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紫砂“涌泉壶”的创作谈“创你自已的壶”
“鸣泉壶”创作谈
“ 鸣泉壶 ” 具个 性 的主题 风 格 和语言 。 最 壶 为茶 而 生 , 茶为 壶 所用 , 者 须臾 而不 可分 。当 中 两
国社会 进 入 到新 时期 之 后 ,随 着各 种传 统 文 化 的光
辉再 现 , 与 茶文 化 结合 , 艺 也焕 发 出 了靓 丽 的色 壶 壶 彩 .制 壶人 的技 与艺 决定 着 壶 品 的多彩 多 姿及 其 艺 术 的高 雅 与脱 俗 ,作 品的风 雅及 风 韵对 世 人 审美 观 起 到一 定 的 引领作 用 ,也是 检 验创 新成 功与 否 的重 来自5 4江 苏 陶瓷
J n s ea is i guC rm c a
第4 3卷 第 2期
2 0年 4 月 01
江 苏 陶 瓷 Ja gu Cea c in s rmis
Vo . . . 143No2
Ap i2 0 r ,01 l
51
“ 泉 壶 " 作 谈 鸣 创
高 凌 云 ( 兴 紫 砂 工 艺厂 , 兴 24 2 ) 宜 宜 1 2 1
十分 重要 的前 提 。
收 稿 日期 :0 0 0 ~ 7 2 1 - 12
生动 ; 赋 , 诗 则讲 求 格律 与韵 脚 ; 砂 壶艺 , 的是文 紫 讲
化 内涵 和 美学情 韵 。 在 艺术 范 畴 中无处 不在 , 韵 只是 见 仁见 智 , 各有 不 同 , 心灵相 通 , 以言 表而 已 。明人 难 ( 下转 第 5 4页)
要标 准 。
“ 泉壶” 鸣 注重 泥 质 的选 择 。 用 细 润 的翠 绿 泥 使 寓 意绿 色 的 田野 , 大 自然 风光 相 吻 , 与 给人 以视觉 上
图 2 吗泉 壶
的轻 松 与 愉悦 , 想绿 色 和谐 之 美 。造 型上 , 身 圆 畅 壶 中带扁 。有 如涧 溪 中经 亿万 年 溪水 冲 刷后 卵 石呈 现 光 润可 鉴之 貌 。 流 敞 口似幽 谷 中之泉 眼 , 短 嵌盖 与壶
紫砂壶制作心得体会
紫砂壶制作心得体会制作紫砂壶是我多年来的一项爱好。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制作紫砂壶的神奇之处,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制作紫砂壶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心态。
制作一个完整的紫砂壶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挑选原料、制作壶体、雕刻装饰和烧制等等。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仔细操作,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壶的质量问题。
因此,制作紫砂壶需要我保持冷静、细致和耐心,不能急躁或心浮气躁。
其次,制作紫砂壶需要细腻的触觉和精湛的技艺。
紫砂壶的特点就是精美细腻,手感舒适。
在制作过程中,我需要严格掌握每个动作的力度和角度,以确保壶的形状和线条流畅自然。
同时,我还需要通过感觉来判断壶体的厚薄和手柄的握持度,以便制作出质量上乘的作品。
这就需要我对紫砂泥的特性和工艺要求有深入的了解,加之多年的实践经验,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地掌握制作技艺。
再次,制作紫砂壶需要创新和独特的观点。
每个制作者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和审美观点,我也不例外。
我总是试图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将一些新的元素融入到作品中。
这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来推动紫砂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我相信,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紫砂艺术才能够与时俱进,增添新的活力与魅力。
最后,制作紫砂壶是一种享受和快乐。
每当我开始制作一件紫砂壶时,我会完全沉浸其中,忘却一切烦恼和烦闷。
制作的过程虽然辛苦,但当我见到一件精美的作品呈现在我眼前时,我感到非常的满足和快乐。
制作紫砂壶让我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也帮助我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放松身心。
总之,制作紫砂壶是一个需要耐心、细腻、创新和享受的过程。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体验,我深深地爱上了这项活动,同时也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我愿意将这些心得和体会传承下去,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这份快乐和乐趣。
对紫砂壶设计和制作的体会
对紫砂壶设计和制作的体会
首先,紫砂壶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其实用性和艺术性。
作为茶具,紫砂壶的设计首要目标是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泡茶效果,能够保持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壶身、壶嘴、壶盖和壶底等各个部分的比例、曲线和角度,以及开孔的位置和大小等因素。
同时,紫砂壶的设计还需要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能够吸引人的眼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这就需要设计师具备良好的审美眼光和创作能力,能够将自己对生活和美的理解融入到设计中。
最后,对于紫砂壶的设计和制作,我深深感到其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审美价值。
紫砂泥具有独特的物性和工艺特点,经过设计和制作而成的紫砂壶既能够反映出自然界万物的形态和纹理,又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和美学观念。
紫砂壶用作泡茶的工具,不仅能够提升茶叶的品质,更能够引导人们对生活的审美和追求。
在紫砂壶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我不仅学习到了技术和工艺,更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它让我深入思考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综上所述,对紫砂壶的设计和制作,我有着深刻的体会。
通过设计和制作紫砂壶,我学习到了设计和制作的技术和工艺,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和审美价值。
我相信,在未来的设计和制作中,我会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不断挖掘和发展紫砂壶艺术的无限潜力。
从紫砂“涌泉壶”的创作谈“创你自已的壶”
从紫砂“涌泉壶”的创作谈“创你自已的壶”作者:姚亚勤来源:《江苏陶瓷》2014年第01期“唱你自已的歌”,这是当前文艺界广为流传、最为时髦的话题,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也专门开辟了“中国好歌曲”栏目,一些原来不知名的歌手登上了大雅之堂献技,聆听刘欢等著名歌手的点评,独特的个性化演唱使专家们十分惊讶,在歌迷中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宜兴紫砂壶艺上下五百年,历史悠久,茗品叠出,“创你自已的壶”也逐步成为我们年轻紫砂艺人的共同愿望。
在从业紫砂壶艺20余年摸爬滚打的基础上,创作设计了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富有时代感的“涌泉壶”(见图1),并于2012年荣获由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收藏杂志社等主办的中国十大紫砂茗壶银奖。
现就“涌泉壶”的造型装饰设计、人文哲理内涵细述如下。
1 悠然成趣的造型装饰紫砂壶艺具有深邃的哲学内涵和多元的文化元素,其隽秀古朴与时代气息结合的风格特征、形神兼备的精湛创意及回味无穷的艺术余韵,深得世人的青睐。
每一件较为完美的紫砂壶艺作品都承载着一种意境、一种内涵,同时又蕴藏着作者的内在修养、创新能力和技艺功底。
“涌泉壶”采用清水泥制作,润而不耀、艳而自然、质感沉稳。
壶身框架呈球形,一弯嘴,“Y”形三叉为壶把,截盖,保龄球形作壶钮。
通观此壶就给人以古雅别致、丰满圆润、结构严谨、提携得体、倾倒自如的感受。
紫砂壶艺是点、线、面、体有机结合的艺术,线是最活跃的元素,线的恰当妙用在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往往能使其所产生的丰富优美的韵律充斥到整个立体造型中,营造出形简意悠、心旷神怡的艺术韵味,诱发出情趣相合、意理兼容、浮想联翩的意境。
细看“涌泉壶”,整个壶盖表面从里到外为匀称展开,凹凸有致的四个犹如碧波的水纹圈,而壶钮则像托起的水滴,钮和盖面构成了滴水荡漾的气场,生动而传神。
在圆润壶体下端的三分之一处,一具青铜纹饰的、传说中司掌着天地间水的潜渊探出的龙头目光炯炯,龙嘴向上前方喷射出一股强劲的抛物线形水柱,在距壶盖水纹高度二分之一处,伸展自如地分成对称的两股呈“Y”形的分支水柱形成壶把,这两股水柱自由自在地洒落在光润的壶面上,并通过线条的优美转曲形成两股浪花;在龙头的下嘴唇处,两条左右对称蜿蜒的“S”形曲线呈现出大浪涤荡的艺术效果,通过壶腹冲出,与从壶底冲出的另一“S”形曲线汇聚,由粗渐细地形成一弯形壶嘴,并在壶嘴端口两侧形成玲巧有致的小浪花;而从壶嘴一侧圆润的壶肩循其光润的“C”形弧线形成惊涛骇浪的大浪花,并分别与形成壶嘴的上面两条“S”形曲线相切,将线的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呈现出白浪滔天、波涛滚滚的宏伟壮观场面。
谈紫砂壶创制与感受
谈紫砂壶创制与感受摘要:紫砂壶艺是使用工艺美术产品之一,是具有一定艺术气质的实用品和装饰品,并且茶壶的作品的气质要美,因为茶壶系类的产品都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做到的就是使用和美的结合。
艺术要有决断、朴素、率真、要把亲自感觉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形、神、气三样兼备。
关键词:紫砂壶;创制;造型;感受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030-01做好一件紫砂作品,必须从它的形、神、气、态、韵、精等许多方面去思考、观察、欣赏,除有精致的工艺和优美的造型之外,还要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那就是紫砂泥,泥料必须要选纯正的紫砂泥。
尽量选烧成范围比较广的为佳,一件好的作品应该掌握三个要素:泥料、造型和工艺。
紫砂壶形体美得以完美的呈现首先是宜兴得天独厚、性能特殊的紫砂泥质。
众所周知,紫砂泥质具有优良的可塑性,成型后的坯体经高温烧成,色泽丰富多彩,致密度理想、透气性良好,表面光泽细腻,且不易变形。
故有“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的美誉。
由此可见,只有宜兴得天独厚的紫砂泥料,才能淋漓尽致地将光货纯朴自然的外形表现出来;才能最大限度展现紫砂本身材质的简朴无华,素静端庄,大度深沉。
历代宜兴陶工以他们的勤劳智慧和敢于创造的精神,把大自然赐予的紫砂泥,在他们灵巧的双手雕琢下使其五彩的神韵发挥的淋漓尽致,也使紫砂壶在世界陶瓷史上独树一帜。
当今,融日用、观赏、收藏为一体的紫砂壶,传统工艺不仅在其身上得到了广为流传,而且壶的造型款式得到了深层拓展、创新。
制壶人已逾万,高水平艺人辈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中外人士誉紫砂壶为中华国粹,是人文璀璨的艺术品。
制造出精美的紫砂壶是制壶人的迫切心愿,但此通常与制壶人的造诣不可分。
首先,对紫砂壶历史及发展过程要有颇深的了解;其次,对紫砂壶泥料、造型设计的认识、运用、筹划,灵感、悟性要好;再次,基本功底要扎实。
制作技术要娴熟,并能借鉴他人之长,还要对紫砂壶的功能的熟知,我认为这些都是制壶人必须具备的。
作文制作紫砂壶的过程
作文制作紫砂壶的过程
听说宜兴的紫砂泥特别神奇,能变出各种各样的壶来。
那泥儿
在手里捏啊捏,感觉跟捏橡皮泥似的,但出来的可都是宝贝。
烧窑这事儿,看着简单,其实火候最难掌握。
火大了壶就裂了,火小了泥还没硬透。
那火焰呼呼地舔着壶身,看着都心惊胆战的,
但出来的壶就是不一样,有种说不出来的韵味。
刻壶的时候,大师们就像画家一样,随手就是一幅画。
刀尖在
壶身上轻轻滑过,一道道线就像活了一样。
有的壶上刻着山水,有
的刻着花鸟,真是看一眼就让人喜欢得不得了。
最后啊,打磨、再烧一下,一个完美的紫砂壶就出炉啦!看着
它从一块泥变成这么精致的艺术品,真是让人感叹不已。
这壶不仅
能用,还能养人,真是好东西啊!。
关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
关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的工艺品之一,自宋代开始流传至今,凭借其优美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
紫砂壶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工艺和造型,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传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紫砂壶的传承是一个从师傅到徒弟的传统,学徒需在师傅指导下不断实践,练习技艺。
学徒毕业后,需要自动形成自己的风格,并不断完善技艺,维护传统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这种传承方式,从古代到现代一直坚持着,在这样的传承方式下,紫砂壶的工艺和文化内涵得以得以保存下来。
紫砂壶的创新,一方面是改进了制作工艺,包括砂土的选择、制作工艺、模型设计等;另一方面是在造型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扩展了紫砂壶的种类和形状。
这种创新在不断提升紫砂壶的艺术性的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在唐代和宋代,紫砂壶被广泛使用,成为文化名片,但是因为各个制作地区风气不同,紫砂壶推陈出新,形式多元。
在明代和清代,紫砂壶的传统工艺被完善和标准化,同时,紫砂壶的外型和雕刻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一些地区,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紫砂壶的制作一度停止,但是随着制作环境的改变,紫砂壶在这些地区重新得到了制作和发展。
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紫砂壶正在经历着新的变革。
随着时代的变迁,紫砂壶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形成风格各异、种类繁多的紫砂壶。
有人认为机器生产的紫砂壶可以快速满足大众的需求,但是它与传统手工制作的紫砂壶相比,失去了手工制作的精髓和文化内涵。
而手工制作的紫砂壶不仅可以体现传统的文化内涵,而且更符合人们现代消费品的需求,因为手工制作的紫砂壶在创新的同时继承了传统的工艺,具有更高的艺术性和文化价值。
总的来说,紫砂壶传承与创新共同推动着紫砂壶的发展,传统与现代交替缭绕,让紫砂壶在不断的构建当代的文化符号。
传统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被保留下来,同时又不断迎合大众的需求,推出各种新颖的款式、图案和造型。
只有在传承和创新的双重推动下,紫砂壶才能保持它一贯的魅力和价值。
关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
关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紫砂壶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茶文化独特的象征之一。
它源于中国南方的宜兴,以其精湛的工艺和高雅的文化内涵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然而,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紫砂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传承是保持紫砂壶文化历史与文脉的重要途径。
从本质上说,传承是一种文化传统的维护和传递,是由前人所积淀下来的文化智慧和价值观念的承载。
在传承紫砂壶文化方面,要从技艺、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等各个层面进行。
传承者们必须了解并熟知一系列的基础技艺,比如说泥料的选择、制作过程、艺术修饰等,才能掌握和发扬紫砂壶的艺术精髓。
此外,必须了解和传承紫砂壶的蕴义和文化内涵。
紫砂壶不只是一个物品,它蕴含了许多高雅的文化内涵,比如道家中的“物我两忘”、“大成至简”,佛家的“六根清净”、“人无我有”,这些都是紫砂壶文化的精髓。
在传承时,还必须注重审美意识的传递和培养,让年轻一代更加理解和欣赏紫砂壶文化的美感。
其次,创新也是紫砂壶文化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当今社会中,传统文化与时代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对紫砂壶的创新有重要的意义。
这种创新包括了材料、制作工艺、题材选材、文化内涵、审美理念等方面的创新。
例如,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将新材料应用到紫砂壶中,以及如何创造新的造型和工艺,开拓新的市场也成为了一个新的方向。
而题材创新方面,有时也需要与时代同步,让紫砂壶能够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时代的特点。
最后,在文化内涵和审美理念方面的创新则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并将紫砂壶融入现代人的审美概念之中。
综上所述,传承和创新是紫砂壶文化永续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要传承与发扬紫砂壶文化,需要针对不同的传承者和不同的传承阶段,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与手段。
同时,创新也是相当重要的,要根据市场和时代需求的变化及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进行新的研发和创新,将与时俱进的紫砂壶文化传承下去。
关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
关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紫砂壶是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自宋代以来,紫砂壶就成为了茶道中不可或缺的器具,越来越多的茶人将其奉为珍品收藏,不少艺术家也将其作为绘画和手工艺品的素材。
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是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既要保留传统的技艺和文化精髓,同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以适应现代化的需求。
从传统到现代,紫砂壶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明清时期至民国,这个时期紫砂壶已经成为了中国茶文化中的主流器具,逐渐形成了以“五个大家”为代表的传统艺术流派,具有浓重的文化底蕴。
第二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这个时期紫砂壶经历了苦难,饱受政治运动的影响,传统的技艺和文化几乎被摧毁。
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的大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紫砂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的工艺和材料也得到了应用,市场需求日益增加。
第四个阶段是现在,这个时期紫砂壶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注重设计的创新和运用。
在紫砂壶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特别强调。
首先是传统技艺的传承。
紫砂壶是陶瓷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制作需要时间、精力和经验,需要传承师徒关系,也需要保护和传承传统工艺的精华。
传承紫砂壶制作技艺,需要重视手工艺人的培养,同时建立健全的技艺传承机制。
其次是创新设计的发展。
紫砂壶的设计是紫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和品质。
随着时代和审美的变化,紫砂壶的设计也需要不断创新,注重时尚和个性化。
最后是质量控制的提升。
紫砂壶的质量是生产和消费的关键,质量控制的提升需要重视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环节的管理,同时注重产品售后服务和品牌的建设。
总体来说,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既需要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也需要进行现代设计理念和品牌管理的引进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市场的竞争。
紫砂壶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保护和利用好这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资源,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茶壶创作心得
茶壶创作心得茶壶创作心得篇1创作一款茶壶,对我来说,是一种融合了创新与传统的艺术过程。
茶壶,作为茶道的核心器具,承载着泡茶、倒茶的重要职责。
我希望通过我的创作,将我对传统茶文化的理解和现代生活的融合展现出来。
在创作初期,我首先对茶壶的造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传统的茶壶有各种形状,如圆形、方形、六角形等。
我选择了圆形茶壶,因为圆形的设计不仅简单而优雅,而且象征着和谐与统一。
壶身的设计,我采用了传统的不锈钢材质,希望通过现代材料来展现传统之美。
壶嘴和把手则设计为优雅的曲线,既符合圆形壶身的风格,又提升了实用性。
在壶嘴的设计上,我特别注重其形状和位置。
壶嘴的形状应为微翘的曲线,这样既可以顺畅地流出茶水,又符合传统美学。
而壶嘴的位置则设计在壶身的正中央,这样在手持壶身倒茶时,可以轻松地控制倒茶的方向和力度。
此外,把手的设计也十分重要。
我设计的把手既舒适易握,又与壶身的设计风格相一致。
在圆形壶身的把手设计中,我采用了曲线与直线相结合的方式,使把手与壶身在视觉上达到平衡。
最后,我在壶底设计了防滑垫,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茶壶的稳定性。
此外,壶底还刻有我的名字和创作年份,以示尊重和认可。
总的来说,这款茶壶的设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审美价值。
我希望这款茶壶可以传递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对茶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茶壶创作心得篇2创作茶壶的历程:从灵感到手工艺品自从我开始接触陶艺,我就深深地被其魅力所吸引。
我痴迷于那些泥土的质地、温度和触感,以及在火焰与水的作用下,如何诞生出一个美丽的陶器。
然而,我发现市场上现有的茶壶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
它们缺乏个性,设计感不足,而且往往功能单一。
因此,我决定设计一款自己的茶壶,以满足我的个人需求。
首先,我仔细研究了茶道中的各种细节,包括茶杯的大小、形状和高度,以及茶叶的用量和泡茶的水温等。
我认识到,一个好的茶壶应该能够完美地融入茶道,提升茶的品级,而不是成为茶道的障碍。
制壶心得体会
制壶心得体会制壶心得体会自古以来,制壶作为一门精细的工艺品制作技艺,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求。
通过制壶的过程,我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与乐趣,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制壶需要具备一颗耐心和恒心。
制作一个精美的茶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经历许多步骤和细腻的操作。
从选择原材料到设计、切割、制造、打磨,每个环节都需要仔细考虑和把握。
而且,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有耐心去解决,不能急于求成。
只有具备耐心和恒心,在每一个细节中都投入敏锐的观察和专注的精神,才能制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其次,制壶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独特思维。
在制作过程中,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和思维方式。
只有敢于尝试新的制作方式和设计理念,才能让壶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创新不仅表现在形状和造型上,还体现在工艺和细节上。
通过尝试不同的工艺方法和技巧,我能够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并探索出新的制作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艺水平。
再次,制壶需要具备质量意识和严谨态度。
制作一个优秀的茶壶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例如原材料的选择、轮廓的合理性、空气的流通以及是否适合使用等。
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进,我强调了对品质的追求,并将其融入到每一件壶中。
每一道工序都要确保精确无误,并保证工艺的完美无瑕。
只有对质量严苛要求,才能制造出真正满足使用者需求的茶壶。
此外,制壶提醒我要关注自然和环境。
一个好的壶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既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也要尊重自然和环境。
在创作过程中,我时常考虑怎样使壶更加与自然相触,如何将自然的元素融入到设计中。
例如,利用植物的纹理或动物的形态,赋予壶一个独特的生命力。
此外,我也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和采用绿色制作工艺,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关注自然和环境,我在制壶的过程中也与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联系和共鸣。
最后,制壶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和艺术表达。
通过制作和欣赏茶壶,我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
茶壶是传递情感的媒介,每一件壶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和人生。
滴水之恩情,碧砂之风韵——紫砂壶“滴水之恩”创作漫谈
滴水之恩情,碧砂之风韵—紫砂壶“滴水之恩”创作漫谈王杏军(宜兴 214221)紫砂壶的诞生和发展一直与生活息息相关,也 与制壶艺人的情感紧密相伴。
紫砂壶造型丰富,大致 可分为光器、花器和筋纹器三种,各呈姿态,各抒风 采,其中的花器更是将紫砂超强的可塑性表现得淋 漓尽致,也赋予了艺术创作更大的空间。
一代代制壶 艺人通过细致的观察,从自然生活的诸多物象中汲 取创作灵感,经巧妙的构思、用心的制作,最终淬炼 成器,形成精美实用的艺术品,数百年来让无数世人 青睐不已。
在紫砂壶发展的过程中,它与中华文化、民风民 俗的融合愈来愈明显,紫砂壶成了传统文化的优秀 载体,而文化又进一步丰富了紫砂壶的艺术题材,它 们相辅相成,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紫砂文化。
对于制壶 艺人而言,创作一把壶的本质大致可归结于两个方 面,一则基于形态变化,二则依托于文化素养,两者 缺一不可。
紫砂壶 “滴水之恩”(见图 1)就是从形与神 的角度来表现艺 术和文化内容的 一次尝试,现以此 壶为例,谈一谈它 的创作过程。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文化是国人精神文明发展 的重要根基,无论是生活还是艺术都深受文化的熏 陶与影响,紫砂壶同样如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 中,紫砂艺术不断汲取传统文化的诸多元素,使之成 为一把壶的内涵核心。
感恩,就是中国人道德体系中 十分重要的内容,《增广贤文•朱子家训》的“滴水之 恩,当涌泉相报”,就是对感恩的实际表达,意思是在 困难的时候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以后也应当 加倍报答。
紫砂壶“滴水之恩”便是以这一文化为基 础元素而进行构思创作的。
创新,一直是紫砂壶创作的重要话题,创新主要体现在造型方面,自古至今,几乎每一个制壶艺人都 做过创新的努力,且各呈千秋。
但是创新是有原则 的,紫砂壶的形态不能随随便便改动,创新时既要符 合审美,又要融人文化本质,亦要适合实用需求。
紫 砂壶“滴水之恩”在造型方面深入探究创新的格局, 从传统中汲取创作源泉,但在实际形态上则给人以 耳目一新之感。
紫砂壶的创新与创作之感
在笔者父亲顾绍培的悉心指导下袁 在紫砂工作室里, 笔者野十年磨一剑冶的辛勤工作袁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霜 暴雪,都不曾懈怠遥 废寝忘食,有时当站起身的时候,双腿甚 至有些麻木,但仍乐此不疲遥笔者常说,决定一切的是态度, 有了正确的态度才可以将压力转化成动力,踏上成功的舞 台遥 生活是公平的,只有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孜孜不 倦的创作,在广泛探究古今中外各种艺术的同时,深入研 究紫砂陶艺技术并不断探索研究实践,才能形成独特的艺 术理念,继承传统,开创现代,熔铸文化,追求独创遥 笔者在 创作的每一把壶上,都有着丈夫汤杰尧制作,耳
我们夫妻素爱研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野口彩文 化冶袁并将文化的精髓与紫砂个性化表现相结合袁孕育出 无限的创作灵气遥 叶一路连科?平安如意组壶曳便是最好的
诠释遥 野鹭冶在古代属吉祥鸟袁它曾是六品文官的服饰标 记遥 在装饰上引用颇多袁在古代科举时代袁士子为求功名袁 钟爱这样的装饰遥 叶一路(鹭)连(莲)科壶曳袁就是这样应运而 生的遥 壶嘴塑鹭鸟形袁与壶把袁壶身袁三足遥相呼应袁惟妙 惟肖遥 壶身一周采用莲花纹形状袁铺砂的形式袁赋予此壶 的高雅文化遥 官帽形的壶钮更是生动形象袁直呼主题袁起 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遥 整壶作品寓意事业顺达袁犹如考场接 连登科袁即一路连科尧一路荣华遥 叶平安如意壶曳如少女在 暮色苍茫时分倚门而立袁向远方的亲人拳拳祝福遥 器形如 心形花瓶袁瓶则平安之谐音袁如意饰纹以碎金般的铺砂点 缀袁若天上锦云袁似礼花绽放遥 这一对壶的写照仿佛把我 们带到那个时代袁一个含辛茹苦的女子袁对自己心爱之人 的十年寒窗袁金榜题名袁一路连科袁平步青云袁平安如意的 美好祝愿遥 同时也是对天下袁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袁事 业兴旺发达袁家和万事兴的祝愿遥
3 结语
艺术创造之路艰辛而漫长袁途中许多人都显露着狰狞 虚伪的面孔袁邪恶的风气在蔓延着遥 但是袁只要志同道合袁 夫妻同心袁携手并进袁播种希望袁就能掀起真诚的浪潮袁用 生命去赞美紫砂文化的神韵袁引领传统艺术创新发展的主 流方向遥 或许袁只有这样才能将作品的内涵引申至这样一 个高度袁我们的经历袁我们的人生袁我们与紫砂的情愫袁稀 释了喧嚣袁告诉天下有情人且悟且得袁且行且珍惜遥
关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
关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紫砂壶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瑰宝,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它的制作工艺精湛,风格独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重要话题,如何在传承中保留传统技艺的精髓,又能够与时俱进,创造出更有活力的作品,是现代紫砂壶制作所面临的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以及现代紫砂壶制作的发展趋势。
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
它以紫砂泥制成,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紫砂壶有着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是一种艺术品,被誉为“茶器之王”。
紫砂壶的传统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挑泥、捏坯、雕刻、烧制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匠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传统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源自民间手工业,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传统紫砂壶制作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方面,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着困难,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年轻人对手工艺品的兴趣减少,很多传统紫砂壶匠人面临着制作技艺失传的危险;紫砂壶的市场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消费者对紫砂壶的审美标准和功能需求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传统紫砂壶的制作技艺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如何在传承中创新,让紫砂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了摆在紫砂壶制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传统紫砂壶制作的基础上,一些匠人开始尝试进行创新,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他们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创作出了许多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气息的紫砂壶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在外形、纹饰、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还在制作工艺、材料选用、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突破。
一些紫砂壶匠人开始使用非传统的紫砂泥料,结合陶瓷、玻璃、金属等材料进行创作,制作出了外观新颖、功能多元的紫砂壶产品;还有一些匠人将现代雕刻技术引入制作中,运用3D打印、雕刻机等现代工艺手段,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丰富多样,纹饰更加精美细致。
关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
关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中国特有的陶瓷艺术品种,紫砂壶以其精美的工艺、优越的性能和独特的风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成为了当代工艺美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紫砂壶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紫砂壶的传承紫砂壶的传承源远流长,起源于明代。
据史料记载,最早出现的紫砂壶可以追溯到明代官窑。
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砂壶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工艺品,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崇。
在清代,紫砂壶的制作工艺进入了鼎盛期,大量的精美紫砂壶问世,被誉为“宜养之器”。
清代著名文人陶宛有“紫砂冢”之称,可见当时紫砂壶的地位和影响。
在近现代,紫砂壶的制作技艺得到了更加系统和完善的发展,一大批优秀的紫砂壶艺术家相继涌现,为紫砂壶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紫砂壶的创新成为了当代紫砂壶制作的重要方向。
紫砂壶的创新包括工艺创新、设计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多个方面。
在工艺创新方面,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引入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制作效率,降低成本,并且改进了原有的传统工艺,使紫砂壶不仅具有传统的精湛工艺和品质,同时更具现代感。
现代紫砂壶在烧制上更加注重色彩和纹路的变化,大胆采用新的砂料和釉料,使得作品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在设计创新方面,紫砂壶作品的设计趋向多样化和个性化。
紫砂壶的造型、结构、装饰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更加贴近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需求。
在保留传统特色的还充分结合了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使紫砂壶作品更富有时代感,更具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在文化创新方面,紫砂壶的创作主题不断拓展和丰富。
现代紫砂壶作品涉及的题材和内容更加广泛,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诗词、典故、神话等,还涉及当代社会、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
紫砂壶的文化内涵也随之拓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融合了多元文化的元素,使紫砂壶更具国际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关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
关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
首先,紫砂壶的传承离不开它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唐代时期,紫砂壶已经出现并得到
了广泛的使用。
在宋代时期,紫砂壶逐渐流行,并成为了文人墨客的艺术品。
到了清朝,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达到了一个高峰,很多大师级的紫砂壶艺人也应运而生。
这些历史的背
景为紫砂壶的传承提供了根基,也让它得以不断地发展。
其次,紫砂壶的传承也离不开它的传统制作工艺。
紫砂壶的制作需要先选择适宜的紫
砂泥料,然后经过造型、打胚、雕刻、晾干、烧制等多个工艺流程才能完成。
这些制作工
艺积淀了紫砂壶制作的丰富经验,传承了很多传统的手工艺术技术和文化元素。
这也是紫
砂壶能够传承至今,成为中国陶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原因。
创新
技术创新方面,近年来随着机械化的发展,紫砂壶的制作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
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前提下,加入机械辅助工具,既能减少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提高紫砂壶的精度和品质。
艺术创新方面,紫砂壶艺术家可以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和审美趣味,创造出更多富有
创意和想象力的紫砂壶作品。
比如,利用现代的造型方式,创造出更具时代气息的紫砂壶
作品。
表现形式创新方面,紫砂壶不仅可以作为装饰品展示,还可以用于茶餐厅等地的现场
茶艺表演。
这种表现形式更具时代性,也更能吸引年轻一代的注意。
总之,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
创新,紫砂壶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上善若水,浮生如茶”,为自己配一把有内涵的紫砂壶
“上善若水,浮生如茶”,为自己配一把有内涵的紫砂壶08-13紫砂壶知识汇总••紫砂壶壶型万千,就算是同一种壶,也会略有不同,可能是某个细节,可能是壶身雕饰,每一款壶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隐藏着紫砂艺人独到的见解。
••不同的壶总有属于自己的气质和美感,每一款紫砂壶,都有其独有的香气,然后与茶相遇,创造出独属自身的味道。
上善若水•一片叶子,与水相遇而成茶,《老子》中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至上好物相互以向前的形式发展,一杯好茶,不光靠一把好壶,还要有一瓢好水,两者结合,方可得好茶。
•••作者:张云熙•泥料:稀有鱼籽朱泥•容量:230cc水可滋养万物,亦滋养人心,品茶,修身养性也,从清透的水中寻找茶的历程,从茶的氤氲中看透人心,如老子所说,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此款紫砂壶名为“上善若水”,为国家级大师张云熙所作,整体壶身呈扁圆形,简洁大方,大师在制作紫砂壶时定也倾注了独一无二的内涵。
•••壶身上方微微向内凹陷,与壶盖衔接,从上而下,整体连贯,浑然一体,壶钮圆而润泽,壶把尽显大气,自然和谐,奇妙至极。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壶身“上善若水”四字,水注入壶中,捏几片茶,茶叶浮浮沉沉,方可茶香飘散,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虽然上善若水壶造型很简单,但是端庄之气侧漏,壶身的气度,如水的气度,厚德载物,万物无争。
沁心•又仙风道骨,又如若春风,这是沁心壶给人带来的感受。
••作者:杨国琴•泥料:原矿极品紫泥•容量:360cc此款沁心壶壶身圆润丰腴,造型十分古拙大气,无论是壶把还是壶嘴都显得很敦厚。
线条简洁,光洁端庄,如一枚天然的玉簪,光泽温润如玉,壶腹饱满,好似能容下潺潺泉水。
••壶身除了有金色祥云花纹雕饰之外,还描着金色蝶恋花装饰,祥云寓意美好,给人带来好运,而蝶恋花余韵中透着情调。
以此壶品茗,似乎会益处花香,沁入心脾,如微风拂面,如春水般柔情。
••尘世之香,注入沁心,从茶中竟也能感受万物的美好。
关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
关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紫砂壶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富有艺术性,成为收藏者和茶艺爱好者们追求的宝贝。
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既需要传承历史传统的技术和精神,又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紫砂壶的传承主要体现在技术和工艺上。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精湛,需要经历多道工序,如挖掘泥料、准备原料、制作坯料、成型、雕刻、烧制等。
传统的制作工艺一直口传心授,由师傅传给徒弟,徒弟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制壶的技艺。
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传授了技术和工艺的核心要领,更重要的是传承了紫砂壶的精神内涵和审美观念,使得每一把紫砂壶都有独特的个性和韵味。
紫砂壶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设计和造型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紫砂壶的形态和风格也在不断变化和丰富。
传统的紫砂壶多以自然界的事物为造型,如竹节壶、蟾蜍壶、葫芦壶等,寓意吉祥和美好的寓意。
而现代的紫砂壶设计则更加注重个性和创意,有些设计师将现代流行元素融入到紫砂壶的造型中,打破传统的束缚,创造出独特风格的作品。
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
传统的紫砂壶技艺和工艺是创新的基础,只有通过传承和学习,才能更好地创新。
创新也是传承的延续和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得紫砂壶在现代社会中与众不同。
传承就是在不断创新中保留历史遗产,创新则是通过传承延续和发展历史遗产。
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也面临一些困扰与挑战。
一方面,传统的制壶工艺较为复杂,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经验去学习,因此传承人逐渐减少。
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对于紫砂壶的需求和喜好也在不断调整。
传承人需要不断适应和掌握社会变化,创新出符合现代人需求的紫砂壶作品。
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传统的制壶技艺和工艺是创新的基础,传承人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观念。
关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
关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紫砂壶历经了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自从宋代开始,紫砂壶就已开始流传,并在明代时出现了大量的壶匠,正式将紫砂壶推向了高潮。
其独特的韵味和文化内涵被人们引领和推崇,久而久之,衍生了一种传统的文化符号和家居摆设。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变革,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也已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传统的紫砂壶的造型和使用方法已经受到了改动和创新。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紫砂壶已经不再仅仅是人们居家必备的饮具,而是逐渐发展出了成为一种艺术品的趋势。
壶身的造型和线条采用了更加新颖的方式,使得制作出来的紫砂壶既有传统的韵味,同时又展现出深厚的艺术素养。
其次,传统的紫砂壶匠也已经面临了一些挑战。
现代的工艺技术和生产方法的不断革新,使得传统的手工制作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制造方式。
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的方式,使得工厂生产的紫砂壶不仅比传统手工制作的紫砂壶更加工业化和标准化,也能够更加快速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但同时,这种生产方式也面临着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难以把控等问题。
最后,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速推进,紫砂壶也已经逐渐融入到了世界文化之中。
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有很多珍品,其中紫砂壶无疑是最具代表性和审美价值的。
随着人们的交往和交流,以及文化的融合和交融,紫砂壶不仅仅成为了国人传统文化的代表,也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
总之,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传承传统文化是紫砂壶行业的生命,而创新则是推进紫砂壶行业发展的动力。
同时,也需要将紫砂壶的文化内涵与创新发展相结合,使其不断展现出更加优秀的艺术品质,更好地走向世界,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关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
关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紫砂壶是中国独有的陶瓷器种类之一,它采用的是宜兴地区的紫砂泥制作而成。
自隋唐时期开始,紫砂壶就是文人雅士和名流贵族最喜欢的茶具之一。
紫砂壶富有诗情画意并且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中国紫砂壶制造业经历了由传统向创新的发展阶段,保持了其传统特色的同时,也不断开发新式样、新花样,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纯手工制造是紫砂壶的一大特色,看似简单却非常繁琐。
每个制作环节都需要精心处理,需要工匠用心制作、反复琢磨才能得以完成。
同时,制作紫砂壶的材料也非常重要,纯天然的紫砂泥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不易开裂、不易渗漏茶汤,并且具有一定的“陶韵”和“陶气”,能够在泡制茶汤时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提升茶汤的香气和口感。
紫砂壶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烧制和打磨,打磨过程中需要反复使用砂轮进行修整,最终才能达到完美的状态。
制作好的紫砂壶除了需要具有艺术价值之外,还需要具有实用性,才能够被人们所接受和使用。
因此,现代紫砂壶的制作注重艺术与实用的结合,融入时尚化、现代化的设计元素,展现出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文化品位的提高,人们对紫砂壶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从传统的奉献礼品、装饰摆件,到今天的实用茶具、文创产品,紫砂壶的应用场景和价值也在不断扩展和升华。
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紫砂壶制造业进行了多元化的创新,例如开发出瓶型、碗型、杯型等多种新式样,使紫砂壶的应用场景不再局限于传统茶道之中,而是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的来说,紫砂壶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承载了巨大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在现代化的道路上,紫砂壶产业既要注重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也要重视创新与开发,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传统技艺为基础,融入现代化的思维和方法,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新的市场,才能够推动紫砂壶制造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和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律 感 的优 美 线 条 谱 写 的 , 使这把简练端 庄、 盈 实敦厚 的“ 涌 泉 壶” 静 中寓 动 、 动 中有 静 、 动静相融 , 那 蛟 龙 翻江 倒 海 的澎 湃气 势 给 人 以 油 然 而生 的艺 术 享 受 。 如 果 展示 其左 侧 视 平 面 图 , 则 衍 射 出 一 名跳 水运 动员 经 风 雨 、 见世 面 , 在 游 泳 中 的 意想 不 到
52
第4 7卷 第 1期 2 0 1 4年 O 2月
江
苏
陶
瓷
J i a n g s u Ce r a mi c s
Vo 1 . 4 7 , No . 1 F e b r u a r y , 2 0 1 4
亚 从紫砂 “ 涌 泉壶’ ’ 的创 作谈 “ 创你 自已的
姚 亚 勤
喝水 不 忘 挖 井 人 。 ( 2 ) 水滴石穿 。 一 滴 水 的力 量 是 微 不 足 道 的 ,
计、 人 文哲 理 内涵 细 述 如 下 。
渐 细地 形 成 一 弯 形 壶 嘴 ,并 在 壶 嘴 端 口两 侧 形 成 玲 巧 有 致 的 小浪花 : 而 从 壶 嘴 一侧 圆润 的壶 肩 循 其 光 润 的 “ C ” 形 弧 线 形 成 惊 涛 骇浪 的大 浪 花 , 并 分别 与形 成 壶 嘴 的 上 面 两 条 “ S ” 形 曲线 相切 , 将线的艺术表现得 淋漓尽致 , 呈 现 出 白浪 滔 天 、 波 涛 滚
久。 茗 品叠 出 , “ 创 你 自 已 的壶 ” 也 逐 步 成 为我 们 年 轻 紫 砂 艺 人
的 共 同 愿 望 。 在从 业 紫砂 壶 艺 2 0余 年 摸 爬 滚 打 的基 础 上 , 创
作 设 计 了具 有 鲜 明个 性 特 征 的 、 富有时代感的“ 涌 泉壶 ” ( 见 图
1 ) , 并于 2 0 1 2年 荣 获 由 中 国博 物 馆 学 会 、 中 国 收 藏 杂 志社 等 主 办 的 中 国十 大 紫砂 茗壶 银 奖 。现 就 “ 涌泉壶” 的 造 型 装 饰 设
以古雅 别致 、 丰满 圆润 、 结 构严谨 、 提携得 体 、 倾 倒 自如 的感 受。
自古 崇 尚 的人 生 哲 理 . 浪花是 以“ 水” 为 载体形成的 , 其“ 涌 泉 壶” 壶铭就 非常直观地 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 滴水 之恩 , 当涌 泉相 报 。从 壶 钮 到 壶 盖 , 直至壶腹 、 壶嘴、 壶把 , 由一 滴 水 至 大 浪涛 涛 . 十 分 形象 地 印证 了人 生 “ 投桃报李” 的为人处世哲理 :
的艺 术 效 果 。
2 意理深邃的人文哲理
图 1 涌 泉 壶
1 悠然成趣 的造 型装饰
紫 砂 壶 艺 具 有 深 邃 的哲 学 内涵 和 多 元 的文 化 元 素 .其 隽 秀古 朴 与 时代 气 息 结 合 的风 格 特 征 、形 神 兼 备 的精 湛 创 意 及 回 味无 穷 的艺 术 余 韵 , 深 得世 人 的青 睐 。 每 一 件 较 为完 美 的 紫 砂 壶艺 作 品都 承 载 着 一 种 意 境 、 一 种内涵 。 同 砂 , 宜兴 2 1 4 2 2 1 )
“ 唱你 自 已的 歌 ” 。 这 是 当前 文 艺 界 广 为 流传 、 最 为 时髦 的 话题。 中央 电视 台综 艺 频 道也 专 门 开辟 了 “ 中 国好 歌 曲 ” 栏 目,
一
场, 生 动 而传 神 。在 圆润 壶 体 下 端 的 三 分 之 一 处 , 一 具 青 铜 纹
高度 二分之一 处 , 伸 展 自如 地 分 成 对 称 的 两 股 呈 “ Y” 形 的 分
名 歌 手 的 点评 , 独 特 的 个 性 化 演 唱 使 专 家们 十 分 惊 讶 , 在 歌 迷
支 水 柱 形 成 壶 把 ,这 两 股 水 柱 自由 自在 地 洒 落 在 光 润 的壶 面
上 。并 通 过 线 条 的 优 美 转 曲 形 成 两 股 浪 花 ;在 龙 头 的下 嘴 唇 处, 两 条 左 右 对称 蜿蜒 的 “ S ” 形 曲 线 呈 现 出 大 浪 涤 荡 的艺 术 效 果, 通过壶腹冲出 , 与从壶底冲出的另一“ S ” 形 曲线 汇 聚 , 由粗
“ 涌泉壶 ” 除 了 富有 中 华 传 统 的吉 祥 图 腾 龙 文 化 寓 意 外 ,
主要 包 涵 以下 三 方 面 的 人 生 哲理 : ( 1 ) 知 恩 图 报 。这 是 中 国人
作, 润而不耀 、 艳 而 自然 、 质感 沉稳 。 壶身框架呈球形 , 一弯嘴 , “ Y ” 形 三叉为壶把 , 截盖 , 保 龄 球 形 作 壶 钮 。 通 观 此 壶 就 给人
饰 的、 传 说 中 司掌 着 天 地 间水 的 潜 渊 探 出 的龙 头 目光 炯 炯 , 龙
些 原 来不 知名 的歌 手 登 上 了大 雅 之 堂 献 技 .聆 听刘 欢 等 著
中也 引 起 了 强烈 的反 响 。宜 兴 紫 砂 壶 艺 上 下 五百 年 ,历 史 悠
嘴 向上 前 方 喷 射 出 一 股 强 劲 的 抛 物 线形 水 柱 。在 距 壶 盖 水 纹
的 内在 修 养 、 创新能力 和技艺功底 。“ 涌泉壶 ” 采 用 清 水 泥 制
《 茗 壶 图 录》 云: “ 知理 而 不 知 趣 , 是为下乘 ; 知 理 知 趣 是 为 上乘 。 ” 紫砂壶虽小 , 但“ 小 物 纳宇 宙 ” , 它既是器 , 又 是道 , 容 纳
着对天地万物 、 哲 理 道 德 的理 解 , 人 们 常用 一 把 小 小 的 紫 砂 壶 元素来 表达 、 发 挥、 延 伸壶艺的境界 , 使 鉴 赏 品 茗 者 引发 思 考 和情 感 , 并 随着 思 考 与 情 感 的变 化 而 不 断 升 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