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反比例-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教案冀教版教案章节:一、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的认识,包括万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加减法运算。

2.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加减法运算。

3.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加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1. 整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加减法运算。

2. 分数的认识:分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加减法运算。

3. 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加减法运算。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整数的认识,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加减法运算。

2. 讲解分数的认识,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加减法运算。

3. 讲解小数的认识,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加减法运算。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整数、分数、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加减法运算的题目,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关于整数、分数、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加减法运算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章节:二、数的运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3. 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1. 整数的运算:加减乘除运算。

2. 分数的运算:加减乘除运算。

3. 小数的运算: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正确计算方法。

2. 讲解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正确计算方法。

3. 讲解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正确计算方法。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题目,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关于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章节:三、数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运用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很多教案都是老师根据参考资料自己写出来,一线的在职教师,他们都是很用心的去写教案,所以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作者特地准备了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期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鉴戒学习!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知道并掌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运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运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知道运算顺序和简便运算的进程中,进一步培养视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进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存数学学习的体会。

[教学进程]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

2、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

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种运算更简便?为何?4、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运算更简便。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在具体的情境中再现旧知,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稳固的知识基础,埋下了情感、思维体验的伏笔。

]二、主动探索,知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5×18+3/5×18 (2/5+3/5)×182、交换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将运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能使学生体会到运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从而增强学习运算的内在需求。

冀教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通用6篇

冀教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通用6篇

冀教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通用6篇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都会有很多需要和文字打交道的地方,像是编写各类报告、总结、会议纪要甚至邮件等。

文章的艺术就是语言的艺术,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现,就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

写文档,能帮助你不断地理清思路,好的文档,也能更高效地沟通。

写好文档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还可能会得到领导的赞赏,甚至升职加薪都有可能。

但是很多时候,很多人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工作量以及心血所完成的工作,最终会体现为这样一份书面文档,包括领导在内的其它人能看到的可能也就只是这份文档而已,因此,它的质量,不仅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别人对于此项工作的看法,往往也会影响着别人对于文档作者的评价,因为透过这些文字,不仅能体现出作者对于工作内容的理解、认识、思考和创造,更能体现出作者的基本素质、工作能力乃至工作态度。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可能不那么擅长于写作或者表达,尽管这样,我们依然可以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可以走捷径,那就是参考和借鉴别人写的文档,学以致用,转化成我们知识储备,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冀教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到您!冀教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②情况分析(学科特点与班级情况“个性”的分析)智的学生。

这些学生都来自服务半径“三村一段”,学生的基础成绩都比较好。

该班级学生经过半年的共同学习生活,已经形成了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尊敬师长的良好道德品德;他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比较刻苦,成绩比较稳定。

二、总的教学目的要求:1.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1一、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5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数学有很大困难。

最新冀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 精品优质下册第二学期春季 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第6单元 回顾与整理

最新冀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 精品优质下册第二学期春季  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第6单元 回顾与整理

最新冀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精品优质下册第二学期春季教学设计电子教案第6单元回顾与整理(一)数与代数第一课时数的认识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3〜55页。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能对学过的数进行较系统地整理,进一步掌握数的知识,发展数感。

2、经历自主回顾和整理数的认识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加自主整理的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系统整理对数的认识。

难点:形成数的知识体系。

教具学具:投影仪。

教学设计:一、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回忆数的认识1.回顾数的意义。

师:你学过哪些数?生:整数、小数、分数、正数、负数、自然数。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看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投影出示教材中的数字卡片。

学生齐读。

师:兔博士有个问题要考我们:举例说明这些数可以表示什么?学生回答。

2.数的分类。

完成例1(1)。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种数,现在把上面的数填到合适的位置吧!学生独立完成。

点名回答。

师:每种类型的数,除了上面呈现的,你还能举出其他的吗?学生回答。

3.数的互化。

出示例1(2)。

说一说分数、小数、百分数是怎样互化的。

全班交流,并完成数的互化。

4.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例1(3)。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学生出现不同的比较方法,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5.适时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复习到数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和交流,帮助学生明确自然数、负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并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清概念的发展脉络,体会其相互关系。

二、整理回顾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1.引出问题。

猜一猜:老师今年多少岁了?(投影)老师年龄数的十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型质数,个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你们说老师今年多少岁了?猜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哪些数学知识呢?(有关倍数和因数)明确:我们一起来回顾和整理倍数和因数吧。

2.梳理知识,形成脉络。

(1)集中呈现。

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你们的想法,把学过的倍数和因数这部分知识整理在下发的纸上。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方向与位置课题: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

教学目标:1.经历读平面示意图,用角度和距离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过程。

2.会用角度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事物的位置,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对现实生活中平面图中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

3.体验用平面示意图描述和表达事物的直观性,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6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和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过程。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认识到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和图表的方式来描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本班学生座位示意图,教材中示意图课件,方格图作业纸。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二、正比例、反比例课题:认识正比例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9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经历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

2、知道正比例的意义,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3、对显示生活中成正比例关系的事物有好奇心,在判断成正比例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小黑板。

3、提出(2)的要求师生共同完成。

4、让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二、认识成正比例◆行程问题1、提出“写出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的要求,师生共同完成,生成课程资源,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新知的学习。

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背景下,初步感受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师生共同完成简单计算,有利于节约时间。

师:你们观察的很仔细!它就是汽车的里程表。

根据里程表上的数字,能计算出“汽车1小时行了多少千米吗?”怎样算?生:用8814减去8724就是汽车1小时行驶的路程。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生:因为汽车没跑时里程表上是8724千米,跑了1小时,里程表上是8814千米,多出来的千米数就是汽车1小时跑的路程。

数的认识-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的认识-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的认识-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数的概念和数的用途。

2.能够准确地数数并按照一定顺序排列。

3.能够使用一些简单的数学符号和术语进行描述和计数。

二、教学重难点1.数的概念和用途。

2.数数并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能力。

3.使用简单数学符号和术语进行描述和计数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通过数学游戏或问题,让学生感受数的存在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数的概念和用途。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展示一些自然界中存在的数字,如花朵的数量、树叶的数量、水滴的数量等。

2. 数数和排列1.数数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进行数数,并能够正确地数出一些有规律的序列。

如求出从1数到10的数字,或是说出自己班级同学的数量等。

2.排列在学会数数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数值。

如从小到大排列一组数字,或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自己同学的名字等。

3. 简单数学符号和术语的使用教师可以教授一些简单的数学符号和术语,如加减号、倍数、约数等。

教学中可以通过配套的题目和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这些符号和术语。

四、教学方法针对数的认识、数数和排列、简单数学符号和术语的教学目标,建议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 游戏和故事法通过一些贴近生活的有趣问题或游戏,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数的概念和使用,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2. 合作学习法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内的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3. 竞赛和比赛法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竞赛或比赛环节,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五、教学反思数的认识是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认知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好数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和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教学效果。

推荐2019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1-优质教案

推荐2019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1-优质教案
2.让学生根据测量的数据尝试计算出它的侧面积,并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读题,并判断用哪张纸比较合适。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2.练一练第2题。
3.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订正。
六,课堂小结。
既满足学生表达的愿望,又是对已有知识的回顾。
由具体实物到想象,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经验,让学生真切的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师:请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圆柱体,先进行观察,再闭着眼睛摸一摸它的面。
学生观察,并用手摸表面。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摸圆柱表面的感受?
学生可能有不同说法。如:
●圆柱摸起来像一个柱子。
●圆柱有上下两个圆,中间的面是弯曲的。
学生说不到,教师可参与交流。
师:刚才大家初步感受了圆柱的表面,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圆柱有几个面?各有什么特点?
猜可能是长方形。猜可能是正方形……
师:大家猜想的对不对呢?我们来亲自验证一下吧!现在我们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再展开。
把展开的商标纸拿在手上。
师:你们看展开的商标纸是什么形状?
展开的商标纸是长方形的。
师:对,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和罐头盒侧面积有什么关系?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罐头盒侧面的面积。
找两名学生合作,测量出罐头盒的底面周长和高,教师把测量出的数据写在黑板上。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罐头盒的底面周长和高,现在自己试着算一算罐头盒的侧面积。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计算的结果。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学会计算罐头盒的侧面积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练一练的第1题,是一个关于选择商标纸的问题。先自己读题,并判断用哪张纸比较合适。必要的话可以算一算。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第二单元位置第一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1)3.练一练第3题。

的方格涂色。

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问题,先让学生明白题目要求,再自己完成。

自主检测⑴、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中的位置时,我们规定:竖排叫做(),横排叫做(),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往()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往()数。

⑵、0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用数对表示是(2,7),那么它在第()列第()行,(8,7)在图中表示第()列第()行的位置。

二、发展性练习动物园请标出如图的数对位置。

三、补充练习:1、先写出三角形ABC各个顶点的位置,再画出三角形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A'B'C',然后写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

A'(,) B'(,)C'(,)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总评第二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2)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2)课型课时主备人责任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由用语言描述到在方格图中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过程。

2、能在方格图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图中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了解平面上点的位置都可以用数对来表示,初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学习重点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由用语言描述到在方格图中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过程。

教师说明题意,学生完成第1题,交流后再讨论第2题,形成共识。

自主检测1.根据下面的信息填空。

⑴李涛所在的位置是第()列,第()排,用数对表示是()。

⑵小明所在的位置是第()列,第()排,用数对表示是()。

⑶张红所在的位置是第()列,第()排,用数对表示是()。

⑷小军所在的位置是第()列,第()排,用数对表示是()。

⑸王浩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8,1),在方格图上写出姓名。

2.右面方格图中表示出下面各点。

A(2,8) B(7,2) C(5,4)D(9,1)E(5,5) F(8,6) G(1,7) H(3,4)板书设计用数对表示位置每条竖线和横线都有一个交点,每个交点也可以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负数的认识和大小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5页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2、借助温度计,经历认识正、负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及认识整数的过程。

3、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会写负数;知道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会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

4、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负数充满好奇心,感受借助直观模型理解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会写负数。

2、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课前准备:提前看气象预报模仿预报员播报,课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学生模仿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1)有的学生可能播报1℃~5℃(2)有的可能报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抓住这两种播报方法让学生谈谈这两种记法有什么不同?二、教学新知:1、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现场播报以下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多媒体出示图片.2、交流~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哈尔滨和海口的景色,感受一下两个地区的差异和冷热程度。

3、教师介绍有关温度、零摄氏度的有关知识:温度表示冷热程度。

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科学家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3℃表示比0℃低3℃读作零下3摄氏度。

提问:-5℃表示什么意思?9℃表示什么意思?4、发给学生表格,让学生记录这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数据5、投影出示资料表让学生观察资料表,提问:“你了解到那些信息?”或者说你发现的问题?(1)这四个城市最高气温低的是哈尔滨,最低气温的得也是哈尔滨因此哈尔滨这个城市很冷。

(2)-10℃与-15℃相差5℃说到这的时候可以顺便告诉学生这叫温差。

北京的温差是多少?(3)-10℃与5℃相差15摄氏度。

要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做几个练习-3摄氏度与2摄氏度相差多少?你怎么想的?17摄氏度与4摄氏度相差多少(4)让学生从高到地排列着四个城市的最高温度。

按从低到高排列最低温度(5)还可能说通过气温知道哈尔滨在我国的北方。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过程。

2、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获得学习的愉快体验。

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一个带商标纸的茶叶桶、剪刀、小黑板或课件。

2、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体实物、剪刀、线绳等。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1、谜语导入引出圆柱。

上下一样粗,放倒一推骨碌碌。

(板书:圆柱)2、(课件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师:上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指名说)3、拿出你准备的圆柱形物品,举起来,大家互相检查,看看你们准备的都是圆柱吗?(教师也要认真观察及时发现不符的,如果有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指名说)预设:铁皮水桶、烟囱二、体验探究1、认识圆柱拿起你的圆柱,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圆柱有多少个面?再用手摸一摸,这些面有什么特点?也可以在桌上轻轻地滚一滚。

(1)学生观察,并用手摸表面、滚一滚。

(2)集体交流。

好了,放好你的圆柱。

你观察到圆柱有哪些特征?(指名说)预设:1、我发现了圆柱有三个面。

(师:用手指一指都有哪三个面)2、我发现了圆柱的的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师:同意吗?那你们怎么知道这两个圆完全相同呢?有没有办法验证一下?(指名说)教师总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并板书:2个底面相等)3、我发现了圆柱还有一个面,(师:这个面有什么特点?和上下两个底面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圆柱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

(并板书:曲面)4、刚才大家观察的非常认真,那我们回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高),那圆柱有高吗?(有)谁来用手指一指或者用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圆柱的高?(指名说)那你们认为一个圆柱有多少条高?(无数条)而且它们的长度怎么能样?(相等)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教学要求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

《生活中的负数——温度》教案●设计说明教材分析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来初步认识负数。

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的数概念,培养数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认识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生活基础。

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

他们以往认识的整数、分数和小数都是算术范围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

另外,学生经过六年多的数学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用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进一步建立数感。

教学方法启发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游戏《唱反调》游戏规则:请你说出与老师相反意思的话。

(1)前(学生:后)前进(学生:后退)前进5步(学生:后退5步)(2)上(学生:下)上升(学生:下降)上升5.2米(学生:下降5.2米)师: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

前进5步和后退5步就是一组相反意义的量。

师:你还能举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吗?(教师将学生的举例板书在黑板上。

)二、新授探究一:知道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1.师:是啊,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像这样相反意义的量。

请看大屏幕。

会看温度计吗?一大格是几℃?一小格是几℃?(学生可能回答:一大格是10℃,一小格是1℃。

2018-2019年度新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教案

2018-2019年度新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教案

课题: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0~42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活动,经历认识圆锥和探索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2.知道圆锥的各部分名称,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了解圆锥和圆柱之间的联系,获得探索数学公式的活动经验。

课前准备:纸质圆锥模型、剪刀、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和圆柱形学具、沙子、课件、当堂检测题卡。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咱们生活在农村,到处可见成堆的沙子和煤。

教师用课件出示沙堆和煤堆图片。

其实这里面也有数学知识,你们知道类似于沙堆、煤堆的形状在数学中的名字吗?(学生可能有的能说出叫圆锥,如果不能教师介绍,并板书圆锥。

)2.师: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圆锥形状的物体?指名说一说,教师再出示圆锥的图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圆锥的特征和它的体积公式。

(板书:在刚才圆锥的基础上补充和圆锥的体积。

)二、探究圆锥的特征。

1.师: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圆锥摸一摸,看一看。

指名说说摸后的感觉。

2.师:那么圆锥到底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课本40页下半部分内容并完成填空。

(教师用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小组合作填空。

)(1)圆锥的顶端是()的。

(2)圆锥有()个面,底面是一个()形,侧面是一个()面。

(3)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一个()形。

(4)从圆锥()到()的距离是圆锥的高,用()表示。

(5)圆锥有()条高。

3.指名汇报。

(学生汇报,教师用课件出示。

)(1)学生通过看课本能说出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但是有的学生可能不理解,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这一点,教师将准备好的纸质圆锥模型拿出来,找一位同学上台展示,用剪刀将圆锥的侧面剪开,让全班同学观察。

(2)对于圆锥的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只有一条高而不是无数条。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圆锥只有一个顶点和一个底面圆心,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圆锥的高,所以只有一条。

2018-2019年度新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教案

2018-2019年度新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教案

《统计与概率》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选择统计图表示数据及根据统计数据进行预测的过程。

2.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3.会求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重难点: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简单数据整理(一)收集数据1.交流学生记录的数据,让学生说说扔废纸的原因。

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

2.全班整理,把每个人记录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中。

(二)分析数据1.让学生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并说明平均数表示什么意思。

2.让学生找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并说出中位数所表示的意义。

3.鼓励学生发现这组数据的其他特征,并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意见的机会。

(三)研究问题1.分别提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解答并交流。

2.提出:通过扔废纸情况调查活动,你有何感受?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想法和体会的机会。

二、统计1、引导学生回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①广泛地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原始数据。

②对数据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③数据处理、分类和计算。

④按一定的顺序或方式表示出来。

提问: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小组讨论,集体交流)2、提问:记录数据有哪些方法?举例说明。

(如选举中队长统计选票时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作图形符号的方法…)(一)游客人数1.复习学过的统计图,让学生说一说各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读统计表,了解表中的信息。

讨论一下:可以用什么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3.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

4.交流学生画的统计图,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画法的机会。

5.提出“说一说”(1)(2)两个问题,学生回答。

6.提出问题(3),给学生充分的提问题、回答问题的时间。

(二)人口预测1.让学生读统计表,交流从表中了解到的数据信息。

2.提出“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上面数据”的要求,给学生一定的作图时间。

然后展示交流各自的统计图,说一说是怎样制作的。

3.让学生观察图,先看图说一说该城市人口的变化情况,再预测5年后该城市可能会有什么人口。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范文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范文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难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技巧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学生练习本和笔。

3.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目。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那么大家知道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教学新课(1)分数加法师:我们先来学习分数的加法。

请大家看黑板,我要演示一个分数加法的例子。

假设我们要计算1/2+1/3,大家知道怎么计算吗?生:通分后相加。

师:对了,我们要先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共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加。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共分母。

这里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6。

步骤2:将两个分数通分。

1/2通分为3/6,1/3通分为2/6。

步骤3:将通分后的两个分数相加。

3/6+2/6=5/6。

所以,1/2+1/3=5/6。

(2)分数减法师:我们学习分数的减法。

请大家看另一个例子,计算3/41/2。

大家知道怎么计算吗?生:通分后相减。

师:对了,分数减法也要先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共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减。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共分母。

这里4和2的最小公倍数是4。

步骤2:将两个分数通分。

3/4保持不变,1/2通分为2/4。

步骤3:将通分后的两个分数相减。

3/42/4=1/4。

所以,3/41/2=1/4。

3.练习与巩固师:现在请大家拿出练习本,我们来做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

(1)计算1/3+1/6。

(2)计算5/83/8。

(3)计算2/5+3/10。

(4)计算7/122/3。

师:大家完成了吗?现在我们来一起核对答案。

4.解决实际问题师:学习了分数加减法后,我们来看一个实际问题。

假设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3/5,女生占2/5。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精品教案之《《六年级下册》课程内容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精品教案之《《六年级下册》课程内容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精品教案

《六年级下册》课程内容
(一)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正比例、反比例
1.通过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

2.会根据给出的成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图,并会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探索规律
探索给定情境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探索身份证编制的规则和数字密码的编码奥秘。

(二)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认识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柱和圆锥,认识圆柱的展开图。

◆测量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图形与位置
在具体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本册教科书没有安排“统计与概率”的新授内容。

(四)综合与实践
1.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

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订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

4.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2018学年新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教案

2018学年新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教案

2018学年新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教案《综合实践》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计算、预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运用数与代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合理预算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节约、预算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运用数与代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合理预算问题。

教学难点:能运用数与代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合理预算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节约水资源(一)提出问题1.老师说明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漏水的现象,让学生估计一下,这样一个漏水的水龙头,一个月会浪费多少水。

2.提出用实验的方法来估测水龙头1个月浪费的水。

让学生读数,了解实验的名称和实验的目的,检查实验的器材。

(二)分组实验1.提出小组合作实验的问题。

先让学生读书了解实验的方法和要求,指导各组进行分工。

2.分组实验,完成实验记录。

3.交流各组实验的数据。

如果各组实验数据出现不一样的情况,可讨论一下原因。

(三)描述数据1.让学生用统计图表示自己小组实验的数据。

2.展示不同的统计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漏水量与时间的关系。

(四)利用数据估算1.先估算2分钟时间会浪费多少水。

重点交流估计的方法。

2.分别提出1小时、1天会浪费多少水,学生计算并交流。

3.提出1个星期、1个月会浪费多少水,学生算完后,交流。

4.参照教材说明每个人每天应该饮水约1400毫升,然后让学生计算水龙头1个月浪费的水够维护几个人1天的人体需要。

5.观察不同容量的杯子,让学生估算一下,1个人每天应喝几杯水。

(五)问题讨论1.提出“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意见,使学生认识到水龙头滴水问题的严重性。

2.了解我国的水资源及使用情况,讨论节水措施。

二、开发绿资源(一)树木成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认识反比例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2~14页。

教材分析:
认识成反比例的量是在学习了成正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成反比例的量的学习的,内容的编排方式与成正比例的量相似。

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实际生活、统计表)提供了有利于学生探索并理解反比例意义的情境,可以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概括出反比例的过程。

教材首先利用四个小朋友看《安徒生童话选》的事件设计了活动一,活动一利用表格反映总页数一定,看的天数随每天看的页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这一规律主要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师生总结出数量关系式并介绍反比例的意义。

为了增强学生对反比例中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变化规律的实际感受,同正比例的编排方式一样,在活动一的后面也安排活动二的探索活动。

让学生探索一张10元的人民币换成同一种面值的零钱时,面值与张数之间的变化规律。

与正比例一样,仍然用问题“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出讨论,得出:零钱的面值越小,换的张数就越多,总结出数量间的关系并提出议一议的问题,学生利用刚获知的反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

在活动一和活动二的基础上,让学生比较两个活动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师生共同总结出反比例关系的一般化表述。

至此,对反比例的意义作出了完整的概括。

为了及时强化学生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教材还安排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成反比例的量,加深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突出反比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最后,教材在“知识窗”中介绍了画图表示反比例的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加深对反比例知识的认识,也为初中的学习反比例函数及图像埋下伏笔。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认识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过程。

2.知道反比例的意义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能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3.对现实生活中成反比例关系的事物有好奇心,在判断成反比例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课前准备:
找一本《安徒生童话》,把四个人看书表格画在小黑板上(图用文字),找一张10元人民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