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
卫生法律法规第四章 医疗机构管理法律法规
医疗机构技术人员职务规定
卫生技术职务的主管部门
省、自治区、直 辖市卫生厅(局) 行政领导对经过评审委员会评审 的、符合相应条件卫生技术人 员,按照限额进行聘任或任命。 卫生技术职务实行聘任制 1.医(药、护、技)士 2.医(药、护、技)师 3.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 4.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5.主任医师(药、护、技)师 1.医疗、预防、保健人员的技术职称 2.中药、西药人员的技术职称 3.护理人员的技术职称 4.其他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法规
1.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管理机构
卫生部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和外经贸行政部门
2.中外合作、合资医疗机构的设置条件
必须符合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 基本准则》 申请设立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中外双方应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 应当具有直接或间接从事医疗卫生投资与管理的经验,并符合下列要求之一:能 够提供国际先进的医疗机构管理经验、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能够提供具有国际领 先水平的医学技术和设备;可以补充或改善当地在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技术、资金 和医疗设备方面的不足。
1.申请 2.审批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2.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1.条件 3.加强医护质量管理 2.内容 4.出具执业证明和人员身份 3.变更登记 5.尊重服务对象权利 4.登记的校验 6.按法律法规对特殊患者的 处理 7.加强药品管理 8.合理合法收费 9.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10.服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与灾害事故的应急调遣
医疗机构的工作制度
行政管理 制度
1.医院领导干部深入科 室制度 2.请求报告制度 3.病历管理制度 4.职工培训制度 5.社会监督制度 6.医德教育和医德考核 制度 7.档案管理制度 8.医院应急管理制度 9.卫生技术人力资源管 理制度 10.投诉处理管理制度、 医院依法维护病人权利 的制度和患者知情同意 告知制度等
国家分级诊疗制度
国家分级诊疗制度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遵循医学科学规律,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与。
(二)目标任务。
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明显提升,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X。
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基层首诊。
坚持群众自愿、政策引导,鼓励并逐步规X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对于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
——双向转诊。
坚持科学就医、方便群众、提高效率,完善双向转诊程序,建立健全转诊指导目录,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逐步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
——急慢分治。
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慢病诊疗服务功能,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为患者提供科学、适宜、连续性的诊疗服务。
急危重症患者可以直接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
——上下联动。
引导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重点,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的解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的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12.19•【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解读一、修订背景为指导医疗机构加强手术管理、规范手术行为,我委于2012年制定了《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对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指导医疗机构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委深入推进医疗卫生领域改革,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不断强化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医疗技术管理等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激发医疗机构加强自我管理的主动性,指导医疗机构持续提升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水平。
既往与医疗机构级别挂钩的医疗技术和手术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为推动医疗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指导医疗机构做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我委于2018年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发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明确医疗机构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管理中的主体责任,要求医疗机构建立手术分级目录,对手术实行分级管理。
为指导医疗机构科学、规范地开展手术管理,保障手术分级管理要求与医疗机构实际管理需求更加契合,充分发挥手术分级管理对促进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的作用,结合既往工作经验和各地先进实践,我委修订形成了《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二、修订内容(一)突出了医疗机构在手术分级管理中的主体责任。
《办法》对医疗机构履行手术分级管理的主体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医疗机构应当按照院、科两级负责制,根据自身功能定位、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和诊疗科目制定手术分级管理目录,进行手术分级管理;明确了医疗机构内部手术分级管理组织架构、各部门职责、管理运行机制和要求,为医疗机构履行主体责任提供了基本遵循。
医学法律法规
医学法律法规医学法律法规是指对医学实践中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其目的是保障患者的利益和医务人员的权益,维护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
医学法律法规通常包括医疗机构管理法规、医疗从业人员法规、患者权益保护法规等。
一、医疗机构管理法规医疗机构管理法规主要涉及医疗机构的设置、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法规。
例如,我国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的分类、登记要求、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等制度。
此外,《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还规定了对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措施,以确保医疗机构的规范运行。
二、医疗从业人员法规医疗从业人员法规主要涉及对医务人员行为的规范和要求。
例如,《医师法》规定了医师的执业资格要求、职责义务、执业行为等,保障了医师的权益和医疗质量的提升。
此外,《护士法》、《药师法》等也通过规定相关法规对医疗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医务人员履行职责,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患者权益保护法规患者权益保护法规旨在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公平、公正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我国的《患者权益保护法》对患者的知情同意、隐私保护、医疗纠纷解决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保障。
此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和责任追究进行了规定,以保障患者权益和医疗安全。
四、医疗广告法规医疗广告法规针对医疗广告中误导和虚假宣传问题进行规范。
我国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对医疗广告的发布、内容要求、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护患者的知情权和权益,防止虚假广告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医学法律法规的存在和实施对于医学实践至关重要。
它们的存在可以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
同时,医学法律法规还能够保护医务人员的权益,提高医生和护士等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使他们更好地履行医疗职责。
尽管医学法律法规已经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框架,但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医学法律法规也需要与时俱进,调整和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8.03•【文号】卫办医政发[2012]94号•【施行日期】2012.10.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加强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规范医疗就手术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我部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卫生部办公厅2012年8月3日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手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使用手术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操作,以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组织或器官、植入医疗器械、缓解病痛、改善机体功能或形态等为目的的诊断或者治疗措施。
第三条医疗机构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目录由卫生部另行制定。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手术管理工作。
第五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手术分级及授权管理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手术分级管理工作制度,建立手术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手术部位标记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由医务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手术;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手术。
医疗整改措施
医疗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医疗领域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环,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我国政府向来致力于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和整顿医疗秩序。
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医疗整改措施,旨在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疗安全、规范医疗行为,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整改措施1. 加强医疗机构管理(1)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将医疗机构分为三级,根据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要求。
(2)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定期进行评估和考核,对不符合规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整改或者关闭。
(3)推行医疗机构信息公开制度,发布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医疗质量指标、医疗费用等,增加透明度。
2. 提高医疗人员素质(1)加强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医德医风。
(2)建立健全医疗人员考核制度,对医疗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对不合格者进行培训或者淘汰。
(3)加强医疗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倡导医者仁心,树立良好的医疗形象。
3. 加强医疗设备管理(1)建立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制度,对医疗设备的采购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
(2)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加强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及时淘汰老化和不合格的设备,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
4.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1)建立医疗质量评估制度,对医疗机构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加强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医疗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调查,对责任人进行追责。
(3)加强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健全医疗纠纷调解和仲裁机构,及时解决医患纠纷。
5. 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1)推行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电子化记录和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建立医疗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和医疗信息安全。
(3)加强医疗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三、整改效果评估为了确保医疗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监测。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的法律依据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的法律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领域的改革和完善变得日益重要。
为了确保人民的健康权益得到保障,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医疗核心制度,以便更好地管理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这其中,共有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是有法律法规依据的。
一、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是保障公民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制度之一。
根据我国《医疗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医疗保险制度由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大病保险三部分组成。
1.1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
其中,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法律依据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条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法律依据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条例》。
1.2 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时获得相应的医疗待遇和伤残赔偿。
工伤保险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1.3 大病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是对重大疾病医疗费用进行保障的医疗保险制度。
中国政府于2016年出台了《国家大病保险办法》,明确了大病保险的管理和实施细则。
二、医疗机构分类及分级制度医疗机构分类及分级制度是为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而制定的一项制度。
根据《医疗机构分类及分级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分为三个层级: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
每个层级的医疗机构都有相应的法律依据进行管理和规范。
三、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制度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制度是为了监督和评估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而制定的制度。
该制度的法律依据为《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根据该办法,医疗机构的考核标准包括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及满意度、医疗安全和风险防控等方面。
四、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是为了及时、准确地报告和处理医疗事故,保障患者权益,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该制度的法律依据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根据该条例,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的程序和制度,确保医疗事故的及时报告和处理。
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
加强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财务监管的目的是保证其按照非营利性的性质运行,包括成本核算、收入分配、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主要内容是:医疗机构的资产使用是否背离非营利性目标;医疗机构的结余是否按国家规定使用,有无变相回报给出资者;医疗机构的分配是否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有无乱摊成本掩盖真实结余;医疗机构的收费是否严格执行政府价格政策;医疗机构资产处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等。监管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1.合资合作部分转为独立法人的医疗机构须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办理设置审批、登记注册等手续。
2.合资合作部分的国有资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形式。可以出售的国有资产在资产评估后,可由分立医疗机构按市场价格买断;不宜出售的房屋、设备等资产,可按市场价格租赁给分立医疗机构使用;对于技术、商誉等资产,可作为原医疗机构对分立医疗机构的投入,获得相应的权益。
(二)其他情况的处理。
不宜分立为独立法人医疗机构的,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1.按双方合资合作协议在2002年底以前到期的可如期终止。合资合作协议存续期间,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价格管理规定,所得收益按医疗机构财会制度规定,统一纳入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科室、个人不得自行分配。
2.提前终止合资合作。可将合资合作方投入的资金转为借贷,医疗机构的借款可参照商业银行的同期贷款利率逐年还本付息,也可以用医疗机构自有资金归还合资合作方。合资合作方投入的设备,可由医疗机构用自有资金按扣除折旧后的价格一次性买断;也可转为租赁,由医疗机构根据与合资合作方参照市场价格签订的租赁协议,定期支付租金。医疗机构用自有资金一次性买断或归还合资合作方确有困难的,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同级财政专项补助贴息等办法解决。
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
分级诊疗中心管理制度
分级诊疗中心管理制度一、分级诊疗中心机构设置分级诊疗中心是指按照国家卫生计生主管部门的规定,根据医疗资源的分级配置和患者病情的需要,在各级医疗机构中设立的医疗服务中心。
分级诊疗中心通常包括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等部门。
在设置分级诊疗中心时,应根据医疗服务需求和患者群体特点,科学合理地确定机构设置。
1.1门诊部门诊部是分级诊疗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就医和诊疗的第一站。
门诊部应根据患者就医需求设置不同的门诊科室,如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中医科等,以满足患者不同病情的诊疗需求。
门诊部还应设立预约挂号、急诊接诊、医疗费用结算等功能,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就医服务。
1.2住院部住院部是分级诊疗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
住院部应设立病房、护理站、手术室等部门,配备专业医护人员,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1.3医技科室医技科室是分级诊疗中心的重要支撑部门,主要提供医技检查和诊断服务。
医技科室应设立放射科、检验科、超声科、心电图室等科室,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人员,确保患者可以及时进行必要的医技检查。
二、人员管理人员是医疗机构的核心资源,对于分级诊疗中心来说,科学合理地配置和管理医护人员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分级诊疗中心应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人员招聘、培训、考核等方面。
2.1人员招聘分级诊疗中心的人员招聘应按照国家卫生计生主管部门的规定,严格遵循招聘程序和条件。
应根据医疗服务需求和机构设置,招聘符合条件的医师、护士、技术人员等医疗人员,确保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2.2人员培训分级诊疗中心应定期组织各类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医疗知识更新、临床技能提升、沟通技巧培训等方面,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3人员考核分级诊疗中心应建立完善的人员考核机制,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
通过考核结果,评定医护人员的工作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18项医疗核心管理制度
3.医疗机构应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确保诊疗环境安全。
九、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1.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身份识别制度,防止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2.医疗机构应制定患者转运、交接和危急值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3.医疗机构应开展患者安全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十、病案管理制度
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病案管理制度,规范病案书写、保存和查阅。
2.医疗机构应确保病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医疗机构应加强病案质量控制,提பைடு நூலகம்病案管理水平。
十一、医疗纠纷处理制度
1.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纠纷预防、处理和化解机制,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2.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部门负责处理医疗纠纷,确保纠纷得到及时、公正、妥善处理。
2.医疗机构应鼓励医务人员参与质量改进活动,分享改进成果。
3.医疗机构应定期评审医疗质量改进效果,确保持续改进机制的有效运行。
三十二、法律法规与合规管理制度
1.医疗机构应建立法律法规与合规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2.医疗机构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提高法律意识。
3.医疗机构应加强内部监督,防范违法违规行为。
3.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六、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1.医疗机构应建立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合理。
2.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临床用血的监管,严格执行输血指征和操作规程。
3.医疗机构应建立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置制度,提高输血安全水平。
……(以下内容省略,仅展示五分之一)
十六、远程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
1. 医疗保险制度:确保人民能够享受基本医疗保障。
2. 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建立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和评审制度,规范医疗机构的设立和运行。
3. 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制度:加强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人才储备和流动。
4. 医疗质量安全制度: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事故的监管和处理。
5. 医疗费用管理制度:控制医疗费用,合理定价和支付方式。
6. 药品管理制度: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的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7. 医疗信息化建设制度: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8. 中医药管理制度:保护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中医药的治疗水平。
9. 疾病预防控制制度: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10.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管,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11. 医疗保障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医疗保障基金的筹集和使用制度,保证基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12. 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医疗救助体系,保障贫困人口和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医疗需求。
13. 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建立医疗纠纷的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医疗纠纷。
14. 医学伦理和伦理审查制度:建立医学伦理和伦理审查制度,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15. 国际合作交流制度: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合作和交流,促进医疗发展。
16. 医疗科研评价制度:加强医疗科研的评价和管理,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17. 医疗发展规划制度:制定医疗发展规划,推动医疗事业的整体发展。
18. 医疗监管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疗行为的监管,保障医疗秩序和正常运行。
医疗机构核心制度
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和基本要素
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全 员参与、持续改进、
科学管理
基本要素
实施规范、信息管 理、持续改进、评
估认证
基本要素
组织结构、职责分 工、工作流程、资
源配置
医疗机构质量管 理体系的组成要
素
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 组成要素包括:组织结构、 职责分工、工作流程、资 源配置、实施规范、信息 管理、持续改进、评估认 证等。其中,组织结构是 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基础, 是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 系的前提。
医疗机构管理体 制的定义和作用
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是指医 疗机构内部的管理组织结 构体系,包括各部门之间 的职责和关系、管理制度 和管理人员等。医疗机构 管理体制的基本作用是优 化医疗机构的管理结构, 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效率 和工作质量,以实现医疗 服务的良性发展。
医疗机构管理体制的类型及特点
传统型管理体制
医疗机构安全管 理体系概述
医疗机构安全管理体系是 指为保障医疗机构内部各 项工作的平稳有序进行, 有效提升病人的医疗安全 和医疗质量而建立的一套 由制度、程序和规范等构 成的完整体系。医疗机构 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 包括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医疗风险控制和医疗合规 管理等,是一种以预防为 主、综合治理为宗旨的综 合性管理体系。
职能部门分工明确 层级分明,管理体系稳定 缺点:耗时、效率低下
平板型管理体制
职能部门之间互相协作,无明 确的层级关系 适合某些特定的医疗机构 缺点:缺乏管理体系和约束
专业型管理体制
按照医疗特点、疾病类型、科 室分工等进行管理 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缺点:部门之间可能存在利益 冲突
矩阵型管理体制
医疗机构核心制度
医疗机构的管理与规范
建立医疗差错报告和预防机制,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率。
危急值管理
制定危急值管理制度,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异常指 标。
医疗信息标准
病历管理规范
01
统一病历书写、保管和利用标准,确保病历信息的完整性和准
确性。
信息系统建设标准
02
制定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和数据接口规范,促进信息共
医疗机构的管理体系
医疗质量管理
01
02
03
质量评估
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 ,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 估,确保医疗服务达到预 期标准。
质量控制
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对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 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医 疗服务质量稳定可靠。
质量改进
鼓励医疗人员积极参与质 量改进工作,持续优化医 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 务质量。
源浪费。
医疗机构的场地管理
场地规划与布局
根据医疗机构的业务需求和发 展目标,合理规划场地布局,
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场地维护与保养
定期对医疗机构的场地进行维 护和保养,确保场地的安全、 卫生和正常使用。
场地使用与监管
加强对场地使用的监管和管理 ,防止场地的滥用和违规使用 。
场地改造与升级
根据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业务需 求的变化,适时对场地进行改 造和升级,提高医疗服务的水
社会办医政策
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扩大医疗资源供给 ,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3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 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提高医保资金使用 效率。
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
电子病历系统
推广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医疗机构内部信息共享,提高诊 疗效率。
国家医院分级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分级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级各类医院。
第三条医院分级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医院自律;(三)坚持科学合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四)坚持分级分类、动态管理、持续改进。
第四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全国医院分级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分级标准第五条医院分级分为三级十等,具体如下:(一)一级医院:分为甲等、乙等、丙等三个等级;(二)二级医院:分为甲等、乙等、丙等三个等级;(三)三级医院:分为甲等、乙等、丙等三个等级。
第六条医院分级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医疗技术能力:包括医疗技术人员的数量、结构、专业水平、诊疗项目、设备条件等;(二)医疗设施设备:包括医疗设备数量、种类、性能、更新周期等;(三)医疗服务质量:包括医疗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患者满意度等;(四)医疗管理水平:包括医院管理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员素质、财务管理等;(五)医疗安全保障:包括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医疗事故处理等。
第七条医院分级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第八条医院分级评审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九条医院分级评审应当遵循以下程序:(一)医院自评:医院按照分级标准进行自评,形成自评报告;(二)专家评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医院自评报告进行评审;(三)公示公告:评审结果公示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四)批准认定: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根据评审结果,批准医院等级。
第十条医院分级评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开、公平、公正;(二)科学、规范、严谨;(三)动态管理、持续改进。
第四章分级使用第十一条医院分级使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依规,公开透明;(二)合理布局,方便群众;(三)突出特色,优势互补;(四)动态调整,持续改进。
防止医疗乱象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的执法措施
防止医疗乱象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的执法措施医疗乱象是指在医疗领域出现的不法行为和违规现象,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医疗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和医疗质量安全,我国实施了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并建立了相关的执法措施来加强监管和惩治违规行为。
一、建立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
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技术水平及医疗服务范围等因素,将医疗机构划分为不同等级,对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在管理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管,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二、加强医疗机构的许可和执业监管其次,要加强医疗机构的许可和执业监管。
严格审查医疗机构的执业资质和条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
同时,建立健全医疗机构执业行为规范,规定医疗机构应遵守的标准和规定,确保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合法合规。
三、完善医疗收费管理制度此外,还要完善医疗收费管理制度。
明确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和规范,严禁医疗机构进行虚假收费、过度收费等违规行为。
加强对医疗价格的监管,确保医疗服务的合理定价和公开透明。
四、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管在医疗乱象中,药品和医疗器械问题也占据重要的一环。
因此,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管至关重要。
严格控制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监督,严厉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药品、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
五、健全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另外,要健全医疗纠纷调解机制。
设立专门的机构,协调处理医患纠纷,保障医疗纠纷的公正调解和合理解决。
加强对医疗事故的调查和处理,依法追究责任。
六、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此外,要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推广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医疗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加强对医疗信息的安全保护,严禁泄露患者的隐私信息。
七、加强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要加强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医疗服务态度和职业操守,使医务人员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医院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为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安全,维护患者权益,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我院特制定各级医师手术等级制度。
具体如下:一、手术分类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四类:1、一类手术:指普通常见的1~2人可完成的小手术(如小面积清创缝合、单纯修补术、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人流术、刮宫术等)。
许多一类手术可在门诊手术室完成。
2、二类手术:一般指需3~4人共同完成的中等手术(如: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术、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术等)。
二类手术应在住院部手术室完成。
是住院治疗较多见的一种类型。
3、三类手术:指疑难、重症手术和需6~7人以上共同完成的大手术(如:各种门脉高压症的分流术、肝叶切除术、恶性肿瘤根治术、各种心脏直视手术、各种颅内肿瘤切除术、巨大肿瘤切除术等属此类)。
4、四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科研项目及新开展的重大手术属于此类型。
二、手术医师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
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1、见习医师:医学院校毕业但未取得医师资格。
2、低年资住院医师3、高年资住院医师(包括住院总医师):4、主治医师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
7、主任医师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1、毕业一年以内的见习医师:只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做简单的一类手术以及各类开腹手术的第二助手。
2、大学毕业三年以内的低年资住院医师:应能熟悉掌握一类手术,在上级医师的帮助下,担任二类手术的一、二助手。
3、高年住院医师:指大学毕业有五年实践经验的住院医师(包括住院总医师),经考核,可担任二类手术的术者及三、四类手术的助手。
4、主治医师:一般应能熟练掌握二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掌握部分三类手术,担任四类手术的一助手。
民营小型医疗机构卫生监督的量化分级管理
民营小型医疗机构卫生监督的量化分级管理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民营小型医疗机构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在民营小型医疗机构中,由于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存在着不少卫生监管方面的问题。
为了提高民营小型医疗机构的卫生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我国开始实施了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二、什么是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指对医疗机构进行分类管理,并根据不同等级给予相应的监管措施。
该制度旨在通过科学合理地分类管理,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三、为什么要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1. 保障患者权益通过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可以对民营小型医疗机构进行规范管理,提高其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这将有效保障患者权益,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发生。
2. 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通过分类管理,可以将医疗机构分为不同等级,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
3. 提高民营小型医疗机构的竞争力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民营小型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四、如何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1. 制定标准制定适用于民营小型医疗机构的标准和评价指标。
这些标准和指标应该科学合理、易于操作,并且能够反映出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2. 实施评估对民营小型医疗机构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
评估应该由专业人员进行,并且要公正、客观、透明。
3. 采取相应监管措施针对不同等级的民营小型医疗机构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对于达到一定等级的医疗机构,可以给予奖励;对于未达到要求的医疗机构,应该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五、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民营小型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同时,该制度还可以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保障患者权益,提高民营小型医疗机构的竞争力。
在实际应用中,该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