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初中语文九上《3安妮日记》word教案 (3)

合集下载

《安妮日记》教案

《安妮日记》教案

《安妮日记》教案一、教学内容1.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的悲惨遭遇。

2. 掌握日记中所描绘的主要人物形象。

3. 理解作者通过日记传达的反战主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的悲惨遭遇,增强学生的历史观念。

2. 通过分析日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理解作者通过日记传达的反战主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的悲惨遭遇,掌握日记中所描绘的主要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作者通过日记传达的反战主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汲取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纸质版《安妮日记》学具:笔记本、文具、电子版《安妮日记》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播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的历史短片,让学生了解战争对普通人民生活的影响,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纸质版《安妮日记》,了解日记的基本情节,勾画出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和事件。

3. 合作探究: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深入剖析日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战争对家庭和个人的影响。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日记中的一个片段,如安妮与父亲的对话,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反战主题,引导学生从具体文本中提炼抽象观念。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记中的其他片段,如安妮对战争的思考,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7. 课堂小结:8. 课后作业: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安妮日记》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的悲惨遭遇2. 日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安妮、父亲、母亲等3. 作者通过日记传达的反战主题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的悲惨遭遇。

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了种族灭绝政策,导致大量犹太人被迫逃离家园,遭受无尽的迫害和屠杀。

2. 根据日记内容,分析安妮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战争背景下的心理状态。

《安妮日记》教案

《安妮日记》教案

《安妮日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安妮日记》,使学生了解二战时期犹太人的悲惨遭遇和安妮的成长历程。

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和思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及成书过程简介。

2. 分析《安妮日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安妮、父亲、母亲等。

3. 探讨安妮在日记中所表现出的勇敢、坚强、善良的品质。

4. 分析《安妮日记》中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人际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安妮日记》中的具体情节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安妮日记》的作者和背景。

2. 学生自主阅读《安妮日记》选段,感受文本情感。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安妮的成长历程和品质。

4. 分组讨论,分析《安妮日记》中的人际关系。

5. 总结发言,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拓展。

五、课后作业:3. 调查身边的亲人、朋友,了解他们心中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人际关系,并进行思考。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讨论和提问,评估学生对《安妮日记》的理解程度和思考深度。

2. 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分析学生的读后感,了解其对历史事件、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感悟。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纪念馆,加深对二战时期历史事件的了解。

2. 邀请幸存者或历史专家进行讲座,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犹太人的悲惨遭遇。

3. 观看与《安妮日记》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八、教学资源:1. 《安妮日记》原著,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2. 与《安妮日记》相关的资料、图片、视频等,用于教学辅助。

3. 历史博物馆或纪念馆的参观门票、讲座邀请函等,便于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活动。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2. 通过阅读《安妮日记》,培养学生对人类尊严、自由和平等的关注和尊重。

3. 引导学生从《安妮日记》中汲取勇气、希望和信念,学会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介绍。

2. 人类尊严、自由和平等观念的探讨。

3. 勇气、希望和信念在困境中的重要性。

4. 阅读理解、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讲解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2. 阅读法:组织学生阅读《安妮日记》,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相关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安妮日记》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安妮日记》选段,关注其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

3. 内容讲解:讲解《安妮日记》中的相关历史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4. 主题讨论:组织学生就人类尊严、自由和平等观念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勇气、希望和信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安妮日记》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批判性思维: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独到性和逻辑性。

4. 写作能力:评价学生的读后感写作质量,包括内容、结构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六、教学资源:1. 《安妮日记》原著或改编的文学作品。

2.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犹太人大屠杀的历史资料。

3. 相关主题的电影、纪录片或戏剧作品。

4. 读后感写作模板和评分标准。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计划用10课时完成,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按照教学步骤逐一进行,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适当调整。

安妮日记(节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安妮日记(节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安妮日记(节选)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安妮日记(节选)教案教学设计1安妮日记(节选)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安妮日记(节选)》的作者安妮·弗兰克及其背景;2. 了解二战时期的历史背景,理解安妮日记的时代背景及其对安妮的影响;3. 理解《安妮日记(节选)》的主要内容及其所传递的信息,包括人性的本质、战争与和平、家庭与友情等;4.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阅读如此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所需要的细致、耐心与功夫;5.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与创造思维。

二、教学步骤:1. 活动一:导入(15分钟)教师介绍《安妮日记(节选)》的作者安妮·弗兰克及其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她虽然死于二战期间的纳粹集中营,但她的优美文笔使她的精神永存世上。

2. 活动二:观看历史背景视频(20分钟)教师播放二战时期的历史背景视频,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并就影片中提出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给人类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3. 活动三:阅读分析(45分钟)学生分小组阅读选定的《安妮日记(节选)》的内容,期间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的意义。

每个小组应准备一份PPT来展示他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并提出相关的问题。

4. 活动四:写作练习(3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写作题目,如《战争与和平》、《人性的本质》、《家庭与友情》等,让学生针对自己阅读和讨论的内容写一篇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 活动五: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部分和性质,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并带领学生在思维上深化对所读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问答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维深入,并可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授课讲授法:导师讲授相关的人物故事、历史背景,并辅以图表等来讲述课程情况。

3. 讨论式教学法:分组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分享和坚持自己的见解。

4. 写作练习法:在学生阅读材料和讨论后,编写文章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最新精选】鄂教初中语文九上《3安妮日记》word教案 (3).doc

【最新精选】鄂教初中语文九上《3安妮日记》word教案 (3).doc

第3课《安妮日记》教案【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词积累:神往:心中向往。

幽默:诙谐风趣而又意味深长。

检点:言行谨慎。

周遭:周围;四周。

窒zhŒ息:呼吸困难甚至停止。

抑yŒ郁:忧愤烦闷。

虔qi‚n诚:恭敬而有诚意。

沮j“丧:灰心失望。

谦卑:虚惊,不自满,不自高自大。

荒谬mi”:荒唐,错得离谱。

冥mŠng冥:不明亮。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安妮·弗兰克,一名犹太少女。

安妮的家庭原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避难迁至荷兰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安妮生日时,收到一本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遂开始写日记,同年7月6日,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甚紧,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共计八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1944年8月4日因遭检举而被捕,八人之中除她父亲得以幸免外,其他七人均死于集中营,战后,朋友将劫余的《安妮日记》交付其父亲,其父奥特将其删修,于1947年第一次出版。

2、相关知识:安妮·弗兰克四岁时,就体验到了人生的残酷。

那年,希特勒上台,在全德境内掀起反犹排犹浪潮。

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是个犹太人,为了家人的平安,他带着全家迁居荷兰。

他们在荷兰过了几年平静的日子,但灾难再次降临:1940年5月,荷兰沦陷于纳粹德国。

奥托意识到,他们要么立即迁移,要么赶快找地方躲起来。

可是整个欧洲都已卷入了战争,大半地方沦陷,他们又能逃到哪儿呢?于是他决定躲藏起来。

奥托在荷兰的这几年与丹恩合伙做生意。

他们的营业所在阿姆斯特丹一个偏僻的地方,面对运河。

营业所楼上有几间废弃的房间,被称为“附属建筑”。

奥托认为躲在那里不太容易发现。

1942年,预料中的厄运终于降临:奥托·弗兰克被勒令立即出境。

他没有走,立即带着全家人住进了“附属建筑”。

接着,丹恩一家和一名犹太人医生也住了进来。

这样,他们开始了两年零八个月的“黑人”生活。

他们不能大声说话,不能出去散步,不能烤制食物,更不能有任何社交活动。

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安妮日记 节选》教案 鄂教版

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安妮日记 节选》教案 鄂教版

第4课《安妮日记节选》1教学目标1、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2学情分析《安妮日记》属于世界名著,学生们学习起来非常感兴趣,所以掌握比较深刻。

3重点难点1.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有这样一个女孩,本应是个阳光女孩,可她不能沐浴阳光,本应是花季少女,可她不能在花季里“绽放”,十二三岁的她就被德国法西斯剥夺了在阳光下散步的自由,这个女孩就是安妮?弗兰克。

请同学们阅读有关安妮的介绍(见P12)……从介绍中知道,《安妮日记》从1942年安妮13岁生日写起到1944年8月4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记录了她13到15岁的心路历程。

让我们设身处地,试着去感受这位小女孩在德国纳粹统治时期的非凡阅历与思考。

活动2【讲授】整体感知所选的9则日记,除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

阅读时可以先概括每一则日记的内容,找出值得品味的话语,准备探讨。

:第2则――主要写了关于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毒气室的情况,写了人们在纳粹占领下的恐惧。

|提出的问题:我也是德国人,但是被希特勒剥夺了国籍。

第3则――写外面混乱的局面,人们妻离子散,生活在恐惧之中,每个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送命。

|提出的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于冲突之外,整个世界都在战争,虽然同盟国比较顺利了,但结局还不知道在哪儿。

”第4则――写在飞机空袭时,由于自己是犹太人,不能暴露,跑向防空洞和躲在密室一样危险。

|提出的问题:因为得知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想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和平的希望。

第5则――写躲在密室的苦闷心情。

|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星期天“是我心中真正悲惨的时候”?第6则――写八个人躲在密室的感受。

关于《安妮日记》教案

关于《安妮日记》教案

关于《安妮日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增进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2.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的成长变化,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不同文化背景。

4.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导言:介绍《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弗兰克及其背景,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2.第一章:阅读《安妮日记》第一章,引导学生关注安妮的家庭成员及生活环境。

3.第二章:分析第二章中安妮对学校生活的描述,讨论安妮的同学关系及教育问题。

4.第三章:通过阅读第三章,让学生了解安妮对犹太人的身份认同及其在战争中的遭遇。

5.第四章:讨论第四章中安妮对家庭矛盾的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关系及人际沟通。

三、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作品中的问题。

2.运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具体情节中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4.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2.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贡献,以及提出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读后感,了解其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4.课堂问答:评价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检验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资源1.教材:《安妮日记》原著或改编版本。

2.辅助材料:与《安妮日记》相关的背景资料、评论文章等。

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4.网络资源:查找与《安妮日记》相关的在线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安妮及其家人、朋友等角色,进行场景再现,增强对作品情节的理解。

2. 辩论赛:组织学生就与《安妮日记》相关的话题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分析安妮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日记中的表现。

(3)认识二战期间犹太人的苦难经历及人权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安妮日记》。

(2)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比较法,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事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与人权的关注,提高人文素养。

(2)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导入与背景介绍(1)介绍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弗兰克及其家庭。

(2)讲述二战期间犹太人的遭遇及人权问题。

(3)引导学生关注日记中所反映的青少年成长问题。

2. 第二课时:自主学习与讨论(1)让学生自主阅读《安妮日记》选段,了解其主要内容。

(2)分组讨论:安妮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日记中的表现。

(3)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 第三课时:比较分析(1)布置课后作业:比较《安妮日记》与其他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

(2)引导学生从不同文化背景角度分析历史事件。

(3)课堂展示:学生分享比较分析成果。

4. 第四课时:案例研究(1)让学生选取一个与《安妮日记》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研究。

(2)分组汇报:呈现研究过程及成果。

(3)全班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事件,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从个人经历出发,思考人权、和平与尊重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三、教学资源:1. 教材:《安妮日记》2. 参考资料:关于安妮·弗兰克、二战期间犹太人遭遇的文献资料。

3. 网络资源:相关历史事件、人权问题的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讨论、汇报等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自主学习、案例研究、读后感等。

3. 批判性思维:学生对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

关于《安妮日记》的教案设计

关于《安妮日记》的教案设计

关于《安妮日记》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对历史和文学作品的认识。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二战时期犹太人的悲惨遭遇,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和平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安妮日记》是二战时期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创作的日记,记录了她和家人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躲避纳粹迫害的生活。

这部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有助于学生了解二战历史和犹太民族的生活。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难点:深入分析安妮的性格特点和作品中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安妮·弗兰克和《安妮日记》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安妮的生活经历和《安妮日记》的主要内容。

3.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安妮的性格特点;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二战时期犹太人的悲惨遭遇。

3.4 教师讲解针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5 写作练习四、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

4.2 读后感评价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批改,评估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深度。

4.3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安妮日记》原著或改编教材。

5.2 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安妮·弗兰克的生平介绍;二战时期犹太人的相关文献。

5.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堂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二战时期犹太人的境遇,引入《安妮日记》的学习。

6.2 朗读与讨论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安妮日记》选段,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安妮日记中人物、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鄂教版九上《安妮日记》word教案

鄂教版九上《安妮日记》word教案

板块二、三:黑暗中的心迹、历史画外音《安妮日记》、《图片两组》《安妮日记》教学目标1、深刻了解德国纳粹给人类造成的灾难。

2、学习日记的写法,利用日记记下自己的心灵轨迹。

教学设想1、学习安妮在困境中从不绝望、满怀理想的积极的人生观。

2、围绕“战争与人”的话题写一篇日记。

图片两组教学目标1. 了解战争之残酷和损害之深重,呼吁人性回归,共创和平家园。

2.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能够了解新闻图片的作用,学会抓住重点解读图片内容,对图片进行鉴赏。

学习重难点弄清画面背后所蕴涵的深层含义,学习怎样去阅读一幅图片教学方法:问题引领下的合作探究与实践体验教学时数:1课时《安妮日记》教学过程与步骤: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

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

作为一名成长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的心灵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

后来,中立的荷兰也被德军占领。

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安妮等人一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所房子的密室里。

安妮以她14岁少女的眼光记述了这段苦难煎熬的岁月。

随着盟军捷报频传,安妮一家一度深信苦尽甘来的日子不远,熟料盖世太保却先一步得到密报,将他们抓进集中营。

隔年安妮因伤寒在集中营里病逝,此时距离德军投降仅一个星期。

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亲将她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

这本日记已转译成54种文字,共印刷3000万册。

她避难的房子已辟为安妮故居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那不堪回首的人类悲剧。

背景资料:关于“那个时代”希特勒上台之后,在全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安妮日记》的作者和背景,增进对二战时期犹太人遭受迫害的认识。

2. 通过阅读《安妮日记》,培养学生对人类尊严、自由和平等的关注。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学作品中发现和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4. 讨论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作品特点和主题思想。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故事情节、象征手法和寓意。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安妮日记》的作者和背景。

2. 阅读指导:指导学生阅读作品,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寓意和主题思想。

4. 案例分析:选取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讨论、分析和写作过程中的表现。

4. 学生对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认同程度。

六、教学资源1. 《安妮日记》原著或改编读物。

2. 关于二战时期犹太人迫害的历史资料。

3. 影像资料或纪录片,如《安妮的日记》。

4. 象征手法和寓意相关的教学素材。

5. 读后感模板和评分标准。

七、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和背景,阅读指导。

2. 第二课时:分析故事情节,讨论象征手法和寓意。

3. 第三课时:案例分析,思考问题。

4. 第四课时:写作练习,分享读后感。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适时调整教学节奏。

2. 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引导学生理性讨论,尊重不同观点。

4.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力。

2018秋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课《安妮日记节选》教案

2018秋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课《安妮日记节选》教案

1教课目的1、能领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感情和思虑,认识战争对少年小孩身心的损害、残害,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能掌握日志真切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感情的作用。

2学情剖析《安妮日志》属于世界名著,学生们学习起来特别感兴趣,因此掌握比较深刻。

3要点难点1.领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感情和思虑,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掌握日志真切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感情的作用。

4教课过程4.1 第一学时4.1.1 教课活动活动 1【导入】创建情形有这样一个女孩,本应是个阳光女孩,可她不可以洗浴阳光,本应是花季少女,可她不可以在花季里“绽开” ,十二三岁的她就被德国法西斯剥夺了在阳光下漫步的自由,这个女孩就是安妮 ?弗兰克。

请同学们阅读相关安妮的介绍 (见 P12)从介绍中知道,《安妮日志》从 1942 年安妮 13 岁诞辰写起到1944 年 8 月 4 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 ,记录了她 13 到 15 岁的心路历程。

让我们身临其境,试着去感觉这位小女孩在德国纳粹统治期间的非凡经历与思虑。

活动 2【讲解】整体感知所选的 9 则日志 ,除第一则是相关日志的说明,其余 8 则或记述事实 ,或抒发感想 ,除了描绘磨难的生活 ,记录所见到的战争 ,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感情和思虑。

阅读时能够先归纳每一则日志的内容,找出值得品尝的话语 , 准备商讨。

:第 2 则――主要写了对于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毒气室的状况,写了人们在纳粹占据下的惧怕。

| 提出的问题 :我也是德国人 ,可是被希特勒剥夺了国籍。

第 3 则―― 写外面杂乱的场面,人们妻离子散 ,生活在惧怕之中 ,每个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丧命。

| 提出的问题 :“没有人能置身于矛盾以外,整个世界都在战争,固然联盟国比较顺利了 ,但结局还不知道在哪儿。

”第 4 则――写在飞机空袭时 ,因为自己是犹太人 ,不可以裸露 ,跑向防空洞和躲在密屋相同危险。

| 提出的问题 : 因为得悉墨索里尼下台的信息,想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和平的希望。

安妮日记教案

安妮日记教案

安妮日记教案教案标题:《安妮日记》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安妮日记》这部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

2.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发展。

3. 探讨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他们撰写自己的日记。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所了解的《安妮日记》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出版时间等。

2. 提问学生对于日记文体的理解和日记的作用。

主体活动:步骤一:背景介绍1. 向学生简要介绍《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弗兰克及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

2. 分享一些关于纳粹德国时期犹太人的迫害和安妮·弗兰克一家躲藏在阁楼的背景知识。

步骤二:主要人物和情节发展1. 分组让学生合作,共同整理《安妮日记》中的主要人物,并简要描述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对剧情发展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情节发展进行分析,包括家庭生活、躲藏生活的压力和挑战等。

步骤三:主题和意义探讨1. 引导学生思考《安妮日记》中可能存在的主题,例如希望、勇气、自由等。

2. 分组让学生讨论他们对于《安妮日记》的理解和感受,分享各自对于作品意义的理解。

步骤四:阅读理解和分析1. 分发一小段《安妮日记》的摘录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摘录中的语言特点、作者意图和情感表达。

步骤五:写作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日记的作用和写作技巧,例如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等。

2.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自己的日记,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者设想的情景进行写作。

总结活动:1.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总结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安妮日记》对于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教案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写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完成的阅读理解题和写作作业的质量评估。

3. 学生的口头回答和讨论表现。

教案延伸:1. 鼓励学生深入阅读《安妮日记》的完整版,进一步了解故事的细节和情节发展。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

安妮日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安妮日记》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通过阅读,分析安妮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日记中的表现。

(3)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主题和人物。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运用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日记写作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和人性的关注,增强对和平的珍视。

(2)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经历。

(3)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安妮日记》(1)介绍作者安妮·弗兰克及其家庭背景。

(2)简介《安妮日记》的写作背景和作品特点。

(3)阅读《安妮日记》选段,感受安妮的性格特点。

2. 第二课时:分析安妮的性格特点(1)分组讨论安妮在日记中的言行举止。

(2)总结安妮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日记中的表现。

(3)分享小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 第三课时:欣赏日记佳作(1)展示优秀日记实例,分析其写作技巧。

(2)引导学生关注日记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3)进行日记写作练习,学生互相评改、反馈。

4. 第四课时:写作技巧指导(1)讲解日记写作的要点,如选材、构思、表达等。

(2)分析《安妮日记》中的写作技巧,如真实、生动、细腻等。

(3)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进行现场写作练习。

5. 第五课时:分享与反思(1)学生展示自己的日记作品,进行分享。

(2)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强调日记写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资源:1. 教材:《安妮日记》原著或改编版。

2. 辅助材料:相关历史背景资料、优秀日记范文等。

3. 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白板、投影仪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安妮日记》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安妮性格特点的分析和评价。

3. 学生日记写作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安妮日记节选学案鄂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安妮日记节选学案鄂教版

3 安妮日记(节选)学习目标1.体会主人公渴望生命、渴望自由的感情。

2.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向命运屈服的坚忍品质。

3.了解日记的写作特点,学习运用内心读白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窒.()息呆滞.()笼罩.()霎.()时肆虐.()荒谬.()2.解释下列词语。

蜕变:沮丧:匮乏:安详: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我的惨事还没说完呢。

你听过“人质”这个名词吗?这是给破坏分子的最新惩罚,也是你想像不到的恐怖事情。

重要的市民——都是无辜的人——被关起来等候处死。

盖世太保找不到破坏分子,就拎五个人质出来,靠墙排一排。

报纸会登出他们的死讯,上面说他们死于“致命事故”。

3.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等候()拎()4.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人质:无辜:5.文中的“人质”是指:(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7题。

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不然,许多人民和民族早就起来反叛了!人心里有一股毁灭的冲动,发怒、杀人的冲动。

除非所有人没有例外都经过一场蜕变,否则还是会有战争,苦心建设、培养和种植起来的一切都会被砍倒、摧毁,然后又从头来过!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

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和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

我已下决心要过和其他女孩子不一样的人生,不想以后变成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

我在这里的经验,是一个有趣人生的一个好开头。

碰到最危险的时刻,我都必须往它们幽默的一面看,并且笑一笑,理由——惟一的理由——就在这里。

我年轻,有许多尚未发现特质;我年轻又坚强,正活在一场大探险里;我正在这探险过程之中,不能因为没有什么好玩的事而只顾整天唉声叹气!我有很多福分:幸福、愉快的性情,以及力量。

每天我都感觉到自己在成熟,我感觉到解放正在接近,我感觉到大自然的美和周遭人的善良。

安妮日记--鄂教版(2019)

安妮日记--鄂教版(2019)
唐虞之际 丞相田蚡死 为文王木主 田啬、田兰 事皆决於赵高 错为御史大夫 城之东门也 上书原督国中盗贼 与众则兵彊 游学博闻 临菑召里唐安来学 於是五利常夜祠其家 屈平不与 ”王曰:“吾不疑胡服也 楚庄王卒 岂不哀哉 日卻复中 何足问 而使周苛守荥阳城 鼎曷为出哉 汉肯听 我乎 魏文侯令乐羊将而攻中山 礼曰:“天子祭天地 乃令故项籍游吴时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 而後制晋、楚之胜’ 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 布大怒 其後人有上书言相如使时受金 三桓攻公 以诈力成功 燕必不敢不听从 员必为乱 国初定 光不敢以图国事 楚灵王乐乾谿 批患折难 佛肸为 中牟宰 俛出袴下 穿三泉 废为宣平侯 襃姒生子伯服 日中 道飞其鹄 亦甚矣 拜义姁弟纵为中郎 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 是为代共王 是为桓公 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 来则杀之 ”齐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 实专晋权 祭青帝 沛公则置车骑 请神决之 二十四年 为天下笑 而州吁求 与之友 吾告赵氏孤处 广为圜陈外乡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 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 有司请令县常以春月及腊祠社稷以羊豕 吉 若恐伤之 是魏重质韩以其上党也 大河经其南 然其正名实 日以骄淫 王县购其名姓千金 中国利;”王夫人不应 卜病者过一日毋瘳死 与之俱亡 绝汉 斩恢 则 幸得脱矣 少孤贫困 皆城守 平行闻高帝崩 苏秦约从山东六国共攻秦 筑长城 范、中行反 犯四辅 十六年 祭仲许 天子为塞河 是子通齐以重吕礼也 师尹维日 渔者豫且举网得而囚之 开关梁 子寄为胶东王 宣公卒 无以加矣 吾有所言者 持美裘二 天子大说 大与赵、代俗相类 则拜为内 史 烹陵母 皆射六百步之外 悉若心 十五年 当是时 ”“获多乎 主父始为布衣时 子景侯立 王僚见杀 计定谋成 在縲绁中 卒为汉家儒宗 举踵思慕 孝王 身死绝祀 杀庄贾 必不敢制赵 居十五年 帝喾为高辛 今王资之与攻楚 ”秦王曰:“善 上太行 不肯给食 之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安妮日记》教案【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词积累:神往:心中向往。

幽默:诙谐风趣而又意味深长。

检点:言行谨慎。

周遭:周围;四周。

窒zhŒ息:呼吸困难甚至停止。

抑yŒ郁:忧愤烦闷。

虔qi‚n诚:恭敬而有诚意。

沮j“丧:灰心失望。

谦卑:虚惊,不自满,不自高自大。

荒谬mi”:荒唐,错得离谱。

冥mŠng冥:不明亮。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安妮·弗兰克,一名犹太少女。

安妮的家庭原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避难迁至荷兰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安妮生日时,收到一本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遂开始写日记,同年7月6日,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甚紧,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共计八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1944年8月4日因遭检举而被捕,八人之中除她父亲得以幸免外,其他七人均死于集中营,战后,朋友将劫余的《安妮日记》交付其父亲,其父奥特将其删修,于1947年第一次出版。

2、相关知识:安妮·弗兰克四岁时,就体验到了人生的残酷。

那年,希特勒上台,在全德境内掀起反犹排犹浪潮。

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是个犹太人,为了家人的平安,他带着全家迁居荷兰。

他们在荷兰过了几年平静的日子,但灾难再次降临:1940年5月,荷兰沦陷于纳粹德国。

奥托意识到,他们要么立即迁移,要么赶快找地方躲起来。

可是整个欧洲都已卷入了战争,大半地方沦陷,他们又能逃到哪儿呢?于是他决定躲藏起来。

奥托在荷兰的这几年与丹恩合伙做生意。

他们的营业所在阿姆斯特丹一个偏僻的地方,面对运河。

营业所楼上有几间废弃的房间,被称为“附属建筑”。

奥托认为躲在那里不太容易发现。

1942年,预料中的厄运终于降临:奥托·弗兰克被勒令立即出境。

他没有走,立即带着全家人住进了“附属建筑”。

接着,丹恩一家和一名犹太人医生也住了进来。

这样,他们开始了两年零八个月的“黑人”生活。

他们不能大声说话,不能出去散步,不能烤制食物,更不能有任何社交活动。

总之,他们必须对外抹杀自己的存在,不能发出任何声响,晚上也不能点灯。

他们和外界仅有的联系就是奥托的无线电收音机和他的四个正直勇敢的雇员,他们给奥托等人偷运来食物和书报。

这种偷偷摸摸见不得人的生活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

压抑、寂寞、苦闷、忧郁使得“附属建筑”里的居民们神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因此,争执与吵架——却又只能是压低了声音地吵——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内容。

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对于生性活泼、开朗好动的13岁姑娘安妮?安妮是个懂事的孩子,她当然不会跟父母吵闹着要出去玩,于是她开始写日记。

这本日记还是父母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呢。

安妮在日记中记下了她全部的心理活动、她的思想和感受、她的孤独苦闷心情。

当然也包括“附属建筑”中的日常生活,她和这个临时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关系。

在这些朴实无华的日记中,人们可以看到法西斯主义的恐怖统治如何在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女心理上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可以看到一个少女对纳粹分子摧残、扭曲人性的控拆。

“我就像一只被折去翅膀的小鸟,在一片黑暗中飞翔,却碰在了囚禁她的笼子上。

”安妮写道。

同时,人们还可以在日记中看到,安妮是如何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具有成熟女性心理的“大人”。

青春期的骚动与渴望,心理压抑的郁闷与苦恼,初恋的甜密与颤栗,都在日记中得到了真实的记载。

这些日记被保存下来并出版,完全是由于一种偶然。

安妮的日记写好后,被允许放在父亲的公文包里。

1944年8月4日,当纳粹警察突然搜查并逮捕“附属建筑”的居民们时,他们只顾抢掠钱和珠宝,日记被弃置在楼板上。

几天后,奥托的助手冒险偷偷回了一趟“附属建筑”。

她看见了安妮的日记,决定把它保存起来。

1945年,幸存的奥托·弗兰克回到解放了的阿姆斯特丹,他的助手把安妮的日记交给了他。

奥托读着女儿的日记,不禁老泪纵横。

女儿的音容笑貌清楚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过去,他太忽视她了,日记就放在他的公文包里,他却从没想到去读读它,没想到去理解女儿丰富复杂而纯洁无瑕的内心世界。

如今却是物在人亡!他读了一遍又一遍,后来忍不住抄了一些给母亲和一位密友。

没想到这位密友把它推荐给了一位现代史教授。

教授立即意识到了它的价值,在报上撰文推荐和评论它。

在朋友们的催促下,也依照安妮本人的遗愿——她在日记中表示了希望有机会出版日记的愿望,在朋友的帮助下,题名为《附属楼——安妮·弗兰克日记》终于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

不久,英文、日文、法文、意大利文和德文版也相继出版。

各国读者反响热烈,人们给奥托写来了信,寄来各种各样的小礼品,在安妮生日时送来许多鲜花。

奥托不得不歇业在家,专门处理各地来信。

这些信中,有的对奥托表示同情与慰问,有的对安妮不幸早逝表示悲伤,更多的人表示了他们对纳粹分子和法西斯主义者制造种族迫害,造成像安妮这样的小姑娘芳华早谢的愤怒与谴责。

最引人注目的反应来自德国。

德国是制造这场人类悲剧的罪魁祸首,战后几年中,德国政府试图教育国民认识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罪恶本质,却总是收效甚微。

然而,这次,安妮的日记却使他们大大震动了,他们从中看到了自己过去所犯下的罪行。

当根据安妮的日记改编的剧本《安妮·弗兰克》在德国众多城市上演后,德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与反省之中。

一位评论家说:“《安妮·弗兰克》一剧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它使观众理解了历史。

我们观看这出戏就像观看一份用最谦卑而可怜的措辞写的控诉书,控诉那些人丧失人性。

没有人因我们是德国人而谴责我们,我们自己谴责自己。

”一位过去的纳粹党员来信说:“我曾是一个忠实的纳粹党员,但直到那天夜里看这出戏前一直不知道纳粹意味着什么。

”安妮被埋葬在贝尔森集中营的万人坑。

这里每天都有人前来举行悼念活动。

一位17岁的中学生的话代表了所有人的思想和感情:“安妮如此可悲地结束她的生命时,年龄比我们都小。

她之所以死去,是因为有人决定灭绝她的种族。

决不能让我们的人民中再出现这种非人道的仇恨。

”【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这位少女在特定的年代记下了对人生和战争的看法,她说:“我较其他少女更早开始思考,我认为,作为人应对自己负责。

”她的日记就是明证,表达了她对法西斯和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渴望。

二、文章脉络课文节选的部分共有11则日记,分别记录了以下的内容:第1则,以日记为朋友,并为之取名“吉蒂”,向她诉说自己的心事。

第2则,记录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流露出对战争厌恶、恐惧的感情。

第3则,记录了密室令人窒息、呆滞、沉重的气氛,表达了“放我出去,到有新鲜空气和笑声的地方去”的渴望。

第4则,用形象的比喻反映了自己身处密室的抑郁和害怕的心理。

第5则,表达了自己渴望谈话、自由、朋友、独处的追求;表达了“春天已经在我内心里”的美好向往。

第6则,抒发了“爱人”,“信任人”,“而且希望人人都快乐”的美好情感。

第7则,受荷兰总理波克斯坦广播演说的影响,希望能在战后出版自己的密室日记,告诉世人“犹太人藏起来怎么过日子”。

第8则,表达了自己想当一名记者或作家的志向,决定用日记写下自己所有的“思想、理想和狂想”。

第9则,下定决心“要过和其他女孩子不一样的人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拥有“幸福、愉快的性情,以及力量”,表现了“从来不绝望”的乐观心态。

第10则,记录了自己在密室中“只能隔着灰尘积得厚厚的窗户上这些黯沉沉的窗帘观看大自然”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对大自然的渴望之情。

第11则,记录了自己对生活和理想的思考:人的性格是自己塑造的;世界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我必须执著我的思想。

三、写作方法1.运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抒发真情实感,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

课文所选的11则日记,除第1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10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以外,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

作者虽然是一个少女,但思维敏捷,感情细腻,她将日记视为自己的朋友,“为了提升这位朋友在心目中的形象”,她说:“我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是随手记下一些事实,我要这日记当我的朋友,我还要为这位朋友取个名字,叫吉蒂。

”于是,她每天都要和这位亲密的朋友“约会”,向她倾诉自己那些“不吐不快”的“一大堆心事”。

日记中没有曲折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词藻,流淌的是对生命的渴望,对自由的憧憬,对人性的呼唤;是感人肺腑的真情实感;这正是她的口记能够“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的重要原因。

2.朴实流畅且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

安妮热爱文学,一直梦想做一个记者或作家,这与她所具备的良好的语言素质是分不开的。

她的语言朴实流畅,但也流露出幽默和智慧,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情感:例如,“整个屋子笼罩在一片死寂、压迫的寂静里,这寂静附在我身上,仿佛要把我往下拖,拖到阴间的最下层;我从一个房间徘徊到另一个房间,在楼梯里上亡下下,像一只本来会唱歌的鸟被剪去翅膀,不断用身子撞那沉暗的笼子的铁条”一段话,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密室生活的窒息、呆滞和沉重,表达了“我”的痛苦心情:又如,“春天已经在我内心里。

我感觉到春天在苏醒,我在我整个身体和灵魂里感觉到它”,“在我心目中.我们8个人好像是一块蓝天,四面八方被逐渐逼近的乌云包围着。

我们站着的这块圆圆的地方还是安全的,但乌云正在围过来,我们和那一直逼过来的危险之间的圆圈愈收愈紧。

……我们被大片乌云阻绝了,不能上,也不能下。

大片乌云像—一堵穿不透的墙一样挡在我们面前,想压碎我们,只是还压不过来。

我只能哭喊着哀求:‘哦,圈子,圈子,打开来让我们出去吧!’”等语句,形象而富有表现力,生动地反映了“我”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

四、问题探究1.《安妮日记》的出版有什么意义?安妮在藏匿的25个月期间写成的珍贵日记,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和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记录了她在上个世纪最黑暗的日子里努力不使希望破灭的心路历程,感动了无数的心灵。

它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铁蹄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这些日记充分展现出人性深处闪光的东西,生动逼真地描写出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奏响了生命的赞歌。

今天的中学生没有经历过战争,更没有在战争的罪恶中还能坚信人性之美的人生体验,我们对战争与和平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小说或电视节目的印象上。

这篇课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历史,更重要的是能够唤起我们对生命的关注,对人性的尊重,对生活的感悟;树立面对闲境,却始终相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从不绝望、决不放弃理想的积极的人生观。

2、安妮是一个怎样的人?安妮是—个厌恶战争、向往和平,热爱生命、渴望自由,乐观自信、执著理想的花季少女。

面对“白天夜里任何时候,都有可怜无助的人被拖出家门”“人人都心惊胆战”“整个世界都在战争”的险恶形势,身处密室的她只能“从一个房间徘徊到另一个房间,在楼梯里上上下下,像一只本来会唱歌的鸟被剪去翅膀,不断用身子撞那沉暗的笼子的铁条”,‘‘只能隔着积满灰尘的黯沉沉的窗帘观看大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