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 获奖说课稿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与朱元思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均为写景抒情的佳作,旨在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这篇文章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奇山异水,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文章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高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但对于文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式和词汇,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欣赏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中引导他们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掌握文中的写景方法,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体会作者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学习文中的写景方法,感受富春江的美景。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中的志趣表达。
五、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律和节奏,理解文意。
2、点拨法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3、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富春江的风景视频,然后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里的景色美不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笔下的富春江,去领略那里的奇山异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与朱元思书说课稿1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设计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肯定数量的名篇。
《与朱元思书》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堂要求背诵课文。
《与朱元思书》是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的吴均写给友人信中的一局部,选文层次清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富春江自富阳到桐庐间的山光水色,描绘了祖国南方秀丽江山的奇异景象,使人读后确有悠闲神往之感。
同时,文中也表现出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从形式上,本文是一篇骈文,文笔精致,自然流畅,根本上使用四六句式,声律和谐,具有一种音乐美。
依据以上内容和要求,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背诵、译讲课文。
2、品尝山水意境,感受文章语言美、志趣美。
学习重点:1、背诵课文2、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学习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的含意。
二、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为了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的放矢,首先采纳“目标导学法”。
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教和学的活动首先要确定好精确适度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胜利的愉悦感。
因此,在引入课题后,即出示教学目标,在其引导下,分步实施完成。
本文是一篇美文,是学生积存的最正确材料,在一课时内力求到达背诵,因此,诵读是不行缺少的教、学方法。
而诵读力量的训练又与其他力量的培育相辅相成。
对课文内容理解得透彻,朗读才能把握得有分寸,朗读才会有正确的语音、语速、音量;对课文的字词句熟识,朗读时才会有精确的发音、停顿、重音。
课堂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齐背;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诵读中熟识、理解、品尝、鉴赏、记忆、积存。
多媒体的运用,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忱、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目标。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一等奖说课稿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一等奖说课稿1、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属山水小品,文章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
本文是一篇美文,课文中有大量的美资源,如语言美、结构美、景点美和情感美。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信中的一部分,选文层次清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富春江自富阳到桐庐间的山光水色,使人读后有悠然神往之感。
从形式上,本文是一篇骈文,文笔精美,自然流畅,基本上使用四六句式,声律和谐,具有一种音乐美,是不可多得的一篇优秀骈文。
二、说教法《语文课程标准》对学习文言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而在课前对学生所作的调查了解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缺乏兴趣,主要原因是文言文语言过于拗口,不同于现代文来得平白。
根据以上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定位在吟诵上,力图让学生通过读中品、读中思、读中悟,让学生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规范和习惯,从而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同时,也是自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过渡实践,力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一定方法,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生活中运用语文。
因此对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主要安排吟诵课文、品析美文加上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课文的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语设计本文属山水小品,类似于上学期学过的郦道元的《三峡》和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因此,我由陶弘景的“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导入,诱发学生对过去所学的写山水的诗句回忆,激发学生阅读课文、走进富春江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吟诵课文,赏美丽风光在学生兴趣被激发之后,适时地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在此环节中,为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听课文范读的形式,并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分辨文言文的句读和重音。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放声自读,体验朗读的'乐趣,然后再一次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选择同学个别朗读------在经过多次的接触文本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地感知课文,为后面的语言品味垫定扎实的基础。
与朱元思书教案4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4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与朱元思书》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共选了九篇古代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意,无不渗透着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情和深入思考,表达了对奇特生活和抱负人格的追求。
作为本单元第一篇选文,可见其在本单元及本册的地位。
《与朱元思书》是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它以鲜亮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文章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动身,着重写了“奇山”和“异水”两个方面,抒发了寄情山水,厌恶世俗官场的清高思想。
文章骈散相间,清爽隽永,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育学生阅读古文的力气,品尝文章的秀丽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宠爱。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文言文,要能够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根本内容,背诵确定数量的名篇。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存、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赏识品尝和审美情趣”等要求,依据单元学习要求和课后练习安排。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看解释后积存课下文言词语,重点把握以下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缥、湍、轩、邈、柯、泠、嘤、鸢、窥。
2、借助工具书和课文解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到达熟读成诵。
3、诵读课文后,谈谈文章的构造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养成宠爱大自然,宠爱祖国语言文字和文学的情感,养成安康的审美情趣。
4、探究本文对景物作生动逼真描绘的特点后,做口语复述练习。
教学重点是:积存文言词语,读懂读熟文言文。
教学难点是:把握课文的主旨。
谈谈文中流露出的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及追求自由的情怀。
二、说学情:我任教的对象是乡镇中学的学生,学生厌学,缺少学习热忱,尤其是对语文科,而对于难读难理解的文言文更是提不起兴趣。
同时,班级人数多,且学生语文素养参差不齐,只有极少一局部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大局部学生则习惯在课堂上保持沉默,甚至思维“休眠”,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成就感尤为重要。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15篇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15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1一、说教材《与朱元思书》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共选了九篇古代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意,无不渗透着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情和深入思考,表达了对奇特生活和抱负人格的追求。
作为本单元第一篇选文,可见其在本单元及本册的地位。
《与朱元思书》是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它以鲜亮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文章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动身,着重写了“奇山”和“异水”两个方面,抒发了寄情山水,厌恶世俗官场的清高思想。
文章骈散相间,清爽隽永,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
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育学生阅读古文的力气,品尝文章的秀丽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宠爱。
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文言文,要能够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根本内容,背诵确定数量的名篇。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存、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尝和审美情趣”等要求,依据单元学习要求和课后练习安排。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看解释后积存课下文言词语,重点把握以下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缥、湍、轩、邈、柯、泠、嘤、鸢、窥。
2、借助工具书和课文解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到达熟读成诵。
3、诵读课文后,谈谈文章的构造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养成宠爱大自然,宠爱祖国语言文字和文学的情感,养成安康的审美情趣。
4、探究本文对景物作生动逼真描绘的特点后,做口语复述练习。
教学重点是:积存文言词语,读懂读熟文言文。
教学难点是:把握课文的主旨。
谈谈文中流露出的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及追求自由的情怀。
二、说学情我任教的对象是乡镇中学的学生,学生厌学,缺少学习热忱,尤其是对语文科,而对于难读难理解的文言文更是提不起兴趣。
同时,班级人数多,且学生语文素养参差不齐,只有极少一局部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大局部学生则习惯在课堂上保持沉默,甚至思维“休眠”,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成就感尤为重要。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精选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精选一、说教材《与朱元思书》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共选了九篇古代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渗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情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作为本单元第一篇选文可见其在本单元及本册的地位《与朱元思书》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它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文章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着重写了奇山和异水两个方面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世俗官场的清高思想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文言文要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等要求根据单元学习要求和课后练习安排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看注释后积累课下文言词语重点掌握以下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缥、湍、轩、邈、柯、泠、嘤、鸢、窥2、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3、诵读课文后谈谈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养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文学的情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4、探究本文对景物作生动逼真描绘的特点后做口语复述练习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词语读懂读熟文言文教学难点是:把握课文的主旨谈谈文中流露出的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及追求自由的情怀二、说学情我任教的对象是乡镇中学的学生学生厌学缺少学习热情尤其是对语文科而对于难读难理解的文言文更是提不起兴趣同时班级人数多且学生语文素养参差不齐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大部分学生则习惯在课堂上保持沉默甚至思维休眠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成就感尤为重要三、说教法本文教学我采用诵读法、质疑法、辩论法、复述法及练习法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才能有所创新对字词的疏通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在突破教学的难点上采用辩论法对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引导学生开展辩论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进行拓展训练时采用练习法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四、说学法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熟练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此我设计的学法有: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走进范仲淹的生活理解作者的豪情壮志和社会责任感五、说设计《与朱元思书》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以疏通文字感知教材为主第二课时以讨论理解拓展训练为主教学过程分六步完成第一步:温故知新激趣导入古人描写山川景色的文章浩如烟海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三峡》?(展示三峡风景挂图播放《高山流水》曲)文章描写了三峡两岸高峻的山势奔流的江水以及三峡中四时景色的变化充满了诗意成为古今传诵的名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类似的文章《与朱元思书》因为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设计的导语既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又激发了学习新课文的兴趣第二步:检查预习识记生字主要掌握:缥、湍、轩、邈、柯、泠、嘤、鸢、窥我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理解、认记让学生大声读一读、动手写一写这是读顺、读懂、读熟文言文的必然步骤尤其是我们乡镇中学的大多数学生第三步: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朗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注意语气突出重音节奏鲜明速度稍缓2、疏通文意A、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B、对搞不懂的问题通过师生合作探究相互质疑解答C、课堂交流翻译全文教师点拨D、继续朗读课文以至成诵这一步是完成学习重点我始终贯穿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学为主实现和谐的生生、师生互动第四步:理解内容欣赏课文通过以上学习学生疏通了文意对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接着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探究首先让学生背诵课文然后抛出问题:同学们喜欢这篇小品文?能说出你的理由?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说出自己的感悟我适当引导学生从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等方面去理解课文去欣赏课文的美我设计下面问题加以引导:1、试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文章在结构上的突出特点?写景顺序和详略上有何特点?(结构美)2、山水到底奇在里异在里?你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听到了什么?(意境美)3、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志趣美)4、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语言美)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而且又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第五步:探究描写口语复述抛出问题:同学们假如我们是富春江漂流公司的导游我们应该怎样向游客介绍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山水风物呢?提示:1、抓住景物的特点突出奇山异水2、按地点转移由近及远的顺序写:从流飘荡、俯视碧水、仰观青山3、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描写对象形象鲜明富于生机4、详写山略写水疏密有分轻重有度5、展开联想和想象这一环节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内化课文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学会复述是学会写作的一个中间环节第六步:拓展延伸比较阅读我首先让学生集体背诵《三峡》熟悉文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谈谈两篇文章的异同鼓励学生放开谈随意谈这一环节学生能指出多少就指出多少不必强求我略加点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温故知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六、说板书与朱元思书结构水异意境总(天下独绝)分美山奇志趣语言本板书反映的是本文的结构内容和主旨力求体现板书设计的简洁性、直观性原则旨在更好的落实教学的重点、难点我的教学设计体现了:认认真真地读深深入入地想(讨论)扎扎实实地练的阅读教学规律力求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读、想(讨论)、练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与朱元思书》说课材料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属山水小品。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南朝梁代着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吟诵此文,但觉景美、情美、词美、章美,如此短的篇幅,却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令人叹为观止。
全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积累字词,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背诵课文,领会文中表现的自然之美及作者寄情山水的情趣。
(3)品味文章哲理精妙的语言,培养审美能力。
目标的制定,既考虑了基础知识的积累,又考虑到情感的体验,能力的培养,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文中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因此领会文中感情,品味文中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另外,文中词类活用现象较多,为了描绘出富春江的的奇山异水,作者借助多种修辞、各种手法来写景,这些应是学习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能借助注释和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
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在教学文言文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教法设想“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
再者,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为二十分钟,所以要不断的变换教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认为,教学千法,朗读为本。
文言文的教学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任务,所以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质疑法和讨论法。
在难点的突破上,引导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写作背景来达成。
四、学法指导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范文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与朱元思书》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与朱元思书》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1一、说教材第一点教材地位及作用《与朱元思书》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5单元学会读书5中的第3篇课文。
它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它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文章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着重写了“奇山”和“异水”两个方面,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世俗官场的清高思想。
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
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第二点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计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文言文,要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等要求,根据单元学习要求和课后练习安排。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看注释后积累课下文言词语,重点掌握以下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缥、湍、轩、邈、柯、泠、嘤、鸢、窥。
2、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3、诵读课文后,谈谈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养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文学的情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4、探究本文对景物作生动逼真描绘的特点后,做口语复述练习。
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词语,读懂读熟文言文。
教学难点是:把握课文的主旨。
谈谈文中流露出的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及追求自由的情怀。
二、说学情我任教的对象是乡镇中学的学生,学生缺少学习热情,尤其是对语文科,而对于难读难理解的文言文更是提不起兴趣。
同时,班级学生语文素养参差不齐。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彩文章。
本文将以《与朱元思书》为例,进行一次课堂说课,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此篇文章。
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文的主人公是杜甫,他给好友朱元思写了一封信。
在这封信里,杜甫表达了自己对身处那个时代的困惑和忧虑,以及对朱元思的思念之情。
文章以“千古兴亡多少事”开头,以“贾生将进酒”结尾,展现了作者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
2. 教学目标:(1)知道文章的内容,理解杜甫对历史的反思与探究;(2)理解杜甫对权势和名利的看法,明确其对幸福生活的追求;(3)学会欣赏杜甫的诗歌,掌握其中的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情、描写自然等;(4)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加强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意图;(2)学习欣赏杜甫的诗歌、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3)了解填词《将进酒》的故事和背景;(4)引导学生明确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杜甫对时代的思考和探究;(2)引导学生了解《将进酒》的典故和背景;(3)引导学生欣赏杜甫的诗歌,体悟其中的理想追求。
三、教学策略1. 情景演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触生活中的文学,这堂课采用了“情景演绎”的教学方法。
在课前,我会将杜甫写给朱元思的信写成脚本形式,让学生分组创作,并在课堂上表演。
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杜甫的思考和感受,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2. 归纳概括在分析杜甫的文章内容和表达方式时,我会提出诸如“历史与当下”、“命运与自求”等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意图。
3. 图像化展示学习诗歌要靠想象力。
在解读杜甫的诗歌时,我会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进行辅助解析,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感受和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作为此篇课的引子,我将带领学生观看一段描写飞鸟的视频,以此来引出杜甫对自然的描写和情感表达。
《与朱元思书》教师说课稿(精选3篇)
《与朱元思书》教师说课稿(精选3篇)《与朱元思书》教师说课稿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与朱元思书》教师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与朱元思书》教师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与朱元思书》。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一、说教材第一点教材地位及作用《与朱元思书》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5单元学会读书5中的第3篇课文。
它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它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文章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着重写了“奇山”和“异水”两个方面,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世俗官场的清高思想。
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
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第二点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计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文言文,要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等要求,根据单元学习要求和课后练习安排。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看注释后积累课下文言词语,重点掌握以下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缥、湍、轩、邈、柯、泠、嘤、鸢、窥。
2、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3、诵读课文后,谈谈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养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文学的情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4、探究本文对景物作生动逼真描绘的特点后,做口语复述练习。
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词语,读懂读熟文言文。
教学难点是:把握课文的主旨。
谈谈文中流露出的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及追求自由的情怀。
与朱元思书 说课稿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设计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大纲中有文言文背诵推荐篇目20篇。
《与朱元思书》即是其中的一篇。
它是初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单元提示中要求“熟读并背诵课文,读出一点语气来”。
《与朱元思书》是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的吴均写给友人信中的一部分,选文层次清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富春江自富阳到桐庐间的山光水色,描绘了祖国南方秀丽江山的奇异景象,使人读后确有悠然神往之感。
同时,文中也表现出作者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从形式上,本文是一篇骈文,文笔精美,自然流畅,基本上使用四六句式,声律和谐,具有一种音乐美。
根据以上内容和要求,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感知理解课文内容;2、熟读背诵全文;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而其中,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背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为了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的放矢,首先采用“目标导学法”。
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教和学的活动首先要确定好准确适度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成功的愉悦感。
因此,在引入课题后,即出示教学目标,在其引导下,分步实施完成。
本文是一篇美文,是学生积累的最佳材料,在一课时内力求达到背诵,因此,诵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
而诵读能力的训练又与其他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
对课文内容理解得透彻,朗读才能把握得有分寸,朗读才会有正确的语音、语速、音量;对课文的字词句熟悉,朗读时才会有准确的发音、停顿、重音。
课堂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齐背;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诵读中熟悉、理解、品味、鉴赏、记忆、积累。
多媒体的运用,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目标。
《与朱元思书》优秀说课稿(精选4篇)
《与朱元思书》优秀说课稿(精选4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1今天,我就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与朱元思书》,进行说课汇报。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具体阐述。
一、教材分析:【教材地位】《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精读课文,本单元共选了九篇古代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就编排而言,将其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选文,旨在突出其较好的典范性。
而且__是人教版与语文版的共有篇目,可见它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就教材而言,这篇课文与其说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不如看做是用清词丽句构成的一篇山水小品文:画面秀美奇绝,笔触鲜明生动,结构层次井然,句式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绘。
【教学目标】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1.识记与理解目标:使用工具书积累文言词汇,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体会__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审美能力;通过美文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设计意图: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这一设计正是体现出这一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
设计意图:六朝书信多景语,__秀美奇绝,清新隽永的景物描写正好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了解古代文人的高洁品性。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同以上的教学目标第1点和第2点。
2.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设计意图:此句是__的文眼,也是情感升华、主题升格的关键点,但是学生不易由表及里,会出现理解的偏颇。
二、教法学法【学情分析】《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精选3篇)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精选3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1一、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设计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与朱元思书》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堂要求背诵课文。
《与朱元思书》是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的吴均写给友人信中的一部分,选文层次清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富春江自富阳到桐庐间的山光水色,描绘了祖国南方秀丽江山的奇异景象,使人读后确有悠然神往之感。
同时,文中也表现出作者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从形式上,__是一篇骈文,文笔精美,自然流畅,基本上使用四六句式,声律和谐,具有一种音乐美。
根据以上内容和要求,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背诵、译讲课文。
2、品味山水意境,感受__语言美、志趣美。
学习重点:1、背诵课文2、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学习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的含意。
二、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为了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的放矢,首先采用“目标导学法”。
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教和学的活动首先要确定好准确适度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成功的愉悦感。
因此,在引入课题后,即出示教学目标,在其引导下,分步实施完成。
__是一篇美文,是学生积累的最佳材料,在一课时内力求达到背诵,因此,诵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
而诵读能力的训练又与其他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
对课文内容理解得透彻,朗读才能把握得有分寸,朗读才会有正确的语音、语速、音量;对课文的字词句熟悉,朗读时才会有准确的发音、停顿、重音。
课堂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齐背;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诵读中熟悉、理解、品味、鉴赏、记忆、积累。
多媒体的运用,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目标。
《与朱元思书》 说课稿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与朱元思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与朱元思书》。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多为以写景为主的古代散文,旨在让学生感受祖国山川的壮丽之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篇文章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一封信,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奇山异水,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文章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具备了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文言词汇和句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自然美景有一定的感受和欣赏能力,但在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手法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2)掌握文中的写景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2)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体会作者对追求自由、厌弃世俗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2)学习文中的写景方法,体会富春江山水的美。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之美,理解文章的大意。
2、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富春江的美景,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中所描绘的景象,增强教学效果。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市一等奖_共3页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与朱元思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
首先,我说一说对教材的分析。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通过这些文章的阅读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而且可以感受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与朱元思书》作为山水小品文中的精品,学生在欣赏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之中,还能学习古人遣词造句的精妙、体会情景交融的畅达。
通过此文对学生欣赏后面写景类古文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尤其对第六单元中的几篇描写山水的文言文更具有指导作用。
2、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的确立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根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和能力目标: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深入领会关键的词语。
对文章的感知有整体到局部,深入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寄情于奇山异水的审美情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向,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及本文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重点是:1、反复朗读,欣赏文中景2、细心品味,感悟文中情 教学难点是:理解本文的主旨和寓情于景的写法 二、说教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八年级阶段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人教版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 - 小学作文】【篇一】人教版与朱元思书说课稿与朱元思书教案(教师中心稿)教学目标1、学习先总后分的描述方法。
2、体味精美清新的语言,积累描绘山水的词语。
3、培养诵读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4、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感受江山的奇美。
教学步骤:一、引入课文1.从吴均的一首小诗《山中杂诗》入手,简介作者及风格。
《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提问:引导学生读一遍后:你能运用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写了什么?(明确:写“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四种景物)3.提问: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明确:吴均(南朝)(板书),可见这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
南朝人)4.引入: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板书备用))朗读:学生全文朗读。
(注意其生字新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
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强调:向上的那种“劲”。
2.关键词语释义并译句朗读:出声散读课文;请学生圈出不好解释的词句,准备提问。
导引:对照注释,是否都能解释?有什么觉得不好解释和翻译的?讨论:在学生发问时,视情况作分别处理:一般词语可互答解决;涉及下列板书中的重点词句,板书待用,同时依然互答解决;学生无人发言时:指定下列板书中的关键词,点名回答。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学生不提不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任凭(船儿)往东还是往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负势竞上,互相轩藐;——……,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疏条交映,有时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