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联考化学试题
湖北省八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湖北省八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甜度仅为蔗糖40%的麦芽糖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B.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能使细菌蛋白质发生变性C.用纤维素制取硝酸纤维的过程中发生了酯化反应D.5G技术中使用的光导纤维不与任何酸碱反应2.2020年11月6日,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New Sat9-18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提供动力的化学反应为:C2H8N2+2N2O4=3N2+2CO2+4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2的电子式:B.CO2的空间充填模型:C.CO2是氧化产物D.电负性大小:O>N3.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2g CaO2与KHS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的数目为N AB.9.3g MnO2与500mL 0.8 mol/L盐酸充分反应,至少失去约1.204x1023个电子C.1.0 L1.0 mol/L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D.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 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第一电离能最大B.金属离子的电荷越多、半径越大,金属晶体的硬度越高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也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D.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5.利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实验室制氨气B海水蒸馏制淡水C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I2D用硫酸铜溶液净化乙炔气体A.A B.B C.C D.D 6.用于制造隐形眼镜的功能高分子材料E的合成路线如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A中所有原子一定共面B.物质C和D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D→E的反应类型是缩聚反应D.材料E具有良好的亲水性7.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W 、X 、Y 形成的化合物甲的结构如图所示,Z 原子M 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此能级无空轨道。
湖北省八市2018届高三3月联考化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2018年3月湖北省“八市”联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7.A 8.C 9.D 10.D 11.B 12.B 13.C26.(15分)(1)三颈烧瓶(1分,答“三口烧瓶”“三口瓶”“三颈圆底烧瓶”均得1分)(2)2;1、3(2分,每空1分)3;2(2分,每空1分)Fe2++2HCO3-=FeCO3↓+CO2↑+H2O(2分)(3)防止FeCO3与乳酸反应产生的Fe2+被氧化(2分)冷却结晶,过滤、洗涤(2分,“冷却结晶”1分;“过滤、洗涤”共1分,错答或少答0分)(4)乳酸根中羟基(-OH)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2分)(5)98.5%(2分,答“98.50%”或0.985得2分)27.(14分)(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1分,只要答案中出现“加快反应速率”或“提高原料利用率”均得1分)MnO2+2Fe2++4H+Mn2++2Fe3++2H2O(1分,错写或掉了“加热”符号0分)(2)双氧水(或过氧化氢)(1分)氨水(1分)Fe(OH)3、Al(OH)3(2分,答对1种1分,错答0分)(3)Mn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从而使浸取率降低(2分)(4)4.67≤pH<8(或4.67<pH<8)(2分,答“4.67≤pH≤8”得1分)(5)Mn2++HCO 3-MnCO3+H+,氨水消耗了H+,促进反应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MnCO3的生成(2分)(6)4MnCO3+ O22Mn2O3 + 4CO2Mn2O3+2Al Al2O3 + 2Mn(2分,1个方程式1分)28.(14分)(1)CO2(g)+4H2(g)=CH4(g)+2H2O(g) △H=-164.0kJ·mol-1(2分,状态没有标注或部分标注,扣1分,没有书写“-”0分,凡方程式配平错误不得分。
)(2)① D(2分)②1.0(2分)754p2(或18.75P-2)(2分)(3)温度400o C,氨氮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分,“温度”和“氨氮物质的量之比”每点1分)在400o C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催化效率高,同时400o C温度较高,反应速率快(2分,答对1点1分)(4)CD(2分,答对1个1分,错答0分)35.(15分)(1)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 3d74s2 (1分)Cl>P>S(1分)(2)sp3(1分)V形(1分)(3)Fe(CO)5(2分)1︰1(2分)分子(1分)(4)①正八面(1分)②>(1分)Mg2+半径比Ni2+小,MgO的晶格能比NiO大(2分)③A 或7523a2N A(2分)36.(15分)(1)苯甲醛(1分)碳碳双键、羧基(2分,答对1个1分)(2)取代反应加成反应(2分)(3)CH3COOCH=CH2(2分)(4)(2分)(5)(2分,答对1个1分)(6)(4分)(每步1分)CH3CHO CH3CH=CHCHO CH3CH=CHCOOHCH3CH=CHCOOCH=CHCH3CH3CH2CH2COOCH2CH2CH3命、审题人员黄石:冯思燕鄂州:邵中火黄冈:熊全告王小兰何亚龙陈银良蒿春明甘喜武。
湖北省七市(州)2018届最新高三3月联合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

极区有
有 1 mol
H2 生成 12.25℃时,两种一元酸 HX、HY 溶液,浓 度 均 为 0.1 mol∙L-1、体积均为 100 mL,分别加入 NaOH 固 - 体, lg[c(H+ )/c(OH )]随 n( NaOH)的变化 如 图 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X 与 HY 均为弱酸 B.b 点时溶液呈中性 C.d 点比 c 点水的电离程度更大 - - D.若将 c 与 d 点的溶液全部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c(Na+ )>c(X )>c(Y )>c(H+ )>c(OH - ) 13.A、B、C、D、E、F、G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B、C、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 和为 15,且均能与 A 形成 10 电子分子,E 单质可用于焊接钢轨,F 与 D 同主族,F 与 G 同周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G > B > F B.E 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 族 C.氢化物的稳定性:B > C > D D.简单离子的半径:E < D < F
2018 年 3 月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合考试
理 科 综 合化学
命题单位:荆州市教科院 襄阳市教研室 审题单位:荆州市教科院 襄阳市教研室 恩施州教科院 本试题卷共 16 页。全卷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26 分)
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 Br-80 7.宋代《图经本草》中有记载: “取此一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 色赤如融金汁者,是其也。看沸定汁尽,去火待冷,取出按为末,色似黄丹。 ”,文中“矾”的化学 式是 A.FeSO4·7H2O B.ZnSO4·7H2O C.KAl(SO4)2·12H2O D.CaSO4·2H2O 8.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11.2 L CH2Cl2 分子中含氯原子数目为 NA B.在标准状况下,11.2L 乙烯和环丙烷(C3H6)的混合气体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 3NA C.2.0g 含 D2O 和 H218O 的混合物中含中子数目为 NA D.1 mol NH4HCO3 晶体中,含有 NH4+、NH3 和 NH3·H2O 的总数为 NA 9.关于 A.b、d、p 均属于烃类有机物 B.b、d、p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增大 C.b、d、p 均能使溴的 CCl4 溶液褪色 D.b、d、p 分子中苯环上一溴代物均有 3 种 10.氧化铅( PbO)是黄色固体。实验室用草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分解制备 CO,其原理为 H2C2O4 浓硫酸 ===
【全国校级联考】湖北省孝感市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l-35.5 Ca-40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B.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C. 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D. 煤的干馏和煤的液化均是物理变化【答案】C【解析】A. 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利用次氯酸盐产生的次氯酸的强氧化性,二者原理不同,故A错误;B. 天然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不是纤维素,故B错误;C. 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故C正确;D. 煤的干馏和煤的液化有新物质产生,均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2. 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其中X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Z 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 M层电子数为m-n,W与Z同主族,R 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Y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且熔沸点高B. RY2、WY2通入BaCl2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C. Z、W、R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R>W>ZD. X 与Y 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答案】B【解析】X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所以X是钠。
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m-n,说明电子充满L层,L层电子数为m+n=8,而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说明次外层是第一层且充满电子,所以n=2,m=6,Y是氧,Z是硅。
W与Z同主族,且W是短周期元素,所以W是碳。
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所以R是硫。
A. 非金属性:O>S,所以Y的氢化物比R 的氢化物稳定,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水的熔沸点高,故A正确;B亚硫酸和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所以RY2、WY2通入BaCl2溶液中均没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错误;C.硫酸是强酸,碳酸、硅酸是弱酸,且硅酸酸性更弱,所以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R>W>Z,故C正确;D. 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故D正确。
)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考(3月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含答案

2018年3月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合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7.化学与生活、生产、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和12C互为同素异形体B.在日常生活中,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C.高纯度的SiO2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D.现代工业生产中芳香烃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的催化重整和煤的干馏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0.1 mol/L(NH4)2SO4溶液与0.2 mol/LNH4Cl 溶液中的NH4+数目相同C.标准状况下,H2和CO混合气体8.96L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消耗O2分子数为0.2N A D.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 A个电子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聚氯乙稀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B.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氯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D.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一C3H6C1取代,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10.下列操作及解释都正确的是()11.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
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 g/L;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W>X>Y>Z>MB.XZ2为直线形的共价化合物C.X、Y、Z分别与M元素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沸点依次升高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12.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SO2,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再生循环脱硫,其原理如图,a、b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槽分成为三个区域,电极材料均为石墨。
湖北省八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湖北省八校襄阳四中襄阳五中孝感高中鄂南高中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命题学校:黄石二中命题人:理化生备课组审题人:张伟峰屈媛刘于蓉审题学校:襄阳四中审定人:徐曙光王伶俐蒋华杨恩健齐婷杨虎耿雪峰本试卷共14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2018年3月28日上午9:00—11:30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K 39 Mn 55 Ge 73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有关化学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B.门捷列夫将元素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C.人类历史上,重金属的发现和应用较早,而轻金属的发现和应用则较晚D.化石燃料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又伴生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8g甲基(—CD3)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11.2L乙烯和环丙烷(C3H6)的混合气体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3N AC .过量铜与含0.4 mol HNO 3的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数大于0.2N AD .常温下,1L pH=9的CH 3COONa 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9N A9.四个课外活动小组为完成实验目的,均设计了两套实验装置(部分图中的夹持装置略去),其中一个活动小组设计的两套装置中,有一套装置存在原理错误,该活动小组是10.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丁) > r(乙) > r(丙) > r(甲)。
全国大联考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I-127第I卷(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
在毎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利用乙醇的还原性以及Cr3+、Cr2O72-的颜色差异来检验是否酒后驾车B.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 微米的颗粒物,是产生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C。
成分为盐酸的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易中毒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后变为清洁能源。
这是煤的综合利用的方法2、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NH3的电子式:B.NaClO的电子式:C。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
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Cl+H2O==2H++Cl-+ClO-B.过量HI溶液加入到Fe(NO3)3溶液中:2Fe3++2I-==2Fe2++I2C。
酸性溶液中KbrO3与KBr 反应生成Br2:BrO3—+Br-+6H+== Br2+3H2OD。
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 Ba2++OH-==BaCO3↓+ H2O4、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1mol C3H8分子中含共用电子对数为10N AB.1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C.Na2S和Na2O2固体混合物7。
8 克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3 N AD。
1mol NaHSO4晶体中含H+数为1N A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
C4H9Cl有3 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6.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原因结论A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苯分子和乙烯分子含有相同的碳碳双键B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C 纤维素和淀粉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 )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D 乙酸乙酯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二者属于同一反应类型7、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A.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温度升高,Na2CO3水解程度增加,溶液碱性增强B。
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鄂州高中2018届高三毕业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应,生成淡黄色固体。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积和温度变化),引起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铬的流程如下:l4蒸气经氮气载入反应室进行反应,继续升温到650℃;③三颈烧热CCl4,继续通入氮气;⑥检查装置气密性。
正确的顺序为:⑥管式炉A溶液CCl4N2反应管,生成一种含氧酸酯(C5H10O3),用乙醇处理尾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煮沸....,适当稀释,然后加入过量的2mol/LH2SO4至溶液呈强酸性,此时铬以Cr2O 27存在,再加入准硫代硫酸钠溶液24.00mL。
碲等,以实现有害废料的资源化利用,工艺流程如下:极。
后,再加入几滴指示剂,用0.1000mol·L-1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标准液进行滴定,重复进行二次实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已知c(Cr3+)为3×10-5mol·L-1,则当溶液中开始析出Cr(OH)3沉淀时Fe3+是否沉淀完全(填上有2对成对电子, B、C、D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可形成一种C3DB6型离子晶体,,CE、FA。
①C60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碳原子形成化学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写出1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位。
据此写出以A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取一片红色石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上,接近试管口,观察试纸是否变蓝,若不变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八市2018届高三3月联考理综化学试题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减弱B. 铝及其合金广泛应用,是因为铝的性质稳定,不易被腐蚀C. 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其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发生了缓慢的加成反应D. 硅太阳能电池利用的是原电池原理【答案】A【解析】A、肥皂中含有高级脂肪酸钠,高级脂肪酸钠与Ca2+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钙沉淀,故A正确;B.Al 为活泼金属,容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氧化铝薄膜,此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保护内部铝不被腐蚀,故B 错误;C、塑料老化的原因可能是发生加成反应,也可能是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D、硅太阳能电池利用太阳能转化电能,原电池原理是利用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D错误。
2.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HF所含分子数为0.1N AB. 某温度下,2LpH=12的NaOH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0.02N AC.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g混合气体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总数为9N AD. 化学反应中每生成1molO2,转移的电子数为4N A【答案】C【解析】A、HF在标准状况下是液体,不是气体,故A错误;B、因为是某温度下,不清楚水的离子积多少,无法计算OH-物质的量,故B错误;C、丙烯和环丙烷分子式都是C3H6,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因此42g丙烯含有的共用电子对的物质的量为42×9/42mol=9mol,环丙烷的结构简式为,因此42g 环丙烷含有共用电子对的物质的量为42×9/42mol=9mol,故C正确;D、如果是H2O2→O2,因此生成1molO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故D错误。
3.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有机反应中常说的卤化、硝化、酯化、水化都属于取代反应B. 溴苯、硝基苯、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OH 溶液鉴别C. 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D. 分子式为C8H11N的有机物,分子内含有苯环和氨基(-NH2)的同分异构体共14种【答案】D4.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取5mL0.1mol/LKI溶液,滴加0.1molLFeCl3溶液5~6滴,充分反应,可根据溶液中既含I2又含I-的实验事实判断该反应是可逆反应B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用两支试管各取5ml.0.1mo/L的KMnO4溶液,分别加入2mL0.1mol/L和10.2mol/L的H2C2O4(草酸)溶液,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C 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将海带剪碎、加蒸馏水浸泡,取滤液加几滴稀硫酸和1mLH2O2,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D验证CH3COONa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取CH3COONa溶液于试管中并加入几滴酚酞试剂,再加入醋酸铵固体(其水溶液呈中性),观察溶液颜色变化A. AB. BC. CD. D 【答案】D【解析】A、KI与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反应为2Fe3++2I-=2Fe2++I2,因为KI是过量,因此溶液中存在I-和I2,不能说明反应是可逆反应,故A错误;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8H2O+10CO2↑+2Mn2+,高锰酸钾过量,溶液不褪色,故B错误;C、海带剪碎,加蒸馏水,海带中I元素不能进入溶液中,应剪碎后点燃,然后加蒸馏水,过滤,故C错误;D、CH3COONa溶液中存在CH3COO-+H2O CH3COOH+OH-,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加入醋酸铵固体,醋酸铵溶液呈中性,CH3COO-的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颜色加深,故D正确。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B,学生只注意到高锰酸钾和草酸反应,以及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会错选B,忽略了题目中所给量,高锰酸钾是过量,溶液的颜色不褪色。
5. 全钒液流电池充电时间短,续航能力强,被誉为“完美电池”,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VO2++V3++H2O VO2++V2++2H+。
以此电池电解Na2SO3溶液(电极材料为石墨),可再生NaOH,同时得到H2SO4,其原理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解Na2SO3溶液时,a极与电池负极相连,图1中H+从电池右边移向左边B. 电池充电时,正极电极反应为VO2++e-+2H+=VO2++H2OC. 电解时b的电极反应式为SO32-+H2O-2e- =SO42-+2H+D. 若电解过程中图2 所有液体进出口密闭,则消耗12.6g Na2SO3,阴极区变化的质量为4.4g【答案】B【解析】A、根据离子移动方向,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即a连接电池的负极,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V2+在负极上反应,即右边为负极,左边为正极,即H+从电池的右边移向左边,故A说法正确;B、根据反应方程式,阳极上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电极反应式为VO2++H2O-e-=VO2++2H+,故B说法错误;C、根据选项A的分析,b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SO32-+H2O-2e-=SO42-+2H+,故C说法正确;D、消耗12.6gNa2SO3,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2.6×2/126mol=0.2mol,图2中,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此时阴极上产生0.2molOH-,向阴极移动0.2molNa+,阴极上产生0.1molH2,即阴极区质量变化质量为(0.2×23-0.1×2)g=4.4g,故D说法正确。
6. A、B、C、D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A和C同主族,B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B、C、D的单质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C>A,简单离子半径:B>DB.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A>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BC. B、C的氧化物均是高熔点物质,故B、C的氧化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D. 可用A的单质制备C的单质,可用电解法由B、D形成的化合物BD3制备B单质【答案】B【解析】B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B元素可以是H、B、Al,因此B单质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因此B为Al,C和D的单质均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则C为S,D为Cl,A和C同主族,则A为O,A、原子半径S>O,简单离子半径Cl->Al3+,故A错误;B、A和C简单氢化物是H2O和H2S,O的非金属性强于S,因此有H2O的稳定性强于H2S,氧化铝对应水化物是Al(OH)3,氢氧化铝表现两性,因此Cl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于氢氧化铝,故B正确;C、SO2常温下为气体,熔点低,故C错误;D、H2S与O2反应:2H2S+O2=2H2O+2S,AlCl3为分子晶体,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因此工业上不电解AlCl3得到金属铝,故D错误。
7. 电解质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常温下用0.0200mol/L盐酸分别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0200mol/L 的NaOH溶液和二甲胺[(CH3)2NH]溶液(二甲胺在水中电离与氨相似)。
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曲线②代表滴定NaOH溶液的曲线,在相同温度下,水的电离程度A>C>D>BB. 常温下,测得A点溶液的pH=6,则二甲胺常温下电离常数K b约为10-4C. 向二甲胺溶液中滴加盐酸10~20mL过程中:c(Cl-)>c[(CH3)2NH2+] >c(H+)>c(OH-)D. B点溶液中:c(H+)=c(OH-)+ c[(CH3)2NH2+] +2c[(CH3)2NH·H2O]【答案】C点睛:本题的难点是选项B,即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因为A点是盐酸与二甲胺恰好完全反应,(CH3)2NH2+发生水解,因此计算二甲胺的电离平衡常数时,应采用Kw=Kb×Kh,先根据水解常数的定义计算出Kh,代入三大常数的关系式即可。
8. 乳酸亚铁晶体{[CH3CH(OH)COO]2Fe·3H2O}是一种很好的食品铁强化剂,易溶于水,吸收效果比无机铁好,可由乳酸与FeCO3反应制得:2CH3CH(OH)COOH + FeCO3+2H2O→[CH3CH(OH)COO]2Fe·3H2O +CO2↑。
I.制备碳酸亚铁:装置如图所示。
(1)C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清洗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A 中加入盐酸,B 中加入铁粉,C 中加入NH4HCO3溶液。
为顺利达成实验目的,上述装置中活塞的打开和关闭顺序为:关闭活塞______,打开活塞______;加入足量盐酸后,关闭活塞1,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____,打开活塞_____。
C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Ⅱ.制备乳酸亚铁晶体:将制得的FeCO3加入乳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在75℃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
然后再加入适量乳酸。
(3)加入少量铁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从所得溶液中获得乳酸亚铁晶体所需的实验操作是隔绝空气低温蒸发,________、干燥。
Ⅲ.乳酸亚铁晶体纯度的测量:(4)若用KMnO4滴定法测定样品中Fe2+的量进而计算纯度时,发现结果总是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查阅文献后,改用Ce(SO4)2标准溶液滴定进行测定。
反应中Ce4+离子的还原产物为Ce3+。
测定时,先称取5.760g样品,溶解后进行必要处理,用容量瓶配制成250mL溶液,每次取25.00mL,用0.1000mol/LCe(SO4) 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如下表。
则产品中乳酸亚铁晶体的纯度为_________(以质量分数表示)。
【答案】(1). 三颈烧瓶(2). 2(3). 1、 3(4). 3(5). 2(6). Fe2++2HCO3-=FeCO3↓+CO2↑+H2O(7). 防止 FeCO3与乳酸反应产生的 Fe2+被氧化(8). 冷却结晶,过滤、洗涤(9). 乳酸根中羟基(-OH)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10). 98.5%【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根据仪器的特点,仪器C为三颈烧瓶;(2)实验目的是制备碳酸亚铁,Fe2+容易被氧气氧化成Fe3+,因此先排除装置空气,即关闭活塞K3,打开活塞K1和K3,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K3,打开K2,利用压强,把B中溶液压入到C中,发生:Fe2++HCO3-=FeCO3↓+CO2↑+H2O;(3)Fe2+容易被氧气氧化,因此加入少量铁粉的目的是防止FeCO3与乳酸反应产生的Fe2+被氧化;获得乳酸亚铁晶体所需的实验操作是隔绝空气低温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4)根据乳酸亚铁的结构简式,乳酸亚铁中含有羟基,羟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滴定实验中发现结果总是大于100%;(5)三次消耗Ce(SO4)2的体积分别是为19.75mL、21.2mL、19.65mL,第二次消耗的体积与另外两次消耗的体积差别大,删去21.2mL,因此平均消耗的Ce(SO4)2的体积为(19.75+19.65)/2mL=19.70mL,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因此有19.70×10-3×0.1××1×250/25=n(Fe2+)×1,解得n(Fe2+)=1.97×10-2mol,即样品的纯度为1.97×10-2×288/5.760×100%=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