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钢城四中2018届高三五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2018届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五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精品
武汉市武昌区2018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定位导向功能的小型玩具轮船,考查某段河流周围的自然地理特征。
下图是每隔15分钟持续通过定位记录下来的轮船所在位置处理电子图。
回答1-3题。
1.该地理兴趣小组除应用了GPS外,还用到A.RS B.GPRSC.GIS D.数字地球2.下列对①②③河段流水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②③段相比,①段侧蚀明显、向下侵蚀减弱B.与①③段相比,②段溯源侵蚀和向下侵蚀最明显C.与①②段相比,③段侧蚀减弱、堆积作用加强D.①②③段中,②段的侧蚀更强,③的溯源侵蚀更明显3.由上图信息可知A.该河流的汛期在9.10月份B.河流两侧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C.该河所在区域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D.该区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很高在我国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新建住房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
结合下面两图回答4-6题。
(注:图中A、B、C三条线分别代表不同时期通过政策等外力作用下提前进入衰退期,D线代表自然状态下的进入衰退期)4.右图中照片所示情景最符合左图中的A.出现期B.成长期C.兴盛期D.衰退期5.下列有关农村空心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期发展缓慢,主要是计划经济的实施和严格的户籍管理B.成长期发展迅速,主要是国家政策的改变和户籍管理的放松C.兴盛期迅速衰退,主要是严格的户籍管理和农村对土地管理的放宽D.衰退期主导因素是村庄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耕地保护的落实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6.下列各时期可能发生的现象对应正确的是A.出现期: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农村出现劳动力不足B.成长期:后期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人口流动数量大C.兴盛期:前期我国城市化发展缓慢,后期城市化发展迅速D.兴盛期:前期我国城市出现用工荒,后期出现沿海大量产业向内地转移现象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它往往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分布在古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储量初步估计是天然气储量的4倍。
2018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武汉市2018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24.“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C.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 D.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25.有学者写道:“皇权始终依托于当时最有势力的集团或阶层,总是要依靠他们来进行统治,让他们担任宰相和高官;皇帝总是要和当时最有势力、最有影响的贵族集团或豪强大族联姻,以加强皇权和他们的联系。
”材料所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A.魏晋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26.顾炎武说:“心不待传也,流行天地间,贯彻古今而不同者理也,理具于吾心而验于物。
心者,所以统宗此理而别白其是非,心学二字,《六经》、孔孟所不道。
”材料实质上表明顾炎武A.对陆王心学持批判态度 B.大力倡导“经世致用”C.肯定心学的修身养性功能 D.以拯救时代为己任27.梁启超说:“舍西学而言中学,其中学必为无用;舍中学而言西学,其西学必为无本。
无用无本,皆不足以治天下,虽庠序如林,逢掖如鲫,适以蠹国,无救危亡。
”梁启超持此观点的主要目的在于A.宣扬“中体西用” B.维护封建伦理纲常 C.减少变法阻力 D.回应民主革命思潮28.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
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29.有学者认为,“地方主义不为国家效劳,还在面临外来威胁时造成了地区间的争夺,使得国家衰落。
2018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2018年5月25日9:00—11:30 试卷满分:300分★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春秋晚期,孔子(前55l—前479年)的弟子们因政治主张分歧而分化成两个阵营:以颜回等为代表的德治派认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在道德而不在政治,主张以周礼为手段重建社会秩序;以冉求等为代表的事功派认为政治应高于道德,主张打破礼制束缚,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这表明()A.不同政见的争论丰富了儒学的思想内容B.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影响了儒学的发展C.儒家与法家的争鸣导致了儒家学派分化D.儒家学派开始主动借鉴其他学派的思想25.西汉末年,王莽篡权,进行土地改革,宣布恢复“井田制”,废除土地私有制,私人不得买卖土地。
家有男丁八口,可受田九百亩,男丁不足八口,若超过九百亩者,须将多出部分分给宗族邻里。
三年后,改革在一片反对声中失败。
其主要原因在于改革()高三文科综合试卷第6 页共16 页A.受制于政权的非正统B.损害了地主的切身利益C.加剧了土地兼并现象D.激化地主与农民的矛盾26.秦汉以后,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划分。
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
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
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交通频繁;行政业务多;税粮滞纳多;犯罪事件多)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
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变中,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日益加强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向重政治27.明朝始设巡抚,“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后来绝大多数巡抚都带有兵部官衔及都察院的官衔。
湖北省2018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2018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24.“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流行于西汉思想界,北宋初期,“天地君亲师”的表达方式正式出现。
明朝后期以来,民间广为流行崇奉、祭祀“天地君亲师”。
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
这一演变反映了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日益巩固 B.专制集权的发展强化C.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逐渐确立D.大一统国家不断壮大25.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
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
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26.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
”作者评价的是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C.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27.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
……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 年)以来已见端倪了。
”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28.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1905年,清廷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0年,清廷下诏将筹备立宪之九年期限缩短之五年;1911年,设立责任内阁,阁员共13人,汉人占4人,满人中皇族又占7人。
湖北省2018届高三五月冲刺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湖北省高三(五月)冲刺文科综合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楚武王命斗缗(王族)管理征服的权国,后来斗缗反叛被平定,楚王改权国为权县,派县尹管理,赋税和军队由楚王管控。
此后,楚多次灭国设县,最终问鼎中原。
楚“灭国设县”A. 加速了兼并战争的进程B. 健全了国家机器职能C. 标志着官僚制度的确立D. 瓦解了旧的宗法制度【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楚武王处于春秋时期,此时的战争是争霸战争,故A项错误;楚国“灭国设县”,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这健全了国家机器的职能,故B项正确;秦朝郡县制的推广标志着官僚制度的形成,故C项错误;材料和宗法制无关,故D项错误。
2. 魏晋时期民间慈善活动简表据上表,可知A. 民族矛盾尖锐B. 三教合归于儒C. 贫富分化严重D. 豪门士族衰落【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几位民间慈善家针对的是贫困的群体,这说明当时贫富分化严重,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族矛盾,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三教合流的信息,故B项错误;魏晋时期豪门士族正处于兴盛时期,故D项错误。
3.上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武德九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李世民A. 继位更利于国家发展B. 成功地夺得皇帝位C. 夺取皇位是大势所趋D. 因高祖偏袒而夺位【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四则史料都肯定了李世民成功地夺得皇位,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家发展的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夺取皇位“大势所趋”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只有第三则史料涉及高祖偏袒李世民,故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
4. 话本是宋代“瓦舍技艺”的一种,《碾玉观音》中的碾玉匠崔宁、《志诚张主管》中的商店主管张胜、《错斩崔宁》中的卖丝村民崔宁等第一次作为正面人物在话本中涌现,这一艺术形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中央集权的加强B. 理学思想的影响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市民阶层的壮大【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话本属于市民文学的一种,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故C项正确;话本的出现和中央集权无关,故A项错误;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这和市民文学无关,故B项错误;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故D项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湖北省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一)文科综合试题历史试题
试卷类型:A卷湖北省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一)文科综合试题历史试题24.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
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
这一变化说明A.秦汉爵秩等级的开放性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变弱C.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D.秦汉官僚的等级性25.“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易既无,远行买卖,用其所致珍异,孝养其父母。
”《易传》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落后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26.魏晋南北朝时期,孝道思想逐步发展超越了忠君的思想,成为士人阶层安身立命的最高追求。
这主要是因为A.为了维护士族门阀政治合理性的需要B.孝道思想成为唯一主导思想C.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D.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需要27.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对以上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A.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B.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C.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D.此时的孙中山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28.明朝时期,王朝政府充当了棉花棉布消费的大主顾。
最初政府通过“实物征调”的方式,促进了棉花在全国的普遍种植。
后来,赋税制度发生变化,棉花棉布成为一种特殊商品涌入市场,江南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
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A.棉产品商品化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B.官商产生并卷入市场中间环节C.棉产品是国家财政赋税主要来源 D.国家权力使商品经济变相繁荣29.文学家沙汀在回忆故乡——川西北的绵阳在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时说:“那时,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
湖北省武汉市2018届高中毕业生五月训练题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18届高中毕业生五月训练题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孔子作《春秋》以尊天子,参与“堕三都”,维护“周礼”;管仲主张“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子受令于父母,下听其上,弟听其兄,此至顺矣。
”董仲舒主张“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这表明A.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B. 中央集权制不断加强C.大一统思想渊源流长D.宗法制度的延绵不绝25.《史记·李将军列传》讲述了李广一生,在汉文帝时期为中郎将,无所事事;后来在汉武帝时期成为一位抗击匈奴的重要将领,威震北边,被匈奴称为“汉之飞将军”。
这说明A.社会环境影响个人成就B.时代变迁影响对人物的评价C.英雄人物推动历史进程D.统治者的好恶决定战争胜负26. 表2 唐宋两朝各年度铸钱数上表中的变化,表明宋代A.综合国力增强B.社会经济发展C.通货膨胀严重D.抑商政策松弛27.明末思想家唐甑说:“儒者不言事功,以为外务。
海内之兄弟,死于机值,死于玩美,死于虐政,死于外暴,死于内现,将及村父、酸及国家。
当此之时,束身镅心,自调条滑。
世既多难,已安能独贤!”这则材料A.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说教B.继承先秦的民本思想C.讽刺儒学家长期以来空谈义理弊端D.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28 清朝的财政体制,原先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收支、户部拥有“制天下之经费”的权力,经太平天国之后,各地督抚军权在握,,原来掌管地方财政并直接听命于中央政府户部的藩司,转而受制于督抚。
这一变化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导致地方自治权的扩大B.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C.冲破传统中央集权体制D.便利了西方列强的侵略29.《湘报》于1898年6月7日刊出题为《定做不缠足云头方式鞋》的广告(见图8),并写有“幸送不缠足歌”和“欲阅者请至南正街俞宅领取”的字样。
这则广告说明A.社会习俗的变迁逐渐深人人心B.民族危机推动政治变革C.不缠足运动受到妇女广泛支持D.社会发展推动习俗变迁30.1946年11月,中共中央致电各中央局、中央分局,指出:“蒋介石在其攻击能力快要枯竭之时,即使用突袭方法,占领延安,亦无损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大局,挽救不了蒋介石灭亡的前途。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18届高三5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武昌区2018届高三5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孔子不以族源作为辨别华夷的首要标准,认为华夏之作为违背礼乐文明则应贬其为夷狄,夷狄之作为符合礼乐文明则应褒其为华夏。
孔子的态度说明A. 华夷观念已经不复存在B. 文化认同成民族间纽带C. 华夏已被周边民族同化D. 血缘关系失去政治意义【答案】B【解析】孔子不以族源作为辨别华夷的首要标准,而是以违背还是符合礼乐文明作为标准,说明文化认同已经成为民族间的纽带。
故答案为B项。
材料阐述的是辨别华夷的标准,说明华夷观念仍然存在,排除A 项;礼乐文明是华夏文明,接受礼乐文明只能说明周边民族被华夏同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血缘关系的意义,排除D项。
2. 唐长孺先生在《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中认为,桃花源隐喻的是躲避赋役的农民在豪强率领下逃入山林脱离政府控制的情况,而“桃花源”中土地实际上被豪强占据,随其逃入的农民成为豪强的依附性人口。
据此可知A. 文学作品可以直接说明历史问题B. 历史研究应该得到文学作品印证C. 《桃花源记》体现了东晋社会矛盾与生产关系D. 《桃花源记》是研究东晋社会经济的一手史料【答案】C【解析】东晋时期豪强势力强大,与政府矛盾尖锐;东晋时期的庄园经济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比北方更大。
因此《桃花源记》体现了东晋的社会矛盾与生产关系,故答案为C项。
A项“直接说明”说法错误,作为文学作品,可以有虚构的成分,排除;B项说法绝对,排除;《桃花源记》是研究东晋社会的二手史料,排除D项。
3. 南宋时期,继承程颐理学的朱熹、宣传心学的陆九渊等人,各立学舍,聚徒讲学,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其各派门人为了宣传师学又大办书院。
南宋书院的繁荣A. 推动了理学传播和发展B. 促使各派思想趋于合流C. 源于儒学正统地位动摇D. 体现儒学陷入矛盾困境【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各立学舍,聚徒讲学,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其各派门人为了宣传师学又大办书院”来看,理学通过这种书院教学的模式得到大力宣传,说明南宋书院的繁荣推动了理学的传播和发展,故答案为A项。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钢城四中2018-2019(下)5月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我国原始农业起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B.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C. 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D. 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发展而来2. 下表为“东汉、西晋政府户数、口数统计表”,据此可推知()A.C. 战乱死伤是魏晋户口统计下降的主因D. 东汉后期自耕农经济得到持续的发展3.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个时期的漫画,它表明()A. 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B.古代民间手工业受到严格的限制C. 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D. 我国古代一直实行该项经济政策4. 汉代以后,在财产继承方面的长、幼、嫡、庶之别已趋淡化。
《大清律例》规定,“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
这种财产继承规则()A. 反映出诸子家庭权利平等B.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长期延续C. 表明封建纲常伦理的崩坏D. 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5. 我国民间的剪纸艺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为题材,表达了农民热切祈盼丰收的愿望。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业()A. 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B. 将种植业和家庭饲养业结合起来C. 已经实现自给自足D. 种植与饲养技术成就非凡6. 19世纪初,英州殖民者欧文考察东非后,竭力主张废除奴隶贸易,就地利用当地资源,他说:“这些新的资源将为我国的企业和工业开放。
“这一主张反映了当时()A. 资本原始积累不断扩张的需要B. 重商主义者增殖国家财富的强烈诉求C.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始建立D. 商品输出逐渐成为经济侵略主要手段7. 在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非洲、亚洲和美洲的经济都发生了变化。
由于欧洲与世界的贸易联通,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交换开始了,包括人种、商品、技术、观念,我们将这种变化称为“哥伦布大交换”,以此来纪念克里斯特夫·哥伦布。
湖北省钢城四中2018届高三五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钢城四中2018届文科综合模拟检测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风滚草是植物中的流浪汉,当干旱来临时,其根部从土层中收起,植株形成团状,随风滚动(图1)。
在风滚草找到合适环境后,重新扎根,发出新芽。
移动中的风滚草受栅栏、建筑等阻挡堆积(图2),对生活、生产和生态产生广泛影响。
读图完成1~3题。
图1 图21. 风滚草的主要习性为A. 耐寒B. 耐旱C. 耐风D. 耐渍2. 导致风滚草移动的主要因素是A. 旱灾B. 水源C. 大风D. 障碍物3. 风滚草的滚动传播可能会导致A. 环境污染B.土地退化C.生物入侵D.生物多样性增加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从公共服务中心的平均出行距离比较来看,双城增长模式是最优的低碳化模式。
天津通过“双城”战略,加快滨海新区核心区建设与中心城区改造提升,二者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实现市域空间组织主体由“主副中心”向“双中心”结构转换提升,构成双城发展的城市格局。
处于双城相向拓展方向的海河中游地带通过重点开发,将成为承接“双城”产业及功能外溢的重要载体,并在其中规划生态廊道,避免城区连片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据此完成4-6题。
4. 天津市双城增长模式的实施,显著促进了该市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市场拓展C.空间集聚D.产品升级5. 海河中游地带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A. 汽车工业B. 国际交流中心C. 石化工业D. 交通枢纽6. 低碳化双城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是A.同时建设多个中心以分散中心城市的经济职能B.新建中心向各个方向均衡无限增长C.新建中心等级规模比中心城市水平低D.新建中心与中心城区之间距离较近且交通便捷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3)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
湖北省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2. 《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
这一变化体现了(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3. 《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
沿袭至秦汉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
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
古代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是( )4.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礼制观念淡化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5. 下表是《汉书》中对当时医学发展状况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当时( )6.《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7. 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
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8.《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这表明在西汉( )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9. 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
湖北省高三文综历史5月第一次调研考试卷
湖北省高三文综历史5月第一次调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原创)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下列关于古代手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汉代景德镇成为闻名天下的“瓷都”B . 夏商西周是古代中国青铜铸造业的鼎盛时期C . 马王堆素纱禅衣反映了古代棉纺织业的高超技艺D . 家庭手工业是推动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主要因素2. (2分) (2017高一上·浙江月考) 下列相关朝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匹配正确是()A . 秦朝的“道”,汉朝的“州”B . 宋朝的“道”,汉朝的“州”C . 唐朝的“道”,汉朝的“州”D . 秦朝的“道”,元朝的“宣政院”3. (2分) (2016·徐州模拟) 南宋绍熙年间,四川眉州人程舍人,刻印了王称所著的《东都事略》,在目录页上印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的声明。
这说明当时()A . 活字印刷得到推广B . 书商版权意识明显C . 民间文化市场繁荣D . 通俗文学作品普及4. (2分)清代苏州文士顾禄在《清嘉录》记载:“(苏州)居人有宴会,皆入戏园,为待客之便,击牲烹鲜,宾朋满座。
”这反映出清代的苏州①社会消费出现了奢靡之风②商品经济促进了服务业发展③戏曲的流行丰富了城市生活④“击牲烹鲜”破坏了生态平衡A . ①②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③5. (2分) (2020高三下·湖州月考)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认识到随着传统中国对外关系体制被打破,其他国家也必定会向中国要求条约特权。
为维护英国在列强对华关系中的领导地位,英国遂从中国攫取了()A . 领事裁判权B . 片面最惠国待遇C . 居住及租地权D . 协定关税的特权6. (2分)(2020·长春模拟) 表1 近代中国部分自办报刊简表创办时间报刊名称主办人或主笔人宗旨1874年《循环由报》王韬“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1897年《国闻报》严复开通明智,呼吁变法1897年《湘学新报》唐才常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1902年《开先报》蔡元培、张元济传知识、变风尚、革政治、新社会表1是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兴办的部分自办报刊简表,这表明当时兴办的报刊()A . 兼顾了商业利润与社会价值B . 在革命与改良不同道路摇摆C . 具有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取向D . 体现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7. (2分)(2019·江苏) 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下图),对其涵义理解正确的是()A . 夫唱妇随赴战场B . 抗战流血不流泪C . 国共北伐齐协力D . 解甲归田喜而泣8. (2分)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A . ①②③④B . ③④①②C . ③①②④D . ①③④②9. (2分)(2020·柯桥模拟) 古希腊城邦的每个中心城市都有一些必备的公共活动空间。
2018年湖北省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训练(五)(含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训练(五)一、单选题1、学者彭慕兰在《大分流》中提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美洲新大陆殖民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欧洲胜出。
作者意在强调( )A.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议会制度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必然因素B.中国从西汉时期开始用煤,历史悠久,可以进行工业革命C.西欧兴起有偶然性,市场扩大与煤的利用是西欧胜出的关键D.煤的利用与社会结构、社会分工、整个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脱钩2、《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B.宗法制C.察举制D.世袭制3、1932年,美国全国的失业者举行向首都的“饥饿进军”,公开拥护共产主义与公然赞成法西斯主义的既有知识分子,又有议员。
有的文教界、新闻界及宗教人士公开赞扬苏联的制度,认为只有实行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才能解决危机。
这反映出“大萧条”( )A.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向了崩溃的边缘B.意味这凯恩斯主义失灵C.使美国具备了无产阶级掌权的社会基础D.使资本主义制度失去活力4、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
这说明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B.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C.古代农民缺乏商业致富意识D.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5、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和手工业的产值增长及比重情况的变化据此可推知,辛亥革命后( )A.传统手工业逐步被市场所淘汰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C.我国经济结构在进一步地优化D.人们对工业品的需求日益增加6、汉代关于骆驼的艺术形象较少,形象塑造与真实的骆驼存在差距。
湖北省钢城四中2018届高三五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钢城四中2018届文科综合模拟检测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荀子在《礼论》中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由此可知荀子主张:A. 人性本恶B. 礼法合一C. 出礼入刑D. 以德服人25.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经过两百余年的彼此联姻、互通声息、积累声望、垄断知识,终于演化为各地的士族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
这一现象反映了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终确立 B.古代选官重视经济基础C.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生变化 D.儒学对政治的强大影响26.有学者认为中国唐代存在一批非洲黑人,理由是唐诗中有大量黑肤“昆仑奴”的描述,比如《昆仑儿》就突出了他们从海上来、黑肤、穿耳、卷发和半裸等特征。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文学作品很难具有史料价值,不能用唐诗考证昆仑奴的来源地B. 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据此确定昆仑奴一定是非洲黑人C. 非洲黑人大量被贩卖为奴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据此可排除昆仑奴为非洲黑人D. 应该先判定该类唐诗的类别,如风格是现实主义的,则可推论昆仑奴大多为非洲黑人27.“三言”、“二拍”摒弃了前代文学作品中以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为主要描写对象,而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卖油郎、屠夫、轿夫、赌徒、浮浪子弟等成为新的主人公。
这主要反映了明代A.商人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B.经济发展瓦解传统伦理C.小说创作进入新的阶段 D.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28.1933年,国民政府在与西方列强谈判后,经立法院审议通过,正式公布了新的关税修订案,将之前最高50%的进口税率提高到80%,实行5%到80%共14级的累进税率。
高三历史5月二模考试试题
黄冈中学2018年春季高三五月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试卷满分:300分24、中国的宗法制度形成于商朝后期,到西周发展成为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西周尤其形成了一个特别的宗法统治体制、这个“特别的宗法统治体制"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ﻩﻩﻩﻩB、家国同构C、神化王权ﻩﻩD。
忠孝同义25、西汉政府在丝织业发达地区设置官营丝织作坊,如齐郡有“三服官"主管制作“天子之服”,所属“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
长安有东、西织室,汉元帝时,每年花费五千、材料反映出汉代ﻩA、丝织业的生产技术高超ﻩﻩB、官营生产超过私营作坊C、官营丝织业生产规模大ﻩﻩD、丝织业为政府垄断专卖26。
唐开元以后,原本由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至政事堂裁决、甚至出现了姚崇以中书令的身份谍报汴州刺史倪若水进行灭蝗之事。
这反映出A、中枢运行机制发生变化B、玄宗重视三省间的分权制衡C。
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控D。
相权对皇权形成明显的制约27。
清末《中国数学史》介绍了当时士大夫西算借根的方法。
士大夫们不但用天干地支替代abc和xy,还用《易经》中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因此x2+ac=bx就成了“亥亥—(阳爻)甲丙等于乙亥。
"这一现象反映了A。
西学东渐后近代数学传入中国B。
近代中国社会封闭落后的心态C、西方近代数学中国化的必要性D。
传统文化与近代数学相互交融28、下表为中国近代史上不同派别人物关于办洋务的意见,他们都主张A、不同程度上发展民族工商业B。
主要形式是实行官督商办C、主要目的是抵御西方经济侵略D、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29、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与美英等西方列强签订关税新约,进而在1929年实施新税则,不敢大幅度提高进口税;到1933年再次实施新税则时,则依照需要自行提高或维持原税率、这一变化主要是借助了A、统一后逐渐增强的国力B、国内外形势和国际规则C。
北伐打击列强侵华势力D。
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30、下表是“一五”时期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与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化的比较(以1952年为 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城四中2018届文科综合模拟检测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荀子在《礼论》中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由此可知荀子主张:A. 人性本恶B. 礼法合一C. 出礼入刑D. 以德服人25.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经过两百余年的彼此联姻、互通声息、积累声望、垄断知识,终于演化为各地的士族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
这一现象反映了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终确立 B.古代选官重视经济基础C.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生变化 D.儒学对政治的强大影响26.有学者认为中国唐代存在一批非洲黑人,理由是唐诗中有大量黑肤“昆仑奴”的描述,比如《昆仑儿》就突出了他们从海上来、黑肤、穿耳、卷发和半裸等特征。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文学作品很难具有史料价值,不能用唐诗考证昆仑奴的来源地B. 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据此确定昆仑奴一定是非洲黑人C. 非洲黑人大量被贩卖为奴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据此可排除昆仑奴为非洲黑人D. 应该先判定该类唐诗的类别,如风格是现实主义的,则可推论昆仑奴大多为非洲黑人27.“三言”、“二拍”摒弃了前代文学作品中以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为主要描写对象,而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卖油郎、屠夫、轿夫、赌徒、浮浪子弟等成为新的主人公。
这主要反映了明代A.商人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B.经济发展瓦解传统伦理C.小说创作进入新的阶段 D.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28.1933年,国民政府在与西方列强谈判后,经立法院审议通过,正式公布了新的关税修订案,将之前最高50%的进口税率提高到80%,实行5%到80%共14级的累进税率。
这次税制改革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树立了独立自主的国际形象C.收回了海关行政管理权 D.扭转了长期的对外贸易逆差29. 1920年4月,陈独秀指出:“我们中国人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也有科学的威权;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也要受科学的洗礼……我们不但应该提倡自然科学,并且研究,说明一切学问都应该严守科学方法,才免得昏天黑地乌烟瘴气的妄想、胡说”。
陈独秀此语旨在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B.以理性精神为武器反对传统文化的禁锢C.反思近代中国以西方为师的近代化探索D.提倡以批判的态度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30.上表是我国1960—1965年工业总产值变化表。
这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运动遭到了抵制 B.大跃进运动的影响难以消除C.国家经济政策出现重大调整 D.文革严重阻碍了工业化进程31.罗马法关于所有权是所有人“对物的最完全的支配权”的定义以及关于占有、使用、受益、处分各种权能的理论,直接被归纳到拿破仑法典的第544条中,备受当代各国民法学界的推崇,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
这表明了罗马法A.重视私有财产保护 B.法理精深结构严谨 C.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D.被后世继承与发展32.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人葡萄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葡萄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
而同时期的法国鼓励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多储备金银。
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有A.推动两国成功实现社会转型 B.改变了两国原有的发展轨迹C.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不利于改善民众生活 D.打击了海外贸易,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33.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它不但是社会生产和人口生产的单位,而且是最为重要的文化载体。
进入19世纪,美国妇女们纷纷从家庭走向社会,人口流动普遍,家庭人口在减少,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离婚率不断上升,个人对于家庭的依赖亦减弱。
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家庭职能发生变化,妇女地位提高B. 妇女生育意愿下降C. 工业革命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D. 社会价值观念变化34.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当时1953-1958A.把发展农业作为经济建设重点 B.注重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C.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35.1979年,美国为遏制通货膨胀提高利率后,世界各国的美元大量流向美国,五年内美元综合汇率上升59%,贸易逆差创下历史纪录。
1985年,日、德、英、法四国为配合国打压美元汇率的要求而抛售美元,很快日元和德国马克对美元汇率上升超过100%。
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A.发达国家联合应对全球化 B.国家干预经济形式有新发展C.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大国 D.经济区域集团化走趋势明显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入关后,即以宗主视天下,同时密切关注边疆事务、励精图治,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
清王朝接受并发展了“大一统”思想。
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重“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之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清朝对“大一统”思想及其正统论的总结,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但也起到了统一思想,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经营管理,进而统一国家的积极作用。
……经过历史上长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中华民族在清朝“大一统”政治格局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升华成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材料二传统中国只有完善的“户籍”制度而无明确的“国籍”规定……但是近代以来,随着出国华商、华工的日益增多和西方势力入侵……由于缺失专门处理“国籍”问题的法律,在大一统国家近代转型中,国人逐渐出现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危机。
……1907年,荷兰殖民当局以属地主义的原则制定《荷兰新订爪哇殖民籍新律》,规定凡生于荷兰属地的华侨皆为荷属殖民地籍,从而引起国内外华人、华侨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要求清政府迅速制定并颁布一部国籍法。
……清政府别无选择,如果不迅速制定国籍法,不仅通过各种努力所形成的华侨的中国认同会出现危机,而且国内也可能为此丧失对清政府的信心。
同时更令清政府担心的是,这可能给“排满”的“汉族”民族主义者以借口,最终危及清政府在大一统国家转型中的合法地位。
……1909年清政府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
其中明确规定,“生而父为中国人者”“生于父死以后,而父死时为中国人者”“母为中国人,而父无可考或无国籍者”,不论是否生于中国,“均属中国国籍”。
从而以使国家保护海外华人、华侨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加强了海外华人、华侨对大一统中国的认同。
——缪昌武、陆勇《《大清国籍条例)与近代“中国”观念的重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对“大一统”思想的发展及其影响。
(1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颁布国籍条例的原因并分析《大清国籍条例》颁布的意义。
(1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17世纪当科技革命出现时,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热情地赞同通过科学追求“知识与技能”,但他同时指出,这种追求应该“谦卑和仁慈”地进行,不是“为了心情的愉悦,或为了竞争,或为了比别人优越,或为了利益、名誉、权力或为了生命的利益和价值”,并提醒人们注意科技的潜在性,提防它的危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1880—1920年间,美国平均每10年入境的外来移民达到659万,爱尔兰人的天主教文化、亚裔和非裔的文化、美洲土著的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相互交织。
1891年,美国中等教育改革委员会成立了“十人委员会”,着手进行课程改革,先后于1893年和1899年发布了《十人委员会报告》和《中学历史学习》两份核心文件。
面对当时增加实用性强的课程以适应城市化、工业化的社会呼声,“十人委员会”以“我们美国人只知道美国的伟大,却不知道其为什么伟大”、“(历史教育)是人的各种条件的平衡器——是社会这部机器平衡的轮子”为由将中学历史课程列入九大核心课程。
中学历史课程强调“熟悉政治和社会环境,鉴别社会和国家本质,形成公民责任感和义务感”。
在课程设置中,希腊史、罗马史、英国和法国史成为世界史的主要内容,而英国史不但在第二模块中世纪和现代欧洲历史中出现,还设置了第三模块专门学习英国史。
——摘编自张卓鸿《<十人委员会报告>与美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1913—1914年西姆拉会议召开期间,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在会外以换文形式同当时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秘密炮制了一条新的中印边界,即“麦克马洪线”,把边界从山麓向北移至喜马拉雅山山脊。
历届中国政府对此都没有承认,当时英国政府不敢公开把该线画在地图上,直到1936年,这条线才出现在英印地图上。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从实际出发,主张“中印双方应该考虑历史的背景和当前的实际情况,根据五项原则,通过友好协商,全面解决两国边界。
”而印度独立后却继承了英国对中印边界的划法,并利用中国忙于朝鲜战争之机,加快向“麦克马洪线”推进,于1951年完成了对该线以南九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的吞并,而且宣布把包括“麦克马洪线”在内的、印度单方面主张的整个中印边界视为不容更改的正式边界。
从1961年起,印军在中印边界西段开始大规模越过传统习惯线,妄图以武力实现其所坚持的中印边界。
1962年,中国军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痛击印度侵略者。
至此,中印关系全面恶化,外交关系一度由大使级降为代办级。
——摘编自康民军《五六十年代中印边境冲突的原因探微》(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印边境冲突爆发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印边境冲突的影响。
(7分)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邓稼先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