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化学实验专题训练1

合集下载

2010年高考真题 化学(山东卷)(含解析版)

2010年高考真题 化学(山东卷)(含解析版)

2010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8分)1.(4分)(2010•山东)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2与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B.16O2与18O2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D.标准状况下,1.12L 16O2和1.12L 18O2均含0.1N A个氧原子【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分析】本题考查了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阿伏加德罗常数等知识点.【解答】解:A、16O2与18O2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氧气,故A错;B、两种氧原子的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也相同,故B错;C、16O与18O之间的转化,属于原子核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C错;D、1.12 L标准状况下O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含有氧原子数为0.1N A,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做这类题目要细心.2.(4分)(2010•山东)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反应热和焓变;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中既有放热反应,又有吸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化学反应速率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和外界反应条件,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反应热只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与反应条件无关.【解答】解:A、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故A错;B、反应速率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错;C、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大小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故C正确;D、根据△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可知,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该反应的△H相同,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着重于对概念的理解,注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速率、反应条件之间有无必然关系,做题时不要混淆.3.(4分)(2010•山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考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离子键的形成.【分析】利用离子键的定义和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实质解决此题.【解答】解:A、离子键是通过阴、阳离子静电作用作用形成的,静电作用包括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故A错误;B、同一主族,由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减弱,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故B错误;C、同一周期,由左到右,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非金属性增强,则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增强,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不一定为最高价含氧酸,故C错误;D、由结构决定性质,则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涉及化学键的定义、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等问题的理解和运用,对学生有较好的区分度,如: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必须依据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而不能错误认为是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等问题,此题为好题.4.(4分)(2010•山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考点】乙烯的化学性质;苯的性质;石油的裂化和裂解;乙醇的化学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淀粉的性质和用途.【分析】(1)乙烯含有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溴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萃取;(2)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氨基酸;(3)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主要成分为烷烃,性质稳定,密度比金属钠小,可用来保存金属钠;(4)乙酸中含有羧基,乙醇含有羟基,乙酸乙酯中含有酯基,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例如: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乙酸具有酸性,其酸性强于碳酸,故能与Na2CO3反应.【解答】解:A、烯烃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萃取,故A错误;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故B正确;C、煤油来自石油的分馏,可用作航空燃料,也可用于保存Na,故C正确;D、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乙酸能,故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尤其要注意苯的物理性质,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可做萃取剂.5.(4分)(2010•山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考点】硅和二氧化硅;氯气的化学性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够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B.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而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C.NO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D.因为新制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解答】解:A、酸性氧化物是能够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因为SiO2+2NaOH=Na2SiO3+H2O,故A 正确;B、Na2O和Na2O2元素组成虽然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它们与CO2的反应如下: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 ,产物不同,故B错误;C、NO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2NO+O2═2NO2,故C错误;D、因为新制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滴入少量的紫色石蕊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故D错误.故选A.【点评】该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包括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重要氧化物,以及氯气的重要性质.这些物质的性质是学习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重视教材中重要物质性质的学习、总结,该记忆的应强化记忆,才能避免错误发生.6.(4分)(2010•山东)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考点】溶液的配制;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中和滴定.【专题】压轴题.【分析】稀释硫酸的操作是“酸入水”,防止酸液飞溅;配制溶液时,如果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会导致溶液的浓度偏低,即使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的水也不能改变溶液的浓度,正确的做法是重新配制;酸碱中和滴定时滴定管可用标准液或待测液润洗,否则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但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检验SO42﹣时,不能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不能排除AgCl的干扰.【解答】解:A、稀释硫酸的操作是将浓硫酸玻璃棒缓慢注入水中,否则会导致酸液飞溅,故A错;B、若将多余的水取出,会使得浓度偏小,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的唯一办法是重新配制,故B错;C、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消耗的标准液会偏多,导致结果偏高,故C正确;D、操作中,若溶液中含有Ag+,也会有不溶解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应先加入盐酸,如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涉及到溶液的稀释、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等实验基本操作以及离子的检验,难度不是很大,要注重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离子检验时要注意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 7.(4分)(2010•山东)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K sp[Fe(OH)3]<K sp[Cu(OH)2]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D.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图象找出可用来比较Fe(OH)3与Cu(OH)2溶度积常数点,可用b、c进行计算;由a点变到b点,PH增大,氯化铵水解呈酸性,不会增大溶液的PH;Kw只与温度有关;注意分析处在曲线上的点与曲线外的点有什么区别.【解答】解:A、由b、c两点对应数据可比较出K SP[Fe(OH)3]与K SP[Cu(OH)2]的大小,K SP[Fe(OH)3]=c(Fe3+)•(OH﹣)3=c(Fe3+)•(10﹣12.7)3,K SP[Cu(OH)2]=c(Cu2+)•(OH﹣)2=c(Cu2+)•(10﹣9.6)2,因c(Fe3+)=c(Cu2+),故K SP[Fe(OH)3]<K SP[Cu(OH)2],故A正确;B、向溶液中加入NH4Cl固体,不会导致溶液中的c(OH﹣)增大,故不能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故B错误;C、只要温度不发生改变,溶液中c(H+)与c(OH﹣)的乘积(即Kw)就不变.该题中温度条件不变,故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的乘积相等,故C正确;D、b、c两点分别处在两条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故两点均代表溶液达到饱和,故D正确.故选B.【点评】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pH、水的离子积等,对图象中的数据进行定量或定性处理,找出数据(或坐标点)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明确坐标点所表达的涵义;对溶度积和水的离子积有正确的理解.该题型重在考查综合能力,如分析(比较)、理解(转换)等.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6分)8.(14分)(2010•山东)硫一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ⅠSO2+2H2O+I2═H2SO4+2HIⅡ2HI H2+I2Ⅲ2H2SO4═2SO2+O2+2H2O(1)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反应Ⅲ易在常温下进行b.反应Ⅰ中SO2氧化性比HI强c.循环过程中需补充H2Od.循环过程中产生1mol O2的同时产生1mol H2(2)一定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HI(g),发生反应Ⅱ,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 0.1mol/(L.min) .该温度下,H2(g)+I2(g )2HI(g)的平衡常数K= 64 .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 b 是原来的2倍.a.平衡常数b.HI的平衡浓度c.达到平衡的时间d.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3)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反应时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 向右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者“不”);若加入少量下列试剂中的 b ,产生H2的速率将增大.a.NaNO3 b.CuSO4c.Na2SO4d.NaHSO3(4)以H2为燃料可制成氢氧燃料电池.已知2H2(g)+O2(g)═2H2O(I)△H=﹣572KJ.mol﹣1某氢氧燃料电池释放228.8KJ电能时,生成1mol液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 80% .【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专题】图像图表题;热点问题;守恒思想;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根据已知的反应来分析物质的性质,并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氧化性的强弱,利用三个已知反应可得到分解水制氢气的反应来解答;(2)由图可知,2min内H2物质的量的变化量,然后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再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解答;利用三段法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来计算即可;利用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来分析HI的平衡浓度、达到平衡的时间、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但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3)根据氢离子浓度的变化来分析水的电离平衡移动,并利用原电池原理来分析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4)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生成1mol水放出的能量,再利用燃料电池释放228.8KJ电能来计算电池的能量转化率.【解答】解:(1)因硫酸在常温下稳定,则反应Ⅲ常温下不发生,故a错;由反应Ⅰ可知,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SO2>HI,即SO2的氧化性比HI的弱,故b错;由反应Ⅰ×2+Ⅱ×2+Ⅲ可得到2H2O═2H2+O2,则该循环中消耗水,需要及时补充水,故c正确;循环过程中产生1molO2的同时产生2molH2,故d错;故答案为:c;(2)由图可知2min内氢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1mol ,则氢气的浓度为=0.1mol/L,用氢气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由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可知v(HI)为0.05mol/(L.min)×2=0.1mol/(L.min);2HI(g )H2(g)+I2(g)开始浓度1molL 0 0转化浓度0.2mol/L 0.1mol/L 0.1mol/L平衡浓度0.8mol/L 0.1mol/L 0.1mol/L 则该温度下K1==,又2HI(g )H2(g)+I2(g)与H2(g)+I2(g )2HI(g)互为逆反应,则它们的化学平衡常数的乘积等于1,即H2(g)+I2(g )2HI(g)的化学平衡常数K==64,对该反应,当温度不变开始加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温度不变,K不变,故a错;物质的量为原来的2倍,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则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是原来的2倍,故b正确;物质的量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先增大的快,后随浓度的减小,速率增大的程度变小,故c错;由反应方程式及原来的量与后来的量成正比,则这两种情况下建立的平衡为等效平衡,即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相同,故d错;故答案为:0.1mol/L.min;64;b;(3)由水的电离平衡为H2O⇌H++OH﹣,则硫酸电离出的c(H+)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当Zn消耗了H+,c (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若加入NaNO3,溶液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则不会生成氢气;加入NaHSO3会和H+反应,降低c(H+),则反应速率减慢;Na2SO4的加入,离子不参与反应,则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加入CuSO4后,Zn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Cu,则构成原电池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向右;b;(4)由2H2(g)+O2(g)═2H2O(I)△H=﹣572KJ.mol﹣1可知,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2KJ×=286KJ,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为×100%=80%,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较复杂,考查的知识点多,注重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明确氧化还原反应、平衡移动、电化学的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12分)(2010•山东)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1)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①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原因是 2Al+2OH﹣+2H2O═2AlO2﹣+3H2↑;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槽液中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b .a.NH3b.CO2c.NaOH d.HNO3②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为 2Al+3H2O﹣6e﹣═Al2O3+6H+ .取少量废电解液,加入NaHCO3,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HCO3﹣与H+反应使H+浓度减小,产生Al(OH)3沉淀 .(2)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而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 阳极Cu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u2+ .(3)利用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 N 处.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 牺牲阳极保护法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分析】(1)①有气泡冒出因2Al+2OH﹣+2H2O═2AlO2﹣+3H2↑;因碱洗槽液中有AlO2﹣,故应通入CO2来回收Al(OH)3,发生反应2AlO2﹣+3H2O+CO2═2Al(OH)3↓+CO32﹣或CO2+2H2O+AlO2﹣═HCO3﹣+Al(OH)3↓;若加HNO3,生成的沉淀还会继续溶解.②铝为阳极,会发生氧化反应,表面形成氧化膜,必须有水参加,所以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6e﹣═Al2O3+6H+;HCO3﹣与H+反应使H+浓度减小,产生Al(OH)3沉淀.(2)用铜作电极可及时补充电镀液中消耗的Cu2+,保持其浓度恒定.(3)根据金属的防护,若K置于N处,必须让被保护的金属接电源负极;若开关K置于M处,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为牺牲阳极保护法(或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解答】解:(1)①铝能与强碱反应产生氢气,Al(OH)3具有两性,既能与强碱反应也能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洗槽液中有AlO2﹣,故应通入CO2来回收Al(OH)3,发生反应2AlO2﹣+3H2O+CO2═2Al(OH)3↓+CO32﹣或CO2+2H2O+AlO2﹣═HCO3﹣+Al(OH)3↓;若加HNO3,生成的沉淀还会继续溶解.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b;②铝为阳极,会发生氧化反应,表面形成氧化膜,必须有水参加,所以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6e﹣═Al2O3+6H+;加入NaHCO3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是由于废电解液中含有Al3+,和HCO3﹣发生了互促水解.或HCO3﹣与H+反应使H+浓度减小,产生Al(OH)3沉淀.故答案为:2Al+3H2O﹣6e﹣═Al2O3+6H+;HCO3﹣与H+反应使H+浓度减小,产生Al(OH)3沉淀;(2)电镀铜时用铜做阳极,阳极上铜被氧化,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用铜作电极可及时补充电镀液中消耗的Cu2+,保持其浓度恒定,采用石墨无法补充Cu2+,故答案为:阳极Cu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u2+;(3)金属的防护有牺牲阳极保法和外加电源阴极保护法,若K置于N处,必须让被保护的金属接电源负极;若开关K置于M处,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为牺牲阳极保护法(或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答案为:N;牺牲阳极保护法(或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性质、盐类的水解、电解、电镀以及金属的腐蚀及防护知识,考查较为综合,做题时注意把握好Al、AlO2﹣、Al(OH)3等物质的性质,掌握电解、电镀等知识的原理,了解金属的防护措施,难度不大,但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厚积而薄发. 10.(16分)(2010•山东)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m,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 )过程如下:(1)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2的方法是 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果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证明有该气体. .(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SO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 d → e → c → b →f装置D的作用是 安全瓶,防止倒吸 ,装置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尾气处理,防止污染 .(3)制备绿矾时,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 铁粉 ,充分反应后,经 过滤 操作得到溶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4)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 将试纸放到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待测液,滴在试纸的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若溶液Z的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 偏低 .【考点】硫酸亚铁的制备;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气体的净化和干燥.【专题】综合实验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此题为二氧化硫的验证,利用其特殊性质漂白性来分析;(2)利用实验仪器的连接,安全瓶的使用以及尾气吸收来分析;(3)利用二价铁与三价铁之间的相互转化来分析;(4)利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来分析.【解答】解:(1)检验二氧化硫的一般方法是: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果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证明有二氧化硫.故答案为: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果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证明有二氧化硫;(2)收集二氧化硫应先干燥再收集.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要从c口进气,最后进行尾气处理.因为二氧化硫易于氢氧化钠反应,故D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倒吸;E的作用为尾气处理.故答案为:d;e;c;b;安全瓶,防止倒吸;尾气处理,防止污染;(3)因为在烧渣中加入了硫酸和足量氧气,故溶液Y中含有Fe3+,故应先加入过量的铁粉,然后过滤.故答案为:铁粉;过滤(4)用pH试纸测定方法为:将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氢氧化铁的含量比硫酸亚铁高,若溶液Z的PH偏小,则聚铁中生成的氢氧根的含量减少,使铁的含量减少.故答案为:将试纸放到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待测液,滴在试纸的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偏低.【点评】本题借助于实验考查基础知识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学生来说聚铁不是很熟悉,但是铁与亚铁之间的转化还是很容易实现的,起点高,落点低,是一好题.11.(8分)(2010•山东)玻璃钢可由酚醛树脂和玻璃纤维制成.(1)酚醛树脂有苯酚和甲醛缩聚而成,反应有大量热放出,为防止温度过高,应向已有苯酚的反应釜中 间歇性的 加入甲醛,且反应釜应装有 散热 装置.(2)玻璃纤维由玻璃拉丝得到.普通玻璃是由石英砂、 纯碱 和石灰石(或长石)高温熔融而成,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SiO 2Na2SiO3+CO2↑、CaCO3+SiO 2CaSiO3+CO2↑ .(3)玻璃钢中玻璃纤维的作用是 增强体 .玻璃钢具有 强度高、质量轻(或耐腐蚀、抗冲击、绝缘性能好) 等优异性能(写出亮点即可).(4)下列处理废旧热固性酚醛塑料的做法合理的是 bc .a.深埋b.粉碎后用作树脂填料c.用作燃料d.用有机溶剂将其溶解,回收树脂.【考点】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分析】(1)根据反应物投入的物质的量越多放出的热越高的知识结合题目信息来分析;(2)根据生产玻璃所用的原料以及发生的反应原理来回答;(3)根据复合材料中基体和增强体的构成情况以及玻璃钢的性能来回答;(4)根据废旧的合成材料可再生利用的知识来分析.【解答】解:(1)苯酚和甲醛发生缩聚反应,反应有大量热放出,为防止温度过高,应向已有苯酚的反应釜中间歇性的加入甲醛,并装有散热装置,故答案为:间歇性、散热;(2)生产玻璃的原料:石灰石、石英砂、纯碱,反应原理为:Na2CO3+SiO 2Na2SiO3+CO2↑、CaCO3+SiO 2CaSiO3+CO2↑,故答案为:纯碱;Na2CO3+SiO 2Na2SiO3+CO2↑、CaCO3+SiO 2CaSiO3+CO2↑;(3)玻璃钢是将玻璃纤维和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其中玻璃纤维的作用是增强体,合成材料是基体,它的优点有: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抗冲击、绝缘性能好等,故填:增强体、强度高、质量轻(或耐腐蚀、抗冲击、绝缘性能好等),故答案为:增强体;强度高、质量轻(或耐腐蚀、抗冲击、绝缘性能好);(4)废旧合成材料的再生利用主要有三条途径:通过再生和改性,重新做成多种有用的材料和制品;采用热裂解或化学处理方法使其分解,用于制备多种化工原料;将废旧的聚合物作为燃料回收利用热能,塑料深埋很久不会腐烂,会造成白色污染,酚醛塑料不能溶于有机溶剂,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复合材料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熟悉课本内容,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 12.(8分)(2010•山东)碳族元素包括C、Si、Ge、Sn、Pb.(1)碳纳米管由单层或多层石墨层卷曲而成,其结构类似于石墨晶体,每个碳原子通过 SP2 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多层碳纳米管的层与层之间靠 范德华力 结合在一起.(2)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则C、Si、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H>Si .(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SnBr2分子中Sn﹣Br键的键角 < 120°(填“>”“<”或“=”)(4)铅、钡、氧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是:Pb4+处于立方晶胞顶点,Ba2+处于晶胞中心,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该化合物化学式为 PbBaO3 ,每个Ba2+与 12 个O2﹣配位.【考点】碳族元素简介;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配合物的成键情况.【专题】压轴题.【分析】(1)石墨是层状结构的,每层每个C原子与周围的三个碳原子成σ键,键角为120°(这些都是实验数据得出的),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析;(2)根据吸电子能力强的原子电负性大分析;(3)首先判断价层电子对数目和有无孤电子对,进而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4)利用均摊法计算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解答】解:(1)石墨每个碳原子用SP2杂化轨道与邻近的三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无限的六边形平面网状结构,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与碳环平面垂直的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并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这些平面网状结构再以范德华力结合形成层状结构.因碳纳米管结构与石墨类似.故答案为:SP2 ;范德华力;(2)根据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已知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故有C >H>Si,故答案为:C>H>Si;(3)SnBr2分子中,Sn 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是=3,配位原子数为2,故Sn含有孤对电子,SnBr2空间构型为V型,键角小于120°,故答案为:<;(4)根据均摊法可知,每个晶胞含有Pb4+:8×8=1个,Ba2+:1个,O2﹣:12×=3个,故化学式为PbBaO3,Ba2+处于晶胞中心,只有一个,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共有12个,故每个Ba2+与12个O2﹣配位.故答案为:PbBaO3;12.【点评】此知识点为选修内容,本题综合考查了原子杂化方式、电负性、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晶胞结构等知识,知识点全面,突出主干知识,题目难度中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点在于能利用模型解决问题,侧重于方法.13.(8分)(2010•山东)利用从冬青中提取出的有机物A合成抗结肠炎药物Y及其他化学品,合成路线如下图:。

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

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先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先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6. 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 H + + O H -=2H O 表示的是A . 432N H C l+N aO H =N aC l+N H H O ∆↑+ B. 222M g(O H )+H C l=M gC l +2H O C. 3232N aO H +N aH C O =N a C O +H O D. 332N aO H +H N O =N aN O +H O7. 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① 41022213C H (g )+O (g ) = 4C O (g )+5H O (l) 2878k J/m o l 2H ∆=- ② 41022213C H (g )+O (g ) = 4C O (g )+5H O (g ) 2658k J/m o l 2H ∆=-③ 410229C H (g )+O (g ) = 4C O (g )+5H O (l) 1746k J/m o l 2H ∆=- ④ 410229C H (g )+O (g ) = 4C O (g )+5H O (g ) 1526k J/m o l 2H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A. -2878kJ/molB. -2658kJ/molC. -1746kJ/molD. -1526kJ/mol 8. 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B .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C .醋酸在醋酸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D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SO 2的利用率9. 相同体积、相同pH 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 )随时间(t )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10. 若424()N H S O 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2S O 、2N 、3N H 和2H O ,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 原子数之比为A .1:4 B. 1:2 C. 2:1 D. 4:1 11. 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mL 4C H 和Ar 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 2O ,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 ,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4C H 和A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4 B. 1:3 C. 1:2 D. 1:1 12. 短周期元素W 、X 、 Y 、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 、X 、 Y 、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 、3、 4、 2(不考虑零族元素)。

2010年高考化学真题(Word版)——新课标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0年高考化学真题(Word版)——新课标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化学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共42分)7.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A.Na2O2的电子式为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况)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D.Cl-的结构示意图为8.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9.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10.把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A.0.1(b-2a) mol/L B.10(2a-b) mol/LC.10(b-a) mol/L D.10(b-2a) mol/L11.己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 = -12.1 kJ/mol;HCl(aq)与NaOH(aq)反应的∆H = -55.6 kJ/mol。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 )A.-67.7 kJ/mol B.-43.5 kJ/molC.+43.5 kJ/mol D.+67.7 kJ/mol12.根据右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2Ag(s)+Cd2+(aq)==2Ag+(aq)+Cd(s)B.Co2+(aq)+Cd(s)==Co(s)+Cd2+(aq)C.2Ag+(aq)+Cd(s)==2Ag(s)+Cd2+(aq)D. 2Ag+(aq)+Co(s)==2Ag(s)+Co2+(aq)13.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选项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评价A Fe3O4与稀硝酸反应:2Fe3O4+18H+=6Fe3++H2↑+8H2O 正确B 向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 CO32-+2H+==CO2+ H2O 错误,碳酸镁不应该写成离子形式C 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正确D 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2Fe2++2Br-+2Cl2==2Fe3++4Cl-+Br2错误,Fe2+与Br-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1:2第Ⅱ卷必考:二、非选择题(共43分)26.(14分)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化学试卷(新课标)(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化学试卷(新课标)(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宁夏、吉林、黑龙江)理综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A.Na2O2的电子式为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况)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D.Cl-的结构示意图为2.(2010新课标)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3种 B.4种 C.5种 D.6种3.(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4.(2010全国新课标)把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 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A.0.1(b-2a)mol/L B.10( 2a-b)mol/LC.10(b-a)mol/L D.10(b-2a)mol/L5.(2010全国新课标)己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kJ/mol;HCl(aq)与NaOH(aq)反应的∆H=-55.6kJ/mol。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A.-67.7 kJ/mol B.-43.5 kJ/mol C.+43.5 kJ/mol D.+67.7kJ/mol 6.(2010全国新课标)根据下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2Ag(s)+Cd2+(aq)==2Ag+(aq)+Cd(s)B.Co2+(aq)+Cd(s)==Co(s)+Cd2+(aq)C.2Ag+(aq)+Cd(s)==2Ag(s)+Cd2+(aq)D. 2Ag+(aq)+Co(s)==2Ag(s)+Co2+(aq)7.(2010全国新课标)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选项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评价A Fe3O4与稀硝酸反应:2Fe3O4+18H+=6Fe3++H2-+8H2O正确B 向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 CO32-+2H+==CO2+ H2O 错误,碳酸镁不应该写成离子形式C 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正确D 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2Fe2++2Br-+2Cl2==2Fe3++4Cl-+Br2错误,Fe2+与Br-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1:2二、非选题8.(2010全国新课标)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

【化学】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综合试题

【化学】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综合试题

【化学】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综合试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高考化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高考化学实验部分,以下是一套综合试题,涵盖了常见的实验知识和技能。

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A 烧杯B 蒸发皿C 烧瓶D 量筒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B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C 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将试纸浸入溶液中D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长颈漏斗B 集气瓶C 酒精灯D 导管5、下列气体中,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 氨气B 二氧化硫C 氧气D 二氧化碳6、鉴别氧气、二氧化碳和空气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 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B 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C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D 分别闻气体的气味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B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C 区分氯化钠和硝酸铵——加水溶解,测温度D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加稀盐酸8、下列有关实验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 实验时,万一酒精灯被打翻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布盖灭D 所有实验剩余的药品都应放回原试剂瓶9、下列关于实验误差的分析,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会使称量结果偏大B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量不足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D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烧杯内有水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10、下列实验操作和对应的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盐酸能除锈|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30 分)1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近9年高考实验汇编1

近9年高考实验汇编1

2010 - 2018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汇编11、(2010广东卷)(16分)某科研小组用MnO 2和浓盐酸制备Cl 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 2的NaOH 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SO 2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 2+2NaOH = ________________。

(2)反应Cl 2+Na 2SO 3+2NaOH=2NaCl+Na 2SO 4+H 2O 中的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___。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 -、OH -和SO 42-。

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中的CO 2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SO 32-;假设2:既不存在SO 32-也不存在ClO -;假设3: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1-1-1某同学进行试验探究时,欲配制 1.0mol•L -1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8H 2O 试剂(化学式量:315)。

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

为探究原因,该同学查得Ba(OH)2·8H 2O 在283K 、293K 和303K 时的溶解度(g/100g H 2O )分别为2.5、3.9和5.6。

(1)烧杯中未溶物仅为BaCO 3,理由是(2)假设试剂由大量Ba(OH)2·8H 2O 和少量BaCO 3组成,设计试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不考虑...结晶水的检验;室温时BaCO 3饱和溶液的pH=9.6)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硫酸、NaOH 溶液、澄清石灰水、pH 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22①配制250ml 约0.1mol•L -1Ba(OH)2·8H 2O 溶液:准确称取w 克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 ,将溶液转入 ,洗涤,定容,摇匀。

2010年高化学实验

2010年高化学实验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实验(2010天津卷)3.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 g+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24-和CO23-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D.用KM n 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 H3CH2CH2CHO解析:Al3+和Mg2+与氨水反应都只生成沉淀,不溶解,无法鉴别,故A错;SO42-和CO32-与Ba(NO3)2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B错;1—溴丙烷有三种等效氢,其核磁共振谱有三个峰,而2—溴丙烷有两种等效氢原子,其核磁共振谱有两个峰,故可鉴别,C正确;碳碳双键、醛基都能被酸性KMnO4氧化,KMnO4溶液都退色,故无法鉴别。

答案:C命题立意:考查阴阳离子和有机物的鉴别,通过鉴别,考查离子或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2010山东卷)14.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24-SO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解析:稀释硫酸的操作是“酸入水”,故A错;若将多余的水取出,会使得浓度偏小,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的唯一办法是重新配制,故B错;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消耗的标准液会偏多,导致结构偏高,C正确;D操作中,若溶液中含有Ag,也会有不溶解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产生,故D错。

答案:C(2010安徽卷)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量取15.00 mL NaOH溶液B.定容C.电解制Cl2和H2D.高温燃烧石灰石答案:A解析:B滴管口不能伸入到容量瓶内;C铜电极应该为阴极才能制备出氯气和氢气;D选项坩埚不能密闭加热。

(2010重庆卷)9.能鉴别Mg、AgNO3、Na2CO3、NaAlO2四种溶液的试剂是A.HNO3B.KOH C.BaCl2D.NaClO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习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习题(附答案)

化学实验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少量的白磷贮存在水中,切割时在水下进行B.制取硝基苯时,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浸没于反应混合液中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迅速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稀小苏打溶液D.不能使用裂化汽油从溴水中萃取溴2.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需插入液面下的有①制备Fe(OH)2,用胶头滴管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②制备氢气,简易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③分馏石油时,测量温度所用的温度计;④用乙醇制乙烯时所用的温度计;⑤用水吸收氨气时的导气管;⑥向试管中的BaCl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A.③⑤⑥B.③⑤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⑥3.下列各实验现象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苯酚、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B.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不反应,再加硝酸钠或硫酸铁后,铜粉溶解C.葡萄糖和福尔马林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都产生红色沉淀D.将SO2通入氯化钡溶液至饱和,再加入足量硝酸或苛性钠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4.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其操作或记录的数据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8.84g食盐B.用250mL的容量瓶配制所需的220mL、0.1mol/L的NaOH溶液C.用量筒量取12.12mL的盐酸D.用0.12mol/L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盐酸21.40mL5.将淀粉溶液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经相当一段时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依次是6.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液里含有游离氯。

Cl2可氧化Na2SO3,要除去游离氯并中和其酸性,正确的方法是A.先加适量的Na2SO3溶液,再加适量Na2CO3溶液B.先加适量的Na2CO3溶液,再加适量Na2SO3溶液C.先加过量的Na2SO3溶液,再加适量Na2CO3溶液D.先加过量的Na2CO3溶液,再加适量Na2SO3溶液7.有以下四组物质:①FeCl2、Al(NO3)3、MgSO4、NH4NO3四种溶液②③MnO2、FeS、CuO、C四种黑色固体④NaCl、AlCl3、Ba(OH)2、HCl四种溶液。

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1 C12 O 16 P31 Cl35。

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熔点:Si 3N 4>NaCl >SiI 4 B. 沸点:NH 3〉PH 3〉As 3C .酸性:HClO 4〉H 2SO 4〉H 3PO 4 D. 碱性: NaOH 〉Mg(OH )2>Al (OH )3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B . 将2CO 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C . 将2SO 通入2BaCl 溶液可生成3Ba SO 沉淀D . 将3NH 通入热的4CuSO 溶液中能使2Cu +还原成Cu8.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 将铁粉加入稀释硫酸中:B .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C .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D . 将铜屑加入Fe 3+溶液中: 2 Fe 3++Cu=2 Fe 2+ Cu 2+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某醋酸溶液的PH =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 b,则a>b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 4Cl 的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C. 1。

0×10—3mol/L 盐酸的PH=3.0,1.0×10—8mol/L 盐酸PH =8。

0D 。

若1mL PH=1盐酸与100mL M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PH=7,则NaOH 溶液的PH=1110。

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电池的一个由有机光敏染料(S )涂覆TiO 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李自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2TiO/S*+3I-→2TiO2/S + I3-2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A。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题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题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2010年高考理综试题(重庆卷)1.(2010重庆高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议题。

下列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的是A.用纯碱制玻璃 B.用煤炭作燃料C.用铁矿石炼铁 D.用氨制碳酸铵2.(2010重庆高考)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A.分离CCl4和水B.酸碱中和滴定C.吸收HCl尾气 D.中和热的测定3.(2010重庆高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铝制容器可盛装热的H2SO4B.Agl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C.K与水反应比Li与水反应剧烈D.红磷在过量Cl2中燃烧生成PCl34.(2010重庆高考)能鉴别MgI2、AgNO3、Na2CO3、NaAlO2四种溶液的试剂是A.HNO3 B.KOH C.BaCl2 D.NaClO5.(2010重庆高考)COCl2(g) CO(g)+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⑤⑥6.(2010重庆高考)贝若霉是由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并合制备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具合成反应式(反应条件略去)如下:陈斯匹林扑热息痛贝诺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eCl3溶液可区别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B.1mol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2mol NaOHC.常温下贝若脂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扑热息痛D.C6H7NO是扑热息痛发生类似脂水解反应的产物7.(2010重庆高考)已知H2(g)+Br2(l)=2HBr(g);△H=-72KJ/mol,蒸发1mol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他的相关数据如下表:则表中a为A.404 B. 260 C.230 D.2008.(2010重庆高考)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13所示。

分别滴加NaOH溶液(e=0.1mol/L)至pH=7,消耗NaOH溶液体积为Vx,Vy,则A.x为弱酸,Vx<Vy B.x为强酸,Vx>VyC.y为弱酸,Vx<Vy D.y为强酸,Vx>Vy9.(2010重庆高考)金属钙线是炼制优质钢材的脱氧脱磷剂,某钙线的主要成分为金属M 和Ca,并含有3.5%(质量分数)CaO(1)Ca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_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___.(2)Ca与最活跃的非金属元素A形成化合物D,D的电子式为___,D的沸点比A与Si 形成的化合物E的沸点___.(3)配平用钙线氧脱鳞的化学方程式:P+FeO+CaO Ca3(PO4) 2+Fe(3)将钙线试样溶于稀盐酸后,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M(OH)n.则金属M为______;检测m n+的方法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达)。

北京高考实验题(2010-2014)

北京高考实验题(2010-2014)

北京高考实验题(2010年)2010年9.用右图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02D.为确认CuS0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9.本题取材于化学1模块第四章第四节中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

以该实验为探究载体,涉及的知识内容有浓硫酸的特性(氧化性、吸水性、腐蚀性)、SO2的性质、浓硫酸稀释的实验操作和能按实验要求做到识别实验仪器装置图及评价实验方案等。

通过“铜丝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实验,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化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简单问题的综合能力。

解答实验类的试题,需结合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确定各装置的用途和作用,以及选用的药品。

本题的实验目的是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实验原理是Cu + 2H2S04==CuS04+S02↑+2H20,结合选项可知,装置①是铜丝与浓硫酸反应的发生装置,铜丝上下移动,可控制反应的进程和S02的量,故选项A正确;装置②是验证气体产物S02的装置,根据S0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特性确定装置②选用的药品是品红溶液,故选项B正确;根据气体产物S02有毒,污染环境,确定装置③是尾气处理装置,由于S02属于酸性氧化物,可选用碱液吸收多余的S02,故选项C正确;随着反应的进行,装置①中浓H2S04。

不断被消耗,Cu逐渐转变为H2S04进入溶液,由于浓H2S04。

过量,浓H2S04具有吸水性,溶液中水的含量较小,装置①中的溶液不能显现出Cu2+的蓝色,为证实确有Cu2+生成,需稀释溶液。

在进行稀释操作前,应关注和考虑浓溶液的成分和装置①所处的环境,由于浓溶液中存在过量的浓H2S04,且装置①处于受热状态,因此,不可直接向①中加水稀释,否则会产生危险,因此确认Cu2+生成的正确操作是待装置①冷却后,把①试管中的液体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中,观察颜色,故选项D错误。

2010-2011高考实验题(选择题)

2010-2011高考实验题(选择题)

2010-2011年高考化学实验题选编——选择题1.(2011江苏高考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B.用量筒量取20 mL0.5000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mL,配制成0.1000 mol·L-1H2SO4溶液C.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D.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2.(2011江苏高考13)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氨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D.已知I3-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3.(2011浙江高考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B.“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D.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4.(2011重庆)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用品都能用到的是()A.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坩埚、温度计、硫酸铜晶体)B.蛋白质的盐析(试管、醋酸铅溶液、鸡蛋白溶液)C.钠的焰色反应(铂丝、氯化钠溶液、稀盐酸)D.肥皂的制取(蒸发皿、玻璃棒、甘油)5.(2011安徽高考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6.(2011天津)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7.(2011四川)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8.(2011上海10)草酸晶体(H2C2O4·2H2O) 100℃开始失水,101.5℃熔化,150℃左右分解产生H2O、CO和CO2。

【化学】2010高考分类汇编---化学实验.

【化学】2010高考分类汇编---化学实验.

2010咼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实验(2010天津卷)1. 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A •用氨水鉴别A 产、Mg 2+和Ag +B •用 Ba (NO 3)2 溶液鉴别C 「、SO 2 -和 CO 2-C. 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D. 用 KMnO 4 酸性溶液鉴别 CH 3CH = CHCH 2OH 和 CH 3CH 2CH 2CHO (2010山东卷)2.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 •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C •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 高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Q —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 BaCL 溶液和 稀盐酸(2010安徽卷)3.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4. 能鉴别Mg 、AgNO 3、Na 2CO 3、NaAlO 2四种溶液的试剂是A. 量取15.00 mL NaOH 溶液B.定容石灰石(2010重庆卷)C.电解制Cl 2和H 2D.高温燃烧(2010上海卷) 5.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2010上海卷)6. 下列实验目的可以达到的是A. 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B. 醋酸钠结晶水合物与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C. 浓硫酸与溴化钠共热制取溴化氢D. 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2010上海卷)7. 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 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B. 实验室制硝基苯时,将硝酸与苯混合后再滴加浓硫酸C. 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 70°以上的热水清洗D. 实验室制乙酸丁酯时,用水浴加热(2010上海卷)8. 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 HNO 容液(H 2SO ),适量BaCb 溶液,过滤B. CO (SO ),酸性KMnO 容液、浓硫酸,洗气C. KNO 晶体(NaCl ),蒸馏水,结晶D. CHOH (CHDOOH )加足量 CaO 蒸馏(2010重庆卷)9. 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A . HN03 B . KOHC . BaCl 2D . NaClO浓硫酸的稀释 A碳酸、苯酚酸性强弱比较 B 除去氯气中氯化氢D10. 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A. 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B. 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C. 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D. 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2010浙江卷)11. 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 CC14B. 可用新制的Cu (OH ) 2悬浊液检验牙膏中存在的甘油C. 纸层析实验中,须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D. 实验室中提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醇,可采用先加生石灰,过滤后再蒸馏 的方法 (2010广东理综卷)12. 对实验I ~W 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 实验I: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B 实验U: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C 实验川: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红色(2010上海卷) MU moVt /生MJ 解* B.恤罢屮H 叩; 1'屮川叫的椚:}KSCN 试液先加入碘木*再 加入 NHX1 和 1 moJ-L J |FeCh 准縄D实验W: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2010上海卷)13. 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 乙醇、甲苯、硝基苯B .苯、苯酚、己烯C.苯、甲苯、环己烷 D .甲酸、乙醛、乙酸(2010江苏卷)14.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A .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1所示装置可分别制取少量CO?、NO和02B. 制备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C. 洗涤沉淀时(见图2),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D .用广泛pH试纸测得0.10mol L-J NH4Cl溶液的pH=5.2(2010江苏卷)15.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钾盐是K2CO3的无色无味气体B向含有少量FeCb的MgCJ溶液中加入足量除去MgCJ溶液中少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FeCl3C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说明常温下©p(BaCO3)< K sp (BaSQ)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2010浙江卷)16. 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含有N02、SO2- SO2- CO;- Cl - I 一等阴离子。

2010全国高考新课标理综试卷化学部分 及答案

2010全国高考新课标理综试卷化学部分 及答案

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理综试卷1.(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A.Na2O2的电子式为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况)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D.Cl-的结构示意图为2.(2010全国新课标)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3.(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4.(2010全国新课标)把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 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A.0.1(b-2a)mol/L B.10( 2a-b)mol/L C.10(b-a)mol/L D.10(b-2a)mol/L(2010全国新课标)己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kJ/mol;HCl(aq)与NaOH(aq) 5.反应的∆H=-55.6kJ/mol。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A.-67.7 kJ/mol B.-43.5 kJ/mol C.+43.5 kJ/mol D.+67.7kJ/mol6.(2010全国新课标)根据右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2Ag(s)+Cd2+(aq)==2Ag+(aq)+Cd(s)B.Co2+(aq)+Cd(s)==Co(s)+Cd2+(aq)C.2Ag+(aq)+Cd(s)==2Ag(s)+Cd2+(aq)D. 2Ag+(aq)+Co(s)==2Ag(s)+Co2+(aq)7.(2010全国新课标)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8.(2010全国新课标)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

2010年高考化学实验题

2010年高考化学实验题

分析
步骤4
Fe等 杂质 Fe、Al、 杂质
过滤 步骤1
硫酸铝 晶体
浓缩、结晶 溶 液 等
加稀硫酸 步骤3
滤液 NaOH、 NaAlO2
加稀硫酸 过滤 步骤2
固体 Al(OH) 3
⑴过滤操作装置如图,需要玻璃棒、烧杯、 漏斗等玻璃仪器和滤纸、铁架台。 (2)“含铁废铝中铝与NaOH溶液反应”, 铁等其它不溶于碱的杂质即沉淀下来, 答案:除去铁等不溶于碱的杂质。 (3)取上层清液,逐滴加入稀硫酸 (反应为H+ +AlO2-+H2O =Al(OH)3), 若变浑浊则说明沉淀不完全, 若不变浑浊则说明沉淀完全。
对照实验法
例9:(09广州一模)某课题小组同学测量液态 奶含氮量的实验过程如下:
辅助试剂 NaOH NH3 吸收 H3BO3
液态奶
加热
(NH4)2SO4溶液
吹出
(NH4)2B4O7溶液
用标准 盐酸滴定
步骤: ① 在烧杯中加入10.00mL液态奶和辅助试剂, 加热充分反应; ② 将反应液转移到大试管中; ③ 按如下装置用水蒸气将NH3吹出,并用 H3BO3溶液吸收(加热装置未画出);
2Fe3++2I-=2Fe2++I2 S2O82-+2Fe2+=SO42-+2Fe3+
( 4 )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 、FeO 、SiO2、Al2O3)可制备Fe2O3。方法为 ① 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② 滤液先氧化,再加人过量NaOH 溶液过滤, 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据以上 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
(2 )上述冶炼过程产生大量SO2。下列处理 方案中合理的是 (填代号)。 a〃高空排放 b〃用于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3 d〃用浓硫酸吸收

2010年山东高考化学卷

2010年山东高考化学卷

2010年山东高考化学卷一、单项选择题,共7 题,每题7分1、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O2与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B) 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D) 标准状况下,1.12L16O2和1.12L18O2均含有0.1N A个氧原子【答案】D;【解析】A、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是同分异构体,16O2与18O2是同一种物质,故错误。

B、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故错误。

C、通过化学变化不能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故错误。

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 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不同【答案】C;3、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 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C) 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D)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答案】A;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B) 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C) 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D)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答案】A;5、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 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 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 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后溶液呈红色【答案】A;6、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 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C) 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 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答案】C;7、某温度下,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2010年高考化学高考模拟练习试题及答案148070

2010年高考化学高考模拟练习试题及答案148070

理综化学部分第二套试卷明细表6. 下列表中对于相关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一组是6. 答案解析:(易)考查物质的分类知识,答案:D。

明矶[KAI(SO 4)2 -12H2O]、胆矶(CuS04 5出0)、石膏(CaS04 2出0)等结晶水水合物有一定的组成,是纯净物。

玻璃是多种硅酸盐的混合物;冰是水的固态,是纯净物;蔗糖有固定的组成(G2H22O11),是纯净物;天然橡胶是高分子化合物,一般来说,高分子化合物都不是纯净物,天然物质通常含有多种物质。

王水是硝酸和盐酸的混合物。

弱酸H2SQ3、H2CO3是弱电解质;NaHC03是强电解质;SO2、CO2、CH3CH2OH、NH3非电解质;CI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7. 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L电子层为奇数的所有元素都是非金属B .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8、18、32、32C .由左至右第 & 9、10三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 •只有第n A 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 2个电子7.答案解析:(中难)考查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答案:C oL 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有锂、硼、氮、氟 4种元素,锂是金属,硼、氮、氟是非金属。

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 18、18、32。

由左至右第 & 9、10三列 为忸族,是过渡元素,都是金属。

最外层电子数为 2的除第n A 族外,还有零族的 He 以及某些过渡元素。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Cl 2的摩尔质量与 N A 个C12分子的质量在数值和单位上都相等。

B •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 2,转移电子数为 WC . 500mL0.5mol L -1Al 2(SO 4)3溶液中,含 SO 42-数目为 0.75N AD .常温常压下,0.5 N A 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 答案解析:(易)考查对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知识的理解,答案:C 。

2010年高考化学实验题集.

2010年高考化学实验题集.

1.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2.下列头天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CCl 4B .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牙膏中存在的甘油C .纸层析实验中,须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D .实验室中提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醇,可采用先加生石灰,过滤后再蒸馏的方法3.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A .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1所示装置可分别制取少量CO 2、NO 和O 2B .制备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C .洗涤沉淀时(见图2,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虑干D .用广泛pH 试纸测得0.10 mol·L -1 NH 4Cl 溶液的pH =5.24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 .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 2的量 B .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 2的生成 C .③中选用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SO 2D .为确认CuSO 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6.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 .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B .实验室制硝基苯时,将硝酸与苯混合后再滴加浓硫酸C .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以上的热水清洗D .实验室制乙酸丁酯时,用水浴加热②A B C D浓硫酸的稀释碳酸、苯酚酸性强弱比较氯化氢气体的吸收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澄清的苯酚钠溶液CO全国I29.(15分请设计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实验。

(1在下面方框中,A表示由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的气体发生器,请在A后完成该反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夹持装置、连接胶管及尾气处理部分不必画出,需要加热的仪器下方用△标出,按气流方向在每件仪器下方标出字母B,C……;其它可选用的仪器(数量不限简易表示如下:(2根据方框中的装置图,填写下表(3有人对气体发生器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

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测试题

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测试题

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测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

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是A. 生活中的玻璃、陶瓷、水泥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其生产原料都需要使用石灰石B. 合金材料钢铁里的铁和碳在潮湿的空气中因构成许多原电池而易发生电化学腐蚀C. 居室装修材料如化纤地毯、三合板、花岗岩等均会释放出污染空气的甲醛气体D. 造成“白色污染”的聚氯乙烯塑料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来进行食品包装2.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合金和高分子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②⑤⑥C. ①③④⑦D. ③⑤⑥⑦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②将特定的杂质引入气相沉积的金刚石薄膜,可以制成半导体材料,有可能成为代替硅的新一代信息材料。

③平衡常数K值越大,说明反应物转化率越大;K值受温度影响,与浓度无关。

④科学家研制出的一种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

通入氧气的一极为负极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③D. 全部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1.7g的氢氧根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B. 标准状况下,11.2LCCl4中含有的C-Cl键的数目为2NAC. 1mol过氧化钠固体中所含阴离子的个数为2NAD. 用100 mL 18.4 mol&#8226;L-1 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92NA5. 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条件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度一定大于逆反应速度⑥一定使用催化剂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②⑤D. ④⑥6. 以MnO2为原料制得MnCl2溶液常含有CuCl2、PbCl2、CdCl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再蒸发、结晶,可得较纯的MnCl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届高考化学实验专题训练1.测定一定质量的铝锌合金与强酸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可以求得合金中铝和锌的质量分数。

现有下列实验用品: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800毫升烧杯、100毫升量筒、短颈玻璃漏斗、铜网、铝锌合金样品、浓盐酸(密度1.19克/毫升)、水。

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设合金样品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不超过100毫升)(1)补充下列实验步骤,直到反应开始进行(铁架台和铁夹的安装可省略):①将称量后的合金样品用铜网小心包裹好,放在800毫升烧杯底部,把短颈漏斗倒扣在样品上面。

②。

③。

④。

(2)合金样品用铜网包裹的目的是:。

2.某学生课外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下列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

下图中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

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室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试回答:(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和(3)装置A的作用是;装置B的作用是。

(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和。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3.为了测定人体新陈代谢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某学生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实验装置。

实验中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气体中的CO2,准确测量瓶I中溶液吸收CO2后的增重及剩余气体的体积(实验时只用嘴吸气和呼气),请填空。

(1)图中瓶I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实验装置尚有如下A、B、C、D四种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 在E处增加CaCl2干燥管 B.在下处增加CaCl2燥管C.在E和F两处增加CaCl2干燥管D.不必增加干燥管(3)将插入溶液的管子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图中的Ⅲ),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先缓缓吸气,再缓缓呼气,反复若干次,得如下数据:瓶I溶液增重ag,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bL,该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是(列出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若猛吸猛呼,会造成不安全后果,猛吸时会_________________。

猛呼时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1)中瓶a内放入20mL6mol/L盐酸,b是未充气的气球,里边放有4g碳酸钙粉未,将它紧紧套在瓶a口上,胶管c套在瓶的侧口,并用弹簧夹d夹紧(瓶口和侧口都不漏气).将图(1)的装置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W1 g.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白:(1)把气球b中的碳酸钙粉末小心地倒入瓶中,立即产生许多气泡,气球逐渐胀大(图Ⅱ)。

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质量为W2 g。

则W2和W1的关系是。

(2)取25mL 6mol/L NaOH溶液.先用滴管取少量NaOH溶液,滴管插入胶管c口(为便于操作,可以适当倾斜瓶a,注意防止漏气).打开d,将溶液挤入瓶中,立即夹紧d.可以看到瓶内产生少量白色沉淀,轻轻摇动瓶a,沉淀随即消失.用同样方法再加入少量NaOH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轻摇,沉淀又消失.使沉淀消失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全部NaOH溶液很快加入瓶中,夹紧d,瓶内产生大量白色沉淀,不再溶解。

此时瓶内温度 (填“不变”、“降低”或“升高”)。

(4)继续轻摇瓶a,气球逐渐缩小,直至恢复反应前的下垂状.写出这时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应物只有CaCO3固体,6mol/L盐酸和蒸馏水),请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实验中Na2O2和Na2O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应选用的装置是(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标号)(3)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填各接口的字母;连接胶管省略)6.20.6 gNH4HCO3和NaHSO3的干燥粉状混合物,用加热分解的实验方法来测定NH4HCO3的质量分数。

根据下图所示的仪器和所盛试剂填空:(1)按照气流由左→右的方向连接仪器的顺序(用a~h表示)为__________。

(2)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E装置中放碱石灰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A和E装置中都用到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

(3)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C瓶中溶液颜色有变化,则测定结果可能会偏_______。

(5)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碱石灰增重8.8g,则混合物中NH4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7、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加入如图(I)中所示的干燥试管A里,隔绝空气加强热充分反应后,试管A中得残留固体甲,在试管B内得到无色液体乙。

取出甲放在图(II)中的石英管C的中部,连接好其他部分的仪器后,开启旋塞K,逐滴滴加乙醇使C管左部石棉绒(一种纤维状硅酸盐材料,很稳定,不燃烧)浸润吸足,关闭K,然后加热,几分钟左右(加热过程中还可以较快地开启、关闭旋塞K来补充乙醇并使之通入石棉绒里),可观察到甲的颜色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

反应停止后,取试管E中的液体0.5 mL逐滴加入到盛有配制的银氨溶液的试管F中,振荡后,把试管放在水浴中温热,不久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如图(I)所示的干燥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反应原理请你评价图(I)实验装置的主要缺点是;(3)试管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简述如何检验图(II)所示装置气密性;(5)试管D的作用是;(6)写出F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某学生探究性实验小组欲验证浓硝酸在与Cu、Ag合金的反应过程中除生成NO2气体外,还会有少量NO生成、并测定Cu、Ag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

查阅相关资料表明:“常温下,NO2与N2O4混合存在,在低于0℃时几乎只有无色的N2O4液体或晶体存在。

”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中Cu与HNO3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开始前先打开A部分的活塞K1,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再关闭K1,其目的是;装置中B瓶的作用。

(3)停止反应后,打开D中的活塞K2并通入O2,若有NO生成,则D中出现的现象是;实验发现,通入的O2温度高低对实验现象有较大影响,为便于观察应通入(填“热”或“冷”)的O2。

(4)为减小实验误差,在A中反应完成和D中出现现象后,还应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5)实验测得如下数据:实验前,Cu、Ag合金的质量:15.0g,浓HNO3:40mL13.5 mol·L-1;实验后A溶液:V=40mL c(H+)=1.0 mol·L-1。

假设反应中HNO3既无挥发也无分解,则①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mol。

②若已测出反应后E装置的生成物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则为确定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还需测定的数据。

(6)若已知Cu、Ag合金的质量为m g,且溶解完全。

请利用A装置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简单的操作,以确定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其实验过程为参考答案1.(1)②往烧杯中注入水,直至水面没过漏斗颈。

(没答水面没过漏斗颈不给分)③在100毫升量筒中装满水,倒置在盛水的烧杯中(量筒中不应留有气泡),使漏斗颈插入量筒中。

烧杯中水面到杯口至少保留约100毫升空间。

(只要黑斜体中的要点全部答对给3分,装满水的量筒怎样倒置在杯中可不作要求,答或不答不加分也不扣分)④将长颈漏斗(或答玻璃棒)插入烧杯并接近烧杯底部,通过它慢慢加入浓盐酸,至有气体产生注:实验步骤顺序写错,或者步骤②中加入盐酸,则不论其它步骤回答是否正确,小题(1)均为0分。

(2)使样品在反应时能保持在烧杯底适当的位置(或答避免反应时样品漂浮)(2分)2.(1)⑤③④⑥⑦②①⑧(⑥⑦顺序可对调)(说明:错1 个即不给分)(2)大理石盐酸(3)吸收混在O2中未反应的CO2吸收CO2中混有的HCl (4)ac3.(1)除去吸人空气中的CO2(2)D(3)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气体中的CO2被充分吸收(说明;只要答出其中一点,就给3分)(4)[(ag/44g·mol-1)×22.4L·mol-1]/[bL+(ag/44g.mol-1×22.4L·mol-1)]或:(22.4L·mol-1×ag)/(bL×44g·mol-1+ag×22.4Lmol-1)×(5.6a/11b+5.6a)×(5.6a/11b+5.6a)×100%(5)把瓶1中的NaOH溶液吸人口中;把瓶II中的NaOH溶液吹出瓶外。

4. (1)w2 = w1 (或回答相等) (2)Ca(OH)2+2HCl=CaCl2+2H2O(3)升高(4)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注:第2个化学方程式写成Na2CO3+Ca(OH)2=CaCO3↓+2NaOH不扣分.)5.(1)2Na2O2+2H2O=4NaOH+O2↑ Na2O+H2O=2NaOH(2)⑤①④ (3)(G)接(A)(B)接(F)6.(1)agfedbch (2)洗气瓶,U形管,铁架台(3)除去SO2,以防止SO2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4)检验SO2是否被吸收完全高 (5)吸收水蒸气 (6)76.7%7.(1)2FeSO4·7H2O Fe2O3+SO2↑+SO3+14H2O(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2)SO2为大气污染物,缺少尾气处理装置(3)3CH3CH2OH+Fe2O32Fe+3CH3CHO+3H2O(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4)关闭活塞K,将E的导气管插入水中,微热C管,E中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后,E管出现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5)防止倒吸(6)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 +H2O8.(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把装置中的空气赶走,防止NO被氧化为NO2 干燥反应中生成的气体(3)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热(4)打开K1、K2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和O2(5)①0.5 ②C中烧瓶在实验前后增加的质量(6)在A中加入过量含Cl溶液,过滤后,将沉淀洗涤、干燥,最后称取沉淀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