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至2017第二学期思修教案_教学计划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
思修教学设计方案
思修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本次思修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将以以下内容为主: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
三、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1.PBL(问题导向学习):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与辩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视听教学:使用展示视频、音频等视听教学资源,加深学生对思想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4.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将思想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故事引入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思修课程的兴趣,引起学生思考和讨论。
2.知识讲解: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和意义。
3.讨论与辩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内容,进行问题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思想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归纳,提醒学生要点。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次思修教学设计的评价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问答方式:通过提问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和灵活应用能力。
2017至2017第二学期思修教案_教学计划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授课日期3 月 4日3月7 日 3 月8 日星期一星期四星期五班级6623 5403 5404 6433 7604 6432 7504 561956206434 6435讲授课题(章节题目)4.1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自觉继承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道德观,知荣辱、求发展,努力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完善自我。
教学重点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
教学难点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
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一)道德的起源1、客观唯心主义的看法。
2、主观唯心主义的看法。
3、历史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的看法。
4、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首先,道德萌发于人类早期的劳动和简单交往。
其次,道德形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二)道德的本质1、道德的内涵2、道德的内涵揭示了道德的本质和特征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一)道德的功能1、认识功能2、调节功能(二)道德的社会作用三、道德的历史发展(一)原始社会的道德(二)奴隶社会的道德(三) 封建社会的道德(四)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新知识新内容摘要名人名言:人类最重要的努力莫过于在我们的行动中力求维护道德准则,我们的内心平衡甚至我们的生存本身全部有赖于此。
只有按道德行事,才能赋予生活以美和尊严。
——爱因斯坦教学心得通过中国传统道德发展历史进行教学效果较好。
备注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授课日期3 月 4日3月7 日 3 月8 日星期一星期四星期五班级6623 5403 5404 6433 7604 6432 75045619 56206434 6435讲授课题(章节题目)4.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4.3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自觉继承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道德观,知荣辱、求发展,努力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完善自我。
思修大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
3. 引导学生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融入日常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融入日常生活。
2.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提高我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讲授新课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和意义a. 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定义。
b. 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意义。
2. 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a. 道德观念的重要性:道德观念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对个人和社会都有重要影响。
b. 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法律意识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学生因抄袭他人作业受到学校处分。
2.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抄袭作业的行为违背了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从而认识到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的重要性。
四、课堂讨论1. 讨论题目:如何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融入日常生活?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言。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道德和法律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修第二章教案
思修第二章教案教案标题:思修第二章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思修第二章的核心概念和主题;2. 掌握思修第二章的重要内容和思想观点;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4.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学内容:1. 思修第二章的核心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思修第二章的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3. 思修第二章的重要内容和思想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等;4. 思修第二章的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新闻、图片或视频等素材,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和思考;2. 知识讲解:对思修第二章的核心概念、主题和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明和分析;3.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展开思考和交流,并进行集体讨论;4.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存在的价值观冲突和解决方法,并引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5. 总结与归纳: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掌握;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写作或调研任务,巩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成果。
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通过引入相关的新闻、图片或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授法:对思修第二章的核心概念、主题和重要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全面理解;3. 讨论与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4.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批判思维;5. 归纳总结法: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等,评估学生对思修第二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作业评估:对学生完成的阅读、写作或调研任务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成果。
思修教案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明白理想和信念的基本含义、特征,以及理想的类型,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解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依据;理解如何树立远大理想、如何坚定崇高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从而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二、<重点难点>1、理想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2、信念的含义、特点。
3、理想信念的作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本内涵。
5、理想信念的确立、实现与追求。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一)、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二)、理想的特征1、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们所形成的理想也必然不同。
它必然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
理想—流沙河 :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荣。
2、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1)、介绍理想的划分,内容上分为: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社会政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追求和设想。
道德理想,是人们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和所达到的成就的向往和追求生活理想,是指人们对美好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理想在现实中产生(3)、理想又超越现实,理想不同于空想(4)、理想具有实践性理想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思修教育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思修教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思修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2. 道德品质的培养3. 思想观念的塑造4.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思修教育的关注。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思修教育?为什么思修教育对我们很重要?2. 讲授新课(1)讲解思修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思修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2)结合实例,分析道德品质的培养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讲解思想观念的塑造,让学生认识到思想观念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4)介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互动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境和解决方法。
(2)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道德感悟,互相学习、借鉴。
4.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思修教育的认识。
(2)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思修教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道德品质、思想观念和批判性思维方面的提升。
3. 学生在课堂互动环节的参与度和表现。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 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实际,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3.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 相关视频、图片等辅助教学资源。
注:本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思修课课程设计
思修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掌握个人品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宪法意识和法律意识,能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以及运用个人品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提升自身素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知识、公民权利与义务、个人品德修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意义和要求。
2.宪法知识:讲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重点包括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宪法的效力、宪法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3.公民权利与义务:阐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分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4.个人品德修养:介绍个人品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如自律、他律、学习、实践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阐述相关概念、理论和观点,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案第一章:道德修养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道德修养的定义和重要性。
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道德修养的定义和内涵。
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道德修养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道德修养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道德修养的定义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道德修养在个人和社会中的具体应用。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道德修养的意义。
1.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道德修养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章:诚信与信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信和信任的概念。
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和信任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培养诚信和信任的品质。
2.2 教学内容诚信和信任的定义和内涵。
诚信和信任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诚信和信任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培养诚信和信任的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诚信和信任的概念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诚信和信任在个人和社会中的具体应用。
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体验诚信和信任的重要性。
2.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
角色扮演报告:评估学生对诚信和信任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章:尊重与包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和包容的概念。
让学生认识到尊重和包容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培养尊重和包容的品质。
3.2 教学内容尊重和包容的定义和内涵。
尊重和包容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尊重和包容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培养尊重和包容的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尊重和包容的概念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尊重和包容在个人和社会中的具体应用。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尊重和包容的意义。
3.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尊重和包容的理解和应用。
第四章:责任与奉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责任和奉献的概念。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1、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让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他人一起合作完成任务,体会团结力量大。
3、体验分享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体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始计划自己
生活和行动。
2、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同学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案第一章:绪论1.1 教学目标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意义和作用。
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关系。
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2 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的内涵与外延。
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
1.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引发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思考。
讲解:详细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意义和作用。
案例分析:分析相关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关系。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第二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1 教学目标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和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讨论社会价值观的多样性,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题。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案例分析:分析相关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3.1 教学目标了解道德修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理解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的关系。
掌握道德修养的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道德修养的定义和内涵。
道德修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道德修养与人际关系的处理。
3.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讨论道德修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的思考。
讲解:详细讲解道德修养的定义和内涵。
案例分析:分析相关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道德修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大学生思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提高法律意识。
2.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重点:1. 我国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2. 道德观念的培养。
3. 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法律知识。
2.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吗?二、讲授新课1. 我国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1)介绍我国法律体系的构成,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
(2)讲解我国法律的实施和执行,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 道德观念的培养(1)介绍道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讲解道德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道德观念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3. 综合素质的提高(1)分析综合素质的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
(2)引导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课堂互动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法律问题?如何解决?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四、案例分析1. 教师挑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和道德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教训。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树立道德观念的作文。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法律法规、道德观念和综合素质,让学生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2.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4.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大学思修课程设计
大学思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基本原理,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2.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知识,提高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提高道德素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逻辑表达能力,能够就道德和法律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
本课程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法律意识和价值观,为成为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认识自我,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分析其内涵和现实意义。
2. 宪法与法律:介绍我国宪法的基本原理,解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阐述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3. 道德修养:探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 理论与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现实问题,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大学思修课程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法治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教学重点:1. 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道德与法治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1.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
2. 如何在个人修养中融入道德与法治观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与法治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二、讲授新课1. 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 道德:指人们在行为上遵循的准则和规范,具有自律性、社会性、普遍性等特点。
- 法治:指国家、社会和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制度,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强制性等特点。
2. 道德与法治的内涵- 道德内涵: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 法治内涵: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以及统治者自身必须遵守的规定、命令、条例。
3. 道德与法治的相互关系- 道德是制定法律的依据,法律是遵守道德的保障。
- 道德与法治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案例,如道德失范、违法乱纪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大家还记得吗?2. 学生回答问题,复习所学内容。
二、讲授新课1. 道德与法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 社会交往:遵循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维护社会和谐。
- 工作实践: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为社会创造价值。
大学思修教案
教案名称:大学思修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大学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内容:1. 大学生活的意义和价值2. 爱国主义精神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和困惑,引出本课的主题——大学思修。
二、教学内容与讨论(4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学生活是一个全新的阶段,是锻炼自我,提升素质的重要时期。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等问题。
3. 教师讲解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爱人民,爱社会主义。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如何将爱国主义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三、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习和理解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反思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如何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继续探讨大学思修。
二、教学内容与讨论(45分钟)1. 教师继续讲解大学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学生活是一个自我提升和成长的重要时期。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处理大学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
3. 教师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如何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思修教学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思修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教学是思修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实践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思修课程的基本理论,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 道德品质教育3. 法治意识教育四、实践教学设计(一)实践教学环节1.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博物馆等,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同时,通过参观,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2. 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家庭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 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方案1. 社会实践(1)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和文化。
(2)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社区服务(1)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家庭等。
(2)定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 校园文化活动(1)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等。
思修教案策划
思修教案策划教案标题: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思修教案策划教学目标:1. 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3.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内容:1. 思修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思修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3. 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4. 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5. 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 知识讲授:介绍思修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重要性和意义。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正确处理道德困境,并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思修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 情境教学法:通过真实的情境和案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和应用思修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评估:1. 参与度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问题解答: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思修教育的理解程度。
3. 角色扮演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所展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思修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的介绍,案例分析的材料等。
2. 实际案例:准备一些与道德问题相关的实际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指导书:为学生提供小组讨论的指导和要求,引导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
4. 角色扮演指导书:为学生提供角色扮演的指导和要求,引导他们体验和感受不同的社会角色。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堂教案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一些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二、教学内容1.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和内涵–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分析思想道德修养的内涵,包括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的相互关系2.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思想道德修养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3.培养正确的思想修养–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态度–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4.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了解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情操5.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学习和进步的意识–培养寻求真理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三、教学步骤1. Introduction(10分钟)•向学生介绍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引发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思考•解释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和内涵2. 探讨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2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分析思想道德修养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3. 培养正确的思想修养(25分钟)•介绍培养积极向上思想态度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讨论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4. 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25分钟)•探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方法和技巧•分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情操5. 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和技巧(30分钟)•分组讨论学生如何培养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分析学习和进步的意识的重要性,并分享一些实践经验•引导学生探讨寻求真理和追求卓越的精神的意义和方法6. 总结与展望(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思想道德修养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和方向四、教学工具•PowerPoint演示文稿•白板和马克笔•分组讨论的活动材料•阅读材料、案例分析等相关文献五、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学生小组讨论表现•学生针对课程内容的总结和思考的书面反馈。
思修课课程教学设计
思修课课程教学设计引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修课)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门深入人心的课程,思修课的教学设计需要注重创新和有效性。
本文将针对思修课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旨在提供一些指导性的思路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4.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思修课的教学内容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伦理原则。
3.当代中国社会主要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4.知识产权保护和合法使用。
5.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和解读经典文献,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思修课的基本理论。
2.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
4.观看影视作品:运用影视作品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一些重要的思想和道德问题。
5.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思修课的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具体可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方法: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小组合作、阅读报告等。
2.作业评定: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作业,如论文、ppt制作等。
3.学习成绩:通过考试或测试形式,评价学生对思修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4.实践评估: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评估,包括参与度、工作成果等。
五、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思修课教学设计的有效进行,需要准备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源:1.经典文献:选取一些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文献。
2.案例材料:收集一些与思修课内容相关的案例材料,以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3.影视作品:寻找具有思想启迪意义的影视作品,用于课堂展示和引导学生思考。
思修第一章教案
思修第一章教案教案标题:思修第一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其道德修养水平。
教学重点:1. 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内涵。
2. 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教学准备:1.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中必修课程)。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教学辅助材料:PPT、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道德修养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道德修养的兴趣和思考。
2. 提问:你认为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它对个人和社会有何重要性?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教学课件,介绍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内涵。
2. 引导学生思考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并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道德问题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2. 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全班讨论和交流。
四、情景模拟(15分钟)1. 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生活中的道德困境。
2.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五、总结归纳(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强调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思考题或写作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道德修养相关活动。
2.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拓展思想道德修养的知识面。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其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批改学生的书面作业,评价其对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思修大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思修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途径。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素质。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热爱,增强“四个自信”。
(2)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思修基本概念2. 马克思主义哲学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4. 科学社会主义5. 道德建设与道德修养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思修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特定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场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素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1. 思修基本概念:介绍思修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
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特征等。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等。
4. 科学社会主义: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等。
5. 道德建设与道德修养:分析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道德修养的方法等。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等。
(三)课堂讨论1. 针对某一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案例分析1. 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素质。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提出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拓展1.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拓宽知识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授课日期3 月 4日3月7 日 3 月8 日星期一星期四星期五班级6623 5403 5404 6433 7604 6432 7504 561956206434 6435讲授课题(章节题目)4.1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自觉继承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道德观,知荣辱、求发展,努力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完善自我。
教学重点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
教学难点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
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一)道德的起源1、客观唯心主义的看法。
2、主观唯心主义的看法。
3、历史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的看法。
4、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首先,道德萌发于人类早期的劳动和简单交往。
其次,道德形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二)道德的本质1、道德的内涵2、道德的内涵揭示了道德的本质和特征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一)道德的功能1、认识功能2、调节功能(二)道德的社会作用三、道德的历史发展(一)原始社会的道德(二)奴隶社会的道德(三) 封建社会的道德(四)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新知识新内容摘要名人名言:人类最重要的努力莫过于在我们的行动中力求维护道德准则,我们的内心平衡甚至我们的生存本身全部有赖于此。
只有按道德行事,才能赋予生活以美和尊严。
——爱因斯坦教学心得通过中国传统道德发展历史进行教学效果较好。
备注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授课日期3 月 4日3月7 日 3 月8 日星期一星期四星期五班级6623 5403 5404 6433 7604 6432 7504 561956206434 6435讲授课题(章节题目)4.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4.3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自觉继承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道德观,知荣辱、求发展,努力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完善自我。
教学重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学难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学内容要点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一)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二)道德建设中错误思潮评析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新知识新内容摘要对共产主义理想及其追求的正确理解第一,从理想与信念的统一来把握共产主义信仰。
在信仰中,理想与信念是互动的,在理想功能弱化的时候,可以通过强化信念来弥补。
第二,从社会政治理想与个人道德理想的统一来把握共产主义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不仅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也是一种个人道德理想。
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理想社会,也是个人道德修养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和道德境界。
把握这一点,就更易于把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融在一起。
第三,从目标与过程的统一来把握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理想的追求也是一个过程。
共产主义理想在人类的社会政治理想中是一个最大的理想,因而它的实现需要最长的时期。
第四,从终极性与非终极性的统一来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具有终极性,它是古往今来人类先进分子对社会的梦想的集大成,也是共产党人的最终理想和终极追求。
但共产主义理想的终极性是相对的。
共产主义社会并不在人类历史的彼岸,它的实现并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
教学心得联系具体事例进行教学,效果较好。
备注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授课日期3月14 日3月 15日3月16日星期一星期四星期五班级6623 5403 54046433 7604 6432 7504 561956206434 6435讲授课题(章节题目)4.4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自觉继承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道德观,知荣辱、求发展,努力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完善自我。
教学重点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
教学难点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
教学内容要点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极其意义(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三)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建设(一)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二)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三)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一)道德修养贵在自觉第一,大学生应当自觉地把自身生活放置于具体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实践中去。
第二,大学生道德修养要从自身的道德行为中体味道德,内化道德。
第三,大学生应自觉地从自身所学的知识中实现道德修养。
第四,大学生应自觉把握几种主要的途径进行道德修养。
(1)重学。
(2)自省、克己。
(3)慎独。
(4)力行、积善。
(二)认识和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参与社会实践新知识新内容摘要如何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
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
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和心理行为训练的系统理论和知识。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青年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
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对我国大量输出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
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声势大、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影响极大,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要从治理社会大环境入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心得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教学,效果较好。
备注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授课日期3月28日3月29日3月 30 日星期一星期四星期五班级6623 5403 54046433 7604 6432 7504 561956206434 6435讲授课题(章节题目)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清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本质,结合社会公德建设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荣辱观教育,提高学生公德修养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教学难点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1)群体性。
(2)利益相关性。
(3)场所的不特定性。
(4)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5)个体的自主性。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第一,经济状况的改善、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社会公德的建设创造了基本的社会物质条件。
第二,第二,公民的权利意识、独立意识增强是现时代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保证。
第三,第三,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交往范围的扩大丰富了公民之间的道德联系,有利于社会公德建设。
第四,第四,社会法治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公民道德意识的提高。
法治与民主制度相伴而生,是民主社会的一大特征。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1、道德2、法律新知识新内容摘要校园十大不文明现象调查:北京大学版1.迟到旷课2.随地吐痰3.践踏草坪4.在宿舍影响他人休息5.乱扔垃圾6.占座不到7.考试作弊8.损坏公物9.公共场所情侣举止过度亲密10.上课和自习时不关手机广州大学版1.在课桌墙壁上涂鸦,乱贴海报2.考试作弊3.在教室内吸烟,吃东西4.情侣在教室内过分亲密,旁若无人5.上课迟到,早退;旷课,逃课6.沉迷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信息7.上课和自习时不关手机8.在寝室内打牌、打球唱歌等影响他人休息及学习9.老师点名,请他人答到10.作业抄袭他人或网上资料教学心得多采用课堂互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备注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授课日期4月4 日4月5 日4月 6 日星期一星期四星期五班级6623 5403 54046433 7604 6432 7504 561956206434 6435讲授课题(章节题目)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清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本质,结合社会公德建设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荣辱观教育,提高学生公德修养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教学难点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教学内容要点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一)文明礼貌(二)助人为乐(三)爱护公物(四)保护环境(五)遵纪守法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二)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公德规范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新知识新内容摘要公德素质测试在家庭:孝顺父母关心他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1、你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吗?A、记得很清楚;B、有时会忘记;C、从来没记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