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新锐私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高一生物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

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4.本次考题主要范围:必修2等第I卷(选择题 5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6分。

)1.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恰当的是()A. 鉴定一匹白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B. 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这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测交C. 不断的提高小麦的抗病系的纯度用测交D. 检验杂种灰兔F1的基因型用杂交2.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走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A.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 雌雄配子随机组合时期3.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研究中正确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是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

B.操作①叫去雄,时间上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进行,操作过程中要干净、全部、彻底。

操作②叫授粉;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操作后要套上纸袋。

C.相对性状明显、闭花授粉、繁殖快、子代数量多,都是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D.该实验的亲本中,左边的是父本,右边的是母本。

4.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基因B对豌豆素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而b基因没有。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AABB的个体为有豌豆素B. 子一代的基因型有9种,其中有4种是纯合子C. 子一代中有豌豆素的个体基因型有2种D. 子一代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的个体比例是3:135.如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与④、②与⑤、③与⑥是同源染色体,分裂后形成两个初级精母细胞B.如果此细胞之前发生了交叉互换,则位置可以在①与⑤之间C.如果此细胞之前发生了基因重组,则位置不可以在①与④之间D.若①是X染色体,则④是Y染色体6.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部分图像。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将乙肝疫苗通过肌肉注入人体时,乙肝疫苗首先进入人体的()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内液2.人体内水的来源包括()①饮水②食物中含的水③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水④蛋白质合成时产生的水.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3.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冬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内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破坏,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B.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C.年龄、性别不相同的人,体温不同;同一个人在一天内体温相同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5.小明因患重感冒而出现高烧,在一昼夜中体温持续维持在39℃左右,则小明在这一昼夜中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关系是()A.基本相等B.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散热量大于产热量D.不能确定6.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是信息分子B.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D.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7.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等式中不可能成立的是()A.B2=A×(10%﹣20%)B.A=F+B1+C1+D1+E1C.A﹣(B1+B3)=C l+C2+C3D.C3=B2×(80%﹣90%)8.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 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的甲表示B 的同化量,乙表示B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 .参与丁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C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 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D .图中D 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 生物9.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某细菌每20min 就分裂繁殖一代.现将该细菌种群(m 个个体)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理想条件下,t 小时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 ) A .m•2tB .m•220C .D .m•23t10.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相关免疫细胞所起作用,不正确的是( ) A .抗体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B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C .病毒侵入细胞后,效应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D .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11.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应该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 .种群数量稳定 B .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 .种群数量最大D .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12.要使一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 A .消费者和分解者 B .生产者和消费者 C .生产者和分解者 D .生产者和人13.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 .移植肾脏后,患者发生排斥反应B .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后,可有效预防乙肝C .花粉引起某人过敏反应D .注射抗生素杀灭体内的细菌14.下列不属于抗原物质的是( ) A .卡介苗 B .破伤风抗毒素 C .麻疹疫苗D .白喉类毒素15.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 ) ①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③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故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时,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替代.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16.设人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a 1,散热速率为b 1,进入0℃环境20min 后的产热速率为a 2,散热速率为b 2.以下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a 1=b 1,a 2=b 2 B .a 2<a 1,b 1<b 2 C .a 1>b 1,a 2>b 2 D .A 、B 两项均对17.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实际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体没有调节作用,所以都无毒无害,可以安全地大量食用B .幼儿食用过多的用乙烯利催熟的柿子,会过早出现性早熟C .在小麦田中使用2,4﹣D 可抑制双子叶杂草的成长 D .给未受粉的桃花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果实成熟18.如图所示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K值;②若环境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K值会变小;③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等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④种群数量为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⑤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④19.下列关于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A.培养用具和培养液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B.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C.取培养液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目的是使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分布均匀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需先滴加培养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20.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①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和甲状腺B.激素③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属于反馈调节C.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低于正常水平D.激素③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21.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1、2、3、4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1、3、2、4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会出现1或4现象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1、3、2、422.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发挥作用B.激素作为细胞的结构物质,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C.甲状腺激素除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23.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24.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是()A.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使肝糖原分解B.侵入机体的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C.口服多酶片促进对食物的消化D.寒冷刺激使皮肤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血管收缩反应25.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条件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A.食物缺碘﹣﹣生长激素B.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C.过度饥饿﹣﹣胰岛素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26.下列有关激素调节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B.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耗氧量会增加C.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27.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得了如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cD.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28.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含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如图).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直立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D.不生长不弯曲29.烟草“打顶”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打顶”后于伤口施用()A.生长素类物质B.赤霉素类物质C.细胞分裂素D.乙烯生成物30.在一个气候和环境多变的生态系统中,一般说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种群是()A.个体最大的B.个体最小的C.个体差异最少的D.个体差异最多的31.在植物体内的各种激素中,生理作用最为相似的是()A.赤霉素和生长素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C.赤霉素和脱落酸D.生长素和乙烯32.“断食清肠”的减肥方法主要就是绝食,科学证明这种做法对身体危害较大.在绝食期间,体内分泌量比正常进食明显增加的激素是()A.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C.生长激素D.性激素33.H7N9禽流感病毒已经导致多人患病,我国正在加紧研发相应疫苗,接种疫苗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抗体能直接清除宿主细胞内的抗原D.抗体由浆细胞产生34.小狗用舌头舔自己的伤口,这有助于防止伤口感染,因为狗的唾液中含有()A.唾液淀粉酶B.溶菌酶C.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35.园林工人每年都要修剪路旁的绿篱,其目的是()A.抑制侧芽生长B.抑制向光性C.抑制细胞生长速度D.解除顶端优势36.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减弱C.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D.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37.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38.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植物都是生产者B .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细菌都是分解者C .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D .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都是消费者39.调查得知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以a 、b 、c 、d 表示).经测定,一年中流经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分别为,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是( )40.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若A 包含五个种群(A 1、A 2、A 3、A 4、A 5),B 包含两个种群(B 1、B 2),则其营养结构实际含有食物链( )A .10条B .15条C .20条D .25条二、综合题1.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传递至靶细胞,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A 图中某器官内的神经元之间相联系的结构如图B 所示称为 ,该结构处的信号变化是 .若在d 处给以适当刺激,则a 、b 、c 、d 、e 中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 ,这说明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是 的.(2)A 图中a 、b 过程表示激素①分泌的分级调节;c 、d 的调节过程是:当激素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甲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起 作用.若激素①表示雌性激素,则物质a 是 .激素①进入细胞内,通过影响f 的 过程而调节生命活动.(3)若结构乙表示的是胰岛A 细胞,则该细胞分泌的激素②的生理功能具体是 .2.某生物社团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按如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请分析回答: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温度/℃)该生物社团研究的课题是 .(2)该生物社团的同学在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①用滴管吸取样液前,应将培养酵母菌的试管轻轻震荡几下,目的是 ,防止实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②将样液稀释10倍,采用 板(规格为1mm×1mm×0.1mm )计数,观察到的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分布如图所示,计数时该小格中酵母菌数量应计为 个.③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随着培养液中 而逐渐减少.3.如图1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 1、m 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如图2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 ~g 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1)图1中,m 1、m 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 .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会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 .(2)图2中,若A 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 表示 ,C 表示 .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 ,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 (3)由图2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4)若图1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 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 ,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 kJ (用所给字母表示).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将乙肝疫苗通过肌肉注入人体时,乙肝疫苗首先进入人体的( ) A .血浆 B .组织液 C .淋巴D .细胞内液【答案】B【解析】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静脉注射时,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血浆中,血浆在血管中.注射疫苗时没有直接注射到血管中,而是通过肌肉进入人体,此时细胞所处内环境为组织液.解:肌肉注射乙肝疫苗时,由于肌肉细胞之间是组织液,所以疫苗最先进入的是人体的组织液. 故选:B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2.人体内水的来源包括()①饮水②食物中含的水③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水④蛋白质合成时产生的水.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人体所需水的来源有饮水、食物和代谢产生的水,主要来源是饮水、食物.排出途径是肾脏、皮肤、肺和大肠,主要排出途径是肾脏.解:人体所需水的来源有饮水、食物和代谢产生的水,代谢产生的水包括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水和蛋白质合成时产生的水等.故选:A.【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3.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冬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内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破坏,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答案】B【解析】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解:真菌侵入幼虫体内后,使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而自身可在来年夏季萌发,因此,属于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的现象,即寄生.故选:B.【考点】种间关系.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B.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C.年龄、性别不相同的人,体温不同;同一个人在一天内体温相同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知识.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集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A、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值,A错误;B、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B正确;C、年龄、性别不相同的人,体温不同;同一个人在一天内体温也不相同,C错误;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错误.故选:B.【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5.小明因患重感冒而出现高烧,在一昼夜中体温持续维持在39℃左右,则小明在这一昼夜中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关系是()A.基本相等B.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散热量大于产热量D.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要对这种平衡加以分析,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解:A、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则体温一直维持在39.5℃,A正确;B、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则体温上升,不能一直维持在39.5℃,B错误;C、散热量大于产热量,则体温下降,不能一直维持在39.5℃,C错误;D、由于产热量和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体温才能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A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6.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是信息分子B .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 .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D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答案】A【解析】激素是由动物内分泌腺或细胞产生,属于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有机物.解:A 、激素是信号传导的分子,能够传达信息控制细胞的活动,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某些局部变化,A 正确; B 、激素的化学本质有的是蛋白质分子,有的是固醇类等,如性激素是固醇类,B 错误;CD 、激素运输到身体各部分,但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激素通过调节各种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不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C 错误;D 错误. 故选:A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7.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等式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A .B 2=A×(10%﹣20%) B .A=F+B 1+C 1+D 1+E 1 C .A ﹣(B 1+B 3)=C l +C 2+C 3 D .C 3=B 2×(80%﹣90%)【答案】D【解析】各营养级的生物固定的能量有多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等. 解:A 、B 2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为A 的10%﹣20%,即 B 2=A×(10%﹣20%),A 正确;B 、A 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而输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有:F 、B 1、C 1、D 1、E 1.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应该是平衡的,即A=F+B 1+C 1+D 1+E 1,B 正确;C 、根据能量输入与输出平衡,A ﹣(B 1+B 3)=B 2,而B 2=C l +C 2+C 3,所以A ﹣(B 1+B 3)=C l +C 2+C 3,C 正确;D 、C 2为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为B 2的10%﹣20%,即 C 2=B 2×(10%﹣20%),D 错误. 故选:D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8.某生态系统中有A 、B 、C 、D 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 ,D 为分解者,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的甲表示B 的同化量,乙表示B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 .参与丁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C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 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D .图中D 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 生物 【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 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其中甲表示B 的同化量;乙表示B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丙表示呼吸作用;丁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图中D 为分解者. 解:A 、图中的甲表示B 的同化量,乙表示B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 正确; B 、参与丁分解者分解作用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B 正确; C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 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 值,C 错误;D 、图中D 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 生物,还来自A 生物(B 粪便中的能量,是B 未同化的能量,仍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A ),D 正确. 故选:C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9.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某细菌每20min 就分裂繁殖一代.现将该细菌种群(m个个体)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理想条件下,t小时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A.m•2t B.m•220C.D.m•23t【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分析,细菌每20min 就分裂繁殖一代,则Nt=m×2n,其中N代表细菌的数量,n表示第几代.解: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细菌繁殖遵循J型增长曲线.T小时细菌繁殖代数为3t,则种群的数量为m×23t.故选:D.【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10.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相关免疫细胞所起作用,不正确的是()A.抗体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C.病毒侵入细胞后,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D.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答案】D【解析】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若病毒存在于体液中,则会发生体液免疫,其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若病毒侵入细胞,则会发生细胞免疫,其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解:A、抗体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A正确;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因此可组织环境中病毒的扩散,B正确;C、病毒侵入细胞后,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C正确;D、同种感冒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从而产生浆细胞,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以清除病毒,D 错误.故选:D.【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1.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该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稳定B.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答案】B【解析】“S”型曲线增长速率:开始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在a~之间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为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在~K之间时,受到环境阻力的影响,种群的增长速率在减小;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K值).解:A、种群数量为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因此种群数量不会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B、种群数量为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此时捕捞能使种群较快恢复到K值,维持可持续生产,B正确;C、种群数量最大值时K值,而不是,C错误;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值为K值,D错误.故选:B.【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二生物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3。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信息的实例是某种动物用自己的尿液来标记领地B.昆虫被蜘蛛网粘住时,蜘蛛网的振动频率是一种物理信息C.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有害昆虫的雌雄交配,使昆虫的繁殖力下降,属于生物防治D.孔雀开屏这种“求偶炫耀”是一种行为信息,行为信息只能在同种生物间传递信息,不能在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2.某考生参加高考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

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该考生体内发生的变化是()A. 神经调控皮肤毛细血管收绾,体温迅速上升B.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如,水的重吸收增加C. 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细胞代谢增强D. 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下降3.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密度调査方法多样,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如跳蝻的种群密度调查B. 种群和群落都有空间特征,如均匀分布就是群落的水平结构C.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模型法,其中“S”型曲线就是构建的物理模型D. 群落演替过程中占优势的植物种群是在争夺阳光的竞争中获胜的种群4.下丘脑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有重要作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中枢,在寒冷环境中能产生冷觉B. 血浆渗透压较低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脏使尿量减少C. 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胰岛素分泌会减少D. 下丘脑和血糖、水、体温的平衡调节都密切相关,在维持人体稳态中起重要作用5.下图为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情况无差异。

2018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考试测试卷.docx

2018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考试测试卷.docx

师宗三中高二年级2017-2018年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考试时间:90钟;全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年级、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对应题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正常情况下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物质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解旋酶 ⑥甲状腺激素⑦乙酰胆碱⑧尿素A.②③④⑥ B.①③⑤④二氧化碳⑤唾液淀粉酶 ⑨胰岛素. C.①③⑤⑦ D.③⑤⑥⑧⑨2.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细胞外液A. 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 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会增强C. 正常情况下,①〜③的稳态维持只与神经-体液调节有关D. 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的渗透压下降、③处的渗透压上升3. 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之间的联系.其是 “<w” 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 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1—• 0) P 1 外界环境 1 ② 1 1 ▲1 1T 细胞内液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在e点施加一适宜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D.在b点施加一适宜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4.如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侵染机体细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反应 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通过初次免疫存留的抗体发挥作用 先天性胸腺缺失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HIV 侵染人体的T 细胞只影响细胞免疫过程如图是人体内免疫过程示意图,A-G 表示不同细胞,①-⑨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 中错误的是( )A. 人体主要通过⑨过程对移植的器官发生排斥反应B. 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有B 、C 、D 、F 、GC. 细胞C 的增殖、分化与细胞B 有关D. 对切除胸腺的小鼠进行大剂量的X 射线照射,导致小鼠丧失全部特异性免疫功能, 通过输入细胞E 可使⑩完全恢复10. 某种链球菌的表皮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5. 6. 7. A. B. C. D. ①致敏T 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 抗体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 神经递质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 促甲状腺激素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 甲状腺激素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甲、乙、丙表示不同的器官,a 、b 、c 表示 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器官甲除分泌激素a 外,还可以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a 、b 、c 均靠体液传输,只运输给靶器官和靶细胞 激素c分泌增加,对器官甲、丙均有抑制作用 器官丙还可以分泌生长激素,与激素c 的作用为协同作用如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器官,a 、b 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器官甲、乙的名称分别是胰岛、肾上腺 激素a 能够促进过程①,抑制过程② 激素b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 激素b 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 的分泌A. B. C.D.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B. C.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人体从30摄氏度环境进入0摄氏度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以下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 9.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A.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B.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D.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尊麻疹11.如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项目测定值参考范围单位甲状腺激素10.0 3. 1 - 6. 8 pmol/L胰岛素 1.7 5. 0 - 20. 0 mIU/L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组织细胞摄取萄葡糖加速12.如图所示,图①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接着进行图②、③、④所示的实验,则图②、③、④中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依次是()A.向B侧弯曲向A侧弯曲向A侧弯曲B.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C.向A侧弯曲直立生长向A侧弯曲D.向B侧弯曲直立生长向B侧弯曲13.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两个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两个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两个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两个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1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15.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中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A.用高浓度的a -蔡乙酸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桃可提高产量B.一定浓度的2, 4-D可促进插条生根A.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 图乙中b 生物对a 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C. 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 图丙中实验初期,竞争与种内互助并存,后期X 的种内斗争加剧19. 如图为一定时I 可内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丙种群在A, B, C, D, E 五点中,A 点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 图中的食物链为:乙一丙一甲C. 图中曲线变化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 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图中曲线的振幅缩小20. 某农场面积为140hm 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 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 C. 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D. 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不会明显影响香蕉品质16.图中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甲A.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部位①, io -* io -6 lor* I 。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

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三次考试高二生物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

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4.本次考题主要范围:选修1等第I卷(选择题 5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6分。

)1.下面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B.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C.融合植物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膜D.叶肉细胞离体培养时,可以表现出全能性2.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又能抑制或者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A. 鉴别培养基B. 加富培养基C. 选择培养基D. 基础培养基3.关于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正确的是()A.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B.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C.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 D.选择培养可以省略,但不可以重复操作4.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菌群均为原核细胞 B.均需高温高压灭菌C.均可以使用自然菌种 D.均需控制无氧条件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二苯胺鉴定DNA时不需要水浴加热B.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C.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时能看到染色体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时层析液要没过滤液细线6.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0C恒温培养24-48小时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下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7.将大肠杆菌菌种从菌种试管接种到另一支试管的操作,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整个接种过程都要在酒精灯的火焰附近进行B.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之后即可伸入菌种试管挑取少许菌种C.菌种试管口和待接种的试管口接种前后都要通过酒精灯火焰2至3次D.带菌的接种环应在培养基面上轻轻划线8.下图为通过DNA分子杂交鉴定含有某特定DNA的细菌克隆示意图。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三次考试高二生物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

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4.本次考题主要范围:选修1等第I卷(选择题5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6分。

)1.下面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B.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C.融合植物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膜D.叶肉细胞离体培养时,可以表现出全能性2.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又能抑制或者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A. 鉴别培养基B. 加富培养基C. 选择培养基D. 基础培养基3.关于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正确的是()A.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B.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C.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 D.选择培养可以省略,但不可以重复操作4.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菌群均为原核细胞 B.均需高温高压灭菌C.均可以使用自然菌种 D.均需控制无氧条件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二苯胺鉴定DNA时不需要水浴加热B.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C.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时能看到染色体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时层析液要没过滤液细线6.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0C恒温培养24-48小时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下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7.将大肠杆菌菌种从菌种试管接种到另一支试管的操作,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整个接种过程都要在酒精灯的火焰附近进行B.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之后即可伸入菌种试管挑取少许菌种C.菌种试管口和待接种的试管口接种前后都要通过酒精灯火焰2至3次D.带菌的接种环应在培养基面上轻轻划线8.下图为通过DNA分子杂交鉴定含有某特定DNA的细菌克隆示意图。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生物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

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4.本次考题主要范围:必修2前两章等第I卷(选择题 56分)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结构具有稳定性,在复制过程中不会发生差错B.DNA的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C.DN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DNA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和核糖核苷酸2.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亲本连续自交,某代的纯合子所占比例达95%以上,则该比例最早出现在()A.子3代B.子4代C.子5代D.子6代3.下列关于建构模型或科学研究方法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摩尔根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发现遗传定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建构了物理模型D.生态学家高斯在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时,建构了数学模型4.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个体遗传物质的遗传信息在该个体中均被表达B.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C.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和分离定律D.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中遗传物质可能互不相同5.DNA分子具有多样性是因为构成DNA分子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若一个DNA分子中有200个碱基,则碱基对的排列方式可能有( )A.250种B.1004种C.4100种D.4200种6.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7.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能自由组合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8.如图的横坐标中,C1、C2、C3、C4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细胞。

7—18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

7—18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

定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纸上。

第I卷(选择题 56分)一.选择题(本题有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B.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液C.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D.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2.吃腐乳时,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它是由什么形成的()A. 腐乳外层蛋白质凝固形成B. 细菌繁殖形成C. 人工加配料形成D. 毛霉等微生物的菌丝繁殖于表面形成3.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通常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①化学药剂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消毒⑤高压蒸汽灭菌()A.③⑤②①④B.⑤③②①④C.②⑤③④①D.⑤③②④①4.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A. 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B. 未接种的完全培养基C. 接种了的完全培养基D. 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5.下图1中的噬菌斑(白色区域),是在长满大肠杆菌(黑色)的培养基上,由一个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现利用培养基培养并连续取样的方法,得到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基中加入含35S或32P的营养物质,则放射性先在细菌中出现,后在噬菌体中出现B.曲线a~b段,细菌内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等过程C.曲线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D.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经被裂解6.在分解尿素菌的分离和鉴定中,对先后用到的两种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滁州市(九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滁州市(九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安徽省滁州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 非等位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不存在相互作用D.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答案】A【解析】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A正确;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但是表现型可能相同,如DD与Dd都表现为高茎,B错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是自由组合的,C错误;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也可以检测其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D错误。

2. 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个动物的细胞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能够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乙B. 性腺中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C. 该动物正常的细胞中最多含有4个染色体组D. 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只能产生四种生殖细胞【答案】D【解析】图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A正确;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三个细胞可以同时出现于卵巢中,B正确;该动物正常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可以出现4个染色体组,C正确;根据乙、丙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是雌性的,因此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生殖细胞),D错误。

3. 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基因型,AA的百分比为40%,Aa基因型的百分比为60%,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基因型的个体占A. 1/4B. 1/5C. 11/21D. 7/13【答案】D【解析】已知在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AA=40%,Aa=60%,没有aa,则A的基因频率=40%+1/2×60%=70%,a的基因频率=30%,则后代AA=70%×70%=49%,Aa=2×70%×30%=42%,aa=30%×30%=9%,由于aa致死,因此后代AA占49%(49%+42%)=7/13,故选D。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生物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2.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 3 前两章等。

第 I 卷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2 分,满分 40 分。

)1. 以下物质中,都属于内环境构成成分的一组是()①抗体②激素③糖原④呼吸氧化酶⑤染色体⑥胰淀粉酶⑦无机盐A. ①②③⑥B. ②④⑥⑦C. ①②⑤⑦D. ①②⑦2. 以下对于人体内环境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血浆的成分稳准时,机体达到稳态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透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联合发生在内环境中3.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门路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4.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图解,此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

以下有关叙述中错误的选项是()A.③内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若某人长久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添,惹起组织水肿C.图中①和③细胞详细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假如指图中的标号②5. 以下图 1 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图 2 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表示图。

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图 1 中的乙可能是血细胞或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B.假如图 1 中 6 过程受阻,则会惹起组织水肿C.图 2 中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参加而不需要泌尿系统的参加D. 图 2 中⑤可表示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6. 对于神经调理有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神经调理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基础是反射弧B.效应器包含传入迷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C.反射是动植物细胞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D.假如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构造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可以达成7.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表示图,将一电流表的a、 b 两电极置于膜外,在 X 处赐予适合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 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高二生物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2.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 3 前四章等。

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题 2 分,满分 48 分。

)1.以下有关生物群落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竹林中凤尾竹高低有条有理,表现了群落的垂直构造B.两种生物竞争的结果必定是一方处于劣势甚至消亡C.淡水鱼占有不一样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样鱼的食性没关D.丛林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和光照有关2. 某研究小组正在对一池塘进行研究。

以下有关该池塘群落的剖析,正确的选项是( )A.该池塘群落中物种构成是差别其余不一样群落的重要特色B.该池塘群落只存在垂直构造不存在水平构造C.研究该群落不需要认识“池塘中的优势种群是哪一种生物”D.在自然环境条件稳固的状况下,群落不发生演替3. 以下对于神经调理和体液调理特色的比较,正确的选项是( )A.神经调理的反响速度迟缓,体液调理的反响速度快速B.神经调理的作用范围宽泛,体液调理的作用范围正确且限制C.神经调理的作用门路是反射弧,体液调理的作用门路是体液运输D.神经调理作用时间较长,体液调理的作用时间短暂4. 以下有关生长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老细胞则比较愚钝B.—般状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高时促进生长C.顶端优势产生的原由是侧芽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发育遇到克制D.适合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5. 以下有关免疫调理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B. 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 细胞均能特异性辨别抗原C. T 细胞开释的淋巴因子不可以使遇到抗原刺激的 B 细胞增殖D.艾滋病是由免疫缺点病毒惹起,患者免疫系统几乎瘫痪6. 以下图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目变化曲线,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cd段颠簸主假如出生率和死亡率改动所致B.灭鼠时假如仅杀死一半老鼠,成效可能事与愿违C.自然界的生物的环境容纳量只好在必定范围内颠簸,不会被打破D.“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目降落至b 以下,可能会使生态系统发展阻滞甚至崩溃7.如图表示用云母片 ( 具不透水性 ) 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用单侧光照耀培育一段时间后,甲、乙、丙的生长状况挨次是 ( )A.直立生长、不生长、向右曲折生长B.向右曲折生长、向右曲折生长、向右曲折生长C.向右曲折生长、不生长、向右曲折生长D.不生长、不生长、向右曲折生长8. 如图甲是一盆栽种物,图乙表示不一样浓度的生长素的作用效应。

2025届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不相同,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D
【解析】1、生物性状:生理方面的特征,形态方面的特征和行为方式的特征。
2、性状类型:
(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5)除生长素外,可由根部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也具有促进作用的激素还有_____(要求写出两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A
【解析】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和RNA,A正确;
B、叶绿体在光下能合成ATP,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细胞所需的ATP除来自线粒体外,还可以来自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C错误;
C.若刺激C点,指针发生相反的两次偏转,肌肉收缩
D.若刺激D点,指针发生一次偏转,肌肉收缩
8.(10分)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但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B.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地理隔离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因而也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D.据实验结果推测,IAA会减弱烯丙异噻唑的防治效果
7.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置于适宜的溶液中保持活性,神经—肌肉接头类似突触。在下图A、B、C、D点(B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对电流计指针偏转及肌肉收缩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若刺激A点,指针发生一次偏转,肌肉收缩
B.若刺激B点,指针不发生偏转,肌肉不收缩
0
50
100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高二生物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的是()A. 空气传播B. 血液传播C. 共用餐具D. 蚊蝇叮咬【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艾滋病主要有三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故B正确,其余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艾滋病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2. 某人接种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一段时间后体内出现了相应的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 吞噬细胞B. 效应T细胞C. 浆细胞D. 记忆细胞【答案】C【解析】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效应B细胞)【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名师点睛】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体液免疫过程中不同免疫细胞的功能,回忆体液免疫过程,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3.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A. ①②④B.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答案】B【解析】内环境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①正确;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②错误;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③正确;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④正确。

综上所述,供选答案组合,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4. 某小组研究干旱对玉米叶片内生长素和脱落酸浓度的影响,数据见图,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A. 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脱落酸影响远远大于对生长素的影响B. 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生长素影响远远大于对脱落酸的影响C. 随着干旱时间延长,玉米叶片内的生长素浓度减少量越来越多D. 随着干旱时间延长,玉米叶片内的脱落酸浓度越来越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上图分析,干旱条件下的生长素浓度曲线与对照组生长素浓度曲线差距不大,而脱落酸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曲线差距非常明显,A正确、B错误。

安徽省滁州市新锐私立中学、水口中学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滁州市新锐私立中学、水口中学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滁州市新锐私立中学、水口中学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每空2.5分,共50分.)1.(2.5分)下列哪些选项均属于生命系统范畴()①水分子②石头③迁徙中的一群大雁④变形虫⑤病毒⑥生物圈⑦恐龙化石⑧蛋白质⑨跳动的心脏⑩运输营养的筛管.A.①③⑥⑧⑨B.②④⑥⑦⑩C.⑤⑥⑦⑧⑩D.③④⑥⑨⑩2.(2.5分)下列均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的一组生物是()A.蓝藻和噬菌体B.艾滋病病毒和草履虫C.S ARS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D.乳酸菌和酵母菌3.(2.5分)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D.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4.(2.5分)(1998•上海)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C.小麦、番茄、大豆D.酵母菌、灵芝、豌豆5.(2.5分)下列关于蓝藻与酵母菌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蓝藻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B.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蓝藻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蓝藻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则不能D.蓝藻与酵母菌细胞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6.(2.5分)有关病毒的起源,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7.(2.5分)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40倍物镜观察.此时,除调节细调节器外,还需调节反光镜(或亮度调节钮)和光圈.正确的操作是()A.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B.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放大C.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D.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缩小8.(2.5分)2013年6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下潜至7020米的深海,在这里发现了许多奇怪的生物.在这些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分别是()A.C和O B.O和C C.C和N D.O和H9.(2.5分)在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奠定了细胞学说的基础.在此过程中,由于哪位科学家的努力,使人类第一次观察到了细胞()A.虎克﹣﹣英国科学家B.施旺﹣﹣德国动物学家C.施莱登﹣﹣德国植物学家D.魏尔肖﹣﹣德国病理学家10.(2.5分)下列关于细胞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的元素有C、H、O、N等20多种,其中O元素是最基本元素B.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基本相同C.人的血红蛋白(4条肽链)含574个氨基酸,合成一分子该蛋白质脱去573个水分子D.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某些生物化学反应的原料11.(2.5分)如图是由4个圆所构成的元素概念的关系图,其中4为最大圆,3、2、1依次减小.试判断符合这种关系的是()A.1.大量元素、2.主要元素、3.基本元素、4.最基本元素B.1.基本元素、2.最基本元素、3.大量元素、4.主要元素C.1.最基本元素、2.基本元素、3.主要元素、4.大量元素D.1.主要元素、2.大量元素、3.最基本元素、4.基本元素12.(2.5分)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13.(2.5分)原产热带非洲地区的光棍树,树形奇特,无刺无叶,它茎干中的白色乳汁可以制取石油.光棍树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A.水B.脂质C.蛋白质D.糖类14.(2.5分)下列与蛋白质结构多样性无关的是()A.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B.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C.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D.构成蛋白质的多肽的空间结构15.(2.5分)下列试剂与鉴定的物质及颜色变化对应不正确的是()A.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B.苏丹Ⅲ染液﹣脂肪﹣红色C.斐林试剂﹣麦芽糖﹣砖红色D.碘液﹣淀粉﹣蓝色16.(2.5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个体B.细胞C.各种化合物D.各种元素17.(2.5分)下列名称中,哪个是细胞的产物()A.精子B.细菌C.病毒D.抗体18.(2.5分)禽流感病毒和HIV的生存的场所必须是()A.无机环境B.富含有机质的环境C.生物体的细胞间隙内D.生物体的活细胞内19.(2.5分)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堆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孑孓、水蚤等,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生物.下列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虫害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D.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20.(2.5分)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噬菌体B.酵母菌C.团藻D.蓝藻二、非选择题(共4个大题,共50分)21.(14分)细菌具有细胞壁,为探究其化学成分,某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1)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2)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3)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并加热,取B加脲试剂.(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现象及结果分析:现象①:A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结论:;现象②:A,B;结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而不含蛋白质.现象③: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结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蛋白质而不含糖类现象④: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结论:细菌细胞壁中不含有糖类和蛋白质.22.(12分)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该图中,A表示,B表示.(2)该图所示化合物的名称是;该化合物含有个肽键.(3)该图中所示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图中决定的.(4)如果图中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3.(14分)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如果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倍.(2)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操作:①制作装片;②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③转动调至看到物像;④转动调至物像清晰.以上步骤是错误的,正确的操作是:①→转动下降镜筒→②→转动调至看到物像→转动调至物像清晰(填写文字,否则不得分)(3)该同学观察时,上标有15×字样,的两个镜头上分别标有40×和10×字样,他用40×观察后转换10×,此时视野内的细胞数量比原来多还是少?.(4)这时,他发现了一个理想的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为了便于高倍(40×)观察,他应向移动载玻片,再转换高倍镜.24.(10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A表示,D表示.(2)该化合物是由个氨基酸分子失去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3)图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表示肽键的字母是.(4)图中有个肽键,有个游离的氨基和个游离的羧基.(5)该化合物由种氨基酸组成.安徽省滁州市新锐私立中学、水口中学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每空2.5分,共50分.)1.(2.5分)下列哪些选项均属于生命系统范畴()①水分子②石头③迁徙中的一群大雁④变形虫⑤病毒⑥生物圈⑦恐龙化石⑧蛋白质⑨跳动的心脏⑩运输营养的筛管.A.①③⑥⑧⑨B.②④⑥⑦⑩C.⑤⑥⑦⑧⑩D.③④⑥⑨⑩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解答:解:①水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①错误;②石头不属于生命系统,②错误;③迁徙中的一群大雁属于种群,③正确;④变形虫属于细胞或个体层次,④正确;⑤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⑤错误;⑥生物圈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⑥正确;⑦恐龙化石不属于生命系统,⑦错误;⑧蛋白质不属于生命系系统,⑧错误;⑨跳动的心脏属于器官层次,⑨正确;⑩运输营养的筛管属于组织,⑩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2.(2.5分)下列均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的一组生物是()A.蓝藻和噬菌体B.艾滋病病毒和草履虫C.S ARS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D.乳酸菌和酵母菌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现象,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外部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解答:解:A、噬菌体必需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独立生活,A错误;B、艾滋病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独立生活,B错误;C、SARS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独立生活,C错误;D、乳酸菌和酵母菌为单细胞生物,均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要求掌握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这一知识点,但必需寄生在活细胞内才有生命活动.3.(2.5分)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D.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学习,应采用分层认识的方法,在这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要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次序进行排列.解答:解: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在A、B、C、D四项中,只有A项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余几项排列混乱.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难度较小.4.(2.5分)(1998•上海)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C.小麦、番茄、大豆D.酵母菌、灵芝、豌豆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细胞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低等植物、原生动物以及真菌等.解答:解:A、变形虫是动物,水绵属于低等植物,香菇是真菌,细胞结构差异较大,A错误;B、烟草是植物,草履虫是动物,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结构差异较大,B错误;C、小麦、番茄、大豆都是植物,细胞结构最相似,C正确;D、酵母菌、灵芝是真菌,豌豆是植物,细胞结构差异较大,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以及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考生要能够识记生物的分类,并区分细胞结构的区别.5.(2.5分)下列关于蓝藻与酵母菌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蓝藻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B.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蓝藻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蓝藻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则不能D.蓝藻与酵母菌细胞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蓝藻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解答:解:A、核糖体普遍存在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A正确;B、蓝藻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蓝藻细胞没有核膜,B正确;C、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C错误;D、蓝藻与酵母菌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能与真核生物细胞结构进行比较,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列表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异同.6.(2.5分)有关病毒的起源,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考点:烟草花叶病毒.分析:本题是对病毒的起源的考查,先分析题干获取有效信息,然后结合选项内容分析解答.解答:解:A、病毒离开寄主细胞不能进行复制和增殖,因此先有细胞,后有病毒,支持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的起源观点,A正确;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不支持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的起源观点,B错误;C、病毒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化学组成简单,按照生物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观点,病毒发生在细胞出现之前,不支持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的起源观点,C错误;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不支持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的起源观点,D错误.故选:A.点评:要求学生能够辨析一些易混淆的说法和观点,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基础.7.(2.5分)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40倍物镜观察.此时,除调节细调节器外,还需调节反光镜(或亮度调节钮)和光圈.正确的操作是()A.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B.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放大C.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D.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缩小考点:细胞观察实验.分析: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亮度是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高倍镜),镜头透光直径越小,造成通光量变小,照在细胞单位面积上的光能就越少,感觉就是视野变暗.所以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40倍物镜观察时应将视野调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将视野亮度调得亮,应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故选:C.点评:本题借助细胞观察实验重点考查我们的显微镜的使用,难度不大但要熟练掌握.8.(2.5分)2013年6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下潜至7020米的深海,在这里发现了许多奇怪的生物.在这些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分别是()A.C和O B.O和C C.C和N D.O和H考点: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其中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据此答题.解答:解:(1)在生物体内,碳链构成了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因此C是最基本的化学元素;(2)在生物体内,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故选:A.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含量和作用,明确C是最基本的元素,O是生物体含量最多的元素,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9.(2.5分)在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奠定了细胞学说的基础.在此过程中,由于哪位科学家的努力,使人类第一次观察到了细胞()A.虎克﹣﹣英国科学家B.施旺﹣﹣德国动物学家C.施莱登﹣﹣德国植物学家D.魏尔肖﹣﹣德国病理学家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虎克发现并命名细胞;施莱登提出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施旺提出动物是由细胞组成的;魏尔肖提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细胞学说.解答:解:英国科学家虎克通过观察木栓组织,首次发现并命名细胞.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学说的创立者和内容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简单题.在此类题型中,注意区分罗伯特•虎克和列文•虎克,细胞的命名者是罗伯特•虎克.10.(2.5分)下列关于细胞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的元素有C、H、O、N等20多种,其中O元素是最基本元素B.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基本相同C.人的血红蛋白(4条肽链)含574个氨基酸,合成一分子该蛋白质脱去573个水分子D.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某些生物化学反应的原料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细胞的组成元素、蛋白质的合成和水的含量及作用,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组成细胞的元素有C、H、O、N等20多种,其中C元素而不是O元素是最基本元素,A错误;B、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上基本相同,但在含量上有明显差异,B错误;C、人的血红蛋白(4条肽链)含574个氨基酸,合成一分子该蛋白质脱去574﹣4=570个水分子,C错误;D、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占80%以上,同时也是某些生物化学反应的原料,如光合作用等,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2.5分)如图是由4个圆所构成的元素概念的关系图,其中4为最大圆,3、2、1依次减小.试判断符合这种关系的是()A.1.大量元素、2.主要元素、3.基本元素、4.最基本元素B.1.基本元素、2.最基本元素、3.大量元素、4.主要元素C.1.最基本元素、2.基本元素、3.主要元素、4.大量元素D.1.主要元素、2.大量元素、3.最基本元素、4.基本元素考点:糖类的组成元素.分析:图中1、2、3、4为包含关系,可根据概念范围大小选出正确答案即可.解答:解: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可根据含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中C、H、0、N、P、S6种元素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C、H、0、N被称为基本元素,C是最基本的元素.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意在考查学生对概念图的理解和对各种元素分类的关系.12.(2.5分)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考点:糖类的组成元素.分析:不同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较大.解答:解: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差异较大.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不同生物体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13.(2.5分)原产热带非洲地区的光棍树,树形奇特,无刺无叶,它茎干中的白色乳汁可以制取石油.光棍树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A.水B.脂质C.蛋白质D.糖类考点: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无机物包括:水、无机盐.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解答: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其含量占细胞鲜重的7%~9%,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因此,光棍树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能够区分记忆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属于简单题.14.(2.5分)下列与蛋白质结构多样性无关的是()A.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B.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C.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D.构成蛋白质的多肽的空间结构考点: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分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蛋白质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解答:解:A、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与蛋白质多样性有关,A错误;B、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不同,氨基酸的数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可能不同,因此蛋白质可能不同,B错误;C、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因此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特点,与蛋白质多样性无关,C正确;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D错误.故选:C.点评:对于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5.(2.5分)下列试剂与鉴定的物质及颜色变化对应不正确的是()A.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B.苏丹Ⅲ染液﹣脂肪﹣红色C.斐林试剂﹣麦芽糖﹣砖红色D.碘液﹣淀粉﹣蓝色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分析:本题主要是掌握细胞中四种化合物的鉴定方法,还原糖、蛋白质、脂肪、淀粉的鉴定所采用的化学试剂是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和苏丹Ⅲ或苏丹Ⅳ试剂、淀粉,产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砖红色、紫色、橘黄色或红色、蓝色.解答:解:A、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产生紫色,A正确;B、苏丹Ⅲ或苏丹Ⅳ试剂能将脂肪分别染成橘黄色、红色,B错误;C、麦芽糖是还原糖,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C正确;D、碘液与淀粉产生蓝色反应,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检测蛋白质、还原糖、脂肪的实验成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表、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16.(2.5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个体B.细胞C.各种化合物D.各种元素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最小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解答:解:A、个体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不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 错误;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均离不开细胞,因此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正确;C、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C错误;。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24027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24027

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生物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3前两章等。

第I卷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下列物质中,都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一组是()①抗体②激素③糖原④呼吸氧化酶⑤染色体⑥胰淀粉酶⑦无机盐A. ①②③⑥B. ②④⑥⑦C. ①②⑤⑦D. ①②⑦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B.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尿素、神经递质等C. 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 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3.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 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 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D.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4.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③内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C. 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D. 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5.下图1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1中的乙可能是血细胞或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B. 如果图1中6过程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C. 图2中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参与而不需要泌尿系统的参与D. 图2中⑤可表示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6.关于神经调节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基础是反射弧B. 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C. 反射是动植物细胞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D. 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7.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电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

安徽省滁州市新锐私立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滁州市新锐私立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滁州市新锐私立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6个染色体组,用普通小麦的花粉培育成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是A.1个 B.2个 C.3个 D.6个参考答案:C2. 右图是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径。

下列对这一图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当谷氨酸过量时,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会下降B.当谷氨酸过量时,谷氨酸脱氢酶的合成会受阻C.这种调节是快速、精细的D.如能把谷氨酸及时排出细胞,细胞内的谷氨酸合成量会增加参考答案:B3. 下列活动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参考答案:B4. 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A. 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 一亩水稻年产量C. 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D. 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个体同时生活着的个体数量,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为出生率,不属于种群密度,A 错误;B、一亩水稻的年产量不是种群密度,B错误;C、杂草不一定是同一个物种,不是一个种群,C错误;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为种群密度,D正确。

考点:种群密度【名师点睛】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量,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能够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滁州市新锐私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一、单项选择(注释)1.(3分)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2.(3分)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是()A.血浆、组织液B.组织液、淋巴C.淋巴、血浆D.血浆、组织液、淋巴3.(3分)在下列物质中,一般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是()A.葡萄糖B.C O2和O2C.H2O D.血红蛋白4.(3分)人体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A.F e2+B.K+C.N a+D.Zn2+5.(3分)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等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B.缓冲对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激素是通过体液定向传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D.人体免疫过程不存在反馈调节机制6.(3分)血浆中Na+和Cl﹣所起的作用是()A.维持血浆的渗透压B.维持血浆的酸碱度C.维持体温衡定37℃D.维持血浆的粘稠度7.(3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D.高温中暑引起体内的细胞代谢紊乱8.(3分)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9.(3分)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10.(3分)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Y是促甲状腺激素B.图Ⅰ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差异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Ⅰ中A液减少D.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③④11.(3分)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激素③分泌过多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12.(3分)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13.(3分)静息电位和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分别表现为()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14.(3分)如图为结构和功能均正常的神经﹣肌肉标本,a、b表示神经纤维,1、2、3、4表示接在神经细胞膜外侧的微电极,电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正电荷移动方向一致.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a和b分别表示传入和传出神经B.刺激图中所示部位,表1指针向右偏转C.若腓肠肌收缩,说明肌膜的动作电位传播到了肌纤维内部D.若图中刺激强度不足以产生动作电位,则表1、2均不偏转15.(3分)下列细胞能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起作用的是()A.吞噬细胞B.效应T细胞C.浆细胞D.记忆细胞16.(3分)下列过程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A.形成浆细胞B.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C.形成效应T细胞D.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17.(3分)下列三种生物学现象产生的机理依次属于()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③小猪听到主人“噜噜“叫声就奔向主人.A.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B.反射、细胞免疫、激素调节C.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18.(3分)如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不正确的叙述是()A.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D.⑤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19.(3分)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须将灭毒的蛇毒液注人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20.(3分)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B.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散热减少C.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机体散热增加D.极端炎热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21.(3分)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反射弧的说法错误的是()A.①是感受器B.②是传出神经C.③是由神经元胞体汇集而成的D.⑤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22.(3分)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④过程的调节C.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为图中的组织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23.(3分)如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I、细胞Ⅱ和细胞Ⅲ均能识别抗原B.图中细胞I、细胞Ⅱ、细胞Ⅲ代表的分别是B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D.②过程通过淋巴因子发挥作用二、非选择题(必修)24.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甲、乙、丙表示相关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乙代表的结构是.(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是.(3)在a、b、d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是.若该组织来自肝脏,刚进食后,血管静脉端血浆成分与动脉端成分相比,明显减少的是.(4)正常人d内的pH通常维持在,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浆中的物质.(5)内环境的作用是:.25.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b是,c是,d是.(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的调控.(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填“轴突”、“树突”、“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填“轴突”、“树突”、“细胞体”).26.如图为人体内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当人进食一段时间后,图中激素分泌增加,它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2)人的正常血糖浓度范围是.M、N两种激素之间存在作用.(3)人体在紧张状态或剧烈运动时,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除了图中N激素的分泌增加外,肾上腺素的分泌也会增加,共同参与升高血糖的调节,该神经﹣﹣体液调节的中枢是.27.图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组成的概念图,据图回答:(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由骨髓中的分化形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的结果.(2)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属于图中的(填数字),在特异性免疫中该细胞的作用.(3)图中所示的以下细胞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有(多选).A.记忆细胞B.②C.③D.④(4)记忆B细胞在接触同种抗原时,能迅速,快速产生与抗原结合.(5)抗原可经不同途径刺激相应的细胞形成浆细胞,其途径有:;;.28.某盗墓人在一次盗墓行动中,脚掌被一枚长钉扎入,猛然抬脚,吓得“魂飞魄散”.据此分析回答:(1)盗墓人进入温度明显较低的盗洞中,肾上腺素和(激素)产量会增加,此时其体内产热量,体温.(2)盗墓人脚掌被扎后,在感觉痛之前有抬脚反应,这是因为中有调节该活动的低级中枢;盗墓人受惊吓出现“魂飞魄散”现象的神经调节中枢位于.(3)由于伤口过深,医生担心盗墓人被破伤风杆菌感染,所以为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根据如图所示免疫过程回答:①破伤风杆菌在伤口表面难以生活,其细胞呼吸类型是.②在细胞①~④中,只有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物质甲是,物质乙的化学本质是.安徽省滁州市新锐私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注释)1.(3分)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所以图中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解答:解:A、过程2、6受阻时,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A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B正确;C、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中中,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因此淋巴细胞也存在于血浆中,C 正确;D、红细胞中的O2浓度比血浆高,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首先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甲、乙、丙和丁所代表的液体的名称;其次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个成分的关系,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2.(3分)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是()A.血浆、组织液B.组织液、淋巴C.淋巴、血浆D.血浆、组织液、淋巴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的概念和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的考查,梳理内环境的概念,分析具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然后进行判断.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解答:解:由于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与淋巴液直接接触,外与组织液直接接触,因此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毛细血管壁与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3分)在下列物质中,一般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是()A.葡萄糖B.C O2和O2C.H2O D.血红蛋白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和氨基酸或者作为人体细胞生活所需的养料、氧气,或者是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在血浆、组织液等处都可能存在,因此,它们都可以作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血红蛋白是人体红细胞的组成,属于细胞内而非细胞外液的成分,因而它就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解答:解:A、葡萄糖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二氧化碳和氧气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水是细胞外液的主要成分,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血红蛋白是人体红细胞内的蛋白质,属于细胞内而非细胞外液的成分,因而它就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区分哪些物质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3分)人体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A.F e2+B.K+C.N a+D.Zn2+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解答:解: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故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Na+.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3分)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等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B.缓冲对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激素是通过体液定向传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D.人体免疫过程不存在反馈调节机制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内环境与稳态,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分析综合做出判断.解答:解: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也称为内环境,A正确;B、碳酸和碳酸氢钠为一缓冲对,对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B错误;C、激素是通过体液传输至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体液运输激素是不是定向的,C错误;D、人体的免疫过程存在正反馈调节机制,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神经调节的方式和结构基础、激素调节的特点和免疫调节,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6.(3分)血浆中Na+和Cl﹣所起的作用是()A.维持血浆的渗透压B.维持血浆的酸碱度C.维持体温衡定37℃D.维持血浆的粘稠度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解答:解:A、维持血浆的渗透压主要靠无机盐离子,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自于无机盐和蛋白质,其中90%以上来源于C1一和Na+,A正确;B、维持血浆的酸碱度主要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B错误;C、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维持体温衡定在37℃要靠神经和体液的调节,C错误;D、当温度不变时,全血的粘度主要取决于血细胞比容的高低,血浆的粘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3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D.高温中暑引起体内的细胞代谢紊乱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组成和内环境稳态失调症的考查.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一旦失调机体生命活动受影响,细胞代谢紊乱,从而表现出相应的内环境稳态失调症.解答:解:A、淋巴循环是对血液循环的补充,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不能顺利进入淋巴循环,组织液积累,引起下肢水肿,A正确;B、血浆中钙盐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正常情况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若血液中钙盐过多,钙盐稳态失调,引起肌无力,B正确;C、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不会引起蛋白质大量丢失,C错误;D、高温中暑引起体内的细胞代谢紊乱,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间的关系,内环境稳态失调症,对于内环境组成和血浆、组织液、淋巴间的关系的理解及对各种内环境稳态失调症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8.(3分)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pH的调节是靠缓冲物质来维持,渗透压大小是由液体内的微粒的多少来决定的,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重要关系,细胞内渗透压高时细胞吸水,细胞内渗透压低时细胞失水.解答:解: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水由细胞内液渗出到组织液中,引起细胞失水,A错误;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并非内环境,B错误;C、血浆中pH的调节是靠缓冲物质来维持,如HCO3﹣等,C正确;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血浆中无机盐离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pH的调节机制以及渗透压的维持与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关系.9.(3分)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PH以及温度.人体的稳态的实质就是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解答:解:人剧烈活动后,部分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呼产生乳酸,但因为血液中有缓冲物质,如碳酸氢钠,该物质会和乳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乳酸钠可以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而碳酸可以分解.所以经调节后血浆的pH仍然维持在7.35~7.4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稳态的维持,属于简单题,考生要能够识记并理解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10.(3分)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Y是促甲状腺激素B.图Ⅰ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差异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Ⅰ中A液减少D.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③④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图Ⅰ中A是组织液,B是血浆,C是淋巴.图Ⅱ中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X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Y是促甲状腺激素,①②为促进作用,③④是抑制作用.解答:解:A、图Ⅱ中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Y是促甲状腺激素,A正确;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B正确;C、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造成组织水肿,组织液A增多,C错误;D、图Ⅱ中,①②为促进作用,③④是抑制作用,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识别图中各符号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11.(3分)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激素③分泌过多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由图可知,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所以激素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解答:解: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即③分泌增多,A正确;B、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含量少,反馈作用弱,①②浓度升高,B正确;C、图中共有2处负反馈调节,为③→下丘脑和③→垂体,C错误;D、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与激素③都能促进生长,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关键是理解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机制.12.(3分)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其中a、c、e分别为三个神经元的轴突,b和d是第二和第三个神经元的细胞核.由于兴奋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因此图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向右.解答: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图中兴奋向右传递.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同一个神经元的b、c处能测到电位变化,下一个神经元的d和e处也能测到电位变化,但上一个神经元的a处不能测到电位变化.所以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b、c、d和e处.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示意图,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出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13.(3分)静息电位和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分别表现为()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当神经纤维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解答:解: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迅速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4.(3分)如图为结构和功能均正常的神经﹣肌肉标本,a、b表示神经纤维,1、2、3、4表示接在神经细胞膜外侧的微电极,电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正电荷移动方向一致.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a和b分别表示传入和传出神经B.刺激图中所示部位,表1指针向右偏转C.若腓肠肌收缩,说明肌膜的动作电位传播到了肌纤维内部D.若图中刺激强度不足以产生动作电位,则表1、2均不偏转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据图分析:的腓肠肌由传出神经支配,所以a是传出神经;a、b表示神经纤维,之间经过了脊髓,刺激图中所示部位,表2抗原发生两次偏转,因为表1两电极分别在a、b两个神经元上,且兴奋不能从a传向b,表1 只能发生一次偏转;若腓肠肌收缩,说明肌膜的动作电位传播到了肌纤维内部;若图中刺激强度不足以产生动作电位,表2可以发生偏转,表1不会发生偏转.解答:解:A、图中的神经纤维a传出神经纤维,A错误;B、脊柱中有突触结构,兴奋不能传到b处,所以刺激图中所示部位,表1指针只能向左偏转一次,B错误;C、若腓肠肌收缩,说明肌膜的动作电位传播到了肌纤维内部,C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