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城市发展模式与产企业业体系构建
西部城镇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体系构建
西 部 城 镇 产 业 集 群 发 展 中存 在 的 问题
一
、
西 部 城 镇 产 业 集 群 以 民 营 企 业 为 主 , 具 备 了 市 场 机 制 中 对 市 场 主 体 的 要 求 , 但 由于 西 部 的 市 场 机 制 还 很 不 完 善 , 以 民 营 企 业 为 主 流 的 西 部 城 镇 产 业 集 群 的 发 展 也 面 临 着 诸 多 问题 。 (~) 资 本 、 技 术 、 管 理 、 信 息 等 生 产 要 素 缺 乏 , 生 产 要 素 融 通 经 济 竞 争 力 中 的 作 用 受 到 人 们 的 普 机 制 落 后 遍 芙 }= 在 两 部 大 开 发 的 背 景 下 , = _, } 生 产 要 素 是 指 现 代 生 产 经 营 组 越 来 越 多 的 西 部 城 镇 逐 渐 承 接 东 部 织 在 生 产 经 营 活 动 中 所 不 可 缺 少 的 的 产 业 转 移 , 向 产 业 链 条 卜低 中 端 各 种 具 有 相 对 特 殊 功 能 的 因 素 或 条 的产 业 集 群 发 展 。 件 , 丰要包 括 劳动 、资本 、技术 、
维普资讯
工。 《山∞山
0
0 Z0o山
[ 要 ] 西部 大开发 的 背景 下 ,越 来越 多 的西部 城 镇逐 渐承接 东部 的产 摘 在 业 转移 ,向产 业链 条上 低 、 中端 的产 业集 群发展 。根 据波 特 的钻石 理论 模 型 。 生 产要 素 ,需 求条 件 ,相 关产 业 ,企 业的 战略 、 结构 与竞 争 ,机 遇 ,政 府等 六 大要 素 构成 了产业 集群 发展 的 支撑 体 系。 西部城 镇要 成为 高质 量的 产 业集群 。 必 须构 建产 业 集群 发展 的 支撑 体 系 ,这 既是 对 企业 驾奴 市场经 济能 力 的考验 。
西部开发战略下的区域经济发展
西部开发战略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西部开发战略是中国政府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项战略的目的是通过投资和政策支持,解决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发展不足的问题,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西部开发战略下,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
政府大力投资修建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了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和便捷性,有力支撑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西部地区的电力、水资源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加强,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其次,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
西部地区在资源丰富的情况下,通过引导和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以新能源、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西部地区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再次,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政府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通过推动农民进城落户、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等措施,加快了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这不仅带来了人口流入和人口规模的增加,还加强了西部地区城市的功能和吸引力,进一步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尽管西部开发战略的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仍然不够完善,与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次,西部地区的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另外,西部地区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满足经济转型和升级的需求。
综上所述,西部开发战略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有力地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未来,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和政策支持,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西部地区也应加强与东部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要以国有为主导,民营为主体
西部大开发——国有主导、民营主体I. 简介西部大开发是指中国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减少地区间发展差距而实施的一项战略。
在西部地区,国有企业起到了主导作用,而民营企业则充当了主体。
本文将探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实施方案以及国有和民营企业在其中的角色。
II.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中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于1999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西部地区作为实施开放政策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发展潜力巨大。
为了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政府通过引进外资、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产业转移等措施,加快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III.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方案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特别是交通、能源和水利等领域。
这样一来,降低了运输成本,提升了西部地区的竞争力,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 引进外资和技术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政府鼓励外资企业进入西部地区投资,并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此外,政府还鼓励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西部地区的产业水平和竞争力。
3. 加强产业转移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府鼓励沿海地区的企业向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这样一来,可以缓解沿海地区的经济压力,同时也可以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IV. 国有企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主导角色国有企业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国有企业在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丰富、资金雄厚以及对政府政策的影响力等优势。
国有企业通过投资、建设和运营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国有企业也积极参与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为西部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V. 民营企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主体角色民营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部大开发中扮演着主体的角色。
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第一章绪论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旨在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实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
该战略自1999年开始实施,历时20年至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发展。
其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该战略的核心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该战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二章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政府在资金上进行大力支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以拉动地区的经济增长;其次,政府加强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加强了西部地区的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政府支持引导下的民间资本入股,也极大的促进了西部地区现代产业的发展。
第三章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首先是各地的产业转型升级,借助政策优势,推动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为代表的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使区域经济逐步由以资源为导向的经济向以技术和产品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升级。
其次,地区的交通、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不仅提升了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也吸引了更多的外来资本和人才,进一步推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四章原有问题与今后挑战虽然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践推进中也存在着一些原有问题,例如地区资源禀赋不均、区域协调度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
今后在继续推进该战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采取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以解决原有问题和应对新的挑战。
同时,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技术的应用,补齐短板,提高区域经济整体实力。
第五章结论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经过20年的实施推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得以发展壮大。
构建西部现代产业体系的对策建议
,
构 建 西部现 代 产业 体 系的对 策建 议
邓 丽
( 四川大学 经济学院 ,四川 成都 606 ) 1 4 0
摘
要 :西部地 区传统产业 比重过 大,产业 结构不合理 ,经济效 益低 下, 已成为 制约 西部 经 济
社会发展 的重要 问题。作为推动 经济发展 方式 转变及产 业结 构优 化升 级 的重要 手段 ,构 建现代
经过 “ 五 ” “ 五 ” “ 一 、 二 、 三线 ”建 设 ,尤
其是改革开发 以来几十年来的迅速发展 ,西部地 区在产业结构 、产业互动、创新能力、人力资本 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取得 了较大的成就 ,初步奠
式 、实现科学发展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 会 的产业载体¨ 。 J
定了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西部地
方式粗放 ,近千万户农 民靠一家一户来应对市场
经济的风险,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脆弱。同时
存在农产品加工率低 、加工企业规模小、加工技 术落后 、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 ,发展水平较低。 3 服务业 比重较小 ,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 虽然 西部 地 区服务 业增 加值 由 20 00年 的 6 3 .亿元 增加到 20 46 0 0 8年的 2 7 .6亿元 , 1118 但总体规模依然较小 ,与东部地 区比较 , 存在巨
工业 1 0 强 的有 62 ,占6. %。竞争性较 0 0 4家 42 强、技术含量高的行业 中则很少有西部企业 。 J 2 农业 生产方式较 为落后 ,农业产业化程 . 度 不高 虽然西部大开发以来 ,西部地 区程度不断提
高,但是总体而言 , 西部地区农业专业化组织较 少 ,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较低 , 农业生产与管理
中西部小城镇一地区-特色支柱产业的构建
李继峰 : 中西部 小城 镇一地 区一特 色支柱产 业的构建
。8 1・
能则十分必要 , 其存在和发展决定着小城镇 的性 质和发展方向。一般来说 , 小城镇 的主导功 能主 要 表现 为小城 镇 的支柱 产业 。在制 定 发 展 战 略 和
规划 时 , 应遵 循 主导功 能突 出 的原 则 , 明确 小城 镇
V1 5 N. o 2 o5 .
Ot 0 7 c.20
【 经管索微 】
中西部 小城 镇 一 地 区一 特 色支 柱 产 业 的构 建
李 继 峰
( 阳师 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 ,河南 洛阳 4 12 ) 洛 7 02
摘
要: “ 一地 区一特色支柱产业” 即通过对一个地 区工农业特色 资源进 行 区域化布 局、 产业化经 营、 规模
维普资讯
பைடு நூலகம்
第2 第5期 5卷
20 0 7年 l O月
河 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社
J U N LO E A U IE ST FS INC N E I O O Y (O I LS INC ) O R A FH N N N V R IY O CE EA D T C] L G N S C A C E E
中西 部 地 区小 城镇 大 致 有 交通 枢 纽 型 、 流通
使 中西部地 区小城镇发展存在诸 多问题 : 工业 布 充分发挥其商品贸易功能。三是农 村剩余劳动力 局和人 口布局分散, 规模效益较差 ; 小城镇产业载 的吸纳功能。小城镇是农村人 口向城镇转移的蓄 体的人 口吸纳力依然较弱; 产业空心化 , 小城镇发 水 池 。小城 镇第 一 、 、 产 业 同步 发 展 , 别 是 二 三 特 三产业 的发展 需要 大 量 的劳 动 力 , 这些 劳 动 展缺乏经济 支撑 ; 产业结构 趋 同, 主导产业 不 明 第 二 、
我国西部地区产业集群构建的思路与对策
我国西部地区产业集群构建的思路与对策一、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问题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西部地区已出现各种形式的产业集群。
如,西宁的纺织产业集群,以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为代表的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集群,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等,这为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成长和快速发展树立了良好典范。
以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为例。
目前,重庆市有170多家摩托整车生产厂、3000多家摩托车配件厂,还不包括摩托车修理厂;有5家专利代理所,7家摩托车研究所(包括高校的),3家市属以上科技信息中心,14家区县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等。
其中产值超过500万元以上的配件厂已达388家。
重庆摩托车已出口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地区。
2002年摩托车产量达323.42万辆,占国内产量的28.1%。
截止2003年9月,重庆摩托车产量已达271.25 万辆,占国内产量的27.98%,已形成具有地方优势的摩托车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
但产业内还未形成紧密的专业化分工,科研机构、公共管理等服务性设施还不能支撑摩托车(汽车)产业的发展。
嘉陵、建设、宗申、隆鑫、力帆等几大企业之间在品牌和市场开发上虽然有一定默契,但企业间在零部件生产上都是“小而全”的模式,专业化水平不高。
除较大企业外,遍布重庆的微型摩托车组装企业粗制滥造的现象十分严重,再加上近几年我国各大城市对摩托车的限制,致使集群创新能力不足。
通过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的实例可看出,西部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带动产业集群形成的核心企业少。
西部地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内资企业少,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企业更不多,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
在西部地区虽然也散布着一些集群,但在集群形成上看,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明显,产业区内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基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相互认同与协同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的互补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
西部产业的发展趋势
西部产业的发展趋势西部产业的发展趋势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国的西部地区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西部地区庞大的面积、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西部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资源型产业、制造业、旅游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趋势。
通过分析当前的形势和政策支持,可以预测未来几年西部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一、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趋势中国的西部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铝等。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西部地区的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但是,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倡导,传统的资源型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挑战。
1. 绿色转型:西部地区的资源型产业将加大绿色转型的力度。
通过引入先进的矿业技术、环保设备和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鼓励资源企业在环保、节能和减排方面进行创新,并加大对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2. 产业升级:西部地区将加快资源型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通过产业链延伸和产品升级,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
例如,煤炭行业可以通过发展煤炭深加工、煤化工和电力等产业,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3. 能源替代: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西部地区将加快推动能源替代。
例如,可以发展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项目,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西部地区作为中国的制造业基地,正在经历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
西部地区的制造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包括土地资源、劳动力、交通条件等。
随着政府对西部地区制造业的支持力度的加大,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加快。
1. 制造业转移:随着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环境压力的增加,制造业正在向西部地区转移。
西部地区通过提供低成本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制造业企业。
其中,重庆、成都、西安等地区的制造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西部大开发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西部大开发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旨在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缩小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西部地区经济得到了显著的发展,通过投资和政策支持的方式,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得到了改善,推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也促进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比如,在铁路建设方面,天府机场铁路是连接成都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一条高速铁路,方便了市民和游客出行;成昆铁路的改线和重建改造,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和安全性;川藏铁路的建设,有效地缩短了西藏与内地之间的距离,方便了旅客和货物的运输。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还建设了许多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加强了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国际间的联系,促进了跨区域贸易。
二、工业化发展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型向多元化发展的过程。
经过几轮调整和升级,如今的重工业、轻工业和小型工业都拥有了自己的特色,打造出多元化的产业布局。
例如,重庆发展的汽车、摩托车、轨道交通装备、医疗设备等制造业,成都发展的IT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乌鲁木齐建设的石化产业基地等,都为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三、农业现代化西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也在不断加强。
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和模式,农民可以更加高效地种植作物和养殖畜禽。
例如,西部地区实施的“科技兴农”政策,推行了“五元建设”(即种植产业、养殖产业、农副加工业、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帮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并且为升级产业结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旅游业的崛起作为中国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西部地区的旅游业也发展迅速。
以九寨沟、峨眉山、稻城亚丁、婺源等景区,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成为西部地区的旅游热点。
这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利益,还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旅游产业的创新。
总之,西部大开发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
从城市产业地域结构看中西部地区发展格局
从城市产业地域结构看中西部地区发展格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产业地域结构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加大扶持力度,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金涌入这些地区,城市产业地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角度分析中西部地区发展格局,以及城市产业地域结构的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产业结构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然而,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随着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地都在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引进外资等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逐渐向多元化、服务业化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1、多元化在各地经济结构的转型中,重点打造的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这些产业不仅形成了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中西部地区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以重庆为例,其特色产业已由传统的钢铁、化工等传统行业转向了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而且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
这种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风险分散的发展模式,注定会为中西部地区带来更加充沛的发展动能。
2、服务业化中西部地区的服务业也正在快速发展。
这不仅是因为服务业具有较低的环境污染、简单的技术要求和较强的市场适应性等特点,而且也与我国战略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有关。
像重庆、成都等地曾经专注于制造业,而现在已经开始大力发展服务业。
因此,服务业的快速崛起,将会为中西部地区带来不少的机遇。
3、技术密集型随着国家技术创新战略的不断深入,中西部地区的高科技企业正在爆发式增长。
以成都为例,其以“天府科技城”为主要载体,培育了一批著名的大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同时启动了许多支持科技公司发展的政策,这有利于企业在技术上的创新迭代,为中西部地区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为经济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市场需求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内生型需求,其中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是重点。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内蒙古财经学院本科学年论文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作者段婕系别统计与数学学院专业统计学(风险管理方向) 年级 09 风险管理学号 902093109 指导教师聂霞导师职称助教内蒙古财经大学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目录引言 ..................................................................... .. (2)一、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 ..................................................................... .. (3)(一)产业结构概述 ..................................................................... (3)(二)产业结构调整 ..................................................................... (3)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4)(一)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4)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4)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5)(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8)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8)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9)(三)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关于就业结构与区域生产总值的比较变动分析 (11)三、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比较分析 (12)(一)产业合理化、高度化的简述及内涵 ..................................................................... . (12)(二)基于国际标准判断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 (13)四、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16)五、结论 ..................................................................... . (18)(一)中、西部产业结构现状简述 ..................................................................... . (18)(二)中、西部产业结构发展及转移方向 ..................................................................... .... 18 参考文献: .................................................................... . (20)II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内容摘要】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空间广阔,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近年来,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
2024年西部开发工作总结
2024年西部开发工作总结2024年是中国西部地区持续推进开发的关键一年。
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西部地区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
一、经济发展2024年,西部地区继续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GDP总量再创新高。
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型加速,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西部地区在新经济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
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日益完备,极大改善了区域内的物流交通条件。
同时,城市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三、扶贫工作扶贫工作一直是西部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
2024年,西部地区继续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各级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采取创新的扶贫模式,通过发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了数百万贫困人口的脱贫。
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也得到明显提升。
四、生态环境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024年,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各级政府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加大对污染治理和水土保持的投入。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生态建设成果得到持续 cons approval,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社会事业发展2024年,西部地区在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育质量在全国范围内显著提高。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条件。
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旅游成为西部地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综上所述,2024年西部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也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部区域发展战略分析
西部区域发展战略分析一、西部区域概述西部区域指的是我国西部地区,根据国务院的文件,“西部地区”包括了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以及部分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
由于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差异巨大,这些省份之间的发展水平、发展质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西部区域的发展现状西部区域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国家战略中也占有相当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球经济的整体增速放缓,全国各地纷纷开始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希望通过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来实现全国经济的平衡发展。
然而,截至目前,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些地区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离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西部区域发展的挑战和机遇西部区域的发展面临着重重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很多的短板,这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2、资源环境压力大。
西部地区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低,能源资源、水资源等的获取和利用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3、产业结构落后。
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以传统的资源型、制造业为主,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然而,西部区域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机遇。
随着国家政策的加大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正在逐步改善,机遇与挑战并存。
四、西部区域的发展战略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政府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的发展战略,以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政府需要重点关注西部地区的交通、水利、能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承载和支撑能力。
2、优化产业结构。
政府需要推动西部地区逐步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优化,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加强生态保护。
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脆弱,政府需要加大环境修复和生态保护力度,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地区协调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地区协调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和资源的大国,其中包含了西部地区这一片丰富美丽的土地。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侧重点之一。
西部地区想要实现协调发展,必须要加强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落实。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别是资源整合、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探讨西部大开发战略与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互相关系。
一、资源整合西部地区在资源方面十分优越,因此在整合资源方面要想办法,好好利用这些资源,比如可再生能源和矿产品等。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资源整合是落实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西部地区需要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改进开采工艺和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等措施,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产业转型中国经济正在从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体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转型。
西部地区除了在传统制造业方面依旧保持着竞争优势外,在服务业方面也具备很大发展潜力。
在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同时,西部地区应注重产业转型,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升级。
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
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相对欠缺。
随着近年来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增加,许多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
但还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农村电网建设、公路铁路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等,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有利条件。
四、环境治理在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西部地区庞大的资源储量,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治理。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定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环保压力,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西部的宝贵资源。
同时,要加强绿色发展意识和科学发展理念,构建良性的生态环境总的来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助于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应在资源整合、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上加大投入,积极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进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产业进展政策的不断充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尤其是国家针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制定西部产业进展的指导原则,通过倾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重点推进西部特色优势产业的进展,提高了西部产业竞争力,促进了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特色优势产业进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一直是各级政府关注的工作重点之一。
2000年10月,国家公布《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通知》指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进展特色旅游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之一,强调了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
该《通知》详细讲明了如何具体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中涉及到西部地区产业进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包括:中央有关部门在制定行业进展规划和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时,要充分体现对西部地区的支持;优势资源开发与利用,有特色的高新技术及军转民技术产业化项目,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在农业等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增加对西部地区农业、优势产业、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进展的信贷支持,农村电网改造贷款和优势产业贷款中金额较大的重点项目,由农业银行总行专项安排和各商业银行总行直贷解决;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舞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民族自治地点的企业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能够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为爱护生态环境,退耕还生态林、草产出的农业特产品收入,在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对西部地区内资鼓舞类产业、外商投资鼓舞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先进技术设备,除国家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鼓舞外商投资于西部地区的农业、矿产、旅游等产业进展和资源开发,以及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支持符合条件的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市,支持西部地区属于国家鼓舞和同意类产业的企业通过转让经营权、出让股权、兼并重组等方式吸引外商投资;积极探究以中外合资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方式引入外资;鼓舞在华外商合资企业到西部地区再投资,其再投资项目外资比例超过25%的,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对外商投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项目,适当放宽外商投资的股比限制;对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及出口创汇项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国家在国外商业贷款指标安排上给予支持;围绕西部开发的重点任务,加强科技能力建设,组织对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加快重大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等。
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发展模式探索
陕 甘 宁 青 区 : 西 、 肃 、 夏 、 海 。 本 经 济 区 发 展 区 域 分 工 与 竞 争 的 均 衡 . 升 整 个 产 业 的 国 际 竞 争 力 。 陕 甘 宁 青 提 的 主 要 特 点 有 : 一 , 林 特 产 资 源 丰 富 , 多农 林 产 品 第 农 许 首 先 ,跨 区 域 产 业 集 聚 整 合 能 产 生 强 大 的 聚 合 效 应 。 在 全 国 有 一 定 优 势 。 第 二 . 源 化 工 业 基 础 较 好 . 北 的 进 入 2 世 纪 后 , 企 业 投 资 区 位 选 择 的 首 要 因 素 不 再 是 各 能 陕 l 煤 炭 、 然 气 , 肃 、 海 的 水 电 、 色 金 属 . 达 木 的 钾 项 优 惠 政 策 和 廉 价 的 资 源 供 给 . 而 是 产 业 本 身 的 配 套 环 天 甘 青 有 柴 盐 等 在 我 国 国 民 经 济 中 有 一 定 地 位 。 第 三 , 西 、 肃 是 境 。 因 此 , 某 一 产 业 具 备 良 好 的 外 部 配 套 环 境 时 , 够 陕 甘 当 能
维普资讯
◇ 文
一
/李 响
。
、
背景
,
成大 集群 优势
在 国家 资金 和政策 的
.
,
才是 未来产业 集 聚制 胜 的关键
自实 施 西 部 大 开 发 战 略 以 来
有 力 支持下
,
小 义 根 据 西 部 12 省 市 区 的 区 位 特 点 及 经 济 发 胰 现
聚发展模式
二
、 。 ,
,
构建
、
地 区 出现
。
如
,
西 宁 的纺织 产业 集聚
以 重 庆 卒 托 车 产 lp
西部开发:政策涵义与发展体系构建
一
从 国 际 经 济 近 百 年 的 发 展 脉 络
不足 ,一些高新技术无法在这些地区
应 用 , ・ 先进 的 产 方 式和 生 活 方 些
看 ,自然资源禀赋在构成 一 个经济体
成 长的 贡 献 分 布 ,始终 任 旱现 边 际 收 益 递 减 的 趋 势 ,即 使 像 海湾 石油 国 家 也 并不 例 外 。如 在过 去 的 一 百年 间 , 自然 资 源 的 缺 乏 在 许 多国家 和地 区 并
面临着生存 、 改善 、 高和进步的一系 提
列 问题 。如 果 不 能 找 到 西 部 地 区发 展 的特 有 模 式 ,而 简 单地 套 用发 达 国家 或东部地 区曾经使 用过的发展模 式 , 可能 导 致 的 后 果 将 不 是开 发 西部 ,而 是 破 坏 西部 ,从 而进 一 步扩 大 西部 与 东 、 部地 区 的 差距 。 中 中 国 西 部 的落 后 不 是 哪 个 单 一 要
场 化的 研 究 力 量 ,不 仅 本 地 I 技 术产 ) ( 品供 给 严 重不 足 , 且任 消 化 、 而 吸收 外 部技 术过 程 中 也难 以 产生 再 创新 冈 此 ,中央 提 出并 实 施 中 圜 西部 火 开 发 战 略 ,其 主题 涵 义是 全 面提 升 西部 地 区的 经济 、 社会 系统 , 其真 I 使 E 突 破 一 般 意 义 上 比较 优 势 的制 约 。只 有 构 建 出一 个 高 效 、稳 定 并且 适 合 西
二 、 部 发展 体 系 : 本 轮廓 的 描述 西 基
在 西 部 大 开 发过 程 中 .必 须确 立 新 的战 略 思 维 .正 确 处 理 西 部 生存 与 发 展 的 关 系 . 生态 安全 体 系 、 策体 以 政
打造中国西部制造业基地
打造中国西部制造业基地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推动,中国的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
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打造制造业基地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可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本文将探讨如何打造中国西部制造业基地,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背景中国西部地区包括新疆、青海、西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宁夏等省份。
这些地区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但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原因,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而制造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发展制造业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因此,打造中国西部制造业基地成为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共同目标。
政策支持为了推动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首先,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制造业发展,鼓励投资建设制造业基地,提供财税和政府补贴等支持。
其次,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设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提高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
同时,国家还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推动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产业布局打造中国西部制造业基地需要在产业布局上进行合理规划。
根据当地资源和优势产业,可以选择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布局:农业机械制造业西部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可以建设农业机械制造基地,生产农机设备,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西部地区的新能源资源比较充足,可以发展新能源汽车制造业。
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生产电动汽车和充电设备,推动西部地区的汽车产业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潜力巨大,可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通过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促进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西部地区的文化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中国西部城市生态工业系统构建——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在 进行 工 业生 态 系统 结构 设 计 时 , 注意把 握 几 个 问 要 题: 一是 要 比照 自然生 态系统 将企 业划 分 为物质生 产者 、 技
术生 产者 、 费者和分解者 4 ; 是要选 定关键 种 , 筑企 消 类 二 构 业 共生 体 ; 三是要 构筑 生态 工业链 , 物质 流 和能量 流沿 着 使
实现经济 可持续发展 、 产业结构 优化 的必 由之 路 。在 土地和
水 资源 严重匮乏 、 生态环境 十分 脆弱 的西 部城 市倡导 生态工
业 的建 立和发展显得 尤为重要 。
1 生态工业 的理 论体 系
1 1 生态 工业的概念 .
生态 工业是仿 照 自然界 生态过程 物
图 1 生 态工 业 系统 框 架 规划 设计
产业链 。 2 乌 鲁木 齐生态工 业系统的构 建
生产 活动 中自然资 源从 源 、 到汇的全 代谢过 程及其 生命 支 流
持 系统相互关 系的学 科 。工业 生 态学 强调 综合 解决 工业 系统与 自然生态 系统 之 间 的矛盾 。循环 经济 是 对物 质 闭环
流动 型经济的简称 , 本质上是 一种生 态经济 。它是 一种把绿
(. 1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 0 5 2 珠海市 实验 中学 , 30 4;. 广东珠海 5 9 1 ) 10 5
摘要 介绍 了生态工业的理论体 系, 探讨 了乌鲁木 齐市态工业 系统 的效益。 关键词 生 态工业 系统 ; 中国西部 ; 环境 效益 ; 乌鲁木 齐市 申图分 类号 F 9 .2 2 92 文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1 — 6 1 2O )6 0 76— 2 5 7 6 1 ( 09 1 — 72 0
西部城市圈规划方案-更新版
西部城市圈规划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为了更好地满足西部地区人民对于城市化建设的需求,规划专家们提出了西部城市圈规划方案。
规划范围西部城市圈规划范围包括了以下城市:•西安•成都•重庆•昆明•兰州•贵阳规划目标西部城市圈规划方案着眼于提升西部城市圈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具体目标包括:1.实现城市之间的联系和协作,构建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区域平衡发展。
2.推动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和城市功能布局,建成支撑大规模生产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构建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和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打造文化特色、经济效益、社会效果相较显著的城市发展态势。
规划建设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西部城市圈规划方案提出了以下建设内容:一、交通基础设施1.建设高速公路、快速铁路、货运物流中心等交通枢纽,构建城市之间、城市内交通系统,实现多层次交通联通。
2.加强城市与贫困地区的交通联系,推动交通向贫困地区延伸,实现农副产品和生活物资的快速运输和销售。
二、能源基础设施1.实现能源互通和区域间能源协作,构建多元化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2.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实现能源生产与用能之间的均衡,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
三、信息基础设施1.加强城市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推动智能化城市快速发展,实现城市信息系统的全面覆盖。
2.打造城市数字化生态环境,优化城市数字化体验,建立智慧城市体系。
四、城市环境1.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建设多功能城市公园,推动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向乡村延伸,改善农业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总结西部城市圈规划方案将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促进西部地区城市经济的腾飞,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希望这个方案能够得到各有关部门和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共同推动西部城市圈建设,推进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BA
MBA是英文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硕士)的简称,而其中文简称为“工管硕”。工管硕士是源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专门培养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员的专业硕士学位。工管硕士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工管硕士是商业界普遍认为是晋身管理阶层的一块垫脚石。现时不少学校为了开拓财源增加收入,都与世界知名大学商学院学术合作,销售他们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工管硕士培养的是高质量的职业工商管理人才,使他们掌握生产、财务、金融、营销、经济法规、国际商务等多学科知识和管理技能。
2.西部城市(产业)发展现状
西部除成渝地区外,未能形成具有聚集效应、释放能量大的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西部的优势是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国家对西部的倾向型政策。西部城市的劣势,如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发展不均衡;城市质量差,经济实力薄弱,工农业发展滞后。机遇是国家新一轮的经济刺激政策;其他地区产业向西部转移。威胁是西部存在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影响到城市化进程;缺乏高素质人才的推动。
三、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战略与突破
1.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战略与布局
2010年7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指出了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战略要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牧业、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西部地区产业布局着重抓好成渝、关中―天水、广西北部湾三大经济区,使之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欧洲MBA的发展最初受到政府规定的阻碍。在许多欧洲国家,政府不允许社会集资的大学创办“职业化”商务课程。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一批企业家开始建立私立商学院,提供一种与众不同的欧洲MBA教育。位于法国枫丹白露的INSEAD商学院就是在1958年成立的。瑞士的IMEDE商学院(即现在的IMD)几年后也在瑞士洛桑成立。这种欧洲式的MBA与美国不同,只有一个学年,候选人的年龄必须是将近30岁,或是30岁出头,因此可以把更多过去的管理经验带进教室,这点也和美国的商学院不同。从一开始,这些欧洲的商学院就特别关注国际化的全面管理教育。他们设计的课程既整合实用的技能,也强调全球文化和商业知识的学习。欧洲的商学院也采用案例研究,但是更加鼓励团队基础上的项目合作。由于英国政府有意建立“商业教学与研究的卓越中心”,从而促成了伦敦商学院和曼彻斯特商学院在1964年的成立。两所商学院都采取美国的两年全日制教学模式。Cranfield、 华威(沃里克)Warwick和Lancaster等商学院也相继在英国设立了MBA课程,它们采取欧洲的一年制的学制。
2.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道路――经营城市化
城市运营就是把城市作为重要的国有资产来经营并增值。其实质,就是以市场化的手段和法律允许方式进行城市综合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城市经营的主体是政府,借助企业与市场的力量,使西部城市数量和规模扩大,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产业结构提升,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百姓整体素质提高,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中心辐射作用加强。
世界最著名的商学院哈佛商学院首创了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就是利用对真实世界的实例分析,代替对学术理论的过分依赖。这一方法至今仍是MBA课程的基础,因此哈佛商学院MBA教育被看作是世界MBA教育的真正开始。
在美国,MBA学习包含了一个为期两年的课程。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之间的一个月暑假中,学生可以进行实习活动。在第一年中,学生学习核心商业学科,也就是必修课,包括财务、营销学、管理学总论、运营管理学和会计学。在第二年中,学生可以选修一些自己想学的选修科目。选修课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战略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和营销学,这些都是实用的专业。MBA的学生一般在入学时处于20到30岁之间,已经有了2到4年的工作经验。
二、西部经济发展瓶颈与经营城市化
1.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
西部经济所面临发展的压力,既要保证建设用地指标、实现土地的增值;又要保障基本农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突破产业困境,实现农民的持续收益;同时,还要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乡村缺乏有特色的第三产业经济项目,农业技术使用低下,不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缺乏有效统一的管理;缺乏主题经营,难以产生聚合效应;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2)产业转移。国家支持西部地区抓住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科学编制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安排产业转移引导资金,引导东中部地区企业转移;鼓励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共建产业园区,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3)基础设施改善。2010年4月27日,《关于2009年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和2010年工作安排》提出,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和各类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新增中央投资重点向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倾斜。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支持一批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中心和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进入80年代,以1984年《哈佛商业评论》“管理学院不能令人满意的管理教育,应对美国国际竞争力下降负有一定责任”的批评意见为代表,对美国MBA教育状况的批评,引起管理学院院长深刻的反思。但这一次并未走向统一的模式,而是走向各自的探索,这就形成了80年代的管理教育创新,包括:国际化;课程的整合;加强对领导才能、团队意识和管理技能的训练中丰富学生的科学技术知识;对企业和企业家伦理的重视;网络大学与远程教学的实践(Virtual Bschool);等等。
(2)现代工业:西部经济的支撑产业。构建西部绿色工业产业链工业体系,建设西部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西部循环经济;大力发展西部绿色制造业,加快西部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积极参与全球性的分工与资源配置;加快西部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西部绿色经济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对西部企业进行“绿色再造”和“绿色转型”。
一、西部城市(产业)发展现状与模式
1.新时期下西部机遇
(1)政策倾斜。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优惠政策向西部倾斜。“十二五”时期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对未来5-10年西部大开发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扶持政策。
第二种是远程MBA项目,1995年由美国McCann University率先提出,至今也有10多年的历史了。就是通过网络多媒体形式进行授课。
本段学位特点
MBA学位是一种注重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学位,是能力培养重于知识传授的学位。它教授的是面对实战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学”,技巧和思维的培养重于理论分析能力。它要求其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应变能力、预测能力、综合能力、组织能力等)。
需求的骤增最终暴露了美国的管理学院在目标、手段和学术水平上的诸多弱点,1958年美国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各自的综合报告不约而同地明确了管理教育的实务性质,主张加强定量分析能力,并基本形成了后来影响颇广的结构化的课程体系。这之后的六七十年代,美国教育的重点便放在了MBA上,美国每年授予的MBA学位数量达到授予硕士学位总数的20%以上,再次进入空前的蓬勃发展时期。
MBA作为一种专业硕士学位,与一般硕士研究生有所不同。首先是培养目标不同:MBA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而其他硕士研究生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的高层次科研型和教学型人才;其次是培养对象不同,MBA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大学本科毕业、具有三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工商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可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招收在职人员;第三是培养方式不同,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职业训练,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而其他研究生则侧重于理论学习、学术研究。
2.西部地区重点产业突破与打造
(1)生态农业:西部经济的基础产业。西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绿色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开发绿色食品、绿色种植、绿色养殖和绿色土特产业;依托优势资源,发展资源深加工工业,走“绿色(特色)+规模+科技+名牌”的 发展道路;建设西部绿色生态环境,坚持“以生态为基础、以科技为主导”的新型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加快西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及应用。
3.西部城市(产业)发展模式
中西部城市的发展模式应由传统的粗放型转向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资源保护、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改变在西部建立能源原材料基地的着眼点,从根本上转向强国兴区富民的目标。形成与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新的对外开放环境的新型西部城市发展体制。基点由单纯靠国家财力搞建设转向立足于区域经济成长,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导向由传统的资源导向型发展转向市场。率先发展布局在能够实现快速增长、具有辐射和扩散功能、关联效应较强的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
(3)现代环保产业:西部经济新的增长点。调整和优化西部环保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西部环保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加快西部科技创新,发展性能先进、高效经济的节能减排设备和综合利用技术;建立多元化的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依托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培育西部环保支柱产业,实施环保工程、农业生态工程。
其课程内容涉及管理类、经济学类、金融、财务、法律等等,能力训练不光讲究组织、领导才能,也涉及以口才为依托的沟通能力、运筹能力、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MBA是一个具有工作经验以后的学位,现实中,它被很多人看成已有3年职业经验之后的一个事业加速器或转换手段,即升职和跳槽的手段。而MBA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对这个产生很好的帮助作用。
第一种是供任职公司高层管理者报读的课程,通常利用工作时间之余修习,名为高阶工商管理硕士(Executive MBA,简称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