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古韵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华夏古韵》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华夏古韵》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华夏古韵》教案以下是出guo的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华夏古韵》教案,欢迎大家浏览查看。

更多内容请关注出guo教案栏目。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1)学唱歌曲《阳关三叠》第一叠(2)欣赏歌曲《杏花天影》2.内容解析《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

目前所见的是一首古琴歌曲。

叠是古代对同曲变奏结构的一种称谓,三叠意指唱(奏)三次。

在不同版本的琴歌《阳关三叠》中,常被加进新词,以丰富曲调情感表达的需要。

《阳关三叠》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的精品,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

这首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

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

所见的古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编而成。

最早载有《阳关三叠》琴歌的是明代弘治四年(1491)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而流行的曲谱原载于明代《发明琴谱》(1530),后经改编载录于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76)。

新中国成立后,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三四句是一个整体,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却有深挚的惜别之情,适合绝大多数离宴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歌词:一叠“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

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

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二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领略诗词之美感受华夏古韵

领略诗词之美感受华夏古韵

领略诗词之美感受华夏古韵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

通过阅读和欣赏诗词,可以让人们领略华夏古韵,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美。

诗词中的华夏古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典传承:古代的诗词作品多以古文为主,融汇古书之文,继承前代文化精髓。

例如《诗经》、《楚辞》,它们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文字传承了华夏文明的基因。

2. 深情厚意:诗词中常以自然景物、人情世态为题材,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诗人通过日常场景的描绘,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深情和厚意的诗境。

例如杜甫的《登高》、苏轼的《惠崇》等,这些作品中蕴含着作者对人与自然的关怀。

3. 简约精炼:诗词言简意赅,一言以蔽之,用寥寥数语表达千言万语。

这种表达方式在短小的句子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情感,以及作者对事物的深入思考。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短短四句却抓住了寂静夜晚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恋之情。

通过欣赏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华夏古韵的美,领略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诗词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珍品,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品味和领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知识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第一单元华夏古韵《阳关三叠》就是以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为唱词的一首著名古代琴歌。

叠:就是古代对同曲变奏结构的一种称谓。

三叠就是指演唱(变奏)了三次。

《原始狩猎图》骨笛与乐队演奏,钱兆熹作曲。

《哀郢》埙独奏,龚国富作曲。

《楚商》编钟曲,王原平作曲。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套战国早期编钟,就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流水》古琴曲,天闻阁琴谱,管平湖演奏谱。

《杏花天影》宋代歌曲,姜夔词曲。

姜夔:宋代文学家、音乐家,代表作《扬州慢》《杏花天影》。

《广陵散》——嵇康。

第二单元梨园风采梨园:原就是唐代宫廷歌舞艺人集中习艺的地方。

后人加以引申,把梨园一词作为戏曲的代名词,称演员为“梨园弟子”,演出剧本为“梨园传本”。

京剧:就是清代乾隆年间形成于北京的一个戏曲剧种,就是中国最大的剧种。

其音乐基础就是徽调与汉调。

以皮黄腔为主,兼有昆腔、吹腔、高拨子、南梆子以及众多的丝弦曲牌与锣鼓经。

皮黄腔包括西皮、二黄、反西皮、反二黄。

主要板式有导板、回龙、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摇板以及二六、流水、快板等。

2006年,京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前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后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

《海岛冰轮初转腾》选自传统京剧《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

梅兰芳演唱。

梅兰芳:京剧大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代表剧目《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选自传统京剧《空城计》,马连良演唱。

马连良:京剧大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马派”。

代表剧目《空城计》等。

《儿行千里母担忧》选自传统京剧《三家店》,唱段采用西皮流水板式,就是1/4节拍的形式,有板无眼,中快速节奏。

住头:就是锣鼓点的一种,通常用于:1、唱段的终止;2、念白的段落或加强语气;3、配合台上的小动作。

《华夏古韵》教案

《华夏古韵》教案

《华夏古韵》教案第一章: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1 汉字的起源:甲骨文、金文、大篆等1.2 汉字的演变: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1.3 汉字的结构:笔画、部首、结构等1.4 练习:识别不同字体的汉字,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第二章:古代文学的概述2.1 先秦文学:诗经、楚辞、论语、道德经等2.2 汉魏六朝文学:楚辞、乐府诗、骈文等2.3 唐代文学:唐诗、传奇等2.4 宋代文学:宋词、话本等2.5 练习: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理解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第三章:古代艺术的魅力3.1 书法: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3.2 绘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3.3 雕塑:佛像、石刻、陶俑等3.4 建筑:宫殿、寺庙、园林等3.5 练习:欣赏古代艺术作品,了解其艺术风格和历史背景第四章:古代科技与哲学4.1 天文:历法、天文仪器等4.2 数学:算术、几何、代数等4.3 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4.4 哲学:儒家、道家、佛家等4.5 练习:了解古代科技与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第五章:古代社会风俗与民俗5.1 饮食习惯:主食、副食、饮料等5.2 服饰文化:衣裳、配饰、鞋履等5.3 居住习俗:宫殿、民居、园林等5.4 节日习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5.5 礼仪习俗:婚礼、丧葬、交际等5.6 练习:了解古代社会风俗与民俗的特点及其影响第六章:古代音乐与舞蹈6.1 古代音乐:诗经、楚辞、宫廷音乐等6.2 乐器:古琴、笛子、琵琶、二胡等6.3 古代舞蹈:宫廷舞蹈、民间舞蹈等6.4 练习:欣赏古代音乐与舞蹈,了解其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第七章:古代戏曲与戏剧7.1 戏曲:京剧、越剧、豫剧等7.2 戏剧:汉剧、唐戏、宋杂剧等7.3 表演艺术:唱、做、念、打等7.4 练习:了解古代戏曲与戏剧的形式、表演艺术及代表作品第八章:古代神话与传说8.1 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等8.2 英雄传说:黄帝、尧舜禹、孙悟空等8.3 神仙传说:八仙过海、七仙女下凡等8.4 鬼怪传说:聊斋志异、白蛇传等8.5 练习:了解古代神话与传说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第九章:古代历史人物与故事9.1 政治家: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9.2 文学家:屈原、李白、苏轼等9.3 科学家:张衡、祖冲之、沈括等9.4 军事家:孙子、诸葛亮、岳飞等9.5 故事:成语故事、历史典故等9.6 练习:了解古代历史人物与故事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第十章:综合实践与应用10.1 文化体验:参观博物馆、古迹等10.2 手工制作:剪纸、陶艺、刺绣等10.3 传统游戏:斗地主、围棋、踢毽子等10.5 练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实践与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是理解中华文化的关键。

华夏古韵

华夏古韵
情 景 再 现源自绘 画配 乐 朗 诵
送元二使安西
小结下课:
为什么说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是近 现代和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重要源 泉?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优秀 的传统文化?
《编钟乐舞》片头
华 夏 古 韵
华夏的来源
“华夏“,原为族名,它由黄炎联盟扩大繁 衍而来。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在古代,华夏 族、汉族主要居住在中原(黄河流域),并在 这里建立国家,而少数民族多分布在周边,并 在那里建立政权,因此,一些华夏族、汉族也 称本族建立的国家为‘中国’。后来,华夏又 成了中国的别称。‘华夏’二字的含义,主要 有两种说法:一些人认为是美好盛大的意思; 一些人认为是华山和夏水的合称。
木鱼呈团鱼形,腹部 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 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 背部(敲击部位)呈斜坡 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 圆;木制棰,棰头橄榄形。



竽,古代吹奏 乐器。战国至汉 代曾广泛流传。 《韩非子-解老》: “竽也者,五声 之长也,故竽先 则钟瑟皆随,等 唱则诸乐皆和”。 其形状如笙而较 大,在汉代乐俑 和石刻画像中多 有吹竽的图象 。
丝 类
古琴
古筝 古琴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 彩: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 有365天;13个徽位,代表一 年的12个月及闰月。琴面弧 形代表天,琴底为平象征地, 为天圆地方。古琴的五音化 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 民,徵为事,羽为物。
古琴
竹 类
排箫
距今8700年的 骨笛,是用鹤鸟肢 骨所制,上钻七孔。 经测定,已经具备 七声音阶结构。骨 笛的出土,导致了 先秦音乐史的补写, 骨笛是迄今为止所 见年代中最为久远 的乐器。
(5)匏类:指用葫芦作音斗而制成的乐器。如:笙、竽等。 (6)革类:指用各种皮革制成的乐器。如:各种鼓等 。 (7)丝类:指用丝弦来拉响的乐器。如:古琴、瑟、筝等。 (8)竹类:指用竹管制成的各种乐器。如:笛、萧等。

《华夏古韵》教案

《华夏古韵》教案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音乐课本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华夏古韵》的第一课时。

在这个单元里,以“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为开端,拉开了中国古代“人与音乐”的神秘面纱。

加深了学生对古代音乐全面的认识,从而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并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将跨学科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丰富音乐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二、教学目的1. 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

2. 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

3. 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带有朋友情谊的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难点:1. 歌曲的八度大跳音程及圆滑线音的时值要求把握准确。

2. 引导学生从速度、力度、声音、情感等方面分析,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

四、教法学法1. 在学法上,我选择“音乐欣赏法”、“练习法”、“讨论法”。

通过欣赏,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经验。

通过演唱练习,能使学生掌握歌曲以及诗人不舍的感情。

2.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件中使用视频和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演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五、教学过程1. 首先出现课题然后进行导入:(1) 介绍白己的好朋友,诉说朋友间的珍贵友情。

(由两名学生介绍)(2) 教师点题:白古以来,“友情” 一直是人类吟颂的永恒主题,人们都十分珍惜朋友间的珍贵友情,古人中还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现在,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

(3) 出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复述“知音”故事。

2. 图片出现、总结:冈才大家看到是中国的古琴和古筝。

这两种乐器都是中国的古老乐器。

在外观上古琴是七根弦,古筝是13根弦,古筝要大些。

3介绍古琴以及用古琴演奏的音乐。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

〈〈高山》、〈〈流水》是古代著名的古琴独奏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

高中音乐教案:华夏古韵

高中音乐教案:华夏古韵

高中音乐教案:华夏古韵教案名称:华夏古韵教学内容:华夏古韵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富有民族情感和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华夏古韵,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和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教学目标:1. 了解华夏古韵的背景和特点。

2. 能够辨别并感受华夏古韵的情感表达。

3. 能够演奏或合唱一首华夏古韵的曲目。

4. 能够用简单的乐器演奏华夏古韵的节奏或旋律。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华夏古韵的音乐或展示一段视频,引发学生对华夏古韵的兴趣。

2. 介绍:向学生介绍华夏古韵的背景和特点,包括其起源、发展历程和代表曲目。

3. 听觉训练:播放几首华夏古韵的经典曲目,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旋律特点。

4. 讨论:与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华夏古韵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听取学生对华夏古韵的理解和感受。

5. 演奏与合唱:选择一首简单的华夏古韵曲目,教导学生演奏旋律、合唱歌词或伴奏。

可以选择使用乐器如古筝、二胡等进行演奏。

在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后,让学生自由展示演奏或合唱,互相欣赏。

6.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创作活动表达自己对华夏古韵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让学生写一首华夏古韵风格的歌曲、设计华夏古韵风格的舞蹈或画一幅与华夏古韵相关的画作。

7. 总结:与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回答一些相关问题或进行小结性讨论。

8. 课后延伸:鼓励学生继续研究华夏古韵,了解更多的华夏古韵曲目,并可以在课后自由实践和演奏。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创作活动的积极程度,评估其对华夏古韵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评估学生在演奏或合唱华夏古韵曲目时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教学资源:1. 华夏古韵的音乐和视频资源。

2. 乐器如古筝、二胡等,以及相关的演奏教材。

3. 创作活动所需的画纸、画笔、音乐纸、歌词等。

《华夏古韵》教案

《华夏古韵》教案

《华夏古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文学流派的特点。

2. 第二章:中国古代艺术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分析中国古代艺术的特点和审美观念。

3. 第三章: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朝代更迭。

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4. 第四章:中国古代哲学儒家、道家、佛家等主要哲学思想的学习。

分析中国古代哲学对后世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5. 第五章:中国古代民俗传统节日、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民俗文化。

了解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传授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华夏古韵》教材及相关辅助材料。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图片、视频、论文等资料。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2课时)学习《诗经》中的经典篇目,了解其文学特点和历史价值。

探讨唐诗的繁荣原因及其艺术成就。

2. 第二章:中国古代艺术(2课时)分析中国古代书法的发展脉络,欣赏历代书法作品。

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3. 第三章:中国古代历史(3课时)学习中国古代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析其历史特点。

探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制度及其演变。

4. 第四章:中国古代哲学(2课时)学习道家的哲学思想,探讨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单元华夏古韵——————楚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华夏古韵——————楚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3)针对学唱楚商音乐作品的难点,采用示范教学,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学唱,逐步掌握其音乐节奏和旋律。
(4)结合楚商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楚商音乐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楚商音乐的历史背景、音乐特色和风格,以及楚商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
2. 难点:
(1)楚商音乐的音色和旋律特点的把握
(2)学唱楚商音乐作品的音准和节奏控制
(3)对楚商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悟
解决办法:
(1)通过多媒体教学,播放楚商音乐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特色和风格,并通过对比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心得体会,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二、新课讲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楚商音乐的基本概念。楚商音乐是汉族传统音乐的一种,主要流行于我国湖北、湖南等地,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悠久的历史传统。楚商音乐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曲调优美,节奏鲜明,旋律富有变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楚商音乐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音乐文化。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楚商音乐作品集:收集一些经典的楚商音乐作品,如《高山流水》、《渔樵问答》等,让学生通过聆听这些作品,更深入地了解楚商音乐的魅力。
(2)楚商音乐历史资料:提供一些关于楚商音乐历史发展的资料,如楚商音乐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楚商音乐与其他音乐流派的区别等。
(3)楚商音乐演奏视频:提供一些专业的楚商音乐演奏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学习楚商音乐的表演技巧。
在教学手段上,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通过播放楚商音乐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特色和风格,并通过对比分析,加深对楚商音乐的认识。同时,运用教学软件,如音乐播放软件、音频编辑软件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楚商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华夏古韵教案

华夏古韵教案

华夏古韵教案教案标题:华夏古韵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习并演奏中国传统乐器。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介绍中国传统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法。

3. 学习一首简单的中国传统音乐曲目,并进行演奏。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工具。

2. 中国传统乐器的模型或图片。

3. 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录音或视频。

教学步骤:引入(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中国传统音乐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兴趣。

2. 讲解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介绍其与中国文化的紧密联系。

主体(30分钟)1. 介绍中国传统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法,通过展示乐器模型或图片,让学生对其外观和特点有初步了解。

2. 播放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韵味。

3. 选择一种简单的中国传统乐器,如古筝或二胡,向学生展示其演奏方法,并让愿意尝试的学生亲自体验。

活动(20分钟)1. 分发乐器模型或制作简易乐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并体验演奏。

2. 分组进行小合奏,让学生共同演奏一首简单的中国传统音乐曲目。

3.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演奏成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之处和与中国文化的紧密联系。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中国传统音乐,提供相关资源和建议。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博物馆或参加相关音乐活动,深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展示他们在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方面的成果。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制作的乐器模型或演奏的乐曲。

3. 学生的书面反馈,包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和个人感受。

备注:教案中的时间安排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

此外,教案中的活动和评估方法也可根据教师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华夏古韵》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16页)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华夏古韵》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16页)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华夏古韵》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章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围绕《华夏古韵》这一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展开。

本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新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我们应从“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的课程理念出发,遵循“适应学生发展,分段设计课程”“聚焦核心素养,组织课程内容”“体现艺术学习特点,优化评价机制”的设计思路,围绕“核心素养”确立本单元的课程目标。

本单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四方面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1.注重学生审美感知的培育,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

通过反复聆听、欣赏、具有“古韵”的音乐作品,分析音乐要素,正确把握作品中蕴涵的音乐语言,音乐形象,情感表达,音乐风格等,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激发对古代音乐的学习兴趣,丰富审美体验,在提升审美情趣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的认识。

2 .注重激发学生参与艺术表现的实践能力,掌握音乐学习必备能力。

通过学习,能够准确听辨古代乐器骨笛、填、编钟、古琴的音色,模拟乐器的演奏方式,并用简短的词语来形容这几件乐器的音色特点;能正确运用歌唱方法,用连贯、流畅、饱满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古曲、模唱作品主题旋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大胆实践,熟练掌握古曲的韵味。

3 .注重学生创新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努力形成创新意识。

在充分掌握古曲风格、韵味的基础上,综合文学、美术、舞蹈、影视等相关学科知识,从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加工、二度创作,创新艺术表现形式,积极参与创作、展示、表演,充分展现古曲的韵味,再现古代历史中出现的经典典故、传说故事。

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第一单元《华夏古韵》阳关三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一单元《华夏古韵》阳关三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

课题:《阳关三叠》一、教学目标1、艺术感知:欣赏聆听《阳关三叠》,感受古诗词格律美与古琴的音韵美,理解作品中的音乐风格与情绪变化,充分感知中国古代歌曲的魅力。

2、审美体验:了解中国古代歌曲相关知识,学习演唱《阳关三叠》上阕。

3、文化理解: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歌曲的探究兴趣,理解其文化精神,深入感受传统经典的高雅,体验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统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阳关三叠》音乐结构与演唱情绪分析,感受中国古代音乐诗与歌的魅力2、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投入歌曲氛围,将所学带入演唱中三、教学过程1、导入欣赏:《我住长江头》师:这首歌曲的歌词有什么特点?生:诗词正所谓“诗言志,歌咏言”。

自原始社会从诗、舞、乐同源而生到《诗经》到乐府的合乐而歌再到唐诗宋词的合乐而诗,诗词与音乐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今天,时光将倒流,让我们从一首中国古代音乐出发出发,一起拨开尘雾,回到那个世界,去感受诗与歌永恒的魅力。

二、新课教授(一)1、朗诵《送元二使安西》(1)感受全诗所要表达的情感答:描述了送别友人的场景。

教师补充并介绍诗作与时代背景: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

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写下这首诗,所以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还有相见不知期的惆怅及对有人前途的担忧(2)听辨音乐,为《送元二使安西》配乐(3)配乐诗朗诵设计意图:教师通过问题来引出对诗文的人物地点背景等介绍,引导学生结合音乐来理解诗文,为后续诗乐的学习作好铺垫。

2、欣赏、体验《阳关三叠》(1)介绍琴歌琴歌,即抚琴而歌,是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能够较好地表现古琴富于歌唱性的特点。

许多琴歌就是文人雅士衬以琴乐曼声长吟诗词的产物。

琴歌的特点:琴歌以抒情为主,个别也有叙事。

演唱时,主要伴随琴声轻吟低唱,故曲调多吟诵性。

(2)介绍《阳关三叠》《阳关三叠》是唐代一首著名的琴歌,歌词是根据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

《华夏古韵》教案

《华夏古韵》教案

《华夏古韵》教案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1.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概述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介绍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及其特点案例分析法: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重要作家和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第二章:中国古代诗歌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形式和特点掌握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分析中国古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形式和特点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的讲解和练习中国古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的分析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形式和特点实践法:学生朗读和背诵古代诗歌,练习韵律和节奏分析法:学生分析和解读古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形式和特点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的掌握和应用作文写作: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的分析和创作第三章:中国古代散文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散文的主要形式和特点掌握中国古代散文的写作技巧和风格分析中国古代散文的主题和思想内涵3.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散文的主要形式和特点中国古代散文的写作技巧和风格的讲解和练习中国古代散文的主题和思想内涵的分析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散文的主要形式和特点实践法:学生朗读和背诵古代散文,练习写作技巧和风格分析法:学生分析和解读古代散文的主题和思想内涵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形式和特点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写作技巧和风格的掌握和应用作文写作:学生对中国古代散文的主题和思想内涵的分析和创作第四章:中国古代小说4.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古代小说的主要形式和特点分析中国古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塑造4.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小说的主要形式和特点中国古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塑造的分析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主要形式和特点实践法:学生阅读和分析古代小说的片段,练习主题和人物塑造的分析讨论法:学生讨论和分享对古代小说的理解和感受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中国古代小说的主要形式和特点的掌握和应用作文写作:学生对中国古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塑造的分析和创作第五章:中国古代戏曲5.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古代戏曲的主要形式和特点分析中国古代戏曲的主题和艺术特色5.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戏曲的主要形式和特点中国古代戏曲的主题和艺术特色的分析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主要形式和特点实践法:学生观看和分析古代戏曲的表演,练习主题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讨论法:学生讨论和分享对古代戏曲的理解和感受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中国古代戏曲的主要形式和特点的掌握和应用作文写作:学生对中国古代戏曲的主题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创作第六章:先秦文学作品解析6.1 教学目标深入理解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分析先秦文学中的重要作品,如《诗经》、《楚辞》等探讨先秦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6.2 教学内容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重点解析《诗经》、《楚辞》等经典作品先秦文学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文本解析法:深入解析《诗经》、《楚辞》等作品比较研究法:分析先秦文学与后世文学的关联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先秦文学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的理解课后作业:学生对《诗经》、《楚辞》等作品的文本解析研究报告:学生对先秦文学对后世文学影响的研究报告第七章:汉代文学作品探究7.1 教学目标掌握汉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特点探究汉代文学中的代表性作品,如班固的《汉书》、司马相如的赋等理解汉代文学对后世文学发展的贡献7.2 教学内容汉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特点分析汉代文学中的代表性作品汉代文学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汉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特点文本解析法:深入解析汉代文学作品文献研究法:探究汉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创作环境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汉代文学主要成就和特点的理解课后作业:学生对汉代文学作品的文本解析研究性学习:学生对汉代文学对后世文学影响的研究性学习报告第八章:唐宋诗词的巅峰之作8.1 教学目标欣赏唐宋诗词的文学美分析唐宋诗词中的巅峰之作,如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理解唐宋诗词对中华文化的独特贡献8.2 教学内容唐宋诗词的文学特点和风格深入解析唐宋诗词中的经典之作唐宋诗词对中华文化的影响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唐宋诗词的文学特点和风格文本解析法:深入解析经典诗词审美教育法:通过朗诵、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唐宋诗词文学特点和风格的理解课后作业:学生对经典诗词的文本解析创作练习:学生创作唐宋诗词风格的作品第九章:明清小说的繁荣与变革9.1 教学目标了解明清小说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成就分析明清小说的繁荣与变革的原因探究明清小说对现代文学的影响9.2 教学内容明清小说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成就明清小说的繁荣与变革的原因分析明清小说对现代文学的影响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明清小说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成就文本解析法:深入解析明清小说的代表作品比较研究法:探究明清小说与现代文学的关联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明清小说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成就的理解课后作业:学生对明清小说代表作品的文本解析研究性学习:学生对明清小说对现代文学影响的研究性学习报告第十章:华夏古韵的传承与创新10.1 教学目标理解华夏古韵在现代文学中的传承与创新分析现代文学作品中对华夏古韵的运用和发扬探讨华夏古韵在当代社会文化中的价值10.2 教学内容华夏古韵在现代文学中的传承与创新现代文学作品中对华夏古韵的运用和发扬的案例分析华夏古韵在当代社会文化中的价值探讨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华夏古韵在现代文学中的传承与创新文本解析法:深入解析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华夏古韵元素文化研究法:探讨华夏古韵在当代社会文化中的价值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华夏古韵在现代文学中传承与创新的理解课后作业: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第十一章:近现代文学的探索与突破11.1 教学目标掌握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分析近现代文学中的探索与突破,如白话文的推广、新文学运动的兴起等理解近现代文学对现代文学格局的影响11.2 教学内容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近现代文学中的探索与突破的例证近现代文学对现代文学格局的贡献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文本解析法:深入解析近现代文学中的探索与突破的代表作品历史研究法:探究近现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1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近现代文学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的理解课后作业:学生对近现代文学中的探索与突破的代表作品的文本解析研究性学习:学生对近现代文学对现代文学格局影响的研究性学习报告第十二章:当代文学的多元发展12.1 教学目标理解当代文学的多元发展态势分析当代文学中的各种文学流派和风格,如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科幻文学等探讨当代文学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和价值12.2 教学内容当代文学的多元发展态势当代文学中的各种文学流派和风格的特点当代文学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和价值的探讨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当代文学的多元发展态势和各种文学流派和风格的特点文本解析法:深入解析当代文学中的代表作品社会研究法:探讨当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联1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当代文学多元发展态势和各种文学流派和风格的理解课后作业:学生对当代文学中的代表作品的文本解析研究性学习:学生对当代文学在社会文化中角色和价值的研究性学习报告第十三章: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华夏古韵13.1 教学目标了解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比较文学的视角分析华夏古韵在国际文学交流中的地位和影响探讨华夏古韵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13.2 教学内容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华夏古韵在国际文学交流中的地位和影响的案例分析华夏古韵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的探讨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文本解析法:深入解析华夏古韵在国际文学交流中的代表作品跨文化研究法:探讨华夏古韵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1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课后作业:学生对华夏古韵在国际文学交流中的地位和影响的案例分析研究性学习:学生对华夏古韵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性学习报告第十四章:文学教育与华夏古韵的传承14.1 教学目标理解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分析文学教育在华夏古韵传承中的作用和策略探讨文学教育如何促进华夏古韵的传承与发展14.2 教学内容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文学教育在华夏古韵传承中的作用和策略文学教育促进华夏古韵传承与发展的方法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实践法:学生参与文学教育活动,如朗诵、写作等讨论法:学生讨论和分享文学教育在华夏古韵传承中的经验和方法1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文学教育重要性和作用的理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华夏古韵》教案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概述、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先秦文学作品解析、汉代文学作品探究、唐宋诗词的巅峰之作、明清小说的繁荣与变革、近现代文学的探索与突破、当代文学的多元发展、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华夏古韵、文学教育与华夏古韵的传承等十五个章节。

华夏古韵教学设计

华夏古韵教学设计

华夏古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华夏古韵,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让学生了解华夏古韵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培养学生的演唱和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1.华夏古韵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华夏古韵的曲调和节奏。

3.华夏古韵的演唱技巧和表演要素。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些基本知识。

2.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华夏古韵,并介绍华夏古韵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讲解华夏古韵的发展历史和传统音乐的流派。

2.分析华夏古韵的曲调、节奏和特点,并播放一些经典华夏古韵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其风采。

第三步:实践操作(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挑选一首华夏古韵的曲目。

2.指导学生学习该曲目的歌词、曲调和动作,以及怎样表达曲调的情感和特点。

3.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排练曲目,并加入合适的动作和表演要素。

第四步:表演展示(20分钟)1.每个小组轮流在全班面前表演他们学习的华夏古韵曲目,其他同学积极互动、评价和鼓励。

2.老师点评每个小组的表演,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五步:总结归纳(10分钟)1.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复习华夏古韵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

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音频素材。

2.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的音乐片段。

教学评价:1.学生表演:根据表演的技巧、准确性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2.学生反馈:教学结束后,让学生进行反馈,了解他们对于华夏古韵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华夏古韵的演出或音乐会,增加学生对华夏古韵的感受和理解。

2.组织学生学习其他传统乐器的演奏,加深他们对传统音乐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3.组织学生学习其他传统舞蹈的舞姿和动作,丰富学生的舞蹈技巧。

音乐华夏古韵评课稿

音乐华夏古韵评课稿

华夏古韵说课稿一、说教材这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音乐课第三单元《华夏古韵》的第一课时,通过讲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学习歌曲《阳关三叠》,让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价值,能体会到古典音乐的美感。

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并能讲述“知音”的故事。

2、认识古琴的音色。

3、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感受歌曲的`基本意境。

三、说重难点本单元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母语音乐文化的教育,难点是歌曲《阳关三叠》副歌部分的准确演唱。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有:故事法、提问法、情境创设法学法等五、说教学过程一、讲故事: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2、请学生讲故事。

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等。

(如果学生不会讲,教师就讲)“知音”的故事:3、同学们,知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学生回答。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之间的友情,也可能涉及到音乐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作用等,都应给予鼓励)4、欣赏古琴曲《流水》通过深沉、浑厚、流畅的旋律和清澈的泛音,表现了层峦迭嶂,幽涧滴泉,清清冷冷的奇境,绵延不断、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犹如点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强流。

《流水》是一曲祖国壮丽河山的颂歌,形象生动,气势磅礴,听后使人心旷神怡,激起一种进取的精神。

二)唱歌1、请同学朗诵诗句送别的诗句2、歌曲简介,欣赏歌曲《阳关三叠》。

3、随着录音学唱。

4、教师辅导学生学会唱这首歌。

全班集体演唱。

5、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小结:本节课我们欣赏了古琴曲《流水》,学唱了歌曲《阳关三叠》。

从中我们了解了友情的可贵,也了解了音乐对于人们之间感情的沟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总结布置下节课的内容。

音乐教案-华夏古韵

音乐教案-华夏古韵

音乐教案-华夏古韵教案主题:华夏古韵音乐教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华夏古韵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让学生了解华夏古韵音乐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3. 培养学生音乐表演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技巧。

教学内容:1. 学习华夏古韵音乐的基本知识,包括乐器、曲调、节奏等。

2. 学习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华夏古韵音乐曲目,如《大江东去》或《广陵散》。

3. 学习乐器演奏技巧,如古筝、笛子等。

4. 组织学生进行华夏古韵音乐的演出。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用录音或视频播放一段华夏古韵音乐,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华夏古韵音乐的印象和感受。

第二步:介绍华夏古韵音乐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华夏古韵音乐的背景和特点,包括其起源、乐器、曲调和节奏的特点等。

可以使用图片和视频等媒体资料进行辅助说明。

第三步:学习乐器技巧教师选择其中一种乐器,如古筝或笛子,向学生介绍其基本构造和演奏技巧。

可以安排专业乐器演奏家或乐团成员来学校进行示范演奏,让学生亲自体验和学习。

第四步:学习音乐曲目教师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华夏古韵音乐曲目,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兴趣进行选择。

逐步教导学生演奏该曲目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第五步:练习和排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乐器练习和小组合奏,让他们熟悉演奏曲目的节奏和和谐。

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合唱或舞蹈等配合演出。

第六步:演出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华夏古韵音乐的演出表演,可以安排在校内的音乐会或文化活动中展示学生的成果。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华夏古韵音乐的兴趣和专注程度。

2. 评估学生音乐技巧的提高情况,包括乐器演奏和音乐表演的能力。

3. 听取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演出表演的反馈意见,进行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华夏古韵——哀 郢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华夏古韵——哀 郢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种类:填的种类很多,除了传统的卵形垠,还有葫芦填、握垠、鸳鸯填、子母填、牛头填、笔筒填等多种类型。
作品分析:
>请同学们聆听乐曲的结束处,边听边思考:
1音调具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音乐情绪?
2.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
3.演奏速度、力度是怎样的?
4.节奏有们分组讨论并总结:
作品简介:
《哀郢》由龚国富作曲、赵良山演奏。乐曲截取古琴曲《离骚》中调性鲜明的乐句作基调,揉进如泣如诉的民间唱腔,表现出屈原在被流放途中,远离郢都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现了远古时期混沌初开、曙光初现的人类童年时期那种最初的觉醒和困惑、敬畏和恐惧。
《乐书》说:“填之为器,立秋之音也二填的音色幽深、悲凄、
激趣导入,引入话题。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13哀郢
教学目标
1学会欣赏中国古乐器之美,并了解屈原这位伟大的楚辞作家。
2.了解《哀郢》这首音乐的创作背景,了解关于古代乐器填的知识。
教学
重点
学会欣赏中国古乐器之美,并了解屈原这位伟大的楚辞作家。
教学
难点
了解关于古代乐器填的知识。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
哀婉、绵绵不绝,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其魅力在于它的音色,质朴醇厚、高远疏阔,曲调忧伤哀婉、悲凉沧桑。它适合大漠、孤雁,空旷而寂寥;适合边关、冷月,凄清而茫远。所以有人说:坂,不是一般用来把玩的乐器,填是一件沉思的乐器,怀古的乐器。
一、何谓“楚辞”?
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新的诗歌体裁,是绚烂斑斓的先民之歌。
1这首乐曲是如何表现主题内容与情感的?(旋律发展手法、演奏速度与力度的选择、节奏型的设计、情感的逐步渲染等)

华夏古韵教学重难点分析

华夏古韵教学重难点分析

《华夏古韵》教学重难点分析一、教学重难点1.感受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初步感受并总结古代音乐的特点。

2.学习演唱歌曲《阳关三叠》中的第一部分,能够根据意境有表情地演唱。

3.能够识别骨笛、埙、编钟、古琴,并能听辨其音色,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概括。

二、突破方法1.本单元重点让学生深化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音乐成就,培养其热爱民族音乐而设立的。

内容上选取了古韵中有代表性的琴歌、乐器骨笛、古琴、编钟、埙,非常有历史感。

教师可以从出土文物的乐器图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感受古乐器音色的特点,感悟古音乐的特点“以和为美”的审美情趣。

2.初中生正处于变声期,大声喊唱不仅音色不好听,也对嗓子不好。

歌曲《阳关三叠》是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699-759)诗《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琴歌,这首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遄行,遄行”等处的八度大跳,和“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的呈述,情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为了让学生能够用歌声演绎歌曲的意境,老师收集了中国画的美术作品及视频版的《阳关三叠》,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直观感受意境及表演艺术家的演唱,从而引导学生能感悟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同时老师还让学生欣赏合唱版、古琴版《阳关三叠》,感受艺术其他表现形式拓展知识内容,加深对《阳关三叠》的印象,对华夏古韵的深刻感悟。

3.古乐器骨笛、埙、编钟、古琴的识别,不仅可以与外型上相似的乐器进行比较认识区分,而且可以在音色上与同类别的、学生熟悉的乐器来进行比较聆听,在发音原理上思考为什么音色不一样,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求知欲望,并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备人:付小佩备课时间:2.18授课时间:2.22学科主任签字:
课题:华夏古韵课型: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的古代乐器。
2、感受古曲所表现的基本情感。
环节预设:
导入5分指导+欣赏+分析35分总结5分
导学过程:
1、回顾之前所学习的不同乐器。
2、了解乐器古琴并欣赏有关视频。
欣赏视频《伯牙绝弦》古琴曲《高山流水》
3、了解乐器编钟,欣赏有关视频。
欣赏视频《编钟记录片段》编钟曲《楚商》
4、了解乐器埙,欣赏有关视频。
欣赏埙曲《哀郢》
5、进行总结。
各小组进行总结。分析:导入学目标讲解伯牙绝弦的故事
古琴的音色
分析编钟的音色及乐曲情感
分析埙的音色及乐曲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