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07
《宗教学》最全版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选段
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实际上已经结束;而对宗 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谬误在天国的申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陷入 了窘境。 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的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一 种超人的存在物,而他找到的却只是自己本身的反映 ,他 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 地方,只去寻找自身的假象 ,寻找非人了。 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就是: 人创造了宗教 ,而不是宗 教创造了人。 就是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 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人并不是抽 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 人就是人的世界 ,就是国家, 社会。 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 ,因为他 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 。 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 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它的通俗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 誉问题,它的热情,它的道德上的核准,它的庄严补充, 它借以安慰和辩护的普遍根据。 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 想的现实性 ,因为人的本质没有真实的现实性。 因此,反 宗教的斗争间接地也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慰藉的那个世 •坚持才会成功 界的斗争。
•坚持才会成功
3、宗教的定义及其他
过去有些学者喜欢宣称马恩的某句话 可作宗教的定义,比如,马克思的“宗教 是人民的鸦片”一语,就被称为深刻揭示 了宗教的本质的一个定义。但是,这些人 忘记了革命导师更说过下列这些话:“宗 教本身既无本质也无王国。……而是应该 用一向存在的生产和交往的方式来解释 的。”(马恩全集3:170,中译本第一版) 借用《费尔巴哈论纲》中的话,我们 不妨说:定义至多是在设法解释世界,而 问题是改造世界。
《宗教学》
——中山大学哲学系 逻辑学专业专选课程
•坚持才会成功
•1
宗教学原理
本章思考题
1.为什么说应该把宗教经验作为宗教生活中 的事实予以承认? 2. “宗教感情”事例讨论
第四章 宗教的行为与活动
宗教信仰者内在的宗教体验和宗教观 念通过外在的身体动作和语言形式表现出 来的宗教行为。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各 种形式在各种宗教中都经历了从自发到自 觉,从分散化到规范化的过程。归结起来, 主要的宗教行为有巫术、宗教禁忌、祈祷 献祭、宗教礼仪等。这些宗教行为作为宗 教体验和宗教观念之外在表现,从不同方 面反映了宗教的本质。
一.基本特点 ①政治素质 ②信仰素质 ③理论素质 ④文明素质 ⑤组织素质
二 基督教历史及特征
㈠ 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时产生与罗马 帝国统治下的犹太民族所居住的巴勒斯坦 地区. 宗教背景 犹太教 社会背景 罗马帝国
㈡ 基督教的形成和发展
“你要尽心,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 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就是要爱人如己.” ---《马太福音》
㈢Leabharlann 基督教的世界化进程① ②
从犹太教内部的一个反传统的小宗派走向罗马帝国 从地中海沿岸走向欧洲,成为中世纪欧洲各国的共同信仰.
③
从欧洲走向世界,与西欧资本主义想全球扩张同步,用“基 督教文明”取代“异教文明”,企图确立其为全人类的共同精 神.
三.伊斯兰教简介
本章思考题
1.宗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2.宗教的产生与灵魂观念产生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实质是什么? 4.图腾与血缘的关系(下节课讨论)
第二章 宗教的观念与思想
各种宗教都有一套说明其信仰的观念,甚 至形成一套论证其信仰的观念体系,构成完整 的宗教世界观。它是宗教行为的内在根据,是 宗教组织借以建立信仰体制的骨架,对整个宗 教体系的构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宗教学理论
第三节:宗教分类:原则、属性分 第三节:宗教分类:原则、 形态分类、 类、形态分类、区域分类等
一、分类的原则:1、遵循宗教现象本身的客观性 2、还要抓住宗教现象的本质、普遍的、典型性因素 3、还需进一步分析每一个宗教形态和类型的特殊性 4、还必须把握整个宗教以及各个不同形式宗教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过程。 二、属性分类:自然宗教(自发宗教和原始宗教)和人为宗教 三、类型分类:多神教、二神教、主神教、一神教 四、形态分类:自然宗教、神学宗教和世俗化宗教 五、区域分类:氏族宗教、部落宗教、民族宗教、国家宗教、地区宗 教、世界宗教 六、体系分类;教类、教派、宗派和支派 七、因素分类:按对象分为:大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鬼魂崇拜、 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偶像崇拜、神物崇拜、神迹崇拜、
是宗教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它站在信仰之外的立场上从认识是宗教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它站在信仰之外的立场上从认识论本体论神性论世界观人生观宗教观等各个方面具体论本体论神性论世界观人生观宗教观等各个方面具体地研究宗教的根本问题以确立宗教的定义本质和意义宗教地研究宗教的根本问题以确立宗教的定义本质和意义宗教哲学并不意于在事实上宗教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它作为一种规哲学并不意于在事实上宗教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它作为一种规范性研究更加注重的是一种哲学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作为各种宗范性研究更加注重的是一种哲学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作为各种宗教的核心结构的信仰观念深入辨析宗教的基本问题和与社会的教的核心结构的信仰观念深入辨析宗教的基本问题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是指导宗教学各门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学科它影响相互关系是指导宗教学各门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学科它影响着宗教学的各项具体研究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是正确把握宗教本着宗教学的各项具体研究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是正确把握宗教本质深化宗教研究所比不可少
宗教学
一、宗教宗教的定义:宗教是把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地反映为超人间、超自然的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的社会文化体系。
1、宗教与神圣事物有关宗教把世界分为了两个部分:世俗的与神圣的。
一方面,是有世俗的日常事件和事物的经验世界;另一方面是有一个不能用日常经验方式去把握和控制的超验的世界。
人们必须以神圣的态度和行为对待这些神圣事物。
于是就有了与日常生活不同的宗教生活。
2、宗教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宗教生活中,人们以特定的态度和行为与神圣事物打交道,在神圣物面前,人们要有特殊的态度,进行某些特殊的行动,或讲出某些特别的词句。
各种宗教都为信徒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模式。
3、宗教有一套信仰体系宗教与神圣事物的关系,使其关于神圣事物的意识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思考、解释和回答,形成了一系列的神话、传说、基本原理和教义、教条,并系统化为信仰体系。
不同的文化传统下形成的宗教信仰彼此之间有程度不同的差异,这种差异成为各个宗教互相区别的基本标志。
4、宗教是一种群体性的社会现象任何宗教都有宗教徒在其中过宗教生活,进行宗教活动的组织机构,以及指导宗教活动的规章、教法、体制、惯例和传统等宗教制度。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在人类早期一些社会中,宗教承担了对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等功能。
现代社会中,科学和司法已经从有些宗教分离出来,但是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的功能还继续存在。
宗教所构成的信仰体系和社会群组是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宗教的学科是宗教学。
宗教的这种自我异化是通过:自然力的人格化、社会力量的神秘化、人的本质的异化来实现的。
宗教学知识点
宗教学知识点宗教学是研究宗教现象与宗教本质的学科,它涉及到广泛的内容,包括宗教起源、历史、宗教符号、信仰与仪式、宗教思想与哲学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宗教学的核心知识点展开阐述。
一、宗教起源与发展宗教起源是宗教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通过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考古学的发现,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宗教信仰。
宗教起源与人类对自然力量、神秘现象和生命的解释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经历了各种形式的变化与演进,如原始宗教、古代宗教、世界宗教等。
每个宗教都有着独特的信仰体系、仪式与教义。
二、宗教符号与象征宗教符号是宗教实践中使用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动作或图像。
宗教符号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它们在宗教仪式、礼拜和宗教艺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比如基督教中的十字架、印度教中的印度神像、伊斯兰教中的月牙星象征等。
通过理解宗教符号,可以更好地理解宗教的信仰体系和精神追求。
三、宗教信仰与仪式宗教信仰是人们对神秘力量的信仰和崇拜,它是宗教的核心内容之一。
不同的宗教信仰有着不同的教义和价值观念。
宗教信仰还常常伴随着各种仪式与礼拜活动。
仪式是宗教信仰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通过特定的仪式,人们与神灵交流、祈祷、祈求等。
而且宗教仪式还承载着社会、文化与历史等方面的意义。
四、宗教思想与哲学宗教思想是宗教学领域中又一重要的研究方向。
宗教思想与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都关注人类存在的意义、价值和与世界的关系。
宗教思想探讨上帝、宇宙的起源与结构、人类的命运等问题。
不同宗教有着不同的思想体系,如基督教的原罪论、佛教的因缘观、道教的阴阳学说等。
通过研究宗教思想,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宗教的文化价值和影响。
五、宗教与社会生活宗教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变化。
宗教在社会中具有凝聚力和引导力,它可以提供精神支持、道义准则和社会规范。
宗教还与政治、教育、经济、艺术等方面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比如伊斯兰教在中东地区的政治与社会影响、佛教在东亚地区的和谐与平静等。
007宗教学考试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宗教学考试科目代码:[007]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宗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具备运用宗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宗教学和宗教的本质、要素和类型a:宗教学的基本问题(宗教学的性质和内容。
宗教学研究。
)b:宗教的本质(几种代表性宗教本质论。
宗教的基本要素。
宗教四要素说。
)2) 宗教的观念与宗教体验a:灵魂观和神灵观(灵魂观。
神灵观念的性质、类型、关系、存在问题。
神性观。
)b:宗教的经验(宗教经验及表现。
宗教经验的对象和产生原因。
宗教经验的获得方式。
)3)宗教的行为与宗教组织制度a:宗教的行为(巫术。
禁忌。
献祭与祷祈。
)b:宗教的组织与制度(宗教信徒的组织化与教会科层制度。
宗教观念的信条化和信仰体制。
宗教修行。
宗教礼仪。
)4)宗教的起源和发展a:宗教的起源(主要派别宗教起源论。
宗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b:原始社会、古代社会的宗教(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宗教。
古代阶级社会的宗教。
)c:世界宗教(佛教的形成与世界化。
基督教的形成与世界化。
伊斯兰教的形成与世界化。
)5)宗教与文化a:宗教与文化的一般关系(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形式。
宗教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b:宗教与政治、道德、科学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的一般观点。
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宗教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三、试卷结构考试时间:18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题型结构:a:概念题(约45分)b:简答题(约45分)c:论述题(约60分)四、参考书目宗教学通论新编,吕大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宗教学讲义
哲学方法 一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宗教心理学方法
宗教社会学方法 其他方法
第一章 宗教学--研究对象与方法
宗教学的研究对象及宗教的定义
宗教学、神学和哲学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位置 宗教学的研究方法
组 织 和 制 度
行 为
体 验
观 念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
宗教学和神学的区别
宗教学是对宗教现象的理性的科学的研究; 而神学则是基于信仰对宗教现象的论证,它有 时也运用人类理性作为工具,例如西方基督教 的所谓辩惑神学以及经院哲学。事实上自教父 时代以来,理性或哲学是基督教神学的主要工 具。而在19世纪末叶以来的科学时代,在一些 神学家那里(主要是基督教神学家),科学也 成为论证其教义的工具,例如现代西方的新托 马斯主义。宗教学与神学的主要区别在于,信 仰因素在其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历史上的无神论 氏族社会的自发无神论
古代朴素无神论
泛神论
近代无神论
自然神论
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在我们以往的 教科书体系内,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一如马 克思主义哲学一样,被看作是宗教学发展 的最高、最完备的形式,被看作是历史上 一切宗教学的总结和超越。这种观念至今 仍左右着许多中国宗教学者的研究视野。 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因其唯物主 义的历史观而有它超出西方其它宗教学理 论的独特之处,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绝非 宗教学的全部,不可以,也不可能取代其 它西方宗教学派的宗教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不是专业的宗教学家,他们并没 有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宗教学理论体系,对于马克思、 恩格斯的宗教观,我们大概既不能说它是“至高无上的”, 也不能说它是“唯一科学的”。马克思、恩格斯有自己的 宗教理论,许多西方宗教学者也承认它的学术价值。但是 马、恩一般是把宗教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方面进 行讨论的。在这个意义上,它们实际上只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附属物。同时,这些论述还比较分散,没有系统化为 宗教学体系。就是说,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只有散见 于各篇论著中的“宗教观”,没有现成的“宗教学”体系 可以照办照抄,拿来就用,我们有必要认真纠正过去那种 视某个主义为人类一切知识之“最高真理”、“最后结 晶”、“发展顶峰”的庸俗学风。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
《宗教学》最全版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对宗教研究的贡献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他们 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更因为两人对宗教 问题都素有研究,同时他们的理论起点高, 视野开阔,很少“派性”,重视具体宗教问 题的探讨,不作意识形态的空洞说教。 他们对宗教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 下两个方面: 1、提供理论框架 2、深入具体研究
•坚持才会成功
如何废除宗教?
“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 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因此对 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世界--宗教就是它的 灵光圈--的批判的胚胎。”(《黑格尔法哲学
批判· 导言》,页47,中译本第一版,下同)
今天中国共产党以及学术界都不再提废除宗教 一事,而是换用更为中性的说法“宗教的(自然) 消亡”。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解, 宗教消亡之时难道不也正是国家消亡之日?下面 再选读几段该文中的话,以便更好地了解马克思 提出宗教批判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这样的出路找到了。但不是在现世。在当时的情况下,
出路只能是在宗教领域内。于是另一个世界打开了。 肉体死后灵魂继续 存在,就渐渐成为罗马世界各地公 认的信条。死后的灵魂将为其生前的行为受到某种报 偿或惩罚这一信念,也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 但报偿 是相当靠不住的;古代世界具有强烈的自发唯物主义, 它把 人世生活看得比冥土生活宝贵得多;希腊人把死 后的永生还看成 是一种不幸。于是,基督教出现了。 它认真地对待彼岸世界的报偿 和惩罚,造出天国和地 狱。一条把受苦受难的人从我们苦难的尘世引入永恒 的天堂的出路找到了。事实上,也只有靠对彼岸世界 获得 报偿的希望,斯多亚—斐洛学说的弃世和禁欲才 得以提升为能吸 引被压迫人民群众的一种新的世界宗 教的基本道德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新译本 】
宗教学7
三、制度化的约束性 氏族-部落宗教不仅是氏族社会最活跃的意识形态, 宗教仪式、宗教禁忌等也构成了规范氏族生活的各 种社会制度。具有极大的强制性。 四、鲜明的功利性 氏族-部落宗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现实生活的需 要,而不是像人为宗教那样为了升天、成仙、永享 超人间的快乐,是为了人而非为了神,是为现实而 非为了彼世。
二、图腾观念与图腾崇拜体制 三、祖先观念和祖先崇拜体制 四、自然神观念和自然崇拜体制
第二节 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特征
一、自发性和朴素性 氏族-部落宗教是自发形成的,而非某个个人和集团 为了某种目的有计划创造的,具有自发性和信仰的 朴素性的特点。 二、整体性和排他性 氏族以血缘为纽带,是一个整体,这种整体性表现 在强调内部的认同和本氏族与其他民族的区别,氏 族的凝聚力和排他性是通过一系列的宗教象征来实 现的。
第七章
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宗教
பைடு நூலகம்
氏族—部落宗教的主要要素:
宗教观念、崇拜行为、仪式活动和宗教体制。 原始氏族制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父 系氏族社会、氏族部落联盟制三个阶段,在 不同阶段上的氏族—部落宗教的内容和形式 也相应发生变化。
第一节 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信仰形态
一、灵魂观念和冥世崇拜体制
宗教学
《宗教学》教学大纲前言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什么是宗教学一、宗教学概说二、西方宗教学研究的历程三、中国宗教学研究的历程复习与思考题拓展阅读书目第二章什么是宗教第一节宗教的本质一、历史上的宗教定义二、宗教的要素第二节宗教研究的基础一、宗教的基础二、宗教研究的基础三、如何对待多元化的宗教——冲突或对话复习与思考题拓展阅读书目第三章宗教学的分支学科一、宗教人类学二、宗教社会学三、宗教心理学四、宗教文化学复习与思考题拓展阅读书目第四章宗教的基本结构第一节宗教的观念和思想一、神灵观二、神迹观第二节宗教经验一、宗教经验及其种种表现二、获得宗教经验的方式第三节宗教生活一、宗教生活的分类二、宗教生活的功能三、仪式和节日第四节宗教的组织与制度一、宗教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宗教学二、各大宗教的宗教制度的建设三、政教关系复习与思考题拓展阅读书目第五章世界宗教概说第一节佛教一、佛教的创立和基本教义二、佛教的传布第二节基督教一、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二、基督教的基本教义第三节伊斯兰教一、伊斯兰教的创立和发展二、《古兰经》和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第四节世界宗教发展现状一、二十世纪以来的世界宗教发展二、当代宗教发展的特点三、新兴宗教复习与思考题拓展阅读书目第六章中国的宗教理论和政策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的批判。
二、“鸦片说”和“文化说”第二节中国的宗教政策一、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二、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复习与思考题拓展阅读书目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前言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哲学专业必修课。
编写目的:指导课程教学。
课程简介: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宗教在当代社会依然呈现出繁荣景象,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有着深刻的影响。
对宗教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不但是学术研究的需要,也是当代社会的现实需求。
《宗教学原理》《宗教学》段德智
《宗教学原理》《宗教学》段德智宗教学(Science of Religion)段德智著第⼀篇概论篇第⼀章宗教学的历史沿⾰与学科性质第⼀节宗教学的历史沿⾰与学科性质1、宗教学的奠基⼈:麦克斯·缪勒。
代表作:《宗教学导论》《宗教的起源与发展》2、宗教学的问世:以麦克斯·缪勒1870年在英国皇家学会作出的宗教学讲座《宗教学导论》为标志。
3、宗教学产⽣的背景:①19世纪中叶,欧洲掀起了以“拒斥形⽽上学”为主题⼝号的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思潮;②“进化”概念的普及;③缪勒“西⽅⽂化中⼼论”的精神⽓质,尊重事实的理性态度和东西融通的知识结构。
4、缪勒的宗教研究法:⽐较研究法。
具有实证主义性质。
5、缪勒的宗教思想:⾸先,缪勒阐述了宗教的变化原则、成长(进化)原则,将宗教的发展描述成从“单⼀神教”到“多神教”,从“唯⼀神教”再到“诚实的⽆神论”的过程。
其次,他提出和阐述了宗教的“否定原则”和“⾃否定原则”,否定是宗教发展的根本原则。
最后,他在宗教的⾃否定原则上突出了宗教的⼈学意义,强调宗教的主观⽅⾯。
6、宗教学的发展阶段:第⼀阶段:宗教学的奠基阶段。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重⼤事件:1870年,缪勒发表《宗教学导论》演讲;1879年,法兰西学院设⽴了世界上第⼀个宗教史讲席。
1900年,法国巴黎⼤学发起召开了第⼀届国际宗教史会议,标志着宗教学学科独⽴,享有崇⾼的国际学术地位。
代表⼈物:麦克斯·缪勒,代表作《宗教学导论》《宗教的起源与发展》;蒂勒,代表作《宗教史纲》理论特征:形成了“⽐较宗教学”和“宗教史学”的基础学科;注重从宏观上阐述宗教学问题,专注宗教的本质、起源、发展等问题;洋溢着“执两⽤中”的理论智慧,注重对宗教现象的描述性研究,也注重规范性研究。
第⼆阶段:宗教学学科分化阶段。
(20世纪初-70年代)代表⼈物: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之种种》;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宗教学
一、原始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基本形态与基本特征1、社会根源:一、宗教是原始人类在自然界的沉重压迫下,把自然力神化的结果。
1、宗教最初来源于人类的物质生存需要2、宗教最初是人类受自然界沉重压迫的结果二、原始人类认识能力的低下,是制造宗教神灵的认识根源1 对大自然的无知和依赖,是原始人制造宗教神灵观念的物质根源2 对自身精神活动的无知,是原始人产生宗教神灵观念的心理根源三宗教是人类将自身异化的结果2、基本形态:远古神话、图腾崇拜、原始巫术、3、基本特征:1 宗教观念朴素、崇拜对象具有直观性;2 多神教与拜物教形态;3 信仰宗教只是为了现实生活,无社会压迫成分二、原始宗教向国家民族宗教演变的社会历史根源未知三、国家民族宗教的几种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及社会功能未知四、中国宗法性宗教的主要特点、社会功能及主要活动形式1、特点:以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核心,以社稷、日月、山川等自然崇拜为羽翼,以其他多种鬼神崇拜为补充,形成相对稳固的郊社制度、宗庙制度以及其他祭祖制度,成为维系社会秩序和家族体系的精神力量和慰藉中国人心灵的精神源泉。
具体特征:其一,没有独立的教团体系。
其宗教祭祀活动由各层次的宗法组织兼任其二、不能混淆于一般的世俗迷信。
因为它不仅有基本的信仰、严格的制度,还有系统的教义、完备的礼仪传统2、社会功能:未知3、主要活动形式:祭天、封禅、祭祖与丧葬、社稷崇拜五、基督教创建和发展的基本历史线索、信仰特征、主要派别和经典、禁忌、礼仪与重要节日1、历史线索: (1)基督教诞生于公元一世纪左右,其直接来源是犹太教。
经保罗改造后逐渐被许多罗马上层和知识分子所接受,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和东部皇帝李锡尼在意大利米兰联名发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信仰自由,并加以保护并给以教会特权。
到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以罗马帝国名义正式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2)教皇国的建立, 教会的神权与国王的世俗权力合而为一,教皇成为万王之王。
第二章 宗教学
宗教与政治
• 在古代中国,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允许 公民有信仰其他宗教的自由,但各种其他 宗教必须纳入儒家伦理的框架中。
• 中华人民共和国所认定的宗教必须以爱国 为思想教条之一。
宗教与政治
•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当社会发展到共 产主义,宗教将会消失。
二、宗教与文化
宗教与文化
• 宗教既是一种特定形态的思想信仰,同时 又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包容丰富 的文化内涵。
• 宗教所表现出的零散性、模糊性、虚幻性和反逻 辑性与科学所表现出的系统性、精确性和现实性 和逻辑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微小的,可以忽略 不计的,此时,科学与宗教是相互促进、平行发 展的。
宗教与科学——“和”与“不和”的过程
•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科学是从宗教理论中分化出 来的:首先,从宗教学中分离出哲学,再从哲学 中分离出物理和化学,然后再分离出众多的社会 科学和自然科学; • 语言、文字、绘画、舞蹈、诗歌、音乐等,往往 通过宗教的形式进行了广泛的传播,有力地促进 了科学的发展;许多宗教人员同时也是文学艺术 与科学技术的发明者和创造者。
• 宗教对人类文明产生广泛影响。
宗教与文化
• ‚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 象。 ‛ • ‚ 宗教观念的最初产生 ,反映了在生产力 水平极低的情况下,原始人对自然现象的 神秘感。宗教与人类文明同步,对人类文 明的产生与发展有极其巨大的影响。‛
宗教与文化
• ‚在人类的文化知识活动领域中,宗教一 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和科学及其他社 会意识形态如哲学、文学、艺术、道德等 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节 宗教与社会文化
• 宗教与政治 • 宗教与文化 • 宗教与科学
• 宗教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中都存在。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哪个国家没有宗 教。而且世界上有宗教信仰者的数量绝对 多于无宗教信仰者。
宗教与宗教学培训资料
主要包括各种宗教的信仰、教义、仪式、组织、制度等,以及宗教与哲学、历史 、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相互关系。括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比较研究 、历史研究等多种方法,旨在全面、 深入地理解宗教现象。
研究意义
宗教学研究有助于理解人类文化的多 样性,促进不同宗教间的对话与交流 ,同时也有助于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宗 教问题。
宗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与哲学的关系
与历史学的关系
与社会学的关系
与心理学的关系
宗教学和哲学都关注人类的精 神世界和信仰问题,但宗教学 更注重实证研究,哲学则更注 重理性思考。
历史学为宗教学提供了丰富的 历史资料和背景知识,有助于 理解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社会学关注社会结构和人类行 为,而宗教作为社会现象之一 ,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宗教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 有助于深入理解宗教与社会的 关系。
道德教化作用
宗教教义中通常包含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信徒进行道德教化, 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文化传承作用
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对 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宗教与现代科技、教育的关系
宗教与科技的互动
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宗教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挑战了传统宗教观念;另 一方面,宗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如宗教组织对科技研究的资助和支持。
宗教与宗教学培训资料
汇报人:XX 2024-01-28
contents
目录
• 宗教概述 • 宗教学基本概念 • 各大宗教简介 • 宗教与哲学、文化、艺术的关系 • 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 宗教学的研究前景与展望
01
宗教概述
宗教的定义与特点
北大宗教学考研真题
北大宗教学考研真题
1. 2007年北大宗教学考研真题
题目一:宗教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探讨
正文: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宗教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提供了人们对于神秘事物的解释和信仰,还实践着道德规范与价值观的传承和塑造。
题目二:宗教多样性对社会和谐的影响分析
正文:
宗教多样性在一个社会中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宗教信仰的存在使得社会更加多元化,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更具包容性和宽容度。
宗教信仰给予人们意义和目标,同时也对社会秩序和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题目三:宗教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正文:
宗教研究在国际上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状况各异,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拓宽视野,深
入了解其他文化背景下宗教的发展与影响,从而促进自身学术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全球宗教和谐的构建。
初中宗教学知识点梳理
初中宗教学知识点梳理宗教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涉及人们与神、信仰与宗教仪式、道德与伦理等诸多方面。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了解宗教学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还可以提供一种理性思考和价值观判断的能力。
本文将围绕初中宗教学知识点展开阐述,包括宗教的定义、主要宗教、宗教信仰与宗教仪式、宗教道德与伦理等方面内容。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宗教的基本定义。
宗教是一种由一定系统的信仰、道德准则和仪式组成的人类行为形式,它通过信仰一位或多位神灵或超自然力量,寻求对生命的意义和目标的解释,以及自己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在讲述宗教学知识点时,我们不得不提到世界上的主要宗教。
这些主要宗教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和道教等。
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信徒遍布全球。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第二大宗教,信徒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和北非等地。
佛教起源于印度,目前主要在东亚地区传播。
印度教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之一,注重个体修养和道德观念,以追求长生不老为主要目标。
宗教信仰和宗教仪式是宗教学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
宗教信仰是信徒对上帝或神明的信仰和依靠,相信通过守信仰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宗教仪式是宗教信仰者为表达对神明的敬意和祈祷而进行的一系列仪式和仪轨。
仪式包括祈祷、祭祀、礼拜等。
除了宗教信仰和宗教仪式,宗教道德和伦理也是宗教学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
宗教道德是宗教信徒根据自己的信仰和教义所追求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观念。
不同宗教在道德观念上存在差异,但它们都强调个人的善行和对他人的关爱。
例如,基督教强调爱与宽恕,佛教强调慈悲与舍己,伊斯兰教强调正义与行善。
宗教学知识点还包括讲述宗教与科学、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在科学领域,宗教学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到宗教与科学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宗教属于信仰领域,而科学是通过实证和实验来验证的。
在社会方面,宗教学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宗教对社会秩序、法律与道德的影响,以及宗教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宗教学的基本概念简介
宗教学的基本概念简介宗教学是一门研究宗教现象和宗教体验的学科,以科学的方法探索人类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和各种宗教的本质、起源、发展和影响。
它涉及到宗教信仰、宗教仪式、宗教教义、宗教组织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理解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宗教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众多哲学家、学者都对宗教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但是,正式的宗教学学科在18世纪才开始形成,并且是一个跨学科的学科。
它吸纳了哲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观点,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研究宗教的视角和方法。
在宗教学中,有一些基本的概念。
首先是宗教的定义。
宗教是人类信仰和崇拜某种超越性力量的一种社会现象。
它通常具有一系列的信仰体系、仪式和教义等组成部分,并且在人类生活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宗教学还涉及到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关于宗教起源和发展的理论有很多种,例如宗教的天启理论、心理学解释、社会学解释等。
宗教学试图通过精神、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探究宗教是如何在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和演化的。
宗教学还探讨了宗教信仰和体验。
人们信仰宗教是因为对神秘、超越的力量的追求。
宗教体验是人们通过宗教活动和仪式来追求个人和集体的宗教体验,并且通过这种体验获得信仰的动力和力量。
此外,宗教学对于宗教组织和宗教的社会影响也十分关注。
宗教组织是宗教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们通过相关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来维护和传播宗教的信仰和价值观。
宗教对社会的影响涉及到道德、伦理、价值观等方面,它对于个体和社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宗教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比较、跨文化比较等。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可以全面地了解各种宗教信仰和实践的内涵和外延,探究宗教现象背后的深层次运作和社会影响。
总结来说,宗教学是一门研究宗教现象和宗教体验的学科,它通过科学的方法探究宗教的定义、起源、发展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它涵盖了宗教信仰、宗教仪式、宗教教义、宗教组织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于理解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狭义的儒教,民国初期的孔教运动,模仿政教合一时的基 狭义的儒教 督教,主张把儒家思想定为“国教”,把孔子神化为承受天命 的教主。
4. 肯定儒家思想是宗教的三种看法 (之一)
第一、从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的独特性上, 第一、从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的独特性上,理解儒家思想作 儒教”的表现。 为“儒教”的表现。 宗法性传统宗教: 宗法性传统宗教:“以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核心,以社 稷、日月、山川等自然崇拜为翼羽,以其他多种鬼神崇拜为 补充,形成相对稳固的郊社制度、宗庙制度以及其他祭祀制 度,成为中国宗法等级社会礼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社 会秩序和家族体系的精神力量,是慰藉中国人心灵的精神源 泉。”(牟钟鉴、张践著《中国宗教通史》序)
3.道教信仰 3.道教信仰(参考“中国道教协会”网页)
信仰宗旨: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无形无象,而 信仰宗旨 又 生育天地万物。“道”在人和万物中的显现就是“德”。故万 物莫 不尊道而贵德。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 身,又是得道的楷模。神仙以济世度人为宗旨。故道教徒既 信道德,又拜神仙。 教义: 教义:尊道贵德、仙道贵生、三洞宗元、清静寡欲、自然 无为、柔弱不争、返朴归真、天道承负。
四、思考题
1、什么是儒教? 2、儒教基本经典。 3、怎样理解儒教的实质? 4、何为道教? 5、道教信仰的主要内容。 6、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关系。 7、道教对中国文化的作用。
另附: 另附:推荐一套世界宗教入门的小书
编者的话:这里的七本小书:《印度教》、《佛教》、《儒教》、《道 编者的话: 教》、《犹太教》、《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对世界最主要的七大 宗教传统,作了简明系统而又深入浅出的介绍,是了解世界宗教的最佳入 门书。 本丛书与坊问的众多类似读物相比,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首先,作者 都为从事各个宗教研究的顶尖学者,他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早已为人所瞩 目。由他们来撰写具有入门性质的图书,不仅可读性强,而且能摆脱简单 的知识介绍,抓住各个宗教传统最精微,最深刻之处。同时中文译者也都 是敬业的学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学有所成,他们的踏实工作,使译著配 得上原著的水准。其次,作者在叙述中还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 立场,并为此做出辩护。这不仅是同情式的理解,更是将自己的生命体验 灌注其中。最后,在当代社会,宗教已经与社会高度融合,渗入到人们的 日常生活之中,所带来的宗教传统与现代理念的冲撞也远远超出过去的传 统社会。作者在此展示了敏锐的笔触,用较多的篇幅分析了宗教传统和现 代理念的冲撞和互动。对于读者来说,这种阐述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的。
四书五经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 《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 《易经》、《春秋》。
3. 儒教基本特点
广义的儒教即儒家思想,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跟佛 教、道教并称为三教。其特点为:以孔子为至圣先师,崇奉 孔子学说。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 庸”之道。 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关系。强调对孝、仁、 义、 礼、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广义的儒教即儒家学 说在历史上已成为中国大部分伦理、教育、政治以及宗教的 基础 [Confucianism] 。 倡导敬天,奉祖,孝亲,忠信,仁义,崇礼,性善,弘毅, 倡导敬天,奉祖,孝亲,忠信,仁义,崇礼,性善,弘毅, 见贤思齐。
东方宗教” 《宗教学》第七讲 “东方宗教” 宗教学》
之二 儒教与道教 主讲人:李兰芬老师
第二讲 儒教与道教
一、儒教 Confucianism 1. 儒及儒教概念含义 2. 儒家经典 3. 儒教基本特点 4. 肯定儒家思想是宗教的三种看法 二、道教 Taoism 1. 道教称谓辨识 2. 道教经典 3. 道教信仰 4.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三、参考书目 四、思考题
4.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从思想渊源上看,台湾曾仰如教授认为,道教的产生与流行 从思想渊源上看 与中国古代阴阳、道等的学术思想有关系;与中国古代相信 鬼神实有,并能干预人事的民间信仰有关系;与中国古代生 时追求福禄寿、死后入神仙之境的一般百姓心理有关系。 (参看氏著:《宗教哲学》) 从道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作用看,道教从生活情趣、心 从道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作用看 理境界、生理状态等三个方面影响了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和生 活方式;影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化学和医学;影响 了中国人的卫生、体育观念和运动;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艺术; 影响了中国民间信仰和习俗等。
肯定儒家思想是宗教的三种看法(之二)
第二,韦伯的中国宗教说,看儒教的特点。 第二,韦伯的中国宗教说,看儒教的特点。
韦伯在其著名的《儒教与道教》(《中国宗教》)一书中,断言儒教在 中国社会中所起的“宗教世界观”作用不可替代。 “宗教世界观”:人类按照自己的信仰,解释自己的处境及对生存所采 宗教世界观” 取的态度。 “儒教”的独特作用:儒教既是官方钦定的,又是民间自觉遵循的世界 儒教”的独特作用 观。它本质是属于此岸的,是力主维护现世的,尤其是维护封建皇权的卡 里斯马(神性的或个人魅力的领袖)。儒教所表现出影响世俗生活功能的 理性主义,是以屈从皇权、承认自然法则与社会秩序彼此和谐为前提的, 所以,这种功能的特点便为“理性地适应于此世”。
肯定儒家思想是宗教的三种看法(之三)
第三,杜维明从儒家的宗教性,重解儒教人文主义的特点。 第三,杜维明从儒家的宗教性,重解儒教人文主义的特点。 儒家的宗教性:“要在这个所谓凡俗的世界里面体现其神圣 儒家的宗教性 性,把它的限制转化成个人乃至群体超升的助缘……”(氏著 《十年机缘待儒学》) 儒教人文主义的特点:“坚信我们人类状况的创造性转变是 儒教人文主义的特点 一项集体的行为,并且是对上天的对话式回应。这涉及到整合 与人性相关的四个层面:自我、群体、自然和上天。探讨儒家 精神时必须要思考这四个层面:做为创造性转变的自我;做为 促进人类繁荣昌盛的必要载体的群体;做为我们生活形式的适 当家园的自然;做为终极的自我实现的泉源的上天。”(氏著: 《儒教》)
二、道教 Taoism
1.道教称谓辨识 1.道教称谓辨识
道教是特指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宗教。 道教的称呼在形成初期有所不同,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 许多人都曾经以“道”来称呼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儒家、墨 家、道家、阴阳家甚至佛教都曾经由于各种原因自称或被认 为是“道教”。儒家最早使用“道教”一词,将先王之道和孔 子的 理论称为“道教”。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把“菩提”翻译成 “道”,因此也被称为“道教”。
三、参考书目
杜维明著,陈静译:《儒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 刘笑敢著,陈静译:《道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 (日)加地伸行著,于时化译:《论儒教》,北京:商务出 版社,1993年。 任继愈主编:《儒教问题争论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年。 牟钟鉴、胡孚琛、王葆玹主编:《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 说》,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卿希泰主编:《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 版社,1990年。
到了东汉末年出现了五斗米道(天师道),自称为“道 教”,取“以善道教化”之意。自此,其他各家为了以示区别, 也就不再以“道教”自称,而成为五斗米道(因道教徒尊称创 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的专称。南北 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道教经典
主要经典: 南华真经》 主要经典:《南华真经》、《文始真经》、《冲虚真经》、 文始真经》 冲虚真经》 通玄真经》 龙门心法》 道德真经》 《通玄真经》、《龙门心法》、《道德真经》 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是按照一定的编纂意图、 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是按照一定的编纂意图、收集范围 和组织结构,将许多经典编排起来的大型道教丛书。 和组织结构,将许多经典编排起来的大型道教丛书。
儒教在三个标志性阶段的体现: 儒教在三个标志性阶段的体现: 孔子被认为是对夏商周三代的宗教性传统宗教进行了改造, 从思想理论上正式确立了宗教与政治、伦理的合一关系,强 化了儒家学说教化众生的社会功能,为儒教形成奠定基础。 秦汉时期,官方神学的建立,使儒教具有了明确的神学理论, 标志着儒教作为一种国家宗教建立。 宋代理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神学思想,使儒教发展为具有 完整神学体系和祭祀系统的传统宗教。
2. 儒家经典
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范围随历代王朝的增设而不 断扩大。由最初的《诗》、《书》、《礼》、《乐》、 《易》、《春秋》“六经”和《周礼》、《仪礼》、《礼记》 “三礼”,发展为宋代的十三经 十三经,即《诗》、《书》、《易》、 十三经 《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 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和《孟 子》。
三纲八目(出自《大学》,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三纲八目 “三纲”:1)明明德,2)亲民,3)止于至善。 三纲” “八目”:1)格物,2)致知,3)诚意,4)正心,5)修身,6)齐家, 八目” 八目 7)治国,8)平天下。 另“三纲五常”(自董仲舒《春秋繁露》,体现儒家维护社会的伦理纲 “三纲五常” 常和政治制度的思想。)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 指“仁、义、礼、智、信”。
一、儒教 Confucianism
1. 儒及儒教概念含义
儒:“儒”是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 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术士。《说文》:儒,术士之称。 《法言·君子》:通天地之人曰儒。 儒教: 儒教:或称孔教。儒教广义的概念就是自古流传至今的儒家 思想,而狭义的概念则是民国初年以来的孔教运动。
世界宗教入门) 佛 教(世界宗教入门)
作者: 作者:阿部正雄 著,张志强 译 出版时间: 出版时间:2008年02月 年 月 出版社: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简介:阿部正雄,佛教禅学在欧美的卓越阐释者。出生 于日本,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继承了京都学派的学风,致力 于东西方思想的互相了解和沟通,并试图使禅的精神注入西方 的理智结构和宗教传统中。但与京都学派其他重要人物不同, 他有四十年之久的时光是在西方度过的。1955至1957年,任 洛克菲勒基金会研究学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神学院 研究基督教神学。从1965年起,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哥伦比 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卡尔顿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学校讲授 佛教和日本哲学。1980年在卡莱尔蒙特研究院宗教系执教。现 任天普大学哲学系访问教授。著作《禅与西方思想》获得美国 宗教学会颁发的杰出宗教学术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