方法 2.1.1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是在充分分析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基础匕,确定检查项目并编制成表,然后按 表进行检查。检查表依据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编制,并建立赋分、评级标准。此法简便明了,易于理 解和使用。 2.1.2预先危险性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户6Ⅸ)是预先审查方案设计、主要工艺和设备,分析、辨识其中的职业危害风 险,施行预防补救措施,消除控制危险源。这是—种应用范围较广的定性评估方法,其优点在于可对 方案开发初期或设计阶段对职业危害风险进行早期识另蚜Ⅱ控制16l。 2.1.3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的职业危害基线清单;4与工人和他们的主管详细交流获得他们的观点和经验反馈:5工作场所的直接 观察。第二步进行半定量评估。作者开发了—个评分系统评价职业危害盼‘-可能佐'和‘‘严镬砑{呈度’’。所
得出的分数,然后应用到风险矩阵,获得风睦佥水平。评估事故的危险f呈度的半定量过程使用—个4×5 风险矩阵,分轻微危害、中度危害、十分危害、极度危害和致命危害五个风险级别。
2.2A‘‘格雷屈姆—金尼’嘲叫芒ii去 “格雷厄姆—金尼”评估法是建立在风险函数R=SPE基础匕的—种定性、半定量的职业危害评估 法。它基于风险矩阵的两个维度,即职业危害发生的频率、严重程度与其后果,用与职业危害有关的 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估风险大小,用公式可表示为:D=LEC。其中:D表示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工表示危险事件的可能性:E表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表示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结果。根据 实际经验对相关的自变量进行赋值,从而计算出人们在职业危害环境中作业的风险值,判断其风险水

三峡库区主要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三峡库区主要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三峡库区主要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封丽;张君;封雷;张韵;黄健盛【摘要】对三峡库区受回水影响的42个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调查研究,运用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水源地水体中化学污染物质的健康风险作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致癌物的致癌风险偏高,三江水源地总致癌风险1.22×10-6~7.19×10-5 a-1,支流水源地总致癌风险1.50×10-6~7.19×10-5 a-1,地下水水源地总致癌风险3.05×10-6~7.19×10-5a-1,3种类型水源人均年致癌风险接近或超过了瑞典环境保护署、荷兰建设和环境署、英国皇家协会及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水源地类型的致癌风险顺序为地下水>支流>三江>水库;非致癌物的总致癌风险均小于或略超过荷兰建设和环境署推荐的可忽略风险水平(10-8 a-1).因此,认为12种非致癌物通过饮用水途径引起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其总致癌风险处于Ⅲ级、中风险状态.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15种参评因子所占总致癌风险值比例大致相同.【期刊名称】《环境污染与防治》【年(卷),期】2016(038)002【总页数】6页(P44-49)【关键词】三峡库区;城镇;饮用水源地;健康风险【作者】封丽;张君;封雷;张韵;黄健盛【作者单位】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401147;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重庆401147;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大数据挖掘与应用中心,重庆400714;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401147;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401147【正文语种】中文饮用水源保护是一项“民心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水环境面临严峻压力,饮用水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关注度不断增加。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及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tsca评价体系

tsca评价体系

tsca评价体系标题:全面解析TSCA评价体系:理论、应用与价值一、引言TSCA(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有毒物质控制法)评价体系是美国环保署(EPA)制定的一套针对化学物质环境及健康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机制。

该体系旨在确保工业化学品在生产、进口、加工、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到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

二、TSCA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TSCA评价体系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原则,包括危害识别、暴露评估以及风险表征三个核心环节。

首先,危害识别阶段是对化学物质的毒性、生态毒性等潜在危害进行科学认定;其次,暴露评估阶段是研究并量化化学物质在各生命周期阶段中与人类或环境接触的程度;最后,在风险表征阶段,通过结合前两个阶段的数据,确定化学物质实际产生的风险水平,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三、TSCA评价体系的应用实践TSCA评价体系广泛应用于各类化学物质的监管工作中,从新化学物质预申报到现有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估,再到高关注物质的优先评估与管控。

例如,企业需要根据TSCA规定,在引入新的化学物质之前完成PMN(Pre-Manufacture Notice)申报,以接受EPA的风险评估审查。

此外,对于已知存在潜在风险的化学物质,EPA会依据TSCA评价结果采取限制生产、使用或要求提供更安全替代方案等管控措施。

四、TSCA评价体系的价值与影响TSCA评价体系不仅提升了美国对化学物质的管理水平,有效保护了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同时也对全球化学品安全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推动了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发展,鼓励行业采用绿色、低碳、无害化的生产方式,为全球化学品风险评估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范式。

总结来说,TSCA评价体系作为化学品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其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借鉴,对于构建更为健全和有效的化学品管理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风险评估模型在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中的应用

风险评估模型在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中的应用

风险评估模型在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中的应用环境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把握环境污染的风险状况,并有效地进行监测和治理,风险评估模型被引入到环境保护领域中。

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我们可以准确地评估污染源、污染物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供决策者制定环境管理政策的参考依据。

风险评估模型是一种定量化的工具,用于评估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

该模型基于环境监测数据、污染源分析和风险指标,帮助我们识别并理解环境中的潜在风险。

通过分析和综合多个影响因素,我们可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和评估,以便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

在环境污染监测方面,风险评估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污染物排放源的定量分析。

通过识别和评估不同排放源的污染物释放量以及其在环境中的传输和转化过程,我们能够确定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状况。

同时,风险评估模型还可以预测不同污染源的未来排放情况,并提供优化排放控制措施的建议,从而实现精确的环境监测和污染源治理。

除了污染物排放源的分析,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风险评估模型也能够对治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和优化。

通过模拟和分析不同治理措施对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的影响,我们可以比较不同方案的治理效果,并选择最佳方案来减少污染物释放和环境风险。

这种定量化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合理的环境管理决策,提高治理效率和管理成本效益。

在环境监测与治理中,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首先,风险评估模型能够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

通过模型的量化分析,决策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污染源、污染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模型的结果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

这种科学化的决策方法可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降低决策风险。

其次,风险评估模型可以帮助发现和预测环境中的潜在风险。

通过对污染源、污染物和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及时发现不同污染物的积累和迁移规律,预测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

上海市某石化企业苯接触工人的职业危害风险评估重点

上海市某石化企业苯接触工人的职业危害风险评估重点

苯是I类致癌物…,其致癌作用和对造血系统的损害一 直是职业卫生领域研究的重点。研究发现,慢性低浓度苯 (<3.25 mg/m,)接触仍然会对造血系统产生影响【2-31,以白细
合适的措施降低风险概率的过程【4】。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 (EPA)吸人风险评估模型包括致癌风险评估和非致癌风险 评估两个部分,适用于急性和慢性化学中毒、肿瘤等职业病 危害风险评估,可对产生和使用化学毒物的各行业进行定 量风险评估。我们针对上海市某石化企业采用EPA吸人风 险评估模型对职业性苯长期低水平接触的致癌风险进行定 量评估,对苯、甲苯及二甲苯进行非致癌性风险评估,并对 该模型进行拓展应用。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上海市某石化企业接触苯、甲苯和二甲苯, 且不接触其他化学性危害因素的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共 172人。所有对象在2叭0~2014年岗位固定,无调动。班制为 4班2运转,每班工作12 h,做4休4,年平均工作2
万方数据
748
史堡董垫里生塑些堑苤查!!!垒至!!旦箜丝鲞笙!鱼塑壁!!!!型旦竖Q!!业望!:Q垡!Q!!:∑!!:丝!堕!:!Q
的苯致癌风险高于外操作工人,而后者则相反。见表6。
一致;但不同工种工人的致癌风险评估
注:cA为空气污染物浓度;ET为每天暴露时间;EF为暴露频率;ED为暴露周期;AT为一生平均时间;Ec为暴露浓度;IuR为吸人单元风 险;8内操工人2014年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平均值;“外操工人2014年作业现场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外操工人2014年中控室内8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on as
IⅥethods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f而m 2010 to 2014 were coUected,as well

风险评估模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风险评估模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风险评估模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减少环境污染,比如加强环境监测,优化生产结构,推广环保技术等等。

而风险评估模型是环境监测领域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探讨风险评估模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一、风险评估模型的概念和原理风险评估模型是根据某一事物或活动的特性,以及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来对其可能造成的风险加以分析和评估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运用相关的数学和统计学方法,从而根据实际的数据和事实,对某种环境污染源(如化学物质、噪声、辐射、农药等)的污染程度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做出评估。

二、风险评估模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一)确定污染物的风险风险评估模型可以评估污染物的潜在危险性。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制定相应的评估模型,对污染物进行分类、量化和评价。

同时,可以对不同类型污染物的潜在危险性进行比较,从而有依据地确定哪种污染物具有更高的风险等级。

(二)确定环境风险风险评估模型可以评估不同环境的潜在危险性。

通过收集与环境相关的数据,结合污染物的属性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制定适当的评估指标,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判断。

例如,评估某地区土壤和水体的污染情况及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等。

(三)优化环境监测方案在实际环境监测中,不可能将所有可能受到污染的区域全面监测,因此需要运用风险评估模型,对监测的范围进行分级和选择,制定一定的监测方案和方法,从而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支持决策风险评估模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污染物的类型、污染程度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可以制定相应的管理和处理政策,如应对污染源的管控、防范策略、应急预案等。

三、风险评估模型存在的不足(一)模型存在的误差。

风险评估模型建立在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由于许多环境问题是非常复杂和多变的,因此难以完全掌握和分析所有数据。

此外,模型的建立往往需要许多假设和简化,所以模型的结论难免会存在误差。

风险评估模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概述

风险评估模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概述

风险评估模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概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了解环境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环境监测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工作。

而风险评估模型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分析工具,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风险评估模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风险评估模型的基本概念。

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环境中存在的威胁和危险进行系统评估,以确定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以及可能的后果。

而风险评估模型就是一种定量或定性的工具,它通过采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相关数据,对环境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在环境监测中,风险评估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状况、预测潜在风险和制定相应的措施。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定量评估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环境数据,包括空气、水、土壤等多个方面的参数,风险评估模型可以将这些数据与环境标准进行对比,评估出不同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可能的风险水平。

其次,风险评估模型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环境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通过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建模,风险评估模型可以识别出可能的污染源、污染物的扩散路径和潜在的暴露途径。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环境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危害,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另外,风险评估模型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不同风险源之间的优先级。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根据风险评估模型的结果,对不同污染源的风险进行排序,以确定哪些风险源应该优先考虑和应对。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分配资源,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

除了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风险评估模型还在政策制定和工程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制定环境政策时,风险评估模型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他们了解不同政策措施的风险和效益,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在工程设计中,风险评估模型可以帮助工程师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危害,并提供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降低环境污染和安全风险。

审计部门jha法风险评价

审计部门jha法风险评价

审计部门JHA法风险评价简介JHA是Job Hazard Analysis的缩写,意为职业危害分析,是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开发的一项安全规划工具。

JHA需要通过对工作环境的评估、对员工工作过程的评估和对危害源的评估来确定潜在的安全和卫生风险,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这些风险。

审计部门需要进行JHA评价来规避潜在的安全风险。

JHA的步骤在进行JHA评价之前,审计部门需要了解JHA的组成部分和评价步骤。

JHA评价通常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组建安全评估小组在进行任何JHA评价之前,审计部门需要组建一个安全评估小组。

该小组通常由具备安全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如安全工程师、安全专家、安全监督员等。

步骤2:确定工作流程审计部门需要了解每个工作岗位需要完成的职责和任务,以便确定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流程的详细了解,可以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危害源和危险因素,以及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受伤。

步骤3:识别潜在的危害源审计部门需要识别可能存在的危害源,包括动力源、人类因素、机械故障等。

他们需要在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并通过对员工工作实践的观察和访谈来确定潜在的安全风险。

步骤4:确定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通过识别潜在的危害源,审计部门需要确定与这些危害源相关的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

例如,如果危险源是人类因素,那么控制措施可能包括培训、监督和纪律管理等。

步骤5:评估风险水平审计部门需要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安全风险的级别。

当确定了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对应的安全控制措施之后,他们需要评估安全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并计算风险水平。

步骤6:确定控制措施审计部门需要确定采用哪种控制措施来降低潜在的危害源和危险因素的风险。

可能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人保护措施。

步骤7:编写评估报告最后,审计部门需要编写一份JHA评估报告,该报告应该包括对工作流程和操作的详细描述,以及对安全风险和控制措施的评估。

总结通过JHA评估,审计部门可以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安全和健康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这些风险。

健康风险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健康风险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健康风险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摘要】阐述健康风险评价的概念、发展历史和基本内容,详细介绍危害鉴定、剂量反应评估、接触评估、风险评定等四个阶段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模型,说明了健康风险评价是有效控制化学品风险的技术依据。

通过分析健康风险评价在欧盟对化学品的评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职业安全管理制度、我国核工业系统、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国内外研究的应用,概括了健康风险评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风险评价国内国外研究进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最初人们只注意环境危害出现后的治理研究,然而很多有毒有害物质一旦进入环境,将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长期严重的危害,要彻底治理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有些甚至根本无法治理,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0世纪70年代以后,环境保护的研究重点转移到污染物进入环境之前的风险管理,环境风险评价这一新兴领域应运而生[1]。

健康风险评价是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保护、轻化工产品、农药、医学管理、食品监督及职业安全等有着极重要的意义[2]。

现对健康风险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基本概念健康风险评价指对有毒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程度进行概率估计,并提出减小风险的方案和对策。

健康风险评价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可以正确评价化学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综合影响,区别问题的轻重缓急,提高化学品管理的总体效应[2]。

2 发展历史健康风险评价首先是从对致癌物的评价开始的,1976年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首先公布了可疑致癌物的风险评价准则,提出了有毒化学品的致癌风险评价方法,这个方法被很多环境立法机构所接受,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更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使风险评价的方法日渐普遍和成熟。

但由于没有规范化程序,不同研究者常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基于这种情况,美国国家科学院(NAS)于1983年编制了有关风险评价的研究报告(《联邦政府的风险评价:管理程序》),该书明确了风险评价的程序,将健康风险评价概述为四个步骤:危害鉴别、剂量一反应评估、暴露评估和风险表征[3],还对一些技术术语作出了明确定义,这个报告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最新gbzt-298-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最新gbzt-298-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G B Z T-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C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Guidelines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chemicals in the workplace 2017 - 09 - 30 发布2018 - 04- 15 实施目次目次 (I)前言................................................................................ I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风险评估框架 (2)5 工作程序 (3)6 评估方法 (4)7 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7)附录A(资料性附录)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8)附录B(资料性附录)化学品基本信息调查表 (9)附录C(资料性附录)岗位接触化学有害因素基本信息调查表 (10)附录D(资料性附录)危害控制措施调查表 (11)附录E(资料性附录)定性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示例 (13)附录F(资料性附录)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示例 (20)附录G(资料性附录)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示例 (29)附录H(资料性附录)常见化学有害因素的参考接触浓度 (35)附录I(资料性附录)常见致癌化学有害因素的吸入单位风险 (39)附录J(资料性附录)风险控制对策 (41)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胡伟江、张美辨、王鑫、苏世标、张恒东、陈永青、陈振龙、田亚锋、闫雪华、董一文、汉锋。

风险模型报告

风险模型报告

风险模型报告
环境风险评价模型用于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后果评价,是环境风险评价的一部分,兴起于在20世纪70年代发达的工业国家,其中以美国最为突出。

而我国的环境风险评价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于1993年第一次写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中,并于2004年发布了第一版《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危险化学品的意外泄漏具有事发突然、危害大且不易控制的特点,因此危险化学品扩散的模拟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出现了数以百计的风险事故后果模型,如ALOHA、SLAB、TRACE、INPUFF、CHARM、AFTOX、SUTTON等。

其中,SLAB 和AFTOX作为大气风险预测推荐模型,被列入2018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a p p l i c a b i l i t y o f i n h la a t i o n i r s k a s s e s s m e n t mo d e l p r o v i d e d b y U S E n v i r o n me n t l a P r o t e c t i o n A g e n c y( U S E P A) i n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h e a l t h i r s k a s s e s s m e n t i n p a p e r— m a k i n g ,c h e m i c l a a n d e l e c t r o p l a t i n g
周莉 芳 ,张 美辨 ,袁 伟 明 ,邹华
浙江省疾 病预防控制 中心 ,浙江 杭州 摘要 :目的 3 1 0 0 5 1
研究美 国国家环境保 护署 ( U S E P A)吸入风险评 估模 型在造 纸 、化工和 电镀等行 业应 用的适用 性 以造纸 、化工 和电镀 行业 的 1 1家企业为研究对象 ,应用该模 型对各 企业 重点 岗位进行风 险评 造纸行业接触硫化 氢导致 鼻嗅黏膜 病变 的危害 商数为 3 6 . 3 ;化 工行业 有机硅合
i n d u s t i r e s . M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 1 1 f a c t o i r e s i n p a p e r—ma k i n g,c h e mi c l a a n d e l e c t r o p l a t i n g i n d u s t ie r s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 T h e r i s k a s s e s s me n t mo d e l o f U S E P A w a s u s e d t o a s s e s s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h e lt a h r i s k l e v e l s .i n c l u d i n g c a n c e r a n d n o n—c a n c e r i r s k s .T h e s e r e s u l t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w i t h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e x p o s u r e l i mi t s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o f o c c u p a t i o n l a h a z a r d s a n d r e l a t e d
Z HOU L i —f a n g,Z HANG Me i —b i a n,YU AN We i —mi n g ,Z OU Hu a
T h e C e n t e r f o r D 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 a n d
m 0 n o fZ h e j i a n g P r  ̄i n c e , H a n g z h o u , Z h e j i a n g, 3 1 0 0 5 1 ,C h i n a .
致癌性风险值为 0 . 0 0 1— 0 . 1 6 4 7 ,大于 l 0 ~,判定 为高风险水平。如按中国职业卫生标准评估 ,仅有 1家 电镀企 业镀铬 岗位检 出浓度超标 ,其 风险识别 效力不及 U S E P A模型 。结论 该模 型适用 于造纸 、化工 和 电镀 行业职业
病危害风 险评估 。与 中国职业 卫生标准相 比,它更易识别危险作业 岗位 。 关键词 :风 险评估 ;职业健康 ;非致癌 风险 ;致 癌风险
表3风险评估结果验证是否超过企业化学毒ca非致癌致癌职业病危害行业岗位3职业接触文献报道次数物名称gm风险风险作业分级限值造纸2磨浆硫化氢530高否0级相对无害作业低浓度硫化氢可致嗅觉障碍和嗅觉缺失症长期3碎浆530高低浓度硫化氢作业人员慢性鼻炎发生率升高241筛选530高化工1一氯氯化氢3600高否0级相对无害作业长期接触低浓度氯化氢可导致作业工人慢性鼻炎甲烷发生率升高56合成氯甲烷2700高否0级相对无害作业慢性氯甲烷暴露可以引起神经系统损害71离心氨1120高否0级相对无害作业低浓度氨作业工人肺功能下降胸闷咳嗽等呼吸道投料氨890高0级相对无害作业症状发生率升高81灌装二甲苯3300高否0级相对无害作业二甲苯中毒主要为神经系统毒效应长期接触低浓度二甲苯对机体神经行为功能和认知功能产生影响911电镀5酸洗氯化氢1905500高否0级相对无害作业同上1镀铬铬酸盐20高高否0级相对无害作业某机械厂和某机械配件厂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多名1或重铬65高高否0级相对无害作业铬作业工人鼻部损害12
和可行性 。方 法
估 。计算非致癌效应风 险值和致癌 风险值 ,判定化学 物所致 职业健康 风险 水平 ,并与 职业 接触 限值 、职业病危
害作业分级和文献 比较 。结果
成企业一氯 甲烷合成 岗位接触氯化 氢所 致鼻咽 、气管黏膜增生的危害商数为 8 2,氯 甲烷所致小脑病 变危害商数 为1 . 4;农药 厂离 心 、投料 岗位 接触 氨所致肺功能下降或 呼吸道疾病症 状加重 的危害商数 分别为 1 . 5和 1 . 2 ;化
中 图分 类 号 :R 1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7— 0 9 3 l( 2 0 1 4)0 2—0u d y o n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I n h a l a t i o n Ri s k As s e s s me n t Mo d e l o f US EP A i n Oc c u p a t i o n a l He a l t h is R k As s e s s me n t
浙江 预防 医学 2 0 1 4年 2月第 2 6卷第 2期
Z h  ̄ i a n g P r e y M e d , F e b . 2 0 1 4 , V o l 2 6 , N o . 2
・ 1 0 9・


著 ・
应 用 美 国 国家 环 境 保 护署 吸人 风 险模 型 评 估 职 业 危 害 的研究
学溶剂厂灌装 岗位接触二 甲苯所致运 动协调障碍的危害商数为 2 . 4 ;电镀行业接触 氯化 氢所 致鼻咽 、气管黏膜增
生 的危害商数为 2 . 3~ 7 5 . 3 ,接触铬酸盐或重铬 酸盐所 致鼻部 损害 的危 害商 数为 1 9 2 . 5~2 5 6 7 5 。造 纸 、化工 和 电镀行业各 岗位危 害商数 均大于 1 ,均判定为 高风 险水平 。电镀行业镀铬 岗位接触铬酸盐或重铬酸盐所致肺癌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