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忠实履行义务(1)
八年级政治下册《忠实履行义务》教案

八年级政治下册《忠实履行义务》教案【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以法律为准绳对公民行为的是非判断能力,提高践行义务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能忠实履行义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忠实履行应尽义务的要求,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增强对国家、社会、集体及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学习重点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
学习难点如何真正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教具学具黑板、多媒体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思考与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预习交流、学生预习,整理知识点。
2、播放动漫歌曲《铁窗泪》这首歌描绘了什么情景?这样的情景是每个人都渴望出现吗?什么时候会发生这样的场景?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做什么与不做什么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运用歌曲,形象生动,使学生轻松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生展示师归纳展示探究、出示印度洋海啸及我国人民纷纷捐款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人民援助印度洋海啸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精神?2、①出示材料——“农民献血大王”杨顺德设问:杨顺德的行为是否是法律要求必须要做的?杨顺德的行为有什么意义?②当你处在以下情景时,你会怎么做?理由?学生讨论回答,引出第一个目题: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为什么法律鼓励的,我们要积极去做?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怎样?设计意图:运用图片,更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兴趣;引用身边的实例,更有说服力,学生更感兴趣。
学生分组抢答: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做的行为还有哪些?学生可以从保护环境、讲究卫生、节约能源、从事各种公益活动等方面回答。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利用竞赛抢答的方式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组织课堂活动:夸夸我们自己。
请学生分小组以小品表演的形式展现学校、班级同学中积极做法律鼓励做的事情的相关事例及行为的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对同学中这些行为给予赞扬和鼓励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生生互动,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同伴教育。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忠实履行义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教案忠实履行义务导学案课题:忠实履行义务课时数:1一、学习目标:明确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提高践行义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和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学习重点:怎样忠实履行义务学习难点: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xx的联系二、导学流程自主学习组内合作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五爱”公德指的是那些?2、例举: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至少3个方面)3、P18献爱心及材料:该校师生支援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4、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去忠实履行义务?(怎样做)展示与探究1、某中学地理环保小组同学,遵循《环保法》“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规定,积极投身环保行动。
他们将垃圾分类,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动手改造家中的抽水马桶以节约用水。
他们还把全体师生保护环境的八条建议,提交有关部门。
⑴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行法律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⑵我们履行法定义务,对自己和国家有什么益处?情景探究:当你遇到下列情景时,你会怎样做?请说明理由:⑴上学时的路上,你拾到一个钱包。
⑵学校号召同学们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⑶上学快迟到了,你急赶到学校,这时却亮起了红灯。
⑷购物时排队的人很多。
归纳与总结请你把本课学习内容给予概括:感悟与启示通过本课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三、反馈与检测1、权利和义务一致性既要求公民依法维护权利,又要求公民依法履行义务。
公民依法履行义务应做到()A、法律提倡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不容许做的一般不要做。
B、法律所要求做的事情可以不做,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C、法律提倡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不容许做的坚决不做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2、下列属于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的是()A、爱护公共财产B、文明礼貌C、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D、助人为乐3、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有()①贫困生xx向学校申请减免杂费②xx叫xx把欺负自己的同学打伤③xx购物时向店主xx发票④xx初中毕业后与他人合伙开赌场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
八年级下册政治教案:忠实履行义务

八年级下册政治教案:忠实履行义务教学目标1.了解公民的义务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其重要性2.理解忠实履行义务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意义3.能够列举自己身为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并且具备履行这些义务的意识和能力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注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公民的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2.形成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内容公民的义务1.学生阅读文本或视频资料,了解公民的义务的内容和意义2.教师引导学生,列举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例如:–遵守法律法规–纳税–参加义务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关注和参与公共事务–保护环境–等等忠实履行义务的意义1.讨论或者思考,忠实履行义务对社会、对个人的意义是什么?2.教师给出参考答案,例如:–忠实履行义务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公民忠实履行义务可以提升国家和个人形象–忠实履行义务有助于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生活质量如何履行公民的义务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履行公民的义务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3.整理汇总讨论结果,并给出建议和措施教学方法1.阅读资料或观看视频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2.个人思考或小组讨论,深化理解3.整合汇总讨论结果,形成共识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展现相关图片或视频、提出问题、引发讨论等方式开启本节课的话题,例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公民的义务,请问大家知道公民的义务包括哪些内容吗?”2.学习–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或观看视频,提供学习的材料和资源–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个人的理解和见解3.讨论–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自由讨论公民的义务包括哪些内容,并理解义务的重要性–汇总讨论结果:收集各组讨论结果,并依据结果形成综合意见4.总结–收集讨论意见形成总结,梳理重点知识点,加深记忆。
5.作业:让学生总结自己要履行的权利,并制定一项行动计划以达成履行义务的目标。
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验:以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公民的义务内容和意义的理解程度2.课程作业:要求学生总结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并制定一项行动计划以达成履行义务的目标3.课程反思:课后让学生表达对于本节课的看法和感受,并收集反馈意见,持续优化教学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课件忠实履行义务

不得故意制作、传播计
不得破坏草
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 坪、花卉、树木。
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
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 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
补充:
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
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随堂练习】
判断题:
√ ( )1、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 促进,互相补充。
第二框 忠实履行义务
【学习目标】
1、明确忠实履行应尽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 家、社会、集体及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 任的公民。
2、提高践行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的能力。 3、 明确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了解
法律鼓励、要求和禁止做的事情有哪些。
【重难点】
1、重点: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 2、难点:如何真正提升义务观念,并落实到
答:体现了宪法提倡的“爱人民”的公德。
2、为什么我们积极去做法 律鼓励的行为?P18-19
(1)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做的,是有益 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行为。 (2)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 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
3、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关系: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p19 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第三十九条 禁止非法搜查或 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七十五条 公民的合法财产受 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 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 冻结、没收。
第九十九条 公民享有姓名权, 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 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第二十四条 不准在私人交往和 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
( ⅹ)2、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但法律要
人教版初中政治八年级下第一单元 忠实履行

人教版初中政治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忠实履行义务学案学习内容:第二课第二课时忠实履行义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明确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重点和难点: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既是难点又是重点)一、自学指导:(用5分钟静心通读课本页,包括相关链接内容。
再用5分钟细读课本正文部分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并做相应的圈点、勾划)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如何忠实履行义务?二、小组合作:(齐心协力研读教材)完成19、20、21页填空三、展示反馈:(同学们,储备实力吧,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1 某班利用节假日到公园捡拾垃圾,这种做法()①是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表现②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③既是法定义务,又是道德义务④是我国宪法和法律提倡的行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①③④2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A 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B 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C 社会主义道德补充法律的不足和支持法律的贯彻和执行D法律和道德有相同的作用和任务3“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这是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
某学校同学积极投身环保活动,他们用卖废品的钱买分类垃圾箱,对垃圾进行分类,他们还设计出了许多节水节电的好方法。
这些同学这样做体现了()A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做B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C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D法律规定的不一定去做4作为一名八年级的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是()A 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要积极去做B法律提倡我们做的,我们要尽量去做C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D法律允许我们做的,我们可根据个人意愿去做5张某被确诊患有恶性传染病,但他拒绝接受医院的隔离和治疗。
对这一事情的正确认识是()A这是法律鼓励做的,张某应该积极接受隔离治疗B是否接受隔离和治疗是公民个人私事,他人无权干涉C张某的行为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应受到批评和谴责D恶行传染病患者接收隔离和治疗是法律要求做的,张某必须做6据报道,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所乘坐的车辆,不再像往常一样一路绿灯,也必须要等红灯。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忠实履行义务》教案

第二课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一、体现课标的要求“我与他人的关系”之“权利和义务”。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了解法律鼓励、要求和禁止做的事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以法律为准绳对公民行为的是非判断能力,提高践行义务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能忠实履行义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忠实履行应尽义务的要求,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增强对国家、社会、集体及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三、教学重点: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
四、教学难点:如何真正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1、出示古训:“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设问:两句古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做什么与不做什么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导入新课。
2.警钟长鸣慎言行出示《阿强日记一》(见大屏幕)设问:在金钱的诱惑和在朋友的游说之下,假如你是阿强,你会怎么做?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出示《阿强日记二》(见大屏幕)设问:阿强为什么会触犯法律,我们从中受到什么警示?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阿强做了法禁止做的事情,触犯了法律,因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从中告诉我们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应坚决不做。
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看谁说得多。
请学生分组抢答所知道的法律禁止做的行为。
教师小结。
3.身体力行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9页“地理环保小组”事例材料。
教师设问: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行法律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法律要求做的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不做就是违反法律的行为,所以我们必须去做。
组织课堂活动:看谁答得多学生结合教材20页图片分组抢答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做的行为还有哪些?教师小结。
4.道义在我心教师:勿以善小而不为。
在我们生活中,有些行为法律没有禁止性要求,也没有强制性要求去做,但法律却倡导我们积极去做。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2.2 忠实履行义务》教案

《忠实履行义务》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本课主要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内容:
目标1:能够说出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
目标2:懂得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目标3:能够叙述法律鼓励、要求和禁止做的事情。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教学难点: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
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
通过本课,让学生明白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心理特征和思维品质:对于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层次的要求,学生在认识上可能较为模糊,法制观念和义务观念不强,缺乏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感。
学习需求:在本课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对中学生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履行义务的,做一个守法、具有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意义重大。
三、教学方法
教师借助互联网百度搜索,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相长,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和价值观的目的。
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让学生增强义务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五、教学过程。
八年级政治下册 2.2 忠实履行义务教案 北师大版 教案

讲析课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
古人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想一想:
这两句古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导入本课的教学)
教师讲述:
做与不做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法律规定的义务我们必须忠实履行。
2、板书框题: 弟二框 忠实履行义务
二、讲授新课:
课题
忠实履行义务
课时
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知道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了解法律鼓励、要求和禁止做的事情。
2、明确忠实履行应尽义务的要求,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增强对国家、社会、集体及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教材
分析
重点
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
难点
如何真正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板书设计
法律鼓励 积极去做
法律要求 必须去做
法律禁止 坚决不做
作业布置
完成本课练习
忠实履行义务
黄冈理想学校中学部教案设计
教 学 过 程
2、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履行法定义务,有益于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有益于社会主义事业,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繁荣发展。
“勿以善小而不为。”在我们生活中,有些行为法律没有禁止性要求,也没有强制性要求去做,但法律却倡导我们积极去做。
教师小结:
法律提倡、鼓励我们做的道德义务,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积极去做。这是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有益于社会主义文明和进步的行为。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 。(板书结论)
“为以恶小而为之”,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却不能很好地遵循这一古训。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情景材料。
八年级政治忠实履行义务1

思考区:
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你认为 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一个合格的公民最基本的应该具备两 个条件: 一是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二是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知识区:
你知道有哪些义务是法律要 求做的?
宪法条文: 第32条: ……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法律。 第52条 :中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 结的义务。 第54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 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第55条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 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第56条 :中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阅读教材P21回答:受到法律的 制裁是贾某、姜某的初衷吗? 不是。 贾某用弹弓打碎路灯灯泡,可能是想在 同学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姜某制 作网页病毒,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在 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高超技能。但他们的 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因此而触犯 法律,并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他们为什么会触犯法律?我们从中受到 什么警示?
第26条 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 林木。 第47条 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 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吉祥县西平乡年满18岁的羊某依法参加了该 乡兵役登记,并被确定为预征对象。后经征兵 体检、政治审查,羊某符合征兵条件。于当年 12月1 日 被 县征兵办公室批准入伍。羊某因差 5分未考取大学,想明年再考,便不愿意参军。 在接到入伍通知书的第二天悄悄的到上海去旅 游了,直到征兵结束后才回到家中。羊某的行 为在当地造成严重影响,干扰了征兵工作的正 常进行。吉祥县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根据兵役 法和该省《征兵工作办法》的规定,对其进行 处罚:
……
保守国家秘密 遵守交通规则 依法纳税
初二政治下学期忠实履行义务

胖胖的白杏仁色璇网样的眼睛,两边是短小的水红色鱼刺耳朵,鼻子下面是矮小的亮灰色萝卜一般的嘴唇,说话时露出破烂的锅底色狼精似的牙齿,一
条矮胖的银橙色板尺样的舌头显得极为狂野同时还隐现着几丝浪漫。他活似白杏仁色海参一样的身材感觉空前华丽震撼,精悍的金橙色细小路灯模样的
胡须确实相当阴森却又透着一丝琢磨不透。那一双歪斜的土灰色细竹般的眉毛,仿佛特别潇洒但又露出一种隐约的风趣。再看娜哥瓜乌保镖的身形,他
P19下:
(3)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因原始身份证模 糊不清,考研女生小 青(化名)为自己办 了一张和原证件相同 信息的假身份证。 2006年1月14日,考 试期间,小青因伪造 证件被所报考的清华 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 室取消考试资格。
P21上
[小结]:
• 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就要 让法常驻心中,知法、懂法, 以法作为行为选择的首要标 准;守法、用法、护法,做 有高度法制观念的好公民。
[思考]:
•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如何履行义务? 联系自身实际情况,讨论并回答问题。
(1) 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
该校师生支援灾民的行为体 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2)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
——我们青少年对我国法律所禁止的各 项行为,不得去做。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诸多 规定,并在实际行动中坚决不做法律所 禁止的任何事。
你怎么看这件事?
材料一: 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批 准,刘晓庆被依法逮捕。经查实,刘晓庆作为 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其个人行为已涉嫌偷税犯罪。
2002年07月26日北京娱乐信报
• 材料二:1998年只有4周岁的浙江省 江阴市暨阳山庄灯娃,8月9日、15日 连续两次横游长江轰动了整个江阴市 后,日前有报出新闻:10月7日,灯娃 在她的了中 国建国以来最小的纳税人。
初二政治下学期忠实履行义务

评价及总结区: 案例一:初中生孙某的自行车常被偷, 认为是农民工所为,于是
萌发了报复的想法,就多次结伙拦劫农民工, 共抢人民币上千元. 法院依据刑法第263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 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相关规定,判处孙某 有期徒刑8年. 案例二:苏某在浴室洗完澡后,忘记带走自己的手表.当他再去找 时,手表已不见.经了解, 手表被朱某拾获.苏某要求朱某归还,朱某 却说:“拾到的东西就是我的.”苏某向法院起诉.法院认为朱某拾 获手表据为己有的情况属实,依据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判决朱某 限期归还手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50元. ( 1)上述两案例中的当事人孙某,朱某的行为有什么共同之处 ? (2)朱某认为:“拾到的东西就是我的.”这种看法有什么不对? (3)他们分别是什么原因受到法律制裁? (4)这两个案例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列举班集体同学中积极做法律鼓励做 的事情的相关事例和行为的意义。
欧桂初是和父亲一起来 报名入伍的,他是云城区迳 口村人,今年20岁,高中毕 业后,他去了外地工作。他 响应祖国的号召,回到云浮, 积极应征入伍。小欧说,应 征入伍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希望自己能穿上军装,为祖 国建设作贡献,为家乡人民 争光。 市中专学校05级机电班的小翁今年刚满18岁,听说今天征 兵工作正式开始,他一大早就来到了青少宫广场等候报名。小 翁告诉记者,部队是个铸造人才的地方,到部队锻炼是他一直 以来的愿望,家长对他也很支持,他希望体检合格,为国防建 设作贡献。
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杨顺德,今年52岁,四川蓬溪人, 1992年的一天,他在医院看到一 位乡亲由于血库存血不足而失去 生命,从此便萌发了义务宣传无 偿献血的念头。2001年4月2日, 杨顺德拿着打工攒下的2万多元 钱,瞒着家人开始了徒步全国宣 传无偿献血的征程。从四川老家 出发,杨顺德一路经过陕西、甘 肃、新疆、内蒙古、山西、河南 思考:杨顺德的行为是 等26个省、市、自治区,穿破了 不是法律要求必须做的? 30多双军用胶鞋,印发了3万份 宣传资料和挂图,无偿献血20多 杨顺德的行为有什么重 次,近1万毫升。被誉为“中国 要意义? 徒步行走宣传无偿献血第一人” “农民献血大王”。
八年级政治人教版我们应尺的义务 忠实履行义务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法律鼓励做得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得我们坚决不做。
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重点和难点: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课前准备:将自己了解的三类行为,即法律鼓励做的行为、法律要求做的行为、法律禁止做的行为,写成书面材料,为参加教学活动做好准备教学方法:课前调查法;情感激励法;小品表演法;设疑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忠实的履行义务。
新授:板书忠实履行义务一、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一)某中学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1、出示东南亚地震和海啸发生后,我校师生纷纷捐款的图片资料(引用身边的实例,更有说服力,学生感兴趣。
)2、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人道主义)(二)相关链接——“五爱”(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举例说明两者的关系:人们的道德水平高了,不但自己会自觉守法,而且敢于同违法现象做斗争。
法律所禁止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
法律所鼓励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倡导的。
法律不可能规范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需要道德来补充。
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们的心灵,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四)实践活动: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结论1、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表现。
八年级政治 忠实履行义务 课件

实战区:
1、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法律鼓励和提倡的是(
A、进行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
)
B、宣传科学,反对迷信 )
C、参加宗教活动 D、向英模学习,树立文明风尚 2、公民必须按法律的要求去做,下列属于法律要求做的行为有( (1)依法纳税 (2)依法服兵役 (3)维护国家统一 (4)保守国家秘密
A、(1)(2)(3) B、(2)(3)(4) C、(1)(3)(4) D、(1)(2)(3)(4) 3、中学生贾某,以路灯为靶子,用弹弓接连打碎了三个灯泡。对于 贾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贾某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 ) (2)贾某没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阿强日记一》
阿强对朋友阿坚说:“最近烦死了,爸妈对我经济 封锁,身上一分钱都没有!”阿坚回答:“这么惨啊, 那我给你找点事做,一个晚上就能赚一百元。”阿强很 高兴:“什么工作?辛苦吗?”阿坚拿出一个光碟说; “就是卖这个。”阿强犹豫了:“卖盗版碟是违法的啊!” 坚笑着说:“这又不是杀人放火,你不卖,别人也会卖 而且你是未成年人,怕什么?” (待续)
在金钱的诱惑和在朋友的游说之下,假如你是阿 强,你会怎么做?
《阿强日记二》
阿强禁不住朋友的一番“好意”刺激和每晚100 元的诱惑,不久就加入了朋友贩卖盗版碟的行 列。一次,正当他在马路边交易的时候,被公 安机关逮个正着。受到了法律的应有惩罚。 阿强为什么会触犯法律,我们从中受到什么警示?
请每个组把预习以后确定的知识点与 大家交流,看哪个组说得又快又准确!
手牵手抗雪灾
材料一: 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批准,刘 晓庆被依法逮捕。经查实,刘晓庆作为北京晓庆 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其个人行为 已涉嫌偷税犯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道德推崇和赞扬的行为。
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
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
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
道德的要求。
h
6
面对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 施的行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态 度?
h
7
1、1998年10月11日只有4周岁的浙江省江阴 市的灯娃,在她的父母陪同下,主动到江 阴市地税局缴纳个人所得税240元,成了中 国建国以来最小的纳税人。
7、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②我们要依法享受权利,忠实履行义务。
h
18
法律为什么要禁止公民实 施上述行为?
为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 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h
14
面对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实施的行 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态度?
h
15
我们的道德义务都是法律提倡 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
我们的法定义务都是法律要求 公民必须实施的行为。
一切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
体的、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行
为都是法律禁止的。
h
16
忠实履行义务,要求我 们做到:
❖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
❖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
❖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h
17
1 √ 2 × 3 √ 4A、5D、
6、①错,对于法律禁止的行为,我们坚决 不做。
②也不对。法律要求公民检举揭发违法行为, 我们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
③正确。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忠实履行了 义务。
忠实履行义务
h
1
无偿献血 照顾孤老
爱心捐款
图片中的行为 是美德吗?
这些行为是法
律提倡和鼓励
的h 吗?
2
我国法律为什么要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 这些的行为?
这些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益于社 会进步。
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还有哪些?
h
3
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
实施的行为还有:
个人用❖_任_何_手_段_侵_占_或_者破坏自然资源。
_________
第38条__公_民_的_人_格_尊_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
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_____ 第49条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
妇女和❖_儿_童_。_____h
13
一切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 体的、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行 为都是法律禁止的。
2、2002年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批准,著名演 艺明星刘晓庆涉嫌严重偷税犯罪被依法逮 捕。
设问: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法定义务。因此我们 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
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哪些?
h
8
h
9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保守国家秘密,维护祖国的安全、 荣誉和利益;
2)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实施我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
受到法律的制裁。
3、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h
12
❖不得破坏草坪、花卉、树木;
第9条❖矿_藏_、_水_流_、_森_林_等自然资源,都属于 国家所_有_。_国_家_保_障_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
h
11
初中生孙某的自行车常被偷, 认为是农民工所为,
于是萌发了报复的想法,就多次结伙拦劫农民工,
共抢人民币上千元.法院依据刑法第263条“以暴
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
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相关规定,判处孙
某有期徒刑8年.
(1)初中生孙某为什么会受到法律制裁?
他实施了我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国家法律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参加义务植树、义务献血;____
❖给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___
____________
h
4
小结:
我们的道德义务都是法 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 的行为。
h
5
我国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法律提倡和鼓励的行为必定是
★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 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法纳税
公民的法定义务都是法律要求
公民必须做的
h
10
公民实施上述行为对自己和国家 有什么益处?
这是爱国的表现,既维护了国家的利 益,也是公民享受权利的保证。
面对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实施的行 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