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15年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一中高考模拟最后一卷
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纯word解析版)word版本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7.(6分)(2015•安徽)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8.(6分)(2015•安徽)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配制0.10mol•L﹣1NaOH溶液B.除去CO中的CO2C.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A.A B.B C.C D.D9.(6分)(2015•安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F 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D.S 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10.(6分)(2015•安徽)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0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11.(6分)(2015•安徽)汽车尾气中NO产生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12.(6分)(2015•安徽)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反应中有NH3产生B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反应中有H2产生C 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6 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D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A.A B.B C.C D.D13.(6分)(2015•安徽)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B.加入10mL盐酸时:c(NH4+)+c(H+)=c(OH﹣)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D.加入20mL盐酸时:c(Cl﹣)=c(NH4+)+c(Na+)二、非选择题25.(14分)(2015•安徽)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2)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3)用“>”或“<”填空:原子半径电负性熔点沸点Al Si N O 金刚石晶体硅CH4 SiH4(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溶液中的H+向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26.(16分)(2015•安徽)四苯基乙烯(TPE)及其衍生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以下是TPE的两条合成路线(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省略):(1)A的名称是;试剂Y为;(2)B→C的反应类型是;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3)E→F的化学方程式是;(4)W是D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②存在羟甲基(﹣CH2OH),写出W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酸性比苯酚强b、D不能发生还原反应c、E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d、TPE既属于芳香烃也属于烯烃.27.(14分)(2015•安徽)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图:已知: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1)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玻璃片和小刀等;(2)请配平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BO2+SiO2+Na+H2═NaBH4+Na2SiO3(3)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第③步分出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4)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H2(g).在25℃、101kPa下,已知每消耗3.8g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8.(14分)(2015•安徽)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0.1mol•L﹣1的Ba(NO3)2溶液中,得到了BaSO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2,该小组提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一:溶液中的NO3﹣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2;(1)验证假设一该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假设一成立实验1: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1BaCl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实验2: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1Ba(NO3)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实验1中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V1时,实验2中溶液pH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验证假设二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4)若假设二成立,请预测: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足量的O2和KNO3氧化相同的H2SO3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应后两溶液的pH前者(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理由是.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7.(6分)(2015•安徽)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考点:化学键;分析:A、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其中顶点省略的是C原子,每个C原子均形成4对共价键,每个O原子形成2对共价键,C原子价键不饱和的用H原子补充,据此判断分子式;B、单键即为σ键,依据此结构简式判断σ键的个数;C、相同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据此解答;D、依据C的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依据此有机物物质的量判断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解答:解:A、,此有机物中含有3个C、3个O和2个H,故分子式为:C3H2O3,故A正确;B、此分子中存在5个C﹣O键和1个C﹣C键,还存在2个C﹣H键,总共8个σ键,故B错误;C、此有机物中存在C=C键,属于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D、8.6g该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于未指明标准状况,故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一定是6.72L,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机物结构简式的判断,涉及分子式书写、化学键类型判断、有机物的燃烧等,综合性较强,但是难度不大.8.(6分)(2015•安徽)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配制0.10mol•L﹣1NaOH溶液B.除去CO中的CO2C.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容量瓶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不能用于溶解固体,溶解固体需在烧杯中进行;B、二氧化碳为酸性气体,和强碱反应形成盐,CO既不溶于碱也不溶于水;C、苯的密度小于水,萃取后的溶液应位于分液漏斗的上层,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D、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据此读数即可.解答:解:A、溶解固体药品应用烧杯,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故A错误;B、CO不与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利用此装置可以除去CO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故B正确;C、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在分液漏斗的上层,应从上口倒出,故C错误;D、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此图中正确读数应为11.80m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室中常见仪器的使用以及简单实验操作,还考查了仪器的读数等,难度不大.9.(6分)(2015•安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F 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D.S 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硅和二氧化硅;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分析: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B、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C、浓硫酸具有酸性、强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碱性气体,据此分析解答;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解答:解: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钠受热稳定,加热不分解,故A错误;B、Fe(OH)3胶体为红褐色、透明,不是无色,故B错误;C、H2、SO2、CO2三种气体均不与浓硫酸反应,故能利用浓硫酸干燥,故C正确;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和氢氟酸反应是二氧化硅的特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熟练掌握浓硫酸、二氧化硅的性质、常见胶体的颜色与性质等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0.(6分)(2015•安徽)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0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分析:A、次氯酸为弱酸,次氯酸根与氢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银离子与氯离子生成AgCl白色难溶沉淀,故而不能电离共存;C、NaClO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NaCl为中性,溶液中不存在大量的氢离子;D、次氯酸具有氧化性,浓盐酸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NaClO和NaCl混合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次氯酸根,次氯酸为弱酸,次氯酸根与氢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NaClO和NaCl混合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难溶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NaClO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NaCl为中性,溶液中不存在大量的氢离子,与2Fe2++ClO﹣+2H+═Cl﹣+2Fe3++H20反应矛盾,故C错误;D、浓盐酸中Cl由﹣1价升高到0价,次氯酸中Cl由+1价降低到0价,故每生成1mol氯气转移电子数为1mo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涉及离子共存、盐类水解、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等,综合性较强,容易出错的是C选项,没有注意原溶液的酸碱性.11.(6分)(2015•安徽)汽车尾气中NO产生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A、依据氮气的浓度变化,找出三段式,计算平衡常数即可;B、此容器为恒容密闭容器,ρ=,据此判断即可;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色速率,不能改变物质的转化律;D、由图可知,b曲线化学反应速率快,若是升高温度,氮气的平衡浓度减小,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解答:解:A、N2(g)+O2(g)⇌2NO(g),起(mol/L)c0c0 0转(mol/L)x x 2x平(mol/L)c1 c1 2x解2x=2(c0 ﹣c1 ),故K=,故A正确;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气体,故气体的质量m不变,容器为恒容容器,故V不变,那么密度ρ=不变,故B错误;C、由图可知,b曲线氮气的平衡浓度减小,故应是平衡发生移动,催化剂只能改变速率,不能改变平衡,故b曲线不可能是由于催化剂影响的,故C错误;D、由图可知,b曲线化学反应速率快(变化幅度大),氮气的平衡浓度减小,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0,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涉及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等,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12.(6分)(2015•安徽)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反应中有NH3产生B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反应中有H2产生C 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6 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D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A.A B.B C.C D.D考点:镁的化学性质;分析:A.氨气为碱性气体,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变蓝;B.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PH为8.6时,仍然有气体生成,说明碱性条件下,Mg可以被氧化;D.若是氢氧根氧化了Mg,则氢氧根得电子被还原,不可能生成气体.解答:解:A.氨气为碱性气体,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变蓝,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可以证明气体中含有氨气,故A正确;B.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可以证明氢气的存在,故B正确;C.PH为8.6时,仍然有气体生成,说明碱性条件下,Mg可以被氧化,故C正确;D、若是氢氧根氧化了Mg,则氢氧根得电子被还原,不可能生成气体,所以D的结论不合理,故选D.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镁、氯化铵、碳酸氢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物质检验方法的积累.13.(6分)(2015•安徽)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B.加入10mL盐酸时:c(NH4+)+c(H+)=c(OH﹣)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D.加入20mL盐酸时:c(Cl﹣)=c(NH4+)+c(Na+)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氢氧化钠为强碱,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一水合氨为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相同体积与浓度的氢氧化钠与一水合氨其中和能力是相同的,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NaOH完全电离,NH3•H2O部分电离,因此c(OH﹣)>0.1mol/L,c(Na+)=0.1mol/L,c(NH3•H2O)<0.1mol/L,故c(OH ﹣)>c(Na+)>c(NH3•H2O),故A错误;B、在此混合溶液中加入10mL盐酸,存在电中性原则:c(NH4+)+c(H+)+c(Na+)=c(OH﹣)+c(Cl﹣),由于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故c(Na+)=c(Cl﹣),即c(NH4+)+c(H+)=c(OH﹣),故B正确;C、加入盐酸至pH=7时,溶液呈中性,即c(H+)=c(OH﹣),那么c(NH4+)+c(Na+)=c(Cl﹣),即c(Cl﹣)>c(Na+),故C错误;D、加入20mL盐酸时,此时溶液恰好为氯化钠与氯化铵的混合溶液,此时溶液呈酸性,即存在c(H+)>c(OH﹣),那么c(NH4+)+c(Na+)<c(C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易错点为C,注意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二、非选择题25.(14分)(2015•安徽)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IV A族;(2)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3)用“>”或“<”填空:原子半径电负性熔点沸点Al>Si N<O 金刚石>晶体硅CH4<SiH4(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NO3﹣+e﹣=NO2↑+H2O,溶液中的H+向正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Al的进一步反应.考点:真题集萃;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1)Si原子序数为14,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2)N的原子序数为7,共排布3个能层;Cu为29号元素,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据此解答即可;(3)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晶体类型相同的,原子半径越小,熔点越高;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据此解答即可;(4)依据题意,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溶液中的硝酸根在正极放电,据此解答即可;电流发生改变,即原电池的正负极发生改变,据此分析原因即可.解答:解:(1)Si原子序数为14,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Si处于第三周期第IVA族,故答案为:三;IV A;(2)N的原子序数为7,共排布3个能层,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Cu元素为29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故其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答案为:1s22s22p3;1;(3)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由于原子序数Al<Si,故半径Al>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由于非金属性O>N,故电负性N<O;晶体类型相同的,原子半径越小,熔点越高,由于C的原子半径小于Si的原子半径,故熔点:金刚石>晶体硅;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由于SiH4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H4,故沸点CH4<SiH4,故答案为:>;<;>;<;(4)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溶液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是二氧化氮,故正极反应方程式为:2H++NO3﹣+e﹣=NO2↑+H2O,此时溶液中的氢离子移向正极,一段时间后,由于Al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导致原电池中Al作正极,Cu作负极,故答案为:2H++NO3﹣=NO2↑+H2O;正;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Al的进一步反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元素位构性的关系、原电池工作原理,涉及电负性大小比较、原子半径大小比较等,难度不大,注意整理.26.(16分)(2015•安徽)四苯基乙烯(TPE)及其衍生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以下是TPE的两条合成路线(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省略):(1)A的名称是甲苯;试剂Y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B→C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羰基;(3)E→F的化学方程式是;(4)W是D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②存在羟甲基(﹣CH2OH),写出W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B的酸性比苯酚强b、D不能发生还原反应c、E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d、TPE既属于芳香烃也属于烯烃.考点:有机物的合成;分析:(1)由A的分子式与B的结构可知,应是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2)对比B、C的结构简式可知,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由B、D结构可知,含有的官能团分别为羧基、羰基;(3)E的分子式为C13H11Br,F的分子式为C13H12O,对比E的结构与F的分子式可知,B中Br原子被﹣OH取代生成F;(4)D的分子式为C13H10O,不饱和度为9,W是D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存在羟甲基(﹣CH2OH),萘环不饱和度为7,则侧链存在碳碳三键,故侧链为﹣C≡CCH2OH,萘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据此书写;(5)a.羧基酸性大于酚羟基;b.D含有苯环与羰基,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E中含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d.TPE只有含有C、H2种元素,属于烃,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烃.解答:解:(1)由A的分子式与B的结构可知,应是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故答案为:甲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对比B、C的结构简式可知,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由B、D结构可知,含有的官能团分别为羧基、羰基,故答案为:取代反应;羧基;羰基;(3)对比E的结构与F的分子式可知,B中Br原子被﹣OH取代生成F,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D的分子式为C13H10O,不饱和度为9,W是D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存在羟甲基(﹣CH2OH),萘环不饱和度为7,则侧链存在碳碳三键,故侧链为﹣C≡CCH2OH,萘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符合条件的W有:,故答案为:;(5)a.羧基酸性大于酚羟基,故a正确,;b.D含有苯环与羰基,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属于还原反应,故b错误;c.E中含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故c错误;d.TPE只有含有C、H2种元素,属于烃,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烃,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注意根据有机物的结构与分子式进行分析解答,是对有机化学基础的综合考查,难度不大.27.(14分)(2015•安徽)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图:已知: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1)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等;(2)请配平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NaBO2+2SiO2+4Na+2H2═1NaBH4+2Na2SiO3(3)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过滤;第③步分出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蒸馏;(4)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H2(g).在25℃、101kPa下,已知每消耗3.8g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aBH4(s)+2H2O(l)=NaBO2(s)+4H2(g)△H=﹣216.0kJ/mol.考点:真题集萃;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N aBO2、SiO2、Na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aBH4、Na2SiO3,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NaBH4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NaBH4可溶于异丙胺,根据③知,②中加入的溶剂是异丙胺,NaBH4溶解于异丙胺、Na2SiO3不溶于异丙胺,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分离,通过过量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成分是Na2SiO3;异丙胺沸点:33℃,将滤液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NaBH4,(1)为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和防止NaBH4水解,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从而排出空气和水蒸气;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等;(2)该反应中H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Na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3)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熔沸点相差较大的可以采用蒸馏方法;(4)n(NaBH4)==0.1mol,在25℃、101kPa下,每消耗0.1molNaBH4(s)放热21.6kJ,则消耗1molNaBH4(s)放热216.0kJ,据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NaBO2、SiO2、Na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aBH4、Na2SiO3,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NaBH4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NaBH4可溶于异丙胺,根据③知,②中加入的溶剂是异丙胺,NaBH4溶解与异丙胺、Na2SiO3不溶于异丙胺,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分离,通过过量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成分是Na2SiO3;异丙胺沸点:33℃,将滤液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NaBH4,(1)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NaBH4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钠极易和空气中氧气、和水反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为隔绝空气和水,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时,需要镊子夹取钠、用滤纸吸煤油,所以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等,故答案为:除去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煤油;镊子、滤纸;(2)该反应中H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Na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转移电子总数为4,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NaBO2+2SiO2+4Na+2H2═NaBH4+2Na2SiO3,故答案为:1;2;4;2;1;2;(3)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②中加入的溶剂是异丙胺,NaBH4溶解与异丙胺、Na2SiO3不溶于异丙胺,所以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过滤;熔沸点相差较大的可以采用蒸馏方法,异丙胺沸点:33℃,将滤液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NaBH4,故答案为:过滤;蒸馏;(4)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H2(g),n(NaBH4)==0.1mol,在25℃、101kPa下,每消耗0.1molNaBH4(s)放热21.6kJ,则消耗1molNaBH4(s)放热216.0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NaBH4(s)+2H2O(l)=NaBO2(s)+4H2(g)△H=﹣216.0kJ/mol,故答案为:NaBH4(s)+2H2O(l)=NaBO2(s)+4H2(g)△H=﹣216.0kJ/mol.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涉及物质分离提纯、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且较基础,难点是分析流程图中发生的反应、基本操作等,题目难度中等.28.(14分)(2015•安徽)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0.1mol•L﹣1的Ba(NO3)2溶液中,得到了BaSO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2,该小组提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一:溶液中的NO3﹣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2;(1)验证假设一该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无现象假设一成立实验1: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1BaCl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生成白色沉淀实验2: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1Ba(NO3)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最新修正版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6分)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2.(6分)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A B.B C.C D.D3.(6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4.(6分)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 ﹣+2Fe3++H20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5.(6分)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N2(g)+O2(g)⇌2NO(g),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T℃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B.T℃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6.(6分)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7.(6分)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B.加入10mL盐酸时:c(NH4+)+c(H+)=c(OH﹣)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D.加入20mL盐酸时:c(Cl﹣)=c(NH4+)+c(Na+)二、非选择题8.(14分)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2)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3)用“>”或“<”填空:(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溶液中的H+向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9.(16分)四苯基乙烯(TPE)及其衍生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以下是TPE的两条合成路线(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省略):(1)A的名称是;试剂Y为;(2)B→C的反应类型是;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3)E→F的化学方程式是;(4)W是D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②存在羟甲基(﹣CH2OH),写出W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酸性比苯酚强b、D不能发生还原反应c、E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d、TPE既属于芳香烃也属于烯烃.10.(14分)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图:已知: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1)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玻璃片和小刀等;(2)请配平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BO2+SiO2+Na+H2═NaBH4+ Na2SiO3(3)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第③步分出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4)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H2(g).在25℃、101kPa 下,已知每消耗3.8g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11.(14分)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0.1mol•L﹣1的Ba(NO3)2溶液中,得到了BaSO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2,该小组提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一:溶液中的NO3﹣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2;(1)验证假设一该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实验1中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V1时,实验2中溶液pH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验证假设二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4)若假设二成立,请预测: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足量的O2和KNO3氧化相同的H2SO3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应后两溶液的pH前者(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理由是.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6分)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分析】A、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其中顶点省略的是C原子,每个C 原子均形成4对共价键,每个O原子形成2对共价键,C原子价键不饱和的用H 原子补充,据此判断分子式;B、单键即为σ键,依据此结构简式判断σ键的个数;C、相同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据此解答;D、依据C的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依据此有机物物质的量判断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解答】解:A、,此有机物中含有3个C、3个O和2个H,故分子式为:C3H2O3,故A正确;B、此分子中存在4个C﹣O键、1个C=O双键,还存在2个C﹣H键,1个C=C 双键,总共8个σ键,故B错误;C、此有机物中存在C=C键,属于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D、8.6g 该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于未指明标准状况,故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一定是6.72L,故D错误,故选:A。
2015学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答案及考点解析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7.(6分)(2015•安徽)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 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考点:化学键;分析:A、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其中顶点省略的是C原子,每个C原子均形成4对共价键,每个O原子形成2对共价键,C原子价键不饱和的用H 原子补充,据此判断分子式;B、单键即为σ键,依据此结构简式判断σ键的个数;C、相同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据此解答;D、依据C的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依据此有机物物质的量判断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解答:解:A、,此有机物中含有3个C、3个O和2个H,故分子式为:C 3H2O3,故A正确;B、此分子中存在5个C﹣O键和1个C﹣C键,还存在2个C﹣H键,总共8个σ键,故B错误;C、此有机物中存在C=C键,属于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D、8.6g该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于未指明标准状况,故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一定是6.72L,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机物结构简式的判断,涉及分子式书写、化学键类型判断、有机物的燃烧等,综合性较强,但是难度不大.8.(6分)(2015•安徽)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配制0.10mol•L﹣1NaOH溶液B.除去CO中的CO2C.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容量瓶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不能用于溶解固体,溶解固体需在烧杯中进行;B、二氧化碳为酸性气体,和强碱反应形成盐,CO既不溶于碱也不溶于水;C、苯的密度小于水,萃取后的溶液应位于分液漏斗的上层,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D、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据此读数即可.解答:解:A、溶解固体药品应用烧杯,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故A错误;B、CO不与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利用此装置可以除去CO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故B正确;C、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在分液漏斗的上层,应从上口倒出,故C错误;D、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此图中正确读数应为11.80m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室中常见仪器的使用以及简单实验操作,还考查了仪器的读数等,难度不大.9.(6分)(2015•安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F 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D.S 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硅和二氧化硅;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分析: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B、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C、浓硫酸具有酸性、强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碱性气体,据此分析解答;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解答:解: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钠受热稳定,加热不分解,故A错误;B、Fe(OH)3胶体为红褐色、透明,不是无色,故B错误;C、H2、SO2、CO2三种气体均不与浓硫酸反应,故能利用浓硫酸干燥,故C 正确;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和氢氟酸反应是二氧化硅的特性,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熟练掌握浓硫酸、二氧化硅的性质、常见胶体的颜色与性质等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0.(2015•安徽)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6分)11.(6分)(2015•安徽)汽车尾气中NO产生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A、依据氮气的浓度变化,找出三段式,计算平衡常数即可;B、此容器为恒容密闭容器,ρ=,据此判断即可;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色速率,不能改变物质的转化律;D、由图可知,b曲线化学反应速率快,若是升高温度,氮气的平衡浓度减小,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解答:解:A、N2(g)+O2(g)⇌2NO(g),起(mol/L) cc转(mol/L) x x 2x平(mol/L) c1c1 2x解2x=2(c﹣c1),故K=,故A正确;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气体,故气体的质量m不变,容器为恒容容器,故V不变,那么密度ρ=不变,故B错误;C、由图可知,b曲线氮气的平衡浓度减小,故应是平衡发生移动,催化剂只能改变速率,不能改变平衡,故b曲线不可能是由于催化剂影响的,故C错误;D、由图可知,b曲线化学反应速率快(变化幅度大),氮气的平衡浓度减小,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0,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涉及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等,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12.(6分)(2015•安徽)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反应中有NH3产生B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反应中有H2产生C 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6 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D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A.A B.B C.C D.D考点:镁的化学性质;分析:A.氨气为碱性气体,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变蓝;B.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PH为8.6时,仍然有气体生成,说明碱性条件下,Mg可以被氧化;13.(6分)(2015•安徽)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和NH3 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H2()二、非选择题25.(14分)(2015•安徽)C 、N 、O 、Al 、Si 、Cu 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Si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三 周期第 IVA 族;(2)N 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 22s 22p 3 ;Cu 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 1 个电子;(3)用“>”或“<”填空: (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 、Cu 片插入浓HNO 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0~t 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 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H ++NO 3﹣+e ﹣=NO 2↑+H 2O ,溶液中的H +向 正 极移动.t 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 Al 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Al 的进一步反应 .考点:真题集萃;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1)Si原子序数为14,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2)N的原子序数为7,共排布3个能层;Cu为29号元素,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据此解答即可;(3)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晶体类型相同的,原子半径越小,熔点越高;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据此解答即可;(4)依据题意,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溶液中的硝酸根在正极放电,据此解答即可;电流发生改变,即原电池的正负极发生改变,据此分析原因即可.解答:解:(1)Si原子序数为14,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Si处于第三周期第IVA族,故答案为:三;IVA;(2)N的原子序数为7,共排布3个能层,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Cu元素为29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故其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答案为:1s22s22p3;1;(3)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由于原子序数Al<Si,故半径Al>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由于非金属性O>N,故电负性N<O;晶体类型相同的,原子半径越小,熔点越高,由于C的原子半径小于Si的原子半径,故熔点:金刚石>晶体硅;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由于SiH4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H4,故沸点CH4<SiH4,故答案为:>;<;>;<;(4)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溶液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是二氧化氮,故正极反应方程式为:2H++NO3﹣+e ﹣=NO2↑+H2O,此时溶液中的氢离子移向正极,一段时间后,由于Al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导致原电池中Al作正极,Cu作负极,故答案为:2H++NO3﹣=NO2↑+H2O;正;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Al的进一步反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元素位构性的关系、原电池工作原理,涉及电负性大小比较、原子半径大小比较等,难度不大,注意整理.26.(16分)(2015•安徽)四苯基乙烯(TPE)及其衍生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以下是TPE的两条合成路线(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省略):(1)A的名称是甲苯;试剂Y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B→C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羰基;(3)E→F的化学方程式是;(4)W是D 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②存在羟甲基(﹣CH2OH),写出W 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B的酸性比苯酚强b、D不能发生还原反应c、E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d、TPE既属于芳香烃也属于烯烃.考点:有机物的合成;分析:(1)由A的分子式与B的结构可知,应是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2)对比B、C的结构简式可知,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由B、D结构可知,含有的官能团分别为羧基、羰基;(3)E的分子式为C13H11Br,F的分子式为C13H12O,对比E的结构与F的分子式可知,B中Br原子被﹣OH取代生成F;(4)D的分子式为C13H10O,不饱和度为9,W是D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存在羟甲基(﹣CH2OH),萘环不饱和度为7,则侧链存在碳碳三键,故侧链为﹣C≡CCH2OH,萘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 原子,据此书写;(5)a.羧基酸性大于酚羟基;b.D含有苯环与羰基,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E中含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d.TPE只有含有C、H2种元素,属于烃,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烃.解解:(1)由A的分子式与B的结构可知,应是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答:化生成苯甲酸,故答案为:甲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对比B、C的结构简式可知,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由B、D结构可知,含有的官能团分别为羧基、羰基,故答案为:取代反应;羧基;羰基;(3)对比E的结构与F的分子式可知,B中Br原子被﹣OH取代生成F,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D的分子式为C13H10O,不饱和度为9,W是D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存在羟甲基(﹣CH2OH),萘环不饱和度为7,则侧链存在碳碳三键,故侧链为﹣C≡CCH2OH,萘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 原子,符合条件的W有:,故答案为:;(5)a.羧基酸性大于酚羟基,故a正确,;b.D含有苯环与羰基,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属于还原反应,故b错误;c.E中含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故c错误;d.TPE只有含有C、H2种元素,属于烃,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烃,故d正确,故选:ad.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注意根据有机物的结构与分子式进行分析解答,评:是对有机化学基础的综合考查,难度不大.27.(14分)(2015•安徽)硼氢化钠(NaBH 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 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 4,其流程如图:已知:NaBH 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1)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 除去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 ,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 煤油 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 镊子 、 滤纸 、玻璃片和小刀等;(2)请配平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NaBO 2+2 SiO 2+ 4 Na+ 2 H 2═ 1 NaBH 4+ 2 Na 2SiO 3(3)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 过滤 ;第③步分出NaBH 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 蒸馏 ;(4)NaBH 4(s )与H 2O (l )反应生成NaBO 2(s )和H 2(g ).在25℃、101kPa 下,已知每消耗3.8gNaBH 4(s )放热21.6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NaBH 4(s )+2H 2O (l )=NaBO 2(s )+4H 2(g )△H=﹣216.0kJ/mol . 考点: 真题集萃;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 实验设计题.分析: NaBO 2、SiO 2、Na 和H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aBH 4、Na 2SiO 3,NaBH 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NaBH 4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NaBH 4可溶于异丙胺,根据③知,②中加入的溶剂是异丙胺,NaBH 4溶解于异丙胺、Na 2SiO 3不溶于异丙胺,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分离,通过过量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成分是Na2SiO3;异丙胺沸点:33℃,将滤液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NaBH4,(1)为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和防止NaBH4水解,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从而排出空气和水蒸气;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等;(2)该反应中H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Na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3)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熔沸点相差较大的可以采用蒸馏方法;(4)n(NaBH4)==0.1mol,在25℃、101kPa下,每消耗0.1molNaBH4(s)放热21.6kJ,则消耗1molNaBH4(s)放热216.0kJ,据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NaBO2、SiO2、Na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aBH4、Na2SiO3,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NaBH4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NaBH4可溶于异丙胺,根据③知,②中加入的溶剂是异丙胺,NaBH4溶解与异丙胺、Na2SiO3不溶于异丙胺,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分离,通过过量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成分是Na2SiO3;异丙胺沸点:33℃,将滤液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NaBH4,(1)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NaBH4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钠极易和空气中氧气、和水反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为隔绝空气和水,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时,需要镊子夹取钠、用滤纸吸煤油,所以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等,故答案为:除去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煤油;镊子、滤纸;(2)该反应中H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Na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转移电子总数为4,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NaBO 2+2SiO 2+4Na+2H 2═NaBH 4+2Na 2SiO 3,故答案为:1;2;4;2;1;2;(3)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②中加入的溶剂是异丙胺,NaBH 4溶解与异丙胺、Na 2SiO 3不溶于异丙胺,所以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过滤;熔沸点相差较大的可以采用蒸馏方法,异丙胺沸点:33℃,将滤液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NaBH 4, 故答案为:过滤;蒸馏;(4)NaBH 4(s )与H 2O (l )反应生成NaBO 2(s )和H 2(g ),n (NaBH 4)==0.1mol ,在25℃、101kPa 下,每消耗0.1molNaBH 4(s )放热21.6kJ ,则消耗1molNaBH 4(s )放热216.0kJ ,则热化学方程式为NaBH 4(s )+2H 2O (l )=NaBO 2(s )+4H 2(g )△H=﹣216.0kJ/mol ,故答案为:NaBH 4(s )+2H 2O (l )=NaBO 2(s )+4H 2(g )△H=﹣216.0kJ/mol .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涉及物质分离提纯、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且较基础,难点是分析流程图中发生的反应、基本操作等,题目难度中等.28.(14分)(2015•安徽)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 2气体通入0.1mol •L ﹣1的Ba (NO 3)2溶液中,得到了BaSO 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 2,该小组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溶液中的NO 3﹣ 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 2; (1)验证假设一该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在盛有不含O 2的25mL0.1mol •L ﹣1BaCl 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 2气体.无现象 假设一成立实验2: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1Ba(NO3)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生成白色沉淀(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实验1中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SO2溶于水后生成H2SO3;V1时,实验2中溶液pH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SO2+2H2O+2NO3﹣=2NO+4H++3SO42﹣.(3)验证假设二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4)若假设二成立,请预测: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足量的O2和KNO3氧化相同的H2SO3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应后两溶液的pH前者小于(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理由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明,足量的O2和NO3﹣分别氧化相同的H2SO3,生成的H+的物质的量前者大于后者.考点:真题集萃;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1)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亚硫酸是弱酸不能制备盐酸,故实验1无现象;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生成H2SO3,亚硫酸电离出氢离子:H2SO3⇌2H++SO32﹣,H+、NO3﹣结合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NO3,硝酸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古今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声明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解析版】2015安徽高考终极押题卷理综化学试题
2015安徽高考理综化学押题卷7.氨硼烷(NH3BH3)是储氢量最高的化学氢化物储氢材料之一。
室温下,NH3BH3是一种无色分子晶体,其可以与水发生催化脱氢反应:。
少量氨硼烷可以由硼烷(B2H6)和NH3合成。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催化脱氢反应中NH3BH3作还原剂B.NH4BO2和NH3 BH3含有完全相同的化学键C.元素N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D.0.1 mol NH3BH3发生催化脱氢反应,可以生成标准状况下6.72 L H28.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9.常温下,某无色溶液用激光笔照射无丁达尔现象,加入FeCl3后溶液显色。
下列各组微粒在此溶液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Na+、K+、Fe2+、Cl-B.K+、Fe3+、NO3-、Fe(OH)3(胶体)C.Cl-、SCN-、NH4+、葡萄糖分子D.OH-、Na+、苯酚、Br-10.现代工业生产中常用电解氯化亚铁的方法制得氯化铁溶液吸收有毒的硫化氢气体。
工艺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H +从电解池左槽迁移到右槽。
B. 右槽的反应式:2H ++2e -=H 2↑C. 左槽中发生的反应是:2Cl --2e -=Cl 2↑D. FeCl 3溶液可以循环利用。
11. 下列有关元素及其形成的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的单质只有还原性,其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的单质常温下均为固体C.将CO 2通入CaCl 2澄清溶液中最终溶液仍为澄清D.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12. 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A 、B 气体充入密闭容器,发生反应 A(g)+B(g)xC(?)+3D(?)。
反应平衡后,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物质A 的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x=2,C 为气态,D 可能为气态也可能为非气态 B .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C .其他条件不变,若向容器中加入少量C ,A 的平衡转化率不变D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c(C)]2/c(A) ·c(B),且温度升高,K 值增大13. 工业上常利用Na 2SO 3溶液作为吸收液脱除硫酸工厂烟气中的SO 2。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6分)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2.(6分)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A B.B C.C D.D3.(6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4.(6分)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 ﹣+2Fe3++H20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5.(6分)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N2(g)+O2(g)⇌2NO(g),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T℃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B.T℃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6.(6分)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7.(6分)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
化学高考模拟卷-高三化学试题含答案-阜阳市阜阳一中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
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届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 C:12 H:1 O:16 N:14 Ca:40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120分)7.2004年7月,德俄两国科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聚合成高聚氮晶体, 该晶体中相邻氮原子间以氮氮单键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每个氮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这种高聚氮的N-N键键能为160 kJ/mol (N2的键能为942 kJ/mol)。
下列有关高聚氮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晶体中每个氮原子与其它3个氮原子相连B.该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它与N2属于同素异形体C.高聚氮爆炸后生成氮气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理论上该高聚氮可作为高能炸药,D.高聚氮转化为氮气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解析】A、每个氮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因此该晶体中每个氮原子与其它3 个氮原子相连,正确;B、该晶体中相邻氮原子间以氮氮单键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与原子晶体的结构类似,因此属于原子晶体,与N2属于同素异形体,正确;C、高聚氮爆炸后生成大量的氮气,可以做高能炸药,正确;D、高聚氮转化为氮气,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8.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
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的ΔH>0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D.根据图④,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答案】D【解析】A、交点处说明达到平衡。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即此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错误;B、2A(g)+2B(g) 3C(g)+D(s),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系数和相等,改变压强时,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百分含量减小,错误;C、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生成强电解质乙酸铵,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过量时,导电能力减弱,错误;D、pH=4时,Fe3+完全沉淀,因此可向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除去Fe3+,正确。
化学参考答案
2015年安徽省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参考答案(理综化学)7.A 解析:六次甲基四胺属于共价化合物,A说法正确;分析该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只存在极性键,不存在非极性键,B说法错误;生成该物质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说法错误;1.4g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共含有6.02×1021个分子,D说法错误。
8.D 解析:Al3+与HS−会双水解,Cu2+与HS−反应生成CuS黑色沉淀,或HS−被ClO−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A叙述错误;该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2Fe3+==S↓+2Fe2++H+,B叙述错误;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SO2+2H+==3S↓+2H2O,C叙述错误。
9.C 解析:A操作是除去碱式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A错误;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B错误;除去碳酸钠粉末中混有少量的碳酸氢钠,可采用灼烧的方法使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C正确;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反应的副产物SO2也能使溴水褪色,故不能证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D错误。
10.B 解析: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A图像错误;增大N2O5的物质的量,会使N2O5的转化率减小,B图像正确;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C图像错误;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知T2>T1,升温平衡正向移动,NO2的体积分数增大,D图像错误。
11.D 解析:根据H+ 向阴极移动知a端连接电源的负极,b端应连接电源的正极,A 说法错误;a端所连电极为阴极,其阴极反应式为SO2+4H++4e-==S↓+2H2O,B说法错误;C选项未给出标准状况下,故错误。
12.C 解析: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导致杀菌消毒,A说法错误;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均可生成氧气,是供氧剂的依据,B说法错误;锌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形成原电池后活泼金属被腐蚀,保护了正极金属,C说法正确;NH+4与CO2-3水解相互促进,但总体水解程度仍很小,在溶液中可大量共存,草木灰和NH4Cl混合使用,相互水解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解释不正确,D说法错误。
江淮名校2015届徽典高考·最后一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江淮名校2015届徽典高考·最后一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命题单位:安师大附中(生物、化学)蚌埠二中(物理) 审题单位:芜湖一中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1L0.1mol·L-1NaHCO3溶液中氧原子数为0.3N AB.1molC2H6O中含C-H键的数目为10N AC.在反应KClO3+6HCl=KClO+3Cl2↑+3H2O中,每转移2mole-,则有N A个氯分子生成D.常温常压下,26g乙炔中含π键为2N A,8.铁铵矾[NH4Fe(SO4)2·12H2O]是用标准NH4SCN溶液滴定Ag+的指示剂[K sp(AgSCN)=4.9×10-13]。
对铁铵矾溶液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离子浓度:c(SO42-)>c(Fe2+)>c(NH4+)>c(H+)>c(OH-)B.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u、苯酚、H2SO4、Ca2+C.加入过量Ba(OH)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Fe3++NH4++2SO42-+2Ba2++4OH-=Fe(OH)3↓+2BaSO4↓+NH3·H2OD.滴定Ag+的终点判断是:滴入最后一滴NH4SCN溶液,溶液变红色且半分钟不褪9.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实验I:制取并收集氢气B.实验II:验证葡萄糖的还原性C.实验III: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D.实验Ⅳ: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10.已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W(g)+Z(g) ΔH<0(X物质易被液化)。
【精编版】2015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O-16 Na-23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本卷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下图。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A.分子式为C3 H2O3B.分子中含有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答案】A【解析】A、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各有一个氢原子,所以分子式为C3H2O3,故A正确;B、分子中的单键为σ键,一共有8个,故B错误;C、该分子中碳碳双键属于非极性键,故C错误;D、此选项没有说明温度和压强,所以所得到的CO2的体积是不确定的,故D错误;此题选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主要考查化学键的类型和极性,同时也涉及到有机物燃烧产物的判断和相关计算。
8.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的是【答案】B【解析】A、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故A错误;B、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可以用洗气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故B正确;C、分液时,下层溶液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应该从上口倒出,苯溶液密度小,应该从上口倒出,故C错误;D、酸式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故读数为:11.80mL,故D错误;此题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础,属于中等难度题型,实验包括溶液的配置、杂质的去除、萃取实验、滴定实验,考点中包含了实验仪器的选择,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对数据的处理等知识。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D.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答案】C【解析】A、Na2CO3固体受热不分解,故A错误;B、Fe(OH)3胶体是红褐色的,故B错误;C、这三种气体都不与浓硫酸反应,都可用浓硫酸干燥,故C正确;D、SiO2和氢氟酸反应,没有生成盐,不是两性氧化物,故D错误;此题选C。
【化学】2015年安徽省“淮南一中蒙城一中颍上一中怀远一中”四校联考高考模拟试卷
2015年安徽省“淮南一中蒙城一中颍上一中怀远一中”四校联考高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一、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Al27S32Cu641.(6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制取金刚石的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4Na+3CO22Na2CO3+C,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2.(6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下列有关Na2S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3.(6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碳酸甲乙酯(CH3OCOOC2H5)是一种理想的锂电池有机电解液.生成碳酸甲乙酯的原理为:C2H5OCOOC2H5(g )+CH3OCOOCH3(g)⇌2CH3OCOOC2H5(g).其它条件相同时,CH3OCOOCH3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反应物配比(R=n(C2H3OCOOC2H5):n(CH3OCOOCH3)的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反应物配比分别为1:1、2:1、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4.(6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该电池反应为:Mg+ClO ﹣+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2O═Mg(OH)2+Cl5.(6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6.(6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室温下,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Ka=7.(6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常温下,0.2mol•L﹣1NaHA与等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15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H、C、N、Cl、Na、A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1)H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C的基态原子核外有对成对电子;Cl原子的价电子表示式.(2)用“>”、“=”、“<”填空(3)用电子式表示Na Cl的形成过程:.(4)已知在常温常压下:写出H2与Cl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9.(15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醋酸乙烯酯是制备聚乙烯醇的原料,用途广泛.某种制备醋酸乙烯酯的流程如下:(1)醋酸乙烯酯中官能团的名称:;反应类型:①,②.(2)HO﹣CH2﹣CHO的名称(系统命名)是.(3)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4)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醋酸乙烯酯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分子中含有环的结构②1mol该物质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1mol气体.③核磁共振氢谱只显示3个吸收峰且峰的高度相同(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取乙烯采取水浴加热b.硫酸氢乙酯可以与氨气反应生成盐c.乙炔中含有的乙烯杂质可以通过酸性高锰酸钾除去d.A和B都含有π键.10.(14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聚合氯化铝(化学式为[Al2(OH)n Cl6﹣n•XH2O]m)晶体是一种高效无机水处理剂,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工艺流程,制备原料主要是铝加工行业的废渣铝灰,主要含Al2O3、Al,含有SiO2等杂质.(1)试剂X(写名称)是,操作2包含过滤、和干燥.(2)生产过程中操作1的操作步骤.(3)当n=1时,制备Al2(OH)n Cl6﹣n•XH2O的离子方程式:.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溶液中pH,过小,则氯化铝水解不完全,且n值偏小,产品产量质量会降低.而pH过大,产量也会降低,其原因是.(4)工业上采用电解装置制取活泼金属铝,若阳极产生的氧气全部与石墨电极反应生成CO和CO2气体,若生产中每生成8.1gAl,阳极损失石墨3.0g,则理论上产生CO的物质的量是.11.(14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兴趣小组探究锌片与盐酸、醋酸反应时,浓度或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他们准备了以下化学用品:0.20mol/L与0.40mol/L的HCl溶液、0.2mol/L与0.40mol/L的CH3COOH溶液、0.10mol/L CuCl2、锌片(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秒表、碳棒、导线、烧杯、几支试管和胶头滴管,酸液温度控制为298K和308K.(1)酸液都取足量、相同体积,请你帮助完成以下面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2)若(1)中实验①锌片消失的时间是20s,则锌片剩余质量与时间关系图如上图.假设:该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温度相同、浓度相同时,醋酸的平均反应速度是盐酸的1/2.请你在此图中大致画出“实验②”(用实线)、“实验④中醋酸实验”(用虚线)的锌片质量与时间关系曲线.(3)某实验小组在做(1)中实验④时误加少量0.10mol/L CuCl2溶液,发现反应速率与(1)中实验①接近.该组同学对影响因素提出如下假设,请完成假设三:假设一:Cu2+对该反应起催化剂作用假设二:Cl﹣对该反应起催化剂作用假设三:…(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三是否成立,写出实验步骤及预期现象:2015年安徽省“淮南一中蒙城一中颍上一中怀远一中”四校联考高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Al27S32Cu641.(6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制取金刚石的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4Na+3CO22Na2CO3+C,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22Na2.(6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下列有关Na2S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3.(6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碳酸甲乙酯(CH3OCOOC2H5)是一种理想的锂电池有机电解液.生成碳酸甲乙酯的原理为:C2H5OCOOC2H5(g )+CH3OCOOCH3(g)⇌2CH3OCOOC2H5(g).其它条件相同时,CH3OCOOCH3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反应物配比(R=n(C2H3OCOOC2H5):n(CH3OCOOCH3)的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反应物配比分别为1:1、2:1、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k==94.(6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该电池反应为:Mg+Cl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H2O═Mg(OH)2+Cl5.(6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6.(6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室温下,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Ka===7.(6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常温下,0.2mol•L﹣1NaHA与等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15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H、C、N、Cl、Na、A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1)H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周期第ⅠA族;C的基态原子核外有2对成对电子;Cl原子的价电子表示式3S23P5.(2)用“>”、“=”、“<”填空(3)用电子式表示Na Cl的形成过程:.(4)已知在常温常压下:写出H2与Cl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H=(a+c﹣2b)kJ•mol﹣1;.,;9.(15分)(2015•蒙城县校级模拟)醋酸乙烯酯是制备聚乙烯醇的原料,用途广泛.某种制备醋酸乙烯酯的流程如下:(1)醋酸乙烯酯中官能团的名称:酯基、碳碳双键;反应类型: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2)HO﹣CH2﹣CHO的名称(系统命名)是2﹣羟基乙醛.(3)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2CH3CHO+O22CH3COOH.(4)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醋酸乙烯酯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分子中含有环的结构②1mol该物质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1mol气体.③核磁共振氢谱只显示3个吸收峰且峰的高度相同。
安徽省阜阳市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卷
安徽省阜阳市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8高二下·张家口期末)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A . 纤维素、脂肪B . 蛋白质、淀粉C . 蛋白质、烃D . 淀粉、油脂2. (2分) (2018高一上·湖南期中) 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 .B .C .D .3. (2分) (2016高二上·淅川开学考)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 用纯碱溶液溶解苯酚:CO32﹣+C6H5OH→C6H5O﹣+HCO3﹣B . 用强碱溶液吸收工业制取硝酸尾气:NO+NO2+2OH﹣═2NO3﹣+H2OC . 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MNO2+4HCl(浓) Mn2++2Cl﹣+Cl2↑+2H2OD . 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4. (2分)在常温常压下,a,b,c,d四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以等物质的量混合的两种气体。
a试管内是NO2和O2,b试管内是Cl2和SO2 , c试管内是NO和O2 , d试管内是O2和H2。
将四支试管迅速同时倒立于水中,最终水面上升高度h的比较,正确的是()A . hb>hc>ha>hdB . hc>ha>hb>hdC . hd>ha>hc>hbD . hb>ha>hc>hd5. (2分) (2016高二上·宁德期中) 对外加电流的金属保护中,被保护的金属()A . 与电源的正极相连B . 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C . 与电源的负极相连D . 与另一种活泼性较差的金属相连6. (2分) CH3CH=CHCl能发生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褪色⑤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⑥与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A . 以上反应均可发生B . 只有⑦不能发生C . 只有⑥不能发生D . 只有②不能发生7. (2分) (2019高二下·杭州月考) 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室温下)()A . 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B . 铵盐受热易分解C . 0.1mol·L-1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D . 0.1mol·L-1氯化铵溶液的pH为5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23分)8. (6分)现有下列仪器:(1)海水蒸馏是由海水获得淡水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实验室组成一套蒸馏装置肯定需要上述仪器中的一部分,按照实验仪器由下向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这些仪器依次是________;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填仪器名称);仪器F的冷凝水应当从________ 口流出.(2)海带等藻类物质经过处理后可以得到碘水,欲从碘水中提取碘需要上述仪器中的(填字母)________ ;该仪器名称为________ ;向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以提取碘单质的实验操作称为________ ;静置分层后,单质碘主要溶解在________ (填溶剂名称)中,该层此时的颜色为________9. (6分)(2020·台州模拟) 乳酸亚铁晶体〔CH3CH(OH)COO〕2Fe·2H2O是一种很好的食品铁强化剂,可由乳酸钙与FeCl2反应制得,制备流程如下: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已知:①潮湿的乳酸亚铁易被氧化②物质的溶解性:乳酸钙: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乳酸亚铁:溶于冷水和热水,难溶于乙醇。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一中高考化学模拟最后一卷(含解析)
2015年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一中高考化学模拟最后一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1.化合物A是近年来采用的锅炉水添加剂,其结构简式如图,A能除去锅炉水中溶解的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B. A分子中所含的O﹣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0:1C. 1 mol A所含有的电子数为44N A(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D. 1 molA与O2反应生成CO2、N2、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2.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甲基橙溶液呈黄色的溶液,一定能大量存在的离子Na+、Fe3+、Cl﹣、SO42﹣B 在久置的氯水中能大量共存的微粒K+、Al3+、NO3﹣、HCOOHC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Al3+沉淀完全: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D 1L0.1mol/LCuSO4溶液和足量的Ca充分反应最终生成6.4gCuA. A B. B C. C D. D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 测量等浓度的Na2CO3与C6H5ONa溶液的pH Na2CO3溶液的pH大于C6H5ONa的pH H2CO3的酸性大于C6H5OHB 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SO2具有漂白性C 取少量的变质FeCl2晶体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FeCl2未完全变质D 向苯酚的苯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上层为苯,下层为NaOH与苯酚钠的混合溶液A. A B. B C. C D. D4.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FeO和CO,发生下列反应FeO(s)+CO (g)═Fe(s)+CO2(g),在T1、T2温度下,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取出适当铁可提高CO的转化率C.该反应的△H<0,K1<K2=1.5D.当反应进行到t1时刻仅改变一个条件,可能是通入了氮气5.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左槽溶液逐渐由黄变蓝,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左槽的惰性电极为该电池的正极,右槽的电极反应式为V2+﹣e﹣=V3+B.充电过程中H+由右槽定向移动到左槽C.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VO2++2H++e﹣=VO2++H2OD.若充电时,左槽溶液中n(H+)的变化量为2mol,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个6.室温下,将0.1000mol/LNaOH溶液滴入20.00ml 0.1000mol/L CH3COOH溶液中,溶液pH 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3mol/LB. b点:c(CH3COO﹣)>c(CH3COOH)>c(Na+)>c(H+)>c(OH﹣)C. c点:c(Na+)=c(CH3COOH)+c(CH3COO﹣)D. d点:c(OH﹣)﹣c(H+)=c(CH3COOH)7.图象能直观地反映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及规律,下列各图象与描述相符的是()A.此图表示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图,该反应不可能为吸热反应B.此图中X可以是H2S,W可以是O2C.此图表示向AlCl3、MgCl2的混合液中逐滴滴入NaOH至过量D.此图可以用来直接处理像H2S、Cl2、NO等尾气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相关信息X 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Y Y的一种核素常用于考古且其一种同素异形体是较软的物质之一.Z Z是其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元素.W W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1)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W的基态原子核外有个未成对电子.(2)Z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熔点(填“高”或“低”),原因是(3)X与Y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以直线型存在的4核分子中σ键与π键之比为,(4)Z与X组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还原性较强,试写出还原CuO且产物对环境无污染的化学方程式:(5)可用YX4还原ZOx以消除污染.YX4(g)+4ZO2(g)=4ZO(g)+YO2(g)+2X2O(g)△H=﹣574.0KJ⁄molYX4(g)+4ZO(g)=2Z2(g)+YO2(g)+2X2O(g) H=﹣1160.0KJ/mol试写出YX4还原ZO2至Z2的热化学方程式:.9.二氯烯丹是一种播前除草剂,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D在反应⑤中能生成的E,其结构只有一种可能.(1)写出下列反应的类型:反应①是,反应③是.(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C(3)B的系统命名为,E中官能团的结构式(4)ClCH2﹣CHCl﹣CH2Cl与NaOH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写出C的同分异构体(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种峰)(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到B的反应条件为加热 b.E到二氯烯丹的反应为加成c.D碱性水解的产物之一分子式为C3H6O2 d.二氯烯丹酸性水解可生成CO2.10.NiSO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可由电镀废渣(除镍外,还含有铜、锌、铁等元素)为原料获得.操作步骤如下:(1)向滤液Ⅰ中加入FeS是为了生成难溶于酸的硫化物沉淀而除去Cu2+、Zn2+等杂质,则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为:.(2)对滤液Ⅱ的操作,请回答:①往滤液Ⅱ中加入H2O2的离子方程式:.②调滤液ⅡpH的目的是.③检验Fe3+是否除尽的操作和现象是:.(3)滤液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iSO4,加Na2CO3过滤后得到NiCO3固体,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4,这两步操作的目的是.(4)得到的NiSO4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一系列操作可得到NiSO4•6H2O晶体,请回答:①在进行蒸发浓缩操作时,加热到(描述实验现象),则停止加热.②为了提高产率,过滤后得到的母液要循环使用,则应该回流到流程中的位置.(填a、b、c、d)③如果得到产品的纯度不够,则应该进行操作(填操作名称).11.某学习小组对“部分酸碱盐溶解性表”中碳酸亚铁的性质设计实验探究.(一)制备碳酸亚铁.将一定量新制备的硫酸亚铁溶液和过量的碳酸氢铵溶液混合产生大量沉淀和气体.(1)写出离子方程式:.(二)探究碳酸亚铁的热稳定性(加热仪器省略)连接仪器、装药品.打开K,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然后,用酒精喷灯在A处加热玻璃管,观察B瓶溶液变浑浊.待固体分解完后,继续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2)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B瓶现象能说明.(3)停止加热之前,是否拆开A、B之间橡胶管?答:;理由是.(三)探究碳酸亚铁还原性【查阅资料】①氧化亚铁是一种黑色粉末,它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就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②碳酸亚铁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铁.(4)探究碳酸亚铁和氧气反应后的固体成分:【提出设想】假设1 固体成分是氧化铁;假设2 固体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假设3 .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一(限选试剂:2.00mol/L的H2SO4、HCI、HNO3;KSCN溶液、KMnO4溶液、NaOH溶液、H2O2溶液)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5)定量探究:取23.2g纯净固体碳酸亚铁,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净减少7.2g.通过计算确定固体成分是.2015年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一中高考化学模拟最后一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1.化合物A是近年来采用的锅炉水添加剂,其结构简式如图,A能除去锅炉水中溶解的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B. A分子中所含的O﹣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0:1C. 1 mol A所含有的电子数为44N A(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D. 1 molA与O2反应生成CO2、N2、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A.N原子为sp3杂化,为三角锥型;B.单键为O﹣键,双键中含1个O﹣键和1个π键;C.A中含4个N原子、6个H原子、1个C原子、1个O原子;D.A中C、N、H的原子个数比为1:4:6.解答:解:A.N原子为sp3杂化,为三角锥型,则A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故A错误;B.单键为O﹣键,双键中含1个O﹣键和1个π键,则A分子中所含的O﹣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1:1,故B错误;C.A中含4个N原子、6个H原子、1个C原子、1个O原子,则1molA中含电子为1mol×(7×4+6×1+6+8)=48mol,即电子数为48N A,故C错误;D.A中C、N、H的原子个数比为1:4:6,则1 molA与O2反应生成CO2、N2、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考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及原子的杂化、共价键的类型等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原子守恒及氨气的结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2.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甲基橙溶液呈黄色的溶液,一定能大量存在的离子Na+、Fe3+、Cl﹣、SO42﹣B 在久置的氯水中能大量共存的微粒K+、Al3+、NO3﹣、HCOOHC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Al3+沉淀完全: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D 1L0.1mol/LCuSO4溶液和足量的Ca充分反应最终生成6.4gCuA. A B. B C. C D. D考点: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甲基橙溶液呈黄色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B.久置的氯水呈酸性;C.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当Al3+恰好全部沉淀时,反应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铝、硫酸钾;D.Ca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生成氢氧化铜.解答:解:A.甲基橙的变色范围3.1﹣4.4,溶液呈黄色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如呈碱性,则Fe3+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久置的氯水呈酸性,酸性条件下NO3﹣、HCO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 错误;C.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当Al3+恰好全部沉淀时,离子方程式为: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故C正确;D.Ca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生成氢氧化铜,没有铜生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离子反应,侧重于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离子的性质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难度不大.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 测量等浓度的Na2CO3与C6H5ONa溶液的pH Na2CO3溶液的pH大于C6H5ONa的pH H2CO3的酸性大于C6H5OHB 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SO2具有漂白性C 取少量的变质FeCl2晶体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FeCl2未完全变质D 向苯酚的苯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上层为苯,下层为NaOH与苯酚钠的混合溶液A. A B. B C. C D. 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酸的酸性越强,其相应的钠盐溶液pH越小;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氯离子生成氯气;D.苯酚和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苯酚钠,水的密度大于苯且二者不互溶.解答:解: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的pH大于C6H5ONa的pH,说明HCO3﹣的酸性小于C6H5OH的酸性,故A错误;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溴氧化生成硫酸,二氧化硫体现还原性,故B错误;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氯离子生成氯气而导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说明氯化亚铁未完全变质,结论错误,故C错误;D.苯酚和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苯酚钠,水的密度大于苯且二者不互溶,所以水和苯混合时,苯在上层、水在下层,所以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从操作规范性、物质性质来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C.4.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FeO和CO,发生下列反应FeO(s)+CO (g)═Fe(s)+CO2(g),在T1、T2温度下,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取出适当铁可提高CO的转化率C.该反应的△H<0,K1<K2=1.5D.当反应进行到t1时刻仅改变一个条件,可能是通入了氮气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结合图可知,温度为T1先到达平衡,所以T1>T2,T1时消耗FeO为2.0﹣1.0=1.0mol,所以生成二氧化碳为1.0mol,又T2时生成二氧化碳为1.2mol,所以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又CO变成二氧化碳,所以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一直增大;B.改变纯固体平衡不移动;C.根据以上分析,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高平衡常数越小;D.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不反应的气体,平衡不移动;解答:解:结合图可知,温度为T1先到达平衡,所以T1>T2,T1时消耗FeO为2.0﹣1.0=1.0mol,所以生成二氧化碳为1.0mol,又T2时生成二氧化碳为1.2mol,所以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又CO变成二氧化碳,所以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一直增大,故A错误;B.因为铁为纯固体,所以取出适当铁,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高平衡常数越小,即△H<0,K1<K2==1.5,故C正确;D.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不反应的氮气气体,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中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分析,涉及了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影响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根据图象判断反应为放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把握图象中曲线的变化特点,明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5.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左槽溶液逐渐由黄变蓝,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左槽的惰性电极为该电池的正极,右槽的电极反应式为V2+﹣e﹣=V3+B.充电过程中H+由右槽定向移动到左槽C.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VO2++2H++e﹣=VO2++H2OD.若充电时,左槽溶液中n(H+)的变化量为2mol,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个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当左槽溶液逐渐由黄变蓝,V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4价,该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充电过程中,右槽为阴极,V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C.放电时,氢离子向正极移动;D.充电时,若转移的电子数为3.01×1023个即物质的量为0.5mol,根据转移电子和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式判断.解答:解:A.当左槽溶液逐渐由黄变蓝,V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4价,该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原电池的正极,右槽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V2+﹣e﹣=V3+,故A正确;B.充电过程中,右槽为阴极,阳离子移向阴极,H+由左槽定向移动到右槽,故B错误;C.充电时,左槽为阳极,左槽发生的反应为VO2++H2O═VO2++2H++e﹣,故C错误;D.充电时,左槽发生的反应为VO2++H2O═VO2++2H++e﹣,当转移电子为1mol时,生成氢离子为2mol,此时氢离子参与正极反应,通过交换膜定向移动使电流通过溶液,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可形成电流,通过1mol电子,则左槽溶液中n(H+)的变化量为2mol﹣1mol=1mol,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根据充放电时各个电极上得失电子来分析解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根据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书写,难度中等.6.室温下,将0.1000mol/LNaOH溶液滴入20.00ml 0.1000mol/L CH3COOH溶液中,溶液pH 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3mol/LB. b点:c(CH3COO﹣)>c(CH3COOH)>c(Na+)>c(H+)>c(OH﹣)C. c点:c(Na+)=c(CH3COOH)+c(CH3COO﹣)D. d点:c(OH﹣)﹣c(H+)=c(CH3COOH)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分析:A.a点为醋酸溶液显酸性,水的电离受到抑制;B.b点NaOH为10mL,醋酸只反应的一半,溶液的溶质为醋酸和醋酸钠;C.c点溶液显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分析;D.d点醋酸与NaOH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根据质子守恒分析.解答:解:A.a点为醋酸溶液显酸性,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则由水电离出的c(H+)<1.0×10﹣7mol/L,故A错误;B.b点NaOH为10mL,醋酸只反应的一半,溶液的溶质为醋酸和醋酸钠,而且二者的物质的量相同,溶液显酸性,则c(CH3COO﹣)>c(Na+)>c(CH3COOH)>c(H+)>c(OH﹣),故B错误;C.c点溶液显中性,则c(H+)=c(OH﹣),电荷守恒为c(Na+)+c(H+)=c(OH﹣)+c(CH3COO﹣),故C错误;﹣),则c(Na+)=c(CH3COOD.d点醋酸与NaOH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中质子守恒为c(OH﹣)=c(H+)+c(CH3COOH),则c(OH﹣)﹣c(H+)=c(CH3COOH),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溶液的有关计算,要解题时要分清楚每个状态时溶液的组成情况,并注意各种守恒思想的灵活利用,题目难度中等.7.图象能直观地反映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及规律,下列各图象与描述相符的是()A.此图表示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图,该反应不可能为吸热反应B.此图中X可以是H2S,W可以是O2C.此图表示向AlCl3、MgCl2的混合液中逐滴滴入NaOH至过量D.此图可以用来直接处理像H2S、Cl2、NO等尾气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尾气处理装置.专题:图示题.分析:A、某些吸热反应开始需要持续加热,反应速率开始增大,但随反应物浓度减小,但随反应物浓度减小,所以反应速率减小;B、H2S与氧气反应,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硫,氧气不足时生成S,S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C、向AlCl3、MgCl2的混合液中逐滴滴入NaOH,开始就生成沉淀;D、NO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解答:解:A、某些吸热反应开始需要持续加热,反应速率开始增大,但随反应物浓度减小,所以速率减小,所以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可能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H2S与氧气反应,氧气充足时2H2S+3O2═2SO2+2H2O,氧气不足时2H2S+O2═2S↓+2H2O,S+O2=SO2,符合图示关系,故正确;C、起点不对,故C错误;D、NO不能与NaOH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根据图象考查了,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与量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氢氧化铝的两性、尾气处理,题目难度中等.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相关信息X 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Y Y的一种核素常用于考古且其一种同素异形体是较软的物质之一.Z Z是其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元素.W W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1)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VA 族,W的基态原子核外有 4 个未成对电子.(2)Z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熔点NH3(填“高”或“低”),原因是NH3分子间形成氢键(3)X与Y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以直线型存在的4核分子中σ键与π键之比为3:2 ,(4)Z与X组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还原性较强,试写出还原CuO且产物对环境无污染的化学方程式:2NH3+3CuO═3Cu+N2+3H2O(5)可用YX4还原ZOx以消除污染.YX4(g)+4ZO2(g)=4ZO(g)+YO2(g)+2X2O(g)△H=﹣574.0KJ⁄molYX4(g)+4ZO(g)=2Z2(g)+YO2(g)+2X2O(g) H=﹣1160.0KJ/mol试写出YX4还原ZO2至Z2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0KJ⁄mol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则X为H元素;Y的一种核素常用于考古且其一种同素异形体是较软的物质之一,则Y为C元素;Z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元素,则Z为N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则W为Fe,据此解答.解答:解: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则X为H元素;Y的一种核素常用于考古且其一种同素异形体是较软的物质之一,则Y为C元素;Z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元素,则Z为N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则W为Fe.(1)Z为N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VA族,W为Fe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3d能级有4个未成对电子,故答案为:二、VA;4;(2)NH3分子间形成氢键,熔点高于CH4,故答案为:NH3;NH3分子间形成氢键;(3)H与C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以直线型存在的4核分子为H﹣C≡C﹣H,分子中σ键与π键之比为 3:2,故答案为:3:2;(4)Z与X组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还原性较强,该气体为NH3,还原CuO生成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应生成Cu、氮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3CuO═3Cu+N2+3H2O,故答案为:2NH3+3CuO═3Cu+N2+3H2O;(5)已知: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0KJ⁄mol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0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可得: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0KJ⁄mol,故答案为: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0KJ⁄mol.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9.二氯烯丹是一种播前除草剂,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D在反应⑤中能生成的E,其结构只有一种可能.(1)写出下列反应的类型:反应①是取代反应,反应③是消去反应.(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C(3)B的系统命名为3﹣氯﹣1﹣丙烯,E中官能团的结构式:﹣Cl、(4)ClCH2﹣CHCl﹣CH2Cl与NaOH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CH2﹣CHCl﹣CH2Cl+3NaOH HOCH2﹣CHOH﹣CH2OH+3NaCl(5)写出C的同分异构体(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种峰)(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da.A到B的反应条件为加热 b.E到二氯烯丹的反应为加成c.D碱性水解的产物之一分子式为C3H6O2 d.二氯烯丹酸性水解可生成CO2.考点: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推断.分析:A与氯气反应生成B,B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则B为ClCH2CH=CH2,反应①为取代反应,A为CH3CH=CH2.反应③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C,C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由E的产物结构,可知E为ClCH2CCl=CHCl,D在反应⑤中能生成的E,其结构只有一种可能,则D为ClCH2CCl2CH2Cl,C为,据此解答.解答:解:A与氯气反应生成B,B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则B为ClCH2CH=CH2,反应①为取代反应,A为CH3CH=CH2.反应③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C,C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由E的产物结构,可知E为ClCH2CCl=CHCl,D在反应⑤中能生成的E,其结构只有一种可能,则D为ClCH2CCl2CH2Cl,C为.(1)反应①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③属于消去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消去反应;(2)由上述分析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3)B为ClCH2CH=CH2,系统命名为:3﹣氯﹣1﹣丙烯,E为ClCH2CCl=CHCl,含有官能团的结构式为:﹣Cl、,故答案为:3﹣氯﹣1﹣丙烯;:﹣Cl、;(4)ClCH2﹣CHCl﹣CH2Cl与NaOH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CH2﹣CHCl﹣CH2Cl+3NaOH HOCH2﹣CHOH﹣CH2OH+3NaCl,故答案为:ClCH2﹣CHCl﹣CH2Cl+3NaOH HOCH2﹣CHOH﹣CH2OH+3NaCl;(5)C()的同分异构体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种峰,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6)a.A到B是烯烃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反应条件为加热,故a正确;b.E到二氯烯丹的反应为取代反应,故b错误;c.D为ClCH2CCl2CH2Cl,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得到HOCH2COCH2OH,分子式为C3H6O2,故c正确;d.二氯烯丹中羰基与N原子、S原子之间形成的键,与肽键、酯基性质相似,酸性水解得到碳酸,进而分解生成CO2,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充分利用有机物的结构进行分析解答,较好的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10.NiSO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可由电镀废渣(除镍外,还含有铜、锌、铁等元素)为原料获得.操作步骤如下:(1)向滤液Ⅰ中加入FeS是为了生成难溶于酸的硫化物沉淀而除去Cu2+、Zn2+等杂质,则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为:FeS+Cu2+=CuS+Fe2+.(2)对滤液Ⅱ的操作,请回答:①往滤液Ⅱ中加入H2O2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 H2O .②调滤液ⅡpH的目的是除去Fe3+.③检验Fe3+是否除尽的操作和现象是:用试管取少量滤液Ⅲ,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无颜色变化,则Fe3+已除净.(3)滤液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iSO4,加Na2CO3过滤后得到NiCO3固体,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4,这两步操作的目的是增大NiSO4的浓度,利于蒸发结晶(或富集NiSO4).(4)得到的NiSO4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一系列操作可得到NiSO4•6H2O晶体,请回答:①在进行蒸发浓缩操作时,加热到液表面形成晶体薄膜(或者有少量晶体析出)(描述实验现象),则停止加热.②为了提高产率,过滤后得到的母液要循环使用,则应该回流到流程中的 d 位置.(填a、b、c、d)③如果得到产品的纯度不够,则应该进行重结晶操作(填操作名称).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废渣(除含镍外,还含有Cu、Zn、Fe等元素的化合物杂质),在硫酸溶解后过滤后除去不溶性物质,滤液Ⅰ含有二价铁离子、镍离子、锌离子等杂质,加入硫化钠可除去铜离子、锌离子,然后加H2O2是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调节溶液PH使三价铁以氢氧化物的沉淀而除去,滤液Ⅲ含有可溶性硫酸盐,为Na2SO4、NiSO4,再加碳酸钠沉淀二价镍,过滤、洗涤,然后与硫酸反应生成NiSO4晶体,(1)FeS除去Cu2+的反应是沉淀的转化;(2)①对滤液Ⅱ加H2O2的目的是将Fe2+氧化Fe3+;②然后调pH沉淀Fe3+,Fe3++3H2O⇌Fe(OH)3+3H+;③依据铁离子遇到KSCN溶液呈红色设计实验检验是否除净;(3)NiSO4与Na2CO3反应生成NiCO3沉淀,而后过滤,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4,这样可提高NiSO4的浓度,有利于蒸发结晶;(4)①在进行蒸发浓缩操作时,当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②为了提高产率,过滤后得到的母液要循环使用,应该回流到流程中d中;③产品的纯度不够需要重新溶解、浓缩、结晶析出得到较纯净的晶体;解答:解:废渣(除含镍外,还含有Cu、Zn、Fe等元素的化合物杂质),在硫酸溶解后过滤后除去不溶性物质,滤液Ⅰ含有二价铁离子、镍离子、锌离子等杂质,加入硫化钠可除去铜离子、锌离子,然后加H2O2是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调节溶液PH使三价铁以氢氧化物的沉淀而除去,滤液Ⅲ含有可溶性硫酸盐,为Na2SO4、NiSO4,再加碳酸钠沉淀二价镍,过滤、洗涤,然后与硫酸反应生成NiSO4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一中高考化学模拟最后一卷•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6分)1 •化合物A 是近年来采用的锅炉水添加剂,其结构简式如图, 水中溶解的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B. A 分子中所含的 O 「键与n 键个数之比为10: 1C. 1 mol A 所含有的电子数为 44N A ( 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D. 1 molA 与O 反应生成CO 、Nb 、H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2: 3 2. 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甲基橙溶液呈黄色的溶液,一定能大量存在的离子 Na +、Fe 3+、C 「、SOTB 在久置的氯水中能大量共存的微粒K +、Al 3+、NO 「、HCOOH3+3+2 -2+-C向明矶溶液中滴加 Ba (OH 2溶液,恰好使 Al 沉淀完全:2Al +3SO +3Ba+6OH=2Al (OH 3 J +3BaSO j D1L0.1mol/LCuSO 4溶液和足量的Ca 充分反应 最终生成6.4gCu A. A B. BC. CD. D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结论A 测量等浓度的 N Q CO 与GHsONa 溶液的pH H 2CO 的酸性大于GHsOHC 取少量的变质FeCl 2晶体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FeCI 2未完全变质 D向苯酚的苯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振荡静置分层 上层为苯,下层为NaOH 与苯酚钠的混合溶液(g )— Fe ( s ) +CQ (g ),在□ T 2温度下,物质的量B 将SQ 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SQ 具有漂白性 Na 2CO 溶液的pH 大于 C 6H 5ONa 的 pH A . AB. BC. CD. D4.一定条件下,在2L 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FeO 和CO 发生下列反应 FeO(s ) +CO n 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能除去锅炉列叙述正确的是()t- minA. 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B.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取出适当铁可提高CO 的转化率C. 该反应的厶H< 0, K v K>=1.5D.当反应进行到ti 时刻仅改变一个条件,可能是通入了氮气5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 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左槽溶液逐渐由黄变蓝,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左槽的惰性电极为该电池的正极,右槽的电极反应式为V 2 - e - =V 3+B. 充电过程中M 由右槽定向移动到左槽C. 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V02++2H+e -=vO ++HOD.若充电时,左槽溶液中 n (H +)的变化量为2mol ,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N A 个6. 室温下,将 O.iOOOmol/LNaOH 溶液滴入 20.00ml 0.1000mol/L CH s COOH 溶液中,溶液 pH 随加入NaOH 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为 soF 离卩的版色为; v?>『•垛色 vo :, 色.V0;費色V(NaOH)/iiiLA. a 点:由水电离出的c (H+) =1.0 x 10「3mol/LB. b 点:c ( CHCOO)> c (CHCOOH > c (Na+)> c ( H+)> c (OH)C. c 点:c ( Na+)=c (CHCOOH+c ( CHCOO)D. d 点:c ( OH) - c (H+) =c ( CHCOOH7•图象能直观地反映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及规律,下列各图象与描述相符的是(此图表示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图,该反应不可能为吸热反应此图表示向AICI 3、MgC2的混合液中逐滴滴入NaOH至过量此图可以用来直接处理像H2S、CI2、NO等尾气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58分)& 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相关信息X 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Y Y的一种核素常用于考古且其一种同素异形体是较软的物质之一.Z Z是其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元素.W W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族,W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熔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高”或“低”),原因是一(3)X与Y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以直线型存在的4核分子中d键与n键之比为____________ ,(4)Z与X组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还原性较强,试写出还原CuO且产物对环境无污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5)可用YX还原ZOx以消除污染.YX (g) +4ZO (g) =4Z0( g) +YO (g) +2%0 (g)A H=- 574.0KJ ?nolY% (g) +4ZO(g) =2Z a (g) +YO (g) +2X>O (g) H= - 1160.0KJ/mol试写出YX还原ZQ至Z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9. 二氯烯丹是一种播前除草剂,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D在反应⑤中能生成的E,其结构只有一种可能.(1 )写出下列反应的类型:反应①是____________ ,反应③是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C(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的系统命名为 __________________ , E中官能团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1CH2 - CHCI- CHCI与NaOHK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5)写出C的同分异构体(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种峰) ___________________(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a. A到B的反应条件为加热 b . E到二氯烯丹的反应为加成c. D碱性水解的产物之一分子式为GHO d •二氯烯丹酸性水解可生成CO.10. NiSC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可由电镀废渣(除镍外,还含有铜、锌、铁等元素)为原料获得.操作步骤如下:2+ 2+(1)向滤液I中加入FeS是为了生成难溶于酸的硫化物沉淀而除去Cu、Zn等杂质,则除去Cu+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2)对滤液n的操作,请回答:①往滤液H中加入H2Q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调滤液n 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③检验Fe3+是否除尽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滤液川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iSO,力口Ns t CO过滤后得到NiCQ 固体,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C4,这两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得到的NiSO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一系列操作可得到NiSO4?6fO晶体, 请回答:①在进行蒸发浓缩操作时,加热到______________ (描述实验现象),则停止加热.②为了提高产率,过滤后得到的母液要循环使用,则应该回流到流程中的_____________ 位置.(填a、b、c、d)③如果得到产品的纯度不够,则应该进行______________ 操作(填操作名称).11. 某学习小组对“部分酸碱盐溶解性表”中碳酸亚铁的性质设计实验探究.)制备碳酸亚铁.将一定量新制备的硫酸亚铁溶液和过量的碳酸氢铵溶液混合产生大量沉淀和气体.(1)写出离子方程式:(二)探究碳酸亚铁的热稳定性(加热仪器省略)澄清石灰水E连接仪器、装药品•打开K,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然后,用酒精喷灯在A处加热玻璃管,观察B瓶溶液变浑浊•待固体分解完后,继续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_ . B瓶现象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停止加热之前,是否拆开A B之间橡胶管?答: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三)探究碳酸亚铁还原性【查阅资料】①氧化亚铁是一种黑色粉末,它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就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②碳酸亚铁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铁.(4)探究碳酸亚铁和氧气反应后的固体成分:【提出设想】假设1固体成分是氧化铁;假设2固体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假设3 ____________ .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一 (限选试剂:2.00mol/L的HSQ、HCI、HNO; KSCN溶液、KMnO溶液、NaOH溶液、HzQ 溶液)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5)定量探究:取23.2g纯净固体碳酸亚铁,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净减少7.2g .通过计算确定固体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 .2015年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一中高考化学模拟最后一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1化合物A是近年来采用的锅炉水添加剂,其结构简式如图,水中溶解的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B. A分子中所含的0「键与n键个数之比为10: 1C. 1 mol A 所含有的电子数为44N A(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D. 1 molA与Q反应生成CO、Nb、H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 2: 3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 A N原子为sp3杂化,为三角锥型;B. 单键为O「键,双键中含1个O「键和1个n键;C. A中含4个N原子、6个H原子、1个C原子、1个O原子;D. A中C、N、H的原子个数比为1 : 4: 6.解答:解:A. N原子为sp3杂化,为三角锥型,则A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故A错误;B. 单键为O「键,双键中含1个O「键和1个n键,则A分子中所含的O「键与n键个数之比为11:1,故B错误;C. A中含4个N原子、6个H原子、1个C原子、1个O原子,则1molA中含电子为1mol x (7X 4+6X 1+6+8)=48mol,即电子数为48N A,故C错误;D. A中C、N、H的原子个数比为1 : 4:6,贝U 1 molA与Q反应生成CO、Nb、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3,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考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及原子的杂化、共价键的类型等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原子守恒及氨气的结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2.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甲基橙溶液呈黄色的溶液,一定能大量存在的离子Na+、Fe3+、C「、SO2「B 在久置的氯水中能大量共存的微粒K+、A|3+、NO「、HCOOHC 向明矶溶液中滴加Ba (OH 2溶液,恰好使Al3+沉淀完全:2AI3++3SQ2「+3Ba2++6OH=2Al (OH 3 J +3BaSO jD 1L0.1mol/LCuSO4溶液和足量的Ca充分反应最终生成6.4gCuA.A B.B C.C D.D考点: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甲基橙溶液呈黄色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B. 久置的氯水呈酸性;C. 向明矶溶液中逐滴加入Ba (OH 2溶液,当AI 3+恰好全部沉淀时,反应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铝、硫酸钾;D. Ca 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生成氢氧化铜.解答:解:A.甲基橙的变色范围 3.1 - 4.4,溶液呈黄色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如呈碱性,则Fe3^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 久置的氯水呈酸性,酸性条件下NO-、HCO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 向明矶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 2溶液,当Al3+恰好全部沉淀时,离子方程式为:2AI3++3SO2-+3Ba2++6OH =3BaSQ j +2Al ( OH 3 J,故C 正确;D. Ca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生成氢氧化铜,没有铜生成,故D错误. 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离子反应, 侧重于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为高频考点, 注意把握离子的性质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难度不大.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 测量等浓度的N Q CO与GHsONa溶液的pHN&CO溶液的pH大于G b H s ONa的pH H2CO的酸性大于GHOHB 将SQ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SQ具有漂白性C 取少量的变质FeCl2晶体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FeCl 2未完全变质D 向苯酚的苯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上层为苯,下层为NaOH与苯酚钠的混合溶液A. AB. BC. CD. 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酸的酸性越强,其相应的钠盐溶液pH越小;B.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氯离子生成氯气;D. 苯酚和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苯酚钠,水的密度大于苯且二者不互溶.解答:解: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溶液的pH大于GWONa的pH,说明HCO「的酸性小于GHsOH的酸性,故A错误;B.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溴氧化生成硫酸,二氧化硫体现还原性,故B错误;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氯离子生成氯气而导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说明氯化亚铁未完全变质,结论错误,故C错误;D. 苯酚和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苯酚钠,水的密度大于苯且二者不互溶,所以水和苯混合时,苯在上层、水在下层,所以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从操作规范性、物质性质来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C.4.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FeO和CO发生下列反应FeO(s) +CO(g)—Fe ( s) +CO (g),在T i、T2温度下,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B.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取出适当铁可提高CO的转化率C. 该反应的厶H< 0, K v K>=1.5D. 当反应进行到t1时刻仅改变一个条件,可能是通入了氮气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结合图可知,温度为T先到达平衡,所以T i> T2,T I时消耗FeO为2.0 - 1.0=1.0mol , 所以生成二氧化碳为I.Omol,又T2时生成二氧化碳为1.2mol,所以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 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又CO变成二氧化碳,所以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一直增大;B. 改变纯固体平衡不移动;C. 根据以上分析,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高平衡常数越小;D. 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不反应的气体,平衡不移动;解答:解:结合图可知,温度为T先到达平衡,所以T i>T2, T I时消耗FeO为2.0 - 1.0=1.0mol ,所以生成二氧化碳为I.Omol,又T2时生成二氧化碳为1.2mol,所以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又CO变成二氧化碳,所以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一直增大,故A错误;B. 因为铁为纯固体,所以取出适当铁,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C. 根据以上分析,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高平衡常数越小,即厶H< 0, K1V K2= …* =1.5,故C正确;2. 0- 1. 2D. 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不反应的氮气气体,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中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分析,涉及了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影响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根据图象判断反应为放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把握图象中曲线的变化特点,明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5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左槽溶液逐渐由黄变蓝,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谢廉子为sot 离r的股色为;v f* tfc.VO:*M vo; waA. 左槽的惰性电极为该电池的正极,右槽的电极反应式为V2+- e- =V3+B. 充电过程中“由右槽定向移动到左槽C.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VO2++2H++e-=VO2++H2OD.若充电时,左槽溶液中n (H+)的变化量为2mol,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个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当左槽溶液逐渐由黄变蓝,V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4价,该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 充电过程中,右槽为阴极,V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C. 放电时,氢离子向正极移动;D. 充电时,若转移的电子数为 3.01 X 10 23个即物质的量为0.5mol,根据转移电子和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式判断.解答:解:A.当左槽溶液逐渐由黄变蓝,V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4价,该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原电池的正极,右槽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V2+- e- =V3+,故 A 正确;B. 充电过程中,右槽为阴极,阳离子移向阴极,川由左槽定向移动到右槽,故B错误;C. 充电时,左槽为阳极,左槽发生的反应为VO++HO—VQ++2Hke-,故C错误;D. 充电时,左槽发生的反应为V Q +H2Q一VQ+2H+e,当转移电子为1mol时,生成氢离子为2mol,此时氢离子参与正极反应,通过交换膜定向移动使电流通过溶液,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可形成电流,通过1mol电子,则左槽溶液中n( H)的变化量为2mol - 1mol=1mol,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根据充放电时各个电极上得失电子来分析解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根据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书写,难度中等.6.室温下,将O.IOOOmol/LNaOH 溶液滴入20.00ml 0.1000mol/L CH 3COOI溶液中,溶液pH 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V(5aOH)/mLA. a 点:由水电离出的c (H+) =1.0 x 10「3mol/LB. b 点:c ( CHCOO)> c (CHCOOH > c (Na+)> c ( H+)> c (OH)C. c 点:c ( Na+)=c (CHCOOH+c ( CHCOO)D. d 点:c ( OH) - c (H+) =c ( CHCOOH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分析: A a点为醋酸溶液显酸性,水的电离受到抑制;B. b点NaOH为10mL,醋酸只反应的一半,溶液的溶质为醋酸和醋酸钠;C. c点溶液显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分析;D. d点醋酸与NaOH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根据质子守恒分析.解答:解:A. a点为醋酸溶液显酸性,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则由水电离出的c( H+) < 1.0 x 10-7mol/L,故A 错误;B. b点NaOH为10mL,醋酸只反应的一半,溶液的溶质为醋酸和醋酸钠,而且二者的物质的量相同,溶液显酸性,则 c (CHCOO )> c (Na+)> c (CHCOOH〉c ( H+)> c (OH),故B错误;C. c 点溶液显中性,则c ( H) =c (OH),电荷守恒为c ( Na+) +c ( H+) =c ( OH) +c (CHCOO -),则 c (Na+) =c (CHCOO),故 C 错误;D. d点醋酸与NaOH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中质子守恒为c (OH) =c ( H+) +c (CHCOO) 则c (OH) - c ( H+) =c (CHCOOH ,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溶液的有关计算,要解题时要分清楚每个状态时溶液的组成情况,并注意各种守恒思想的灵活利用,题目难度中等.7. 图象能直观地反映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及规律,下列各图象与描述相符的是( )此图表示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图,该反应不可能为吸热反应此图表示向AICI 3、MgC 2的混合液中逐滴滴入 NaOH 至过量此图可以用来直接处理像 H 2S 、Cl 2、NO 等尾气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尾气处理装置. 专题:图示题.分析:A 某些吸热反应开始需要持续加热,反应速率开始增大,但随反应物浓度减小,但随反应物浓度减小,所以反应速率减小;B HLS 与氧气反应,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硫,氧气不足时生成 S, S 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C 向AICI 3、MgCl 2的混合液中逐滴滴入 NaOH 开始就生成沉淀;D NO 不能与NaOH 溶液反应.解答: 解:A 、某些吸热反应开始需要持续加热,反应速率开始增大,但随反应物浓度减 小,所以速率减小,所以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可能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D.B HLS与氧气反应,氧气充足时2H2S+3Q—2SQ+2HzO,氧气不足时2HS+ —2S J +2巴0,S+O=SQ,符合图示关系,故正确;C起点不对,故C错误;D NO不能与NaQH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根据图象考查了,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与量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氢氧化铝的两性、尾气处理,题目难度中等.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58分)& 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相关信息X 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Y Y的一种核素常用于考古且其一种同素异形体是较软的物质之一.Z Z是其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元素.W W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1)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VA族,W 的基态原子核外有4个未成对电子.(2)Z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熔点NH (填“高”或“低”),原因是NH 分子间形成氢键(3)X与Y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以直线型存在的4核分子中d键与n键之比为3:(4)Z与X组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还原性较强,试写出还原CuQ且产物对环境无污染的化学方程式:2NH+3Cu6 3C U+N2+3H Z Q(5)可用YX还原ZQx以消除污染.Y% (g) +4ZQ (g) =4Z0( g) +YQ (g) +2X z O (g)A H=- 574.0KJ ?nolYX (g) +4ZO(g) =2Z2 (g) +YQ (g) +2X>Q (g) H= - 1160.0KJ/mol试写出YX还原ZQ至乙的热化学方程式:CH (g) +2NQ (g) —N (g) +CQ (g) +2H2Q( g)△ H=- 867.0KJ?nol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则X为H元素;Y的一种核素常用于考古且其一种同素异形体是较软的物质之一,则Y为C元素;Z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元素,则Z为N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则W为Fe,据此解答.解答:解: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则X为H元素;Y的一种核素常用于考古且其一种同素异形体是较软的物质之一,则Y为C元素;Z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元素,则Z为N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则W为Fe.(1)Z为N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VA 族,W为Fe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3d能级有4个未成对电子,故答案为:二、VA;4;(2)NH分子间形成氢键,熔点高于CH,故答案为:NH; NH分子间形成氢键;(3)H与C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以直线型存在的4核分子为H- gC- H,分子中d键与n键之比为3 : 2,故答案为:3: 2;(4)Z与X组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还原性较强,该气体为NH,还原CuO生成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应生成Cu、氮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CuO3Cu+N2+3H2O,故答案为:2NH+3Cu6 3Cu+N2+3H2O;(5)已知:①:CH (g) +4NQ (g) =4N0(g) +CO (g) +2H2O ( g)^ H=- 574.0KJ mol②CH (g) +4NO(g) =2N2 (g) +CO (g) +2H2O(g) H= - 1160.0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① +②)x [可得:CH (g) +2NO(g )—N2 (g) +CO (g) +2H2O (g)A H=-867.0KJ ?nol,故答案为:CH ( g) +2NO (g)—N2 (g) +CO (g) +2HO(g )△ H=- 867.0KJ ?nol.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9.二氯烯丹是一种播前除草剂,其合成路线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