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导
小学语文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哪些
1小学语文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1. 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如《飞夺泸定桥》提出下面问题:①课文写的是红军在什么情况下飞夺泸定桥的?②他们是怎么“飞”又是怎么“夺”的?③结果怎样?把这些问题的回答归纳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小学生如何有效记忆课文内容
小学生如何有效记忆课文内容记忆是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对于小学生来说,记忆课文内容更是必不可少的。
有效记忆课文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感和阅读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生如何有效记忆课文内容的方法。
一、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是记忆的基础。
在开始记忆之前,小学生首先要认真阅读课文,确保自己正确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可以通过多次阅读、与同学、老师的讨论等方式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提取关键信息记忆课文内容时,可以通过提取关键信息的方式来帮助记忆。
关键信息包括主要人物、事件发生地点、时间顺序等。
可以将这些关键信息记录下来,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回顾。
三、利用联想和图像记忆小学生可以通过联想和图像记忆的方式来帮助记忆课文内容。
对于抽象的内容,可以尝试将其与具体的事物进行关联,形成一个图像,便于记忆。
比如,把课文中提到的人物形象化,将其与自己已知的人物进行对比,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
四、创造记忆场景创造记忆场景是一种常用的记忆方法。
小学生可以将课文中的内容构建成一个场景,将自己置身其中,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氛围。
通过创造记忆场景,可以更加深刻地记忆课文内容。
五、反复复习反复复习是巩固记忆的关键。
小学生不仅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文,还需要在课后进行反复的复习。
可以在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回顾课文内容,或者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复习。
通过反复复习,可以帮助小学生巩固记忆,并且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利用记忆技巧小学生可以利用一些记忆技巧来帮助记忆课文内容。
比如,可以采用分段记忆法,将一个较长的课文分成若干段进行记忆。
也可以采用默写的方式来检验自己对课文的记忆程度。
通过这些记忆技巧,可以提高记忆效果并增加记忆的乐趣。
总结起来,小学生想要有效记忆课文内容,首先要确保自己正确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其次,可以使用提取关键信息、联想和图像记忆、创造记忆场景等记忆方法来帮助记忆。
同时,反复复习和利用记忆技巧也是提高记忆效果的关键。
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指导-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的大意。
3、段意合并法:以《将相和》为例分析
《将相和》一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 如的活动为线索,课文主要讲述了“完璧归赵”“渑池 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由不和到 和好的经过。三个小故事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综合 起来,就是全文的主要内容。
这一部分的每一个知 识点讲解完后,可以让 学生自己举例来说一 说,看看学生掌握的情 况。
在这一部分要先提问, 看学生对概括文章主 要内容的理解程度。
到这样的题大家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一、典型范例讲解
在讲知识点前我们先来看一篇文章《燕子专列》 1、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思考这一题的时候可以参
因为这篇课文学校时 学过的,所以不做详细 讲解,只用作练习知识 点。
先自己读知识点,在进
这一部分时,有一个过渡句就可以很好地概括这部分的 行提问,看学生能理解 内容:“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 多少,然后老师再进行
文物。”再联系文中开头的一个重要语句:“圆明园的毁 补充和最后总结。
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
不可估量的损失!”串联这两个中心语句,就可概括出
例如本文,围绕着“燕子专列”的故事,我们可以提如 来进行,一般写事的文
下的问题:什么时间?在哪里?有哪些人?他们要去干 什么?为什么要去做?结果如何?根据这些问题的答 案,我们就可以概括出这篇短文的主要內容。
章都比较适用,而目前 小学阶段学习的文章 多是属于这一类的。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般格式: 写人记事类文章:什么人+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结果如何 写景状物类文章:什么景(物)+景物的特点
4、标题概括与问题统领法:以《草船借箭》为例分析
小学生如何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生如何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课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对于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文阅读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下面将分别从课前准备、课堂阅读和课后巩固三个方面,探讨小学生如何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一、课前准备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小学生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首先,可以通读课文标题、段落标题和字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其次,可以观察插图和图片,预测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此外,可以提前了解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如地理、历史、文化等,为理解课文做好前期准备。
二、课堂阅读在课堂上,小学生需要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提高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首先,可以由老师或同学大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其次,可以进行逐句阅读,理解每个句子的含义。
如果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通过课文上下文和语境来推测词义。
此外,可以让学生回答针对课文内容的问题,提供合理的理由和证据支持答案,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推理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课文中的隐含信息和寓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学素养。
三、课后巩固在课后,小学生应该巩固课文内容,提高对课文的深层理解。
可以通过背诵课文或抄写课文的方式,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
同时,可以进行相关练习,如填空、选择、改错等,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此外,可以编写课文读后感或心得体会,总结课文的主旨和思想。
还可以通过绘画、演讲、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艺术和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要正确理解课文内容,需要在课前做好准备,课堂上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课后巩固课文内容。
只有通过系统的阅读训练和积极思考,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语文水平。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指导,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技巧和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技巧和方法1小学语文阅读技巧和方法一、引导学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大多会采用自由朗读、默读、分角色读、齐读、指名读等阅读方法,这样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但要真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我觉得不妨试试以下方法:1、通读,整体感知课文。
2、扫描,把握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3、精读,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喜欢的句段,及自己不懂的地方,圈点批注。
4、摘抄,把文中写得最好的词句段落摘录下来。
如《荔枝》一文,学生通过这样学,对课文内容就悟得更深。
二、教会学生“品”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品味课文。
1、品味语言,抓住文章中的优美词句段落身临其境地去阅读,去想象,去感悟,去欣赏。
2、品味情感,让学生走进课文,进入角色,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体会邱少云被火包围着作者的心情时,我先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假如你就是作者,你看到自己的战友被火烧死的情形,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然后再阅读作者心里难过的这段话,这样读者自然和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共鸣。
三、训练学生“析”一篇文章常常在表现手法、层次结构、思想内容上有独特之处,同时许多文章在这些方面又有相似之处。
所以教师在必要的示范分析后,训练学生自觉地学会分析综合的方法。
如《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只有一个地球》、《宇宙生命之谜》,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方面分析后,学生得到“渔”了就会照猫画虎了。
四、鼓励学生“评”。
我们在阅读、品味、分析后,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评论。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思想内容,鼓励学生批判地继承,敢于评价敢于创新,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只要言之有理。
2小学语文阅读技巧和方法一、做阅读理解的三个步骤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
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小学语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学语⽂概括⽂章主要内容的⽅法 把握⽂章的主要内容,是读懂⼀篇⽂章最基本的要求,其实质是对学⽣概括能⼒的培养。
下⾯⼩编为⼤家带来了⼩学语⽂概括⽂章主要内容的⽅法,供⼤家参考。
1⼩学语⽂概括⽂章主要内容的⽅法 ⼀、课题扩充 题⽬是⽂章的眼睛,透过题⽬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信息。
不少课⽂的题⽬,就是⽂章内容的⾼度概括。
归纳这类⽂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
⾸先要读懂字⾯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内容把课题扩展成⼀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
⼆、段意合并 ⼀篇⽂章由⼏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合并段落⼤意的⽅法概括⽂章主要内容。
先理清⽂章脉络, 写出每⼤段的意思, 再根据⽂章内容分清主次。
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合并时,要对各段的⼤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三、分析⽐较,突出重点 有些⽂章, 重点部分⼗分突出, ⽽全⽂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
因此,只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的段落⼤意,再加上⼀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全⽂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
可以先简单地读读课⽂,了解⼤致内容。
然后找出⽂章的重点段,弄清作者在重点段中要表达的意思,再联系其余各段作适当补充, ⽂章的主要内容就⾃然概括出来了。
如《落花⽣》⼀⽂, 第⼀段讲的是种花⽣和收花⽣。
第⼆段讲的是⼀家⼈围坐在⼀起品尝花⽣,谈论花⽣。
显然第⼆段是重点段,⼀家⼈尝花⽣, 谈论花⽣的好处, 并以花⽣喻做⼈要做务实有⽤的⼈。
以此为核⼼,联系⽂中其他内容,就不难概括出全⽂的主要内容:作者⼀家⼈在后园过花⽣节,他们边品尝花⽣,边谈论花⽣的好处, ⽗亲以花⽣来⽐喻, 告诉我们要做有⽤的⼈, 不要做只讲体⾯⽽对别⼈没有好处的⼈。
⼀篇⽂章的主要内容不⼀定⼀次就能抓住,这就需要反复地进⾏分析⽐较,分析内容的主次,准确抓住⽂章的主要内容。
有的⽂章还需要分析⽂中的关键词句和段落,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和重点段落,主要内容也就容易归纳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预习技巧方法指导
1.阅读课文前,了解主题:在阅读课文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课文的
主题,通过标题或者短暂的浏览,让孩子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更好地理解课文。
2.清晰的预习目标:在开始预习之前,可以给孩子明确一个预习目标,比如让孩子找出生词、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等。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有一个
明确的学习方向,并提高预习效果。
3.边读边思考: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鼓励孩子边读边思考,让孩子
积极思考课文中的问题、故事情节或者角色性格特点等。
可以提醒孩子注
意思考一些关键词或句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4.查找生词: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词,可以引导孩子使用词典查找生
词的意思。
可以告诉孩子词典的使用方法,并帮助孩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同时,鼓励孩子写下这些生词,在后续的课后复习中再次进行巩固。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写作水平!
三年级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在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中,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写作水平,是教育教学目标的重点之一。
如何让学生通过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写作水平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在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中,深入理解课文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例如朗读、背诵、理解、剖析等,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在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就需要让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和表达,来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分类总结,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教材中的一个篇章,将其内容进行分类,分别让学生总结出篇章的关键内容。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更加深刻地理解,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除了分类总结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编写故事、作诗、记叙文等方式,来拓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编写作文过程中,教师要多思考多讲解教材内容,鼓励学生认真倾听,理解故事情节,为作文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还可以通过辅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故事、课文、诗歌等进行练笔,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写作技能。
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坚持“理清思路、找准重心、突出主题“的原则,让学生的作文更加精炼、简明和有力。
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写作水平,是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的重点之一。
只有通过理解,分析和实践,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加精通,并且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为学生日后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常用概括课文的方法
小学语文常用概括课文的方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小学语文常用概括课文的方法学习课文,必须读懂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能从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并学会和同学交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如自读、赛读、表演读等,提高阅读能力。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高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3)学会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3)培养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1. 识字与写字: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2. 课文学习:学习本课的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3. 阅读与写作:通过阅读课文,学习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4. 口语交际:学会用普通话交流,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5. 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能从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并学会和同学交流。
2.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高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3)培养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多种形式,如卡片、游戏等,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 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4.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小学生如何有效理解课文
小学生如何有效理解课文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课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那么,小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地理解课文呢?
首先,小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应该注重审题。
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先仔细阅读题目,明确主题和要求,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重点、有目的,更好地理解课文。
同时,审题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找出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小学生要注重语境理解。
在阅读课文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
有些词语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只有通过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在理解句子时,还要注意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确保理解的准确性。
另外,小学生还可以通过画图、做笔记等方式来帮助理解课文。
通过画图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而做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批注重点内容,总结归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提高专注力,还可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小学生要做到及时复习和巩固。
在学习完课文后,及时复习所学内容,巩固记忆,不断强化对课文的理解。
通过不断地复习和巩固,可以帮助小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小学生在理解课文时,应该注重审题、语境理解,辅助工具如画图、做笔记,及时复习和巩固等方面,来帮助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希望小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小学六年级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小学六年级(一)、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方法一: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方法三: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四: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
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方法五:内容借助法。
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
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二)、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
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课文阅读技巧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课文阅读技巧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而课文阅读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语文教案,需要针对课文阅读技巧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讲解。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拓展四个方面来论述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课文阅读技巧。
背景介绍:小学四年级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此时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积累,需要进一步提升课文阅读技巧。
课文阅读不仅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是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前准备:在教案中,课前准备是关键步骤之一。
首先,教师需要提前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其次,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重点细节、培养分析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辅助教学工具,如图片、实物或PPT等,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
在教案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课文阅读中引入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或播放录音带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调和节奏。
接着,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让学生预测故事的发展、猜测人物心理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比赛,增加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参与度。
课后拓展:课后拓展是巩固和拓展学生课文阅读技巧的重要环节。
在教案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作业,例如写读后感、整理课文关键词汇、创作延伸故事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优秀作品或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如口语对话、角色扮演等,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结:通过以上的教案设计,可以帮助小学四年级学生更好地提升课文阅读技巧。
在课前准备中,教师需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设计精心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在课后拓展中,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作业和拓展阅读资源。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一)、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方法一: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方法三: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四: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
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方法五:内容借助法。
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
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二)、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
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
究其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点:1、缩不短。
四年级语文主题教研《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策略研究》
四年级语文主题教研——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策略研究进入中段以后,我们就发现学生的弱项为阅读理解,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八单元有三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与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有关。
因此本学期我们的研讨主题是围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策略研究”展开的,积极探索阅读教学的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此次我们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做分享:一、项目框架和研究人员二、理性分析(xxx xxx)(一)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全面实行的要求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全面实行,要求小学语文要重视阅读教学,并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通过阅读得到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积累。
新课改以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阅读教学带领学生深入认识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迁移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当前,受到传统教学思维和手段的影响,阅读教学并没有发挥其价值和功能,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均衡发展形成制约,在此背景下,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探索,创新阅读教学策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长奠定基础。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小学语文阅读能力中属于分析概括能力,在它的训练形成过程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做出解释的能力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都得到培养和形成。
2011版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中就明确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目标要求。
(二)阅读教学的需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小学中年级是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阶段,这一训练就是培养学生把文章由厚读薄的能力,即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
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
只有把握住了课文的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深刻理解课文,才能达到精炼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目的。
四年级语文教案《抓住主要内容》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抓住主要内容》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阅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并能够正确理解和搭配课文中的重要词语。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把握文章的主题,理解文章的主旨。
3.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正确理解并抓住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并进行正确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课文、教学课件、黑板、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5分钟)1.教师可以先用一些有趣的事例或引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阅读对他们的意义。
二、导入主题(5分钟)1.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导入主题,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抓住主要内容》,你们知道什么是主要内容吗?它在我们的阅读中起到什么作用呢?”2.引导学生讨论,确保学生对主要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三、正式学习(30分钟)1.教师将课文在课件上呈现出来,与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标题和段落的标题,让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个初步的了解。
2.教师带领学生用停顿、提问、示范等方法帮助学生快速抓住每段的主要内容。
3.教师解释每个段落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与课文标题和段落标题有关的词语,帮助学生找到主题句。
5.教师提醒学生抓住文章的主旨,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能够表达主旨的句子。
6.教师运用课文中的例子,让学生动手实践,从课文中提取出主要内容,并归纳总结。
四、操练与巩固(30分钟)1.教师出示一段文字,让学生尝试抓住主要内容,并从中找出主题句和能够表达主旨的句子。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答案,并对答案进行对比,找出不同之处。
3.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给出肯定和建议。
4.教师出示多篇课文,让学生分组进行阅读,并抓住主要内容,总结每篇文章的主题和主旨。
5.学生进行分组展示,其他组进行评价,给予建议和意见。
五、课堂小结(10分钟)1.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抓住主要内容的重要性。
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鼓励学生努力克服困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分析课文方法
小学语文分析课文方法在阅读教学中,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要追求智慧的阅读教学,就必须能够智慧地分析课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分析课文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小学语文分析课文方法一、抓住课文的重点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提到“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就是“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即提出纲要,探索精微。
我们在细读课文时,应用此法探索文章的主旨妙义,进而把握课文的重点。
一节课中,重点不宜过多,否则就失去了确定重点的意义。
例如:在阅读《烛之武退秦师》时,我用红笔勾勒出课文的要点,“晋侯、秦伯围郑--佚之狐推荐烛之武--烛之武说服秦伯与郑人盟--晋侯去之”,进而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第三部分“烛之武如何说服秦伯退军”。
我们备课时,不应计较过多,因为文学作品是过滤选择的结果。
教师确定了课文的重(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就如同找到了一把钥匙,就如同聆听到了文章的最强音,其余内容便会迎刃而解。
二、抓准课文的切入点提到上课,同事经常说“好课可遇而不可求”这句话。
“好客难求”产生的原因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虽任务相同,教学情境却千变万化,教师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所采用的策略也不同。
可以说,每个教学的情境都是特殊而具体的,教学策略就应该从问题的特定情境中产生,又应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创设。
我个人认为,一堂好课,关键在找准课文的切入点,方可达到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激活课堂气氛的目的。
例如: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备课时,我发现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分别有云彩、金柳、柔波、青荇、水草、星辉等一些清新的物象,诗的第二节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句诗深深打动了我,这个比喻太美、太妙了。
于是我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时,首先提出“诗人为什么要把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这个问题,学生非常活跃地各抒己见,很快地感受到徐志摩对康桥深深的爱和离别的不舍之情。
教师在备课时,通过深入解读课文,挖掘课文的情感价值,去点击、触摸到文章最核心的词、句,经由此词、句出发,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打通整篇文章的脉络。
小学语文分析课文的方法
小学语文分析课文的方法1小学语文分析课文的方法一、让学生有目的预习,弄懂生字词语文课让学生预习是特别重要的。
预习时提出确定的目的,让学生有目标可行。
如查字典弄懂生字的音形义。
找出形近字。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预习时弄懂了那些内容?你最感兴趣的什么?与文章相关的内容:如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
二、引导学生诵读,熟悉课文内容文章必须让学生多读,要到达熟读成诵的地步,才进行分析。
如果光是让学生简单的自由的读,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的。
这就要教师采取多种方法读。
首先让学生默读一遍,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划出生字词并自己弄懂。
然后教师范读一遍。
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文章朗读的基调。
哪些地方该读重音,哪些地方该缓慢。
再就是让学生同一段比照读。
(读时要求听朗读的学生指出读的优缺点。
读之前要让学生明白。
不能掉字,漏字,添字,不能重读,要流畅,有感情)。
比照读后问班里有谁能比他们读的更好,更能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同时对这段主要内容,学生也就了解得很透彻。
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只要我们注意了它,我们就或把握了文章所述之事或是抓住了文章行文线索、或是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是确定了文章的主要人物等等。
这无疑对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大有裨益。
(三)以孩子的角色体验文本而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如果一味地用成人的思维去体验文本,常常会把课文读得太深。
如《生命生命》这一文本,如果用我们成人的思维去解读,除了能体会到作者分别从动物、植物、人类这三个不同的方面谈到了生命现象,进而分别从强烈的求生欲、顽强的生命力、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等角度强化了生命的价值这个主题,还能体会到这三个例子是有关系的,前两个关于飞蛾和香瓜子的例子说明了它们是不能主宰生命的, 只有我们人类才能主宰生命。
但是,如果让他们体会第二层就有点拔高了。
因此,从孩子的思维角度考虑,我们应重点引领孩子体会第一层。
同时,我们也只有用孩子的思维去体验文本,才能更切实地体会到,哪些会是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最容易出现的疑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新疆克州实验小学杨剑勇
新课标第二学段阅读目标要求学生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所以让学生在这期间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只有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才能全面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的情感。
而现在的课堂教学往往忽视了对这方面的训练,教会学生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渐渐在教学中被淡化。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不同于学生从表象来认识事物,他需要学生有抽象概括能力。
对语言的组织有很高的要求。
在概括时需要内容具体全面,还不能啰嗦,这个度很难把握,稍微一精炼可能概括就不完整,完整了可能又会变成叙述课文内容。
而我们的学情又很特殊,大部分是民族学生,本来接触汉语就比较晚,在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上就有很大问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他们对概括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一次极大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座大山,翻越起来确实很艰辛,但一旦克服将对这些民族孩子学习汉语有极大的帮助,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更为他们学习其他学科打下基础。
因此让学生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要由浅入深、潜移默化的融入课堂教学中。
往往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想训练,想让学生把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都掌握了,最后学生往往是什么都知道一点却什么也没掌握,没学精。
针对这一学情和误区,我制定了由浅入深的课堂实施方案,在学生不断积累知识的基础上有梯度地训练学生这一能力,最终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并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我发现三年级上册的课文多数从文章到段落都有比较典型的中心句或者重点段落,构段方式很典型;而且叙事性的文章也占了主要地位。
所以我们本学期的训练目标是:摘录句段法(又称重点突出法)即借助文章总起句、过渡句和重点段落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作为本册的训练重点。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文章最基本的构段方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并让学生掌握此类文章分段和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其次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叙事性文章的六要素,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感知这类课文的特点,感悟这类文章分段和概括段意的方法。
最终让学生初步构建概括的思路,初步体会分段的依据、目的以及概括段意的方法。
为下学期的训练重点:段意合并法做准备,然后根据文章题目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种方法在小学课文中用到的比较多,题目高度概括了课文内容,只要我们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最后根据人物关系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只要学生熟读课文,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开学伊始,因为学生组织语言能力很弱,所以我先训练摘录句段法,让学生先了解什么是主要内容,理解概括所谓何意。
而且我没有直接上手让学生概括课文全文的主要内容,我先从自然段开始训练,例如《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每一自然段都是以总分的形式构段,尤其是2-4自然段更明显。
那每一自然段的总起句就是这一自然段的段意。
让学生通过读去发现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学生很快就能找到是第一句“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这时随机告诉学生这就是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其它内容都是围绕它来写,
这种构段方式叫总分,通常给这种段落分层按总起为第一层分写为第二层。
这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起到总起作用的中心句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而剩下两个自然段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巩固,让这种结构在他们的脑海中构建起来。
这是对学生的一个初步训练。
到了《花钟》一课,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第一自然段是围绕第二句话写的,并说出这是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并能概括本段的段意,还让学生发现中心句不一定都是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此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这种方法。
这时可以引入本课第二自然段,这一段虽没有中心句,但第一句话是一个问句也是一个过渡句,起到启下的作用,这里告诉学生过渡句引起下文,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本段的主要内容。
有些过渡句承上启下可以概括两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到了《赵州桥》一课时,把以上这种方法合在一起就可以初步了解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了。
赵州桥第二自然段第一句是一个总起句,第三段的第一句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合在一起即为:“隋朝石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非常雄伟,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是宝贵的历史遗产”,这就是全文的主要内容。
这时学生就可以感受到有些文章把关键词句摘录组织以后就可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之后可以在平时的阅读练习和个别课文中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
到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两课,是对我们学习这种概括方法的一次质的升华。
我们把这两课定为了研究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自然段中用到了总分的结构,全文用到了总分总的结构,这样就可以把这种用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引申到全文上。
并且进行全文的分段教学,并学习概括段意的方法,体会全文分段的依据和要求。
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能说出文章的构段方式,并且给课文分段找到关键词概括段意,再找到总写的段落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以自然段摘录、组织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香港,璀璨的明珠》是一篇自读课文,这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合作练习了。
其次,对于大都分的叙事课文,我先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它们的特点。
例如:《爬天都峰》《灰雀》《小摄影师》,让学生找到时间、地点、人物分别是什么再让学生通过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来初步感受文章中的相同之处,即基本要素。
在这里我重点训练学生叙述事情的语言能力,让他们感悟什么是具体精炼,并不去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到了《玩出了名堂》《蜜蜂》《找骆驼》就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事情的起因、进过、结果如何去区分。
等到学完《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有了对概括全文和分段方法的训练后,就可以在最后两个单元让学生初步了解叙事文章的六要素,并渗透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的方法和如何概括段意的方法。
例如:典型课例《一次成功的试验》可以按实验的准备、过程和结果来给文章分段,并引导着学生找到文章的六要素。
《给予树》和《好汉查理》就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去找一找,练一练。
虽然能很好地掌握的学生很少,屈指可数,但这并不重要。
因为这只是初步让学生感受,这种构建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是训练方式一定要能起到铺垫作用,为以后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还有根据文章题目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种方法在小学课文中用到的比较多,题目高度概括了课文内容,只要我们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年级上学期《一次成功的实验》一课中就体现了这种方法。
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大部分老师也能够做到得心应手。
在题目的扩充方面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质疑,去思考。
当我把题目板书在黑板上时,首先让学生齐读课题,加深对课题的初始印象,让后让引导学生质疑:看到
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有的问实验是谁做的,有的问实验为什么会的成功,当然有些问题也超出了我的预设,我只能感叹学生活跃的思维。
有了质疑也就有了好奇心,一个个答案就会慢慢孩子们的嘴里蹦出来:原来是小女孩和两个同学做了一次实验,实验最后获得了成功。
把题目只做了一个小小的扩充就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这种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渗透在学生的思维中。
最后,根据人物关系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只要学生熟读课文,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种方法在四年级下学期《普罗米修斯》一课中,就有非常突出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物,学生会很快的找出:有普罗米修斯、太阳神阿波罗、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当学生把这些人物找出来时,我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人物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
这时候,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透彻,水平有限,老师就要给他们相应指导,普罗米修斯做了一件什么事宙斯有什么反应大力神又是怎么做的通过老师的提示,学生很容易的就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普罗米修斯在太阳神那里盗取了火种,宙斯很生气,让火神惩罚普罗米修斯,后来大力神救走了普罗米修斯。
最后由我来总结出学习这篇课文的方法:原来利用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对我们的学生是来说是有些吃力,但每一种知识的获得必有其一定的方法。
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中段的训练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在学习中的学习能力。
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