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浮力实验研究活动记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必做实验活动 记录单
实验一:研究物体(小瓶子)在水中的沉浮规律(P6) 研究物体(小瓶子)在水中的沉浮规律记录表
小组成员:
1、实验器材:。
2、把一个空瓶子盖上盖子,让它浮在水面上。
3、往瓶子中一次次地加水,使瓶子浮在水中的不同位置,完成记录表。
实验二: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P15)
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记录表
小组成员:
1、实验器材:。
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按要求完成实验并记录:
实验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P18)
调制液体实验记录表
小组成员:
1、实验器材:。
2、用量筒或烧杯取100毫升的水
3、按要求完成实验:
4、完成记录表:
实验四:物体(空气、液体)的热胀冷缩(P33)
空气的热胀冷缩记录表
小组成员:
1、实验器材:。
2、组装实验装置:
3、按要求完成实验并记录:
液体的热胀冷缩记录表
小组成员:
1、实验器材:。
2、组装实验装置:
3、按要求完成实验并记录:
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有关的记录表小组成员:
1、设计实验方案:
研究的问题:
所需的器材:
相同的条件:
不同的条件:
2、制作一个摆:
3、按要求完成实验并记录:
15秒时间里摆动次数记录
注:增加重量时注意不要改变摆长。
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的记录表小组成员:
1、设计实验方案:
研究的问题:
所需的器材:
相同的条件:
不同的条件:
2、制作一个摆:
3、按要求完成实验并记录:
15秒时间里摆动次数记录。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仪器器材泡沫板、剪刀、胶水、小石头、小木棍、小塑料袋、水槽、水实验过程1、用泡沫板剪成船的形状,用胶水粘好。
2、在船上加上小木棍,使船更稳定。
3、在船上放入小石头,观察船的沉浮情况。
4、把小塑料袋放入船中,观察船的沉浮情况。
实验现象或结论船上放的物体越多,船的载重量越大,但是如果超过一定重量,船就会沉没。
船的形状和稳定性也会影响它的载重量。
教师批注实验有序实验成绩优实验时间实验名称探究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实验目的研究物体形状对浮力大小的影响仪器器材弹簧秤、三个大小相同的木块(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一个圆柱体)、刻度杯、细线1、先测出三个木块在空气中的重量,记录在表格中。
2、分别将三个木块浸入水中,测出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过程3、计算出每个木块的密度,并比较它们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物体的形状对浮力大小有影响,密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实验现象或结论相同体积的物体,形状不同,受到的浮力大小也不同。
教师批注实验有序实验成绩优烧杯、气球、温度计、热水、冷水1、在烧杯里加入适量的冷水。
实验过程2、把气球口朝下放在烧杯口上,将气球完全浸入水中。
3、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记录数据。
4、将烧杯放进热水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再次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记录数据。
5、将烧杯放进冷水中,冷却一段时间后,再次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记录数据。
6、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现象或结论当水受热时,水中的空气也会受热胀大,因此气球会膨胀;当水受冷时,水中的空气受冷缩小,因此气球会收缩。
教师批注实验有序实验成绩优实验名称:热胀冷缩实验实验目的:观察气体受热和受冷时体积的变化,研究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的关系。
仪器器材:烧瓶、玻璃管、常温水、热水、冰水、锥形瓶、气球吸管。
实验过程:将气球吸管一头装一点水,然后将另一头浸到装水的盆里,使吸管内部密封了一定数量的空气。
用手(或其他热源)捂管子,但不可用力。
五年级下册科学浮力教科版 (14)
压入水中的体积
重力大小
0.1N
0.1N
0.1N
0.1N
压力大小
浮力大小
压得越深,浮力越大吗? 我们的回答:
泡沫完全入水之前,压得越深,浮力越大; 泡沫完全入水之后,继续往下压,浮力不变。
根据我们开始压泡沫块的体验和测浮力大小实验的 结果,你能对以上结论尝试着作出解释吗?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浮力》实验记录单
第 小组
压入水中的体积
重力大小
0.1N
0.1N
0.1N
0.1N
压力大小
浮力大小
压得越深,浮力越大吗? 我们的回答:
温馨提示:
1、测每一个位置的压力时都要等测力计保持静止才 能读数。 2、如果你对某个位置的读数表示疑惑,可以多测几 次,但一定要如实的记录数据。 3、实验完成,根据实验结果对于我们刚才的推测“ 压得越深,浮力越大吗”这个问题作出你的回答。 4、加强小组合作。
当父子俩都 潜入水中时 ,谁受到的 浮力大?为 什么?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日志
金川区第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金川区第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金川区第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金川区第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金川区第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金川区第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金川区第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金川区第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金川区第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金川区第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金川区第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金川区第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金川区第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金川区第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金川区第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金川区第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金川区第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浮力》教学实录
《浮力》课堂实录先送一句话给大家,要像观察家那样思考一、感知浮力理解浮力师生互动师:它们为什么会浮?省:它们都是有重量的物体。
师:它们的重量来自哪里?生:地球。
师:气球落到水槽里,一个字说这个现象——生:浮。
师:是什么让它浮起来的?一个字概括——生:水。
师:有同学感受过浮起来吗?生:死海里。
生:游泳池里。
师:同一个地方就不要说了。
在别的地方有没有感受过这个力?生……师:有没有同学没有感受过这个力?一生举手说没有。
师喊这生到讲台前,让其感受浮力。
师:按我说的去做。
双手抱住气球,轻轻地压入水中,说感受。
生:压下去一点。
师:再继续轻轻地往下压。
生:压不下去。
师:换一个,用木块。
把木块按到底部,慢慢松开手。
生:向上有无形的力,把这块木块托了上来。
师:这个学生做,你们看。
师:按下去,突然松开手——生:我觉得是跳。
师:换一个词生:升或飞更准确。
师:物体在水中受到压力、浮力。
二、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有大小师演示……沉下去生:不受力。
因为它比水要小。
生:我不同意他的意见。
浮力往上升,重力往下沉。
这个物体的重力大于水的浮力。
而不代表它没有受到浮力。
师:其实他说出了浮力的秘密。
生:浮力大于重力时,浮;浮力小于重力,沉。
师:浮力等于重力时呢?生:处于悬浮于睡眠。
既不上浮也不触底。
三、探究所有物体都受到浮力师:你有什么办法知道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小组讨论师巡视。
师: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要思考:受到浮力物体与不受到浮力物体有什么不一样?生:把石头按固定的米数下落,再往水里扔。
比较在空中和在水里,石头下降的速度。
速度慢的,就说明受到了浮力。
师:还有什么不同意见?生:有误差。
石头会受到空气的阻力。
如果受到空气的阻力小,比水的阻力大,就不能证明是否受到浮力了。
师:反驳了。
生:用弹簧秤测量。
如果停住了,就在师:“停住了”是什么意思?弹簧秤在水中与不在水中有什么变化?【感悟:个人感觉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回答,思维在不断地交集、呈现,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浮力_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为了提高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增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我校物理教研组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以“浮力”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浮力的概念和原理,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活动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归纳的能力。
3. 提高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实验教学的新方法。
三、活动内容1. 实验准备活动前,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安排,明确了实验的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每位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了相应的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水、物体(如木块、金属块、塑料块等)等。
2. 实验过程(1)分组实验活动开始后,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分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观察记录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记录不同物体在水中的受力情况,分析浮力与物体密度、体积的关系。
(3)讨论交流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浮力的计算公式。
3. 总结反思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以下问题:(1)浮力的概念是什么?(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如何计算浮力?通过讨论,学生加深了对浮力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活动成果1.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了浮力的概念和原理,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 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提升。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加强,为今后的实验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五、活动反思1. 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够细致,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指导。
五下科学实验单
五下科学实验单实验一:水的浮力实验目的:•认识浮力,了解浮力的产生原。
•探索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
实验材料:•烧杯•水•橡皮泥* 不同大小的石块•细线•弹簧测力计•量筒实验步骤:1将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用细线系住,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橡皮泥的浮沉情况。
2. 将石块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石块的浮沉情况。
.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在空气中和水中的重量,比较两次重量的差异。
4. 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计算石块排开水的体积。
. 改变石块的形状,重复步骤3和4,观察测量结果的变化。
实验现象:•橡皮泥的形状不同,浮沉情况也不同。
•石块的体积越大,排开水的体积越大。
•石块在水中重量比在空气中的重量轻,重量的差值就是浮力。
实验结论:•物体在水中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实验思考•为什么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浮力?•如何利用浮力原理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或玩具?实验二:声音的传播实验目的:•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
•探索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实验材料:•鼓•铃铛•橡皮筋•钟表•塑料杯•水•细线实验步骤:1.用鼓槌敲击鼓面,观察鼓面的振动情况。
2. 用细线将铃铛悬挂起来,轻轻摇动铃铛,观察铃铛的振动情况。
2.用橡皮筋将钟表固定在塑料杯底部,将塑料杯放入水中,观察钟表的声音在水中的传播情况。
3.用橡筋将钟表固定在塑料杯底部,将塑料杯放入水中,用细线将塑料杯吊起来,观察钟表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
实验现象:•鼓面、铃铛和钟表在发出声音时都在振动。
•声可以在空气、水等介质中传播。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快。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声音在不同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实验思考:•为什么声音可以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区别?实验三:光的反射实验目的:•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探索光反射规律。
实验材料:•手电筒•平面镜•白纸•铅笔实验步骤:1.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情况。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实验研究活动记录
主讲者 刘辉斋 学科 科学
活动主题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 水的浮力吗
活动时间
2014年4月8日
参加人员
全体科学教师
活动主持
彭联宁
活 动 记 录
一、主讲者发言: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 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 到的浮力大小。 2、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二)【教学重点】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 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 的浮力大小。 二、【教学评析】 科学课老师要专注的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要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 感悟和困惑。对于困惑老师不要急于解释,要引领全班学生共同面对问题, 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执教者的组织引领和观摩者的品味思考紧紧的交织在 一起,三节课的时间宛若白驹过隙,转瞬即过。 教研组组成员大家各抒己见,结合研讨课中具体的教学环节,阐述自己的理 解与思考。在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中,大家都把自己精彩的课堂教学经验,进 行了交流和探讨,还把课堂中不足之处 与会科学教师们的思想在碰撞中求同 存异,
浮力教研活动教师记录
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科学实验室参与人员:初中物理组全体教师活动主题:探究浮力的原理与应用活动记录:一、活动背景浮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物体在流体中的受力情况。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浮力的原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我校初中物理组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以“探究浮力的原理与应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过程1. 活动准备活动前,教研组长组织全体物理教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明确了活动目标和具体内容。
同时,老师们分工合作,准备了实验器材、实验方案和教学课件。
2. 实验演示活动开始,由资深教师进行浮力实验演示。
实验中,教师通过将不同密度的物体放入水中,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现象。
随后,教师详细讲解了浮力的产生原理,即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托举的力。
3. 分组讨论实验演示结束后,老师们分成小组,针对浮力的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4. 教学案例分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老师们还共同分析了几个典型的浮力教学案例。
通过对比分析,大家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浮力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理解浮力的产生原理。
(3)结合实际应用,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价值。
5. 教学策略探讨针对浮力教学,老师们共同探讨了以下教学策略:(1)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浮力现象。
(2)设计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6. 总结与反思活动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她指出,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老师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认真讨论,为提高浮力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浮力的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沉浮实验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物理教研组于2023年3月15日组织开展了以“沉浮实验”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活动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物体浮沉的条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3.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过程1. 实验准备活动前,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商讨实验方案,确定了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和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器材包括:铁块、塑料块、水、烧杯、天平、细线等。
2. 实验演示活动当天,由教研组长主持,全体物理教师参与。
首先,教研组长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然后进行了实验演示。
(1)将铁块放入烧杯中,观察其沉浮情况。
(2)将塑料块放入烧杯中,观察其沉浮情况。
(3)将铁块和塑料块分别绑在细线上,放入水中,观察其沉浮情况。
(4)改变铁块和塑料块在水中的深度,观察其沉浮情况。
3. 实验讨论实验演示结束后,全体教师针对实验现象进行了讨论。
主要讨论内容包括:(1)为什么铁块和塑料块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同?(2)如何改变铁块和塑料块在水中的沉浮情况?(3)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4. 教学反思在实验讨论的基础上,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本次实验进行了反思。
以下为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1)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他们对实验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能力。
(3)实验结束后,学生对物体浮沉的条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4)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活动总结本次沉浮实验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们掌握了物体浮沉的条件,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浮力_教科版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浮力_教科版《浮力》教学纪实与评析教材分析:《浮力》一课是本单元的“分水岭”。
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尝试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
本节课总共设计了感觉浮力,测量重力(浮力),测量入水体积不同的小瓶所受浮力,测量体积不同小瓶所受浮力,演示小瓶在水中撤去压力快速浮起等5个活动。
以此来突破本课的3个科学概念。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研究过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对重力、拉力等“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对“浮力”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本课通过教师带领学生探究小瓶在水面、水中、水里所受的浮力大小,来进一步了解浮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弹簧秤测量塑料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能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1.经历弹簧秤测量浮力的过程,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我们研究的顺利进行。
2.学习利用数据分析解释现象的过程,懂得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每小组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塑料瓶、一个边上贴有刻度并粘有挂衣钩的水槽、一根细线、记录表、一条毛巾。
教学环节:一、导入师:(出示课件:大海上有轮船在行驶。
)同学们请看屏幕,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有一艘轮船浮在水面上,没有飞上天,也没有沉下海,这里有几个力在影响轮船呢?生:重力、浮力。
师:那你们想研究哪个力呢?生:我想研究重力。
生:我想研究浮力。
师:重力我们以前研究过了。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能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来研究浮力。
(板书:浮力。
)(评析:这是情境导入的环节,让学生通过情境把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的最主要的力,定格为浮力与重力,为接下来的“浮力=重力”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新授1.测量塑料瓶在“水面”受到的浮力。
《感受浮力》教研记录
困惑
同是借助网络我们这次的现场教研与上次的线上教研有什么不同?
马彦茹老师和李薇老师的这两节微课,都展示了回顾旧知、揭示课题、提出目标、演示实验、实验结论、拓展应用等主要环节,切入课题迅速,讲授比较清晰,虽然现场无学生,但心中有学生。其中李薇老师微课中的“标注”让观摩者醒目,让学习着印象深刻,老师们可以引用。
耿维老师的微课语言清晰,语速适中,思路清晰。
王晓静老师的微课以说课为主,小故事引入增加课题趣味性,同时还加入了学生实验,可见王老师下了很大的功夫。
小学科学教研记录表
科目
《感受浮力》
时间
2014.10.22地点来自十小微机室yy网络+现场
参加人
小学科学骨干教师
记录人
贺晓华
活动主题
以微课的形式对《感受浮力》的教研
中心发言人
李朝辉、马彦茹、李薇、王晓静、耿维
教
研
主
要
内
容
记
录
在李朝辉老师的引领下,我们一起观摩马彦茹、李薇、王晓静、耿维四位老师的微课,同时倾听了四位老师各自对本节制作的微课进行教学反思,科学骨干教师以抢麦的形式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一些见解。
22地点十小微机室yy网络现场参加人小学科学骨干教师记录人贺晓华活动主题以微课的形式对感受浮力的教研中心发言人李朝辉马彦茹李薇王晓静耿维教研主要内容记录在李朝辉老师的引领下我们一起观摩马彦茹李薇王晓静耿维四位老师的微课同时倾听了四位老师各自对本节制作的微课进行教学反思科学骨干教师以抢麦的形式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一些见解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记录表:浮力_
记录表:浮力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汪村学校钱少华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枫岭头学校张海泉
1.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记录表
(自重:牛顿)
结论:
2.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水浮力记录表
结论:
【素材积累】
1、2019年,文野31岁那年,买房后第二年,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
这一年,他摘心里对自己的定位,从穷人变成了有钱人。
一些人哪怕有钱了,心里也永远甩不脱穷的影子。
2、10月19 日下战书,草埠湖镇核心学校组织全镇小学老师收看了江苏省泰安市洋思中学校长秦培元摘宜昌所作的教训呈文录象。
秦校长的讲演时光长达两个多小时,题为《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减负增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素材积累】
1、成都,是一个微笑的城市,宁静而美丽。
几千年前的三星堆、金沙,是古蜀人智慧的结晶,难以忘怀的文明,静静地诉说着古人们的智慧……刘备,孟昶等,多少为成都制造机会,创造美丽的人啊!武侯祠中诸葛亮摘悄悄的感叹成都的美……杜甫草堂,有多少千古名句,虽然简陋却给了杜甫一个温暖的港湾。
2、早上,晴空万里,云雾满天。
太阳公公把一切都搞得有一层薄薄的金黄色。
一群小鸟,摘老松树的枝头上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地唱歌,这些小淘气们
一跳上去,那些晶莹的小露珠旧滴一声,跳到了地上,继续进行它们的旅行。
空气摘早上也是非常的清新,你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可以把自己所有的心烦事都忘得一干二净,这旧是我家乡的早晨。
03 浮力实验记录
G.D Country Garden (IB World) School探究单元:水WaterName ________ Class ____, Grade ____ ____ May 2011探究实验名称:水的浮力探究一:水的浮力是一种怎样的力?1 把泡沫塑料板放入水中,它会(沉浮)。
用手向下按一按泡沫塑料板,再稍微抬一抬手,反复几次,手有什么感觉?2 把一个充了气的气球放入水中,它会(沉浮)。
用手向下按一按气球,再稍微抬一抬手,反复几次,手有什么感觉?探究结论: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一个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
探究二: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也会受到水的浮力?把两个钩码挂在平板测力计上,它的读数是;把钩码轻轻放入水中,我发现它的读书变成了。
实验说明:在水中下沉的物体。
探究三:水的浮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想一想,那些地方(或做什么事情时)应用了水的浮力?G.D Country Garden (IB World) School探究单元:水WaterName ________ Class ____, Grade ____ ____ May 2011 探究一:奇怪的橡皮泥把一团橡皮泥放入水中,它会下沉;把它做成船形,就能浮在水面。
为什么同一块橡皮泥,改变形状后,会又沉变浮呢?猜想下面哪个答案正确:1 橡皮泥变轻了;2 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我通过实验来验证我的想法对不对。
探究二: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把铝片放在水中,是(沉浮);把铝片弯成盒状,放在水中,是(沉浮)。
我们的探究结果: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如果想办法改变它的外形,使它在水中占据的空间变(大小),它受到的浮力就会(增大减少),那么它就有可能浮起来。
探究三:我们游泳时,怎样能浮起来?(站在水中躺在水面)评价:在今天的探究活动中,我觉得自己在今天的探究活动中,我觉得我的伙伴。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浮力的奥秘教案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浮力的奥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2.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3.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4. 浮力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 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橡皮泥等)、液体(如水、盐水等)、容器。
2. 教学课件:浮力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3. 教学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利用课件展示轮船、木筏等浮力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浮力。
1.2 提问:什么是浮力?浮力是如何产生的?2. 基本概念与原理2.1 介绍浮力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浮力是液体对物体上升的力。
2.2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掌握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3. 实验探究3.1 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浮力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3.2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4. 应用实例4.1 展示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轮船、潜水艇等。
4.2 讲解浮力在这些实例中的作用原理。
5. 总结与拓展5.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5.2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浮力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
六、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 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举例说明浮力的应用。
3. 搜集关于浮力的科学故事,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探究和应用实例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浮力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者 刘辉斋 学科 科学
活动主题
浮力
活动时间
2015年3月10日
参加人员
全体科学教师
活动主持
彭联宁
活 动 记 录
一、主讲者发言: 科学概念: 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 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 重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 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二、【教学评析】 科学课老师要专注的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要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 感悟和困惑。对于困惑老师不要急于解释,要引领全班学生共同面对问题, 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执教者的组织引领和观摩者的品味思考紧紧的交织在 一起,三节课的时间宛若白驹过隙,转瞬即过。 教研组组成员大家各抒己见,结合研讨课中具体的教学环节,阐述自己的理 解与思考。在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中,大家都把自己精彩的课堂教学经验,进 行了交流和探讨,还把课堂中不足之处 与会科学教师们的思想在碰撞中求同 存异,在交流中彰显个性,实现互补。