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宾语前置

合集下载

宾语前置的类型

宾语前置的类型

宾语前置的类型宾语前置的类型: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无”、“毋”、“莫”“弗”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1、“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3、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4、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6、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隆中对》二、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焉”、“胡”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宾语前置。

例如: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2、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4、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5、彼且奚适也?《逍遥游》6、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三、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

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

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但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4、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5、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6、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四、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古代语法之宾语前置知识点、例题讲解

古代语法之宾语前置知识点、例题讲解

古代语法之宾语前置知识点、例题讲解古代汉语中的宾语,一般位于动词的后面,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又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1.动词宾语的提前(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在有否定副词“不”、“毋 (无)”、“未”或否定性无指代词“莫”的否定句里,作宾语的如果是代词,这个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一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啊。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论语.先进》)一因为我比你们都大,人家不用我了。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左传●宣公十五年》)一我不骗你,你不欺我。

④晋国之命,未是有也。

( 《左传●襄公十四年》)一一晋国的命令,没有过这样的。

⑤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韩非子.五蠹》)一一我有个老父亲,我要是死了,便没有谁来奉养他了。

例①是有否定副词“不”的否定句,作宾语的代词“己”放在了动词“知”的前面;例②是有“毋”的否定句,代词宾语“吾”放在了动词“以”的前面;例③是有“无”(通“毋”)的否定旬,代词宾语“尔”、“我”分别放在动词“诈”“虞”的前面,例④是有“未”的否定句,代词宾语“是”放在动词“有'的前面;例⑤是有否定性无指代词“莫”的否定句,代词宾语“之”放在动词“养”的前面。

这一类宾语提前,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句中的否定词必须是“不、毋(无)、未、莫” ,因为否定词“弗”、“勿”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非”是用来否定整个谓语的,都不存在宾语提前的问题。

一个是动词的宾语必须是代词,不代词的宾语,即使句中有“不”、“毋(无)”“未”“莫”等否定词也不能提前。

如例①“不己知”中的宾语“己”是代词,“己”就放在动词“知”的前面;“不知人”中的宾语“人”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所以就仍放在动词“知”的后面。

但是,由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提前的规律并不十分严格,所以在先秦古籍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否句中代词宾语不提前的例子。

宾语前置句规律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句规律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句规律:①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沛公安在?这类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莫我肯顾。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③为了强调,靠助词“之”“是”帮助,将宾语提前,例:何罪之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④名词作宾语,为了强调而将它扯到动词前面,又为了表示动作对象(宾语)的惟一性、排他性,在提前了的宾语之前加上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之)……”的格式,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再如: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文言句式一、判断句:古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谓语而表示判断的语句,有时也使用判断词“是”,但多数时候是借“者”“也”“为”“非”等词表示判断。

二、被动句:被动句主要有八种形式:用“于”字表被动、用“见”字表被动、用“见……于”表被动、用“受……于”表示被动、用“为”字表被动、用“为……所”表被动、用“……为所……”表被动、用“被”字表被动。

三、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等。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常见的疑问代词“何、谁、孰、安、胡、奚、曷”等。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4.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介词宾语。

四、成分省略: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

宾语前置句(讲)

宾语前置句(讲)

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是一种的特殊语序现象。

语序,也叫词序,指词语(包括词和词组)在句子中组合的先后次序。

古代汉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一般的语序,在总体上古今是一致的。

但在古汉语里,由于需要加以强调或由于习惯,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这就是所谓的宾语前置。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首先,对代词做个简单的分类: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余、卬;第二人称——汝、乃、尔、而;第三人称——借用指示代词“其、之、彼”来表示。

2. 指示代词:是、此、之、斯、或、莫3. 疑问代词:谁、孰、何、曷、奚、安4. 己身代词:己、自、身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有两个条件:第一,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要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或表否定的无定代词“莫”。

第二,动词的宾语必须是代词。

1. 居则曰:“不吾知也。

”(《论语·先进》)2. 邻国未吾亲也。

(《国语·齐语》)3.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论语·先进》)4.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5. 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诗经·葛藟》)如果代词作动词宾语,动词前有能愿动词“肯、得、能、敢”或副词时,这个代词要前置于能愿动词(或副词)和动词前。

1.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养活)女,莫我肯顾。

(《诗经·硕鼠》)2. 用术,则亲爱近习莫之得闻也。

(《韩非子·难三》)莫之得闻——莫得闻之(没有人能知道它)3.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论语·公冶长》)4.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

(《诗·墉风·蝃蝀》)5.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贾谊《论积贮疏》)注意:1.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宾语也不前置。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②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宾语前置是文言文最常见的特殊句式。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或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宾语要前置;否定句中,有否定副词,代词作宾语,宾语也要前置;为强调宾语,加重语气,借助助词“之”或“是”使宾语提前,有时构成“唯(惟)……之……”或“唯(惟)……是……”的形式。

这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类型。

另外,还有几种形式的宾语前置,在一般的古汉语书籍中讲解不多,但在古文阅读中又经常遇到,这里略作说明:(一)介宾前置。

宾语并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便放在介词的前面。

如:1.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2.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项羽本记》)3.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是以”即“因此”,“一以当十”即“以一当十”,“竖子不足与谋”即“不足与竖子谋”。

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

现在使用的成语“夜以继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坐以待毙”、“一言以蔽之”就属于这种形式。

(二)并不出现前置的标志词,但为了强调宾语,而直接把宾语放在动词前。

如: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2.老夫其国家不能恤。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3.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

(《论贵粟疏》)(1)句中,“死”、“卮酒”分别作“避”、“辞”的宾语;(2)句中“国家”作“恤”的宾语;(3)句中,“四方”作“择”的宾语。

为达到强调宾语的目的,而提前到动词宾语之前。

(三)一则为了强调,二则为变长句为短句,以加强句子的灵活性和表现力,而把宾语提前,并独立出来。

如:1.是说也,人常疑之。

(《石钟山记》)2.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3.夫羊,一童子可制之。

(《中山狼传》)58 这种形式,把宾语提前后常用代词“之”代指。

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看,提前了的宾语,又可作全句的主语,即“反宾为主”。

(四)有时因为平仄或压韵的需要,而把宾语提前。

如: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书愤》)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2019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之宾语前置句式(教师版)

2019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之宾语前置句式(教师版)

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班级姓名学习目标:掌握宾语前置句的特点,并能正确的翻译。

学习过程:回归课本:1、翻译下列的句子,并能说出是什么句式。

姜氏何厌之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唯利是图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张衡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沛公安在?《鸿门宴》彼且奚适也?《逍遥游》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通过之和是提宾)(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句里,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一般提到动词或介词前介词的宾语前置巩固练习1、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2、甚矣,汝之不惠!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秦人不暇自哀。

5、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赞同、认可)。

《隆中对》经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没有赞同他的6、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我不欺骗你,你也不欺骗我。

7、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8、何竟日默默在此9、开国何茫然10、吾谁敢怨?11、“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听说了很多道理之后,就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

”这话说的就是我啊。

12、颜回见仲尼,请行。

曰:“奚之?”颜回拜见仲尼,请求(孔子)允许自己出行。

(孔子)说:“(你要到)哪里去?”13、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14、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高考真题实训1、翻译下面划线的句子①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史记·李将军列传》)其李将军之谓也?太史公说:《论语》里说:"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发下命令也没人听从。

"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②、(2012年上海题)卜式,河南人也。

以田畜为事。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日:“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

文言文宾语前置类型

文言文宾语前置类型

文言文宾语前置类型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一、动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种情况:(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古汉语特有的用法。

1、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

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2、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译文:“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这是个否定句。

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余”,放在动词“欺”的前面。

翻译的时候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古之人不欺余也”。

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

”这是个否定句。

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自”,放在动词“信”的前面。

翻译时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忌不信自”。

3、以否定性无定代词作主语的否定句。

在这类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这是否定句。

它的主语是“莫”“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

宾语“我”也是代词,现代汉语“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

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前面。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这是疑问句,“何”是疑问代词,它充当动词“操”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

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大王来操何?”②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这是疑问句,“哪里:是疑问代词,它是动词在“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

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沛公在安?”(三)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这种现象古汉语并不多见。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知识点讲解

宾语前置知识点讲解

他喜欢打羽毛球。
宾语前置句常见的几种类型
1、否定,宾语前置。
3、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种句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否定句,一是必 须有代词(或代人或代物)。 其格式为:主语+否定词(不、未、莫、无、毋、 非、弗)+宾语(代词余、吾、我、尔、自、之、 是)+动词。如: 例: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译:自从有典籍记录以来, 还不曾 有过 这种仪器 。 ↓ ↓
其格式为:主语+宾语(疑问代词)+介词+ 动词。如: ①子卿尚复谁为乎? 子卿尚复为谁乎? 译:子卿你还为谁守节呢? ②君何以知燕王? 君以何知燕王? 译: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你)呢?
3、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的前面。这时的
“之”“是”便成了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意。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未 之
即:自书典所记,未有之也。
2、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
其格式为:主语+宾语(代词谁、奚、何、曷、安、 胡、恶、焉)+动词。如: ①大王来何操? 译:大王您来的时候带了什么(作为礼物)呢? 即:大王来操何?
2、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宾语在介词前即介词宾语前置
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的概念: 宾语的概念: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 官方版:动词的一种连带成分,用来回答 都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 “谁?”或“什么?”之类的问题。 定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相对于 现代汉语而言,我们把这种句子叫做宾语前置句。 民间版:动作(动词)的接受者。通常跟在 例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动词或者介词之后。 翻译:这样做却还不称王的,还不曾有过这种情况 例如:我爱吃苹果。 正常语序:然而不王者,未有之也。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汉语古代的宾语前置主要是指宾语出现在句首,而且在其他语法结构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在汉语古代,宾语前置的类型有很多,其中有宾语前置的句子式样,以及宾语前置的句子形式。

宾语前置句式,是指宾语出现并单独放在句首,句子开头就表明宾语,在汉语古代,宾语前置句式很常见,例如《论语》中的一句话:“子路曰:‘孟敬子,与汝何比。

’”这句话中,孟敬子是宾语,而“子路曰”就是宾语前置句式。

宾语前置句式主要出现在汉语古代的对话中,因为对话中的句子比较简单,故容易采用宾语前置句式,便于接近真实的对话交流。

宾语前置的句子形式是指在句首先出现的是宾语,然后才是其他的句子结构,以便让宾语更加突出,更容易被理解,在汉语古代,宾语前置的句子形式也很常见,例如《诗经小雅》中的一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阻且长,行到水穷处,坐见山有色。

”这句话中,“水穷处”是宾语,而“行到”就是宾语前置的句子形式,宾语前置句子形式主要出现在汉语古代的散文中,因为散文语言较为生动,表达比较安排的合理,可以使宾语更加突出,更容易被理解。

另外,在汉语古代,宾语前置的类型还有一些细分,比如字句宾语前置、去掉宾语前置等,它们也是宾语前置的重要一环。

字句宾语前置是指宾语和动词分开,先表达宾语,然后才表达动词,例如《史记》中的一句话:“申中宁至此,锺绅问于谷辛度。

”这句话中,“谷辛度”就是宾语,而“问于”就是字句宾语前置。

字句宾语前置在古代汉语中非常常见,可以使句子更加易懂,容易接受,在汉语古代有着重要的意义。

去掉宾语前置是指宾语前置可以省略,句子仍然可以表达意思,例如《论语》中的一句话:“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何有?”这句话中“我”就是宾语,而“于”就是去掉宾语前置。

去掉宾语前置的句子比较简洁,表达更加紧凑,也在汉语古代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汉语古代的宾语前置的类型是非常复杂的,与时代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不仅表达汉语古代的语言特征,也为今天的汉语发展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触龙说赵太后》)
d.而不及今令[ ]有功于国,一旦山陵 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省略 介词省略
☆所谓介词省略,指的是介词结构作补语时,
介词不出现.
a.晋军[ ]函陵,秦军[ ]氾南。
(《烛之武退秦师》)
b.橘生[ ]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 枳。 (《晏子使楚》) c.楚人和氏得玉璞[ ]楚山中。
c.窃以[ ]为君市义。
(《冯谖客孟尝君》)
d.秦将闻之,为[ ]却军五十里。
(《鲁仲连义不帝秦》)
e.天下有道,丘不与[ ]易也。
(《论语· 微子》)
(《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
c.齐人有言曰:“[ ]虽有智慧,[ ]不 如乘势;[ ]虽有鎡基,[ ]不如待时。”
(《孟子· 夫子当路于齐》)
省略 谓语省略
☆谓语省略是比较少见的.有承前省略和蒙后 省略.有借助于状语﹑补语的;有借助于能愿 动词的.这实际上是谓语的一部分省略.
a.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 而 衰,三[ ]而竭。
(《韩非子· 和氏》)
d.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 者,购[ ]千金。
(《史记·淮阴侯列传》)
☆介词宾语省略,一般指的是在作状语的介词 省略 介词宾语省 结构中,介词宾语不出现,而从上下文可以看 略 出其意.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 ]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 (《冯谖客孟尝君》) b.左右以[ ]告。
介词前面的.如“何以” “何为”等:
a.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b.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 (《论语· ﹋ 宪问》) c.许子奚为不自织?

(《许行》)

宾语前置归汇析

宾语前置归汇析

宾语前置归类汇析在古代汉语中,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种现象即为宾语前置。

根据条件不同,我们将其归为以下四种类型加以分析。

一、否定汉语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的否定句有两大类型:一是以不定代词“莫”(没有谁、没有什么东西)作主语的否定句;一是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弗”、“勿”的否定句。

无论哪种类型的否定句,如果动词的宾语是代词,那么这个代词宾语就可以放在动词之前;如果这个宾语是名词,就不能放在动词之前了。

这就是说,否定句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为:一、否定句,二、代词作宾语。

1、以不定代词“莫”作主语的否定句。

(前置成分用“▲”标明,动词用“· ”标明)(1《诗·魏风·硕鼠》)“没有谁照顾(体恤)我” (2《诗·魏风·硕鼠》)“没有谁施予我恩德” (3《诗·魏风·硕鼠》)“没有谁慰劳我” (4《齐桓晋文之事》)“没有谁阻挡得了他的” 2、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弗”、“勿”的否定句。

(前置成分用“▲”标明,动词用“· ”标明,否定词用“※”标明)(1《邹忌讳齐王纳谏》)“邹忌不相信自己” (2《石钟山记》)“古人没有欺骗我” (3《齐桓晋文之事》)“我没有听说过他们的事” (4《齐桓晋文之事》)“没有的事” (5)“不了解我啊”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家)不用我了”(以:使用)(7《寡人之于国也》)“这样还不能纺一天下(8《阿房宫赋》)“不知它驶向什么地方” 、“何”、“奚”、“安”作宾语,必须前置。

此类为古人所奉行,很少例外。

1、动词的宾语如果是疑问代词,这个疑问代词要放在动词的前面,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这个前置宾语还应放在助动词的前面。

(前置成分用“▲”标明,动词用“· ”标明)(1《赤壁之战》)“您现在要投奔哪里?” (2《赤壁之战》)“您想说什么?” (3《信陵君窃符救赵》)“哭什么昵”或“为什么哭呢” (4《鸿门宴》)“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 (5)“你是干什么” (6《鸿门宴》)“沛公在哪里?” (7《归去来兮辞》)“为什么这样心神不宁?”(8“还驾车出去追求什么呢?” (9)孔子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有什么妨害呢?”(10《齐桓晋文之事》)“把牛牵到哪里去呢?” (11《行路难》)“(世上)道路艰难,(我)现在在哪里?”(12《勾践灭吴》)“现在越国已经臣服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求呢?”(13《李氏将伐颛臾》)“ 这是谁的过失呀!”或“这要责备谁呢?”(14《归去来兮辞》)“乐天安命,还有什么疑虑呢”(15))“您何必如此发愁呢?”(16《短歌行》)“哪有树枝可以依傍?”(17《赤壁赋》)“可如今又在哪里呢?”、 (18)“用什么办法呀?”(以:用)(19《晏子使楚》)“是什么人?”或“是哪儿人”(20《晏子使楚》)“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21)“如果(22)《送李愿归盘谷序》)“更没有什么想法”或“再没有什么不满足的”(23《种树郭橐驼会》)“我又能做(别的)什么呢“ (24(《答司马谏议书》)“那么他们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25《滕王阁序》)“奏一曲《高山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2、介词后面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三)“……之谓也”,“其……之谓也”, “其……之谓乎”句式
(1)我之谓也 ( 《秋水》 )
我之谓也 = 谓我也
(2)夫子之谓也 ( 《齐桓晋文之事》 ) 夫子之谓也 = 谓夫子也
练习
1,寂寥而莫我知也 2,臣未之闻也
3,莫之能御也
4,而今安在哉? 5,洞庭君安在哉?
6,牛何之?
7,鬼莫敢我抗 8,弗之怠
9,时人莫之许也
10,何有于我哉? 11,问女何所思? 12,何苦而不平?
三、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一)“之”“是”作为提宾的标志 (1)夫晋,何厌之有? 何厌之有=有何厌 “之”为结构助词,是宾语“何厌”前置 在动词“有”前,表示强调。 句意是: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2)何后之有? 何后之有=有何后 “之”为结构助词,是宾语“何后”前置在动词“有” 前,表示强调。 句意是:哪有什么晚的呢?
(2),尔何如? 尔何如 = 尔如何 疑问代词“何”作动词“如”的宾语,宾语 前置。 句意:你怎样呢?
(3),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何操 = 大王来操何 疑问代词“何”作动词“操”的宾语,宾语 前置。 句意:沛公在哪里?
(4),沛公安在? 沛公安在 = 沛公在安 疑问代词“安”作动词“在”的宾语, 宾语前置。 句意:沛公在哪里?“之” 作动词“有”的宾语,宾语前置。
句意: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事情。
(5),不我若
不我若 = 不若我
否定句中有否定词“不”,代词“我” 作动词“若”的宾语,宾语前置。
句意:不如我。
(6),恐年岁之不吾与
恐年岁之不吾与 = 恐年岁之不与吾 否定句中有否定词“不”,代词“吾” 作动词“与”的宾语,宾语前置。
(3)何功之有哉?

2019高考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

2019高考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
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D)
A、陈利兵而谁何。 B、古之圣王,唯此之慎。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
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C )
A、之二虫又何知? B、卿欲何言? C、安得广厦千万间。 D、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
4、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 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 置。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 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四、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 面。
课堂练习
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 一项是( B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不然,籍何以至此。
• 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 • 师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
• 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 说:“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
读下列文段,找出其中的倒装句。
颢弟凯,尝得危疾,上遣使视之,还, 问:“公主何在?”曰:“在慈恩寺观 戏场,”上怒,叹曰:“我怪士大夫家 不欲与我家为婚,良有以也。” 亟命召 公主入宫,立之阶下,不之视。公主惧, 涕泣谢罪。上责之曰: “岂有小郎病, 不往省视,乃视戏乎?”
什么是宾语前置句:
现代汉语一般都把宾语放在动 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 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 构成特殊的提宾句式。
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主─[状]─谓─ (定)─宾
辨别下列哪些句子属于宾语前置?
(1)何有哉?
何有——有什么
(2)秦人不暇自哀 自哀——哀自
(3)甚矣,汝之不惠

宾语前置句规律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句规律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句规律:①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沛公安在?这类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莫我肯顾。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③为了强调,靠助词“之”“是”帮助,将宾语提前,例:何罪之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④名词作宾语,为了强调而将它扯到动词前面,又为了表示动作对象(宾语)的惟一性、排他性,在提前了的宾语之前加上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之)……”的格式,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再如: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文言句式一、判断句:古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谓语而表示判断的语句,有时也使用判断词“是”,但多数时候是借“者”“也”“为”“非”等词表示判断。

二、被动句:被动句主要有八种形式:用“于”字表被动、用“见”字表被动、用“见……于”表被动、用“受……于”表示被动、用“为”字表被动、用“为……所”表被动、用“……为所……”表被动、用“被”字表被动。

三、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等。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常见的疑问代词“何、谁、孰、安、胡、奚、曷”等。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4.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介词宾语。

四、成分省略: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

宾语前置知识点讲解

宾语前置知识点讲解
其格式为:主语+宾语(疑问代词)+介词+ 动词。如: ①子卿尚复谁为乎? 子卿尚复为谁乎? 译:子卿你还为谁守节呢? ②君何以知燕王? 君以何知燕王? 译: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你)呢?
3、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的前面。这时的
“之”“是”便成了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意。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他喜欢打羽毛球。
宾语前置句常见的几种类型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种句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否定句,一是必 须有代词(或代人或代物)。 其格式为:主语+否定词(不、未、莫、无、毋、 非、弗)+宾语(代词余、吾、我、尔、自、之、 是)+动词。如: 例: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译:自从有典籍记录以来, 还不曾 有过 这种仪器 。 ↓ ↓
“见”字解释为偏指一方的代词(我)时,看作宾语前置。 ①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兰芝刚回来时,府吏叮嘱过我 。 ②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您既然如此的挂念我,那我就盼望您早些来(接我)。 ③请莫见怪 请不要怪罪我
再见!
未 之
即:自书典所记,未有之也。
2、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
其格式为:主语+宾语(代词谁、奚、何、曷、安、 胡、恶、焉)+动词。如: ①大王来何操? 译:大王您来的时候带了什么(作为礼物)呢? 即:大王来操何?
பைடு நூலகம்
2、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宾语在介词前即介词宾语前置
除了以上三类典型的宾语前置,聪明
的你还知道宾语前置的其他类型吗?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虚词、句型、词类活用、格律)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虚词、句型、词类活用、格律)

宾语前置(或称为“谓语后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及物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前置。

如:例一: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12》)例二:谚曰:“谁为为之孰令聽之”(司马迁《报任安书》)例三: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例四:是若不行,则汤、武在上曷益桀、纣在上曷损(《荀子·荣辱》)例五:居恶在仁是也。

路恶在义是也。

(《孟子·尽心》)例六:臣而不臣,行将焉入(《左·僖15》)(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一:肆予冲人,不卬自恤。

(《书·大诰》)例二:我无尔诈,尔无我欺。

(《左·定15》)例三:臣未之闻也。

(《孟子·梁惠王上》)例四: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前赤壁赋》)(3)利用複指性代词“之”或“是”把宾语提前。

如:例一:姜氏何厌之有(《左·隐元》)言处于不成熟阶段,如:例一:唯不祟我(《合》16969)例二:兹雨不唯祸我(《合》12889)B.古书屡经传抄,难免有误,如:例一:未绝之也。

(《左·僖3》)比较:未之绝也。

(石经本、宋本、淳熙本皆同)例二:其所择而莫如己者亡。

(《吕览·骄恣》)比较一: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

(《荀子·尧问》)比较一: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新序·杂事》)C.出于修辞目的,如:例一:以天下之王公莫好之也,然而于是独好之;以天下之民莫欲之也,然而于是独为之。

(《荀子·君道》)例二:莫击之,或益之。

(《易·益卦·上九》)(对称、平衡)D.叶韵,如:例一:胡逝我梁,不入唁我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

(《诗·小雅·何人斯》)练习题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序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1.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古:何陋之有。

“何陋”作动词“有”的前置宾语。

1、2019 宾语前置句(教师版本)

1、2019  宾语前置句(教师版本)

倒装句1:宾语前置背诵签字: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①大王来何操?译文:大王来的时候拿着什么呢?②童子何知?译文:(我王勃一个)晚辈知道什么呢?③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文:(我就)乐安天命还怀疑什么呢?④彼且恶乎待哉?译文:他们还要凭借什么呢?句子的特点:1、疑问句2、疑问代词+动词结论一:主+宾(疑问代词:谁,奚,胡,何,曷,安,恶,焉;译为:什么,哪里)+动词二、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①沛公安在?译文:沛公在哪里?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如果没有这个人,我和谁一起归去呢?③不然,籍何以至此?译文:不是这样的话,我项羽凭借什么到达这个地步呢?④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译文:为什么还要心神不宁想要去哪里呢?句子的特点:1、疑问句2、疑问代词+介词结论一:主+宾(疑问代词:谁,奚,胡,何,曷,安,恶,焉;译为:什么,哪里)+介词三、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①忌不自信。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这样却不称王的君主,是没有这样的事情。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译文:古人没有欺骗我啊!句子的特点:1、否定句2、代词+动词结论二:主语+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代词(余、吾、尔、自、之、是)+动词。

四、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译文:不知道断句,不能解答疑惑。

2、夫晋,何厌之有?译文:晋,有什么满足呢?3、唯命是从唯利是图译文:只听从命令只贪图利益4、无乃尔是过欤!译文:恐怕应该责怪你吧!结论三:用“之”和“是”把宾语提到前面。

宾语+是/之+动词。

宾语前置总结

宾语前置总结

宾语前置总结宾语前置在古代汉语中,一些宾语经常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种现象语法上称之为“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

但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句子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例如:秦人不暇自哀。

(《过秦论》)“自哀”应理解为“哀自(哀叹自己)”。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秋水》)“莫己若”应理解为“莫若己”。

二、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一般要前置。

例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拿什么)”。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何以”应理解为“以何”。

三、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例如: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何罪之有”应理解为“有何罪”。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全句应理解为“不解句读,不解惑”。

四、陈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通常介词(以、与等)宾语前置。

例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一以当十”应理解为“以一当十”。

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五、陈述句中中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宾语有时也需要前置。

例如: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南向”应理解为“面向南”。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秋水》)“东面而视”应理解为“视东面”。

六、“相”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相”代“他”(愚公),作“许”的宾语。

好自相扶将。

(《孔雀东南飞》)“相”代“婆婆”,作“扶将”的宾语。

七、“见”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府吏见丁宁。

(《孔雀东南飞》)“见”代“刘兰芝”作“丁宁”的宾语。

慈父见背。

(《陈情表》)“见”代“李密”作“背”的宾语。

八、“自”字解释为“自己”时,通常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

例如:举贤以佐。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九、古典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压韵的需要,往往把宾语提到谓语动词的前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年成有好坏,这是自然界常 有的,大禹、商汤曾遭受过。 如果不幸再有方圆二三千里 土地发生旱灾,国家拿什么 救济百姓呢?如果边境突然 告急,几千几万的部队,国 家拿什么去供养军队呢?
5、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 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 “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
小试身手:下列选项中不是宾语前置
的一项( B )
A、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宋何罪之有 ? D、何厌之有?("厌"通“餍"yàn”, 满足)
A.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不多见
四、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项王项伯东向坐。 “东向”
2、一言以敝之。
“一言以”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C)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定语后置) D、未之多见也
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B)
A 、“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姜氏何厌之有
巩固练习: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宾语前置。
• 译文: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 为什么要派使者呢?
• 4、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 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 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 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 以馈之?
翻译: (1)国家拿什么救济百姓? (2)国家拿什么供养军队?
翻译:
3.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D)
A、陈利兵而谁何。 B、古之圣王,唯此之慎。古代的圣明君王惟有 C、古之人不余欺也。 对此是很谨慎小心的。 D、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
4、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C )
A、之二虫又何知? B、卿欲何言? C、安得广厦千万间。 D、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
真题体验(2017山东卷)
翻译划线句子: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
)于江陵
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 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 年,贞乃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 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 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 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 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巩固练习: 1、从句式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C)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 B.夫子之谓也 “谓之夫子也”,说的就是夫子您啊. •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背负着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它了
2.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B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不然,籍何以至此。
句式特点:
“向东” “以一言”
1、“东向”“一言以”是介宾结构。
2、介词的宾语“东”“一言”提到了介词的前 面 ,为了突出介词所介绍的对象。
规律四: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方位名词、数量词、时间词 等常置于介词前。
介词“ 以 ” 比较常见。
下面的句子用法不相同的是(D )
A、不然,籍何以至此?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奚以知其然也?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
有哪些?
2、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语法排列顺序是 什么?
3、什么是宾语前置?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宾语前置句句式与用法。 2、通过练习逐步归纳出宾语前置句的 特点,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宾语前置句,并进行归类。
பைடு நூலகம்
规律探寻:宾语前置有哪几种类型?
一、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大王来何操? 何操
翻译:我看从我这里经过的人多了,却没 有人同情我。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庄子到齐国去,看见乞丐便对他表示同情。乞丐 跟着他并乞讨食物,庄子说:“我已经七天没吃食物 了啊!”乞丐叹息道:“我看从我这里经过的人多了, 却没有同情我的。同情我的只有先生您了,
6、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yóng] 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 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 真题体验 2017全国3卷
•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
不敢行,以命将(传主:许将)。将入对曰:“臣备位 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 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 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 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 随答。禧又曰:“界渠(界限)未定,顾和好体重(只 是两国关系和好融洽事体重大),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 能对。归报,神宗善之。
5、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
全一致的一句是( A )(06年广东卷)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 规范训练
• 1、下面的文段涵盖了多种文言特殊句式,找出 划线句子中的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 岳飞诉冤 ①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②为奸人秦桧所杀, ③魂赴天庭,④诉冤于灵霄殿。
①何以战?
②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③日月逝矣,岁月不我与。 ④一言以蔽之。
2、选出与“忌不自信”句式不同的一组( B )
A、城中皆不之觉。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 B )
A、时不我待。 B、皆不可限以时月。 C、宁信度,无自信也。 D、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补充:另外还有三种特殊情况
• 如:①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②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 1、“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 (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
• 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望见恕/望见谅/请勿见笑
• 2、“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这时 “见”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操何
2.沛公安在? 安在
3.何以战?
何以
在安 以何
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宾语“何”“安” 都是疑问代词,分
别作动词“操”、“在”和介词“以”的
宾3、语这。些宾语都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 规律一:介)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疑问代词有: 1、指人:谁、孰 2、指物:何、胡、奚、曷(hé) 3、指处所:恶(wū)、安、焉、
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1、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 用法 (B级)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 语前置、成分省略。
2、设题方式:
1)选择题:
选出与题干的句式相同的一项(4个)
选出句式相同的项(4组8句)
2)翻译题:通过翻译考查句式
• 思考: 1、现代汉语中,一般完整的句子结构成分
以衣帛矣。
B.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C.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 D.状语后置。以桑树之
小结
宾语前置句常见的几种形式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动词或介词)的 宾语,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3、以“是”、“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文言倒装句译成现代汉语时,要依现代 汉语的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律 ,将其 “顺装” 过来。
小试身手: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 同的一项( C )
A 、 卿欲何言 ? B 、 之二虫又何知 ? C 、其间旦暮闻何物? D 、君何患焉?
二、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忌不自信。 不自信
不信自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之有 未有之
3、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余欺
不欺余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不、未)。 2、宾语“自”“之”“余” 都是代词。 3、宾语都前置。
译文:每当有宴会游乐,(谢贞)就以疾病托辞, 不曾参与。叔陵非常(一向)敬重他,不怪罪他。
• 3、真题体验 2017全国3卷
•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
不敢行,以命将(传主:许将)。将入对曰:“臣备位 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 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 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 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 随答。禧又曰:“界渠(界限)未定,顾和好体重(只 是两国关系和好融洽事体重大),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 能对。归报,神宗善之。
1、 何陋之有哉?
有何陋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读,不解惑
3、唯利是图。
唯图利
4、唯才是举。
唯举才
句式特点:
1、用“之” 、“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 强调宾语。
2、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不译。“唯(惟)……是……” 格式。惟:只, 只是。
规律三: 用 “是”或“之”为标 志的宾语前置。
• 如:人有小善,鲜不自称。 • 3、“自”字解释为“自己”时,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 • 现代汉语的“自制、自杀、自救、自信、自焚、自律、自尊、自
爱、”等词语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C)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判断句)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