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解题方法指导之特征型

合集下载

2013年高考历史解题技巧

2013年高考历史解题技巧

2013年高考历史解题技巧考前必会4个选择题解题技巧技巧1 一切从题干出发以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新课标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为例,不难发现,高考题虽然仍旧依托教材知识点,但所要表达的观点未必与教材一致,这就要求学生在分析题干时切忌想当然,而是要研读题干、材料,一切从题干出发,用题干检验选项,用选项检验知识点,做到首尾兼顾。

例证 (2012·全国新课标卷·24)汉武帝设置十三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当时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分析此题依托的是教材的刺史制度,学生很容易想当然地回顾自己掌握的刺史知识进行选择,但看了选项就会感到茫然。

这就需要从题干出发来作出分析。

研读题干可知,该题已经明确告知刺史监察的主要对象是豪强大族。

因此可以大胆选C。

技巧2 利用一切有效信息在高考题中,基本上每一个选择题都是以材料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这就如同数学中的证明题一样,给出已知,然后求证。

数学题给出的已知条件,在证明的过程中都是要用上的,如果有的条件没有使用,必然得不出相应的证明。

历史题也是如此,题干给出的材料,都是有用的信息,只有将所有的材料均予以考虑、分析、甄别,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例证 (2012·全国新课标卷·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分析此题讲述了明代后期松江地区的情况,材料中涉及了官、农、工商等各个阶层的变化情况,并对正德前后的情况进行了对比。

2013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2013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2012高考历史选择题类型及其答题技巧1.时间型选择题:有以时间推断其阶段性或阶段特征的,也有以时间为背景推导事件的,还有通过时间和事件来考查对事件意义的把握的。

2. 比较型选择题。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解答比较型选择题,一是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是二者兼有;二是把题支和题干进行比较,看题支本身是否表述错误,题支是否满足题干考查的要求,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题支,才能当选。

3. 材料型选择题:是把材料解析题特有的考查功能向选择题延伸的结果。

其形式是题干由一段或数段材料和简明扼要的设问构成,备选项一般是对所引材料表明的含义的判断和解释,要求学生对备选项中的解释是否与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相一致做出判断。

做好这种题型首先要读懂材料,对材料能够进行由表及里地分析,坚持两个有效的原则,即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和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包括引导语和材料和主体部分)。

做这种题目,学生最容易出现的失误是不能“最大限度”地抓住有效信息作答,特别是有些材料的引导语常被忽视。

4. 图像型选择题:这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选择题,是以图像资料创设历史情境,考查从图像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再认和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解此种题时,先弄清图名,然后对图像认真观察和解读。

多个图像的,要善于进行联系和比较。

最后做到“论从图出”,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概括或推断。

5.最佳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

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高考历史特征类型题目的应试技巧

高考历史特征类型题目的应试技巧

特征类型题目思路
(用于回答特征、特点类型题目)一、结构特征
(一)主体结构:主导力量
(1)政府主导、政府重视:制定法律,重视法制建设。

设置机构,加强监管。

自上而下。

(2)民间主导、社会重视:群众参与度高/低。

群众积极性高/低。

自下而上
(3)政府、民间都重视:推动力量的多元化、多样性/单一、简洁(二)客体结构:以......为重;以......为核心、中心;注重......、强调......;与......联系紧密;受......影响大、与......相结合;内容丰富、范围广、数量多;体系完善;均衡/不均衡;比较用语:更......最......
二、趋势特征
(一)起步特征:起步早(源远流长);起步晚(发展缓慢);从......开始
(二)过程特征:.....性(灵活性、传承性、持续性);......化(法制化、体制化、制度化);
从......到......;方式多样化;逐步、渐进
(三)结局特征:逐渐......;成熟、完善、强盛、壮大、上升;衰落、
降低、破坏、僵化、落后;越来越......。

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特点和规律初探

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特点和规律初探

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特点和规律初探2013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透过今年各地的高考历史试题,我们能够发现哪些命题的新特点、新动向和新规律呢?我就以2013年天津卷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对2014年的历史复习备考有所裨益。

一:2013年高考天津卷历史试题分析1.本题以石碑图片形式考查中国古代中央对南海的行政管辖。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图片信息和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立意较好,隐性考查当今南海争端这一热点,但现行教材着墨不多,难度较大。

关注社会热点仍是高考命题不二法门。

2.本题以文字材料的形式考查中国古代的纺织业技术的进步。

本题对题意理解的能力较高,这也是同学们平时训练的一个弱项,所以题目难度较大。

3.本题以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为切入点考查欧洲的启蒙运动。

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该题只要能够联系孟德斯鸠的主张就比较容易解决。

4.本题以古今中西方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把握和阐释历史阶段特征能力。

该题的亮点在于用全球化的视野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长期强调的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

题目难度中等,但试题的考查方向值得我们复习备考时注意。

5.本题以言论的形式考查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探索,旨在考查学生解读理解材料信息和对比近代思想流派主张的能力。

题目呈现的材料较陈旧,难度较小。

6.本题以武昌起义后中国报刊数量的迅速增加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理解能力。

无论有些专家如何大讲要淡化对历史时间的考查,但时间是历史学科的“生命线”毋庸置疑,离开这点,学好历史就无从谈起。

本题较好的考查了考生对“时间”要素的把握能力。

要记住:无论是审题、解题还是平时的复习备考,理清时间要素都是前提。

7.本题以柱状图的形式考查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旨在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和迁移知识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本题呈现方式较好,但题肢的区分度较大,题目难度不大。

8.本题以毛泽东的关于双半国家的“国家形式”的论述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

高分学霸分享:高考历史十大类试题解题方法指导

高分学霸分享:高考历史十大类试题解题方法指导

异同型(比较型)试题一、什么是异同型(比较型)历史试题?比较型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

此类题在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相似”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

有些试题,题干中无“比较”、“异同”等字眼,但解题过程中必须用到比较的方法。

二、异同型(比较型)历史选择题解题指导1.解答异同型(比较型)选择题的四个步骤:(1)一审,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者是考查两者的所有关系即包括区别与联系。

(2)二联,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抽取、储备与题意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对比。

(3)三比,把备选项和题干进行联系比较,先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错误,再看备选项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考查的角度。

(4)四查,审查备选项,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备选项,才能最后入选。

2.解答异同型(比较型)选择题的主要方法(1)比较型选择题涉及到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所以在做题时要对各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2)比较型选择题都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3)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时要善于运用相关哲学理论进行分析判断。

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

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

(4)同学们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2013高考政治和历史高频考点的答题技巧

2013高考政治和历史高频考点的答题技巧

2013高考政治和历史高频考点的答题技巧政治1. 选择题的做法(1)选择题的构成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 高考政治尤其是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选择题, 从类型上看大多以“组题”的形式出现, 即一个材料设计多个试题, 最多可达到5 个试题;从形式上看有两部分构成:题干、题肢;从内容上看有三部分构成:立意、情景、问题设置。

(2)具体做法①抓住立意。

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 即一个中心思想。

因而, 看到试题后, 认真阅读, 并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 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

然后, 再看题肢的设问, 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

当然, 对于简单的试题来讲, 读完也就应该做完。

②找关键词。

一般来说。

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 如“范围关键词”: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

“内容关键词”:措施是……、制度是……等。

“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

“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 …·、体现……等。

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 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

③排查误项。

高考试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 甚至有些题肢的设置一时难以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 最好用排查法, 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 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

④不得已, 猜。

对于实在拿不准的题目, 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 可用猜测法。

如果此题大多数人都不会, 每一个人都有猜测得分的机遇。

先用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 如果能排除两个, 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正确答案, 再随意选其中一项, 这就意味着你答对的概率为50%, 如果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这50% 的得分机遇。

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

四个选项中随便选一个, 得分的机遇率仍有2596, 若每名考生对自己不能肯定答对的题目都猜一下, 那么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 考试对所有的考生仍是公平的。

2. 非选择题解题的思路及步骤(1)非选择题的构成高考政治单科卷非选择题一般包括简答、辨析、论述三类;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非选择题总称为问答题;部分省市试卷还包括分析说明题、研究性学习试题等。

历史主观题分类指导:特征型、启示型题型总结

历史主观题分类指导:特征型、启示型题型总结

历史主观题分类指导:特征型、启示型题型总结六、特征型一。

什么是特征型历史试题?特征(特点、特性、特色)有外在表现和内在实质,但一般是指内在实质。

特征型历史试题,是指人们对个别或群体的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化分析,归纳其个性形态,或找出它们之间本质上互相区别的主要之处。

二。

特征型历史试题的主要类别1.历史事件特征型:历史事件的特征常从时代背景、参与主体、引动方式、引动目的、引动结果、性质影响及终结性结论等方面与其它类似事件的区别之处进行归纳。

2.历史措施特征型:历史措施(政策)的特征主要从背景、目的、内容、结果、影响等角度分析。

3.历史阶段特征型:历史阶段的特征常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生产关系等方面归纳。

由于历史阶段时间长,其特征常具有变化性。

4.历史人物特征型:历史人物的特征常从时代、阶级属性、个性化活动与思想主张、历史地位等角度分析。

三。

特征型历史试题的设问常用语历史特征类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共同特征、不同特征。

四。

特征型历史试题的答题模板(答题思路)1.答题模板一:从历史事物的要素角度看答题内容。

回答历史特点类问题时,首先应明确问题涉及的主体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及问题赋分的多少,决定是从某一方面还是从某几个方面思考并总结特点。

一般来说,根据要素概括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作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

如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与以往儒家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相比,其特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

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相比,具有爆发时间早、经历时间长的特点。

(3)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

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同属旧民主主义革命,但从目的来说,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点(从经济上说,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从政治上说,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挽救民族危亡)。

历史试卷答题技巧特征型大全

历史试卷答题技巧特征型大全

历史试卷答题技巧特征型大全历史试卷答题技巧特征型大全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

历史是一个长长的历程。

学习历史需要用心去体验,需要我们从中学到许多知识和技巧。

因此,历史考试是考验学生的重要一关。

下面笔者将介绍一些历史试卷答题的技巧,希望大家可以在考试中有更好的发挥。

一、多看原文,识别关键词答题时,首先应注意试卷的题型和各题之间的联系。

看完题目之后,一定要再看原文,尤其是必须填写原文的题目,将原文中所有与题目相关的信息都识别出来,并且挖掘背后的含义就能更好的理解题目含义。

同时,在阅读原文的时候要注意关键词,不要过分纠结于细节,而忽略重要的关键词。

二、对照图表,寻找规律在选择题和解答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要求对照图表的题目,这时我们就应该认真对照图表,寻找规律,从中提取出关键信息,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并根据图表中的信息,正确回答问题。

同时,对于图表的一些数字或图形进行比较和分析,这样可以更深入的理解相关事件和背景。

三、理解历史标志性事件历史考试中,我们经常遇到以某个人或事件为题的问题,在回答这类问题之前需要理解标志性事件的含义及其背景,能够对历史背景、社会条件和人物性格等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在答题时,需要发挥自己的判断能力,在历史事件中找出代表性的事件,并结合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解答。

四、提高阅读能力,掌握逻辑思维历史考试不仅考验我们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还要考验我们的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需要有足够的阅读量,了解其中的逻辑思维,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题意,准确回答问题。

同时,我们要学会在复杂的题目中找到规律,并用逻辑的思路进行答题。

五、加强考试技巧,做到“见招拆招”我们在进行历史考试时,还需要掌握一些具体的技巧,如灵活运用标点符号,使用关键词汇,巧妙处理题目要求等,这些技巧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

还要在考试中做到“见招拆招”,根据试卷中的提示,巧妙回答问题,更好地利用考试时间。

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特点类

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特点类

特点类设问【题型特点】特点就是指某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之处,既反映了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又显现出其所具有的特殊性。

其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等。

此类型试题主要通过对个别或群体的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化分析,归纳其个性形态,或找出它们之间本质上互相区别的主要之处。

特点、特征型设问的角度较多,有针对某一历史现象的设问,也有依托某段材料的设问,还有对历史知识进行比较的设问。

特点、特征型非选择题属于概括说明类题目。

【解题思路】1.答题模板一:从历史事物的构成要素角度分析:一般来说,根据构成要素概括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做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

比如,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与以往儒家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相比,其特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

从时间角度概况特点常见语句有“历史悠久”(题干中出现很早的时间或者朝代)、“分阶段...”、“逐步...”(题干中出现多个阶段性时间)、“具有持续性”、“持续时间长”(题干中出现持续性时间)、“出现在...之后”(在题干中或者教材史实中某个重要时间节点之后)等。

另外,如果题干中出现了多个时间段且每个时间段所描述的史实或事件不具有共性,这个时候可以按阶段进行概括特征。

(3)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

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同属旧民主主义革命,但从目的来说,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点(从经济上说,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从政治上说,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挽救民族危亡)。

(4)过程:“历史事物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往往能够明显地体现出其自身出现的新特点,抓住其新变化的特征,也是认识特点的有效方法”。

如果题干中多次出现政府或者国家某些鼓励措施,可以概况为“政府\国家推动...”,如果题干中有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相关内容,可以概况为“根据...调整”、“服务于现实需要”、“...与时俱进”等。

高三历史 认识 特点类试题解题方法指导

高三历史 认识 特点类试题解题方法指导
高三历史
“认识、启示与特点”类试题 解题方法指导
认识启示题,一般不单独成题,往往出现在一个大题的最 后一问。从相关历史中得出经验教训、启示、认识是重要的学 科能力之一,也是高考命题中非常常见的题型。
“启示”一般由“经验教训”而来,因此,“经验教训”与 “启示”,对我们回答相关问题而言,其所要求的内容基本是 一致的。
一定要注意这一问答案与前面答案的协调。
历史特点类解题方法
设问呈现: 历史特点类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
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共 同特征、不同特征。
角度一,针对某一历史知识设问,如根据材料总结法家 思想的特点。
角度二,针对某一历史知识的某一方面设问,如田纳西 水利工程的兴建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
一般情况下题目要求考生谈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有五 种情况,需要注意的是: (1)考查对相关历史问题的总体掌握情况,实际就是对相 关教材知识、题目所给历史材料的高度概括;
一般可从原因、内容(过程)、影响(意义)等几大 方面入手,多数题目是就其中的某一方面作出要求。这种 认识一定要抓住主干与本质,不能把概括当成缩写。
经验教训与启示题的作答程序是:
(1)对相关历史问题的教材、题目材料及前面几问的答案进行系统, 依据自己的理解将教材与材料中涉及这一历史问题的相关因素,分为 “好”“坏”两个方面。“好”的即是经验,“坏”就是教训。 (2)对上一步所归纳的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对内容相近或属于同一 理论体系的因素整理合并,并上升到理性高度。因为,只有高度概括, 具有理性的东西才能具有借鉴意义,用于指导现实活动。因此作答一 定要抓住关键,切中要害。
题的重要性(由原因与影响入手)、这类问题应对方法(从 过程、内容入手)等。

历史主观题高分攻略四特点特征类主观题含解析

历史主观题高分攻略四特点特征类主观题含解析

(四)特点特征类主观题答题技巧总结下面对特点特征类题目所独有的答题技巧进行总结,并举例说明。

(一)做特点特征类题目首先弄清楚什么是特点特征: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特别或特殊之处。

理解清楚概念做起题来才能有的放矢。

下面需要做的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很多题目只要遵循一般规律就可以解决了,现举例如下:(2019全国2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三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

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4分)步骤一:根据材料提供的“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进行时空定位“新中国成立后的关税主权问题”,理解材料解决问题。

步骤二:根据所给分值确定所需答的要点数量,本题4分可能2点,一点2分两点4分;也可能4点,每点1分。

面对这种情况,就高不就低,即按多的点答。

因为考试改卷的原则是按点给分,多答不扣分.另外为了稳妥起见建议多答一到两点,以防个别点答得不准确或不贴合题意.步骤三:基本框架已经确定,下面就要结合材料组织答案了:①根据“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

”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前关税不独立可得出“完全自主;”②根据“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可得出“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

"(2019全国3卷)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

2013年高考历史重点问题的思路_3

2013年高考历史重点问题的思路_3
地方行政制度:秦汉对地方的治理比较粗放,元明清逐步精细。行省与郡县不同,开始时是中央派出机构,并非单纯的地方机构,但逐步定型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因此行省具有代表中央管理地方,及统领某一地方的中枢,即有双重性。
儒家思想受到挑战后的变化:秦朝焚书坑儒,汉经董仲舒成正统;唐宋受佛、道冲击,发展成为理学;明清转型反君主专制,晚清受西方思想和民族危机的冲击,康有为将儒学与西方思想结合,推动维新运动;在冲击中发展,适应社会变化。
甘地和孙中山:民族独立不同道路、关爱民生
克与拿:推动进步时没走出旧历史,迷信武力
毛泽东、邓小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革命道路与中国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2013年高考历史重点问题的思路
重要说明:1、以下内容是高考前看书的思路。重要价值是让你总体把握高考问题的思路,训练应对意外的思路,用思考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2、使用方法是:(1)依据每套试卷或者中国古代、中国近代、世界史的思路,回忆考纲课本知识,想不起来可以看一下相关内容;(2)一边回忆知识,一边提醒自己答题要注意的审题、分析材料、表达、书写的要求;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一个崇法、一个崇儒,改革范围都很广、都得到君主支持、都促进国家富强、也都遭到既得利益官僚集团抵制
人物
牛顿、爱因斯坦:主要贡献以及对科学、思想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唐太宗:开明、果断、有魄力,推动政治制度变革与国家统一、体恤百姓(民本思想),但同时也专制、篡改历史;
华盛顿型:1)自由放任的时期也是政府对占社会大多数的底层民众不负责的时期,大规模临时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关注民生并逐步建立社会保障系统,成为政府转型的开始,并通过立法明确政府责任;2)二战后的福利制度与社会保障体系建立;
工业革命后果:科学求真,艺术求美,社会求善,都体现人类文明进步。在其冲击下,1)科学、艺术从贵族宫殿走进千家万户,促进文明发展。如电、电灯、电影;2)造成盲目崇拜科学与环境被破坏;

高考历史特点类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特点类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特点类解题技巧历史作为高考考试的一科,一直以来都是考生们比较头疼的一门科目。

在历史考试中,需要考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特点类题目在高考历史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对于这类题目的解答技巧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高考历史特点类解题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考生在高考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特点类题目在历史考试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题型:特点概括题、特点归类题、特点分析题以及特点判断题。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题型的解题技巧。

一、特点概括题特点概括题要求考生对所给的历史事物进行概括,准确表达其主要特点。

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确定所给历史事物的关键信息。

在概括特点时,要注意突出事物的主要特点,避免出现无关紧要的信息。

其次,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

概括特点时,要使用准确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避免模棱两可的表述。

最后,要注意逻辑性。

概括特点时,要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确保表述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二、特点归类题特点归类题要求考生对所给的历史事物进行分类,归纳其相同或相异之处。

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确定所给历史事物的关键信息。

在归类时,要抓住其相同或相异之处进行归纳。

其次,要运用适当的分类原则。

分类时,可以根据事物的性质、时间、地域等维度进行分类,选择适当的分类原则,确保分类的准确性。

最后,要注意逻辑性。

归类时,要按照事物的相同或相异之处进行归纳,确保归纳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三、特点分析题特点分析题要求考生对所给的历史事物进行分析,认识其发展演变的规律。

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确定所给历史事物的关键信息。

在分析时,要抓住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找出其规律。

其次,要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

分析时,可以参考历史资料、历史事件等,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确保分析的准确性。

最后,要注意分析的深入性。

高中历史主观题讲解:特征类

高中历史主观题讲解:特征类

3.根据揣摩好的表达角度,“围绕关键词”表述。最后表述
的文字既是试题答案,也是从材料获取的有价值的、表述清
晰的历史信息。
总结提升
如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1.逐句读材料,尽可能从每句材料中寻找体现其中心意旨的
关键词。
2.把关键词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寻找概括表达的角度。
例如上题材料三的关键词可作如下归类:
(1)“改造海关”“保护国家生产”(关税主权方面)
(2)“发展国内生产”(经济发展方面)
(3)“出现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外贸方面)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 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10分)
三、【真题讲解】
材料三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 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 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
特要征予:以完调整全,自“主使;其税较率能灵适活合,于根发据展国国内家生需产要保调护整国。内工 意业义的:要维求”护。国同家年关,税中主国权对;外有贸利易出于现结了束7外0余贸年入来超未的有局的 面出;超保。护了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 发展。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 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10分)
历史材料题讲解 (五)
——特征类
一、【题型特征】
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之处,通俗地说就是 与众不同的地方。历史特点是指某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之 处,既反映了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又显现出其所具有的特 殊性。此类型试题主要通过对个别或群体的历史事物进行 理性化分析,归纳其个性形态,或找出它们之间本质上互 相区别的主要之处。其提示语一般有主要特点、时代特点 、新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 、共同特征、不同特征等。

高中历史发展特征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发展特征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发展特征答题技巧
在高中历史考试中,回答有关历史发展特征的问题时,可以采用以下答题技巧:
1. 理解题目要求:首先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楚题目的具体要求,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特征”、“变化”、“影响”等。

2. 组织答案结构:在回答问题之前,先构思答案的基本结构。

通常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前、中、后)、空间顺序(不同地区或国家)、逻辑顺序(原因、过程、结果)等方式来组织材料。

3. 提炼关键信息:从所学的历史知识中提取与题目相关的关键信息,如重要事件、人物、政策、社会变化等,并尝试将这些信息与题目要求的特征联系起来。

4. 使用专业术语:在答案中适当使用历史专业术语,这不仅能展示你的历史素养,还能使答案更加准确和专业。

5. 举例论证:如果可能的话,用具体的历史事实或例子来支持你的观点。

例子应当选择恰当,能够有效说明问题。

6. 分析原因和影响:对于历史发展的特征,不仅要描述现象,还
要尝试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以及产生的长远影响。

7. 注意时代背景:在分析历史特征时,要注意将其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考量,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8. 保持客观中立:历史分析应尽量保持客观和中立,避免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评价。

9. 完整性和连贯性:确保答案的完整性,不要遗漏重要的点。

同时,保持答案的连贯性,使得整个答案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10. 审题和复查:完成答案后,再次审题,确保答案符合题目要求。

复查答案,检查是否有错别字、语法错误或遗漏的要点。

通过以上技巧,可以提高回答历史发展特征问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考历史材料题特点类的解题方法 (6)

高考历史材料题特点类的解题方法 (6)

高考历史材料题特点类的解题方法 (6)高考历史材料题的特点是强调历史事物或现象的独特性或突出性。

因此,解答这类试题需要依托材料信息,紧扣特点。

首先应该准确、迅速地分析材料,抓住关键信息。

例如,材料中多次出现的相似关键词,以及带有强调性的词汇或副词都可以成为特点的线索。

从时间、空间、内容和过程等角度挖掘历史事物或现象的特点,可以用变化类的语言进行表述。

在概括特点时,需要注意对关键词合并同类型,概括为一类。

特点的语言不需要非得写“什么性”,按材料信息正常表述即可。

对于政策或制度,需要注意是否需要同之前的政策或制度相对比得出特点,实施者是否突出某一阶级、群体,是否体现了某种思想,是否有相关的机构和相应的法律保障,以及主要的措施是什么。

在概括相关措施的特点时,切记不可以分别写出材料的具体措施,而是要掌握措施的整体特点。

第一步:审清设问。

本题要求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确定答案数量为12分,特点和作用各6分,特点答4点较稳妥。

第二步:解读材料。

分层次,划关键。

注意强调性词汇。

立足对大豆的种植和利用两个方面分析特点。

第三步:答案布局。

参考答案: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大豆是中国的传统农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

2.大豆具有药用价值,可以制成多种药物。

3.大豆是优良的经济作物,可以加工成多种食品和工业原料。

4.大豆是重要的农作物,可以改善土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步:审清设问。

本题要求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确定答案数量为8分,4点。

第二步:解读材料。

分层次,划关键。

注意强调性词汇。

对材料信息进行合并同类项。

第三步:答案布局。

参考答案: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1.实行按劳分配,弱化计划经济下的“铁饭碗”思想。

2.引入奖励机制,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实行市场调节,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基础。

4.推行企业自主经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历史特点类解题技巧

历史特点类解题技巧

特点=本质(阶级属性)+各方面状况(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规模速度)+新发展新变化(比较)+地位(最早、首创、领先)+作用+影响(广泛、深远、持久)所附两篇文章,一是叶小兵教授的《特点的归纳》;一篇是旧文综高考复习时一位老师的文章,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可供你参考。

附1:特点的归纳在我听过的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课的课堂教学中,感觉有一个问题需要探讨,就是对教学内容所涉及史事的特点如何进行归纳和把握。

以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个专题的第一课题为例,教学内容涉及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些老师在教这部分内容时,主要讲述宗法制、分封制、世卿世禄制的具体内容,而对课标要求的“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则没有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讨。

有的老师虽然对特点进行了归纳,但却说成是“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当我在课后问到为什么这样说时,这位老师的回答是:先秦政治制度的特点难道不是王权与神权的结合吗?有的教科书中就是这样写的啊。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呢?从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上看,表现出血缘关系、宗族统治、等级秩序、神权维系等特点,而实质性的特点恰恰不是王权而是族权的问题。

也就是说,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最显著的特点是族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是用族权来维护王权。

这些制度一方面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同构”的机制,将政权固定在贵族的家族范围内,并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地位;另一方面,是政治权力相对分散在各级贵族手中,天子的身份只是“共主”,对诸侯及下属的领地并无实际的治权,因此王权没有形成高度集中,甚至可以说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王权政治。

中国古代“王权”的加强,始于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在秦朝统一后得到高度强化。

正确认识史事的特点,可以说是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课教学中的新问题。

新的历史课程采用学习专题的编排方式,在内容上有不少是涉及历史制度、历史现象、历史格局、历史发展趋势等。

对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考虑既要使学生了解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历史发展进程而且要使学生认识其发展模式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 ●经济管理机构明显增多 ●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分割职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
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5.(2012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至1913年,德国国民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 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 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 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 ——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等 (2)依据材料二,归纳1870 至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7分) (2)经济飞速发展,增速超过英法老牌国家;1913年, 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超过英国,但在世界贸易总 额中所占比重低于英国。 德国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 命中领先;德国殖民地少,所占世界市场份额相对小。
四.特征型历史试题的答题模板(答题思路)
2.答题模板二:专项分析(多角度分析) (1)政治角度:可从政治制度和政策、政权的变更、中央与 地方的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考虑。 (2)经济角度:可从经济政策、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 经济繁荣状况(交通状况、城市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方 面分析。 (3)思想文化角度:思想方面的特点可从对人民的思想解放 作用或对新生事物的阻碍作用方面思考;文化方面的特点要 结合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进行思考,如:批判了君主专制, 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赞扬了人们的反抗精神,是商品经 济发展的反映。
2013届高考历史解题方法指导系列
【特征型】 一.什么是特征型历史试题?
特征(特点、特性、特色)有外在表现和内在实质,但一 般是指内在实质。特征型历史试题,是指人们对个别或群体 的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化分析,归纳其个性形态,或找出它们 之间本质上互相区别的主要之处。
二.特征型历史试题的主要类别
1.历史事件特征型:历史事件的特征常从时代背景、参与主 体、引动方式、引动目的、引动结果、性质影响及终结性结 论等方面与其它类似事件的区别之处进行归纳。 2.历史措施特征型:历史措施(政策)的特征主要从背景、 目的、内容、结果、影响等角度分析。 3.历史阶段特征型:历史阶段的特征常从政治、经济、文化、 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生产关系等方面归纳。由于历史阶段 时间长,其特征常具有变化性。 4.历史人物特征型:历史人物的特征常从时代、阶级属性、 个性化活动与思想主张、历史地位等角度分析。
1.(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2)《周礼•考工记》载: “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 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 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2.(2012高考文综山东卷12)表1所列内容为中国某 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表 1
三.特征型历史试题的设问常用语
历史特征类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 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共 同特征、不同特征。
四.特征型历史试题的答题模板(答题思路)
1.答题模板一:从历史事物的要素角度看答题内容。回答历 史特点类问题时,首先应明确问题涉及的主体是什么,然后 根据材料中的 信息及问题赋分的多少,决定是从某一方面还 是从某几个方面思考并总结特点。一般来说,根据要素概括 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四.特征型历史试题的答题模板(答题思路)
3.答题模板三:从历史特点的角度看主要答题思路和内容 (1)某一时期的特征。如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一般从政治、 经济、科技、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归纳。 (2)某一历史现象发展的阶段特点,可从技术发展、生产方 式、组织形式、经济形态等方面进行概括。 (3)某一历史事件自身具有的特点,可从原因、性质、过程、 特殊性、结果、历史 地位与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这类设问 一般适用于重大革命、改革、思想运动等。 (4)针对某一历史现象可利用材料信息,归纳其发展过程反 应的特点。如综合材料信息说明该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突出 特点、总结材料信息说明宋明时期儒题思路)
1.答题模板一:从历史事物的要素角度看答题内容。 (5)内容(措施)——产生依据、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 特点、包括的方面、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如《资政 新篇》的内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学习西方、发展资 本主义的思想。 (6)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不是彻底、局限性等。 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 (7)范围——包括地域、领域等。如1929~1933年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危机与以往的危机相比,就具有范围广(波及地 域广、涉及的经济部门多)的特点。
例: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组织方式: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②经营方法:精耕细作,小农户个体经营;封闭性; 分散性。 ③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④经济类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例: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①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 ②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主要形式; ③小农个体经营是基本模式; ④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1)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 新的经济因素、阶 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作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 响等。如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与以往儒家 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相比,其特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相比,具有爆发时间早、经 历时间长的特点。
四.特征型历史试题的答题模板(答题思路)
1.答题模板一:从历史事物的要素角度看答题内容。 (8)性质——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双重性质、性质发生变化 等。如西班牙内战开始时属政府与叛乱势力的内战,后由于 德国干涉而发展为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 (9)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 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 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 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会议的影响直至今天, 并将继 续影响中国,因此该会议具有影响深远的特点。
四.特征型历史试题的答题模板(答题思路)
1.答题模板一:从历史事物的要素角度看答题内容。 (3)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 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同属旧民主主义革命,但从目的 来说,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点(从经济上说,是为资本主义 发展开辟道路;从政治上说,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挽救 民族危亡)。 (4)过程——相关准备、发生的变化(领导力量、力量对 比)、是顺利、最突出的地方、其中的重大事件等。如法国 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与英国、美国政治制度的确立相比,就 具有艰难曲折的特点(从1789年到1875年,共和势力与封建 势力经历了近百年的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