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污染菌霉菌
食品的霉菌毒素污染ppt课件
一、霉菌与霉菌毒素污染
1.霉菌 • 霉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又缺乏较大子实体的一部
分真菌的俗称 • 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不需要较高的营养条件,
在各种食品中极易繁殖 • 一般情况下需要氧气,适宜繁殖温度为2530℃ • 多数霉菌对人有益 • 也有一些霉菌对人有害无益 • 个别菌种或菌株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霉菌毒素
慢性中毒的表现往往使动物生长障碍, 肝脏出现亚急性和慢性损害。如肝实质 细胞变性和灶性坏死、肝实质细胞增生、 以及胆管的囊性增生等
2)诱变性
• 在有无S9的情况下都能使人体成纤维细 胞发生程序外DNA合成
• 使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及TA100在有S9 的情况下发生阳性致突变反应,枯草杆 菌试验也呈阳性
2、中毒症状:
潜伏期短,最短仅十几分钟,中毒症状最初为一 时性消化道功能紊乱,随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 昏、头疼、眼黑和复视。
重者可出现阵发性抽搐;继而进入昏迷。患者可 死于呼吸衰竭,幸存者则留下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导致终生残废。病死率50%。
3.治疗及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特殊治疗,在发生中毒后尽快洗胃、灌
• 1961年,从霉变的花生饼粉中分离到黄 曲霉
• 黄曲霉产生的一种在紫外光下产生蓝和 绿色荧光的毒素,造成了火鸡的死亡
• 在污染黄曲霉的食物中分离到4种具有紫 外光下发荧光的物质,并分别命名为黄 曲霉毒素(Aflatoxin)B1、B2、G1和G2
1.来源
• 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极其制品如花生、 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等
• 共同特点
• 较强的急性毒性,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及致畸 作用,有的有弱致癌性
• 呕吐作用、引起局部皮肤刺激、炎症及坏死
细胞的细菌、真菌污染及排除
细胞的细菌、真菌污染及排除Edit By Waiting.D真菌污染是细胞培养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尤其在梅雨季节进行细胞培养更易污染。
污染培养细胞的多为烟曲霉、黑曲霉、毛霉菌、孢子霉、白念珠菌、酵母菌等。
霉菌污染后多数在培养液中形成白色或浅黄色漂浮物。
一般肉眼可见,较易被发现,短期内培养液多不混浊,倒置显微镜下可见于细胞之间纵横交错穿行的丝状、管状、及树枝状菌丝,并悬浮飘荡在培养液中。
很多菌丝在高倍镜可见到有链状排列的菌珠;念珠菌或酵母菌形态呈卵形,散在细胞周边和细胞之间生长。
镜下看时,要将培养瓶用酒精棉球擦干净,以防止与瓶外尤其瓶底外面生长的菌丝相混淆。
真菌污染后,细胞生长变慢,但最后由于营养耗尽及毒性作用而使细胞脱落死亡。
真菌污染细菌是一种原核细胞微生物,其大小以微米(μm)计。
常见的污染细菌有革兰氏阴性菌和大肠杆菌、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中白色葡萄球菌等比较常见。
一旦发生细菌污染较易发现,多数情况下培养液短期内颜色变黄,表明有大量酸性物质产生,出现明显混浊现象;有时静置的培养液液体初看不混浊,但稍加振荡,就有很多混浊物漂起。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培养液中有大量圆球状颗粒漂浮。
必要时可取少量培养液涂片染色检查以证实细菌种类;有的培养液改变不明显而又疑有污染,可取出少量培养液用普通肉汤接种或用未加双抗药物的培养液接种,也可取10ml细胞悬液以100rpm离心5min,沉淀中加入无抗生素的培养液2ml,置于37℃培养,24h可得结果。
污染后细胞发生病理改变,胞内颗粒增多、增粗,最后变圆脱落死亡,造成试验失败和细胞株(系)丢失。
细菌污染细菌和真菌污染多在传代、换液、加样等开放性操作之后发生,而且由于增生迅速,多再发生污染48h以内就已明显。
在实验的最初两天密切观察实验样品是否有污染发生,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或排除。
培养细胞一经污染,多数较难处理。
如果污染细胞价值不大,宜弃之;有细胞株留存的或可购置的,可在寻找原因后彻底消毒操作室和二氧化碳培养箱(若发现真菌污染,可在污染孔内加入1mol/L氢氧化钠或硫酸铜溶液处理)(具体操作方法可参考细胞培养污染的预防),复苏或重新购置细胞,再培养。
食品种常见的霉菌知识
霉菌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而是一些丝状真菌的通称,属真菌的一部分;其对人类具有双重性,有利的方面是它可以用来酿造、工业发酵、抗生素和酶制剂的生产等,不利方面是它能引起农副产品、食品、原料及器材的腐烂,也感染并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多种疾病,少数种类,如黄曲霉,能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致癌物质,危害人、畜的健康和生命。
因此,霉菌的检测对于食品的安全性很重要。
食品种常见的霉菌1、曲霉菌属曲霉菌是一种典型的丝状菌,占空气中真菌的12%左右,它以土壤或空气为媒介, 可引起食物、谷物、豆类和果蔬的霉腐变质,该霉菌在原料贮藏期间几乎不会死亡。
因其对干燥抗性强, 故常在一些干燥食品中被分离出来,糖类和壳类处理工厂常被此类霉菌污染,而烘焙产品中也常因原料,如糖、花生、油、大米、大豆、绿豆等原料带入曲霉菌污染。
肉眼可以通过菌落生长速度,表面质地、颜色、形态和气味等鉴别,其中颜色是曲霉菌分类的依据之一。
(1)烟曲霉菌落开始为白色,2-3天后转为蓝绿色,但边缘仍为白色,数日后变为深绿色、烟绿色。
初为绒状或絮状,随着时间推移变为粉末状,边缘部分也出现颜色,背面无色或带点褐色。
(2)黄曲霉它是温暖地区常见曲霉菌,在20-30℃最易产生强致癌的黄曲霉毒素,花生、玉米,大米、小麦、豆类、坚果类、肉类、乳及乳制品、水产品等均有黄曲霉毒素污染。
菌落正面色泽也随其生长由白色变为黄色及黄绿色,呈半绒毛状。
孢子成熟后颜色变为褐色。
表面平坦或有放射状沟纹,背面无色或略呈褐色。
(3)黑曲霉黑曲霉菌落初为白色,常有鲜黄色区域,厚绒状,继而黑色,背面无色或中央部分略带褐色,且能引起曲霉菌病,还能产生黑曲霉毒素。
(4)土曲霉土曲霉菌落淡褐色或褐色或土黄色,比较小,呈圆形。
(5)杂色曲霉菌形紧密,呈绒毛状、羊毛状或两者兼有,颜色变化范围相当广泛,在不同菌株的菌落上,有时局部会出现淡绿、灰绿、浅黄或粉红等颜色,而菌落背面则近乎无色、黄橙色或玫瑰色;有的菌落上会形成无色至紫红色的液滴。
金针菇黑霉菌污染
日期:contents •引言•金针菇黑霉菌污染现状•金针菇黑霉菌污染的防控措施•金针菇黑霉菌污染的治理方法•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目录引言01研究背景与意义然而,金针菇在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常常受到黑霉菌的污染,导致其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甚至威胁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研究金针菇黑霉菌污染的问题对于提高金针菇的品质、产量以及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金针菇是全球重要的食用菌种,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金针菇黑霉菌污染的规律和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寻找有效的防控措施,为金针菇的生产和品质保障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通过收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不同生产环节的金针菇样品,采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分离、生化鉴定等实验方法,对金针菇黑霉菌污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
研究目的和方法金针菇黑霉菌污染现状02黑霉菌污染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其中华东、华中地区尤为严重。
各栽培模式中,室外栽培受污染率高于室内栽培。
不同品种的金针菇中,黑霉菌污染率存在差异。
金针菇黑霉菌污染分布情况金针菇黑霉菌污染对产量的影响黑霉菌污染会导致金针菇产量下降,且污染程度越高,产量下降越显著。
对于室外栽培,即使轻度污染也会导致产量明显下降。
室内栽培的产量受污染影响较小,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
金针菇黑霉菌污染对品质的影响黑霉菌污染会降低金针菇品质,表现为菌盖变黑、菌柄细短、口感发苦等。
受污染的金针菇营养成分也会发生变化,如蛋白质含量下降、脂肪含量增加等。
黑霉菌污染还会导致金针菇的货架期变短,容易变质。
金针菇黑霉菌污染的防控措施03选择对黑霉菌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提高金针菇的抗污染能力。
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合理控制栽培室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以降低黑霉菌的繁殖和污染风险。
改善栽培环境在金针菇成熟前及时采收,避免过熟导致黑霉菌滋生。
严格控制采收时间在金针菇栽培过程中定期喷洒针对性的杀菌剂,可以有效抑制和杀灭黑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霉菌污染鉴别及注意事项
是菌丝体比较发达但没有较大子实体的小型真菌的统称。 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同时由于其可形成各种微小的孢子, 因而很容易污染食品。各类食品均可受到霉菌污染,其中以玉米、 花生、大米、小麦污染最多。 霉菌污染食品后不仅可造成腐败变质,而且有些霉菌还可产生 毒素,造成人、畜霉菌毒素中毒。
霉菌毒素
控制措施
1.防霉 预防食品被黄曲霉毒素及其它霉菌毒素污染的最根本措施。
原材料生产防霉,首先要防虫及防倒伏;在收获季节,要及时排除 霉玉米棒;脱粒后玉米应及时晾晒。 食物在保藏中应以低温、除湿即(降低水分)至安全水分之下、注意通 风;另外除氧充氮或用二氧化碳进行保藏,效果亦可。
控制措施
2.去毒 2.1挑选霉粒法。国内曾在花生仁及玉米粒试用,去毒效果较好。 2.2碾轧加工法。一般适用于受污染的大米,碾轧加工可减低精米中毒 素含量。 2.3加水搓洗、加碱或用高压锅煮饭,适用家庭中大米去毒。 2.4植物油加碱去毒,紫外线照射或白陶土吸附等方法,效果均为理想 2.5生物脱毒。
黄曲霉的产毒条件
黄曲霉的最低繁殖温度范围是6-8℃,最高繁殖温度是44~46℃,最 适生长温度37℃左右。但产毒温度则不一样,略低于生长最适温度, 最适产毒温度为28-32℃。最适Aw值为0.93~0.98。PH:4.7以下;相对 湿度80%以上。天然基质 (大米、玉米、花生粉) 中产毒量高。
产毒的迟滞现象:黄曲霉在水分为18.5%的玉米、稻谷、小麦上生 长时,第三天开始产生黄曲霉毒素,第十天产毒量达到最高峰,以后 便逐渐减少。黄曲霉产毒的这种迟滞现象,意味着高水分粮食如在两 天内进行干燥,粮食水分降至13%以下,即使污染黄曲霉也不会产生 毒素。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Alfatoxin简称AFT或AT)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 代谢产物。寄生曲霉的所有菌株都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我国寄生 曲霉罕见。黄曲霉是我国粮食和饲料中常见的真菌,由于黄曲霉毒 素的致癌力强,因而受到重视,但并非所有的黄曲霉都是产毒菌株 ,即使是产毒菌株也必须在适合产毒的环境条件下才能产毒。
食品的霉菌污染
其他属
• 还有粉红单端孢霉、木霉属、漆斑菌属和黑色葡萄 穗霉等
• 一些霉菌虽是食品工业重要的生产菌种,但当其污 染食品或其他原料后也可引起腐败变质
• 如毛霉属、根霉属和黑曲霉常出现在粮食制品上, 引起面包及糕点等发霉变质
食品的霉菌污染
汇报人:张林 201702497
2018.01.29
P261
CONTENTS
1
霉菌污染的特点
2
霉菌产毒的特点
3 主要产毒霉菌及其毒素
4 霉菌及其毒素的食品安全学意义
01
霉菌污染的特点
霉菌是真菌的一种,其特点是菌丝体较 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同其他真菌一 样,也有细胞壁,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 霉菌有的使食品转变为有毒物质,有的 可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
霉菌污染的特点
①人、畜都可发生急性中毒; ②都可能因长期摄入致慢性中毒; ③真菌毒素不能在人机体内产生抗体; ④真菌主要在谷物、饲料、发酵食品上感染; ⑤带有季节性和地区性(四川地区多为夏季); ⑥真菌种类,产生的毒素多且复杂; ⑦致人畜中毒的症状类型复杂; ⑧靶器官多为内脏:肝(黄曲霉),肾(橘霉素),神经
霉菌产毒的特点
1.霉菌产毒仅限于少数的产毒霉菌,而且 产毒菌 种中也只有一部分菌株产毒(主要取决于菌株 本身生物学特性或是外界环境,或两者兼有, 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2.产毒菌株的产毒能力还表现出可变性和易变性 (产毒菌株经过多代培养可以完全失去产毒能 力,而非产毒菌株在一定条件下可出现产毒能 力)
但各种处理方法都存在缺点,如导致食品中营养损失、影响饲 料的的感官品质等
结语
细胞培养中霉菌污染问题讲解学习
细胞培养中霉菌污染问题Julius :我的细胞被污染了,表现为培养液内有浑浊,可见很多白色粉末的东西悬浮,之前发现一瓶有,就丢了,剩下的及时换液,清洗,可在传代后的第二天就又见浑浊,仍有部分细胞是贴壁的,可以看到很多”细胞“首尾相连成一条条的线状,可细胞怎会是线状生长呢?(抱歉没有拍下照片)请问是霉菌还是细菌污染呢?如何区分细菌,霉菌及真菌的污染。
现在如何处理呢?污染控制区大家所说的用甲醛熏蒸,碘伏擦拭,或75 %酒精擦拭,是用那种呢?时间要多长呢?因培养箱内还有别人的细胞,现在消毒处理时剩余的细胞该怎么办呀?还应注意什么呢?liyq_1 :应该是霉菌污染.其特点正是肉眼可见白色悬浮,形态呈线状.qxlbljys :1. 细菌污染液体混浊,霉菌污染可看见霉苔但液体不混,所以你的细菌和霉菌同时污染处理:扔掉,以免污染其他细胞2. 你说的线状生长实际上细胞已经接近死亡3. 可以将培养箱用75% 的酒精擦拭, 并停止细胞培养,然后用紫外消毒房间sunandsuny :由于细菌的生长分裂呈指数级的生长方式,所以细菌污染后, 培养瓶很快就是浑浊的了, 但一般不像霉菌污染,霉菌有菌丝,往往呈絮状漂浮,甚至有丝状突起.因此霉菌污染和细菌污染在肉眼上有时可以大体上区分,这只是一些常规的经验,如果要具体确定, 还要通过涂片染色,看看是球菌或杆菌或是弧菌.叶知秋:原代培养的软骨细胞,贴壁良好,长势旺盛,可霉菌悄然而至,大有疯长之势。
不想放弃,该如何处理,敬请指点。
ratman :配制以下5X 抗生素培养液:AMP:100ug/ml, gentamycin 100ug/ml, 两性霉素B2ug/ml, 制霉菌素1.5ug/ml, 脱氧胆酸钠10ug/ml ,进行冲击,培养时间为8 小时后换液,改用1X 抗生素培养液进行培养,以上配方为1x 配方。
每天换液。
icesugar75 :别救了。
霉菌是抗拒不了地,别让这瓶细胞把其它的污染了最重要。
食品的霉菌污染及控制
4
二、霉菌产毒的特点
1) 霉菌中仅少数菌种能够产毒,少数 产毒霉菌只有一部分菌株可以产毒。
2)霉菌产毒具有可变性
3) 产毒的菌种所产生的霉菌毒素无严格
专一性 4)产毒霉菌产生毒素需一定条件。
5
产毒霉菌产生毒素需要的条件
可以产生毒素的真菌种类繁多,其代谢产物也多种多 样,真菌是否产毒通常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产毒真菌种类
碱性条件下次氯酸钠可使之失去毒性。
42
43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种类与毒性
种类:40余种 毒性作用:
共同特点表现为较强的细胞毒性、免疫 抑制及致畸作用,部分有较弱的致癌性, 急性毒性强,可致人与动物的呕吐。
44
几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毒素的 特殊毒性
A.T-2毒素:
急性毒性:食物中毒性白细胞缺乏症
主要破坏分裂迅速、增殖活跃的组织器官, 导致多系统、多器官的损伤。尤其是骨髓、 胸腺组织受损严重,表现为WBC减少、凝 血时间延长、骨髓坏死。 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三致作用对小鼠有胚胎毒性和致癌性。
10
(一)黄曲霉毒素 (aflatoxin, AFT)
1. AFT 的来源 2. AF T的化学结构 3. AFT的理化性质 4. AFT 的毒性特点 5. AFT对食品的污染 6. 预防措施
11
(1) AF 的来源
黄曲霉 (Aspergillus flavus)
部分产毒
食品的霉菌污染
一、霉菌污染的特点 二、霉菌产毒的特点 三、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及产毒的霉菌 四、主要的霉菌毒素 五、霉菌及其毒素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1
霉菌毒素(Mycotoxin) 指少数霉菌在污染食品上繁殖所产生 的有毒的次生代谢产物,它对人、畜 引起损害。
霉菌及霉菌毒素之认识与防治
霉菌及霉菌毒素之认识与防治东莞贸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一、霉菌毒素之定义霉菌毒素与抗生素同为霉菌的代谢产物,而霉菌毒素,顾名思义,就是霉菌在各种不同的有机基质上生长后所产生具有毒性的二次代谢产物,这些具有毒性的二次代谢产物,有些是排出于所生长的基质中,有些则存在于菌体内,当人或动物食入含有毒素的基质或菌体,有时甚至接触到含有毒性的基质后便发臭或局部性的中毒。
二、霉菌毒素与环境的关系一般而言,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是因环境因素如温度和潮湿而异,其蔓延的程度因季节与每年不同气候之改变而有所不同。
所以亚热带地区特别容易导致霉菌的繁殖而造成霉菌毒素的污染,其最主要的因素为产毒霉菌污染了含有丰富的醣类和适量蛋白质的基质如谷物,牧草或豆类等农作物,任何基质都有一层保护膜可免于霉菌入侵,然如在生长其间被昆虫咬伤;或在收割时经机械性的伤害,特别是玉米中胚牙的损坏;或在收割后不良的储藏过程空气中湿度及温度的变化所引起的龟裂等造成表皮损伤,皆会使到霉入侵基质,然后配以适合霉菌生长的湿热天气就产生霉菌毒素,其关系如下图表示:霉菌毒素与环境的关系图相对湿度←→含水量←→细菌生长↓表皮损伤→基质(昆虫,收割)↑微生物交互作用↘↓ph 温度空气霉菌←霉菌抑制剂↗↓二次代谢产物徽菌毒素(一) 温度对霉菌的影响相同的霉菌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会产生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毒素,如梭霉菌属Fusarium在高温(25℃)时产生F-2毒素,而在低温(8-18℃)时产生T-2毒素。
又Aspergillus flavus在28℃以下不会产生黄曲毒素Bl。
然而有些霉菌则是好低温性。
(二) 水份及湿度对霉菌的影响霉菌通常无法在水分活性(平衡相对湿度)低于0.68的情况下生存。
(三) 酸碱值对霉菌的影响钙离子是抑制霉菌产生毒素的要件,而酸雨会造成土壤中钙离子减少,则毒素产量将随之上升,虽然每一种霉菌有其最适生长PH 值,但对酸、碱的耐力相当强,因此酸碱值对霉菌的影响不大。
食品污染知多少-第一章
第一章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有很多污染的机会,会受到多方面的污染。
污染后有可能引起具有急性短期效应的食源性疾病或具有慢性长期效应的长期性危害。
一般情况下,常见的主要食品卫生问题均有这些污染物所引起。
食品污染的种类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1.生物性污染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和昆虫的污染,主要以微生物污染为主,危害较大,主要为细菌和细菌毒素、霉菌和霉菌毒素。
2.化学性污染来源复杂,种类繁多。
主要有:①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农药、有害金属、多环芳烃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二恶英等。
②从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工具、容器、包装材料及涂料等溶入食品中的原料材质、单体及助剂等物质。
③在食品加工储存中产生的物质,如酒类中有害的醇类、醛类等。
④滥用食品添加剂等。
3.放射性污染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生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排放。
特别是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核素污染,在食品卫生上更加重要。
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1.菌落总数:是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内,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样品处理、培养基及其pH、培养温度及时间、计数方法等)培养所形成的细菌菌落总数。
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CFU)表示2.大肠菌群最近似数: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一般相当于100g或100ml食品中的可能数来表示,简称大肠菌群最近似数。
3.食品的腐败变:是指食品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食品成分与感官性状的各种变化。
4.挥发性盐基总氮:是指油脂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脂肪酸的自身氧化和水解,从而使食用价值降低的过程。
5.脂肪酸败:是指油脂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脂肪酸的自身氧化和水解,从而使食用价值降低的过程。
6.K值:是指ATP分解的低级产物肌苷(HxR)和次黄嘌呤(Hx)占ATP系列分解产物ATP+ADP+AMP+IMP+HxR+Hx的百分比,(ATP顺次分解过程中,终末产物多少来判定鱼体新鲜程度)主要适用于鉴定鱼类早期腐败。
霉菌污染与防治
霉菌污染与防治霉菌,也称真菌,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土壤、空气、水体等。
霉菌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下,能够快速繁殖,形成霉菌污染,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
本文将从霉菌污染的来源、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霉菌污染的来源霉菌污染的来源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庭环境家庭环境中的霉菌来源主要包括地下室、浴室、厨房等潮湿的地方。
在这些地方,由于湿气较大、通风不良,霉菌很容易滋生。
学校和办公场所学校和办公场所是人们日常活动的地方,但也是霉菌滋生的场所。
图书馆、宿舍、实验室等地方特别容易出现霉菌污染,因为他们通常保持着一定的湿度,并且空气流动较小,尤其是还会不定期的进行清洗等工作,会增加霉菌滋生的机会。
食品和饮料霉菌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污染源,含有霉菌的食品和饮料包括发霉的面包、蛋糕、奶酪、果汁和酒等,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危害。
公共场所公共场所包括医院、餐厅、酒店等场所,也是霉菌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医院等场所应该尤其注意,因为在这里,由于病人的特殊状态,经常需要使用灭菌药品,过度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杀死有益的菌群,同时使得霉菌得到更好的生长条件。
霉菌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霉菌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十分严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霉菌污染会对人体健康带来许多威胁,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呼吸道问题:霉菌会影响人体的呼吸道,包括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引起感染和其他疾病。
•过敏反应:部分人在接触霉菌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如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
•中毒:霉菌所产生的毒素,会影响人体的肝脏、肺、肠道等器官,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对环境的污染霉菌污染也会对环境造成大量的污染,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空气污染:霉菌在空气中繁殖,会污染室内和室外的空气,影响整个环境。
•土壤污染:部分霉菌对土壤生态环境有害,长期存在的霉菌污染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食品卫生学 霉菌污染
毒性作用:
T-2毒素:食物中毒性白细胞缺乏症
共同特点表现为较强的细胞毒性、免疫抑制
及致畸作用,部分有较弱的致癌性,
急性毒性强,可致人与动物的呕吐。
(2)玉米赤霉烯酮(ZEN) 又称F-2毒素等,以污染玉米、大麦、燕麦 和小麦为主,具有类雌性激素样作用。
(3)伏马菌素(FB) 是串珠镰刀菌产生的一种水溶性毒素 主要污染玉米及其制品
镰刀菌属: 单端孢霉稀族化合物、玉米赤霉稀酮、丁稀酸 内酯、串珠镰刀菌毒素
• 霉菌产毒的特点
霉菌产毒只限于少数的产毒霉菌,而产毒菌株 中也只有一部分菌株产毒。 同一产毒菌株的产毒能力具有可变性和易变性.
产毒菌种产生的毒素不具有严格的专一性.
产毒霉菌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条件,霉菌污染 食品并在食品上繁殖是产毒的先决条件,而霉 菌能否在食品上繁殖与食品的种类和环境因素 等各方面的影响有关
3、镰刀菌毒素
镰刀菌毒素主要是镰刀菌属和个别其他菌属 霉菌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的总称。这些毒 素主要是通过霉变粮谷而危害人畜健康.根据 其化学结构和毒性作用可以主要分为单端孢 霉素类、玉米赤霉烯酮和伏马菌素等。
(1)单端孢霉素类(TCTCs)
主要有T-2毒素、双乙酸蔗草镰刀菌烯醇、 雪腐镰刀菌烯醇和镰刀菌烯酮-X等。
(灰绿曲霉、局限曲霉、白曲霉等)
相对湿度在80~90%时,主要是中生性霉菌繁殖;
(多数曲霉、青霉、镰刀菌属等)
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主要为湿生性霉菌繁殖.
(毛霉、酵母属)
空气流通
大部分霉菌生长繁殖和产毒均需要氧气,少 数霉菌(毛霉、庆绿曲霉)厌氧并可耐受高 浓度的CO2 .
• 几种主要的霉菌毒素
霉菌与霉菌毒素的食品污染
(molds and mycotoxin contamination)
霉菌概述ppt课件
由于霉菌形成的孢子有不 同的构造、形状及颜色,
PPT青学习霉交菌流 菌落
10
菌落特征:霉菌的菌落大、疏松、干 燥、不透明,有的呈绒毛状或絮状或 网状等,菌体可沿培养基表面蔓延生 长,由于不同的真菌孢子含有不同的 色素,所以菌落可呈现红、黄、绿、 青绿、青灰、黑、白、灰等多种颜色。
PPT学习交流
11
例:白地霉
节孢子
PPT学习交流
22
4、厚垣孢子
这类孢子具有很厚的壁, 又叫厚壁孢子。
菌丝顶端或中间的个别细 胞膨大、原生质浓缩、变 圆,然后细胞壁加厚形成 圆形、纺锤形或长方形的 厚壁孢子。
厚垣孢子也是霉菌的休眠 体,对热、干燥等不良环 境抵抗力很强。
厚垣孢子
PPT学习交流
23
(二)霉菌的有性繁殖
• 但是霉菌也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或产生毒素,危害人 的健康和生命。
PPT学习交流
2
一 霉菌的结构
(一)个体形态 霉菌的生物个体称为菌丝体。
菌丝体由营养部分和繁殖部分组成。 基内菌丝
霉菌的菌丝根据功能可分为:气生菌丝 繁殖菌丝
霉菌的菌丝从形态结构上可分为:
PPT学习交流
3
▪无隔菌丝:为长管状单细胞,细胞质内含多个核。
6
PPT学习交流
7
(二)霉菌的细胞结构
由细胞壁、细胞 膜、细胞质、细 胞核、线粒体、 核糖体、内质网 及各种内含物 (肝糖、脂肪滴、 异染粒等)等组 成。
幼龄菌往往液泡 小而少,老龄菌 具有较大的液泡。
细胞膜 液泡 线粒体
内质网 细胞核
细胞壁 核糖体
PPT学习交流
8
1、细胞壁
细胞壁不含肽聚糖,除少数霉菌细胞壁中含含有纤维素外, 其他大多数霉菌的细胞壁则以几丁质为主。它是由N-乙酰葡糖 胺以β-1,4葡萄糖苷键连接的多聚体,并形成多层结构,故坚 韧性强。
馆藏竹木漆器类文物污染霉菌类群的鉴定与分析
馆藏竹木漆器类文物污染霉菌类群的鉴定与分析申艾君;王明道;刘康;张亚坤;陈红歌【摘要】In this paper, we used 36 bamboo .wood and lacquer collected in Henan museum as our experiments materials. Contaminated molds were isolated from 95 mould speck samples by spreading plate and pouring method. We identified 32 species fungi such as Aspergillus,Neurospora by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microscopic properties and 18SrDNA/ITS sequences analysis. And we believe that the study is valuable for the mold treat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Bamboo,wood and lacquer.%以河南博物院馆藏的雕漆器、漆器、木雕、和竹器共36件为实验材料,对其霉变斑点进行取样,将菌悬液通过涂布平板及浇注平板的方法对采集的95个样品进行了霉菌的分离,获得纯菌种后通过观察霉菌形态特征、显微观察菌丝及产孢结构以及18 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鉴定曲霉属(Aspergillus)、脉孢菌属(Neurospora)等15个属的32种霉菌为竹木漆器文物的主要污染霉菌.【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11(029)008【总页数】4页(P923-926)【关键词】河南省博物院:文物:竹木漆器;霉菌;鉴定【作者】申艾君;王明道;刘康;张亚坤;陈红歌【作者单位】河南省博物院,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河南省博物院,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8.2竹、木、漆器类文物由于自身材质的特殊性,比其它材质的文物容易老化、糟朽,而且竹木漆器作为机材质文物与其它材质文物相比容易受到霉菌和虫害的侵蚀,因此竹木漆器的保护问题是博物馆文物预防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3].河南博物院从1998年新馆建成文物进入新库房至今,几次发现有部分漆木竹器发生霉害,霉斑严重,个别器物甚至霉菌器物表面[2].竹木漆器文物出现霉变之后对文物的破坏很大,一方面霉菌生长过程中会持久性分泌有机酸、酶类等,不断侵入到制品内部,从而形成比较大的霉变斑点或变色斑点,严重影响文物的外观;另一方面,霉菌是主要以腐生物为营养方式的微生物,其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就来自于竹木漆器,竹木漆器生霉的过程就是文物被霉菌破坏的过程,随着霉菌的生长文物制品质地被改变直至完全腐朽,从而对珍贵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目前,我国适合文物库房使用的防霉剂种类还比较少,而任何一种药物都有抗菌谱,并不能对所有霉菌产生作用,因此了解本地、本博物馆的霉菌种类和分布情况是一项基本而重要的工作,可以为防霉剂的选择提供帮助,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试验工作[1],防霉剂的使用安全性、长效性和应用效果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还有待提高改进[4],为有效治理霉菌污染对河南博物院竹木漆器文物的破坏,本文采取常规的霉菌分离鉴定手段及18SrDNA测序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污染的霉菌类群进行鉴定及分析研究,以期为竹木漆器文物霉菌拮抗剂的研发及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及指导. 1.1 文物样品河南博物院馆藏雕漆盒竹雕笔筒等雕漆器、漆器、木雕、和竹器共35件,根据不同文物的霉斑出现情况,一件文物取一个点或多个点,共采集95个样品.1.2 取样方法[5]取样工作按文物霉菌调查方法进行.用经过消毒灭菌处理的脱脂棉球在有霉斑的文物表面磨擦几下迅速放至经灭菌处理的试管里,带回实验室.1.3 霉菌的分离、纯化[6]把采集的样品带回实验室后,将带霉菌孢子的棉球浸到灭过菌的蒸馏水里,充分震荡后,通过涂布平板及浇注平板的方法用察氏培养基、孟加拉红固体培养基和马铃薯蔗糖培养基将样品进行分离、纯化.1.4 霉菌的分类、鉴定[6]对分离的霉菌分离鉴定主要进行三方面的工作:①形态观察.菌落形态观察包括菌落大小、菌落正反面颜色、菌落质地等;②显微观察.显微观察气生菌丝、基内菌丝、孢子果(子实体)和孢子形态特征;③ITS分子鉴定[7].对不能依据形态特征分类鉴定的样品,采用ITS分子鉴定.将供试菌株用马铃薯蔗糖液体培养基(PDB)培养,离心后用滤纸过滤回收菌丝体,用SDS-CTAB法提取DNA(Parry et al.1996).用一对真菌通用引物 ITS(ITS1:5′-TCCGTAGG TGAACC TGCGG -3′,ITS4:5′-TCCTCCGCTTAT TGATAT GC-3′)(White et al.1996),PCR扩增其菌株的rDNA-ITS序列,扩增产物与T载体连接后送测序公司测序,获得的ITS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与已经发表的18SrDNA序列、ITS序列(含5.8S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结合形态特征,对样品进行分类鉴定. 2.1 结果经过分离鉴定,在河南博物院馆藏竹木漆器文物上获得的纯菌种共有32种[8-13],具体如下:2.1.1 曲霉属(Aspergill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em)、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Link)、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Cohn)、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 Fresenius)、焦曲霉(Aspergillus ustus)、红紫曲霉(Aspergillus puniceus)、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烟曲霉原变种(Aspergillus fumigatus var.fumigatus)、日本曲霉刺孢变种(Aspergillus japonicus Saito var.aculeatus).2.1.2 脉孢菌属(Neurospora)好食脉胞菌(Neurospora sitophila)、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2.1.3 接合霉属(Zyzorhynchus vuillemin).2.1.4 红曲霉属(Monaseus)紫红曲霉(Monaseus purpureus Went).2.1.5 篮状菌属(Talaromyces)黄色篮状菌(Talaromyces flavus).2.1.6 青霉属(Penicillium)产紫青霉(Penicillium purpurogenum)、顶青霉(Penicillium corylophilum)、绳状青霉(Penicillium funiculosum)、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嗜松青霉(Penicillium pinophilum).2.1.7 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互隔交链孢霉(Altemaria alternata)、细交链孢霉(Alternaria tenuis Nees).2.1.8 胶帚孢属(Gliocladium Corda)粉红胶帚孢菌(Gliocladium roseum).2.1.9 侧链孢属(Pleurodesmospora Samson).2.1.10 葡萄孢属(Botrytis).2.1.11 蛹孢属(Helicoom Morgan).2.1.12 毛壳菌属(Chaetomium)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竹毛壳菌(Chaetomium sp).2.1.13 枝孢霉属(Cladosporium)尖孢枝孢(Cladosporiumoxysporum)、芽枝状枝孢(Cladosporiumsphaerospermum).2.1.14 赤霉属(Gibberella)稻恶苗病菌(Gibberella fujikuroi).2.1.15 顶孢霉属(Acremonium)交织顶孢霉(Acremonium implicatum). 2.2 文物不同采样点的霉菌分布情况经过对霉变文物的霉菌取样(95个取样点)研究,分离鉴定了曲霉、脉孢菌等15个属的32种霉菌,具体不同的文物污染霉菌分布情况如表1.由表1可以看出,曲霉分布相当多,95个采样点(表1未详细列出),曲霉出现的频次多达51次,也就是说51个采样点都有曲霉生长,包括黄曲霉、黑曲霉、杂色曲霉、红紫曲霉、白曲霉、紫红曲霉、烟曲霉、米曲霉等;其中,黄曲霉在12个采样点出现生长,黑曲霉在11个采样点出现生长,杂色曲霉在10采样点出现生长.脉胞菌是仅次于曲霉的优势菌种,包括粗糙脉孢菌和好食脉胞菌两个类群,分别在10个和9个采样点出现.竹毛壳菌在6个采样点出现生长,但只是在两个竹器上出现,没有在木制文物上发现,因此不同的文物引起霉变的微生物不尽相同,从这一点来看,生长的霉菌种类与文物本身的材质有一定的关系.河南博物院库房采用中央空调对环境进行控制,但受条件制约,空调只在上班时间运行,下班后就关闭;夏季送冷风,冬季送暖风,其他时间送新风.对漆木竹器库房温湿度调查结果,温度基本上在15~25℃之间,基本满足漆木竹器保存对环境温度的要求;相对湿度方面变化较大,其中七、八、九3个月(供应冷风阶段)湿度最大,大部分时间在60%~80%.霉菌的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一定的条件,一般15~40℃、湿度60%~100%霉菌开始滋生,在25℃以上、70%湿度以上开始发霉.竹木漆器库房目前的温湿度状况还是能满足霉菌生长的条件的,所以就出现了部分竹木漆器文物出现霉斑或严重发霉(霉菌几乎布满器物全身)的情况[2]. 漆木竹器霉变后用酒精棉球擦拭去斑,由于霉菌孢子非常微小,随空气流动易扩散,因此采用棉花擦拭去除的过程也是把霉菌孢子进一步扩散从而造成更大破坏的过程.这种去除霉斑的方法仅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所以漆木竹器保护预防霉害的重要性远大于发生霉害后治霉的重要性.从漆木竹器霉变预防方面来说,现在库房是用樟脑制剂作为防霉剂,由于用量大,使用年代久远,多数霉菌已对它产生抗药性,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寻找新的高效防霉剂.另外,由于要定期检查器物,每次检查都要搬挪一遍,很容易造成器具的人为损坏.因此,应该立足于“最小干预”原则,从环境、微生物两方面着手,尽快摸索出适合漆木竹器防霉治霉的针对性强、效率高的新方法,用以妥善保藏漆木竹器,最大限度地保护珍贵文物的价值.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将在本文鉴定结果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防霉剂筛选试验和环境治理研究工作,以其尽快找到适合馆藏漆木竹器保防霉工作的科学、有效的综合保护措施.【相关文献】[1]王春蕾,田金英.关于霉菌调查工作的几个问题[C].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三次学术年会,2004.[2]申艾君.浅谈馆藏漆木竹器的保存环境.文物保护研究新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3]刘秀英,李华,赵桂芳,等.遗址木构件用防霉药剂的筛选[J].木材工业,2005,19(3):25-28.[4]周伏忠,陈家昌,解复红,等.三杨庄汉代遗址霉菌污染种类鉴定与分析[J].河南科学,2010,28(12):1552-1557.[5]田金英,王春蕾.北京故宫文物霉菌调查研究[J].北方文物,2002(3):100-107. [6]吴坤,张世敏.微生物实验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7]张志华,洪奎.核酸序列直接分析在真菌鉴定方面的应用[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12(2):39-43.[8]齐祖同.中国真菌志曲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9]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常见与常用真菌》编写组.常见与常用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10]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11]喻璋,张猛.半知菌分属图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2]张忠义.中国真菌志葡萄孢属柱隔孢属[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3]孔华忠.中国真菌志青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属[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我馆生物组培室污染霉菌鉴定及抑菌实验(可编辑优质文档)
我馆生物组培室污染霉菌鉴定及抑菌实验(可编辑优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初中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研究论文我馆生物组培室污染霉菌鉴定及抑菌实验申报者:秦碧璇曾宝熠辅导教师:李振英毛峰辅导机构:北京市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我馆生物组培室污染霉菌鉴定及抑菌实验摘要:本课题研究鉴定了我们科技活动所在的生物组培室2021年5月初至11月中旬组培实验中出现的污染霉菌,共分离到23个霉菌菌株,夏冬两季是霉菌污染高发期,分离的菌株占总数的82.6%,这些霉菌隶属于接合菌门和半知菌门,接合菌门有根霉属,半知菌门有枝孢属、青霉属、镰刀菌属、木霉属、交链孢属、脉孢属、葡萄孢属、曲霉属和暗色孢科。
同时,我们用灭菌处理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液做了以上霉菌的抑制实验,发现发酵处理液对青霉属和葡萄孢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霉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抑制选题背景我们是生物爱好者,经常和培养基打交道。
但是,不可避免的,总有一些污染会出现在培养基上,把我们的实验搞得一团糟,还得重新做。
我们对这些污染很感兴趣,于是就上百度搜了搜,得知,这些大多是霉菌,那它们是什么霉菌呢?目前还没有人做过调查研究,所以我们决定开展这个课题,认识这些霉菌并想办法抑制它们。
我们生物兴趣小组另外两个同学正在做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实验,用微生物发酵液防治微生物是很好的防治方法,很环保,于是我们也尝试用灭菌处理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液做霉菌的抑制实验。
研究过程一、查阅资料1、菌种鉴定特征25℃培养7天菌落特征,包括形态、大小、色泽、透明度、致密度和边缘等;特化菌丝结构;孢子形状颜色大小等。
2、常见霉菌青霉、曲霉、毛霉、根霉、木霉、链霉菌、犁头霉等,查阅它们的特征,搜集菌落及显微特征图片。
3、三点接种法用接种针从试管斜面上挑取极少量霉菌孢子点接于PDA培养皿上三点,即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接种,经培养后同一菌种可形成三个重复的单菌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認識黴菌
一、前言
於1969年Whittaker依據生物之細胞核型,體制分化,及營養方式,將生物分為五界;真菌即獨立於植物界另成一菌類界,真菌之分類,主要依據形態,尤其是有性及無性生殖構造之形態特徵,其區分為五個亞群,分別為鞭毛菌亞群(subdivision Mastigomycotina)、結合菌亞群(subdivision Zygomycotina)、子囊菌亞群(Subdivision Ascomycotina)、擔子菌亞群(subdivision Basidiomycotina)、及不完全菌亞群(subdivision Denteromycotina)。
其中,在菇類菌種製作過程,常造成的污染源,其中,Rhizopns隸屬於結合菌亞群,而Aspergillns, Penicillium, Trichoderma及Chrysonilia隸屬於不完全菌亞群,這些黴菌在形態及特性上並不相同,但其共同點為生長快速且產孢量大,因此,極易造成污染。
本文將簡介上述常見之污染黴菌及觀察方法。
二、結合菌亞群
結合菌亞群之真菌具有下列特徵:(1)無隔多核菌絲(coenocytic mycelium);(2)無性世代產生孢子囊(sporangium)及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3)有性世代產生結合孢子(zygospore)。
根黴屬(Rhizopus)之特性如下:
Rhizopus Ehrenb. (圖一)
(1)菌落生長快速
(2)具有匍匋菌絲(stolon)及淺褐色至深褐色之假根(rhizoid)。
(3)產生褐色球形的孢子囊(sporangium),具有球形或半球形的中軸(columella)及囊托
(apophysis)。
(4)孢子囊內具有大量之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
(5)有的種具有厚壁孢子(chlamydospore)。
(6)有性世代產生結合孢子(zygospore),但大部份的種為異宗配對(heterothallic)。
(7)棲居地: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尤其是較溫暖的區域,可存在於土壤、穀物、蔬菜、水果、
核果,尤其空氣中更是常見。
圖一、Rhizopus stolonifer. a.具有孢子囊及假根之孢子囊柄(sporangiophore); b. 具中軸及孢囊孢子之孢子囊柄; c.孢囊孢子; d. 結合孢子(Samson and Reenen-Hoekstra, 1988)。
三、不完全菌亞群
不完全菌亞群的成,其生殖方式只有無性世代(anamorph)被發現,而有性世代(teleomorphs)尚未被發現,而Aspeigillus, Penicillium, Trichoderma及Chrysonilia四屬均隸屬於絲菌綱(Hyphomycetes),其分生孢子柄(conidiophore)自單一或聚集之菌絲長出,各屬之特性分別說明於下
Aspergillus Mich.: Fr. (圖二)
(1)菌落通常生長快速。
(2)分生孢子柄不分枝,且頂端膨大形成囊泡(vesicle)。
(3)囊孢上著生小梗(metula)(有的種類不具小梗)及瓶梗(phialide)。
(4)瓶梗著生乾燥,長鏈狀,單細胞之分生孢子(conidium)。
(5)棲居地:空、穀物、土壤,種、枯枝、腐葉、昆虫、麵包、發酵食品。
圖二、Aspegillus形態構造(Samson and Reenen-Hoekstra, 1988)。
Chrysonilia (圖三)
(1)生長快速。
(2)菌落開始呈白色,之後逐漸轉變為粉紅色豆橙色。
(3)菌落尤其在培養皿邊緣產生叢狀構造。
(4)產孢菌絲(conidiogenous hyphae)分,於橫隔處凹陷,形成分生孢子(conidium)。
(5)乾燥狀況,呈粉末團狀,粉紅色豆橙色。
(6)棲居地:麵包、飼類、肉品、貯藏之水果。
圖三、分枝的分生孢子柄形成鏈狀之分生孢子。
a. Chrysonilia sitophila; b. C. crassa. Penicillium Link: Fr. (圖四)
(1)菌落生長快速。
(2)分生孢子柄單生或分枝,頂端不膨大成vesicle。
(3)分生孢子柄或其分枝頂端著生瓶梗(phialide)。
(4)分生孢子乾燥,長鏈狀。
(5)棲居地:廣泛分佈,如空、種子、貯存穀物、土壤、枯枝、腐葉。
圖四、a-b.分生孢子柄構造; mononematous; d. synnematous; e. flask-shaped; f. lanceolate; g. Paecilomyces type.
Trichoderma Pers. 圖五
(1)菌落生長快速。
(2)菌落起初呈白色,產孢後,轉變為綠色。
(3)分生孢子叢狀,不規則重複分枝。
(4)瓶狀瓶梗成簇著生於分生孢子梗上。
(5)分生孢子著生於分生孢子頭上。
(6)棲居地:普遍存在,特別於土壤及腐木,其他如穀物、紙、紡織品、核果,腐爛植物組織。
圖五、分生孢子柄及分生孢子. a. Trichoderma viride; b. Trichoderma harzianum.
四、觀察方法
1.玻片培養法
A. 自培養皿切下洋菜塊。
B. 量於無菌載玻片上,載玻片以丫形玻璃架高,以便加入無菌水或溼棉花保持溼度。
C. 將欲觀察之菌株接種在洋菜塊上。
D. 蓋上無菌蓋玻片,並於適當條件下培養。
2. Mounting modia
A. Lacto-fuchsin
B. Lactophen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