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机制(huishi)
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
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细菌是生命的基础单位,可以在各种环境下生存,繁殖,并且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全球化的加速,细菌感染日益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自上个世纪以来,我们在抗菌药物研究和使用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同时,细菌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增强,甚至已成为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
1. 什么是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抗生素、抗菌肽和合成抗菌药物。
它们通过干扰细菌生长和/或杀死细菌,从而治疗感染。
2. 细菌耐药的原因细菌的耐药性是一种天然演化而来的现象,早在抗菌药物问世之前就已存在。
然而,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导致细菌不断进化适应,从而免疫现有的抗菌药物。
此外,可以通过水源、饲料和其他途径将抗菌药物引入环境中,细菌也会适应这些环境压力,从而产生耐药性。
3. 分子机制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抗药基因抗药基因是细菌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基因可以从其他细菌中传递,也可以通过自然演化产生,其编码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抑制抗菌药物的作用,或将抗菌药物转化为无害的代谢产物,从而帮助细菌抵抗抗菌药物。
例如,β-内酰胺酶是一种产生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的蛋白质,可以水解药物分子中的β-内酰胺环。
3.2 穿梭质粒穿梭质粒是一种环形DNA分子,可以轻易地复制和转移至其他细菌细胞中。
其编码了多种抗药性相关基因,这些基因可以在不同细菌中传递从而帮助其产生抗药性。
例如,在肠道菌属的细菌中,穿梭质粒是一种常见的抗药性质粒。
3.3 细胞壁和膜的改变某些细菌可以通过改变细胞壁和膜来产生耐药性。
细菌细胞壁和膜是细菌的保护屏障,其在防止抗菌药物进入细胞的同时,也会限制一些其他分子的进入。
这些细菌可以改变它们的细胞壁和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使其更难受到抗菌药物的影响。
3.4 常染色体靶标变异抗菌药物通过与特定的细胞靶标相互作用,从而杀死或抑制细胞。
细菌耐药机制
细菌耐药机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发展和药物的研发,抗生素的应用普及,人类得以有效的治疗感染性疾病,但是近年来出现的耐药性细菌,却使现代发达的人类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对于耐药细菌,我们要了解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其机制,为此,本文将探讨细菌耐药机制及其影响。
首先,耐药细菌是指具有抗抗生素能力和可以耐受抗生素治疗的细菌。
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环境中暴露在抗生素中的细菌会逐渐产生耐药和抗性。
此外,抗生素还会选择性地抑制细菌的生长,抗药细菌则会产生抗性基因,使抗生素失去效力。
为了对付抗药细菌,人们还要研发更有效的抗生素。
耐药细菌可以通过几种方式产生抗药性,如细菌的代谢和体外机械适应性变化等。
例如,细菌会在受到抗生素攻击时,改变、破坏抗生素的作用部位,或者是利用吞噬抗生素的蛋白质进行细菌的代谢,然后减少对细菌的抗御能力。
另外,耐药细菌还能通过共生菌的形式,从其他细菌获得抗性基因,如耐药基因簇。
此外,细菌还可以通过垂直遗传,把耐药基因传递给该细菌的下一代,而不是通过而横向遗传。
这就是细菌可以很快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耐药细菌的产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如引起医疗感染、增加治疗费用、抑制细菌的灭活等。
因此,为了减少耐药细菌的滋生,人们要提高使用抗生素和其他抗感染药物的质量和适当性,减少误投抗药药物的发生,并加强对抗药菌的检测和监测。
总之,耐药细菌越来越多,需要研究其产生机制,减少其产生,并提高细菌的抗药性。
只有通过深入的研究,才能解决细菌耐药的问题。
本文就介绍了细菌耐药机制,以及它对人类带来的影响。
它的产生机制包括:环境中耐药细菌的产生,细菌的代谢和体外机械适应性变化,共生的形式,以及垂直遗传。
耐药细菌的产生带来的危害是:引起医疗感染、增加治疗费用、抑制细菌的灭活等,从而影响人类的健康。
为了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人们要提高使用抗生素和其他抗感染药物的质量和适当性,减少误投抗药药物的发生,并加强对抗药菌的检测和监测。
最后,要通过深入的研究,解决细菌耐药的问题。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机制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机制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抗生素的能力,它是由于遗传变异和基因传递等机制而产生的。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就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机制进行探讨。
一、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1. 遗传变异:细菌具有较高的突变率,通过自然选择和适应进化,很容易产生对抗抗生素的耐药突变。
这些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菌的基因组中,导致对抗生素的靶标结构改变或者代谢通路的变化,从而降低抗生素对细菌的杀伤效果。
2. 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耐药基因可以通过水平转移机制在细菌之间传递。
具体而言,细菌可以通过质粒、转座子等载体将耐药基因传递给接受者细菌,使其获得相应的耐药性。
这种机制使得细菌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新的耐药特征,从而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3. 耐药基因的重组和重排: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还可以通过耐药基因的重组和重排来实现。
当细菌同时感染多个抗生素时,其耐药基因可能发生重组和重排,形成新的抗药性基因型。
这种机制增加了细菌获得多重耐药性的可能性。
4. 产生生物膜:细菌可以产生生物膜来保护自身,从而增加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生物膜是由多种复杂的生物聚合物组成的,具有黏附性和屏障功能,可以阻碍抗生素进入细菌细胞内部,从而降低抗生素的有效浓度。
二、细菌耐药性传播的机制1. 医疗环境传播:医院是细菌耐药性传播的重要场所。
在医院内,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空气传播以及医疗设备和病房环境等都可能成为细菌耐药性传播的途径。
因此,严格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规范的手卫生操作是防止细菌耐药性传播的重要手段。
2. 社区环境传播:细菌耐药性也可以通过社区环境进行传播。
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往往是细菌耐药性传播的热点。
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个人卫生习惯以及环境卫生状况等都会影响细菌耐药性的传播。
因此,加强对公众的耐药性知识宣传和教育,引导人们正确使用抗生素,维护个人和社区的卫生环境至关重要。
细菌耐药机理
细菌耐药机理
细菌耐药机理是指细菌对抗生素或其他药物的抵抗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细菌耐药机制:
1. 基因突变:细菌通过基因突变导致药物的靶点发生变化,使得抗生素无法与其结合起作用。
2. 酶的产生:细菌可以分泌一种特殊的酶来降解抗生素,使其失去活性。
例如,β-内酰胺酶可以降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
3. 药物外排:细菌可以通过泵机制将抗生素从细菌内部排出,降低抗生素的浓度,减少其对细菌的杀伤作用。
4. 耐受性的产生:细菌可以改变其生理代谢途径,使得抗生素无法影响其生长和繁殖。
5. 横向基因转移:细菌可以通过质粒传递等方式在不同菌株之间传递耐药基因。
这些基因可以编码耐药性蛋白,从而使受感染的菌株也具有耐药性。
细菌的耐药机制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包括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和基因转移等。
这些机制使得某些细菌菌株对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从而导致抗药性的出现和传播。
细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与防治措施
细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与防治措施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及其他药物的抵抗力,是当今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加剧。
很多病菌如金葡菌、大肠杆菌等已经产生了多重耐药,甚至无药可治。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细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和防治措施。
一、分子机制1.基因水平的变异细菌在繁殖过程中,由于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环境压力等原因,导致其基因序列发生变异,从而产生新的基因。
一些突变体表现出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并能通过基因水平的传递来将这种耐药性传递给后代。
这种基因水平的耐药性是细菌耐药性的一种重要机制。
2.质粒介导的传递质粒是细菌细胞外面积为常染色体的小环状DNA分子。
质粒可以携带多种抗生素耐药基因,通过与宿主菌的染色体结合,形成可移植的耐药质粒,传递耐药性。
3.核糖体保护蛋白的合成核糖体是细胞内生产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生素可以通过影响细菌细胞的核糖体的正常功能,使细菌无法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并死亡。
然而,一些细菌通过合成核糖体保护蛋白来避免抗生素对核糖体的干扰,从而保持其存活和繁殖的能力。
4.多药泵的表达多药泵是一种可将化学物质从细胞内向外排出的蛋白质,它在细菌耐药性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多药泵可以通过从细胞内排放抗生素来降低抗生素在细菌细胞内的浓度,从而减少抗生素的杀菌效果。
多药泵表达的增加是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二、防治措施1.抗生素合理应用抗生素是用来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而不是预防疾病。
我们应该严格按照医师开具的用药指示,不要滥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
2.控制感染预防是细菌耐药性最重要、最经济的策略之一。
通过控制感染,可以降低细菌耐药性的发生率。
我们应该保持手卫生,妥善贮藏食物,保持清洁卫生等措施来减少感染的风险。
3.开展监测和调查实时监测耐药菌株的变化,对于制定和调整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相关数据库,可及时收集和传递有关耐药性新信息,及时生产有力、有效的抗生素。
细菌耐药的机制与方法
细菌耐药的机制与方法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医疗和公共卫生问题。
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现象。
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细菌耐药,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加。
细菌耐药的机制细菌耐药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机制所致:1. 基因突变:细菌的基因可以突变,使其对某些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2. 突变累积: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细菌抗生素,有一部分细菌会因为突变而获得抗药性。
如果这些耐药细菌又继续繁殖,它们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多,最终形成耐药菌株。
3. 水平基因转移:不同种类的细菌之间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如质粒转移)来共享抗药基因。
这意味着即使一种细菌开始对某种抗生素敏感,也可能通过与其他耐药细菌接触感染而得到抗药性。
细菌耐药的方法控制细菌耐药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并不能对所有病菌都有效,医生需要明确诊断病原菌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另外,不要随意打断用药过程,以免导致抗生素治疗失效。
2. 发展新的抗菌药物:由于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致使许多细菌对传统的抗生素已经发展出了耐药性。
因此,发展新的抗菌药物是控制细菌耐药的可持续方法之一。
此外,必须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开发和研究,包括对抗菌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和其他治疗策略的深入了解。
3. 提高公众意识:公众应该认识到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从而丧失药物的疗效。
我们必须鼓励人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可能避免被感染,并挽救使用抗生素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4. 排放管制:药物排放也会影响细菌的耐药性。
医院、养殖业和个人的用药排放都会污染水源和环境。
为改善这些问题,需要实行更加严格的管制,避免药物排放的过程。
5. 加强国际合作:细菌耐药的现象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因此需要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分享疫情情报、研究数据、诊断结果和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控制细菌耐药的问题。
细菌耐药的机制
细菌耐药的机制
细菌耐药的机制
一、细菌耐药机制
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可以耐受一定剂量的抗菌药物而不被杀灭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细菌本身的一种机制或方式,耐药机制的研究对于抗菌药物的开发与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药物代谢:抗生素经过细菌代谢,获得降解产物,从而抑制抗生素的活性,抗生素被细菌代谢降解的过程称为药物代谢。
2、膜抗性:抗生素被细菌细胞膜所吸收抑制,从而减弱抗生素的作用,这种机制称为膜抗性。
3、非特异性阻断:抗生素可能破坏细菌活性结构,从而降低抗生素的活性,这种机制称为非特异性阻断。
4、合成阻断:抗生素可能阻断细菌的基因表达,防止细菌的抗药性基因表达,这种机制称为合成阻断。
5、自噬阻断:抗生素可能破坏细菌的自噬机制,使得细菌无法抵抗外在环境的侵害,这种机制称为自噬阻断。
二、细菌耐药的对策
细菌耐药对医学上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细菌耐药正在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为了在治疗过程中有效避免细菌耐药的发生,应当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合理使用抗生素:应当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
繁殖和传播,尽量使用广谱的抗生素。
2、药物杂交: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可以形成杂交,增强抗菌作用,可以有效减少耐药菌的繁殖。
3、抗菌的技术:通过“联合抗菌疗法”,结合多种抗菌药物及各种抗菌技术,有效限制耐药菌的繁殖。
4、定期监测:定期监测病原体的抗药性,及时筛查耐药菌的类型和分布,根据耐药性及时调整抗生素的类型及剂量。
5、抗菌药物的开发:抗菌药物的新型药物的开发是一项重要的研究,以满足复杂的耐药菌的治疗要求。
简述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简述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靶标改变:细菌通过基因突变或水平基因转移,使得药物作用的靶标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降低药物对细菌的亲和力或阻止药物与靶标结合。
2.药物外排泵系统:细菌通过表达外排泵蛋白,将药物从细胞内排出,使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降低,从而降低药物的抗菌效果。
3.药物代谢酶改变:细菌通过产生或表达代谢酶,将药物分解或修饰,使其失去抗菌活性。
4.细胞壁改变:细菌通过改变细胞壁的结构或合成新的细胞壁成分,使药物难以穿透或作用于细胞壁。
5.生物被膜形成:细菌通过形成生物被膜,将自身包裹在多糖基质中,使药物难以穿透生物被膜,从而降低药物的抗菌效果。
6.抗药性基因传递:细菌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将抗药性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使后者获得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理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理
1、细菌产生破坏药物结构的灭活酶。
该耐药细菌常常可以产生一种或多种灭活酶或钝化酶来水解或修饰进入细菌细胞内的药物,使之失去生物活性,这是引起细菌耐药性的最重要的机制。
2、靶位的改变。
药物作用靶位改变后会使其失去作用位点,从而使药物失去作用。
3、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这类细菌群体耐药性极强,可以逃避宿主免疫作用,且感染部位难以彻底清除,是临床上难治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4、阻碍抗菌药向细菌内的渗透。
细菌细胞壁的障碍或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使抗菌药无法进入细胞内达到作用靶位而发挥抗菌效能,这是细菌自身的一种防卫机制。
5、主动外排系统(外排泵)。
细菌细胞膜上存在一类蛋白,可将药物选择性或非选择性地排出细菌细胞外,从而使达到作用靶位的药物浓度明显降低而导致耐药。
细菌耐药机制huishi
intI1 attI1 aacA4 59-b VIM-2 59-be aadB 59-be 3’-CS
intI1 attI1 aacA4 59-be VIM-2 59-be 3’-CS
A B
50kb
A
B
PFGE谱分析结果:共有七种类型,来自上海的六株为同一类型,来自北京的三株分两个类型,来自杭州的四株同样也分两个类型。各地区之间的类型各不相同。 反复尝试通过接合试验及质粒抽提物电转化传递金属酶基因均未获成功。经XbaI内切酶消化的染色体PFGE与VIM-2探针杂交显示其中10株铜绿假单胞菌50-kb大小的酶切片段杂交阳性,而其余3株(H22、H26、B2)没有阳性片段。
≥256
2
4
2
4
Ticarcilliin/ ClavulanicAcid
≥256
12
32
4
32
Ampicillin/ Sulbactam
≥256
8
64
1.5
ND
E cloacae 8, E C600, E.coli C600E8,E.coli pT103 和E.coli DH5对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
“后天获得”
细菌耐药机制(huishi)
亚胺培南敏感及耐药的产气肠杆菌PFGE图
C1 C2:亚胺培南敏感 C3 C4:亚胺培南耐药
亚胺培南敏感及耐药的产气肠杆菌SDS图
C1 C2:亚胺培南敏感 C3 C4:亚胺培南耐药
细菌耐药机制(huishi)
IS903 98%
(约1000bp)
细菌耐药机制(huishi)
“先天不足”
一些具有高渗透性外膜且对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可以通过降低外膜的渗透性而发展成为耐药菌,即原有的孔蛋白通道由于细菌发生突变而使该孔蛋白通道关闭或消失,则细菌就会对该抗菌药物产生很高的耐药性。 亚胺培南是一种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主要是通过一个特殊的孔蛋白通道OprD2的扩散进入细菌的,一旦这一孔蛋白通道消失,则产生耐药性。
抗菌药物的耐药机理
抗菌药物的耐药机理
抗菌药物的耐药机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靶标改变:细菌通过改变靶标蛋白的结构或数量,使抗菌药物无法与其结合,从而产生耐药性。
2. 泵出机制:细菌通过表达外排泵,将抗菌药物从细胞内排出,使药物浓度降低,导致耐药性。
3. 细胞壁改变:细菌通过改变细胞壁的结构或合成新的细胞壁成分,使抗菌药物难以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部,从而产生耐药性。
4. 代谢途径改变:细菌通过改变代谢途径,使抗菌药物在体内被代谢降解,从而降低药物浓度,导致耐药性。
5. 细胞壁修饰:细菌通过修饰细胞壁上的肽聚糖或蛋白质,使抗菌药物无法与细胞壁结合,从而产生耐药性。
这些耐药机理可以单独或同时存在,导致细菌对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滥用和误用是减少耐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
细菌耐药机制【耐药细菌带来的健康问题】
细菌耐药机制【耐药细菌带来的健康问题】细菌耐药机制【耐药细菌带来的健康问题】上世纪40年代,青霉素作为第一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成功解决了临床上金葡菌感染这一难题。
随后问世的大环内酯类、氨基苷类抗生素,又使肺炎、肺结核的死亡率降低了80%,当时曾有人断言:人类战胜细菌的时代已经到来。
但是,事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许多抗生素在应用多年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效减低,天然青霉素在控制金葡菌感染方面几乎已失去了药用价值。
医学家在研究这一现象后惊讶地发现,细菌在和抗生素接触多次后,已进化出一整套有效的耐药机制,耐药菌这个暗藏的“敌人”正在逐渐强大起来。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细菌耐药问题进行一下全面的探究。
1什么是耐药细菌?抗菌药物通过杀灭细菌发挥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作用;细菌则作为一类广泛存在的生物体,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获得对抗菌药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杀灭的危险。
通俗地说就是细菌多次与药物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减小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甚至无效。
细菌的这种抵抗作用被称为“细菌耐药”,获得耐药能力的细菌就被称为“耐药细菌”。
耐药菌的出现增加了感染性疾病治愈的难度,并迫使人类寻找新的对抗微生物感染的方法。
2耐药细菌是从哪里来的?是天然存在的还是物种进化的结果?抗菌药物大多属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据此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按照是否能够产生抗菌药物分为两类,一类为产抗菌药物微生物(主要是放线菌和链霉菌),另一类不能产生抗菌药物(大多数细菌属于此类)。
在自然界中这两类微生物常常相伴而生,前者由于能够产生抗菌药物,具有杀灭其他细菌的能力而获得生存优势;相反不产生抗菌药物的细菌则需要获得抵抗抗菌药物的能力,达到种族延续的目的。
可见抗菌药物与细菌耐药是自然界中长期存在的生物现象。
研究表明,细菌、细菌产生抗菌药物以及细菌耐药的历史甚至早干人类的出现。
在人类研究感染性疾病治疗药物时偶然发现了青霉素,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在自然界中寻找抗菌药物,或者通过科学手段提高抗菌药物产量与抗菌效力,由此导致本身处于平衡状态的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的矛盾被破坏,抗菌药物在自然界、医疗环境、动物饲养场等使用不断上升,具有耐药能力的细菌也通过不断的进化与变异,获得针对不同抗菌药物耐药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矛盾斗争中不断强化,细菌逐步从单一耐药到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最终成为超级耐药,对临床各种抗菌药物都变得耐药。
第三章细菌耐药机制
“先天不足”
铜绿假单胞菌的细胞外膜上没有大多数革 兰阴性菌所具有的典型的高渗透性孔蛋白 ,它的孔蛋白通道对小分子物质的渗透速 度仅为典型孔蛋白通道的1%。
“后天获得”
敏感菌可以通过降低外膜的渗透性而发展 成为耐药菌,即原有的孔蛋白通道由于细 菌发生突变而关闭或消失,细菌就会对该 抗菌药物产生很高的耐药性。 亚胺培南主要是通过一个特殊的孔蛋白通 道OprD2进入细菌,一旦这一孔蛋白通道 消失,则产生耐药性。
β-内酰胺酶分布广泛,几乎所有细菌 只要接触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均可产 生相应的酶。编码此酶的基因既可在 细菌染色体上,也可位于质粒或转座 子上。 应对方法: 1.开发耐β-内酰胺酶的药物 2.与酶抑制剂合用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机制:将氯霉素乙酰化,使其不能与 细菌50S核糖体亚基结合而失去抗菌 活性。 由细菌质粒或染色体基因编码,能在 大肠杆菌中稳定表达
流出系统有三个蛋白组成,即转运子 (efflux transporter)、附加蛋白 (accessory protein)和外膜蛋白 (outer membrane channel ),三 者缺一不可,又称三联外排系统。外 膜蛋白类似于通道蛋白,位于外膜 (G-菌)或细胞壁(G+菌),是药 物被泵出细胞的外膜通道。附加蛋白 位于转运子与外膜蛋白之间,起桥梁 作用,转运子位于胞浆膜,它起着泵 的作用。
红霉素酯化酶 机制:此酶由质粒介导表达,主要作 用是水解红霉素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结构中的内酯而使之失去抗菌活性。
氨基糖苷类钝化酶 可分为3类: ①使游离氨基乙酰化的乙酰转移酶 ②使游离羟基磷酸化的磷酸转移酶 ③使游离羟基腺苷化的腺苷转移酶
机制:这些酶通过磷酸化、乙酰化和 腺苷酸化等途径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进行修饰使不易与细菌核糖体30S亚 基结合,从而失去抗菌作用
细菌耐药机制
医院
细菌耐药监测制度
为深入贯彻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文件精神,结合细菌室开展实际工作,制定本制度:
1. 细菌室要十分重视送检样本,提高阳性检出率。
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得低于30%。
2. 细菌室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及时向临床科室发布全院的细菌耐药情况。
每季度进行各种抗生素的细菌药敏结果统计,不同标本细菌检出率统计,细菌培养阳性率统计,上报感染科。
3. 针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预警及处理措施,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医院
检验科。
细菌耐药机制的探究
细菌耐药机制的探究摘要细菌耐药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医学、公共卫生和经济问题。
过度、不适当的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
本文介绍了细菌耐药机制,探讨了其成因及相关的研究,以期为细菌耐药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参考。
引言自从人类发现抗生素以来,它已成为我们对抗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药物。
然而,人类对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已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这使得很多感染病变得难以治愈。
细菌耐药机制的探究,是解决细菌耐药问题的关键。
细菌耐药机制的分类细菌耐药机制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类型。
1. 外源性耐药机制外源性耐药机制是细菌获得抗生素耐药性的一种途径。
外源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使用抗生素:过度、不必要的使用抗生素是导致细菌抗药性的主要原因。
(2)自然选择:当某个抗生素被广泛使用后,许多敏感菌株被杀死,而抗药细菌则存活并发展壮大。
(3)水平基因转移:质粒、噬菌体等可以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其他菌株,这使得原本敏感的菌株也具有了抗药性。
2. 内源性耐药机制内源性耐药机制是细菌自身表现抗药性的一种途径。
这种耐药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改变抗生素靶标结构:部分细菌可以通过改变抗生素的靶标结构来减小药物的作用效果。
(2)减缓药物进入菌体:某些细菌可以通过改变外膜蛋白和唾液酸等来减缓药物进入菌体的速度。
(3)切断药物作用的通路:细菌可以通过活化耐药相关的酶来切断抗生素药物和其作用的靶标之间的通路。
(4)增加药物泵的表达:细菌可以通过增加药物泵的表达来增加药物的泵出量,降低药物的有效浓度。
细菌耐药机制的成因细菌产生抗药性的成因很多,主要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个方面。
1. 外源性因素抗生素过度和滥用是导致细菌抗药性的重要因素。
而过度和滥用抗生素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生素广告宣传和医生不合理开药:当患者没有真正的细菌感染时,医生还是开了抗生素,这就是不合理开药。
(2)患者不合理要求医生开药:当患者不慎感染、自行购买抗生素或者通过朋友、亲戚等途径获取药品时,往往存在粗制滥造、不合理的用药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 9 8
2
29
C T X -M -22
26
8
C T X -M -9
3
3
C T X -M -28
11
1
3
C T X -M -13
1
1
C T X -M -27
1
1
C T X -M -29
1
1
SH V -12
31 1 5
10
SH V -5
12
1
4
SH V -2
2
2
C T X -M -14+C T X -M -22
中国 400株 大肠 埃希 菌和 肺炎 克雷 伯菌 的基 因型 分布
基因型
北京
浙江
新疆
郑州 合
EC KP EC KP EC KP EC KP 计
C T X -M -14
23 7 76 3 29 5 37 2 209
C T X -M -3
16 16 6 1 3 8 5 2 57
C T X -M -24
如铜绿假单胞菌的细胞外膜上没有大多数革兰阴性细菌 所具有的典型的高渗透性孔蛋白,它的孔蛋白通道对小 分子物质的渗透速度仅为典型孔蛋白通道的1%。
精选课件
7
“后天获得”
一些具有高渗透性外膜且对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可以通过 降低外膜的渗透性而发展成为耐药菌,即原有的孔蛋白通 道由于细菌发生突变而使该孔蛋白通道关闭或消失,则细 菌就会对该抗菌药物产生很高的耐药性。
精选课件
15
超广谱-内酰胺酶 (extended-spectrum -lactamases,ESBLs)
是质粒介导的能够水解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等亚氨 基β-内酰胺类及氨曲南等单环酰胺类抗生素,并可被 克拉维酸等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的一类β-内酰胺 酶。
ESBLs在分子生物学分类中属于A类酶,在Bush分类 中属于2be类酶。
70
60
50
百分比
40
30
20
10
0
1994
1995
1996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年份
大肠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精选课件
19
头孢菌素酶
大部分肠杆菌科细菌如肠杆菌属菌 种、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摩根摩根菌、 普鲁菲登菌属菌种粘质沙雷菌等都能产 生染色体介导的AmpC酶。
精选课件
20
阴沟肠杆菌
精选课件
21
Map of China
ACT-1,DHA-1,CMY (Peking)
DHA-1,CIT,ACT-1 (Shanghai) DHA-1 (Zhejiang)
DHA-1,ACT-1 (GuangZhou)
DHA-1 is The Pred精o选m课i件nant Type in China 22
10
亚胺培南敏感及耐药 的产气肠杆菌SDS图
C1 C2:亚胺培南敏感 C3 C4:亚胺培南耐药
精选课件
11
PCR扩增Omp36全长及序列分析
精选课件
IS903 98%
(约1000bp)
12
插入序列引起OprD2缺失(铜绿)
OprD2 ISPa1328
约2000bp
精选课件
13
二、 产生灭活酶
4 1344
16
C T X -M -14+C T X -M -3
2
2
C T X -M -14+SH V -12
1
3
4
C T X -M -3+SH V -12
1
1
C T X -M -9+SH V -12
1
1
C T X -M -22+SH V -12
11
C T X -M -24+SH V -12
1
1
C T X -M -14+C T X -M -22+SH V -12
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俞云松
精选课件
1
Antibiotic interactions with gram negative organisms
Ce pha los porins
slower diffusion due to bulk and ionic charges
Im T X -M -14+C T X -M -22+SH V -12
1
1
未 检 出 ESBLs 基 因 型 合计
精选课件7 8 1 4 6 8 9 1 4 14 8 55 43 109 61 42 26 58 6 400
32家医院 1994-2003年 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百分率
细菌产生一种或多种水解酶或钝化酶来水解 或修饰进入细胞内的抗菌药物,使之到达靶位 之前失去活性
细菌产生的灭活酶主要有:
❖ β-内酰胺酶
❖ 氨基糖苷类钝化酶 ❖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 MLS钝化酶
精选课件
14
-内酰胺酶
➢ 最主要的耐药因素 ➢ 对-内酰胺抗生素造成威胁
临床上最重要的-内酰胺酶
➢ 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 ➢ 高产AmpC酶 ➢ 碳青霉烯酶
精选课件
16
ESBLs的分类
根据基因同源性不同分为:
– TEM型 80 – SHV型 46 – CTX-M型 37 – OXA型 18 – 其它型 20
CTX-M-1组 CTX-M-2组 CTX-M-8组 CTX-M-9组
精选课件 /studies/webt.1h7tm.
PBP3
PB1b
2
C BD /R R
精选课件
3
一、外膜孔蛋白减少或丢失
• 细胞内抗生素浓度降低 – 膜孔蛋白(OprD):
精选课件
4
膜孔蛋白
细胞外膜上的 某些特殊蛋白是 一种非特异性的、 跨越细胞膜的水 溶性物质扩散通 道。
精选课件
5
革兰阴性细菌细胞膜
精选课件
6
“先天不足”
某些细菌本身存在的膜孔蛋白较少或蛋白通道较小,使 一些抗菌药物不能进入菌体内部,称为“内在性耐药” 或“固有性耐药”(intrinsically resistant),即这种耐 药并非是由于任何染色体的突变或是耐药质粒的获得所 致。
Rapid diffusion due to sm all size
and zw itterionic + /- ch arg e)
OmpC
OmpF
Beta Lactamases
(h ydro lyzin g enzymes)
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
PBP2 PB精P选1a课件
亚胺培南是一种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主要是通 过一个特殊的孔蛋白通道OprD2的扩散进入细菌的,一旦 这一孔蛋白通道消失,则产生耐药性。
精选课件
8
产气肠杆菌从亚胺培能敏感株变为耐药株
精选课件
9
亚胺培南敏感及耐药的 产气肠杆菌PFGE图
C1 C2:亚胺培南敏感 C3 C4:亚胺培南耐药
精选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