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粮食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合集下载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注重科技人才素质全面提高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注重科技人才素质全面提高


1 3 新 技 术 不 断 涌现 .
姚 磊 : 科 人 培 重 技 才 质 面 高0年 7 等加 技 才 养 注 科 人 素 全 提/1 囊 霸 强 2 2
约 了粮食科 技人 才 的培养 和发 展 。粮 食行 业科研 资
金 占国家 科技创 新 投 入 比例 较 少 , 从农 业 领域 创 仅 新 的资金 所 占 比例 来 看 , 粮食 科 技 创 新 资金 投入 比 例 也不 高 。 2 2 科技 创 新竞 争激 烈 . 科 学技 术服务 行业 和促 进产 业发 展 的作 用有 目
研 究开 拓 了新 的领 域 。“ 十一 五 ” 间 , 食 行 业 承 期 粮 担 了多项 国家科 技 支撑 计 划 重 点项 目, 开发 了一 批 具 有 实用价值 的创 新技 术 , 温 、 氧 、 药 剂 量 的 低 低 低 储藏 新 技 术 已 在 全 国 大 型 国 有 仓 储 企 业 中应 用 。
21 0 0年《 国务院关 于加 快培 育 和发 展 战 略性新 兴 产 业 的决定 》 国发 E o o 3 ( 2 l ] 2号 ) ] 确 定 了新 材 料 等 _, 5
7项 战略性 新兴 产业 , 明了技 术 创新 方 向 , ’ 指 粮食 行 业 已经 在信息 技术 和生 物技术 领域 开展 了技术 研究

20 0 6年 , 国家 中 长 期 科 学 和 技 术 发 展 规 划 纲 《
要 ( 0 6 0 0年 ) 发 布 实 施 , 时 发 布 了 一 系 2 0 —2 2 》 同
列 旨在促 进技 术 创新 , 挥 科研 人 员 创 新 积 极 性 的 发
收 稿 日期 : 0 20 - 6 修 回 日期 : O 2O — 5 2 1 - 12 ; 2 1 一 62 作 者 简介 : 姚 磊 ( 9 0 ) 男 , 程 师 , 事科 技 管 理 工 作 。 18 一 , 工 从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目录前言一、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的成就(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基本稳定(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三)粮食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四)粮食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二、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一)消费需求刚性增长(二)耕地数量逐年减少(三)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四)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五)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六)种粮比较效益偏低(七)全球粮食供求偏紧三、保障粮食安全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二)主要目标四、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任务(一)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二)利用非粮食物资源(三)加强粮油国际合作(四)完善粮食流通体系(五)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六)完善粮食加工体系五、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政策和措施(一)强化粮食安全责任(二)严格保护生产资源(三)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四)加大支持投入力度(五)健全粮食宏观调控(六)引导科学节约用粮(七)推进粮食法制建设(八)制定落实专项规划专栏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主要指标专栏二: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重点工程专栏三:非粮食物发展重点工程专栏四:粮食流通、加工领域重点工程专栏五:拟编制的重点专项规划前言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供需基本平衡。

但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粮食安全的基础比较脆弱。

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

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坚持立足于基本靠国内保障粮食供给,加大政策和投入支持力度,严格保护耕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发展改革委介绍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发展改革委介绍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党中央、 国务 院 一 直 把这 项 工 作 摆 在 突 出 的位 置 。今 后 随 着 工 业 化 、 镇 化 发 展 , 口增 加 和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提 高 , 城 人 粮 食 消 费 需 求 刚性 增 长 ; 一 方 面 耕 地 减 少 、 资 源 短 缺 、 候 变化 等 对 粮 食 生 产 发 展 的约 束 日益 突 出 , 国 的粮 另 水 气 中 食 供 需 将 长 期 处 于 紧平 衡 状 态 。 保 障 国家 粮 食 安 全 和 主 要 农 产 品 供 给 有 很 大 压 力 。 近 年 来 , 际 上 出现 了新 一 国 轮 粮 食 危 机 , 些 国家 因食 品短 缺 发 生动 乱 , 示 我 们 对 粮 食 安 全 任 何 时 候都 不 可 掉 以轻 心 。 一 警 因此 , 须 将 粮 食 安 全 作 为 战 略 问题 进 行 专 门规 划 , 必 以加 强 对 粮 食 宏 观 调 控 工 作 的 指 导 , 到 未 雨 绸 缪 。 从 做 2 0 年 底开始 , 05 国家 发 展 改 革 委 会 同 1 0多个 部 门 组 织编 制《 要 》 经 过 深 入 调 查 研 究 、 复 征 求 意 见 、 纲 , 反 多次 论 证 修 改 , 成 了这 个 规 划 , 报 请 国 务 院 审 议 通 过 。 形 并 《 要》 纲 的主 要 特 点 : 纲 要 》 我 国政 府 编 制 的第 一个 中长 期 粮 食 安 全 规 划 , 今 后 一个 时 期 我 国粮 食 宏 观 调 《 是 是 控 工 作 的 重 要 依 据 。 主 要特 点 是 战 略 性 、 观 性 和 政 策 性 。 规 划 纲 要 坚 持 立 足 当前 、 眼 长 远 , 粮 食 安 全 放 在 宏 着 把 我 国 工 业 化 和 城 镇 化 发展 的 历 史 进 程 中 , 为 全 面建 设 小康 社 会 、 进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一 项 重 要 战 略 任 务 作 推 来 定 位 ; 持 立足 粮 食 安全 、 保 食 物 安 全 ; 持 立 足 国 内 、 眼 世 界 , 国 内粮 食 安 全 放 在 世 界 粮 食 供 应 的 总 格 坚 确 坚 放 把 局 中来 考 虑 ; 持 立足 全 局 、 筹 兼 顾 , 粮 食 生 产 、 通 、 工 、 出 口 、 备 、 费 等 各 个 环 节 组 成 的 产 业 链 进 行 坚 统 从 流 加 进 储 消

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粮食是国家民生的重要基础,粮食行业的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快推进粮食行业的发展,国家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本文将对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是加快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粮食耕种面积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加强粮食仓储和物流设施建设,提升粮食储备能力;优化粮食产业布局,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粮食企业和品牌。

为实现上述目标,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首先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粮食生产的现代化。

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和农业机械化设备,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打造一批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

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加大资金支持,推动农户规模化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同时,还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的贮藏、加工和物流能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另外,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还强调要加强“产学研用”的合作,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还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在粮食生产过程中,要坚持节水、节能、环保的原则,减少农业对水土资源的损害,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同时,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产品安全和农产品可追溯。

总的来说,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为粮食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通过加大投资、推进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粮食行业的生产效益将得到极大提升。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766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766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766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布日期】2021.07.06•【文号】•【施行日期】2021.07.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766号建议的答复您提出的关于以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为载体,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现答复如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质粮食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对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2019年以来连续三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十四五”规划纲要,都对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作出明确部署。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组织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在促进农民增收、增加优质粮食有效供给、推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满足百姓消费升级需求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您提出的通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等持续加大优质粮食工程支持力度的建议,我们做了以下工作:一、强化顶层设计。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等部门开展专题研究,加快推进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方案的编制工作。

2021年6月18日,财政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财建〔2021〕177号),强调充分认识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重大意义,部署开展粮食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质量追溯、机械装备、应急保障能力、节约减损健康消费“六大提升行动”,明确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考核监督,为启动新一轮优质粮食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

二、加大支持力度。

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

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

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是指根据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需求,制定的一项长期计划,旨在保障全国粮食生产的持续增长,保证国家粮食供应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益和质量,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制定全国粮食生产发展目标。

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应明确全国粮食生产的定量目标,包括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粮食自给率等指标,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求,合理确定目标,确保粮食供应和安全。

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应充分考虑国家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利用现状,合理划定适宜粮食生产的区域和土地,推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效益。

同时,要加强土地保护和管理,避免盲目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对土地资源造成的破坏。

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应注重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田的灌溉和排水能力,确保粮食生产的灌溉需求和排水需要。

同时,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保障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五、推广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应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引导,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粮食生产的技术水平和效益。

六、加强粮食生产和储备管理。

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应注重对粮食生产和储备管理的规范和强化,建立健全粮食生产的市场监测和预测机制,加强对粮食生产环节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粮食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七、推进农村综合。

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应加强农村综合的推进和实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同时,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整合,提高农田的集约化程度和规模效益。

总之,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是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和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可以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益和质量,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撑。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正式公布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正式公布

食局承办 的粮食物流 中心规划建设 研讨会在 广州 召开 。各
成都推广新技术稻谷不用晒
近 日从 “ 日稻谷烘 干新技术研 讨会 ”上 获悉 ,成都 中
市 将在前期试 点的基础 上 ,拟在全 市逐步 推广 “ 稻谷 就仓 干燥技 术” ,农 民生产 的粮 食 ,可 以直接送 往粮食 收储 企 业 ,由其进行 烘干 ,不用再在 田问地头 凉晒 ,农 民种粮将
形 成 以 物 流 园 区 为 龙 头 ,中 心 示 范 库 为 重 点 、骨 干 收 储 库
为支撑 、基层收纳库为基础的现代粮食储备流通体 系。
( 自w wnga . v n) 来 w . ri g . j noc
( 闫敏供稿 )
2 0 年 1 月 1— 9 日, 由国 家粮 食 局 主办 、广 东 省 粮 08 1 81
计 院干燥工程研究设计所所长李杰 同志做了精彩演讲 ,对 中 国稻谷干燥技术设备 的发展与现状 ,作了分析 和展望 ,观众 现场提问 ,专家答 疑 ,研讨会 友好热烈而有序 。会 后, 与会
代表对崇州市粮食储备库就仓干燥技术 ,邛崃市粮食局稻谷 集装袋式干燥系统新技术进行了现场考察 。 通过两天的研讨 、交流和考察 , 大家对先进实用, 质高 保 效, 节能降耗稻谷烘干新技术有 了更深刻 的了解和掌握 。我 国稻谷 产后烘 干处理 能力 与国际先进技术 尚有差距 , 我们将 借 鉴 日本稻谷就仓 干燥等 方面先进和成熟 的经验 , 步总 进一 结, 完善和推广组合烘干新技术, 加强水分在线检测 等关 键技 术的 自主创新 。会议 为深 入推进稻 谷产后烘干 新技术 的推
面 临的挑 战 ;第三部分 主要 明确今 后保 障粮 食安全 的指导
思想 和主要 目标 ;第 四部分提 出建设 “ 一个能力 ,利用 两

农业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1.09•【文号】农科教发〔2017〕2号•【施行日期】2017.01.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的通知农科教发〔201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渔业(水利)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强化人才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农业部编制了《“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经农业部2017年第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部2017年1月9日“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部署,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强化人才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2012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农业部、财政部等部门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各地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创新机制、建立制度、健全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一)发展成效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力量。

随着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开展,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快速成长,一批高素质的青年农民正在成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领办人和农业企业骨干,一批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业态催生一批新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正逐步成为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联合制定了《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促进粮食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粮食加工业是粮食产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重要环节,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对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粮食流通和食品工业,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为完善现代粮食加工体系,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促进粮食加工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 年)》(简称《纲要》)要求,特编制《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 年)》。

规划所指粮食加工业包括稻谷加工业、小麦加工业、玉米加工业、薯类加工业、大豆食品加工业、杂粮加工业、传统主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以及粮机装备制造业。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加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和企业实力明显提高,市场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不断改善,产品结构和花色品种基本满足了消费需求。

2010年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1.83 万个,工业总产值2.6 万亿元(占食品工业总产值近40%),销售收入2.3 万亿元,利税总额2895.9 亿元,年末从业人员300 万人,分别比2005 年增长了70%、264%、232%、290%和60%。

(一)发展现状1.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品种结构得到优化粮食加工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增加,有效保障了国内消费需求,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0 年,规模以上加工企业的大米、小麦粉、玉米淀粉、饲料产量分别比2005 年增长了150%、116%、48%、38%,年均增长分别为20.1%、16.6%、8.2%、6.7%。

论中国《粮食安全法》的制定

论中国《粮食安全法》的制定

论中国《粮食安全法》的制定近年,国际粮食市场动荡,国际粮食危机与金融危机、能源危机交织在一起,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受自然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等的影响,我国近年粮食供给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粮价上涨较快,粮食质量安全也存在一定的隐患。

2009年11月《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以下简称《罗马宣言》)提出“支持酌情开展国家立法工作”。

我国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首次提出制定《粮食法》,《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也提出“制定公布粮食安全法”。

目前正在起草的粮食安全基本法定名为《粮食法》,笔者认为,该法命名《粮食安全法》较为合适,其依据,笔者将在本文详叙。

一、中国《粮食安全法》制定的必要性(一)其他保障手段的不足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公共利益,必须加以重视和保障。

粮食安全保障依赖自然因素,但不能停留在靠天吃饭的层面上。

粮食安全保障需要技术因素,但我国新一代农民农业科技整体素质不高,农业技术难以有效地推广应用,更何况农业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环境污染、转基因问题等)。

粮食安全保障需要经济管理因素,但我国涉粮教育体系不完善,粮食生产经营者很难有效地运用经济管理知识管理粮食生产及其产业化环节。

粮食安全保障需要制度保障尤其是政策支持,但是政策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在当前严峻的粮食安全形势下,单靠政策不足以构建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法律保障的优势法律保障具有其他保障手段所不具備的诸多优点,如强制性、严谨性、稳定性等。

我国粮食法律制度仍处于发展阶段。

《立法法》第八条规定,“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

虽然第九条规定非除外规定的部分事项可以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第十一条规定“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应当“及时制定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重点加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立法,正是粮食安全法律保障的题中之义。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布日期】2019.08.23•【文号】国粮粮〔2019〕240号•【施行日期】2019.08.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国粮粮〔2019〕24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局):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李克强总理关于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的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深入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国办发〔2017〕78号),全面开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明确总体要求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对于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力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推动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建设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市县、特色园区、骨干企业"四大载体",促进粮食产购储加销"五优联动",健全完善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长效体制机制,稳步提升粮食产业综合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为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产业支撑。

最新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解读PPT

最新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解读PPT
政府粮食储备数量充足,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在大中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建立了10 -15天的应急成品粮储备。应急储备、加工和配送体系基本形成,应急供应网点遍布城乡 街道社区,在应对地震、雨雪冰冻、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了重 要作用。
(四)居民健康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膳食品种丰富多样
(四)居民健康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营养水平不断改善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居 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量2172千卡, 蛋白质65克,脂肪80克,碳水化合物 301克。城乡居民膳食能量得到充足供给,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供 能充足,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下降,脂肪供 能比上升,优质蛋白质摄入增加。
——重点贫困群体健康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贫困人口粮谷类食物摄入量稳定增加。 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营养水平明显提高。
02
(一)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实施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管控各项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健全 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严守12000万公顷耕地红 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0300多万公顷。 目前,全国耕地面积13488万公顷,比1996年增加480多万公顷,粮食作物播种 面积达到11700多万公顷,比1996年增加450万公顷左右,夯实了粮食生产基础。
(七)着力强化依法管理合规经营
——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央政府承担首要责任,省 级政府承担主体责任。 2014年底,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 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安全省长责任 制考核办法》
(七)着力强化依法管理合规经营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目录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1)(一)发展现状 (2)(二)主要问题 (4)(三)面临形势 (6)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8)(一)指导思想 (8)(二)基本原则 (8)(三)发展目标 (9)三、重点任务 (11)(一)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粮食有效供给 (11)(二)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12)(三)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技术装备水平 (13)(四)健全保障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17)(五)促进集聚发展,提高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水平 (18)四、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 (19)(一)稻谷加工业 (19)(二)小麦加工业 (20)(三)玉米加工业 (20)(四)薯类加工业 (21)(五)大豆食品加工业 (21)(六)杂粮加工业 (22)(七)主食品加工业 (22)(八)饲料加工业 (23)(九)粮机装备制造业 (23)五、重点工程 (24)(一)加工园区建设工程 (24)(二)技术改造工程 (26)(三)粮食食品、饲料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工程 (30)(四)主食品工业化工程 (31)(五)粮食应急加工与供应能力提升工程 (32)六、政策措施 (33)(一)健全保障粮食安全的加工调控机制 (33)(二)加强产业政策指导 (34)(三)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35)(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36)(五)增加科技创新投入 (36)(六)健全食品安全和诚信体系 (37)(七)完善信息监测预警制度 (37)(八)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38)(九)倡导节粮和健康消费 (38)(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39)附录:名词解释粮食加工业是粮食产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重要环节,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对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粮食流通和食品工业,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粮食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全国粮食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全国粮食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目录序言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战略目标二、主要任务(一)党政人才队伍(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四)高技能人才队伍三、政策措施(一)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二)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三)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四)加大力度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五)创新人才选拔配置机制(六)完善人才使用评价机制(七)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八)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九)加强人才培养基础建设四、重大人才工程(一)党政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三)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四)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建设工程(五)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六)行业人才结构优化计划(七)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人才建设工程(八)粮食现代物流人才开发工程(九)人才培训基地支撑工程(十)人才信息服务计划五、组织实施(一)切实加强规划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二)加大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三)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的监督检查(四)营造规划纲要实施的良好社会环境--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人才兴粮战略,为国家粮食流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纲要。

序言粮食行业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粮食市场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加强粮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行业各类高层次人才,并以此引导和带动全国粮食行业人才队伍发展,不仅关系到全国粮食流通产业的科学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

改革开放特别是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国家粮食局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粮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兴粮战略,研究制定并实施粮食行业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各类人才培养,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全面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粮食行业人才激励机制,行业人才队伍明显壮大,管理体制初步理顺,整体素质稳步提高,成长与发展的环境逐步改善,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现状调研报告(1)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现状调研报告(1)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现状调研报告(1)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问题。

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地区也同样如此。

**县粮食储备企业承担着各级储备粮的管理和粮食流通主渠道的职能,对稳定地区粮食市场价格,确保粮食供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的形成和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的变化,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给粮食储备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我县改革后的国有粮食企业如何通过创新管理,进一步增强实力,进而更好地承担起粮食流通主渠道和确保粮食市场稳定职责,将成为我县粮食储备企业发展的方向。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学习的基础上,对我县粮食储备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就我县国有粮食企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一、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现状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状况20XX年,按照国务院、省州政府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相关文件要求,在县委、政府领导下完成了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任务,实现了职工身份全员置换,妥善解决企业退休及供养人员,并在改革原粮食收储企业的基础上,剥离部分资产,重新组建1个县粮食储备有限公司,使长期以来我县国有粮食企业所背负的“三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企业按公司法的要求,轻装上阵,逐步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0XX年11末,我县国有粮食企业资产总额从改革前的1324万元增为改革后的1826万元,企业负债从改革前的1460万元减为改革后的 1390万元,所有者权益从-136万元增为43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从866万元降为420万元,在改革过程中处置了部分资产,筹集了469万元的改革成本。

在改革中,在职人员从52人降为12人,退休及供养人员按时移交社保,极大地减轻了新企业的负担。

20XX年末,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效果明显,从改革前亏损45万元变为盈利6万元,实现了改革的预期目标。

但是,改革并不意味着“一改就灵”,也不可能一改革就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改革后新公司的组建,只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

2023年粮食行业人事统计工作报告

2023年粮食行业人事统计工作报告

2023年粮食行业人事统计工作报告报告摘要:2023年,粮食行业在人事管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本报告主要对2023年全国粮食行业的人事统计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人员数量、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学历分布、人员流动情况等方面。

通过分析统计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该行业的人力资源状况,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人员数量统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国粮食行业共拥有人员358,000人,其中包括生产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岗位人员。

相较于2022年,2023年粮食行业人员数量有所增加,说明该行业的生产规模在扩大,对人力资源需求也有明显增长。

二、年龄结构分析2023年粮食行业的年龄结构相对分散,年轻人和中年人员比较多,年龄在25-40岁之间的人员占总人数的60%以上,这些年轻人员具有较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粮食行业也有一定比例的老年员工,他们在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对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性别比例分析2023年粮食行业的性别比例相对平衡,男性员工占总人数的55%,女性员工占总人数的45%。

尤其是在生产工人和技术人员中,男女性别比例接近,显示了该行业对性别平等的重视和尊重。

四、学历分布统计2023年粮食行业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到50%,这些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为行业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高职、中职学历的人员也有一定比例,他们为行业的实际操作和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五、人员流动情况分析2023年粮食行业的人员流动情况相对平稳。

约有30%的人员在该行业有着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说明员工对该行业的忠诚度较高。

同时,也有一部分员工会由于学习、家庭等因素而离职或调动,行业内外的人员流动存在一定的变动。

六、人才培养和引进2023年,粮食行业对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进行了积极推进。

通过开展各类人才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粮食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目录序言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战略目标二、主要任务(一)党政人才队伍(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四)高技能人才队伍三、政策措施(一)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二)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三)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四)加大力度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五)创新人才选拔配置机制(六)完善人才使用评价机制(七)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1 —(八)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九)加强人才培养基础建设四、重大人才工程(一)党政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三)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四)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建设工程(五)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六)行业人才结构优化计划(七)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人才建设工程(八)粮食现代物流人才开发工程(九)人才培训基地支撑工程(十)人才信息服务计划五、组织实施(一)切实加强规划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二)加大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三)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的监督检查(四)营造规划纲要实施的良好社会环境—2 —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人才兴粮战略,为国家粮食流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纲要。

序言粮食行业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粮食市场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加强粮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行业各类高层次人才,并以此引导和带动全国粮食行业人才队伍发展,不仅关系到全国粮食流通产业的科学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

改革开放特别是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国家粮食局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粮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兴粮战略,研究制定并实施粮食行业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各类人才培养,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全面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粮食行业人才激励机制,行业人才队伍明显壮大,管理体制初步理顺,整体素质稳步提高,成长与发展的环境逐步改善,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粮食行业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粮食流通事业发展需要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

比—3 —如,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和人才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食行业人才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存在严峻的挑战。

加快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全面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做好行业人才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和舞台,对粮食行业人才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人才要素的流动将更加频繁,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进一步认清行业人才竞争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兴粮之路,科学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大力推进人才兴粮战略,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为动力,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保障,统筹推进行业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4 —(二)基本原则坚持服务发展。

把服务粮食行业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国家中长期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措施。

坚持以用为本。

把用好用活人才作为粮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着力提高人才使用效能,努力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才尽其用,用粮食事业发展成果检验人才队伍建设成效。

坚持统筹推进。

围绕粮食行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人才资源和行业发展相协调,坚持高端引领和整体开发相统一,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先导,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务实创新。

从粮食行业实际出发,根据粮食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需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粮食行业人才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行业人才培养开发、选拔使用、评价发现和激励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

(三)战略目标到2020年,全国粮食行业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竞争优势的行业人才队伍,为全面实现国家中长期粮食安全战略目标和粮食事业又—5 —好又快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人才规模稳步增长。

粮食行业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69万人增加到109万人,较好地满足粮食流通产业发展需要。

——人才素质大幅提升。

粮食行业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5%;各类高层次人才总量明显增长;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

人才的结构趋于合理。

——人才竞争优势显著增强。

加大在粮食宏观调控、仓储、物流、精深加工、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人才开发力度,建成一批人才高地。

——人才发展环境全面优化。

人才发展体制逐步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逐步健全,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基本形成,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

二、主要任务(一)党政人才队伍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以粮食行业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精通业务、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粮食事业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

到2020年,受过高等教育的干部占党政干部队伍的90%,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6 —按照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以企业高端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粮食行业优秀企业家和一支视野开阔、知识丰富、业务娴熟、能力突出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到2015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24万人。

到2020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27万人,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11.5万人。

着力培育10名能够引领粮食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的战略企业家,重点在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培养500名优秀企业家。

(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根据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粮食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0万人。

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1万人,占从业人员的12%,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40∶50;重点培养10名国内顶尖、国际知名的粮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四)高技能人才队伍适应粮食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8—7 —万人。

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5.4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3.9万人。

到2020年新增粮食行业特有工种技师、高级技师1.8万人,培训粮食经纪人13万人次。

三、政策措施(一)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统筹行业发展和人才发展,切实履行好职责,在粮食行业内营造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改进人才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认真贯彻执行粮食流通法律法规,加强和充实粮食行政管理机构、人员,全面落实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为行业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推进粮食行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建立起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粮食行业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

深化国有粮食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人事制度。

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将非公有制粮食企业人才开发纳入行业人才发展规划。

(二)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坚持以行业发展需要为导向,注重在粮食流通工作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 构建人人能成才、人人得发展的人才培养—8 —开发机制。

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到重点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年轻人才经常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

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

开展大规模党政干部业务知识培训,强化粮食行政执法干部培训,切实提高依法管粮水平,进一步抓好法律、科技、公共管理及粮食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党政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利用挂职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强党政干部的实践锻炼。

对西部地区粮食行业从业人员参加培训、考察学习、挂职锻炼等实施倾斜政策。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直接联系一批优秀企业家。

发挥粮食行业协会在人才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鼓励和支持粮食企业建立人才发展基金。

重点抓好粮食企业急需紧缺的现代营销、国际贸易、资本运作、粮食物流、信息管理、法律人才的培养。

鼓励和引导企业经营管理后备人才到发达地区或优秀企业考察学习或挂职锻炼。

在行业内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在相关学科领域取得重要学术成果、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研究团队,在科研项目申报、成果转化、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方面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

依托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粮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站),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仓储、物流、精深加工、质量安全领域与装备制造、信息、—9 —生物、新材料、生态环境保护和现代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合作,加强跨领域、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强化信息统计分析、市场监测预警、市场交易等人才的培养。

加大粮食仓储、物流、电子商务、食品安全等服务业人才的开发力度。

建立以粮食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粮食行业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粮食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理论研究。

完善粮食行业特有职业目录。

着力推进粮食购销、粮食物流和粮油加工领域技能人才培养。

重点突出对技能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注重在生产一线发现人才,通过重大项目培养和造就高技能人才。

加强粮食经纪人培训,建立一支规范化的粮食经纪人队伍。

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采用“学徒制”等方式,传承粮食行业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活。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建立以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为指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形式多样的粮食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